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发展史

粮食种植发展史

粮食种植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定居以来的几千年前。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

1. 新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人类开始从采集野生食物转向农业生产,种植谷物如小麦、大麦和稻米,并养殖牲畜。

2. 古代文明时期(约6000年前):在古代文明兴起的河流流域,如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种植和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基于麦类和稻米的农业社会得以建立。

3. 古代帝国时期(约3000年前):古代帝国的兴起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例如,古埃及的法老国家和古巴比伦的亚述帝国,都建立了强大的农业基础来支持其壮大的帝国。

4. 农业革命(18世纪):农业革命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通过引入新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化,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可能。这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5. 现代农业发展(20世纪):随着科技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种植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高产种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然而,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

6. 当代农业发展:在当代,粮食种植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土地耕地的减少和人口增长。因此,可持续农业和

粮食安全成为关键问题,农业技术和创新也被广泛应用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水稻的发展史

水稻的发展史 一、古代水稻的起源与传播 1. 水稻的起源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中国长江流域。当时,人们发现了一种野生水稻,开始收集和种植 这种植物。 2. 水稻的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逐渐传播到了周边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水稻传播到了印度次大陆;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又传播到了东南亚地区;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又传播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 二、中国水稻的发展历程 1. 原始农业时期 在原始农业时期,人们主要种植野生水稻。经过长时间的选择和驯化,逐渐形成了早熟、高产、易于管理的栽培品种。 2. 两汉时期 在两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耕牛耕地,并采用田间轮作制度。同时还 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如“五优”、“六优”等。 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水稻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采用了大量 的灌溉技术和肥料技术,使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

品种,如“粳稻”、“糯稻”等。 4.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农具和机械化设备,如犁、耙、锄、秧机等。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如“早籼稻”、“中籼稻”等。 三、世界水稻的发展历程 1. 日本水稻 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在日本,人们采用了许多先 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如水田制度、育秧技术、施肥技术等。 2. 东南亚水稻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地之一。在这个地区,人们主 要采用湿地种植法和普通田种植法,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 技术。 3. 印度水稻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之一。在印度,人们主要采用干田种 植法,并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水利设施和管理方法。 四、现代水稻的发展趋势 1. 基因改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采用基因改良技术来提高水稻的 产量和品质。 2. 精细管理 现代农业已经进入了精细化管理时代。在水稻种植中,人们采用了许

中国的小麦栽培史

中国的小麦栽培史 一、古代中国的小麦栽培 1. 小麦的引入和起源 •小麦最早是在新石器时代被引入中国 •小麦起源于中东地区,经过长期的演化适应了中国的自然环境 2. 小麦的栽培技术 •古代中国的小麦栽培主要采用手工耕作的方式 •种子选择、耕种、施肥等关键步骤 3. 小麦在古代中国的地位 •小麦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的栽培和利用在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的小麦栽培技术进步 1. 农业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 •铁制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耕地开垦和排水技术的进步,改善了小麦生长的环境 2. 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 •杂交育种技术的引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 •长穗、矮秆等改良性状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 科学化管理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小麦栽培过程中的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的科学化•利用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小麦的智能化种植管理

4. 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 •政府组织培训班和示范基地,向农民传授先进的小麦栽培技术 •农业部门通过各种途径推广新技术,帮助农民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三、中国的小麦产量和市场 1. 小麦产量的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栽培管理的改善,中国的小麦产量不断提高 •小麦栽培区域的拓展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增加了小麦产量 2. 小麦市场和农民收入 •小麦是中国人的主要主食之一,需求量大 •农民通过小麦种植可以获取稳定的收入,对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3. 小麦的国际竞争和合作 •中国的小麦产量虽然增加,但仍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小麦 •与国外的种植者和贸易伙伴加强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四、小麦栽培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1. 面临的病虫害和气候变化 •病虫害的防治是小麦栽培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2. 提高小麦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小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栽培技术和品种选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盈利能力,是小麦栽培面临的重要任务 3.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小麦栽培要注重土壤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有机农业,实现小麦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水稻发展史

陕西水稻发展史 陕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稻米是陕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陕西水稻的发展史。 一、古代水稻种植的起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就有了水稻种植的历史。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的一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水稻种子和水稻种植工具,证明了古代陕西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这些古代水稻的种植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灌溉,用水灌溉田地,使水稻得到充足的水分生长。 二、封建社会水稻种植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时期,陕西的水稻种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水稻种植主要是依靠农民自己手工完成,使用简单的农具进行耕种。农民根据经验和天象来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采用了较为合理的种植方式。同时,陕西的水稻种植也开始使用农耕牲畜,如牛、马等,提高了种植效率。 三、现代水稻种植的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陕西的水稻种植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首先是引进了新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病虫害、高产等特点,能够适应陕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其次是推广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水稻机械化种植、化肥、农药的使用等,使得水稻的种植更加科学、高效。再次是建设了现

代化的水稻种植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系统,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水稻种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陕西的水稻种植已经成为了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和渭河流域,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同时,陕西的水稻产量也逐年增加,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陕西的水稻种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家们将继续研发新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推广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陕西水稻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种植、封建社会种植和现代种植三个阶段。目前,陕西的水稻种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了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未来,陕西的水稻种植将会继续发展壮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简述中国古代主要粮食作物的种类和栽培历史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麦、大麦、麻七种。 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 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时,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 到1950年,粮食品种是指小麦、大米、大豆、小米、玉米、高粱和杂粮七大品类。1952年,粮食减为四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和薯类。1957年,粮食增为五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杂粮和薯类。1971年又把杂粮类改为“玉米”等,粮食为新五大品类:小麦、大米、大豆、玉米、薯类。1979年后《辞海》对粮食的解释是各种主要食料的总称,如小麦、高粱、玉米、薯类等。1996年根据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列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谷子、高粱、其他杂粮。1990年,国家粮食定购的品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 在粮食商品类中,粮食根据其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四类:1、原粮2、成品粮3、混合粮、4贸易粮。 国际通用的粮食品种概念。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所列的详细FOOD产

中国粮食史讲解

中国粮食史讲解 摘要: 一、中国粮食史简介 1.粮食在古代的重要性 2.中国粮食史的发展阶段 二、粮食种植技术的演变 1.古代的粮食种植技术 2.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 3.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三、粮食产业的变革 1.粮食产业的古代形态 2.粮食产业的近现代转型 3.粮食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四、粮食政策与粮食安全 1.古代粮食政策 2.近现代粮食政策及改革 3.粮食安全现状与挑战 五、结论 1.中国粮食史的主要成就 2.未来粮食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正文:

一、中国粮食史简介 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对于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粮食史的发展更是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自古以来,粮食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粮食史可以分为若干阶段,从古代的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的现代农业。 二、粮食种植技术的演变 1.古代的粮食种植技术 中国古代的粮食种植技术主要包括水稻、小麦、黍、稷等作物的栽培。当时的农民依靠手工工具和简单的生产技术,采用轮作、休耕等方法维持土地的生产力。同时,他们还通过选种、育种等手段,逐渐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产量。 2.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农业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耕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通过灌溉、排水等方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此外,肥料的使用和农具的改进也为粮食产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使粮食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现代农业技术包括杂交育种、基因工程、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三、粮食产业的变革 1.粮食产业的古代形态

稻米发展史

稻米发展史 稻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稻米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改良,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精神支持。 稻米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方的古人类已经开始种植稻米了。他们通过选育和改良,培育出了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稻种,为稻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稻米的种植和农业技术在中国古代逐渐发展起来。在古代农民的努力下,稻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逐渐增加。同时,人们还发现了种植稻米的一些技术,如水稻田的灌溉和水利工程的建设,这些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质量。 稻米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逐渐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区。根据历史记载,稻米在公元前3世纪传入东南亚地区,如印度、越南和泰国等地。在这些地区,稻米成为了当地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稻米的种类和品种也不断增加。人们通过选育和改良,培育出了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稻种。例如,在中国南方,人们通过选育早稻、中稻和晚稻等不同类型的稻米,以适应不同季节的种植需求。在其他地区,人们也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培育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稻种。 稻米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和技术的支持。在现代农业中,人们通过使用化肥、农药和高效的农业机械,进一步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为稻米的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病虫害、耐旱和耐盐碱的稻种,进一步提高了稻米的生产力和抗逆性。 稻米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稻米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水平和发展。稻米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人类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改良和创新,人们将稻米的种植和农业技术不断推向前进,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营养。 总结起来,稻米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过人们的努力和改良,稻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种类和品种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稻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稻米成为了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稻米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稻发展史

水稻发展史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本文将从水稻的起源、栽培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水稻品种的培育等方面,全面介绍水稻的发展史。 一、水稻的起源 水稻起源于中国,最早的栽培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发现一种野生的水稻植物,开始进行采集和种植。这种野生水稻植物生长在湿地和水边,具有较长的穗和细长的谷粒。 二、古代水稻的栽培技术进步 在古代,水稻的栽培技术逐渐进步。人们开始利用灌溉系统,将水引入田地,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同时,人们还发现了深耕和施肥的重要性,这些措施使水稻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水稻的传播与改良 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水稻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水稻种子传播到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等地。这些地区的人们开始栽培水稻,并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改良。 四、现代水稻的培育 到了20世纪,水稻的培育进入了现代化阶段。科学家们通过杂交

育种和基因改良,培育出了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这些新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五、水稻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水稻的发展史对人类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首先,水稻的栽培使人类实现了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人类开始定居并形成了农耕文明。其次,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水稻的发展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也推动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的减少以及病虫害的威胁都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了影响。因此,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培育更加耐旱、耐盐碱和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并通过精细的管理和科学的栽培技术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发展史经历了从古代的种植到现代的培育的过程。水稻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继续努力,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推动水稻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粮食资源。

中国古代水稻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水稻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水稻的采集与栽培 中国古代水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采集一种叫做原始水稻的野生植物,并尝试进行栽培。原始水稻是一种生长在湿地上的植物,长有许多穗状花序,籽实粒小而硬。 二、杂交与选育 程隆昌教授1964年在安徽郎溪发现了大果野生稻,开展了“郎溪实验”的早期研 究工作,随后,安徽大学水稻学研究所也随即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的水稻专门研究机构。该所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接连获得了一批水稻重要基因资源,并发表了一 批水稻育种、遗传的重要成果。 1962年日本暴发严重饥荒,当年农业研究家针对“如何保证饭粒不断绝”的任务 提出“高产稻的研究湖北省仙桃县杂交水稻试验区,杂交水稻很快给湖北农民带来了信心,还传化到全世界,得到百折(包括表扬、奖金、感谢信),也倒霉了玉环县的贫农。当然我国的水稻研究开发,在日本不是太有机会。 杂交水稻的出现引起了一场农业技术革命,其在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选育技术的不断进步,栽培改良的水稻种类逐渐增多。 三、育种技术与品种改良 在古代中国,水稻的栽培和育种一直是农民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根据史书记载,古代农民使用了多种育种技术,例如选择种子、杂交、人工选择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在宋代,农学家陆玑著《农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他在书中提到了多个高产水稻品种,并分享了一些栽培和育种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适应性选择、组合杂交等。 明代农学家徐光宪在《农政全书》中也详细介绍了水稻的栽培和育种技术。他强调了选择良种、精心管理和合理施肥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栽培措施,以增加产量和品质。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水稻的育种技术和品种改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代育种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对水稻的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基

中国水稻生产的历史经验

中国水稻生产的历史经验 中国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营养,而 且也是全世界最好的食材之一。许多历史人物都关注于中国水稻,而 回顾其开发历史,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过程和变 化细节。 一、早期水稻生产(约公元前3000-前221年) 早在公元前3000-前221年的中国,水稻就已经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农作物。当时,直接在沼泽上种植米苗是主要的水稻种植方法,沼泽地通 常生长在河岸边的水流旁,它的斜坡被自然形成的沼泽作为水稻的种 植地,能够防止洪水冲毁农田。 二、泥塘灌溉(约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这段时间内,中国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开发出了采用泥塘灌溉法的水稻种植方式。经过平地开沟,长江地区建立了那些圆形或椭圆形的泥塘,可以容纳足够的水,用以 喂养沼泽地里的水稻。 三、灌溉技术的进步(公元220-公元589年)

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水稻生产以及灌溉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理论家和实践者用法律明文禁止了乱排水,减少了水源被浪费的可能性。其次,把泥塘作为存储水源的容器被分成多个小池,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第三,把泥塘与水流连接起来,使得水稻的灌溉更加一致,改善了种植条件,提高了稻谷的品质。 四、水库建设(公元589-1860年) 从公元589年到1860年的这段时间,水库的建设和修筑也为中国的稻田灌溉工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上游水库的修建,可以有效利用地区的洪水,让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当水库开垦完成后,就可以使种植地大型化,灌溉用水也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生产量也更加可观。 五、机械灌溉(1860-1949年) 从1860年到1949年的这段时间里,机械灌溉的使用也促进了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新开发的机械可以减少人力投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作更大规模的灌溉,也可以保证种植地灌溉充分,提高了稻谷品质。因此,机械灌溉的出现是中国水稻生产史上的重要进程。 六、现代水稻生产(1949至今) 1949年以来,中国水稻生产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水稻生产质量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迁及其区域的形成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变迁形成 1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变迁 我国粮食作物在历史上作为主要食粮的地位多次变化,并且主要产地也不断变迁。战国前以黍稷为主,后以黍、麦为主,再后又以稻、麦为主。“五谷”的形成相沿了几千年,在食粮供应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因区域而异。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的粟、黍等作物,在北方干旱地区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的“粟”,又叫谷子,去壳之后称小米,《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粟的86个品种。质量上等的粟称为“粱”,意为“好粟”。因有黄、淡黄、青等各种颜色,故按颜色称为黄粱、青粱、白粱,故有“一枕黄粱”和“黄粱美梦”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性被人们发现,也与粟一样成为当时不可或缺的食粮。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小麦可以在晚秋和早春种植,能很好地解决食粮青黄不接的局面,加之石圆磨的发明和使用,使小麦的食用形式从粒食发展到面食,极大提高了小麦的适口性,因此小麦受到普遍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唐宋以前,我国北方的人口多于南方。唐宋以后,由于南方地区雨量充沛,适合水稻种植,水稻生产促进了南方人口的增长,水稻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在明末的《天工开物》记载有:“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黍、稷居什三。”说明在当时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水稻占绝对优势,其他粮食作物,如大豆、小麦、黍、稷等,退居次要地位。大豆虽然退出了主粮供应,但豆腐的发明体现了中国人巧妙利用植物蛋白的智慧。大麻更多的作用是用其纤维。一些作物退出食粮,而另一些作物又加入到食粮的行列。明代,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我国现代重要的粮食作物。可以说,每一种作物的栽培史,就是农耕文明史的重要一章[1]。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大国,初期的农耕文化就是粟作文化和稻作文化。如今,“粟”所代表的旱作文化已被麦、豆、薯所取代。我国粮食在唐宋时期就出现过商品化的态势,唐朝中叶以后,南方政治安定,广修水利,占据了土地、光热水气的有利条件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成为全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均有大量南方稻米输往首都和北方地区。然而,“自给自足”的观念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根深蒂固,直至今天仍然有着深刻影响。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中,市场需求的商品化对农作物种类及产地变迁的影响微乎其微。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进步,食粮作物的产量也不断增长,最具典型性的就是水稻和玉米。汉代以前,我国农业生产区主要局限于黄河流域一带,由于水资源条件差,水稻种植不多。东汉以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逐渐开发,水稻在全国食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元代以后,从国外先后引进了玉米、甘薯和花生三种旱地作物,都因适种性广、产量高而得到大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比较适宜北方的自然条件,加之清朝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很快,玉米适口性好,因而成为一种廉价的食物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旱地作物。大豆是我国东北的原生植物,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无机氮,而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在原来休闲的土地中种大豆,实行禾、豆轮作,可恢复地力[2]。当时中原地区的农业耕作正由休闲制向连作制转变,需要寻求养地的新途径。大豆的出现刚好适应了这种需求,由此大豆引入中原,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使中原的农业生产以及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抗灾、保收、救荒年”也是农民选择粮食作物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先民居住在黄河流域,经常由于水、旱、风、雹、霜及病虫害对作物危害造成饥荒。于是必然要注意到作物的抗灾性能,往往选择能抗灾、保收的作物,尽量避免或减小损失。如小麦在夏初成熟,而一般谷物都是春种秋收,此时正值青黄不接,正好可以实行轮作,接续民食,还可减少闹饥荒的机会。我国著名的农书《农政全书》就着眼于救荒、高产作物,如在“甘薯十三胜”中,甘薯就作为“风雨不能侵损”、“凶岁不能灾”、“虫蝗无所奈何”的作物。芋也是有名的救荒食物。生长期短、耐旱的荞麦,春、夏、秋都可以种,遇到别的作物受灾的情况,可以补种一茬荞麦,而免于一无所获。为了“保收”,像稷等比较低产的作物,也没有被淘汰。传统农业极少以市场交换为目的,作物种植除了取得衣食的资料外,还需要考虑其他作用。比如高粱,籽实是酿制白酒的原料;秸秆又是河防工程上修筑堤防必不可少的材料,可作建材、织箔编席、编筐、夹篱笆、搭瓜棚豆架、充作饲料和燃料;穗梢可作扫帚;叶子可以织席子,织蓑衣,编草帽,作燃料。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的牧草,还可用作绿肥以培养土地肥力。在引进甘蔗和甜菜之前,用大麦制糖以做甜食,名曰“饴”。引进棉花之后,棉花提供的纤维在质量上和数量上胜过大麻,由此棉花取代了大麻,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这在我国农业种植史,以及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大变局[3]。 2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的形成与发展

水稻的种植历史,水稻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水稻的种植历史,水稻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回答2016年11月份,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签署了《科学家建议》,在该次学术研讨会中,认定我国水稻栽培起源地为100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根据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我国发现40多处遗存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址,其中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最为集中,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余遗址分布在福建、安徽、广东、江西、云南等省份地区。 一、水稻的种植历史 1、2016年11月份,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签署了《科学家建议》,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一万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 2、根据多年来的考古发掘,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4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遗存炭化稻谷或茎叶,其中最为集中的地区为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地区次之,其余零散分布在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份地区。除此之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地区同样遗存有炭化稻谷或茎叶。 3、石器时代开始,大米始终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人民的主粮。在唐宋时期以后,南方部分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明末时期,粮食中大米大约占据70%,麦类、粟、黍大约占据30%,其中大米主要来自南方。 二、水稻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1、北方地区

(1)北方地区一般为单季稻,通常在清明前进行播种,4月底5月初完成移栽,9月份左右进行收获。 (2)如果是种植双季稻,第一季水稻在4月中旬育苗,8月初进行收获,然后立即进行第二季水稻的移栽工作,在地冻之前完成收割。 2、南方地区 (1)南方地区一般为双季稻,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在5月1日之前完成移栽,8月1日之前进行收割,同时立即进行晚稻的移栽工作,然后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对晚稻进行收割。 (2)如果是长江上游地区,一般以种植单季中稻为主,在清明前后播种,5月初进行移栽,8月中下旬进行收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