中药“三莲金黄散”外敷在治疗蝮蛇咬伤中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三莲金黄散”外敷在治疗蝮蛇咬伤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三莲金黄散”外敷在治疗蝮蛇咬伤中临床疗效。

方法:从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课题组通过选择蝮蛇咬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选择200例痊愈出院患者。

实验组在临床上采用抗蝮蛇毒血清,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中药口服和“三莲金黄散”醋调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病人100例。

对照组:采用抗蝮蛇毒血清,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中药口服和用或不用七叶一枝花酊等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病人100例。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总疗程等指标。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总疗程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中药“三莲金黄散”外敷治疗蝮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关键字】三莲金黄散;蝮蛇咬伤;中药外敷;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2.7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29-01
毒蛇咬伤在我们南方各地夏、秋农忙时节的一种外科急诊,是一种常见急性生物外伤病,它的治疗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多通过中草药内服外敷治疗,已有不少成功经验。

但因中医的家庭手口相传的传统,使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多已不可寻或不能得到广泛传播。

近代随着抗蛇毒血清的研究及应用,使得毒蛇咬伤的治疗在各级医院中均以西医治疗为主。

在治疗过程中,抗蛇毒血清对急性期
游离蛇毒的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在毒蛇咬伤的急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已结合的蛇毒排出及清除见效不明显,肿痛消除慢。

然而中草药在这方面却能起到治疗作用,其在毒蛇咬伤并发症、解毒、清除余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治疗血循毒及混合毒类蛇伤,以常规抗蛇毒血清、抗菌素、激素和利尿剂治疗时间较久且药品费用高。

自2005年始,我们在总结我院数十年治疗毒蛇咬伤经验和大量查阅相关资料,根据以前我院外用中草药治疗蛇伤及搜寻古方整理出三莲金黄散,治疗蝮蛇咬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纳入标准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蝮蛇咬伤(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毒蛇学》第二版,覃公平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蛇伤后0.5-48小时。

(4)非妊娠、哺乳妇女,无严重脏器功能衰竭。

(5)住院期间痊愈出院患者(痊愈标准: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伤口愈合,伤肢功能恢复。


1.2一般资料
课题组通过选择蝮蛇咬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选择200例痊愈出院患者。

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

治疗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
年龄最小4岁,最大88岁,咬伤上肢35例,下肢65例。

从咬伤到就诊时间为0.5--48小时不等。

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9岁,从咬伤到就诊时间为0.5--48小时不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抗蝮蛇毒血清,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中药口服和“三莲金黄散”醋调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病人100例。

对照组:采用抗蝮蛇毒血清,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中药口服和用或不用七叶一枝花酊等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病人100例。

1.4观察方法
严格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总疗程等指标。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总疗程经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均数x±s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o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如下:
3 讨论
目前抗蝮蛇毒血清的应用使蝮蛇伤的治疗趋向西医治疗为主,抗蛇毒血清对急性期蛇伤的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是急救
不可缺少的药物,而对已结合的蛇毒排出及清除见效不明显。

尤其是在治疗血循毒及混合毒类蛇伤,以常规抗蛇毒血清、抗菌素、激素和利尿剂治疗时间较久且药品费用高。

如何缩短病程,解决就地及早治疗,积极寻找安全、有效、廉价的中药治疗蝮蛇咬伤,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良,我们确定了本课题及研究方向和内容。

课题组在继承和发杨以前我院外用中草药治疗蛇伤及整理未采用蛇毒血清时的中医用药方,并搜寻古方结合现代药理学对中药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三莲金黄散(七叶一枝花750g、半边莲1500g、半枝莲1500g、黄柏500g、大黄500g、姜黄500g、白芷500g、生南星200g、陈皮200g、苍术200g、厚朴200g、甘草200g、天花粉1000g)。

方中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为治疗蛇伤要药,与大黄、黄黄柏、天花粉清火解毒、散瘀消肿,为消散疮疡、治疗蛇毒的君药;苍术、白芷、厚朴、陈皮香燥理气化湿,消肿止痛,南星加强止痛为臣药;姜黄活血,与大黄合用,增强活血化瘀消肿的作用,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

经过查阅相关治疗该病的技术资料,科学严密的课题设计及两年来的再次论证,确定本方剂醋调外敷治疗蝮蛇咬伤,有明显疗效,在消肿、止痛、促进患者恢复中有显著作用。

中医认为,毒蛇咬伤人体后,毒液从伤口而入,侵蚀肌肤,入于经络或营业血,内攻脏腑而发生中毒。

蛇毒为风、火毒,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毒侵袭经络,轻则经气不利,气血流行不畅;重则经
脉瘀阻,经气不至而麻痹;成尤重者风毒闭肺至呼吸麻痹或风毒传肝而引动肝风。

火毒生风动血,火邪入侵,气血壅滞,迫血妄行,则患部肿胀、出血;热盛肉腐,则肌肉溃烂;热入营血,则寒战高热,神昏谵语;蛇毒攻心,耗伤心气,致心气厥脱。

中医外科外治法历史悠久,蝮蛇咬伤,红肿热痛,脉数有力,属中医疮疡初期阳症范畴,利用中医箍围消散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定痛等功效,使疮毒收束,不致扩散,消散于无形,缩短疗程,是最能体现外科“以消为贵”的方法。

蛇毒由毒牙注入皮下组织,主要由淋巴吸收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

早期蛇毒比较集中,浓度较高,又借助于其中的透明质酸酶使之易于扩散、穿透、迅速吸收,但以后由于蛇毒扩散至周围组织与组织蛋白非特异性结合,游离蛇毒的扩散梯度也降低,故在局部以较缓慢的速度吸收。

选取三莲金黄散醋调外敷治疗蝮蛇咬伤,利用皮肤的吸收功能,破坏蛇毒、阻止蛇毒扩散,清热解毒,散瘀化痰,止痛消肿。

治疗组在观察过程中,仅发现少数病例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停用本方后自行消失。

因此应用三莲金黄散外敷是安全有效的。

“三莲金黄散”的组方为常用的中草药,在基层卫生组织也能轻易获得,能让更广大群众在受到蛇伤后得到及时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尚华,《中医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3-45,114-119,332.
[2] 覃公平,《中国毒蛇学》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9;115,718-727.
[3] 黄兆胜,《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中药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和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1),18.
[6] 贺志光,《中医学》,1996;180.
[7]《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