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检查

颈部淋巴结检查

颈部淋巴结检查:(左右对称)

食指、中指、环指——颈前{胸锁乳突肌、下颌角}、颈后{斜方肌}、

腋窝淋巴结:

站右侧,左握左,前臂稍外展,检查右侧:双侧

腋间群、中央、胸肌、肩胛下、外侧群

腹股沟淋巴结:

三指并拢,仰卧位,上下两群:上群——腹股沟韧带下行,下群——大隐静脉上段

皮下出血:蜘蛛痣、肝掌:小鱼际肌处压之即退,

眼睑、巩膜、结膜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

对光反射检查:

集合反射:眼调节(快速移至1米—5~10cm,瞳孔缩小)和辐辏反射(1米—5~10cm),正常瞳孔:3~4mm,等大等圆。缩小:<2mm,散大:>6mm。

咽部、扁桃体检查:口张大,发a~音。扁桃体增大:I:不超过咽腭弓,II:超过咽腭弓,不超过中线,III: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甲状腺触诊:压气管,推向对侧,食指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

气管检查:食指中指、环指,检查有无偏移。

胸廓视诊检查:胸廓形状,两侧是否对称,前后径1:1.5

呼吸运动检查:小孩、成年男性——腹式呼吸;成年女性——胸式呼吸。频率、节律、呼吸幅度。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胸膜摩擦感检查:考生站位、被检者体位正确。将手掌平放于前下侧,嘱被检者深慢呼吸。注意呼气相与吸气相有无皮革状相互摩擦的感觉。

语音震颤:

站位:被检者:仰卧位或坐位;双手掌小鱼际,由上而下,双侧比较

被检者发低音

平静呼吸时胸肺间接叩诊:

左手中指第二指节接触即可,其他手指抬起。前胸、侧胸、背部。左右上下对比。肩胛间区,扳指与脊柱平行。口述肺部,胸部叩诊音。肺部轻音,心肺、肝肺重叠处为浊音。

肺上界:正常5cm,过窄肺结核;过宽:气胸。

肺下界移动度:

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特点 分布 正常的颈部淋巴结通常可在颌下、腮腺区、颈上区、颈后三角区发现。转移性的颈部淋巴结是位置特异性的。在已知原发瘤的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的分布有助于鉴别转移类型及帮助肿瘤分期。然而,如果原发瘤未知,已证实的转移性淋巴结的分布可为我们确定原发瘤提供线索。淋巴瘤和结核性的淋巴结肿大也有特定的分布。 大小 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但是,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和恶性淋巴结一样大。而且,转移性的淋巴结也可表现为较小的状态。因此,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唯一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当原发瘤明确的患者,当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性淋巴结。而且,恶性淋巴结大小的连续变化在监测患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方面用处较大。 外形 恶性和结核性的肿大淋巴结通常呈圆形,短轴/长轴的比率大于或等于0.5,反应性的肿大淋巴结和正常的淋巴结通常较长或呈卵圆形。然而,有报道称正常的颌下淋巴结和腮腺区淋巴结在外形上也趋向于呈圆形。而且,恶性淋巴结在早期累及时会在外形上呈卵圆形。因此,淋巴结的形态应在诊断中被当作是单独的诊断标准。但是,淋巴结外周皮质异常增生表明淋巴结内部有局灶性的肿瘤浸润,是鉴别恶性淋巴结的一个有用的征象。

淋巴结边界 转移性和淋巴瘤的淋巴结有锐利的边缘,然而反应性和正常淋巴结的边界不甚锐利。恶性淋巴结中的锐利边缘被认为是由于肿瘤浸润及淋巴结周围脂肪沉积的减少,这增加了淋巴结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声阻差。结核性的肿大淋巴结边缘不甚锐利清晰,这是淋巴结周边软组织水肿和发炎所致。根据我们的经验,边界清晰锐利在鉴别诊断中意义不大。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若已证实的恶性淋巴结出现边界不清的情况,则提示有被膜外浸润,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所帮助。 淋巴结门回声 淋巴结门回声是大多数颈部淋巴结(86%)正常的声学特征,通常见于较大的淋巴结。在超声上,淋巴结门回声表现为与相邻软组织相延续。尽管转移性、淋巴瘤、结核性的肿大淋巴结没有淋巴结门回声,但它们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还是可以看到淋巴结门回声的。这主要是因为髓质淋巴窦并没有被充分破坏。因此,淋巴结门回声的存在与否不能成为诊断的单独标准。 回声 正常的、反应性的、淋巴瘤的和结核性的淋巴结与临近肌肉组织相比,其主要呈低回声。除了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表现为高回声外,转移性的淋巴结通常呈低回声。因此,淋巴结的高回声是鉴别是否转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有用征象。超声医生应当扫查甲状腺,看是否能找到原发瘤以确定诊断。

颈部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颈部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不仅可以接受抗原刺用。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质软,直径多在0.5cm 以内,表面光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而且还具有过滤、增殖以及免疫作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也没有压痛。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近年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逐年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的普及应用,对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性质的认识也逐渐有了明显的提高。探头频率5~12MHz。调整仪器最佳状态,嘱患者取平卧位,颈下垫枕,充分暴露颈部,头偏向健侧,沿颌下角、锁骨上角、枕后角及胸锁乳突肌前缘顺序,先行扇扫,在将探头直接放于病变处,进行全方位扫查,找到淋巴结后,常规检查并记录淋巴结部位、数目、大小、形态、淋巴门的类型、皮质的类型、内部结构、内部回声与周围有无浸润,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使仪器探测到最多的血流,观察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分类】可将病变的淋巴结血流分布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中央型:经过多切面扫查均显示,血流信号位于淋巴结中央,不汇入淋巴门部。 (2)边缘型:血流信号不来源于淋巴结门部,而是位于淋巴结边缘。 (3)淋巴门型:血流信号从淋巴门血管主干呈放射状分出或者血流信号沿淋巴门的高回声分布,则考虑为淋巴门型血管。 (4)混合型:通过彩超检查可明显发现,具有上述三种血流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如果淋巴结内彩色信号仅瞬间

出现,不能在扫查时持续出现,或者淋巴结内没有血流信号显示,则可判定该淋巴结无血流信号 【病因】 ①炎症:患者出现红、痛、热的特点,发病快,局部有压痛感或慢性者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②结核: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由于病程较长,其肿大的淋巴结呈串状,无压痛,可活动,可互相粘连成团,呈干酪样坏死。 ③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肿块无痛性,质硬,活动度差,呈进行性增大,而霍奇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伴有发热,以及肝、脾肿大,消瘦乏力等症状。 ④转移性恶性肿瘤:对于转移性恶性肿瘤来讲,其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没有明显压痛感,质硬,活动度差,常为一侧性,严重者可伴有双侧受累。从临床表现上来看,淋巴结转移癌无性别差异,病程相对较长,淋巴结较大。淋巴结核以女性较为多见,病程也相对较长。淋巴结炎患者年龄相对较小,病程相对也比较短。恶性淋巴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常伴有发热反应。 【鉴别诊断】 【良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大多呈长椭圆形,边界光滑、走行规则,以中央型为主,向边缘逐渐变细,无扭曲表现,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皮质相对变窄,回声尚均匀,呈低回声,内部无液性改变。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诊断学——淋巴结的检查

1.检查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时,淋巴结的检查应在相应身体部位检查过程中进行。为了避免遗漏应特别注意淋巴结的检查顺序。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上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应按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和外侧群的顺序进行。下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腹股沟部(先查上群、后查下群)、胭窝部。 2.检查方法 检查淋巴结的方法是视诊和触诊。视诊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征象(包括皮肤是否隆起,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也要注意全身状态。 触诊是检查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检查者将示、中、环三指并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这里所说的滑动是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这有助于淋巴结与肌肉和血管结节的区别。 3.检查内容 检查淋巴结应注意部位、大小与形状、数目与排列、表面特性、质地、有无压痛、活动度、界限是否清楚及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附:一般检查的体检纲要一般检查包括全身状态、皮肤和淋巴结检查。反映这些内容的检查项目多、范围广,在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中都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状态的有关内容及皮肤、淋巴结状况。 全身状态的体检纲要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发育是否正常,体型是否匀称(正力型、超力型、无力型) 营养状况(良好、中等、不良、肥胖、恶液质) 意识状态(清晰、嗜睡、模糊、昏睡、昏迷、谵妄),能否与医师合作。 精神状态有无异常(情感、认知、行为有无异常),语言是否流畅,语调有无改变。 面容与表情有无异常(急性或慢性病容、特殊面容、表情痛苦、忧虑、恐惧、安静);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姿势有无特殊,步态有无异常。 皮肤粘膜检查纲要颜色有无改变(发红、苍白、发紫、黄染、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湿度有无异常;弹性是否正常或减低;有无皮疹(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疱疹)及皮肤脱屑;有无皮下出血、蜘蛛痣、水肿(轻、中、重度)、皮下小结、溃疡与糜烂、瘢痕及毛发分布情况。 淋巴结检查纲要检查淋巴结应注意部位、大小与形状,数目与排列、表面特性、质地有无压痛、活动度、界限及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1.急性淋巴结炎:肿块有红、肿、热、痛。 2.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约0.5一1.0cm,质软。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3.淋巴结结核:多低热,肿大淋巴结质较硬(纤维化或钙化)、表面不光滑,质地不均匀(干酪样变),或因干酪样坏死而呈囊性,或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 ,可破溃。常伴发肺结核。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4.结节病 :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人,淋巴结多在2cm直径以内 ,质地一般较硬 ,不融合,不与皮肤粘连。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可有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可有肝和(或)脾肿大,纵隔及浅表淋巴结常受侵犯而肿大。活动进展期可有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沉增快。约有1/2左右的患者血清球蛋白部分增高,以IgG增高者多见,血浆白蛋白减少。血钙增高,血清尿酸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活性在急性期增加(正常值为17.6-34u/ml),对诊断有参考意义,血清中白介素-2受体(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升高,对结节病的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5.坏死性淋巴结炎:多为青壮年,骤起高烧持续不退,或持续低烧,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似流感样。肿大的淋巴结常有压痛,相互之间不融合。病理检查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周围有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本病可在1—2个月内自然缓解(自愈),预后良好 。 6.巨大淋巴结增生: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侵犯胸腔、纵隔及肺门与肺内。肿物切除后,症状消失。 7.淋巴结转移性癌:质地坚硬,无压痛,不活动。多见于鼻咽癌、肺癌及消化道肿瘤的转移. 8. 反应性淋巴结炎: 当机体受到创伤或疾病或外来异物抗原引起的应急反应后会导致反应性淋巴结炎。例如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可引起机体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由普通化学药物引起者称药物热,如甲基多巴、异烟肼、苯妥英钠等各种疫苗;由生物制品引起者称血清病。这些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 9. Castleman病:该病大多数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局灶型患者,病理学以透明血管型多见。肿大的淋巴结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结外组织病变较少;可单发或多个聚集,部分可融合。多中心型患者,发病高峰为50-60岁,女性多见。病理学主要为浆细胞型或混合型,常见临床表现为多发、分散的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消瘦,体征上多伴有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血沉加快、球蛋白增高、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粒细胞增多和骨髓浆细胞比例增高等。其它少见的相关临床表现有:难治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狼疮抗凝物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学表现; 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表现;寻常天疱疮、皮肤色

淋巴结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淋巴结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一基本检查方法 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检查部位而定)。(1分) (2)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2分) (3)四指并拢,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的进行滑动触摸(4分)。 (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的触诊检查。(3分) 2.双手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1分)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4)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2分) (5)右手放在腹壁,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动触摸。(2分) (6)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2分) 3.冲击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分) (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的手指,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部位,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90度角度。(2分) (4)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2分)

(5)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2分) 4.深压触诊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3)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分) (4)观察被检查者的面部表情变化。(1分)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3分) 5.间接叩诊法 (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它手指稍微抬起。(2分) (2)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直。(2分) (3)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2分) (4)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1分) (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中指立即抬起。(2分) (6)每次叩击2~3下。(1分) 二淋巴结及头颈部 1.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 (1)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部。(共5分,漏掉一个叩0.5分) (2)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二、三、四指触诊右侧,右手二、三、四指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5分) 2.腋窝淋巴结检查

表浅淋巴结的检查

1.表浅淋巴结概述 淋巴结的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密切相关,尤其是对肿瘤的诊断、转移及发展变化的观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一般检查只能发现身体各部位表浅淋巴结的变化。正常情况下,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多为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常呈链状与组群分布,通常不易触及。 2.表浅淋巴结的部位 (1)耳前淋巴结:位于耳屏前方。 (2)耳后淋巴结:位于耳后乳突表面、胸锁乳突肌止点处,亦称为乳突淋巴结。 (3)枕淋巴结: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 (4)颌下淋巴结:位于颌下腺附近,在下颌角与颏部之中间部位。 (5)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下颌舌骨肌表面,两侧下颌骨前端中点后方。 (6)颈前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 (7)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 (8)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 (9)腋窝淋巴结:是上肢最大的淋巴结组群,可分为五群: 1)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顶部。 2)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 3)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 4)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 5)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 (10)滑车上淋巴结:位于上臂内侧,内上髁上方3~4cm处,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 (11)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它又分为上、下两群: ①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韧带平行排列,故又称为腹股沟韧带横组或水平组。 ②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端,沿静脉走向排列,故又称为腹股沟淋巴结纵组或垂直组。 (12)腘窝淋巴结:位于小隐静脉和腘静脉的汇合处。 3.表浅淋巴结的检查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时,淋巴结的检查应在相应身体部位检查过程中进行。为了避免遗漏应特别注意淋巴结的检查顺序。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上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应按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和外侧群的顺序进行。下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腹股沟部(先查上群、后查下群)腘窝部。 4.表浅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检查淋巴结的方法是视诊和触诊。视诊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征象(包括皮肤是否隆起,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也要注意全身状态。 触诊是检查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检查者将示、中、环三指并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这里所说的滑动是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滑动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这有助于淋巴结与肌肉和血管结节的区别。 (1)颌下淋巴结:检查时检查者用左手扶被检查者头部,使头倾向左前下方,用右手四指并拢触摸左颌下淋巴结。使头倾向右前下方,再用左手四指并拢触摸右颌下淋巴结。 (2)颈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为前后两区。检查时被检查者头稍低,使皮肤松弛。检查者双手四指并拢,紧贴检查部位,进行滑动触诊。依次检查前后区。 (3)锁骨上窝:被检查者头稍前屈,检查者双手四指并拢,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由浅人深进行滑动触诊。

淋巴结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淋巴结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规范 化操作(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淋巴结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规范化操作 基本检查方法 1.浅部触诊法及用途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检查部位而定)。(1分) (2)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2分) (3)四指并拢,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柔和的进行滑动触摸(4分)。 (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的触诊检查。(3分) 2.双手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1分) (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4)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2分) (5)右手放在腹壁,用二、三、四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动触摸。(2分) (6)用于腹腔包块检查及肝、脾、肾等检查。(2分) 3.冲击触诊法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分) (3)检查者以右手三四个并拢的手指,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部位,手指与腹部之间成70~90度角度。(2分) (4)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2分) (5)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2分) 4.深压触诊及用途 (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2分)。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3)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3分) (4)观察被检查者的面部表情变化。(1分) (5)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3分) 5.间接叩诊法 (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它手指稍微抬起。(2分) (2)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直。(2分) (3)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2分) (4)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1分) (5)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中指立即抬起。(2分) (6)每次叩击2~3下。(1分) 淋巴结及头颈部 1.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 病例1 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间断发热 患者女性,49岁,颈部淋巴结肿大7年,间断发热9个月,自2000年起接受多次诊疗。 第一次诊疗过程 患者200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白细胞(WBC)×109/L,淋巴细胞66%,血红蛋白(Hb)142 g/L,血小板(PLT)160×109/L。查体: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脏肋下6 cm。辅助检查示纵隔腹腔淋巴结无明确肿大。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Ⅲ级,成熟淋巴细胞%,原幼淋%。免疫分型(末梢血):CD5+细胞%,CD19+ 细胞%,CD23+细胞%。颈淋巴结活检病理:淋巴结结构消失,代之以弥漫浸润的小淋巴细胞(医科院肿瘤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会诊:淋巴结结构破坏,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增生,核小,胞浆少,未见典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核特点。免疫组化:CD20、CD45RO阳性。 诊断:小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但无典型CLL的核特点) 病例2患儿男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发热8天. 患儿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约3*2cm.无触痛.伴阵咳,有白色痰.8天前出现发热,度,肿大淋巴结出现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咳嗽,无咽痛,无皮疹,无盗汗,无明显消瘦,食欲差,大小便正常,在家静滴抗生素(具体不详)病情无好转,转上级医院治疗. 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结核接触史. 查体:一般可,全身皮肤无皮疹,无出血点,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咽红,扁桃体无肿大,肝肋下.心肺听诊无异常. 辅助检查:WBC ×10 9/L 中性粒细胞淋巴见变形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血沉22mm/h 尿常规正常,GPT101u/L(0-40).心肌酶AST225u/L(0-40),LDH965u/L(71-570)CK-MB37u/L(0-15),HBD406u/L(70-220),其他检查正常.骨髓穿刺未见明显异常. 问题讨论:1本病例特点? 2为明确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诊断? 3鉴别诊断 答案:1病例特点--8岁男孩,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约3*2cm.伴阵咳,有白色痰.8天出现发热,度,肝大,肝功异常,心肌酶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偏低,可见异林血沉加快,其他正常,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2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淋巴结组织检查.本病例进一步做淋巴活检示:淋巴结弥漫型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有吞噬核碎现象,病变符合坏死性淋巴结炎. 它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者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年长儿,女性多见.为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常伴白血球减少.诊断依据主要为淋巴结活检. 鉴别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结核性淋巴结炎 一、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二诊断依据:

生命体征测量及头颈部淋巴结检查操作流程(春季高考)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及头颈部淋巴结检查 一、身着隔离衣(仪表端庄、服装鞋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发不过肩) 二、咨询是否可以开始考试: (一)评估环境: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光线适中。 (二)检查用物:(诊断床、体温计(腋表,置于清洁容器内)、听诊器、 台式血压计、纱布、计时表、笔、记录单、盛有消毒液的容器),用物准备齐全,摆放合理美观。 解释:各位评委老师上午(下午)好!我是**号考生,我考试的项目是一般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头颈部淋巴结检查,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光线适中,用物已准备齐全,可以进行一般体格检查,请问是否可以开始? 三、与病人沟通,评估患者: 站于病人右侧,右手检查;您好,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请问您是***床***吗?),我是您的责任医师***,今天感觉怎么样?请问在三十分钟内您没有剧烈运动、吃过凉过热的食物?请活动一下您的双上肢,让我检查一下您的皮肤好吗?(左侧肢体活动自如,左侧腋窝皮肤完整,符合体温测量要求,右上肢和右腕部皮肤完好无损,符合血压、脉搏测量要求),一会儿我要给您测量生命体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不会感觉疼痛的,请您不用紧张。在操作过程中,请不要随意活动,希望您能配合。协助病人取仰卧位,被测肢体平腋中线。 四、洗手、戴口罩(六步洗手法) 五、体格检查 1、体温测量: 体温测量选用腋测法。取出体温计,用纱布擦干体温计,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到35度以下,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我先帮您擦一下腋窝好吗?),擦干(左)腋下,扶被检查者上肢,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注意不要把表头伸到外面),嘱被检查者屈臂过胸加紧,以免脱落或异位。 解释:体温计请您夹好,请您不要松开手臂,不要随意走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好吗? 2、脉搏测量: 脉搏的测量选用直接检测法(触诊桡动脉搏动处)。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姿势,手臂放松置于床上,右手掌心向上。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并齐放在病人的桡动脉近腕关节表面,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桡动脉为宜。计数至少30秒(看表),再乘以2即得到1分钟的脉搏次数,记录结果并告知病人。 解释:您的脉搏**次/分钟,在正常范围,请您不用担心。 3、呼吸测量: 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再乘以2即得到1分钟

颈部淋巴结检查

颈部淋巴结检查:(左右对称) 食指、中指、环指——颈前{胸锁乳突肌、下颌角}、颈后{斜方肌}、 腋窝淋巴结: 站右侧,左握左,前臂稍外展,检查右侧:双侧 腋间群、中央、胸肌、肩胛下、外侧群 腹股沟淋巴结: 三指并拢,仰卧位,上下两群:上群——腹股沟韧带下行,下群——大隐静脉上段 皮下出血:蜘蛛痣、肝掌:小鱼际肌处压之即退, 眼睑、巩膜、结膜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 对光反射检查: 集合反射:眼调节(快速移至1米—5~10cm,瞳孔缩小)和辐辏反射(1米—5~10cm),正常瞳孔:3~4mm,等大等圆。缩小:<2mm,散大:>6mm。 咽部、扁桃体检查:口张大,发a~音。扁桃体增大:I:不超过咽腭弓,II:超过咽腭弓,不超过中线,III: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甲状腺触诊:压气管,推向对侧,食指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 气管检查:食指中指、环指,检查有无偏移。 胸廓视诊检查:胸廓形状,两侧是否对称,前后径1:1.5 呼吸运动检查:小孩、成年男性——腹式呼吸;成年女性——胸式呼吸。频率、节律、呼吸幅度。一分钟呼吸的次数。 胸膜摩擦感检查:考生站位、被检者体位正确。将手掌平放于前下侧,嘱被检者深慢呼吸。注意呼气相与吸气相有无皮革状相互摩擦的感觉。 语音震颤: 站位:被检者:仰卧位或坐位;双手掌小鱼际,由上而下,双侧比较 被检者发低音 平静呼吸时胸肺间接叩诊: 左手中指第二指节接触即可,其他手指抬起。前胸、侧胸、背部。左右上下对比。肩胛间区,扳指与脊柱平行。口述肺部,胸部叩诊音。肺部轻音,心肺、肝肺重叠处为浊音。 肺上界:正常5cm,过窄肺结核;过宽:气胸。 肺下界移动度:

淋巴结、头颈部评估

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 一、检查目标: 1、了解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 火柴或者棉签 三、检查步骤: (一)一般状态、皮肤粘膜的检查:(详见教材) (二)浅表淋巴结检查: 1、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蝈窝。 2、检查方法: 检查头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用双手分别置于耳屏前方、耳廓后方、乳突以及枕骨粗隆下方检查相应部位淋巴结。检查颈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手指并隆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行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头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入深触摸。检查腋窝时,被检查者双上肢下垂,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入深滑行触摸直达腋窝顶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被检查者前臂,以右手向滑车上由浅如深出没,分别检查两侧滑车上淋巴结。检查腹股沟和蝈窝淋巴结时,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便于触诊。 3、注意事项: 触摸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瘘管等,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头颈部评估 一、检查目标: 1、了解头颈部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瞳孔、鼻窦、咽、扁桃体、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 手电筒、压舌板、酒精棉球、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 (一)头部检查: 1、瞳孔: ①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 ②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用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双侧瞳孔迅速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用光刺激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缩小的情况,正常时,当一侧受光刺激,对侧也立即缩小。 ③调节与辐辏反射: 嘱被检查者注释一米以外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cm 处)。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同时两侧眼球向内聚合。 2、鼻窦: ①上额窦:双手固定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②额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③筛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眶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压。 ④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3、咽及扁桃体: 被检查者面向光源,头略后仰,在张口发“啊”音时,用压舌板压舌前2/3与舌后1/3交界处。此时软颚上抬,即可看到咽颚弓、软颚、颚垂、扁桃体及咽后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