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第1课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第1课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第1课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合理选择饮食的重要性;认识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了解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2、认识食物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

查阅资料,思考与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启发讲授,通过讨论和分析水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的激情,

2、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新观念,提高科学素养,教育学生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魄,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合理选择饮食的重要意义;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认识食物的酸碱性。

难点:合理选择饮食的意义,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尝试第一次挑选自助餐。

1.导入。以营养师的角色将学生带入游戏情境。

师:同学们,这里是哈哈餐厅,我是哈哈餐厅的营养师。

2.谈吃自助餐的经验:挑选食物的注意点。(教师加以总结)

3.学生为自己挑选一份自助餐。(把食物图片贴在盘子里)

4.和身边的伙伴交流所选的食物。

5.挑选几个选择菜肴具有代表性的同学,请学生们讨论他们的自助餐搭配是否合理。

6. 营养师针对学生挑选食物的情况进行小结。

二、借助范图,逐层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

1.营养师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分五层)

介绍第一层

在金字塔的底层是我们平时进餐中最重要、也是吃的最多的食物,想一想家里平时吃的,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分别出示最底层图片)谷类食物有哪些?为什么要吃谷类食物?

小结:谷类食物能为我们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精神和力气来生活和运动,所以我们离不开谷类食物。

归纳儿歌:“宝塔底层最重要,谷类食物营养好”。

三、[投影]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讲]1998年我国首次颁布了符合国情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供了合理的选择食物的指南。图中数字指每日的用量,有的项目有两个数字分别表示适合10~13岁的男生和女生。

[思考与交流]

1、从图中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1)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某一类食物也不能完全代替另一类食

(2) 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这样可以实现互补,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3) 人体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油脂,但不能过量

(4) 中国居民的膳食中谷类占的比例较大

(5)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供了一个在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食物量,与大多数人当前的实际膳食还有一定距离,对某些贫困地区来讲可能距离还很远。

2、根据上一章所学的知识和你的生活经验,谈合理选择饮食的重要性。

合理选择饮食即平衡膳食要注意两点:

第一、膳食中应该有多样化的食物;第二、膳食中各种食物的比例要适合

例如,膳食中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之间要保持平衡。如果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会导致血液偏酸,引起人体缺钙、血液黏度增大等。又如,膳食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三者的摄入量要保持一定的比例。通常认为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三者提供的热能的比例分别占总热量的60%-70%、20%-25%和10%-15%比较合理。长期打破它们之间的正常比例,将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如膳食中热能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和多种营养缺乏症;热能过剩,会使人患上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3、制定你一天的食谱,并与同学交流。

[讲]《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结合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实行。

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食物量,特别是奶类与豆类食物的量,可能与大多数人当前的实际膳食还有一定距离,但为了改善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应把它看作是一个奋斗目标,努力争取,逐步达到。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克至500克;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克至500克和100克至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吃125 克至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克至100克,蛋类25克至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宝塔建议食物的摄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熟食类应折合成生重来计算。各类食物的组成是根据全国营养调查中居民膳食的实际情况计算的,所以每一类食物的重量不是指某一种具体食物的重量。如谷类是面粉、大米、玉米粉、小麦、高梁等的总和。

宝塔包含的每一类食物中都有许多的品种,虽然每种食物都与另一种不完全相同,但同一类中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往往大体上近似,在膳食中可以互相替换。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饮食习惯及物产不尽相同,只有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才能有效地应用平衡膳食宝塔。

膳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结果。应用平衡膳食宝塔需要自幼养成习惯,并坚持不懈,才能充分体现其对健康的重大促进作用。

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指南

1、保证吃好早餐;

2、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3、重视户外活动。

儿童是指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学龄孩子。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而且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这一部分孩子,在饮食上往往被家长误看作大人,其实他们仍应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呵护。

一般情况下,孩子应合理食用各类食物,取得平衡膳食。男孩子的食量不低于父亲,女孩子不低于母亲。应该让孩子吃饱和吃好每天的三顿饭,尤应把早餐吃好,食量宜相当于全日量的1/3。孩子每年的体重约增加2~2.5千克,身高每年可增高4~7.5厘米。身高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增长快些,故往往直觉地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瘦长型的。少数孩子饮食量大而运动量少,故应调节饮食和重视户外活动以避免发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除了不应该饮用酒精饮料外,其余原则也适用于这些孩子。要引导孩子吃粗细搭配的多种食物,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肉应该丰富些,奶类及豆类应该充足些,并应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应该引导孩子饮用清淡而充足的饮料,

控制含糖饮料和糖果的摄入,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

第12课 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第12课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能够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正确的分类。 2、知道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增进对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食物来补充能量。 教学难点: 按照动物的食性不同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PPT课件,《各种动物的食物》视频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刺猬冬眠后真的不需要吃东西吗?冬眠的动物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它真的不需要吃东西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二课《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动物吃什么? 动物都要吃食物吗?这些动物要吃些什么东西? 出示PPT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看这些动物吃什么? 1、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性动物。 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性动物。 3、杂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性动物。 巩固复习:给课件上三幅图中的动物分类。 (二)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出示PPT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物吃的食物能起到哪些具体的作用? 1、动物运动需要能量,生长需要营养,所以动物必须吃食物。

2、食物在动物的身体里会转化成身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支持动物的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作用。 (三)资料:小动物,大食量 出示PPT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导阅读P71资料“小动物,大食量”。 四、拓展 (一)、播放视频:《各种动物的食物》 (二)、了解简单的食物链 草→田鼠→蛇→老鹰→死后被分解,变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草 五、板书设计 一、动物吃什么? 二、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 动物运动需要能量,生长需要营养,所以动物必须吃食物。 三、小动物,大食量 六、总结

全谷物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收稿日期:2003-09-03 作者简介:杨春华,女,1972年出生,硕士,食品科学专业。 全谷物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杨春华,张守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76) 摘 要:综述了全谷物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 看法。 关键词:全谷物食品营养价值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Whole Cereal Foods Yang Chunhua ,Zhang Shouwen (College of Food and Engi neeri ng ,Haerbi n U niversity of Com merce ,Haerbi n 150076) Abstract :The nutrition and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esent studies of the whole cereal foods are reviewed.Some view points are stated for discussion on its developmental trend. K ey w ords :whole cereal food ;nutrition ;status ;development 0 前言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从早期的对食品高能量的追求,过渡到对其感官特性的要求,色、香、味、形俱佳的食品对消费者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消费趋势又逐渐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因而,全谷物食品重新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全谷物食品是指用完整的谷物种子(包括胚芽、胚乳和麸皮)加工而成的食品,例如糙米、大麦、燕麦等加工而成的系列食品。完整的谷粒是一类重要的营养资源,其中含有优质植物蛋白、糖类、脂类、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其它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成分,如酚酸、黄酮、木酚素等等。[1]科学研究证明,全谷物食品对心脏病、消化系统的癌症以及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知识阶层带动其它消费阶层的一个渐次递进消费的食品。 1 全谷物食品的营养价值 谷物是指以子实作为粮食的谷类作物,主要是禾本科的禾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粟、黍、荞麦等。不同的谷物子粒结构相似,即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芽。各个结构所含营养成分差别很大,如淀粉绝大多数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中,蛋白质以糊粉层和胚中的浓度最大,糖分也大都分布于胚乳的淀粉细胞内,膳食纤维有3/4存在于谷皮中,矿物质则以糊粉层的含量最高。谷物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食品,起初人们生活水平较低,对食品的要求也不高,解决温饱即可,膳食以粗粮或细粮粗做为主。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的极大丰富使人们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餐桌上的原有主食被现代工艺加工成的精米、精面制品所代替,谷物中的许多功能性物质在精加工过程中被大量除去,继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营养学家建议,增加谷物食品———特别是全谷物食品的食用量,有利于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111 全谷物食品的基本营养成分[2,3]11111 蛋白质 1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第1节 食物与摄食同步练习 浙教版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1.有机物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填“相同”、“不同”)的。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 时所产生的 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 千焦,糖类为 千焦,脂肪为 干焦。在下列食物中:玉米、食物油、黄豆、苹果、花生。你认为热量价比较大的是 。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 、 、 、 、 、 和 等 大类。 4.P122图4-8识别各种口器,指出下列各了类昆虫的口器名称:蛾蝶类 ;蝇类 ;蚊类 ; 蜂类 ; 蝗虫 。 5.人的一生共有 (20颗)和 (28颗)两组牙齿, 根据牙的结构示意图: ①从牙外部观察,整个牙的结构由一: ;二: ; 三: 组成,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 ; ③[ ] 是人体结构中最 的物质,损坏后 再生. ④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已侵入[ ] ,其中 含 有 ; ⑤保护牙齿要做到 , 。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1.相同 氧化 热量 16.7 16.7 37.7 食物油 花生 2. 糖类 蛋白 质 脂肪 水 无机盐 粗纤维 七 根 ② [ 2 ] 牙本质 ③[ 1 ] 牙釉质 硬 不能 ④病菌 [ 3 ] 牙髓腔 ⑤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1. 每种营养物质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其中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或需要消 化才能被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有 、 和 ,重要能源物质是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人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 、 ,其中 、 和 不需要消化就人体吸收, 既不能消化也不能被人体吸收。 2. 一天膳食的总能量摄入中,最多的应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脂肪 D 、水 3. 下列食物中,含脂肪最多的是( )A 、马铃薯 C 青菜 D .花生 D 、鲫鱼 4. 请用线段将维生素种类与其相应的缺乏症连接起来。 5. 请用线段将几种无机盐的种类和其对应的缺乏症连接起来。 (1)维生素A a.坏血病 (1)含钙的无机盐 a .厌食、贫血 (2)维生素B 1 b .夜盲症 (2)含磷的无机盐 b.缺铁性贫 营养素 作用 糖 类 蛋白质 ① ② 脂 肪 当人体能糖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水 ① ② 无机盐 维生素 粗纤维 ① ② ③ 营养素 作用 糖 类 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 ①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②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脂 肪 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当人体能糖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水 ①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② 无机盐 维持人体正常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维生素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 ①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②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 ③ 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 二 三

《 我们的食物》教案

【课题】我们的食物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调动自己感官观察食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食物特征;能对多种食物的比较,尝试设法给食物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获取有关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做出正确评价。 2.愿意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了解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树立环保意识,从关爱自己周围的大自然做起。3.知道食物的丰富多样;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想知道有关食物的更多 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简要了解我国各民族食物异同与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了解食物的多样化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和图片(或自带一些食物)。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教学过程,或相关录像资料。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1课以图片和食物统计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给食物分类,思考食物的来源。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我们应该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反对把野生动物作为食物。以情境图“我是美食小导游”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地方名吃,体验食物的多样性。让学生用观察、搜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一些食物,调查当地的饮食习惯,为后面的学习奠基,本课也是从食物的角度进行生命的教育,并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分享、欣赏、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三年级科学探究一定的经历,对科学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不过,对平时所吃的 食物没有经过细致地观察、研究,本课就是从学生司空见惯的饮食入手,科学的探究食物中的科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放食物课件或展示食物的实物投影给学生看,引起学生的思考 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常吃些什么食物呢?

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粗细搭配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提要】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除母乳对0月~ 6月龄婴儿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食物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它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源食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类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坚持谷类为主。就是为了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250g一400g为宜。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每天最好能吃50g-100g。稻米、小麦不要研磨得太精,否则谷类表层所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会流失到糠麸之中。 【说明】 1,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食物成分有哪些 目前已证实人类必需的营养素多达40余种,这些营养素必须通过食物摄入来满足人体需要。其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不仅是构成机体的成分。还可以提供能量。 在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中,有钙、磷、钠、钾、镁、氯、硫等必需常量元素和铁、碘、锌、硒、铜、铬、钼、钴等微量元素。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泛酸、叶酸、烟酸、胆碱和生物素是水溶性维生素。除了这些营养素外,水也是人体必需的。另外,还有膳食纤维及其它植物化学物等膳食成分对维持健康也是必要的(见表1)。 2.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 人类需要多种多样的食物,各种各样的食物各有其营养优势,食物没有好坏之分,但如何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搭配膳食却存在着合理与否的问题。在这里,量的概念十分重要。比如说肥肉,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还含有胆固醇,对于能量不足或者能量需要较大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提供能量的食物,但对于已能量过剩的人来说是不应选择的食物。正是因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又各不相同(多的每天需要数百克,少的每日仅是几微克)并且每种天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各有不同,所以必须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组成平衡膳食,即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应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而又不过量,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适宜。《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就是将五大类食物合理搭配,构成符合我国居民营养需要的平衡膳食模式。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章 第一节 食物链教案 (新版)苏科版

第一节食物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②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②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①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②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的方案。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设计意图 课文导入1、分析成语“螳螂捕食, 黄雀在后。”中涉及的生物 之间的捕食现象。 2、例举:其它的生物之间 的捕食现象。用成语故事――“螳螂捕食, 黄雀在后。”导入本课。 使学生了解:在自 然界中,生物之间 普遍存在吃与被 吃关系。

分析农田中的生物1、找出青草、蚱蜢、青蛙、 鸡、蛇和鹰6种生物之间的 食物关系(吃与被吃关 系)? 2、怎样把这些食物关系表 示出来(学画食物链)? 3、总共能画几条食物链? 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课文: P70页第二、第三节 指导学生学画、认识食物链 小结:①在一定地域内,各 种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 形成的联系称为食物链。② 食物链的画法 1、培养学生分析 和综合的能力 2、让学生认识食 物链,以及学会画 食物链。 (提示:“→”表 示捕食关系) 交流、讨论: 1、每条食物中的起点生物 是什么?属于生态系统中 的什么生物? 2、各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属 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 根据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 可以将它们分成哪几类? 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及 信息库:P71页第一节、P78 动物的食性。 评价、补充、小结(完整食 物链的特点): 生产者→消费者(植食性动 物)→消费者(肉食性动物) →消费者(肉食性动物)…… 使学生明确食物 链的特点。 (提示:一条完整 的食物链必须有 生产者。)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设计意图 分析食谱中的生物交流、讨论: 1、人类的食物涉及到一些动 物,这些动物所吃的食物又是 什么? 2、这顿午餐从哪几条食物链 获得了物质和能量?写出你 1、组织学生写出午餐所 涉及的生物并填入表格。 2、让学生“试一试”:从 食物链的顶层“人”开始 往下推,追本溯源,连出 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 1、让学生运用食 物链构成的知识 去发现生活中的 食物链。 2、渗透“人是生 态系统中一员”的

食品营养与配餐(第二版)项目3 习题答案

项目三〈膳食指南与合理烹饪〉思考与训练习题答案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欧美国家的膳食结构是(B)。 A.地中海膳食。 B.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C.以植物性食物为止。 D.以动植物性食物为主。 2.日本的膳食模型是(A)。 A.动植物平衡型。 B.植物为主型。 C.地中海膳食型。 D.动物为主型。 3.我国传统膳食中谷类供能比在(B)。 A.80%以上。 B.70%以上。 C.50%以上。 D.40%以上。 4.下列属于平衡膳食的是(A)。 A.摄入的食物中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人体的需要。 B.摄入的食物中的营养素部分丰富。 C.摄入的食物是无毒无害的。 D.摄入的食物是定量和比例合适的。 5.烹调的含义是(B)。 A.等同于烹饪 B.烹调是制成菜肴的一门技术 C.烹调是加热过程 D.烹调是调味过程 6.淀粉糊化后(A)。 A.有利于消化 B.不利于消化 C.降低了营养价值 D.对消化没有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选择两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食物选择要多样化,每天最好能吃6种以上的食物,才能保证营养素的需要。B.成人每天最好食用2个以上品种的谷类食物 C.成人每天最好食用1-2个品种的水果 D.膳食中应有适当比例的动物性食物 E.成人常喝糖水和纯净水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宝塔建议量均为食物可食部分的生重 B.每日膳食要严格按照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量吃 C.一定要经常遵循膳食宝塔各层中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 D.一般一周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平均值应当符合宝塔的建议量 E.因鱼类营养价值高,应每天严格按要求量食用 3.老年人的合理膳食措施应该包括(ABCDE)。 A.以优质蛋白质为主 B.荤素合理搭配 C.提倡多吃奶类、鱼类蛋白 D.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重视膳食纤维和多糖类物质的摄入 E.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 4.哺乳期的膳食指南主要为(ABCD)。 A.食物种类齐全多样化,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 B.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C.多食含铁丰富的食品 D.摄入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和海产品 E.少食多餐,想吃就吃。 5.烹饪的作用包括(ABCDE)。 A.杀菌消毒。 B.使生变熟。 C.促进大分子营养成分变化,利于消化。 D.调解色泽、增加美感。 E.调合滋味, 6.碳水化合物在烹调加工过程中能够发生的变化有(ABCDE)。 A.淀粉的糊化 B.淀粉的老化 C.淀粉的焦化 D.蔗糖焦化 E.糖类水解

科学饮食健康你我他 牛向荣12

体育卫生健康教育教案 科学“饮食”“健康”你我他 年级:三年级 单位:利津街道中心学校 执教人:牛向荣

科学“饮食”“健康”你我他 课题:科学“饮食”“健康”你我他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在收集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培养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科学饮食,健康成长。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饮食与健康的方面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早饭你们吃了哪些食物?谁想告诉大家? 学生个别回答: 你们吃的早餐食品中含有哪些营养?怎样饮食才会更合理、更科学、更健康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研究咱们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科学饮食健康你我他 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集思导行: 1、食品多样,营养全面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食物,想看吗?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教师:看后你想说什么? 学生回答: 二、学习新知、集思导行: 1、食品多样,营养全面 (1)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食物”朋友,想见他们吗? 学生回答: 食物朋友有话要跟大家说!说什么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食物家族共分哪几大类吗?看到我们后可要回答哟!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教师:食物朋友们还说什么呢? 你们知道我们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到底有哪些吗?请看课件。 点击课件: 教师:这五大类营养成分主要分别含在哪类食物中呢? 点击课件: 我们吃的食物到底在人体中起到多大作用?请大家利用资料1中的资料读一读后,小组交流,个别汇报。看看哪组同学声音最响亮? 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汇报。 汇报: 集体评价: 老师:同学们,要使我们的身体长得快、长得壮,我们吃的食品应该怎样?个别回答: 只有食品多样化,那么所吸收的营养就更加怎样了? 生回答: 板书:食品多样,营养全面 2、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我们每天吃饭,食物怎样搭配才算是科学呢? 大家请看课件:出示:中国居民饮食宝塔 看了这幅饮食宝塔图,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集体评价 教师小结:这幅图可以看出我们吃食物要怎样? 板书:均衡营养荤素搭配 3、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一日三餐该怎样进行食物分配吗? 请看课件: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教师:同学们,有的同学没吃找饭就来上学好不好?不好在哪里?一日三餐哪一餐更重要?一日三餐从时间上怎么样分配呢?,请大家看资料2中的资料小组内读一读,小组内讨论,个别汇报。 个别讨论交流,个别回答:集体评价: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日三餐应该怎样? 板书: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4、小小饮食调配师:

最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教案 (2)精编版

2020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教案(2)精编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调动多种感官认识食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食物特征;能通过对多种食品的比较,找出原料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知道食物是丰富多样的,能按不同标准给食物分类;知道食物是从哪里来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食物,我们也应该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二、重难点分析: 学会按不同标准给食物分类,知道爱护保护大自然。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常见的食物图片、影片,有关地方风味名吃的资料网站。学生每4人一台联网微机、学生自我搜集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教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猜猜看“。(课件出示游戏)(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食物”。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2.开心钥匙 (1)老师这儿有许多食物,你们喜欢吗?将你常吃的食物选择出来。 (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图片拖拽选择) 学生选择:馒头、米饭、面条……

芹菜、白菜、萝卜…… 鸡、鱼、肉、蛋…… 香菇、木耳…… (2)研究来源 再想一想,这么多的食物。你最喜欢吃哪些食物?(学生再次进行选择)你们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吃这些食物啊? 学生说各种食物的营养(奖励金钥匙) 我们的食物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可你知道制作它们的原料都来自于哪里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植物:动物:微生物:小结谈话:我们的食物,不论是肉食、素食,还是一些新型食品,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大自然(板书:大自然)。我们和大自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大自然。 想一想:我们能这样吃吗?(课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少数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大量捕杀国家保护的动物,使它们成为自己餐桌上的美食佳肴。我们能这样吃吗?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出示国家保护动物被扑杀的图片。让学生产生震撼。) 出示明星成龙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学生讨论谈感受。 [设计意图]意识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食物,我们也应该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反对把野生动物作为食物。 (3)寻宝过关 丰富的食物分类 小组活动。学生将食物图片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试试你能不能按这样来分类呢?(学生按电脑出题来进行分类,累计分数获得金钥匙)来源、肉和素、主和副、生和熟…… 3.魔力比拼 (设计情景)2012年美食小导游。(学生浏览查找美食资料网站) 学生争当美食小导游,介绍他们的美食,其它同学当裁判,选出最佳的美食小导游。(学生进行电脑展示美食一条街,其他学生进行电脑投票)

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

1.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等。植物性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主要提供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 (1)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筱麦、荞麦等 其中:①蛋白质: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 ②脂类:谷类脂肪含量多数在0.4%-7.2%,以小麦胚粉中最高,其次为筱麦面、玉米 和小米,小麦粉较低,稻米类最低。 ③碳水化合物:集中在胚乳中,多数含量在70%以上。 ④维生素:主要以B族维生素为主。 ⑤矿物质:谷类含矿物质15%-3%。谷类矿物质如同维生素一样,也主要分布在谷皮 和糊粉层中。 (2)豆类:可分为大豆类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豆类。大豆类按种皮的颜色可分为黄、青、黑、褐和双色大豆五种。其他豆类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 其中:①蛋白质:豆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蛋白质含量为20%-36%。 ②脂类:豆类脂肪含量以大豆类为高,在15%以上;其他豆类较低,在1%左右,其中绿豆、赤小豆、扁豆在1%以下。 ③碳水化合物:豆类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其他豆类为最高,多数含量在55%以上。 ④维生素:豆类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 等,相对于谷类而言,胡萝卜素含量和维生素E较高。 ⑤矿物质:豆类矿物质含量在2%~4%。 (3)蔬菜 蔬菜的营养素种类与特点蔬菜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和花芽类,所含营养素因其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①蛋白质:大部分蔬菜蛋白质含量很低,一般为1%~2%,鲜豆类平均可达4%。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 ②脂肪:蔬菜脂肪含量极低,大多数蔬菜脂肪含量不超过1%。 ③碳水化合物:由于大部分蔬菜含水分较多,因此产生的能量相对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为4%左右,根茎类蔬菜可达20%以上。蔬菜所含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以及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含糖较多的蔬菜有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等。含淀粉较多的是根茎类蔬菜,如土豆、芋头、藕等。蔬菜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是人们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其含量在1%~3%之间。 ④矿物质: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钾、钠、镁、铜等,其中以钾最多。钙、镁含量也较丰富,是我国居民膳食中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⑤维生素:新鲜蔬菜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和叶酸的重要来源。 (4)水果 可分为鲜果、干果和坚果。新鲜水果的营养价值与新鲜蔬菜相似,是人体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均不超过1%: (1)碳水化合物: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在6%~28%之间,主要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水果含糖较蔬菜多。水果种类和品种不同,含糖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如苹果和梨以果糖为主;桃、李、柑橘以含蔗糖为主;葡萄、草莓则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水果还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2)矿物质:水果和蔬菜一样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以钾、钙、镁、磷含量较多。除个别水果外,矿物质含量相差不大。 (3)维生素:新鲜水果中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较多,但维生素B1、B2含量不高。

教案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一 二 三 维生素B 1 脚气病 米糠、麦麸 维生素B 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 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例题剖析 例1:同质量的下列物质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小麦 B.大都 C.牛肉干 D.油菜籽 分析:上述物质中小麦属于淀粉类食物;大豆、牛肉干属于蛋白质类食物;油菜籽富含脂肪,所以油菜籽的热量最多。 例2: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这时进行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请选择( ) A .口服葡萄糖 B .口服生理盐水 C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D .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分析:由于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所以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但由于胃肠功能失调,所以不能口服,应该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 知识点 由于各种动物捕捉食物的手段各不相同,他们的食性也多种多样。所以各种动物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捕食器官:1、海葵:触手 2、昆虫:口器 昆虫取食的器官叫口器,位于头部的下方和前端,口气的形态结构也变化多端。 虹吸式口器:蝶类 咀嚼式口器:蝗虫 嚼吸式口器:蜜蜂 舐吸式口器:苍蝇 刺吸式口器:蚊子 3、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用滤过方式获得食物。 1、鱼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它在水中捕食相适应? 鳍――快速游动 侧线――感知方向和水位 齿――肉食性鱼类口内有齿 鳃――滤过性取食 2、你还能举出更多具有特有捕食器官、捕食方式的动物吗? 捕食器官:青蛙的舌(倒生) 捕食方式:蜘蛛织网捕虫、蛇类头部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能通过红外线定位进行捕食。 四、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 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牙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人的一生共有乳牙(20颗)和恒牙两组牙齿。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 三所指的名称: 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1 ] 牙釉质 是人体结构中最硬 的物质,损坏后不能再生.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我们的食物》教案

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康健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合适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并随机板书课题。 (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汇报讨论的结果,并扼要板书。 (6)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从头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康健? (7)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 (8)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9)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 二、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分组讨论: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第1节食物链(第1课时)

第1节食物链(第1课时) 一、设计思想: 本课时教学基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以问题为中介,以多媒体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设置,组织有效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不断用问题解决的行为探究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求对问题的解决,在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食物链”是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一节内容,在学习了“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的基础上学习“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第1课时内容包括2个“分析活动”。第一个是“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生通过卡片“接龙”活动,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6种动植物之间“谁吃谁”的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了解食物链的基本特点。第二个活动是“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通过分析我们日常的食谱,引出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使学生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教材信息库中“生态农业”的设计,呼应了前面的知识内容,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一方面知识储备少、形象思维能力弱,利用图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符合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他们合作意识欠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利用多媒体,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符合初一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12课 吃饭 教学设计

《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12课吃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时系教材《中文听说读写》II第十二课。本部分的主要活动是读懂菜单,在中餐馆点菜、在餐厅买饭、付帐等,能准确描述爱好、味道,增加学生的词汇以及增强学生实际运用中文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虚拟出外就餐,通过阅读菜单和表格,学生能了解各种肉、菜、菜名、味道、调料、烹调方式,培养外出在餐馆就餐的口语能力。 ②学生能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形容词重叠、多/少+verb、结果补语、“来”作为代动词。 ③学生能根据英语阅读材料,翻译成汉语,并能纠正错误信息的表达。 (2)教学难点 ①学生通过文中给出的线索,猜出词义 ②学生活动:学生做为餐馆管理者完成社会调查,了解一家餐馆营业额下降的原因,做出一份餐厅整改计划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出外就餐的词汇如,饿、渴、饭馆、盘等 (2)学生了解中餐就餐规则习惯、菜品种类等,能够独立点餐。 2.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读懂菜单,并通过文中给出的线索,猜出词义。 (2)学生能够以书面形式简单介绍餐厅的基本情况,如路程远近,饭菜价格及质量、服务、特点等。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餐厅的比较,学生外出就餐时能做出理智选择。 三、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①现在有家在FREMOTN中国餐厅,我们简称它为A餐厅,做午餐和晚餐为主。在yelp 上的评价不好,生意越来越差,面临关门。现在老板三顾茅庐请您这个商业奇才出山,来拯救他的餐厅。 你受命于危难之时,请你来拯救这家餐厅吧。 A餐厅在yelp上的评价是这样的: (Decent food, but non-existent service, to say the least. You ask for something, and it is forgotten SERVICE SUCKS AT THIS PLACE!)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饮食与营养》文字素材2

饮食与营养 营养素的种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 1.动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 2.植物性油含有丰富的脂肪; 3.谷类、薯类、豆类富含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4.大豆除含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根据我国的饮食特点,一般情况下,成人三大营养素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55%~65% 脂肪占20%~30% 蛋白质占10%~15% 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摄取的食物应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平衡 膳食要有良好的感官性状:色香味俱全 食物要无毒无害,不受污染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1.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2.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3. 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250g-400g为宜。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1、蔬菜水果能量低,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 2、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3、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各年龄人群适当多饮奶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人每天平均饮奶300ml.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应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g-50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1、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2、瘦畜肉铁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且含有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禽类脂肪含量也较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各种营养成分比较齐全,是很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 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1、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建议我国居民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 3、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g或30g。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为宜。 六、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七、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膳食与临床治疗 1、膳食治疗是现代临床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营养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起到药物治疗所达不到的作用。合理的营养治疗能提高

《我们的食物》教学设计

1.我们的食物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让学生认识食物的多样性,了解食物的主要来源。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能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能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 3.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教具学具】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和图片(或自带一些食物)。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2.实物投影仪、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课件出示谜语: (1)小小一把伞,落在树林中,要是撑开来,再也收不拢。 (2)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吃进嘴里面 (3)四四方方,又白又嫩,营养很好,做菜做汤 2.引言: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吃饭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平常,而又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呀。你们平时都最喜欢吃什么呀?(学生回答。)

3.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小结并板书课题:1.我们的食物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1)提出问题: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有那些? (2)以小组为单位汇总填在表中。小组内填表,教师巡视。 我经常吃的食物 肉蛋 蔬菜 水果 主食 其他 (3)展示交流: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常吃的食物再介绍虽然不常吃,但自己知道的一些食物;还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爱吃的食物并说说爱吃的理由。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交流填写结果。 教师板书: 例:鸡鱼肉蛋…… 芹菜白菜藕蘑菇木耳…… 苹果桃子西瓜香蕉…… 馒头水饺面条…… 纯奶酸奶…… 粥鸡蛋汤稀饭…… (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师补充板书个别食物。) 我们的食物可真是丰富多彩,在以上的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学生发现并汇报) 小结: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食物原料,人们又把它们加工成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 【让学生对平常所吃食物进行统计、展示、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特点: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大自然;有许多食物是

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作者:周韫珍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和讯读书 在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谷类食物占有突出地位,是我们的主食。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50~70%来源于谷类,所需蛋白质约40%由谷类及其制品提供,另外谷类还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无机盐的主要来源,也是酿造业和畜禽业的重要原料及饲料。我国主要的谷类食物是小麦和稻米,此外还有玉米、小米和高粱等杂粮。 (一)谷粒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谷类都有相似的结构,其最外层是谷壳,主要起到保护谷粒的作用。谷粒去壳后即为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芽四部分。 ①谷皮谷粒的外面包围着数层被膜叫做谷皮。谷皮在化学组成上不同于谷粒其他部分,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并含有较高的灰分和脂肪,约占谷粒重量的13~15%。 ②糊粉层谷皮的里面是一层由多角形细胞构成的糊粉层,约占谷粒的6~7%,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它在植物学上属于胚乳的外层,在碾磨加工时容易与谷皮同时被分离下来而混入糠麸中,这对谷粒的营养价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③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胚乳系由淀粉细胞构成,约占全粒重量的83%,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而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含量都很低。 ④胚芽位于谷粒的一端,约占全谷粒重量的2~3%。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胚芽的特点是脂肪及纤维素含量很高、质地比较松软而韧性较强,所以不易被粉碎,在磨粉加工过程中容易与胚乳分离而混入糠麸中。 (二)谷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1.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 谷类中碳水化合物约占总量的70~80%,其主要成分是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淀粉是机体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淀粉可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二者分别占20~30%和70~80%)。直链淀粉经烹调后容易消化吸收,但支链淀粉在加工糊化后较黏,不易消化,如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所以煮出的粥比较黏稠。谷类中含有少量果糖和葡萄糖,约占碳水化合物的10%,虽然它们所占的比例小,但在食品加工上却有重要意义,当制作面包在第一次发酵时,这少量的单糖则是供给酵母发酵最直接的碳原。 2.蛋白质的生物价较低 谷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6%,多数在8%左右。在每日膳食中谷类食品所提供的蛋白质数量不少,但美中不足的是谷类蛋白质的质量较差,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种类皆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最常见的是普遍存在赖氨酸的缺乏,这就导致机体对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降低,尤其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