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与修复

书画装裱与修复
书画装裱与修复

中国书画装裱与修复书籍(附部分装裱书籍图片)_朕就这样的汉子

中国书画装裱与修复书籍(附部分装裱书籍图片)_朕就這 樣的漢子 X 《中国书画装裱大全》杨正旗著《中国书画装裱》冯增木著《图说中国书画装裱》严桂荣著丁国兴摄影《中国书画装裱技法》冯鹏生著《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杜伟生著《古文献的形制和装修技法》童芷珍著 《书画装裱工-初级中级高级》高建平主编《实用书画装裱款式图例》冯增木著中国宣纸著作《中国书画纸》刘仁庆著《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贾双喜著《中国传拓技艺通解》马国庆著《速成书画装裱技法》田维玉著《中国书画装裱款式百例》杨正旗等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术》吴学英著《中国书画装裱最新款式255例》田淑国著《怎样裱画》上海书画出版社裱画组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冯鹏生著《书画装裱浅说》冯增木著《药物与书画装裱》夏冬波著《中国书画装裱款式艺术大典》凌波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康建国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第二版》康建国著《中国书画装裱》蒋保兴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编著者不详)

《中国书画装裱》冯增木著 《中日装裱款式一百例》杨凤兰编著 《中国书画装裱》(编著者不详) 《中国书画装裱款式艺术大典》(编著者不详) 《中国书画装裱最新款式200例图集》田淑国著 《中国书画装裱概说》冯鹏生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修订本》唐昭钰著《中国书画装裱艺术》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学院书画装裱教研室著《中国书画装裱》刘懿著《书画装裱艺术》刘珀著 《中国当代书画装裱艺术界博览》张野著 《装裱艺术》汤麟著 《书画装裱》杨正旗著 《书画的装裱与修复》故宫博物院修复厂裱画组著

《书画装裱技法》谢友生著 《中国字画装裱》王栋著 《书画装潢学》杜子熊著 《中国书画装裱》杜子熊著 《书画装潢学》杜子熊著 《书画装裱技艺辑释》杜子熊、杜秉庄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法传统与创新》李喜梅著《中国书画装裱技术》吴学英著 《装潢志图说》(明)周嘉胄著;田君注释《书画装裱简易技法》辛舟编著 《怎样裱画》史良黻著

书画装裱介绍

书画装裱程序大全书画装裱工艺流程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 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一、国画装裱 一幅完整的国画,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下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上书画进行装裱。 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原裱的绘画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璜工艺中的重要工序。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 二、装裱简介 装裱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一般的装裱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导致书画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等现象的传世书画及出上书画进行装裱。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三、程序 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来说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之后安装轴杆形成版面而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则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潢工艺中的重要工序。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一般程序是首先要揭下旧画心,清洗污

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史》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史相关专业参考书: 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 李公明主编《中国美术史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谢丽君、李倍雷《中国美术简史》,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 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贡布里希《艺术的历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吉林美术出版社,1992年。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三联书店,2000年。 薛永年《晋唐宋元卷轴画史》新华出版社,1991年。 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永强《外国美术史》,海南出版社,2006年。 美术理论参考书: 张建军《中国画论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3年。 于安澜编《画论丛刊》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于安澜编《画品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伍蠡甫《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葛路《中国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何楚熊《中国画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绶祥《遮蔽的文明》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年。

论现代书画装裱与传统书画装裱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7621079.html, 论现代书画装裱与传统书画装裱 作者:宁浩 来源:《美术文献》2017年第06期 [摘要] 书画装裱是一项复杂而责任重大的工作,这要求我们本着对文化遗产负责任的态度,在研究字画装裱的历史背景、内容形式、社会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同时,努力實践、不断创新,并要对传统书画装裱和现代书画装裱的准备工作及工作环境、使用工具及原材料、配件的加工和制作、工序流程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然后再进行维护与修复,使其能长久地保存,从收藏角度、价值角度、工艺角度、社会角度尽可能地挖掘出书画装裱作品最美的艺术本质。 [关键词] 现代书画装裱工艺传统书画装裱工艺机器设备 装裱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墨妙必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流传和欣赏,因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绫绢色彩的选择与装裱形式的设计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 装裱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的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裱,褚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在皇家的倡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的格式。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 解放之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装裱业一度衰落。后来,一些文物、博物馆单位设置了书画装裱机构,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书画装裱如同被唤醒的春风,一改往日的沉寂;改革开放之后,书画装裱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在装裱工艺及用料方面,亦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革,朝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迈进。 书画装裱工艺是以其独有的工艺造型、操作手法和选材用料而成为装潢学科中的一门根基很深的传统艺术。由于气候、风俗、环境等种种不同的因素,自然地形成了南、北各方所特有的艺术风格,但是这一切并不是不可变动的教条。不论是在传统的品式、技法和工序上,还是

论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doc

论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 摘要:中国书画装裱艺术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利用书画装裱艺术来改善空间环境也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文章主要从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入手,对中国书画装裱艺术赋予室内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得出书画装裱艺术为室内环境的意境创造不仅烘托了气氛,起到了装饰作用,还有空间分割等功能及意义,展示传统文化在室内环境中的个性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装饰艺术是空间设计最富有魅力的表现语言,同时也是室内环境布局中能够很好地展示空间效果,最能出彩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环境布置与装饰效果会给室内环境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对室内空间的布局至关重要[1]。利用书画装裱艺术来改善空间环境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室内环境设计的种类与表现形式 就室内环境的种类来说,可分为装饰性环境设计和功能性环境设计两种。前者以装饰观赏为主,如:在室内挂画、花草植物、雕塑摆件、鱼缸等[2],它不仅给室内环境带来新鲜的气息,还能美化环境。后者主要以家具、灯饰、家用电器等为主,是室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设施。 室内环境的使用功能与美观是衡量室内设计方案成败的关键,只有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呈现出较高质量的设计作品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很多室内环境设计的大同,没

有特点和个性,很难体现设计的构思和艺术表现力,这也是室内设计面临尴尬的局面。在当代中国,室内环境设计是需要有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作为土壤,才能创造出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的室内设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受社会环境、地域环境、民族特点的影响,审美意识是在民族生活中逐渐演化形成。美观适用的室内环境创造是设计的主要目标,虽然“美”的含义不同,但是形式美是设计师追求的方法之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素养、民俗习惯的不一样,都会使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解释有着不一样的含义,但是对室内环境设计中所追求的变化统一的法则是不会改变的[3]。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影响其变化的原因很多,如:设计风格的选择、不同材质的表现、造型的变化、色彩的搭配等。但是,设计师首先要把握室内空间的设计风格,找准一个主题去定位,其次,抓住主次进行装饰,做到装饰物和空间组合的统一和谐。设计者要把使用的材料以及材料的纹理、样式、色彩等加以整合考虑进来,另外还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年龄差异、文化修养、个人爱好等诸多方面因素。只有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考虑,才能使空间的效果更能够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才能创造出品位高、高质量、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 二、室内环境空间表现的基本规律和法则 室内环境设计必须遵循美学的基本规律和法则,把握规律、遵守原则是做好室内空间表现的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装饰物选择搭配的和谐性 在室内环境中,装饰物的选择搭配是很重要的,装饰物的可以是一个精美的落地灯饰、一幅美丽的绘画作品、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等。各种装饰物之间彼此协调,在视觉空间里彼此产生

美术史学习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史学习参考书目 (加★为必读,加☆为重点推荐) 一、中国美术史 1、于安澜《画史丛书》(5册)★ 2、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8册),山东教育出版社★ 3、李淞《中国绘画断代史》(8册),人民美术出版社★ 4、《中国绘画研究论文全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5、洪再辛《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1950—198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附: 方闻《心印》/ 李铸晋《鹊华秋色》/ 高居翰《山外山》《气势撼人》《隔江山色》《江岸送行》/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 李淞《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黄宗贤《大忧患时代的抉择》以上☆ 王朝闻总主编《中国美术史》(1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陈辅国《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 水中天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伍蠡甫主编《中国名画鉴赏辞典》/ 徐邦达、谢稚柳、启功、金维诺、林树中、薛永年、郎绍君等人有关论文集/ 《朵云》杂志(不定期丛刊)各期,上海书画出版社,/ 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上海书画出版社/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书画出版社/ 《美术论文论著资料索引》(上下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 陈高华《隋唐画家史料》《宋辽金画家史料》《元代画家史料汇编》/ 《中国美术全集》(60集) 《中国绘画全集》(30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40集)/ 《艺苑掇英》各期 二、中国画论 1、于安澜《画品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其中,元以前必读.★ 2、于安澜《画论丛刊》,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其中,元以前必读★ 3、葛路《中国画论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4、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附: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1983年,/ 吴孟夏《中国画论》(2册,此书有注释),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年//湖南美术出版社潘运告主编“历代书画论丛书” 三、世界美术史 1、[英] 伍德福特等《剑桥艺术史》★ 2、[美] 休﹒昂纳等《世界美术史》★

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 唐朝张彦远讲:“夫金出于山,珠产于泉,取之不已,为天下用;图书岁月既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哉”。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在关注着书画作品的命运,也暗示当时有着精良的裱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裱画操作工艺。 1、立轴有一色、二色、三色裱,纸镶绫边、纸镶旗杆边等格式。立轴画心的 四周,一般由"圈档"(紧包住书画的绫、绢或纸的窄边)、"隔水"(紧靠书画的那部分绢或绫)、"天地头"(隔水上、下的两部分绢或绫,上为" 天头",下为"地头")、"包首"(书画背包起首部位,在书画卷起后包于卷的外部的那部分丝织品)、"惊燕"(裱贴于"天头"上的两条竖的绫或绢的条子)、"天地杆"(包卷在书画两头内的两根木杆)、"轴头"(套住"天地杆"暴露于书画外的木杆的两头,卷画时手握之处)、"签条"(贴于包首上的绢或绫的长形条子,用于书写书画名)等组成。 2、根据建筑物高低、画心长短的比例而定,并予以相配合。 ①一色镶边框的"天地头"用同一浅色绫绢挖嵌或镶成,不用"惊燕"。 ②二色裱由"圈档"、"天地头"、"惊燕"组成。"圈档"随画心配色,"惊燕" 与"圈档"颜色相同,"天地头"用蟹青、古铜等较深颜色。 ③三色裱与二色裱相同,另加上、下"副隔水","副隔水"的颜色比"圈档" 较深,"惊燕"色彩有别于"副隔水"("三色裱",是在"天地头"和"隔水"之间再加一层绢或绫的裱,故有三截。中间加的一截称为"副隔水")颜色。

2、对联,秦汉以前用桃木作板分写"神恭"、"郁垒"神名,悬于门之左右,以为驱鬼压邪之用。至五代,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自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联句,世称"题桃符",这是对联的起始。宋时,民间广泛张贴对联,后盛行于明清。 3、宋代开始流行用书画裱成条幅装饰壁面,称为"屏条"。元代则通行"墙皮画",即把托好的大幅画用来遮壁。至明、清发展为4~12幅画面,拼成为整体的一幅连屏,称为"通景屏"。由于"通景屏"跨幅连景,中间不宜用镶料,不然有隔断之感,故中间几幅的左右和外侧两幅的内边,仅镶一条约半厘米的绢窄边,隐在画幅背后,起护托作用。每一条屏条,要求裱得长短、宽窄、镶料都一样,一般都用一色浅米色或浅湖色绫绢装裱,通常尺寸比立轴为短,并排挂在一起,中间不露出墙壁,所以地杆不装轴头,两端用色锦封。另一种是四条分别为春、夏、秋、冬四时景物,或四条篆、隶、正草等书法的屏条,都称为一堂。

《书法研究》:《怀素草书歌》考论

《书法研究》:《怀素草书歌》考论 《怀素草书歌》考论向彬摘要:怀素《自叙帖》中 提及赞扬他书法的名人有刑部尚书颜真卿、尚书司勋郎卢象、司勋员外郎钱起、礼部侍郎张谓、吏部侍郎韦陟、永州太守王邕、御史李舟、许瑝、戴叔伦、窦冀、处士朱逵等十一人,而陈思《书苑菁华》中著录有李白、王邕、戴叔伦、朱逵、鲁收、窦冀、任华、苏涣、贯休、钱起等诗人写给怀素书法的诗歌。本文认为李白所作《赠怀素草书歌》不是李白所作,而是他人杜撰,但《自叙帖》中提及的草书诗分别描述了怀素草书的“形似”、“机格”、“疾速”等方面的艺术特征以及怀素“愚劣”的性格,本文就《怀素草书歌》作认真辨析,对这些 诗歌的创作者及诗文的文献著录情况作了认真考论。关键词:怀素;草书歌;形似;机格;疾速 宋代陈思《书苑菁华》卷第十七《书歌》著录了四十三首 歌颂书法的诗歌,这些诗歌涉及的书法家有李潮、怀素、张旭、陈氏童子、萧郸、马秀才、?光、广利大师、修公上人、王羲之、贺知章、梦龟等人,而撰写诗歌的有李白、杜甫、王邕、戴叔伦、朱逵、鲁收、窦冀、任华、苏涣、贯休、皎然、顾况、权德舆、吴融、贾耽、姚赞、史邕、岑文本、李颀、高适、钱起、刘禹锡、孟郊、温庭筠、陈陶、张祐、陆希声、罗隐、韩偓、可明、亚栖、李建勋等诗人。怀素草书

在唐代时期就名声很大,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写诗歌称颂他的草书,王琦在李白《赠怀素草书歌》的注释中称当时为怀素赠歌者多达三十七人。怀素《自叙帖》中提及赞扬他书法的名人有刑部尚书颜真卿、尚书司勋郎卢象、司勋员外郎钱起、礼部侍郎张谓、吏部侍郎韦陟、永州太守王邕、御史李舟、许瑝、戴叔伦、窦冀、处士朱逵等十一人,而陈思《书苑菁华》中著录有李白、王邕、戴叔伦、朱逵、鲁收、窦冀、任华、苏涣、贯休、钱起等诗人写给怀素书法的诗歌。这些《怀素草书歌》曾被哪些文献著录?这些诗歌是否真为当时诗人所写?这些诗歌主要描述和歌颂怀素及其草书的什么特征?本文就这些问题作认真考论。一、李白《赠怀素草书歌》非李白之作考文献记载,李白曾作《赠怀素草书歌》,全文 如下: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幛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i]对于李白此诗,《李太白文集》卷六、《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七、《湖广通志》卷八十五、(宋)朱长文《墨池

江宏:笔底流淌着彻底的快乐

江宏:笔底流淌着彻底的快乐 江宏可能是个慢热型的画家,他身上的魏晋名士气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更愿意称他为“都市里的隐士”,一个脾气很大却叫朋友感觉十分亲切的隐士。林泉深处,一个隐士的背影江宏是以传统风格著称的山水画家、美术史家,他的古体诗写得也相当好。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史论教学的教案中称江宏为“中国当代活着的文人画”的范例。江宏可能是个慢热型的画家,他身上的魏晋名士气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喝茶,再喝酒,然后在罗汉床上盘腿而坐,冥想一两时辰,或与到访的朋友东拉西扯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突然将杯中的残茶一饮而尽,从罗汉床上跳下来,趿着鞋皮飞步来到南窗画桌前,呼地一下从晾衣竿上扯下一张老宣纸,白云一般展开,再从笔筒里拔出一支长峰,往砚台里戳几下,画了?不,他在考虑从何处落笔,这么一想可能又是半天。但也有例外,比如窗外阳光明媚,春花一夜怒放,他看着高兴,一杯茶未吃完就进入颠狂状态,笔扫千里,风卷残云,一张画很快就完成了。但你若要细看,却不是花卉,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山水丘壑,是他心里的终南山,大山的裥子里开着一片红花,或许与窗外的景色有那么一点关联。收到江宏寄赠的大型画册《林泉高致》,迫不及待拆封瞻阅。啊呀!这一幅幅画,笔简意繁,

真趣天成,或苍茫而浑然窅深,苍蔚华滋;或灵动而气韵天成,妙造自然;或清润而墨韵天然,清雅绝俗,满纸的春天消息!马上搬出笔墨纸砚,我要用临摹的方式向江宏问候,表一表内心的欣喜,与他一起行进在花团锦簇的山阴道上。先画近处陡峭的山坡,一支枯笔斜插上去,江宏马上说:大胆向上,暗中用点力,画出那种顿挫感来。画到树林,主干粗壮有力,但枝桠却有些凌乱,笔尖颇费踌躇。江宏立刻提醒:注意相互关系,画出彼此的依傍与穿插。画到落水,江宏关照不必在意瀑布垂落的速度,只消将大小乱石突出,将水流劈成四五股,自然就有了声色和水气。画远方的烟岚,江宏又示意我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烟霞自行流散。在平缓的水面上要点缀白帆点点,江宏大声呵道:尽管放松!只消勾勒上半片白帆,越简略越妙,不要去管下面的船体。果然,船身轻灵无比,篷帆吃足了水气氤氲的东风,齐刷刷地去追寻李白和杜甫的足迹,将一行大雁抛在后面……这真是一趟快乐的纸上旅行,以前一直以为江宏怀有深深的悲剧意识,笔墨中饱蘸着浓重的忧患,想不到此时在笔底流泻的是无尽的快乐!这本《林泉高致》,是继《兴高采烈》《双松平远》后,江宏献给中国艺坛的又一本分量厚重的作品集,问世后即受到艺术界的注目与好评。过去一年里,江宏不动声色地办了几次个展。所谓不动声色,是某单位、某朋友撺掇他,他只是按时送交作业。另一层面,他也不愿意惊动报界,甚

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

书画装裱工艺的程序和技法(一) 书画装裱工艺是以其独有的工艺造型、操作手法和选材用料而成为装潢学科中的一门根基很深的传统艺术。由于气候、风俗、环境等方面的种种不同因素,自然地形成了南、北各方所特有的不同艺术风格。但是这一切并不是不可变动的教条。不论是在传统的品式、技法和工序,还是在配色、用料和规格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许多新的东西就可以用宋代替那些无法适应今天这个在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求的旧东西。但是传统的东西,有许多精华之处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书画装裱工艺的工序在其制作的程序上,大致可分为六大部分,而每个部分又可细分出许多小的程序。如果将这些小的程序连接起来,大约有近三十道大小不同的制作工序。比如:第一部分的定型备料大工序中,就包括制浆、托复褙、审画定品式和定配色、托染绫绢等。第二部分画心上浆托纸平心,则包括调试浆水、配托纸、画心润性、上浆托纸、刷浆口上墙绷平晾干。第三部分的画心方裁和下料,包括画心的下墙,画心的取正方裁,镶嵌材料的合理量裁。第四部分的画心与镶嵌材料的组合和定型,其中就包括镶局、镶牙子、镶边、镶天地头、卷边或沿边、折夹口、贴夹口纸、粘护口判和上钉角等。第五部分的复画上褙,包括配复褙纸,裱件的闷水润性,刷复褙上画和排平,加辅料上墙绷平。第六部分的最后完成包括活件的下墙,打蜡砑光、剪边、装天地的杆轴,拴纲结带。以上的每一道大小工序,都有其不同的操作技法和用途。由于每个装裱师的经验和平法都有其各自习惯和特点,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技法。本章所要介绍的内容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法,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实用技法。 第一节托的技法 托的技法在整个工艺中的使用是最为广泛,也是极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不同工序所需上浆技法的基础。要想掌握这一技法并不难,关键是根据不同的画心,应学会灵活地运用并能充分地发挥这种托的技法,以达到在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时,能够运用的得心应手,以不变应万变。因此托的技法,根据需要也就形成了如下几种托法:一般的托法、飞托法、复托法、综合托法。这几种托法的区分就在于湿托、半湿托、干托等的技法不同。 一、一般的托法

书画装裱入门教程

制作浆糊步骤如下 1,和面,将面粉加适量冷水,和起来,揉成硬面(就像吃擀面用的面团) 2,洗面,另外用盆,加适量清水。把和好的面团放进去。就像洗衣服一样洗面团。由于面粉里的淀粉溶于水,会被洗在水里,而蛋白质不溶于水最后洗成面筋。这个过程和做面皮的是一样的。你可以去看看做面皮的人是怎么洗的。 3,沉淀,往洗好的面汤里添凉水。然后放置一段时间。淀粉沉淀后,把上面的黄水倒掉。再添水,再沉淀,直到水变清,倒掉后剩下稠稠的淀粉糊。 4,冲糊,用适量的开水,直接冲入沉淀好的淀粉糊中。边冲边搅。要顺一个方向搅拌。看到淀粉糊变成稀稀的透明糊状,能拉起长长的丝,这样浆糊就做好了。放凉后就可以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 前面的几个步骤都好办。最关键的是后面冲糊这一部,用少量的淀粉糊多试几次。慢慢就能把握住了。 如果你真的想学裱画,我建议你投入少之又小的成本去试试: 1.购买一把钟形的中号棕扫,价钱约20--25元。 2.购买一把羊毛排笔扫,20头的为佳,毛长7~8厘米,价钱约20元左右。 3.购买20张四尺四川夹江县出的低挡宣纸。 一张90cm方形的台,一处家里能让你在墙壁贴纸而又不影响美观的墙壁。那我就要恭喜你了,你有可能会成为裱画师了。(除非你不继续学) 浆糊的煮法:初学裱画者选购面粉只要最低价值的面粉即可,购买一斤面粉回来,倒一半入大碗内,加入清水,搞拌和面,水分应适量,过软时加入面粉再搞拌,形成一面粉山状。另取一面盆直径40cm 左右装入清水,右手捏面团一小块拿着放入水中捏洗,直至成面筋状,拿起离水将面筋放入另一只大碗内(可煮熟作菜吃)。待全部面粉捏去面筋后,面盆内的清水己成面粉水,面粉水经沉淀之后呈浅黄色,每天要更换水,约三至七次变清后,即可以试煮浆糊了。煮浆糊的步骤:先用木板制作一搞浆捧如船浆状,选用家中一大口锅一个洗净油污。倒入面粉水,加入清水少量,明火烧煮,搞浆捧顺时针转动搞拌, 随着温度升高,浆水受热而成浓糊状,以有气泡出现为准,过一分钟即熟(量多适当延时)。放入有盖的桶内凉透。开浆水方法:用盆将冷了的浆糊放入盆中,持捧搅匀,加入少许的水令浆糊略稀,再加水,成浆水状。宣纸的裁割:取四尺宣纸三张,长:138cm,宽68cm,将它分成四份尺寸是:长68cm,宽34cm。共12张小宣纸。将它分成三份尺寸是:长68cm,宽46cm 宣纸的托底:此为裱画的第一道工序。此法为日后的裱托字画的基础,不可忽视。 放一张小宣纸在台面上,取一盆水,用棕扫插入盆水中抽起甩去多余的水,向小宣纸洒去水点如小雨点(或可用喷水壶),让它湿后略伸展,右手执羊毛排扫插入浆水中提起向在台面上的宣纸扫去。先从右边向上扫一笔,向下近身方向拖一笔,以有浆水为度。再重复插入浆水提起向在台面上的宣纸接着上一笔的浆水、横向左中间位置从右到左扫去20公分左右。成横放的…丁?字形态。第三笔是在横放的…丁?的左上角向45度角度扫去,第四笔在左下角向下扫去,此时好似一横放的…不?字,将横放的…不?字无浆水的位置补扫一次,此时是一段有浆水,一段无浆水的宣纸,继续重复以上…丁?…不?的做法,满纸都有浆水而又均匀时即可压扫另一张宣纸在它上面,此宣纸为托心纸,托心纸洒上少许水点略伸展(夹江县出的宣纸要喷洒水点),用小木杆挑起,纸尾在上面,左手执小木杆连纸用手指压着,右手执垂下的近身的纸角,另一角向台面上的宣纸右上角贴合,右手拉直宣纸并对齐纸边放下纸角。右手拿棕扫上下(即推前拉后)刷扫宣纸徐徐向左,如同N形。直至全张宣纸压扫完毕。 四边加浆水路一周1cm宽,左手执一角,手背托纸母指与食指挟着宣纸角,右手母指和食指夹棕扫垫入宣纸下,另三手指在宣纸面压挟着,两手同时举高让宣纸离台,转向墙壁贴上, 周围牢固即可,过一夜干透即可下壁。 如果你将12张宣纸都粘贴成6张二层宣纸,都干透了,这时你想下壁,就用一片簿竹片造成前尖状的起纸(又名起子),将6张二层宣纸下壁。你可以查看你的作业,如果有以下的问题: (1)皱褶很多; (2)宣纸某处开冽成半圆状;

裱画基本步骤

裱字画用的原料主要有:“绫”、“绢”、“绸缎”三大类。它们是一幅画的“背景材料”。好的绫绢呢,产于江浙一带,绫有:“铁机绫”、“新花绫”、“普通绫”三种,以铁机绫为最佳,颜色根据字画大小、图案不同而定。至于绢没有什么特别花样,颜色分别和绫子大致相同。裱字画的纸,用在面上做地子的,全是“宣纸”,用在里边做衬纸的,有绵连纸、粉连纸、夹连纸。一幅画完全裱起来,要用4层“宣纸”。这些宣纸基本上都是安徽产的最好的宣纸,而轴是专门订做或者自己打出来的。 第一步,将字画背面用特制糨糊打湿,贴上第一张“宣纸”,再打湿上墙;第二步,将选择的绸缎或绫绢打湿,再用“宣纸”粘贴上去,打湿后成底料上墙;第三步,等到2天后,把字画和底料从墙上撬起,沿边裁料整齐,并用衬纸将字画与底料粘贴在一起,装饰边条后形成初样,背面依旧贴“宣纸”,继续上墙吹干;第四部,一个星期后,取下初样,再进行精裁、贴“宣纸”增加厚度,并且做防霉防蛀处理。这时,该装画框的装画框,该用轴头的就用轴头“包装”,加轴头这个程序比较讲究,在裱画的上端,细木杆为天杆,下端粗一点的木杆为地杆,加固完毕后就形成了手卷,平时不看画,就可“打包”成棍装,需要看时,则轻轻铺张开来,非常方便。在工具台上,我们还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雨花石,陶文强说,整个裱画制作好后,由于纸张加厚后,表面比较粗糙,不但不能登大雅之堂,抚摩时的手感还很差。因此,他们会用雨花石或鹅卵石在裱画背面打磨,直到平整而光滑。而对裱画来说,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糨糊的质量水平。“过去糨糊都是我们自己打出来的,用适当面粉和水边加热边搅拌,直到最后使用时,糨糊和水一样没有任何杂质,否则裱出来的画容易起皱而且会剥落。” 裱画基本步骤: 1 、托底;把画作铺在木版上,刷上水。 2 、修补:把画作残缺的地方修补好,破损的地方用水刷上去,再重新画好。 3、大托:再用水大面积地刷上去,大规模地修补。 4 、晾干:把画作连同木板竖起来,晾干。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一)工作室(亦称装裱间):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适中。 (二)挣墙(亦称大墙,挣板):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三)案台(亦称装裱桌):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 (四)晾架(亦称晾竿):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 (五)拷贝桌: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 (六)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七)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八)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九)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一)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十二)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十三)油纸(亦称浆纸、隔糊):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第二课 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

第四单元自己办展览 第二课中国书画的装裱艺术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具体形式:横披、条幅、册页、扇等。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品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装裱,如有可能,可以让学生实践托裱画心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书画装裱的基本知识,对装裱的形常见术语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书画艺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理解“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加深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具体形式:横披、条幅、册页、扇等,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品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装裱。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实践托裱画心的过程对我国书画艺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理解“三分画七分裱”的说法,加深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策略 教师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及实物展示,深入浅出的给学生讲解,从兴趣培养到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再到有意义的创造,更多从现代性、时尚感、创新性等方面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提出创新方案。多角度赏析初步完成的作品,突出探究式学习方式,具体而言,需要营造问题情景,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学生进行一些互动,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改善作品完成装裱配框的应用任务。

四、教学过程: 《中国书画的装裱 艺术》 年级八年级上册执教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 1.课前准备视频资料:中国书画的装裱过程及镜心、条幅、收卷、册页、 扇面等样式;油画、水彩画、装饰画等配好框的效果。 图片资料:收集装裱美观、色彩协调的优秀作品。培养学生收集学习的能力。 2.引导阶段 通过视频进行导入,中国书画是人类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的瑰宝,无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还是书法都是古老中华 灿烂文化和文明的结晶。 书画的装裱艺术自古至今伴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而演变、 延伸也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独立存在的一部分。 通过欣赏,激发学 生的学习、设计、 动手装裱的动力。 3.发展阶段提问:中国画的展示是直接贴出来吗? 中国书画作品都是经过精心装裱后才挂出来展示的。 提问:为什么中国画要经过装裱这一过程才能算是完整 的艺术作品? 装裱一是加厚了画面用纸,使得画面更牢固,二是起到了 衬托、装饰画面的效果,二者相得益彰。 不论是白描、淡彩、重彩还是兼工带写,未经托裱均显单 薄、灰暗、质材简陋,特别是泼色泼墨画和大写意画,即是大 手之笔不经装裱也难被一般观众所接受。艺术是无价的,书画 本身功力固然有高低之分,但作为社会地位和在艺术界的驰名 度及装裱师高品位的装裱都是增加书画艺术价值的因素。名人 作品愈宝贵对装裱的要求愈严格。 书画装裱的基本格式:镜心、条幅、收卷、册页、扇面。 教师出示几件装裱好的艺术作品实物,给学生分析讲解, 让学生们了解装裱形式及配色的基本知识。 出示几件作品,学生们讨论选择什么的装裱形式比较适 当。 让学生知道书画 家的作品都需托 裱装潢以后才能 显示它们完成效 果。 托裱装潢艺术是 专为中国书画的 完美而产生发展 的。得到艺术的陶 冶。

中国装裱字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中国装裱字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中国书画装裱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不断总结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体系。传统手工装裱大概分为托料、托心、方心、下料、镶活、覆背、下墙、上天地杆等几大步骤,而任何一个步骤中如果出现问题,都会对整幅作品的最终完成产生巨大影响。下面,装裱字画小编就对各步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分别加以分析论述: 一.托料 我们在托料时有时会发生托料粘于墙面[③]上、托料花纹错位、托料托壳等问题。 1.托料粘于墙上: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用皮纸托料的时候。由于皮纸的质地很薄,吸水性能又很好,因此,在托料时浆糊很容易透过皮纸。而托料上墙时,有皮纸的一面冲里,直接导致皮纸粘于墙面。其实,即使是用宣纸托料,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这不仅影响托料的平整度,也使托料部分托纸被粘掉,造成托料不能使用。 防止托料粘于墙上的方法是:在托料上墙之后,快速将托料展平,并将托料四周排实。然后从托料一侧掀起一小口,向皮纸与墙面之间吹气,使托料与墙面形成一层空气隔离层。由于皮纸透气性很好,空气隔离层中的空气很快便会漏掉,这时皮纸又会与墙面吸合。因此,在皮纸上的浆糊没有风干之前,最好再进行一到两次吹气。我们在吹气时,一定要注意不可将气吹到皮纸与绫料之间。否则,就会使托料发生“壳”的现象。即使重新在墙上排实,也难免造成绫料花纹错位及增加吹气难度。在托料晾至半干后上墙,也是避免粘墙的有效方法。此外,还不可忘记在托料一角留一个启子口,否则,在下墙的时候,将会十分麻烦。 2.花纹错位:这一般是由于托料的时候操作方法不正确所引起的。避免的方法是在托料之前,首先用水把绫料固定在案面上,然后理正经纬。托料上墙时,如果两手高度不一致或使托料中部下垂,也可导致托料花纹发生拧劲错位。(由于此文章致力于分析和解决在传统装裱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因此,对于一些具体的传统操作手法不做过多的介绍。) 3.托料托壳[④]:除了将气吹到托纸与绫料之间导致此原因外,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还有刷浆不匀,排刷不实,或上墙时出现托料打折等。有时也因为浆水过期失效,所以在托画心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浆水的质量,力求浆水刷的薄厚适中,分部均匀。尽可能排实,排匀。 另外,在托料起台时,两手要抻平托料一端抬起。如果两手没有抻平托料,使托料中间打折,则起台时很容易引起打折处绫料与托纸起台不同步,导致壳层。 4.托料走墙:一般由于托料四周浆糊没有打匀或气候等原因所至。

书法专业参考书目

书法专业参考书目 1《中国书法史》(七卷)华人德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书学史》祝嘉著成都古籍书店 1984年8月第一版 3《中国书法美学》金学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4《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 5《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6《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4年2月第一版 7《中国书法理论史》黄山书社1990年7月第一版 8《中国书法思想史》姜澄清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4年3月第一版 9《中国书法风格史》徐利明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1月第一版 10《书法美学史》萧元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 11《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第一版 12《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6月第一版 13《篆刻学》邓散木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5月第一版 14《历代印学论文选》韩天衡西泠印社 1985年9月第一版 15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 16马宗霍著《书林藻鉴?书林记事》,文物出版社17朱建新《金石学》,文物出版社 18杨殿珣编《石刻题跋索引》,商务印书馆 19余绍宋著《书画书录解题》,北京图书馆 20启功著《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 21启功著《启功书法丛论》,文物出版社 22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23王镇远著《中国书法理论史》,黄山书社 24孙洵编著《民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25丛文俊著《书法史鉴》,上海书画出版社

26丛文俊著《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27曹宝麟著《抱瓮集》,文物出版社 28白谦慎著《傅山的世界》,三联书店 29傅申著《海外书迹研究》,紫禁城出版社 30朱关田著《唐代书法家年谱》,江苏教育出版社 1 31华人德著《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 32华人德白谦慎主编《兰亭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 33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34华人德著《华人德书学文集》,荣宝斋出版社35王元军著《六朝书法与文化》,上海书画出版社 36王元军著《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 37张金梁著《明代书学诠选制度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38方闻著《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39邱振中著《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0邱振中著《书写与关照——关于书法的创作、陈述与批评》,中国人大出版 41邱振中著《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大出版社42中田勇次郎著《中国书法理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43熊秉明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教育出版社 44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5叶秀山著《书法美学引论》,宝文堂书店 46萧元著《书法美学史》,湖南美术出版社 47潘运告译注《中国书画论丛书》,湖南美术出版社 48刘小晴著《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上海书画出版社 49张潜超主编《中国书法论著辞典》,上海书画出版社 50季伏昆编著《中国书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51陶明君编著《中国书论词典》,湖南美术出版社 52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社 53

王铎及写像秘诀

人物简介 王铎(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 王铎画像 能一日两粥”的生活。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推荐,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十一岁的王铎曾一度避难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寓所,二人交情笃厚,往来间以诗文书画相唱和。袁枢之父兵部尚书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和墓志铭就是王铎亲笔撰文书写的。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国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清朝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绘画 杨竹西小像图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 他的画主要继承了五代荆浩和关仝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高峻,气势雄伟。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 书法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

谈谈中国书画装裱过程中常见问题

谈谈中国书画装裱过程中常见问题《山之子》相关成因及处理方法(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02级古画修复与装裱·吉林·长春 130021) 内容提要:在中国传统书画装裱过程中,由于使用大量防水监理实施细则水及浆糊,因此极易造成画心的跑色、崩裂以及裱件变形等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作品的保存寿命及艺术价值,有些损失甚至将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怎样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成了装裱工作者千百年来潜心研究的课题。只有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治标治本,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问题的发生,从而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化。这篇文章从中国书画装裱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着手,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阐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来使读者正确处理和避免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中国书画装裱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不断总结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体系。但我国感性教育多于理性教育的传统,导致很少有关于学术理论性文章的出版。作为相对冷门的中国书画装裱,理论资料就更是少之又少。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教育,又使装裱这一领域充满了“神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业余装裱爱好者,很难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弄清楚,弄明白。如果遇到紧急事故——画心跑色[①]、裱件走墙[②]……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传统手工装裱大概分为托料、托心、方心、下料、镶活、覆背、下墙、上天地杆等几大步骤,而任何一个步骤中如果出现问题,都会

对整幅作品的最终完成产生巨大影响。下面,我就对各步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分别加以分析论述:一.托料 在托料时有时会发生托料粘于墙面[③]上、托料花纹错位、托料托壳等问题。 1.托料粘于墙上: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用皮纸托料的时候。由于皮纸的质地很薄,吸水性能又很好,因此,在托料时浆糊很容易透过皮纸。而托料上墙时,有皮纸的一面冲里,直接导致皮纸粘于墙面。其实,即使是用宣纸托料,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这不仅影响托料的平整度,也使托料部分托纸被粘掉,造成托料不能使用。 防止托料粘于墙上的方法是:在托料上墙之后,快速将托料展平,并将托料四周排实。然后从托料一侧掀起一小口,向皮纸与墙面之间吹气,使托料与墙面形成一层空气隔离层。由于皮纸透气性很好,空气隔离层中的空气很快便会漏掉,这时皮纸又会与墙面吸合。因此,在皮纸上的浆糊没有风干之前,最好再进行一到两次吹气。在吹气时,一定要注意不可将气吹到皮纸与绫料之间。否则,就会使托料发生“壳”的现象。即使重新在墙上排实,也难免造成绫料花纹错位及增加吹气难度。在托料晾至半干后上墙,也是避免粘墙的有效方法。此外,还不可忘记在托料一角留一个启子口,否则,在下墙的时候,将会十分麻烦。 2.花纹错位:这一般是由于托料的时候操作方法不正确所引起的。避免的方法是在托料之前,首先用水把绫料固定在案面上,然后理正经纬。托料上墙时,如果两手高度不一致或使托料中部下垂,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