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由于单一偏向绘画或工艺课的教学,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别是还有许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存在,放在学科教育的整体上来分析,主要的弊端有三:

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向于写生编成的“图画本”,主要从写生的角度、以成人的审美目光去考虑内容的编排,其缺点是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展现了一定程度上儿童的生活世界,但仅以同龄儿童作品的呈现来启发儿童学习美术,也只能使儿童的审美水准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无论是偏向于写生构成的“图画本”,还是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都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体验活动不足,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偏向于写生或想象的课堂教学,衍生了“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两类极端的教学方式。“纯写生教学法”强调学生以眼观察为主来对现实世界进行真实性地描绘,该教学法项目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概括,难度大、枯燥,不利于儿童美术兴趣的养成;“纯想象教学法”强调学生用脑思考来表现幻想状态的图式。该教学法偏向于低层次的思维诱导,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比较贫乏,对高层审美文化更是较少触及。因此,这样的想象活动的根基是不扎实的,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此教学法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成为他们出现美术学习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其最大的弊端是从“一种一元论思维极端”走向“另一种一元论思维极端”,从而割裂美术文化本有的多元形态,最终往往会因学生感官缺乏足够的参与,而致使学生因缺少相应的文化支撑而无法得到很好的建立,更谈不上什么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兴趣活动空间狭窄,作品的创造性存在明显的局限。传统的美术教学受图画课、美术专业课的影响,许多教师对“美术”这个概念缺乏思考与理解,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在辅导之中只注重客观对象的描绘或脱离实际生活的想象绘画,致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葫芦画瓢或胡乱想象涂抹的不良学习习惯。偶尔或许有几件令老师看了比较满意的作品,但由于创作时学生缺乏对生活主动的多元体验,作品中使人产生此画非童画的感觉,美术创作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肯定是相当有害的。看来,如何从“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的单一美术教育中走出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趣味学习美术的审美教育理论框架,并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兴趣辅导上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已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近几年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引进启发式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学以及成功教学法等的相关原理,在某些领域里作了许多探索与尝试,并获得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为美术教育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许多研究缺乏儿童美术学习方式的足够考虑,且深受“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目前美术教学还未能找到一种较能体现现代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反映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对于弥补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

点、切入点,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界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即:“选题激趣→问题激趣→目标激趣→活动激趣→点评激趣” 五步。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即在美术教学中以“趣味教学”为主线,通过选择趣味课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树立创作的目标以及自信心。通过师生之间的趣味体验活动,运用交流点评作品的形式,激发学生美术创作与学习的持久兴趣。在“五步趣味教学法”中以“学生为本”,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并始终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为前提,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创作的乐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的对象为本校在读1――6年级650余名学生。

四、“五步趣味教学法”的研究过程与研究原理:

第一步:走进生活,选题激趣。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都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其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限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主张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基础,同时又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取适当的策略。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我整合了美术教材内容,选取了趣味性强,动手面广并富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为教学内容。

“趣味课”――即“趣味美术活动课例”。其基本理念是:学生凭需要、兴趣,主动、积极地活动,而非被动、被迫、外部干预地活动。活动内容是学生没有活动过而又想尝试的,美术学习的动机是以关注生活,获取知识技能或满足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的,而非学习机械性、技能性等技术性的操作活动;创作的范围是开放丰富、大美术的,而非封闭狭窄、小美术的;过程是放松愉快的,而非紧张有负担的。(1)选题原则:在趣味课的选题原则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注生活、动手实践、审美性、教育性。

1、关注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将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们倡导“趣味课”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该原则下我们编制了“彩泥卵石”、“彩纸造型”二个板块。

其一,“彩泥卵石”板块。农村小学远离城市的喧闹、繁华,地理环境上多山多水,我们利用校园自身的环境优势,适时选择了小溪中的卵石做为趣味课教学的内容。针对一块块天然造型不同卵石的创作出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作品,来引导学生获得个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其自由而有个性地进行创作。如自编“趣味课”《彩泥卵石画设计(系列)》一课,我安排了许多设计主题,诸如《人像系列》、《动物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综合造型系列》、

《手机造型系列》等,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人物造型上的五官比例、现代手机的功能及不足之处,还有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等知识,获得多元的体验,作品自然是非常精彩的。其二,“彩纸造型”板块。纸是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几乎天天碰到的,用学生天天碰到的纸来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那才是造型艺术中最为简洁、方便的创作途径。彩纸造型在操作上简单、有效、富有变化,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他们把平面的构想立体化,锻炼学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艺,培植学生创新的实践力,《立体贺卡》趣味课的实践中,已充分证明小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平面的纸,设计出各种多样的作品,并在制作中感到快乐。2、动手实践。选择孩子们人人都乐于动手的趣味美术活动,能够扩大孩子们参与的面,丰富其体验的过程,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本着让学生动手实践原则,我们编制了“电脑高手”、“小小设计师”二个板块。

其一,“电脑高手” 板块。作为现代艺术的电脑美术是一块新开辟的芳草地,艺术资源丰富,开掘潜力大。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电脑绘画发展成为独立门类之后,在广告、装潢设计、动画制作上被广泛应用,使全球艺术发展出现了新的重大的变革。目前,国内的一些美术院校及中等设计学校已开始把电脑美术列入重点课程开设,从而使设计领域里出现了“没有电脑设计能力无法上岗”的新格局。但在小学阶段的正规美术教材中,据了解浙江版、上海版等国内教材,均为空缺。为了完善和丰富儿童创新的领域,我运用PHOTOSHOP、CORLDREW等软件在学生中开展电脑设计趣味课的开发,试图在小学阶段中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的科学的艺术观。短短二年的努力,现在已有许许多多学生爱上了电脑美术,作品《绿色的地球,我们的家》、《我们一起飞翔》等学生电脑设计作品已充分证明小学生能够学习且善于运用多种软件进行电脑美术的设计与创作。

其二,“小小设计师” 板块。主要设计的趣味课有《艺术节会标设计》、《封面设计》、《邮票设计》、《板报报头设计》、《小书签设计》、《手印画设计》等。

3、审美性。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学会审美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内在需要。目前,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健康有益的审美教育活动已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设计小学美术趣味课,旨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促使其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美术本身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兼容互渗,从中挖掘的活动主题,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美术与劳动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树立起“劳动创造生活美”的审美观;与科学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以及电脑美术的关注;与历史的结合,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文化;与现实、时代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今天的人类文明产生积极感情……等等,以上这些学科间结合的设计活动都能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美术活动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育性。在选择趣味课时,我们还寓趣味性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中,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能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里我们设计了“变废为宝”、“主题创作”二个板块。

其一,“变废为宝” 板块。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各类废弃物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废弃物设计成可以欣赏的作品。于是我们结合“环保教育”,设计了《拉罐上的彩绘》趣味课。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巧以及创作中

的应变能力,以牛奶盒为材料的《储蓄罐》,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原本生活废弃的东西,经过我们的“小巧手”可以变化成一种有用的小物品,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环境保护”、“珍惜地球资源”的教育,从而也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其二,“主题招贴设计” 板块。主题招贴画(即宣传画、海报)――是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美术作品,它通过图形与文字的巧妙组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优秀的招贴画作品不仅能对所宣传的主题起到较大的社会效益,从画的表现形式来说对小朋友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让学生接触招贴画,让他们搞一些简单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选择招贴画主题时我们常常考虑时代感强、有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学生设计创作的主题。如结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让孩子们学习“十六大”精神以及有关的知识,将《“十六大”主题招贴设计》作为宣传、教育学生的好方法,通过设计与制作不仅使学生对党的“十六大”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学习了招贴画设计的有关知识。

2003年4月,人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闹得人们惶恐不安,世界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但我们并没有被可怕的疫情所吓倒,如《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主题招贴画设计是我们五年级学生在美术课上抗击“非典”举行的成功美术活动,学生学习了有关知识,了解了怎样预防“非典”、正确对待其传染途径等,并把这些知识告之家长,群防群控战胜“非典”。(2)选题时注意的问题:

以上原则下的趣味课,在实际选择与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

1)各趣味课设计内容要切合儿童的生活世界、符合时代特征以及应用与实践。

2)各学习板块的安排不能过于集中,但要有一定的联系,具体教学中各种方法、内容应灵活组合。

3)注重选题的时代性、创新性,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应及时的更新,走进生活、关注生活,把握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一宗旨。

第二步:制造冲突,问题激趣。

我们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之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成功的乐趣。1、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

在招贴画构思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质疑,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让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构思。我们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兴趣,谈论如何解决好招贴画设计中存在的困难,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今年4月份全国处于“非典”疫情之时,我在五年级美术活动课上了《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一节主题招贴画设计。问题情境如下表(略)

学生通过开展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思维方式更加活跃,这对于他们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

有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认知上感到了困惑,并产生了认知冲突,引起了定向探究性反射,思维的火花在孩子们中间碰撞着。

如在未知《彩泥卵石画》作品作者情况下,让学生谈谈对该件作品的感觉。――“你们觉得这件作品有什么特征?” 、“这么普通的材料,创作出如此新颖的作品,难道他有什么秘决吗?”。学生对此产生了好奇心,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完善了自身的想象能力,能够把他人的创新的设想,吸收为自己的构思,不同的创作趣闻,不同的创作对象,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成功的乐趣。

说明: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无限的美,在农村这片自然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我们发现了自然美,小溪里哗哗的流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小溪里一块块无奇的卵石中蕴含自然之美。这里的“疑”――着重解决了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利用生活中现有的教学资源,校门口小溪里自然形状各异鹅卵石,市场上随处可购的彩泥,把它作为一个活动内容,并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并解决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惑与冲突。第三步:观察欣赏,目标激趣。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在一个阶段确立一个学习目标,对于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内趋力,一种前进的动力。我们通过佳作欣赏、榜样示范、名家之路等内容,促使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1、目标是个体的内趋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是被迫的,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通过欣赏优秀的招贴画作品,激起学生对招贴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欣赏招贴画,去了解生活,去观察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事、物,以此作为招贴画的材料。

如在欣赏史捷设计的环保招贴画《哪里才是我们的家?》(曾在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主办的“中国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21世纪议程招贴画大赛”中获金奖,并在中华世纪坛及联合国首脑会议展出)作品中描绘着“一片树林被砍光了,只留下一个个树根,一群小鸟在空中盘旋,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巢,并添加了主题词“哪里才是我们的家?”。这幅招贴画的创意非常明显,就是要我们保护树林,爱护人类的好朋友。这一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其表现的内容也源于生活,通过该作品目的是唤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2、目标还是个体的动力。欣赏完这一幅作品使读者引起了共鸣,并对新奇的画种――招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与创作的冲动,欣赏中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并树立起创作的目标。

第四步:体验创作,活动激趣。

美术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创作,从而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这一步在趣味课中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每个环节,并在每个环节中大显身手,一展才能。这样的体验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1、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课堂上我注意体现“六还”,即:还学生以课堂时间;还学生以教室空间;还学生以活动主动权;还学生以探索权利;还学生以创新可能;还学生以个性张扬。40分钟的课堂,学生占有的时间达一半以上,课上,游戏、争辩、对口练、角色表演等妙趣横生,学生能说的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学生做,学生能想的学生想,学生能演的学生演,学生能写的学生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如在《彩泥卵石画―手机造型》趣味课时,首先,让学生体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一节课时间,带领孩子们到校门口的小溪里采集卵石,在收集过程中让孩子们选择“奇”、“异”、“怪”之类的卵石,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想像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这块像一个侧面的人像”,“这块像一条小鱼儿”……想像中孩子们充满了回归自然的乐趣。其次,体验创作时的乐趣。通过单独创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一个学生投入到了创作、设计一个新颖的手机造型,把最新的功能、用途以及创新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明:我们选取自然界中创作的素材(资源)是给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单独创作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设计出更精彩的作品。这里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2、让老师成为“导师”。

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在这里转变为师生互动,教师成为一名指导者、点拨者,如在招贴画设计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2个途径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1)让学生描绘设计稿――招贴画作品的设计稿不同于绘画作品,但近似于绘画作品,它可以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各种不同的表现技法,来描绘设计稿。如302班赵海东小朋友在画面中描绘了几个简单图形――“月亮、星星、小朋友及昆虫”等,有些涂上了色彩、背景等大块色都没有添,这些在招贴画的设计稿中都没有关系,可以通过下一步的电脑制作加以处理和完善。(2)让学生进行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设计是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老师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去动手。不能总是领着学生走,要把疑问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让他们独立完成,在困难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或探讨来解决实际难题,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示范,做到“授之以渔”不能一手包办。

首先,先将设计稿进行扫描,并保存与电脑中。其次,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加工制作。如,赵海东小朋友的《艺术节招贴画》作品中运用PHOTOSHOP软件工具栏中的“填充工具”选择“深蓝色”,点击作品中的“空白处”进行填充,此时整幅画面就出现了深蓝色的夜空,运用工具栏中的“橡皮图章”,其功能是“复制”作用,选择需要复制的图象――“小星星”,根据所需数量把它进行复制,画面就出现若干星星,同时也可以把“小星星”拉大或缩小;之后,运用文本工具添加上主题词,作品就完成了。

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电脑美术设计的有关知识、技能,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改变了过去以“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里他们主动参与创作作品,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浓郁。

第五步:互相交流,点评激趣。

作品完成,需要展示、需要与他人交流。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很难说谁的作品最好,谁最漂亮,更不能说最漂亮的就是最好的。“你最喜欢哪件设计作品”的标准是相对的。能够对学生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的评价和判断,教师应该给予尊重和鼓励,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1、评价要尊重和鼓励学生。

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评价主要是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教师往往打个成绩或者等级了事。久而久之,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学生形成依赖的心理,等待教师“宣判”,缺乏反思意识。新《课标》指出: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如在彩泥卵石画评价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创作的作品,师生互动,让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快乐。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展示,相互点评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通过自评、他评、师评,互评的方式,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对各自作品优点进行介绍,对创作、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解读,让观众(孩子们)了解作品成功背后的故事,增深兴趣,如在作品完成后我让小组长把本组设计作品的步骤记录下一来,让小组成员各自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在参与设计过程中的感受或想法。通过让每一个学生交流创作体会,这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即使是简简单单的交流,也使得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得以更大的发挥。2、发挥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

如招贴画作品完成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创作设计过程。通过对自己设计的作品点评,让他人对作品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印象。

如五年级《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主题招贴画设计中小朋友的点评更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的评价方式弱化了作品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美术创作与学习。

由此可见通过“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得到极大激发,想象变得更加丰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上述“五步趣味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了生活,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优点是:

一可使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扬长避短、各尽所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

二是在体验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兴趣,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是作品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与教师的评价,而是激起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不断燃起富有创新的思维火花。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要有效的发挥“趣味教学法”的作用,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以趣味教学为要旨,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趣味教学法所呈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的过程与他们情感体验的美术文化相统一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年龄差异特点,融合各种教法,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趣味体验。(2)灵活处理与设计趣味课。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及审美基础,处理好课题内容,为学生的充分体验作好准备。操作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体验为目标,精心提示、设疑、选择、提供资料、方法传授、讨论、交流、点评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体验,往往在课堂中进行的,一件设计作品的展示往往会受时空的限制而交流范围大大缩小。但是可以通过扫描仪、展示台、教学课件等弥补了这些不足。因而,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经过近4年来的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 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项研究,不仅奠定了开展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审美基础,形成了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而且直接推动了对学生美术兴趣、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的培养。

1、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意识显著增强。

美术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学生的经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美术兴趣和表现的欲望,在调查、分析、发现、实践、创作等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学生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据笔者统计:几年来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98%以上的学生对美术保持极大的兴趣,并且涌现了10余名美术特长学生。此外,相关美术教学内容的设计,使教学活动不受固定信息的制约,为学生发挥潜能,实现各种素质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空间。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交往、审美、创作、评价…… 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个性。

2、学生的美术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迅速发展。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这套教学法的实施大面积提高了学校的美术教育质量。教学中倡导学生独特的创造,创作形式的个性化引导,积极的改变了学生创作中原有的单一性程式化风格,并激起了学生创造新作品、新画面等内在动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在参加全国各类比

赛及展览中,有360余幅的学生美术作品获奖、展览或公开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美术报》、《儿童美术启蒙》、《当代小书画家》、《小画家》、《少儿美术》、《少儿书画》、《小艺术家》等全国20余种知名报刊上(详见附录),也有学生作品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少儿类)发表或在联合国首脑会议展出。

此外学生多样的创作风格,还受到《美术报》、《少儿美术》、《小画家》等美术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美术报》记者应霁民老师在看了学生“预防非典”宣传画作品后,作了“….使我们看到了以启迪心志、培育爱心,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的的少儿美术教育,正越来越活跃地走向社会、关注现实、直面生活,并日益发挥出宣传力和影响力。”的积极评价。

3、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笔者利用这套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撰写的20多篇论文、课例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少儿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实验教学与装备》(浙江省教育厅、教育装备管理中心主办)、《当代小书画家》(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现代教育科学》(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宁波教育报》等报刊。其中3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小学各科教与学》全文转载,3篇论文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二奖,1篇获三等奖,《小学美术设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文获宁波市鄞州区小学学科教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此套“教学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详见附录)。

4、学校美术教育特色显著。

《中国教育报》、《美术报》、《少儿美术》、《当代小书画家》、《浙江现代教育技术》等全国各级报刊30余次介绍了学校美术教学的成果(详见附录)。

六、讨论。

“五步趣味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开发潜能、培养意志,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控。

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来说运用“五步趣味教学法”还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灵活的处理,增强的应变能力,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其二:掌握必要的现代教学设备。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现代教学设备(如:网页知识、电脑设计、检索美术信息、网上传输美术作品)等的知识,扩大美术作品交流的范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经费去掌握有关的技术。

其三: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以往美术教师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和示范的方法,相对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已有的经验,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现在则主张学生将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还要正确处理个别提高与整体提升的关系。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也许适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当前有关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实践层面的研究很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多,在很多方面还值得我们以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五步教学法

浅谈“五步教学法” 华岳小学刘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沿袭甚久、积弊甚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在教室这个专门设定的场所里进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与现实生活无涉亦不合乎学生理解力的系统性很强、逻辑性很强的教科书,学生则坐在固定的位置上,静听和记诵教科书。 这种方法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教科书、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学生的活动、教室以外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儿童获取知识。但这种知识脱离生活、不合学生志趣,结果学生虽能背诵它、记住它以应付提问、考试和升学,但却不能真正掌握它。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的地位,兴趣、爱好受到剥夺和压制,能力发展和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束缚。 “五步教学法”的变革就是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的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 而要想使经验、行动更有效能,就必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思维起于直接经验得到的疑难和问题,而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在于“把困难克服,疑虑解除,问题解答”。 “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鉴于此,我们要将思维五步教学法法直接运用到教学方法上。 怎样培养思维能力呢?由于思维起于疑难的情境,所以培养思维能力的最首要因素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合宜的情境。“持久地改进教学

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上”。 对这种思维的方法应作广义的理解,不应把它看作我们一般所言的纯粹思维的方法。实际上,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行动的方法,因为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包含观察、分析、综合、想象、抽象、概括等多种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还涉及知识的参与,涉及到对各种观念与假设的检验,因此这个过程更像是一种科学的“实验”。 五步教学法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五步教学法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还是以培养智慧为目的的区别。“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然而还需要不断地重新提出来。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要的是人的智慧,即明智地行为、行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以知识为目的并以知识来扼杀智慧,五步教学发现则以智慧为目的并以知识来增进智慧。对于活动而言,知识永远是从属的。 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论述教育的。五步教学法在教学操作层面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自学环节;第二步,学生交流;第三步,巩固所学知识;第四步,教师课堂小结;第五步,拓张延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情景与问题的关系、问题与探究的关系、探究与结论的关系和结论与训练的关系。要做的:既有步骤,又不唯步骤,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趣味性教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离开了趣味性的教学,学生就会失去课堂表现的主动性。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艺术化的熏陶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对教学的趣味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课堂疑问、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受到艺术的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一、创设激趣情境小学生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受视角,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只有让学生乐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方可实现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创设适合孩子的艺术化情境,打动孩子们的内心,使他们将美术学习看作是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去尊重、去热爱、去探索。 例如在“头饰和帽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用绘画来设计各种有创意的头饰和帽子,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其艺术鉴赏力得到发

展。故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便可以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扮演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走秀的音乐,让学生在班级的小舞台上展示自己带着帽子和头饰的风采,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在表演结束后,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帽子和头饰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对每一顶事先准备好的帽子和头饰都会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会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兴趣。 情境是开启学生新知学习大门的金钥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极其必要的。美术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是很多小学生无从把握的,故而情境是学生消除这种抽象心理的有效途径,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境,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推动作用。 二、设置激趣疑问 “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它也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恰恰符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在知识的探求上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智慧和能量。 例如在“动物面具”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动物面具,并带到课堂中来,丰富的动物面具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

小学美术课趣味教学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美术课趣味教学研 究课题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美术课趣味教学研究》课题总结 崔艳辉 一、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根据开学初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本学期开始围绕《小学美术课趣味教学研究》确立研究的方向和目标。首先调查了解现阶段师生教与学内容的现状。重点调查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趣味化教学内容的学习态度、状况及原因的调查及分析。二是现有教师资源及教学方式的分析。在调查的基础上,思考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趣味化教学,将书本知识和生活事物相联系,并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阶段性教学目标,创新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落实课题研究行动 本学期,我围绕课题开展以下工作: 1.对教材进行整理和分析,确立阶段性教学目标。 在本学期四年级美术教材中,将所有可以进行趣味化教学的内容按类型进行整理,并将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每一单元整体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整理,使教师对这一研究内容有个整体的概念和全局的把握。 2.初步尝试切实可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通过近期实践,针对“趣味化教学”的策略,我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内容丰富,教师要认识到不同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的情境和认识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探究意识转化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引起孩子情绪的共鸣,引发其在特定背景的情感支持下自主参与美术活动。 情境教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孩子们在故事情境的牵引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教学中来。如以造型设计表现为主的《变形的魅力》一课,我将生活实践和本节课变形练习的教学内

小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小学综合课美术教学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授课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选择: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①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②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③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④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①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 ②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③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精选三篇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今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标》阐述: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

生、形成与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 (1)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是敲门砖的作用,也不是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2)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注意问题: (1)情境设置不应唯一的被理解为生活情景。 (2)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并切实做好两者间的必要转化,包括由日常数学上升到学校数学,以及由学校数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二)探究体验 本环节包括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课标》阐述: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学美术多元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美术多元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相对单一,教学形式与偏向于纯写生和纯想象教学这两种较为极端的教学方式,这种一元化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所以,多元化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开始应用。 一、小学美术课程的多元化 小学美术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综合化的开发方式,小学美术教育应是与儿童心灵相通的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体,应充分利用学习卡与教材文本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建立综合性的开发途径和丰盛美术学习资源。学习卡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制作的具有丰盛美术学习资源并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成性课程文本,主要分为导学、画写结合、学习包式三种。通过建立学习卡,不仅能将小学生审美学习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还有利于小学生选择性审美学习的发展。小学美术课程多元化开发还应体现在小学美术教材方面:将美术教材进行重组,以审美为主线,使之多元化、立体化。我们进行教材的重组意在构建审美为主线,将造型、设计、欣赏学习相结合,构成立体的教学结构,有助于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体验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目前被世界教育界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寓教于乐的兴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小学美术教学的体验教学应设计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营造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环境,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多样性,从而带领学生探究美术世界。 1.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供学生玩的实践教学体验。小学生有一种爱玩的天性,如何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玩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在玩中培养观察能力,最终达到美术素养的提高。例如,通过游戏的形式,将墨汁滴入水盆中同时让学生不断地朝着水盆吹气,看墨汁在水盆中的千变万化,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的造型,不仅能感受到纹理的感性认识,同时省去了很多单调抽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以下有几种激励法,也许对我们美术教学中引导激励有所启示。 1.放大优点 每个学生都会有许多优点,那怕非常微小,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挖掘,放大其优点,也许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鼓舞,让其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指点方向 老师是要扮演灯塔、路、标这样的指导角色。生活中美的事物无处不在,教师应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启迪和诱导学生,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发掘美、创造美、提高对美的鉴赏力。 3.激发动力 人的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努力学习到将来学有所成,既有利于自身的前途、发展,也有利与社会国家的进步, 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情趣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与内在气质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的形象反映,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知情结合,情意交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四)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发挥语言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我们注意在教学中采用动听、幽默和激昂的语言,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同样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还可以适当地把英语短语运用在教学中,更加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重视辅导环节,为学生作画创造氛围。 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谐优美的创作气氛,能使学生进入创造佳境。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用思维导图

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用思维导图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探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用思维导图 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 【摘要】教育教学不能纸上谈兵,在传统的教学思维中,学生丧失了积极性,本文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必要性分析,进而结合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修正传统教学模式,设计适合本身的思维导图教案,达到了高效教学,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美术教学;思维导图;小学教学 思维导图作为培养心智的图形思维工具,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教育战线。而且也取得良好的成绩,当下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更加直观的教学,也是美术教学的又一次革新,本文立足该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美术教育中思维导图应用必要性分析 小学美术教育的局限性 在现阶段美术可教育中,仍然存在对于美术教学认识不足的情况,进而造成了美术课堂非常刻板。但是这种刻板的教学环境和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格格不入的,更是会打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单一化也是在美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很多人认为小学生美术教学就是绘画课,禁锢了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其实在我国小学美术教材中,美术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如何,还需要教会他们发现美,欣赏美以及这些绘画背后的人文故事,在这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展开进行。 思维导图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逐步成熟,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改善现有美术教学的局限性有了成熟的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发现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想法,而思维导图恰恰符合要求,能够较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挖掘美术教学中,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正切合了美术教育对于创造和个性的培养。思维导图是有多位教学前辈和业界专家提出的一套系统理论,其既考虑人本身脑结构,也考虑了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因此只要利用好这套理论,不仅符合我国教育改革,也为美术教育添加了新的血液和灵魂。 2.思维导图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把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有其独有的优势,一方面,小学生知识面涉及少,而思维导图恰好具有简单,直观,清晰的特点,其从中间向四周的放射形式,也非常容易理解,小学生能够很好的接收这种思维开发方式。增加了学生的思维广度,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另一方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发现利用思维导图不仅仅可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学生们认识了简单的图形。利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多边形构图,丰富学生的构图方式。 在教案编写方面,教案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如何做好教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结合思维导图,结合学生的年龄段,进行教案的编写,结合本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其具有形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设计时,在中心位置画上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及要求,引发出相关的问题,后续利用问题引导寻求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寻找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儿童眼中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认识的一种表现,是儿童与我们交流的工具。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尤其是要注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怎样才能使孩子喜欢学,主动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结合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谈一谈我的观点。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几乎所有的人,忽视了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兴趣”是最重要的,要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变教法,改变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以大家的画“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目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我在教二年级美术《茂密的花》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自然的声音;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不同造型的花,在不同的摆放方式中了解“茂密”的含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如我在二年级的美术《绘画游戏》这课上,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动物;有的则像植物……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也掌握了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培养了用色的良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品展示时,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如在教授人美版第6册《怪兽》这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废弃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制作。那天各组的同学都带了工具和材料。其中,有一组同学带来了泡沫块、胶水、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导--学--议--赛--结,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设疑导入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入,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带着问题去学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在合作交流中议与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课堂教学案例 单位:济南市槐荫区三教堂小学 姓名:来维环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课堂教学案例 摘要:小学美术三年级《水墨游戏》一课用新课程、新课标的指导意见代替旧有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其课程的开放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艺术语言,既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发展了创新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绘画元素的魅力。 关键词:水墨游戏水墨画教学 【教学背景】 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中国人的水墨感觉正发生退化,水墨的艺术表现面临着发展和革新的问题。水墨画教学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作用下,很多小学的水墨画教学还是以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为主的思路,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画着同样的一幅画。最后绝大多数孩子认为水墨画过于枯燥无味,索性再不问津水墨画,少数爱好水墨画的学生学会了水墨画的“技法”,但这种“技法”把孩子的天性抹杀掉了,结果大大限制了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可能性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儿童语言里的率真、天性、情趣、不苛与水墨画追求的自然、天趣、直抒胸臆、不取形似的超脱意境在某些层面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现行水墨画教学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抛弃传统的模式,教学中体现出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儿童兴趣,让学生在水墨中游戏起来,在玩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开辟出一块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新天地。 【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善于观察,充满无拘无束的想象,喜欢各种各样富于乐趣的“游戏活动”。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喜爱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课堂上以游戏激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看到他们爆发的思维火花和天女散花般的创作

小学美术《趣味文字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变形艺术字的定义和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艺术字的基本书写与美化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 艺术创造力。 3、情感目标:感受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艺术字的基本书写与美化方法。 2、富有创造力地进行艺术字创作。 【教具】 PPT、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尺子、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四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 是谁呀?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四人图片)

师:你们认识他们吗?生: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师:那你们发现他们身上有什么特别的秘密吗?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回答。唐僧、悟空、悟能、悟净师小结导入:师徒四人的形象是由他们的名字经过一些变化组合而成的,原来方正规矩的汉字也能变得如此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趣味文字。(张贴手绘课题趣味文字) 二、新授: (一)了解趣味文字的概念和特点 师:那什么是趣味文字呢?1、课件出示趣味文字定义:趣味文字也叫变体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结构、字形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让学生读一下)师:今天啊我们的唐僧师徒还带来了他们的文字朋友来到了我们的美术课堂,这两个汉字朋友是谁啊?(课件出示趣味文字) 生:齿、海 师:看看这两个汉字经过打扮之后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啊?进行了怎 样的变化? 生:

师:再出示他们的宋体字,咱同学更喜欢变体美术字还是宋体字?为什 么? 生说特点课件呈现变体美术字特点 (二)变体美术字的变化 师:变体美术字重在一个变字,那怎样变呢?我们一般从字形、字意对字体进行创意变化。咱们看一下这幅图片(长命百岁),这个老爷爷的形象是由哪几个字组合而成的,仔细观察这四个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组成这个图形的? 师:引导“长”的竖钩怎样了?弯曲了变成老爷爷的额头和鼻子“长”的撇弯曲变成了老爷爷的眉毛,通过改变字的外形进行变化这就是从字形方面进行变化的。 1. 未来、课本中杨弦的招贴画《盼》“补”(改变了笔画的粗细)这是从哪方面进行变化的?字形 2. 非常设计屋雨和错位(观察怎样变化的?对笔画进行了夸大和移位)这是从哪方面进行变化的?字形 3. 出示美国罗伯特·印地安纳—— LOVE 雕塑 师:这个 LOVE 雕塑比写在纸上的 LOVE 更有(立体感)师:考考咱同学们这个立体的字是从哪方面变化的? 生:字形 师:对,也属于字形方面的变化 4. “指” 课本“彩、鹤” 师:看这两个字怎样变化的?把鸟换成了鹤的形象 “彩”把三道撇换成彩色的云彩 这样的变化主要是从字意方面进行变化的活动:下面我要考考大家了,怎样对“山、雨”进行变化?(生可以任选一个字说) 山、雨 [多媒体展示 ] ) 生 1: 生 2: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杨振玲

如何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濮阳县农三中杨振玲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以下有几种激励法,也许对我们美术教学中引导激励有所启示。 1.放大优点 每个学生都会有许多优点,那怕非常微小,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挖掘,放大其优点,也许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鼓舞,让其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指点方向 老师是要扮演灯塔、路、标这样的指导角色。生活中美的事物无处不在,教师应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启迪和诱导学生,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发掘美、创造美、提高对美的鉴赏力。 3.激发动力 人的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让学生明白现在的努力学习到将来学有所成,既有利于自身的前途、发展,也有利与社会国家的进步, 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方法,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情趣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 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面部表情与内在气质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的形象反映,好的教态, 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 知情结合, 情意交替,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 运用电化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四) 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发挥语言艺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我们注意在教学中采用动听、幽默和激昂的语言, 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同样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还可以适当地把英语短语运用在教学中, 更加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重视辅导环节, 为学生作画创造氛围。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教科室《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学期的探究与实践,圆满组完成了课题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简介 1、课题产生的背景和课题名称 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我校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2012年8月,教导处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高一年级试行“五步教学法”(预习——讨论——讲解——练习——总结)的改革措施。这表明我校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开始了新的历程。同时感觉到“五步教学法”真正成为一个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需要弄清很多问题,需要探索与实践。为了配合教导处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地实施“五步教学法”,教科室决定组建课题组,重点探索和实践使用“五步教学法”的途径和方法,为我校的课程改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们把课题命名为《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三个转变,即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其中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重点。我们在课题论证时发现,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五步教学法”能够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对改进“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探索了“五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使用途径、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其中重点研究和实践了使用途径、方法。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研究的方法,努力做到实践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题组探究过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8种: (1)怎样命名“五步教学法”及其五个环节? (2)“五步教学法”的含义(包括理论依据)是什么? (3)“五步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怎样的? (4)“五步教学法”的使用方法(技巧)是怎样的? (5)怎样评价“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 (6)怎样了解学生? (7)怎样编写和使用“导学案”? (8)怎样进行班级小组建设? 我们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实践创建了“五步教学法”模式,达到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创建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的课题目的。

小学美术中怎样做到课堂教学趣味化

小学美术中怎样做到课堂教学趣味化 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美术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把重心放在如何唤醒和激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法上来,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太过被动与压抑,而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游戏中感受、发现、认识和捕捉第一手的题材与内容,通过自身的感官体验创造的美才会是灿烂,有活力的。 儿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于想象力的阶段,他们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并且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就是启发学生创造的天赋,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抛弃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游戏性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这类趣味性美术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阳光下的绘画”。 二、理论依据: 1、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美术课程标准》、《中国美术教育》中有关学科教育的理论。 2、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由学习美术活动本身和学习美术的目的、任务引起的。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愉快、生动活泼地学。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趣味教学,让全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3、人美版实验美术新教材就是根据新课改的这种理念提出了“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着重强调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目标包括: 1、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逐步形成学生的美术创造个性。 3、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其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学生审美素质得到发展。 4、通过趣味绘画、手工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研究内容包括: 1、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情趣化的美育内容,构建美术教学与学生经验紧密结合的共同体。 2、选择情趣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学生创作表现的途径。 3、美术和游戏的“动静”结合。 一、实验对象:一至六年级 二、实验方法: 结合使用教学科学研究的观察法、对比法、实验法、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进行整体规划,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施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施策略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就必须要有趣味性,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呢? 一、认真钻研教材,围绕内容寻趣 现行的美术教材都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如《有趣的半圆形》《蔬果变变》《闪光的名字》《千变万化的帽子》《巧巧手》《变幻无穷的形象》《花花衣》《双胞胎》等,这些课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注重启发引导,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就能上出趣味来。而有些课,特别是那些知识技能性较强的课,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寻找教材内容中的趣味点,进行精心设计,才能使学生感觉有趣。如《纸片插接》一课,在学习了解插接的方法时学生感觉不是很有趣,但是笔者在作业时采取了小组合作比赛的形式,看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插接的纸片最多,插接出的形象最高大。比赛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都积极参与组内合作,场面热烈,作品精彩,营造出了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二、精心设计导入,根据学情激趣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

导入,讲故事、猜谜语、看表演、做游戏、创设情境等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导入形式,能够很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漂亮的花边》一课,笔者就根据花边重复延伸的特点,采用了变魔术的形式导入,先把几只相同蝴蝶连成的花边折叠在一起,放在手心,学生从正面看就只能看到一只蝴蝶,然后我双手合拢作掩护,接着迅速拉开,一眨眼功夫,学生就看到老师变出了由几只相同的蝴蝶组成的漂亮花边,魔术表演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又如笔者指导本组张老师执教的市级优质课《会动的小纸人》,导入环节就采用了纸偶剧的形式,事先设计了孙悟空、猪八戒两个小纸人形象,创编了一段他们之间有趣的对话(教师给予配音),并用他们和学生进行互动。滑稽的表演一下子就把学生逗乐了,使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迫不及待地想探究小纸人制作的奥秘,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开展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生趣 新课改提倡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且还可以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生发出趣味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线条的动与静》一课,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曲直不同的线条给人动静不同的感觉,笔者根据自己善跳霹雳舞的特点,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教师表演动作,学生用线条表现。当笔者用手、用身体展示直线、折线、波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在教学美术课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学生不太接触过的教学内容,我们一般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老师有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产生兴趣。并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加深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临摹法。 一般那些结构比较复杂一点的,学生创作、理解较的作业。我们一般采用让学生仿照、临摹的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自己的作品,不过学生作业之前的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三、写生法。 对于一些课本上要求学生自我完成,并且是一些画实物我美术作品,我就让学生写生,这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美术教具,必要是要带学生外出进行风景写生。对于这种课,老师首先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再次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最后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四、观赏法。 美术课堂中,有一些课是对一些名作进行赏析,当然,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评析名作的能力太浅,所以,要求我们首先对观赏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首先先自己明白,才能通过语言能力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观赏的对象,再次是充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五、创作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先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作品,然后通过老师有语言评析,让学生感受美的享受,再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得以表达老师或学生个人的一些思想或意见。对于这种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做画的方法、步骤、工具等才能让学生进行创作,小学阶段一般不要设置太难的题目。

五步教学法详解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解读 第一部分“五步教学法”模式基本结构说明 “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1.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2.第二步:课前预习汇报;(课外独学) 3.第三步:合作探究新知;(独学、对学、群学) 4.第四步:梯度练习巩固;(独学、群学) 5.第五步:自主评价总结。(评自己、评他人、评小组) 第二部分“五步教学法”小组结构 把班级学生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不同分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每个小组四人为宜,分别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名,中等能力的学生两名,学习有困难学生一名。能力最强的学生为学习小组的组长,也是小组一号,其他同学依次为二三四号。。 在“独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先由“对学伙伴”帮助解决,“对学伙伴”完成不了的,在“群学”过程中,大家讨论解决问题。在小组汇报时,可以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小组全体同学都要参与。根据问题的难度决定火车头是几号同学。如果汇报的问题较少,则由组内不同做法的同学来汇报,如果是较难的问题则由会的同学来汇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控。 第三部分“五步教学法”学习方式 一:独学。 “独学”从字面上看就知道意思是独立学习,针对学生个体学习而言,这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独学”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能为了突显小组合作而省去独立学习过程。在独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进行质疑的过程。独学之后才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独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独学的时间有快有慢,教师还要结合时间预设和实际进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学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导,尽可能使其不掉队。 二:对学。

小学美术五年级第5课趣味文字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5课趣味文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

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 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