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生产函数习题(含答案)

第4章--生产函数习题(含答案)
第4章--生产函数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生产要素最优组合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

二、选择题

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

A.生产函数 B.生产可能性曲线

C.总成本曲线 D.平均成本曲线

2.生产函数表示( )。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以上都对

3.当生产函数Q = f (L,K)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

A.递减且为正 B.为0 C.递减且为负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4.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产量最先开始下降 D.平均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C.边际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

5.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平均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减少

B.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一定为负值

C.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D.只要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6.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

A.AP L是递减的 B.AP L为零 C.MP L为零 D.MP L为负

7.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 )。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

8.如果一种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高于其边际产量,则( )。

A.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增加

B.边际产量将向平均产量趋近

C.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一定增加

D.平均产量将随投人的增加而降低

9.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 )。

A.为零 B.最大 C.最小 D.无法确定

10.当且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 )

A.递减 B.AP L为零 C.零 D.MP L为负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12.如图4—2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是( )

A.3

B.

C.3

D.0

13.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4.关于生产函数Q = f (L,K)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即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应该是( )。

A.开始于AP L开始递减处,终止于MP L为零处

E.开始于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 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C.开始于AP L的最高点,终止于MP L为零处

D.上述说法都对

15.如果是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与纵轴相交 B.经过原点

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与横轴相交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

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17.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18.如果一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为正值,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递减,则( )。

A.总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最高点,正在不断下降

B.总的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

C .平均产量一定下降

D .厂商应当减少产出

19.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

A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 .生产技术既定不变

C .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 .A 和B

20.在以横轴L 表示劳动数量,纵轴K 表示资本数量,w 表示劳动的价格,r 表示资本的价格,相应的

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 A .r w B .r w - C .w

r

D .w r -

21.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L ,纵轴表示生产要素K 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2表

明( )。 A .

2=r w B .2=K L Q Q C .2=w

r

D .上述任意一项

22.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说明了( )。

A .成本增加了

B .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了

C .产量提高了

D .以上都不对

23.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 .为生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24.等产量曲线( )。

A .说明为了生产一个给定的产量两种投入要素各种可能的组合

B .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这条曲线

C .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 .表明了无论投入的数量如何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

25.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三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出,则MRTS LK 是( )。

A .1/3

B .3

C .1

D .6

26.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它( )。

A .总收益为零

B .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 .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 .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27.如果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则( )。

A .在生产函数已知时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B .就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C .在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一条总成本曲线

D .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价格已知时可以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28.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

B .K

L

LK P P MRTS =

C .K

K

L L P MP P MP = D .上述情况都正确

2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 D .上述都正确

30.规模报酬递减是在( )的情况下发生的。

A .按比例投入生产要素

B .不按比例投入生产要素

C .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其余生产要素不变

D.不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增加其余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判断题

1.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会呈现递减的特征。

( )

2.假定生产某种产品要用两种要素,如果这两种要素的价格相等,则该厂商最好就是要用同等数量的这两种要素投入。 ( )

3.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会面临报酬递减的现象。 ( )

4.只要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总是增加的。 ( )

5.只要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总是减少的。 ( )

6.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减。 ( )

7.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减。 ( )

8.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 )

9.等成本线的斜率即为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 ( )

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 )

11.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原有的生产函数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 )

12.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表现为:两条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此点之前,边际产量曲线高于平均产量曲线,在此点之后。边际产量曲线低于平均产量曲线。 ( )

13.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 ( )

1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曲线必然凸向原点。 ( )

15.边际产量总是小于平均产量。( )

16.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其值为负。( )

17.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出将不断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 )

18.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在减少。( )

19.随着某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同时趋于下降。( ) 20.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它相交。( )

21.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一定在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

22.利用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

23.生产要素的价格一旦确定,等成本曲线的斜率也随之确定。( )

24.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

25.不变投入是指在短期内不会随产出数量变化的投入。( )

四、简答题

1.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2.简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3.等产量曲线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4.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如果企业处 于r w MRTS LK >

或者r

w

MRTS LK < 时,企业应该分别如何调整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以达到最优的要素组合

5.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为什么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6.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或为什么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7.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五、计算题

1.某企业在短期生产中的生产函数为L L L Q 240242

3

++-=,计算企业在下列情况下的L 的取值范

围:

(1) 在第I 阶段; (2) 在第II 阶段; (3) 在第III 阶段。

2.已知生产函数为2

2

32.05.0),(K L KL K L f Q --==,其中Q 表示产量,K 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

令上式的K =10。试:

(1) 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 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 3.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3

231

K L Q =,劳动的价格w = 2,资本的价格r = 1。求: (1) 当成本C = 3 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和Q 的均衡值。 (2) 当产量Q = 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 、K 和C 的均衡值。

4.设某国有企业的生产函数为25.075

.030K L

Q =,劳动年工资为万元,资本(万元)年利率为10%,问:

(1) 当总成本为5 000万元时,企业能够达到的最大产量及其劳动、资本雇用量;

(2) 当总产量为1 000单位时,企业必须投入的最低总成本及其劳动、资本雇用量;

(3) 当总成本为5 000万元时,若劳动年工资从万元下降到万元,其总效应、替代效应、产量效应

各多少

参考答案

第二题:单选

第三题:判断题

第五题:计算 1、解: 由240242++-==

L L L

Q

AP L 得知,当0='L P A 时,L AP 最大,亦即由0242=+-L ,得出12=L ,此时L AP 最大;

同样,02404832

=++-=L L MP L ,解方程得20=L ,4-=L (舍去); 因此得出,

第一阶段,12L 。 2.解:

(1)将K = 10 代入生产函数,得325.0102

--=L L Q

L L L Q AP L 32

5.010--==

L dL

dQ

MP L -==10

(2)对于总产量函数325.0102

--=L L Q ,要求其最大值,只需使其对L 的一阶导数为零即可得出,

亦即令

010=-==L MP dL

dQ

L ,得10=L ,此即为总产量函数有极大值的点。 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L L L Q AP L 325.010--==

,令

0=dL dAP L ,有032

5.02=+-L

,解方程得8=L ,即当场上雇佣的劳动量为8个单位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对于劳动的边际产量L dL

dQ

MP L -==

10,由于L MPP 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而且劳动L 不可能小于0,故当0=L 时,有极大值10,亦即是说,当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的劳动雇佣量为0

3.解:

(1)根据企业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r

w

MP MP K L =, 其中,313132k L dL dQ MP L ?==

-,3

2

323

1-?==k L dK dQ MP K ,2=w ,1=r 。 将MP L 、MP K 、w 、r 代入均衡方程,得:123

13232

323

1

31=??--k L k

L 化简后的K L =,再将K L =代入约束条件30002=+K L ,有30003=K , 得L=1000;K=1000

将L=K=1000代入生产函数,求得最大产量Q=1000。

因此,在成本C=3000时,厂商以L=1000,K=1000进行市场所达到的最大产量为Q=1000。 (2)当产量Q=800时,由于根据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的条件得出L=K,因此L=K=800,由此得出C=2*800+800=2400 4、解

(1)由5000%)101(5.0=++K L ,以及L K 53=,可得3571=K ,2143=L ,进而可得

730443025.075.0==K L Q 。

(2)由10003025.075

.0==K L

Q 和 L K 53=,得49=K ,4.29=L ,

进而可得6.68%)101(5.0=++=K L TC 。 (3)

1

.04

.03=

L K ,L K 43=。 当总成本为5000万元时,易得3571=K ,2143=L 。

当劳动工资从万元下降到万元时,为使该企业仍能生产同劳动工资变化前一样的产量,需要的总成本为2.442835174.02143=+?。

当总成本为2.4428,劳动工资为4.0万元时,该企业事实上不仅仅是使用2143单位的劳动,而且会增加劳动的使用量,此时需要的劳动量为2.4428%)101(4=++K L ,

L K 43=,即

2372=L 。

由于该企业的成本为5000万元,因此,不仅替代效应会增加劳动的使用,同时,产量效应也会增加对劳动的使用。此时的劳动需求量为5000%)101(4=++K L , L K 43=,即2679=L 。

所以,替代效应为 22921432372=-,

产量效应为 30723722679=-。

初中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

初中反比例函数习题集合(经典) (1)下列函数,① 1)2(=+y x ②. 11 += x y ③21x y = ④.x y 21-=⑤2 x y =-⑥13y x = ; 其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2 2 )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2 D .2或-2 (3)如果y 是m 的反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A .反比例函数 B .正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 (4)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5)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6)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 的图象经过(—2,5)和(2, n ), 求(1)n 的值;(2)判断点B (24,2-)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7)已知函数12y y y =-,其中1y 与x 成正比例, 2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 x =3时,y =5.求:(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2时,y 的值. (8)若反比例函数2 2)12(--=m x m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 -1或1; B 、小于 1 2 的任意实数; C 、-1; D、不能确定 (9)已知0k >,函数y kx k =+和函数k y x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10)正比例函数2x y = 和反比例函数2 y x =的图象有 个交点. (11)正比例函数5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a ), 则a = . (12)下列函数中,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34y x =-+ B .123y x =-- C .4 y x =- D .12y x =.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A B C D

第4章生产函数

第四章 生产函数 一、判断题 1. 生产函数是每一时期各种投入的数量与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短期是指在这一期间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不能调整的。 3. 从长期来看,所有的资源都是可变的。 4. 当一种可变要素增加而总产量减少时,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 5. 边际产量的变动要快于平均产量的变动。 6. 当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7. 总产量的拐点,对应的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明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最终会下降。 9.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则随着雇佣工人数量的增加,劳动的平均产量会增加。 10. AP 曲线与MP 曲线交于MP 曲线的最高点。 11. 能提供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即为等产量曲线。 12. 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同的产量。 13.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 14. 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15. 从原点做一条与总产量相切的线,该线的斜率既等于切点所对应的边际产量,也等于平均产量,并且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 16. 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17. 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企业处在合理投入区域时,MC 必然递减。 18. 规模报酬不变,意味着在资本投入量不变情况下,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一定比例,产出则会增加相同的比例。 19.在生产的第Ⅱ阶段,AP 是递减的。 20.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MP >AP 的第一阶段。 21.企业的规模是越大越好。 22.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那么,要素在生产上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是不变的。 23.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都可以表示该点上的要素的边际产量的值。 24.过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做切线,该切线的斜率可以表示在该点的要素的边际产量的值。 25.等产量线凸向原点,是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26.假定劳动L 和资本K 的数量分别用横轴和纵轴表示,且两种要素的价格分别用w 和r 表示,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r/w 。 27.当r w MRTS LK ,对厂商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增加L 的投入,减少K 的投入。 28.最优要素组合要满足的条件是: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均相等。 29.对线性的生产函数而言,如果等产量线的斜率与等产本线的斜率相等,则与等成本线重合的等产量线上的所有组合都是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组合。 30.对于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而言,无论要素价格比如何变化,最优组合点都在等产量线的折点处。 二、单选题 1、企业的目标应该是( ) A.收益最大化 B.产量最大化 C.成本最小化 D.经济利润最大化 2、关于生产的短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经过一年或更短的时间 B.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

生产管理试题附答案.doc

生产管理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工业企业是( )。. A.从事工业性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B.获取利润的企业 C.生产市场所需要产品的企业 D.经济实体 2.项目管理是( )。 A.对工程进度的管理 B.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C.运用知识技能达到项目要求的过程 D. 对项目完成结果的管理 3.物资的保管常采用()方法进行管理。 A.后进后出 B.建立台帐 C.价值大的先出 D. 先进先出 4.企业生产的目的是( )。 A.扩大再生产B.追求附加价值 C.利润 D.满足社会的需要 5.仓库重点管理的的物资是()类物资。 A.A类物资 B.B类物资 C.C类物资 D.A、B、C类物资 6..对整个生产系统所有生产活动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管理是()。 A.企业管理 B.狭义的生产管理 C.全面的质量管理 D. 广义的生产管理 7.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位置。 A.管理层、领导 B.执行层、中间位置 C.决策层、核心 D. 领导层、中间 8.生产系统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人、材、物 B.计划、组织与控制 C.投入、中间转换、产出 D.设备、资金、人力 9.从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优或满意方案的过程是( )。 A.预测B.决策 C.对比评价 D. 控制 10.自动线是按工艺顺序排列的,由若干台自动机床设备自动装卡传送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联系起来的()。 A.单元B.车间 C.设备 D.作业线 11.决策问题常可归结为()。 A.确定型、不确定型以及风险型决策问题 B.定性、定量以及定性与定量的结合问题 C. 线性问题与非线性问题 C. 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 12.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叫做( )。

第四章课后练习答案 生产函数

第四章 生产函数 1.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1) 在表中填空。 (2) 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 始的?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10 3 2 4 4 12 5 60 6 6 7 70 8 0 9 63 解答:(1)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0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35/4 0 9 63 7 -7 (2)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是从第5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此时,平均 产量开始大于边际产量。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 =f(L ,k )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总产量线TP ,边际产量线MP 和平均产量线AP 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本身的最大值以后,再呈下降趋势。参考第4题图。 (2) 首先,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① MP=TP ′(L, K),TP= ∫MP 。 ②MP 等于TP 对应点的斜率,边际产量线是总产量线上各点的斜率值曲线。斜率值最大的一点,即边际产量线拐点。 ③MP =0时, TP 最大;边际产量线与横轴相交。MP >0 时, TP 递增; MP <0 时, TP 递减。 其次,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关系。 2 1 ()()()TP TP L TP AP L MP AP L L L '-''===-

第4章--生产函数--参考答案

第四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产者(producer)是指能够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生产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 产出的经济单位。 2.生产函数(product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运用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能产生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一般是指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 4.固定比例投入生产函数(fixed-ratio input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 ?? ? ??=v K u L Q ,min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u 、v 分别为劳 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5.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6.短期生产(short-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 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7.长期生产(long-run production)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 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 function)的形式可以描述为 βαK AL Q =,其中Q 为产量,L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 、α和β为参数, 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α<0,β<0。 9.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10.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是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之比。 11.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是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 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当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这个特定值时,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3.等产量线(isoquant curve)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

生产管理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 1、在生产大纲确定后,一般来说,紧接着进行的活动是(C) A.流程设计 B.制定战略性能力计划 C.编制产品生产计划 D.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2、下述方法将产品生产计划中的具体产品的需求转化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是(B) A.粗略能力计划 B.物料需求计划 C.能力需求计划 D.库存计划 3、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来自企业外部输入是(B) A.现有库存水平 B.原材料供应能力 C.现有员工数量 D.现有设备能力 E.员工技术水平 4、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来自企业内部的输入是(C) A.转包商能力 B.市场需求 C.现有设备能力和员工数量 D.竞争者行为 E.原材料供应能力 5、制定生产大纲时,实际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C) A.线性决策法则 B.线性规划 C.反复试验法 D. 模拟法 6、制定生产大纲时,正规的数学方法是(B) A.反复试验法 B.线性规划 C.图表法 D. 模拟法 7、制定生产大纲时,符合准时生产思想的方式的(A) A.改变生产率,使之与需求率同步 B.推迟交货 C.改变库存水平 D.既改变库存水平,又推迟交货 E.转包 8、下列不属于制造企业的库存的是(D) A.原材料 B.产成品 C.在制品 D.库存记录 9、下述属于企业维持库存的原因的是(C) A.保持生产动作对库存的依赖性 B.给员工提供案例的感觉 C. 满足需求的波动 D.防止员工报酬的增加 E.防止供应商改变设计 10、下述不属于维持库存费的是(B) A.物料费用 B.运输费 C.保险费 D.被盗损失 E.仓储设施折旧 11、在制定库存量的决策时,下述费用不需要考虑的是(D)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18第四章生产函数

第四章生产函数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如何准确区分生产的短期和长期这两个基本概念? 生产的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 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短期不可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不变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厂 房、大型设备、高级管理者、长期贷款等,可调整的生产要素成为可变生产要素,一 般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普通劳动者等。生产的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 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生产的短期和长期是相对的时间概念,不是绝对的时间概念,其与企业所属行业、所用技术设备和规模等因素有关。 2.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表4—1): (1)在表中填空。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 素投入量开始的? 表4 —1 可变要素的数可变要素的总产可变要素的平均可变要素的边际 量量产量产量 12 210 324 412 560 66 770 80 963 解答:(1)在表4—1中填空得到表4—2。 表4—2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可变要素的边际产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量量 1220 212610 324812

5601212 666116 770104 8708.750 9637-7 3.区分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 解答:边际报酬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即边际产量的变化,而其他生产要素均为固定生产要素,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边际报酬变化一般包括边际报 酬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很显然,边际报酬分析可视为短期生产分析。 规模报酬分析方法是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特征,当产量的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全部 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很显然,规模报酬分析可视为长期生产的分析视角。 区别:①前提条件不同,边际报酬变化生产要素分为不变和可变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比例发生变化;规模报酬分析研究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②考察时间长短不同。边际报酬变化分析的是短期生产规律;规模报酬研究长期生产规律。③指导意义不同。边际报酬变化指出要按比例配置生产要素;规模报酬指出要保 持企业的适度规模。④由于前提条件不同,两规律独立发挥作用,不存在互为 前提,互为影响关系。 联系:随着投入要素增加,产量一般都经历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 3.假设生产函数Q=min{5L,2K}。 (1)作出Q=50时的等产量曲线。 (2)推导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 (3)分析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解答:(1)生产函数Q=min{5L,2K}是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其等产量曲线如图所示为直角形状,且在直角点两要素的固定投入比例为K:L=5:2。

反比例函数经典编辑中考例题

反比例函数经典中考例题解析一 一、 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任意写出一个图象经过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 2、若正比例函数y =mx (m ≠0)和反比例函数y =n x (n ≠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点(2,3),则m =______,n =_________ . 3、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与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象都过A (m ,1)点,求此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_. 4、已知反比例函数2k y x -=,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则k 的值可为 。 (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k 的值即可) 5、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 1 4(,,若一次函数1+=x y 的图象平移后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B (2,m ),求平移后的一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 6、已知双曲线x k y = 经过点(-1,3),如果A (11,b a ),B (22,b a )两点在该双曲线上,且1a <2a <0,那么1b 2b . 7、函数y=x 2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如果将直线y=-x+1沿y 轴向上平 移2个单位后,那么所得直线与函数y= x 2 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个 8、已知函数y kx =- (k≠0)与y=4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AC 垂直于y轴,垂足为点C ,则△BOC 的面积为____ (第9题)

9.如图,11POA V 、 212P A A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1P 、2P 在函数4 (0)y x x =>的图象上,斜边1OA 、12A A 都在x 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10. 两个反比例函数x y 3= ,x y 6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 所示, 点P 1,P 2,P 3,…,P 2 005在反比例函数x y 6 = 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x 1,x 2,x 3,…,x 2 005,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 005个连续奇数,过点P 1, P 2,P 3,…,P 2 005分别作 y 轴的平行线,与x y 3 = 的图象交点依次是Q 1(x 1,y 1),Q 2(x 2,y 2),Q 3(x 3,y 3),…,Q 2 005(x 2 005,y 2 005),则 y 2 005=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反比例函数k y x = 与直线2y x =-相交于点A ,A 点的横坐标为-1,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2y x = B .12y x = C .2y x =- D .12y x =- 12、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的关系式可能是( ). (A )y = x (B )y =x 1 (C )y = x 2 (D) y = 1x 13、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2 21m m y x +-=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须经过点 ( ). O x y (第12题) 第10

第4章--生产函数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生产要素最优组合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 二、选择题 1.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关系称为( )。 A.生产函数B.生产可能性曲线 C.总成本曲线D.平均成本曲线 2.生产函数表示( )。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以上都对 3.当生产函数Q = f (L,K)的AP L为正且递减时,MP L可以是( )。 A.递减且为正B.为0 C.递减且为负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4.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产量最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C.边际产量首先开始下降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 5.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平均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减少 B.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一定为负值 C.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D.只要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6.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 A.AP L是递减的B.AP L为零C.MP L为零D.MP L为负 7.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 )。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C.总产量下降D.B和C 8.如果一种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高于其边际产量,则( )。 A.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增加 B.边际产量将向平均产量趋近 C.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一定增加 D.平均产量将随投人的增加而降低 9.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 )。 A.为零B.最大C.最小D.无法确定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1.订单赢得要素 2.服务性运营 3.学习效应 4.批量 5.工作设计 二判断题(20分) 1 准时生产方式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生产模式。 2 JIT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为“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3 实施JIT生产的具体方法有,适时适量生产,弹性作业人数,生产同步化。 4 在适时适量生产中,强调生产的同步化,生产的均衡化,以及缩短作业更换时间。 5 看板分为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生产看板用于指挥零件在前后两道相邻工序之间的移动。 6 传送看板用于指挥工作地的生产,它规定了所生产的零件及其数量。 7 看板管理的作用分为运送工作指令和防止过量生产两种作用。 8 在精益生产中,与大量生产相比,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1/3。 9 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是彻底消除浪费,和协同工作。 10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生产与库存管理,零 部件供应管理,营销管理和质量管理5种。 11 精益生产在产品研究和开发上,以主查负责制为主,以串行工程和团 队工作为研究开发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 12 精益生产方式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其生产方式与库存管理模式采用大 量生产方式。 13 精益生产在营销管理上提倡主动销售。 14 精益生产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实行工作的终身雇用制和待遇的“月功序 列制”。 15 CIMS 的功能由经营管理分系统,工程设计制动化系统,质量保证分 系统和制造自动化分系统组成。 16 可以把制造性生产按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分为备货型

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17 并行工程的本质之一是强调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 配性和可检测性。 18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9生产运作的对象是生产运作系统。 20总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三种。 三填空题(30分) 1 CIMS 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在()方面,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到()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考虑。二是在( )方面,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传送和处理决策的过程。 2 CIMS 集成的内涵,它包括五个方面: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应用功能的集成、()、人和组织的集成。 3 大批量定制生产是指既具有()下的高效率,低成本,又能像()那样满足( )顾客需求的一种全新型生产模式。 4 实施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基本对策,1)重朔经营理念,2) 建立企业内各部门以及企业间的合作机制, 3) ( ) , 4) ( ) ,5) 建立良好的员工队伍. 5 敏捷制造的目的可概括为, 将( )生产技术, 以及有( )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 ),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实际做出快速反应. 6 敏捷制造系统实际上包括三个要素, 生产技术, 管理技术和( ) 四简答题(30) 1什么是运营系统?它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2什么是生产率?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何意义? 3敏捷制造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三要素是那些。 4什么是运营能力?决定运营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5 并行工程的本质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计算题(15分) 已知m=4, n=4 ,t1=8min,t2=4min,t3=6min, t4=10min, 求该批零件在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性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工艺周

微观经济学答案解析第四章生产论

第四章生产论 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 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2. 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 L曲线、AP L曲线和MP L曲线的特征及其

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短期生产函数的TP L 曲线、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的综合图如图4—1所示。 图4—1 由图4—1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 L 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 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 L 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 L 曲线和AP L 曲线,并掌握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于TP L 曲线。由于MP L = d TP L d L ,所以,当MP L >0时,TP L 曲线是上升的;当MP L <0时,TP 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 L =0时,TP L 曲线达最高点。换言之,在L =L 3时,MP L 曲线达到零值的B 点与TP L 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 ′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 <L 3即MP L >0的范围内,当MP ′L >0时,TP L 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 L 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 ′L <0时,TP L 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 L 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 ′=0时,TP L 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 =L 1时,MP L 曲线斜率为零的A 点与TP L 曲线的拐点A ′是相互对应的。 关于AP L 曲线。由于AP L =TP L L ,所以,在L =L 2时,TP L 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 其切点为C 。该切线是由原点出发与TP L 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 L 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 L 曲线和MP L 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 L 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4—1中,在L =L 2时,AP L 曲线与MP L 曲线相交于AP L 曲线的最高点C ′,而且与C ′点相对应的是TP L 曲线上的切点C 。 3. 已知生产函数Q =f(L , K)=2KL -0.5L 2-0.5K 2,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 =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 L 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 、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 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 L =MP L ?它的值又是多少? 解:(1)由生产函数Q =2KL -0.5L 2-0.5K 2,且K =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 Q =20L -0.5L 2-0.5×102=20L -0.5L 2-50 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 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 =20L -0.5L 2-50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供参考)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 1、一般地,形如 y = x k ( k 是常数, k = 0 )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 是非零常数; (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 (A )y = x k (k ≠ 0) , (B )xy = k (k ≠ 0) (C )y=kx -1 (k ≠0) 例题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下列函数,① 1)2(=+y x ②. 11+= x y ③21x y = ④.x y 21 -=⑤2 x y =-⑥13y x = ;其中是y 关 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2 2)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2 D .2或-2 (3)若函数1 1-= m x 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 (4)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 的图象经过(—2,52, n ), 求1)n 的值; 2)判断点B (24,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要点: 1、形状:图象是双曲线。 2、位置:(1)当k>0时,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2)当k<0时, 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 3、增减性:(1)当k>0时,_________________,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 (2)当k<0时,_________________,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 4、变化趋势:双曲线无限接近于x 、y 轴,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5、对称性:(1)对于双曲线本身来说,它的两个分支关于直角坐标系原点____________;(2)对于k 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反比例函数(如:y = x 6 和y = x 6 -)来说,它们是关于x 轴,y 轴___________。 例题讲解: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它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 (2)若反比例函数 2 2 )12(--=m x m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 -1或1; B 、小于 1 2 的任意实数; C 、-1; D、不能确定 (3)下列函数中,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34y x =-+ B .123y x =-- C .4 y x =- D .12y x =.

生产管理题库含答案

生产管理题库《生产管理Ⅱ》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每次抽15个空) 1,社会组织是具有特定__目标_ _和功能的社会化的___生产要素__的集合体. 2,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___输入__转化为__输出___的__过程___. 3,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有三项:__生产运作___,__理财___和__营销___. 4,生产系统是由__人__和__机器__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___有机整体__. 5,生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技术技能与__行为___技能,技术技能包括__专业___技术和___管理__技术两个方面. 6,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__制造型___生产和___服务型__生产. 7,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__连续型___生产和__服务型___生产两种. 8,制造性生产是通过___物理__和(或)___化学__作用,将__有形___输入转化为___有形__ 输出的过程. 9,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__备货型__生产与___订货型_生产两种. 10,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___多__,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__难___, 多采用___专用__设备和_____布置. 11,劳务性生产的特点是不___制造__有形产品. 12,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__品种数__,__产量__和__加工重复程度__来进行的. 13,大量生产品种___单一__,产量__大___,生产的重复程度__高___. 14,单件生产品种___繁多__,数量__少___,生产的重复程度__低___. 15,大量生产容易实现_____,_____与_____,但_____差,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16,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二:__减少零件的变化___与___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__. 17,组织生产过程的分工原则有二:___工艺__专业化与___对象__专业化,毛坯生产多采用__ ___专业化原则. 18,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__生产过程的连续___性,_平行____性,___比例__性,__节奏___性与 __适应___性. 19,平行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___短__,运输次数___多__,设备利用状况较__低_. 20,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__预计___与___推测__. 21,按时间长短,可以将预测分成__短期___,___中期__和___长期__三种. 22,时间序列可以分解成_趋势___成分,__季节___成分,__周期__成分和__随机波动__成分. 23,时间序列分解模型有两种表现形式:__乘法___模型和___加法__模型. 24,预测误差是指___预测__值与___实际__值之间的差异. 25,衡量预测误差最常用的指标有两个:__平均绝对偏差___和__平均平方误差

第4章_生产函数分析

第4章
生产函数分析
PRODUCTION ECONOMICS

生产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 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 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 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 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 中也是一门职业。”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 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 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 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 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 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 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 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 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 荣的一个原因。

生产的定义与生产函数 从一般意义上讲,生产就是创造对消费者 或其他生产者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和劳务。
此定义不仅包括物质商品的有形加工或制造,也包括运输服 务的生产、法律咨询、教育(教授学生)和发明(研究与开 发),由产业组织、非赢利组织和政府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 是数不尽的。生产的经济理论由一个规范的结构组成,它帮 助经理人员在既定的现有技术条件下,决定如何最有效地把 生产预期产量(商品和劳务)的各种投入要素组合起来。
管理者不仅要决定为市场生产什么产品, 而且还要决 定怎样以效率最高的或成本最低的方式生产出这种产 品. 这里提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工具来判断生产选择 是否为成本最低.

反比例函数经典中考例题解析二

反比例函数经典中考例题解析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反比例函数y = x n 5 图象经过点(2,3),则n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2、若反比例函数y = x k (k ≠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 、(2,-1) B 、(- 2 1 ,2) C 、(-2,-1) D 、( 2 1 ,2) 3、(08双柏县)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 (km ),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 (h )与行驶速度v (km/h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4、若y 与x 成正比例,x 与z 成反比例,则y 与z 之间的关系是(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D 、无法确定 5、一次函数y =kx -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 = x k 满足( ). A 、当x >0时,y >0 B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D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6、如图,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 线PQ 交双曲线y = x 1 于点Q ,连结OQ ,点P 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 Rt △QOP 的面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Q p x y o t /h v /(km/ O t /h v /(km/ O t /h v /(km/ O t /h v /(km/ O A . B . C . D .

7、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 m 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 时,气体的密度ρ也随之改变. ρ与V 在一定范围内满足ρ= V m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 气体的质量m 为( ). A 、1.4kg B 、5kg C 、6.4kg D 、7kg 8、若A (-3,y 1),B (-2,y 2),C (-1,y 3)三点都在函数y =-x 1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 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 B 、y 1<y 2<y 3 C 、y 1=y 2=y 3 D 、y 1<y 3<y 2 9、已知反比例函数y = x m 21-的图象上有A (x 1,y 1)、B (x 2,y 2)两点,当x 1<x 2<0时,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0 C 、m <2 1 D 、m > 2 1 10、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 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是( ).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可使用天数y 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为 . 12、已知反比例函数 x k y = 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在一次函数b kx y +=中,y 随x 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3、若反比例函数y =x b 3 -和一次函数y =3x +b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且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6,则b = . 14、反比例函数y =(m +2)x m 2 - 10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 的值为 .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练习题资料答案附后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核心是。 A. 安全生产责任制 B.加强安全管理 C.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D.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2.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况为五个因素,对该五个因素的正确描述是(?? )。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不属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照明不良???? C.劳动制度不合理???? D.操作体位不良 4.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 A.系统安全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5.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确定。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 C.危险性与危险源???? D.可能性与严重性 6.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 A.承受程度???? B.认知能力???? C.实践水平???? D.预计范围 7.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 )具体实施。

第4章--生产函数--习题.doc

第四章生产函数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同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2.固定替代比例牛产函数 3.短期生产 4.长期生产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6.等产蜃线 7.边际技术替代率 8.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9.等成木线 10.等斜线 11.扩展线 12.规模报酬 13.规模报酬递增 14.规模报酬不变 15.规模报酬递减 二、选择题 7.如果生产函数为Q = min (3L, K), w = 5, r= 10,则劳动与资本的最优比例为()。 A. 3 : 1 B. 1 : 2 C. 1 : 3 D. 2: 1 8.下面情形表示生产仍有潜力可挖的是()。 A.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 B.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的任意一点 C.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任意一点 D.以上都有可能 知识点:总产出、平均产出、边际产岀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9.当生产函数Q=/(L, K)的APi一为正而fl递减时,MP.可以是()。 A.递减目.为正 B.为0 C.递减目.为负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o A.总产量最先开始下降 D.平均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C.边际产量首先开始下降 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 11.K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只要平均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减少 B.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聚就一定为负值 C.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D.只耍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1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0

A. AP L是递减的 B. AP L为零 C. MP L为零D?MP L为负 1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 A.边际产量下降 B. 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D?B和C 14.如果一种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高于其边际产量,贝" )。 A.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增加 B.边际产量将向平均产量趋近 C.随着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一定增加 D.平均产量将随投人的增加而降低 15?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 A.为零 B.最大 C.最小 D.无法确定 16.当且AP L为正但递减时,”卩[是() A.递减 B. AR.为零 C.零 D. MP.为负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耍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罐减少,总产蜃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索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 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知识点:短期生产函数条件下的“三阶段” 19.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牛产规模 20.关于生产函数Q = / (L, K)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即厂商要索投入的合理区域,应该是()。 A.开始于AP.开始递减处,终止于MP.为零处 E.开始于AP L曲线和MP L IIII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 L |11|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C.开始于AP L的最高点,终止于MP L为零处 D.上述说法都对 21.根据生产的三阶段论,生产应处于的阶段是()。 A.边际产出递增,总产岀递增阶段 B.边际产出递增,平均产岀递减阶段 C.边际产出为正,平均产出递减阶段 D.以上都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