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工艺实施方案及生产测试实施方案

(整理)工艺实施方案及生产测试实施方案
(整理)工艺实施方案及生产测试实施方案

(整理)工艺实施方案及生产测试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工艺规程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目录

1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编写依据 (3)

2产品概述 (3)

3工艺 (3)

3.1工艺分析 (3)

3.2工艺路线 (3)

3.3工艺流程 (3)

3.4工艺防护要求 (3)

3.4.1环境要求 (3)

3.4.2操作要求 (3)

3.5加工控制 (4)

3.5.1外协件 (4)

3.5.2自加工 (4)

3.5.3调整 (4)

3.6关键工序控制 (4)

3.7工装 (4)

3.8工艺和工装的验证 (4)

3.9成套工艺文件 (4)

4 生产测试 (4)

4.1 系统结构 (4)

4.2 生产测试分析 (4)

4.3 测试要求及装备 (5)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工艺方案是指导生产部门如何组织生产,如何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去发现薄弱环节,并提出纠正措施。通过调整、优化、组合、提高,使信息流得以有效的掌握,控制生产周期、生产过程的每一步,并得到合理地安排和调整。(为后续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生产等工作提供基础与约束。)

1.2 编写依据

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要求、公司的实际情况、有关标准和法规等而编制工艺方案。

2产品概述

介绍产品的基本情况。

3工艺

3.1工艺分析

3.1.1根据产品方案,对产品特性、结构、精度要求的工艺分析。

3.1.2采用的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可行性,成熟工艺的采用情况。

3.1.3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和保证制造质量的分析。

3.1.4对活动件、装配件设计进行工艺性分析。

3.1.5根据产品特性突出工艺设计的注意点。并分析生产系统的效率高低、难易程度及生产成本的大小。

3.1.6工艺薄弱环节的技术措施计划。

3.1.7 采用特种工艺(放射、化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2工艺路线

根据,确定产品制造过程的产品的工艺分工及工艺路线的确定。

3.3工艺流程

根据及工艺路线,确定产品的生产过程,完成工艺流程图。

3.4工艺防护要求

3.4.1环境要求

根据,说明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要求,包含生产环境要求,设备及物料保护环境等。

3.4.2操作要求

根据,确定在装配、检验、调试过程中应注意产品的保护上操作和对人员辐射防护的要求。

3.5加工控制

3.5.1外协件

确定是否需要制定相应的文件进行外协加工控制,编制哪些外协件验收规范。在选材选厂时要考虑外协厂家的加工工艺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

3.5.2自加工

产品的自制件及加工流程、特殊要求等。

3.5.3调整

自制件、外协件的调整意见

3.6关键工序控制

3.6.1根据该产品特性,对有关工艺关键件的制造周期或生产节拍的安排意见。

3.6.2确定关键控制工序,并确定关键控制工序的工艺文件的编制情况。

3.7工装

3.7.1根据产品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确定产品正常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工装,必须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生产效率等综合分析确定工装的开发、设置。一般工装需考虑装配、检验等方面,确定该产品所必须的结构件检验夹具、生产工装等。

3.7.2工艺工装的验证要求。

3.7.3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或购置要求。

3.8工艺和工装的验证

工艺和工装的使用效果需要按一定程序予以验证,即编制验证计划。

3.9成套工艺文件

提出应编制的成套工艺文件,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且具有可操作性。工艺文件应包括:如焊装工艺过程卡片、总装配工艺过程卡片、电气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外协件明细表工艺装备明细表、关键工艺明细表等。

4 生产测试

4.1 系统结构

生产测试系统的基本方框图。

4.2 生产测试分析

根据产品的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等分析各测试点所需要的测试设备。必须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生产效率等综合分析生产测试流程的设置,生产测试设备的开发等,对于部分比较重要但无能力开发的生产测试设备可以采用委托开发/测试的方法。即:

a) 测试设备:必用、可用;

b) 测试方法:目测,借用仪器、仪表;

c) 测试能力:在线测试的能力、应有的方式、测试的覆盖率;

d) 测试软件:借助软件完成的测试,需要准备相关的软件;

e) 测试场所:场地满足测试的要求;

f) 测试接口:便于人工操作;

g) 委外测试:测试要求。

4.3 测试要求及装备

根据产品总体设计方案确定测试要求,并根据要求提出测试的策略,分析所需要的测试装备。确定哪些生产测试装备需要开发、哪些可以继承、外购,需要哪些自动化辅助设备、测试能力。对于公司产品线上通用的接口应开发专用的生产测试设备,提交生产测试效率。

清洁生产审核考试题带答案(2)

清洁生产审核考试题 企业名称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清洁生产谋求的两大目标:一是 二是 2、清洁生产大三大技术方法:、、。3.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的原因,提出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4.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一是;二是;三是。 5、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可分为:(1)审核准备(2)(3) (4)(5)(6) (7)持续清洁生产等七个阶段。 6、分析废弃物产生的原因可从:、、设备、、、、、等八个方面入手。 7、产生的清洁生产方案类型:、、、

、、、管理、员工等八个类型。 8、清洁生产审核的最终目的是(八字方针)、、、 。 9、清洁生产的三边原则是:、、。10.是清洁生产的主力军,因此清洁生产需要员工的共同参与。特别是,了解生产和工艺,可以清楚地判断出何处可以采取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有效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减少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和风险。 二、判断题(10分。在括号内打×或打√) 1、“废弃物”只有离开生产过程才称其为废弃物。() 2、企业产生的所有方案都应集中在方案实施阶段即第六阶段实施。() 3、清洁生产主要是清洁生产小组的事,生产车间的一线工人为了不影响工作,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参加。() 4、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是预审核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5、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要求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6、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要优先考虑:“污染大、消耗大、环境及公众压力大、有明显清洁生产机会”的问题和环节。() 7、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验收后,若干年内不必再考虑清洁生产问题。 () 8、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不一定必须由外部审核机构来做。() 9、清洁生产预审核的无/低费方案是针对全厂的,在审核阶段的无/低费方案

清洁生产复习题库

清洁生产知识题库 一、填空 1、清洁生产的目的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以污染预防为主要内容、以推行清洁生产为目的清洁生产方面的法律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3、在进行方案筛选时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初步筛选,二是采用权重总和计分 排序法进行筛选和排序。 4、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5、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 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 6、中石化总部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费用;造 福社会。 7、方案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环境评估。 8、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的最佳的可行方案是指该投资方案在技术上先进适用、在经济上合 理有利、又能保护环境的最优方案。 9、持续清洁生产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推行和管理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促进实施清洁生产的 管理制度、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以及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0、物料平衡图是针对审核重点编制的。 11、审核小组组长,最好由基层行政第一责任人兼任。 12、把清洁生产的审核成果及时纳入日常管理轨道,是巩固清洁生产成效、防止走过场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产生的一些无/低费方案,将它们形成制度尤为重要。 13、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的表 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14、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方法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15、从清洁生产自身的特点看,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创新的过程。 16、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因素有八个部分,即: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 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输出的废物。 17、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18、物料平衡分析中,一般要求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 5%以内。 19、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于筛选阶段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研制,为下一阶段的可 行性分析提供足够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 20、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 21、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22、包括井下作业在内的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有:油泥砂、含油废泥浆、 罐底含油污泥、废机油液压油等。 23、清洁生产三大技术方法: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回收利用。 24、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5、清洁生产方式追求两大目标: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二是污染物产生(排放)量最小化。 26、清洁生产的核心:资源最大化,污染最小化。 27、清洁生产审核原理可概括为逐步深入原理,分层嵌入原理,反复迭代原理,物质守恒原理,穷尽枚举原理。

己二酸概述

己二酸 一、己二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己二酸俗称肥酸,分子式:C6H10O4(ADOH),分子量为146,精已二酸为白色稍有酸味的结晶物质,有骨头烧焦气味。熔点153℃,沸点322.7℃,闪点:210℃(开杯),相对密度1.360。爆炸极限:3.94%~7.9%。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有轻微毒性和腐蚀性。 己二酸在空气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易产生静电,温度过高易软化结块,甚至变质。当氧含量高于15%时,己二酸易发生静电引起着火,故操作中必须控制氧含量。 己二酸是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酸,可同多官能团的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如己二胺。工业上,利用己二酸同己二胺的缩合反应生产尼龙66盐(简称AH盐),尼龙66盐进一步缩聚即可得到尼龙66树脂。此外,己二酸还可同醇类反应生产己二酸酯,用作增塑剂、合成润滑剂和聚酯多元醇等产品。还可用于生产高级润滑油、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香精香料控制剂、新型单晶材料、塑料发泡剂、涂料、粘合剂、杀虫剂、染料等。 二、己二酸的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的分析项目包括重要指标水分、灰分、铁含量、硝酸含量等,硝酸含量、铁含量及灰分分析项目为重要控制指标,聚酯多元醇与金属离子在生产反应中比较敏感,反应激烈(微量金属元素影响)。

进口货:旭化成、罗地亚等货主要优势在于铁离子含量低,各项指标稳定,波动小; 国产货:辽化产品指标最稳定,其他同行相对指标略低。相对进口货物的价格高于国产货物。 三、主要生产工艺 由于己二酸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其生产技术一直被化工业巨头垄断。拥有自主产权技术和路线的生产商有杜邦、旭化成、巴斯夫等。全球己二酸产能主要分布地区是:北美117.2万t·a-1,其中美国100.2万t·a-1;欧洲产能112.4万t·a-1,其中法国32万t·a-1,德国40.8万t·a-1,英国27万t·a-1;亚太地区产能56.8万t·a-1,其中中国19.7万t·a-1,日本12.2万t·a-1,韩国13.5万t·a-1,新加坡11.4万t·a-1。美国的英威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商,产能达到80.5万t·a-1,占全球总产能的37%;其次是法国的罗地亚公司,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8.5%。 3.1 国际己二酸生产状况 迄今,世界上己二酸的生产方法有四种。 苯酚法,五十年代以前,己二酸生产以苯酚为原料。苯酚加氢生成环己醇,环己醇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苯酚法是一种比较古典的方法,此法优点是产品纯度高,生产技术成熟,不锈钢材料需要量少,但苯酚资源有限,且价格昂贵,产品成本高,目前已基本淘汰。 丁二烯法,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此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用

己二酸安全生产要点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5875 己二酸安全生产要点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己二酸安全生产要点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工艺简述 该装置以醇酮为原料,用硝酸进行氧化生产已二酸。简要工艺流程是将醇酮(环已醇与环已酮的混合物)与氧化硝酸(新鲜硝酸与回收硝酸配制的氧化硝酸)加入氧化反应器中,在催化剂铜和五氧化二钒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已二酸。氧化反应器有6台,串联使用。6台氧化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依次是70℃、74℃、78℃、82℃、86℃、90℃,反应压力常压。氧化反应生成的已二酸经结晶、增浓、离心分离得到工业已二酸。一部分工业已二酸熔融后送入工业已二酸贮罐,作为生产已二腈的原料。另一部分工

己二酸的制备操作规程及流程

【实验目的】 1、学习用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浓缩、过滤、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 己二酸可以用硝酸或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得,本实验用环己醇在高锰酸钾的氧化下制备己二酸。 + 8 KMnO 4 + H 2O OH 3 3 HOOC(CH 2)4COOH + 8 MnO 【实验装置】 反应装置图 改进的装置 抽滤装置 【仪器和药品】 1、仪器:50mL 三颈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烧杯、磁力搅拌器、布什漏斗、抽虑瓶、水泵、加热套。 2、药品:环己醇、碳酸钠、高锰酸钾、10%的碳酸钠溶液、浓硫酸。 【实验步骤】 1、配制10%的碳酸钠溶液。 3.8g 碳酸钠溶于35mL 温水中。 2、在50mL 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3mL(0.0135mol)环己醇和已配制好的碳酸钠水溶液(约20mL ),在磁力搅拌下分八批加入研细的6g (0.0255 mol )高锰酸钾,约2h 。加入时控制反应温度始终小于30℃,加完后继续搅拌,直至反应温度不再上升为止,然后在50℃水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约30min )。 3、将反应混合物抽虑,用5mL10%的碳酸钠溶液洗涤滤渣,抽虑,合并滤液,在搅拌下慢慢滴加浓硫酸,直到滤液呈强酸性,己二酸沉淀析出,冷却,抽虑,晾干,称量,计算产率。 【实验注意事项】 1、在50mL 三颈烧瓶中加入的水太少影响搅拌效果,使高锰酸钾不能充分反应。 2、反应过程中注意温度的控制和分批加入高锰酸钾。 【主要试剂物理常数】

乙醚、苯、乙酸乙酯、二硫化碳和松节油等。 己二酸性状: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溶于热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能升华,可用硝酸重结晶。 【作业】P123 1、反应体系中加入碳酸钠有何作用? 答:(1)开始加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提供OH-,中和反应体系中生成的己二酸,使反应正向进行,让反应进行彻底。(2)防止己二酸和环己醇反应生成酯。。 2、计算产率。 3—OH+8KMnO4+H2O 3 HOOC(CH2)4COOH+8MnO2+8KOH 100.16×3 8×158.03 3×146.14 0.0135×100.6 12 X 高锰酸钾过量。 X=1.98(g)

己二酸车间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示范文本

己二酸车间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己二酸车间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车间工艺员负责车间的生产操作、工艺技术方面工 作,协助车间工艺主任执行生产指令,完成生产任务,完 善生产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参与制订车间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3、参加开展日常生产工艺大检查整改工作。 4、每天深入检查生产操作、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及时 发现隐患进行,制止违章进行。 5、落实生产方面隐患整改工作。 6、参与调查车间生产工艺事故。 7、积极参加车间应急演练工作。 8、每月参加车间安全例会及工艺总结会,对存在的问

题积极整改。 9、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相关工作。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清洁生产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贯穿在清洁生产概念中的基本要素是污染预防。 2.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思路是废物在哪里产生?、为什么产生废物?、如何减少或消除废物?。 3.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方法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4.从清洁生产自身的特点看,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创新过程。 5.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6.实施清洁生产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原则:减量化原则、资源化原则、再利用原则、无害化原则。 7.清洁生产的特点包括:战略性、预防性、综合性、统一性、持续性。 8.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是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核心。 9.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因素有八个部分,即: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输出的废物。 10.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与实施、和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六个步骤。通常将上面六个步骤与持续清洁生产合称为清洁生产审核的七个阶段。11.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可以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进行,这八个方面指的是:原辅材料和能源的输入、生产工艺、设备、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员工。 12.持续清洁生产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新的清洁生产计划。 1、清洁生产的核心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 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3、在进行方案筛选时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初步筛选,二是采用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进行筛选和排序。 4、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5、环境管理体系的主体标准是:ISO14001标准。 6、现场考察重点考察各污染物产生环节、水耗和(或)能耗大的环节和装备状况。 7、方案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环境评估。 8、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的最佳的可行方案是指该投资方案在技术上先进适用、在经济上合理有利、又能保护环境的最优方案。 9、持续清洁生产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推行和管理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促进实施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以及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0、物料平衡图是针对审核重点编制的。 11、审核小组组长,最好由基层行政第一责任人兼任。 12、把清洁生产的审核成果及时纳入日常管理轨道,是巩固清洁生产成效、防止走过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产生的一些无/低费方案,将它们形成制度尤为重要。 13、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14、实施清洁的主要方法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15、从清洁生产自身的特点看,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创新的过程。 16、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因素有八个部分,即: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输出的废物。 17、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18、物料平衡分析中,一般要求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 19、方案的产生于筛选阶段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研制,为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分析提供足够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 20、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

己二酸制备

己二酸制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实验报告 尼龙66前体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由环己醇氧化制备环几酮和由环几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由环己醇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由环己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实验操作。 3、进一步了解盐析效应及萃取在分离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 4、综合训练并掌握控温、减压抽滤、蒸馏、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实验室制备脂肪和脂环醛、酮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伯醇和仲醇用铬酸氧化。铬酸是重铬酸盐与40-50%硫酸的混合液。制备相对分子量低的醛,可以将铬酸滴加到热的酸性醇溶液中,以防止反应混合物中有过量的氧化剂存在,同时将较低沸点的醛不断蒸出,可以达到中等产率。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醛被进一步氧化成羧酸,并生成少量的酯。用此法制备酮,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不易进一步被氧化。铬酸氧化醇是放热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以免反应过于剧烈。 本实验反应方程式为: 羧酸常用烯烃、醇、醛、酮等经硝酸、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或高锰酸钾等氧化来制备。本实验以环己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来制备己二酸,反应方程式: C6H10O+MnO4-+2OH-→HOOC(CH2)4COOH+MnO2+H2O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装置: 1、仪器: 圆底烧瓶(250ml,100ml),烧杯(250ml,100ml) ,量筒(100ml , 10ml),,直型冷凝管,尾接管,蒸馏头,温度计,电热套,抽滤瓶,布氏漏斗,真空泵,蒸发皿,表面皿,分液漏斗,玻璃棒,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 2、主要试剂: 浓H2SO4,Na2Cr2O7,H2C2O4,NaCl,无水MgSO4,KMnO4,NaOH10%,Na2SO3 3、主要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 (一)环己酮的制备步骤: 1、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6 ml H2O,慢慢加入 ml 浓H2SO4。充分混合后,搅拌下慢慢加入 ml环己醇。(必要时用水冲洗),混匀,然后冷却至30℃以下。 2、将11.5g Na2Cr2O7溶于盛有6 ml H2O的100 ml烧杯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 3、分批(3-4次)将②加至①中,并不断振摇使之充分混合。氧化反应开始后,混合液迅速变热,溶液由橙红色变为墨绿色后,再加下一批:全程控温在60-65℃范围内。加完后离浴,继续振摇至温度有自动下降的趋势,此时温度63℃开始计时,10min后加,0.8g草酸,充分振摇使之溶解。 4、然后往烧瓶中加入60 ml H2O,改为蒸馏装置。将环己酮和水一起蒸馏出来,直到馏出液澄清后再多蒸10 ml。

最新清洁生产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一、填空题 1.贯穿在清洁生产概念中的基本要素是污染预防。 2.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思路是废物在哪里产生?、为什么产生废物?、如何减少或消除废物?。 3.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方法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4.从清洁生产自身的特点看,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创新过程。 5.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6.实施清洁生产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原则:减量化原则、资源化原则、再利用原则、无害化原则。 7.清洁生产的特点包括:战略性、预防性、综合性、统一性、持续性。 8.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是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核心。 9.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因素有八个部分,即: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输出的废物。 10.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与实施、和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六个步骤。通常将上面六个步骤与持续清洁生产合称为清洁生产审核的七个阶段。 11.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可以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进行,这八个方面指的是:原辅材料和能源的输入、生产工艺、 设备、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员工。 12.持续清洁生产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新的清洁生产计划。 1、清洁生产的核心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 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3、在进行方案筛选时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初步筛选,二是采用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进行筛选和排序。 4、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5、环境管理体系的主体标准是:ISO14001标准。 6、现场考察重点考察各污染物产生环节、水耗和(或)能耗大的环节和装备状况。 7、方案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环境评估。 8、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的最佳的可行方案是指该投资方案在技术上先进适用、在经济上合理有利、又能保护环境的最优方案。 9、持续清洁生产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推行和管理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促进实施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以及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0、物料平衡图是针对审核重点编制的。 11、审核小组组长,最好由基层行政第一责任人兼任。 12、把清洁生产的审核成果及时纳入日常管理轨道,是巩固清洁生产成效、防止走过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产生的一些无/低费方案,将它们形成制度尤为重要。 13、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

清洁生产试卷

清洁生产试卷

清洁生产内审员试卷 单位所属部门姓名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5分,共45分) 1、年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 A 、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 2、清洁生产原理有 A、逐步深入原理 B、分层嵌入原理 C、反复迭代原理 D、物质守恒原理 E、穷尽枚举原理 3、清洁生产的对象是 A、企业 B、员工 C、产品 D、生产过程 4、筹划和组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A、取得领导支持 B、组建审计小组 C、制定工作计划 D、开展宣传教育 E、进行现场考察 5、确定备选审核重点的原则 A、消耗大的环节或部位 B、污染严重的环节或部位 C、环境及公众压力大的环节 D、有明显清洁生产机会的部位 6、清洁生产究其本质在于 A、源头削减 B、不产生污染 C、污染防治 D、末端治理 7、清洁生产审核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组织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所有类型 8、清洁生产预评估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A、组织现状调研 B、现场考察 C、评价产污排污状况 D、分析废物产生原因 E、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F、确定审核重点 G、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9、审核小组的任务包括: A、制定工作计划 B、开展宣传教育 C、确定审核重点和目标 D、组织和实施审核工作 E、编写审核报告 F、总结经验,提出持续清洁生产建议 10、现场考察应在条件下进行

A、正常生产 B、设备检修 C、事故 11、预评估阶段现状考察的重点包括 A、能耗、水耗、物耗大的部位 B、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多、毒性大、处理处置难的部位 C、操作困难、易引起生产波动的部位 D、物料的进出处 E、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部位 F、事故多发处 G、设备维护情况 12、设置清洁生产目标的依据包括 A、根据外部的环境管理要求 B、根据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C、依据达标排放确定 D、参照国内外同行业、类似规模、工艺或技术装备的厂家的水平 13、清洁生产审核中常见的无/低费方案从以下哪些方面产生 A、原辅料及能源 B、技术工艺 C、设备 D、过程控制 E、产品 F、废弃物 G、管理 H、员工 14、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A、准备审计重点资料 B、实测输入输出物流 C、建立物料平衡 D、分析废物产生原因 E、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15、评估阶段需要收集的审核重点资料包括 A、收集资料 B、编制审核重点的工艺流程图 C、编制单元操作工艺流程图和功能说明表 D、编制工艺设备流程图 16、实测审核重点的输入输出物流应在阶段进行 A、预评估 B、评估 C、方案产生和筛选 D、可行性分析 17、清洁生产的内容不包括 A、清洁的产品 B、清洁的生产过程 C、清洁的服务 D、清洁的生产环境 18、清洁生产的审核思路包括 A、废物在哪里产生 B、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废物 C、废物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D、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废物 19、方案产生和筛选阶段工作内容包括 A、产生方案 B、分类汇总方案 C、筛选方案 D、研制方案 E、继续实施无/低费方案 F、核定并汇总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 G、编写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20、清洁生产方案通过途径产生

己二酸工业化生产

己二酸氧化合成操作要点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尼龙-66 ,还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合成树脂等领域,目前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环己烷氧化法和环己烯水和法。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己二酸生产装置目前采用的是环己烷氧化法合成己二酸原料醇酮。本装置以铜、钒作为催化剂,用硝酸氧化醇酮生成己二酸,经结晶、增浓、离心分离得到工业级己二酸,工业级己二酸再经过溶解、活性炭吸附过滤、结晶、增稠、离心、干燥包装后的到成品精己二酸。 1、环己烷氧化法合成己二酸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技术特点: (1)用铜、钒作为费催化剂进行醇酮的氧化,可以加快反应进程、抑制副反应,反应温度范围大,己二酸收率高。 (2)氧化反应采用过量的硝酸,可使反应稳定,易于控制,生成的己二酸易于溶于硝酸溶液中,不会结晶出来;硝酸是一种冷量,可带走部分反应热;硝酸过量可使醇酮充分反应,防止醇酮积聚发生爆炸。 (3)己二酸的结晶、分离系统采用连续结晶、分离的设备,使整个装置连续生产运行。 (4)由于对氧化反应产生的氧化氮气体进行回收,以及硝酸母液酸经浓缩后循环使用,降低了硝酸的消耗并减少了己二酸的损失。 2、己二酸氧化工序工艺流程 由回收硝酸和新鲜硝酸混合制备氧化酸,依次流经六台串联的氧化反应器。氧化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用新鲜硝酸溶解,并与回收的催化

剂溶液一起经硝酸浓缩后,随氧化硝酸进入反应器,反应过程中,醇酮平行并联加入六台反应器内参与反应。从第六台反应器流出的混合物收集在氧化熟化罐内,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亚硝气经压缩机压缩后,在吸收塔内回收再利用。 在六台串联带搅拌器的反应器中,含有催化剂的过量氧化酸,在微负压下把醇酮氧化成己二酸。硝酸加入第一台反应器,利用位差依次向下一台反应器溢流。在醇酮与硝酸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气泡,反应器内存在大量的气泡经影响反应器内硝酸的量,进而影响反应的摩尔比,使反应失去控制,为消除气泡,反应原料醇酮加入反应器前加入适量消泡剂,醇酮与消泡剂混合后并联加入第一至第六台反应器。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生产中,为维持各反应釜的温度在指标范围内,用新鲜水、工艺水循环冷却换热。每台反应器装有两根冷却换热盘管和一个半管夹套,其中工艺冷却水经泵在一个含有换热器的闭合环路内循环,工艺冷却水在换热器内与循环水、冷冻水进行换热,以工艺冷却水温度指标调节循环冷却水流量。 氧化工序六台反应器控制温度依次升高,第一台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硝酸和醇酮能进行反应的最低温度,随着后续反应釜温度的升高,前一台反应器内未完全反应的醇酮可以在下一台高温反应器内继续反应。六台反应器内醇酮的加入量依次降低,随着反应温度色升高,反应在高温下易发生副反应,生产副产物,影响产品的收率及产品质量,为提高产品质量,反应尽可能控制在低温反应釜内进行,高温反应器是为了避免有未反应完全的醇酮流入后工序生产。

己二酸生产工艺整理.doc

2016 年己二酸新装置投产情况 厂家名称装置产能投产时间 山东洪达7 万吨 / 年2016 年 5 月 河南神马尼龙科技万吨 / 年2016 年 3 月 山西太原化工14 万吨 / 年2016 年 8 月 表2-1 2016-2017 年己二酸增产或改扩建计划统计表 (单位:万吨/ 年) 企业名称河南神马河南神马重庆华峰计划新增产能(万吨 一期万吨 / 年 二期万吨 / 年 18 万吨 / 年 / 年)预计投产时间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2017 年 数据来源:金银岛资讯 据金银岛统计, 2016-2017 年我国己二酸预计新增产能在 43 万吨 / 年。其中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年产 25 万吨己二酸项目已于 2012 年 8 月开工,该项目建成后,既能替代进口,降 低我国的对外依存度,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中国尼龙产业整体竞争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又能使平煤神马集团尼龙 6 和尼龙 66 产品互补,形成完整的尼龙产业体系,进而扩大产品 种类,拉长产业链条。据悉河南神马一期万吨/ 年己二酸装置计划于2016 年初投产。二期万吨/ 年己二酸装置计划于2017 年投产。而重庆华峰化工第三期年产18 万吨己二酸项目已于2015 年 11 月 12 日在上海签约,该项目预计2017 年建成投产。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自2010 年入驻涪陵以后,已先后完成了一期年产18 万吨己二酸项目、二期年产18 万吨己二酸项目和 10 万吨聚氨酯树脂项目建设,到2017 年三期年产 18 万吨己二酸项目建成后,华峰涪陵工厂己二酸年产能将达到54 万吨,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最优的己二酸生产基 地。

清洁生产考试试题及答案

清洁生产远程培训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贯穿在清洁生产概念中的基本要素是污染预防。 2.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思路是废物在哪里产生?、为什么产生废物?、如何减少或消除废物?。 3.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方法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4.从清洁生产自身的特点看,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持续不断 的过程、创新过程。 5.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清洁生产促进工作。 6.实施清洁生产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原则:减量化原则、资源化原则、再利用 原则、无害化原则。 7.清洁生产的特点包括:战略性、预防性、综合性、统一性、持续性。 8.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是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核心。 9.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因素有八个部分,即:原辅材料和 能源、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输出的废物。 10.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 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11.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清洁生产方案 的产生与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和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六个步骤。通常将上面六个步骤与持续清洁生产合称为清洁生产审核的七个阶段。 12.清洁生产审核小组组长是清洁生产审核小组的核心,一般情况下由企业主要 领导人(厂长、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兼任。 13.一般来说,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应包括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具体工作 内容、时间进度、人员分配等。 14.在预审核阶段,确定审核重点的方法有简单对比法和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15.物料平衡分析中,一般要求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 5%以内。 16.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可以从影响生产过程的八个方面进行,这八个方面指的是:原辅材料和能源的输入、生产工艺、设备、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员工。 17.审核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实测输入输出物流、建立物料平衡、分析废弃物产生 原因。 18.方案的产生与筛选阶段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研制,为下 一阶段的可行性分析提供足够的中 / 高费清洁生产方案。 19.在进行方案筛选时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简易筛选法,二是权重综合计分排 序法。 20.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 21.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时需要筹措资金。落实资金来自两个渠道,一是组织内部 自筹资金,二是组织外部借贷资金。 22.持续清洁生产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新的清洁生产计划。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 B 起开始施行。

清洁生产试题库

清洁生产知识题库 一、填空: 1、清洁生产的核心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 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3、在进行方案筛选时可采用二种方法,一是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初步筛选,二是采用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进行筛选和排序。 4、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5、环境管理体系的主体标准是:ISO14001标准。 6、现场考察重点考察各污染物产生环节、水耗和(或)能耗大的环节和装备状况。 7、方案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环境评估。 8、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的最佳的可行方案是指该投资方案在技术上先进适用、在经济上合理有利、又能保护环境的最优方案。 9、持续清洁生产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推行和管理清洁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立促进实施清洁生产的管理制度、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以及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0、物料平衡图是针对审核重点编制的。 11、审核小组组长,最好由基层行政第一责任人兼任。 12、把清洁生产的审核成果及时纳入日常管理轨道,是巩固清洁生产成效、防止走过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产生的一些无/低费方案,将它们形成制度尤为重要。 13、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的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14、实施清洁的主要方法是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15、从清洁生产自身的特点看,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创新的过程。 16、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影响污染物产生的因素有八个部分,即:原辅材料和能源、工艺技术、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输出的废物。 17、清洁生产审核应当以企业为主体,遵循企业自愿审核与国家强制审核相结合,企业自主审核与外部协助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开展,注重实效。 18、物料平衡分析中,一般要求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 19、方案的产生于筛选阶段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方案的产生、筛选、研制,为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分析提供足够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 20、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 21、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22、包括井下作业在内的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有:油泥砂、含油废泥浆、罐底含油污泥、废机油液压油等。

己二酸生产工艺详解(图)教学内容

3.1.2 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本项目以精苯为原料,通过选择加氢生成环己烯,环己烯水合生成环己醇,环己醇经硝酸氧化生成己二酸。其中氢气以甲醇合成驰放气为原料,采用变压吸附技术生产;硝酸以液氨为原料,采用双加压法生产。主体工艺流程框图见图3.1-1,生产工艺污染源排放节点一览表见表31-14。 图3.1-1 己二酸生产主体工艺流程框图 3.1.2.1 制氢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本装置采用8-2-4PSA工艺流程,即:装置的8个吸附塔中有2个吸附塔始终处于进料吸附的状态。其吸附和再生工艺过程由吸附、连续四次均压降压、顺放、逆放、冲洗、连续四次均压升压和产品气升压等步骤组成。 制氢装置产生的污染物为安全阀排放气(G1)、生产不正常排放气(G2)、解析气(G3)、废气中主要污染物CH4、CO、H2,送火炬进行焚烧处理。 3.1.2.2 硝酸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项目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生产过程包括氨-空混合气制备、氨的氧化和热能回收、一氧化氮氧化及吸收等工序,硝酸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见图3.1-2.。

图3.1-2 硝酸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 3.1.2.3 环己醇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项目采用环己烯法制环己醇,其生产过程包括苯加氢、萃取精馏、水合、环己烷精制、加氢催化剂再生、水合催化剂再生等工序,环己醇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见图3.1-3。

图3.1-3 环己醇装置排污节点图 3.1.2.4 己二酸装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己二酸是以铜和钒作催化剂,用硝酸氧化环己醇反应生成,然后经过结晶、增浓、离心得到粗己二酸。粗己二酸经溶解、活性炭脱色再经过结晶、增浓、离心、干燥后得到精己二酸产品。后续系统包括:氧化氮气体回收、硝酸浓缩、催化剂及己二酸回收。己二酸装置生产及排污工艺流程图见图3.1-4。溶剂

清洁生产考试试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Pollution Prevention 污染预防 Waste Minimization 废物最少化 End pipe Treatment 末端治理 Source control 源控制 Cleaner Production Technology 清洁生产工艺 Polluting control technology 污染控制工艺 No Waste Technology 无废工艺 Low Waste Technology 低废工艺 Anticipate and prevent strategies 预防和预估战略 Avoidance strategy回避战略 Designed for Environment 为环境而设计 Front-end resource management 首尾管理 Waste avoidance 污染回避 Waste reduction 污染削减 Green productivity(绿色生产) Industrial Ecology/Industrial Metabolism 工艺生态学/工业新陈代谢 Life Cycle Assessment 生命周期评价 Cyclic economy 循环经济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2.1 The defini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UNEP and CP promotion law) 答:Cleaner Production is the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preven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to process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increase overall efficiency, and reduce risks to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Cleaner production as used in this Law means the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measures for design improvement(改进设计), utilization of clean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vanced processes(工艺),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o reduce pollution at source, enhance the rate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reduce or avoid pollution generation and discharge in the course of production, provision of services and product use, so as to decrease harm to the health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2. Target(目的) of cleaner production protect human being and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profit of the organization 2.3. Try to describe the category (种类范畴)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审核) According to "Cleaner production promotion law", CP audit can be divided into voluntary(自愿)audits and compulsory audits(强制性审核). 2.4 Try to talk about the time limit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for various

清洁生产试卷汇总

清洁生产内审员试卷 单位所属部门姓名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5分,共45分) 1、年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 A 、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 2、清洁生产原理有 A、逐步深入原理 B、分层嵌入原理 C、反复迭代原理 D、物质守恒原理 E、穷尽枚举原理 3、清洁生产的对象是 A、企业 B、员工 C、产品 D、生产过程 4、筹划和组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A、取得领导支持 B、组建审计小组 C、制定工作计划 D、开展宣传教育 E、进行现场考察 5、确定备选审核重点的原则 A、消耗大的环节或部位 B、污染严重的环节或部位 C、环境及公众压力大的环节 D、有明显清洁生产机会的部位 6、清洁生产究其本质在于 A、源头削减 B、不产生污染 C、污染防治 D、末端治理 7、清洁生产审核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组织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所有类型 8、清洁生产预评估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A、组织现状调研 B、现场考察 C、评价产污排污状况 D、分析废物产生原因 E、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F、确定审核重点 G、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9、审核小组的任务包括: A、制定工作计划 B、开展宣传教育 C、确定审核重点和目标 D、组织和实施审核工作 E、编写审核报告 F、总结经验,提出持续清洁生产建议 10、现场考察应在条件下进行

A、正常生产 B、设备检修 C、事故 11、预评估阶段现状考察的重点包括 A、能耗、水耗、物耗大的部位 B、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多、毒性大、处理处置难的部位 C、操作困难、易引起生产波动的部位 D、物料的进出处 E、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部位 F、事故多发处 G、设备维护情况 12、设置清洁生产目标的依据包括 A、根据外部的环境管理要求 B、根据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C、依据达标排放确定 D、参照国内外同行业、类似规模、工艺或技术装备的厂家的水平 13、清洁生产审核中常见的无/低费方案从以下哪些方面产生 A、原辅料及能源 B、技术工艺 C、设备 D、过程控制 E、产品 F、废弃物 G、管理 H、员工 14、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A、准备审计重点资料 B、实测输入输出物流 C、建立物料平衡 D、分析废物产生原因 E、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15、评估阶段需要收集的审核重点资料包括 A、收集资料 B、编制审核重点的工艺流程图 C、编制单元操作工艺流程图和功能说明表 D、编制工艺设备流程图 16、实测审核重点的输入输出物流应在阶段进行 A、预评估 B、评估 C、方案产生和筛选 D、可行性分析 17、清洁生产的内容不包括 A、清洁的产品 B、清洁的生产过程 C、清洁的服务 D、清洁的生产环境 18、清洁生产的审核思路包括 A、废物在哪里产生 B、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废物 C、废物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D、如何减少或消除这些废物 19、方案产生和筛选阶段工作内容包括 A、产生方案 B、分类汇总方案 C、筛选方案 D、研制方案 E、继续实施无/低费方案 F、核定并汇总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 G、编写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20、清洁生产方案通过途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