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课题

儿童诗课题
儿童诗课题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表

课题名称改革与创新儿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

负责人冯海红

所在单位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

完成时间2008年6月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数据表

课堂教学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存在各自的利弊。如何更有效地开发童诗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写出更多的优秀诗作来,这是必须通过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加以改变的。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研究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作技巧,减少学生童诗创作中所走的弯路。

2、研究出有效的儿童诗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维。

3、研究出儿童诗的欣赏、修改和评价的操作体系。

4、研究出各种课型的童诗课堂教学模式。

5、研究出一套值得借鉴的诗社组织活动形式,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使校园充满诗情画意有效地推广童诗教学成果。

6、观察儿童在童诗学习中的情绪体验,探索让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儿童诗,学得有效,学得主动的教学方法,营造“趣味”、“灵动”、“有效”的童诗教学氛围。

(二)研究的内容

1、研究各种课型的童诗课堂教学(入门课、欣赏课、模仿课、采风课、综合课)。

2、研究童诗教学中外显因素的影响(课堂布局、组织形式)

3、研究儿童诗创作的基本技法,如何进行儿童诗的思维训练。

4、研究儿童诗对学生各级能力的培养(欣赏、修改、评价、创作、表现)。

5、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童诗教学成果的推广。

6、研究进行童诗校本教研的有效措施。

7、研究“趣味”、“灵动”、“有效”的童诗教学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学到童诗欣赏、修改、评价、创作、表现等能力。

三、课题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思路

1、建构管理模式,形成诗教工作网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氛围的形成。

3、建构开放型童诗课堂教学模式。

4、广度开展童诗诵读活动。

5、童诗教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观察、谈话、发放问卷等方法,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对学生学习进行儿童教学前后的变化有一个科学的、客观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让学生在学诗吟诵和写诗创作中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3、观察法:以直接观察或者间接观察、抽样观察或者追踪观察,搜集第一手事实材料,从中发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4、经验总结法:依据教育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及时总结经验。随时撰写经验文章,甚至专著,并且及时宣传推广。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课题启动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

2、进行文献研究,收集资料信息,组织对题论证,制订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研究任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儿童诗教案1

当你苦着脸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3.引导学生练习仿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练习仿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该怎样面对呢?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小诗他会告诉我们。 出示儿童诗《当你苦着脸》 当你苦着脸,鲜花就垂下花瓣,当你苦着脸,秋千就不再飞荡。当你苦着脸,青草就长刺,会咬人…… 我的小家伙,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而你却苦着一张脸,瞧,春天也布满阴云,瞧,连大树,也垂头丧气走出了花园。 小树们,也跟着大树走了,全部走完…… 怎样才能让它们都回来呢? 小家伙,你对它们笑笑吧,你一笑,所有的花儿又会鲜艳,草儿又会变得柔软,走了的大树也都会跟着回到花园,秋千又会重新飞荡起来。荡着,荡着,荡上蓝天。 二.指导诵读 1. 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诗

3.指生诵读,师生评价. 4.齐读 三.理解感悟 1.一边读一边想:“苦着脸”与“露出笑脸”周围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你觉得是“苦着脸”好,还是“露出笑脸”好,为什么?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四.仿写练习。 当苦着脸----- 你一笑------- 五.欣赏学生佳作 爸爸的海盗船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仿编诗歌或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仿编诗歌或为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

儿童诗课题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表 课题名称改革与创新儿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 负责人 冯海红 所 在单位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 完成时间 2008年6月 ____________________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负责人姓名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冯海红 校长兼书记 本科 性别 专业职称 最后学位 民族汉 中学高级 无 出生年月 1967年 10月 研究专长小学语文 担任导师是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 宁波江北区庄桥街道外环东路 36号 (单位)87582416 (家庭)87211108 电子信箱 haih on g@https://www.360docs.net/doc/c88334313.html, 邮政编码 315032 要 参 加 者

三、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关于儿童诗教学的研究,台湾走得比较早,也比较多,相对来说,内地儿童诗教学研究要迟 一些,研究的也比较少,浙江、上海有几所学校曾有过研究,有的研究不是很深入,有的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宁海实验小学、竹口小学,但由于当时社会及各级学校并没有持别重视儿童诗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坚持下去,并没有为各地诗教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体系,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我们所知道的北仑实验小学的童诗教学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在 教学模式和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慈溪庵东镇中心小学的史进老师在童诗理论研究 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成果,但是他们学校的儿童诗也并没有推广开来,真正坚持搞童诗 教学的老师很少。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雪野老师曾经谈到:要发展一个学校的童诗教学,关 键就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这素养主要指与童诗教学有紧密相关的人文素养和文学素养。我想这就是很多儿童诗教学无法推广和深入的根本原因吧!在国内,儿童诗教学、理论以及出 还是需要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进行儿童诗教学研究意义重大: 版方面,还是一个起步阶段。虽然目前为止,浙江在童诗教学方面开展得最热火,但是在童 (一)培植人文精神的需要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圣野曾经说过: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人!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对人的熏陶有多重要。一首好的儿童诗作品,不仅选 最善、最美的角度,而且也教导我们用健康、开朗的心情去面对每 天以及每一件事情。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 (二)培养语文素养的需要 这是由诗歌的语言形式决定的。诗歌的语言 形式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语言高度凝炼,富有韵律节奏感,极有抒情性和意蕴美。诗是人 类语言的升华、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学诗的孩子的文学素养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童诗教学是 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将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充满 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童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素养。 (三)加快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发展 我校前年开始将童诗教学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进行研究和开发。两年来,在童诗指导、诵读、 创作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不过在童诗教学模式方面还停留在很落后的阶段,这严重影响 了童诗教学的推广和深度的开发。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亲自参与 到童诗教学中来,在童诗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成长,收获成长的快乐。 (四)建构新型的童诗教学模式 新课程呼唤开放的课堂,诗意的校园!全国各地许多学校纷纷尝试童诗教学,诗社更是如雨 后春笋,然而各地的诗教往往盲目而又缺乏有效、系统的教学体系,有的诗教甚至偏离了方 向。因此研究出一套儿童诗教学切实可行的操作体系,并且进行有效的推广,从而看到更多 的诗意校园,是具有非常深远意义的。从传统教学模式看,童诗教学往往离不开个别指导和课堂教学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存在各自的利弊。如何更有效地开发童诗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写出更多的优秀诗作来,这是必须通过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加以改变的。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小学语文全部诗歌教案 【篇一: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 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 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 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 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舍”。要求:这是教材中要 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 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 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里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的剪下的一片指甲”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诗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年级起,我们每一册的语文课本里都会给我们安排一些诗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诗歌吧,谁

来给大家背一首? 2、积累了这么多的诗歌,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有音乐感、分行排列……) 3、诗是生活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诗是大自然每一次快乐的舞蹈,诗是心坎里每一分暖暖的深情,诗是思绪中每一次飞扬的畅想。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亲近亲近这个小精灵,学写儿童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聊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既检查了学生日常的积累,而学生颇有韵味的诵读又为习作课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开讲氛围,学生对古诗特点的总结为后面儿童诗地创作做了铺垫。】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一)赏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你们试着读一读,感觉怎样?课件出示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A.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小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B.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吗?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这首小诗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师相机板书:充满想象 2、在儿童诗的世界里,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

浅谈儿童诗的教学策略——以儿童诗《我想》为例

浅谈儿童诗的教学策略——以儿童诗《我想》为例 发表时间:2018-11-08T10:53:32.3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8期作者:黄宁娟[导读]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儿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儿童诗浸润我们的语文课堂。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南第一小学532200 摘要:在儿童的精神成长中,诗歌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今天高速信息社会,特别是少年儿童依旧需要诗歌的滋养,需要通过诗歌自己获得生存的自信与意义,获得精神的升华、安慰与愉悦,记住勇气、自豪、善良和奋斗精神。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儿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儿童诗浸润我们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儿童诗诵读品析仿写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课标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首儿童诗《我想》为例,谈谈自己对儿童诗教学的粗浅看法。 一、诵读,读中感悟 1.听读,整体感知。创设良好的诗的氛围是诗歌教学的前提。根据不同的诗歌使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听听录音泛读或教师泛读,能感受到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轻松活泼还是悲伤难过,不必急于分析或是大声朗读。如在《我想》一课中,我先出示春天的画面,然后问:在美好的春天里,看到美好的春光,你会想些什么?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再引出著名作家高洪波以《我想》为题,写了一个孩子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在春天里的美好想象,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在学生自己诵读过后,教师再范读,这时的泛读不是强加、不是灌输,而是引导,让学生在听中体会老师是怎么读出孩子们在春天丰富的想象的。 2.自由读,个性感悟。学生对诗的内容、基调有了大概了解后,可根据不同的诗歌体裁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读的层次和要求要明确,读得通顺流利,读出韵律和节奏美。在交流中,可让学生想象画面,再自读,读诗不在于声大,而在于用情,读出自己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在《我想》第一小节的设计中,侧重指导朗读,举一反三,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以致用。如诗中的小主人,他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这美妙的想象呢?学生读后,适时引导,要注意重读和停顿的地方,体会诗中的情趣,读出诗歌的感情。必要时,老师可再泛读,指导学生听,与之前对比,让学生再读。 二、品析诗句,培养语感 1.品评难解字词句。如《我想》第一小节中的“悠”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在理解的过程中,就帮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孩子美好的愿望。在第三小节中三个表示看的词语“看、望、瞧”,同义而不重复,用词精妙。把蓝天当做学习的课堂,体会孩子想法的大胆。 2.想象诗歌中的意象。诗人往往通过构建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我想》在学生自读、自悟后,让学生说说诗中的孩子有哪些美好的愿望?你觉得他还会有哪些愿望?学生会畅所欲言,从中就让学生感受到孩子那许多美妙的幻想以及对美和自由的追求和幻想。 3.赏析写作技法、修辞手法。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含蓄美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我想》一诗共五节,前四节运用排比手法描绘“我”的四个愿望,形象由浅显直白到意蕴深厚,层层递进,次第呈现。作者在这四节里大胆想象、巧用比拟,物我一体:把自己的手安在桃树上,带着一串花苞;把脚丫接在柳树上,汲取营养;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瞧太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幻出春天的花草。既生动形象,又顽皮可爱、充满童趣。 三、仿写,勇于创造 儿童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尤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分行的语言,重复的句式,相似的段落,都是学生模仿创作极佳的学习范本,很多儿童诗的教学都可以以读为主,以仿写为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儿童诗的魅力。在学了《我想》之后,我请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迅速浏览一遍,看看每一节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课文的意象,把眼光投向大自然的其他景物,去触发我们的想象,并抓住事物的特点,选择一或两个事物进行仿写。通过仿写,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积累,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的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诗歌的学习也一样,仅仅教好课本上的诗歌,还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广泛阅读,大量积累的要求。每首诗的教学学习不仅局限于“这一首”,可以借“这一首”架起通向“其他首”这样的桥梁的作用。这样从一首到多首,从课内到课外,就可以不断丰富学生诗歌的积累。诗歌的滋养,儿童的精神必将不断升华,语文素养必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娟静待花开——儿童诗《我想》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6,(4)。 [2]费莲浸润在诗意的童年里——从儿童诗《我想》一堂课谈起[J].快乐阅读,2016,(8)。

儿童诗歌教学

儿童诗歌教学.txt26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本文由胡容2588973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一、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二、儿童诗的特征(一)饱满的儿童情感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三)新颖巧妙的构思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 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

儿童诗歌课程教案设计

儿童诗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正确使用语句创作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体验儿童诗的创作过程,共同交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儿童诗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初步培养审美意识,对生活的热爱,抒发真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以前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所以对于写诗并不陌生,只要让学生明白了儿童诗的特点,再引导会改写,能补充诗,并创造意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就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类型的诗,所以对诗并不陌生,在前几学期的学习中经常会联系仿写一些简单的小诗或是诗歌中的一个小节。但是并没有特别系统地学习过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所以用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写。 四、教学过程(课前学生自由诵读) (一)解读儿童诗,把握基本特征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过许多诗歌,最近,我们就刚刚学完两首儿童诗———《我想》《儿童的水墨画》,我也听说,最近,同学们课下也阅读了许多儿童诗歌,谁愿意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向大家展示一下?(请两位同学朗诵) 从同学们的朗读中看出,大家很喜欢儿童诗。那么,儿童诗与一般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大家不妨结合自己读诗的感受谈一谈。 (鼓励大家谈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课件出示: 格式自由情感饱满 语言凝练意境优美 想象丰富巧用修辞 格式提醒:可以是像《儿童的水墨画》那样以组诗的形式来写,但要注意围绕一个主题,表现一个中心。 (二)赏析儿童诗,领悟精妙构思 刚才,从同学们的交流看,大家既爱读,又会读,真有一双慧眼啊!其实,儿童诗本来就是专门为我们儿童写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诗歌,我们看着倍觉亲切。这些诗,构思精巧、缜密。这些诗,不但大人能写,而且我们儿童也能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儿童诗。板书:学写儿童诗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欣赏一首儿童诗,来学习儿童诗的构思方法。 大海睡着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一年级儿童诗歌教学策略

一年级儿童诗歌教学策略 ------将所学诗歌运用到生活、情境中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诗歌总共出现25首,其中开篇为上学歌,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价值观。拼音教学中有9首,主要为巩固拼音的学习。课文教学7首,识字教学4首,侧重点在于识字,语文园地4首,意在亲子共读,让学生感受阅读快乐,激发阅读兴趣。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展现儿童诗歌的魅力呢?如何让学生将所学诗歌运用到情境中呢? 一、多种形式朗读 教学儿童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把逗号或句号分隔的断句断恰当,把句子里的词语和词语间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准确,即把句子读通顺。自由朗读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可以请每个学生读一句,可以男女生各读一句,可以小组每组读一句,也可以同桌共读一句,如果诗歌短小,可让学生单独示范读,其他学生帮忙更正。朗读环节,教师要保证朗读时间充裕,力求全班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 二、领悟意境 简短的儿童诗中会出现为数不多的形容词或动词,这些词对拓展儿童语言,培养语感至关重要。如《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词语“小小的”和“弯弯的”,引导学生想象船儿和月儿的形状,并带着动作读一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看图。教师可以在读诗前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读诗后提问:哪几句诗反映的是图上的内容?如《影子》和《明天要远足》两篇诗歌,单看图上孩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表情,就能知道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中感性的语言符号一旦有与之相契合的鲜明形象,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更深刻,更令之难忘。 三、模仿创作,加以运用 《家》是一首学生喜爱的儿童诗,诗歌把学生带到了广袤富饶的大自然中,去寻找每种生灵赖以生存的地方。诗文最后升华到祖国是我们的家,读来真切感人,一种质朴单纯的归属感萦绕于怀。学完后教师提问:“蓝天还是谁的家?”学生们炸开了锅:“蓝天是风筝的家”“蓝天是飞机的家”“蓝天是海鸥的家”“蓝天是外星人的家”“蓝天是晚霞的家”……学生们大胆表达,从蓝天到泥土,学生给出了极富个性和创意的答案。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把主语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换一换,完成填空:_______是_______的家。

儿童诗《捉迷藏》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儿童诗《捉迷藏》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J540 吹面不寒杨柳风 走进孩子们的梦想诗园作业三 《捉迷藏》 圣野 小妹妹跟风 捉迷藏 小妹妹问风: 藏好了没有 呆了好一会 没有听风说话儿 小妹妹就从墙角后 跳出来找风 找来找去找不到 忽然“嘻”的一声 风在一棵树上笑起来了 有一张树叶子没站稳 给风一笑 掉下来了 小妹妹连忙跳过去 把叶子捉住,问它: 风呢? 叶子红起脸孔说: 我也不知道! 文本细读 一、了解作者 圣野原名周大鹿,现名周大康。1922年生,浙江东阳人。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 圣野的儿童诗,稚气、清新、有故事情节,并且富有哲理。稚气,使人觉得圣野就是一位小朋友。他的诗,深人到儿童的心灵中去了。他来了个“脱胎换骨”,把自己化为了儿童。他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心理去观察事物,提出了许多奇怪的问题。 二、探索这首诗的语言和内容 1、对话语言叙事 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了对话试的语言来叙述一件事情。小妹妹和风捉迷藏,她问风藏好了没有,没有得到风的回答却捉住了叶子于是又问叶子:风呢?叶子没有回答,却把脸涨红了。一问一答间塑造了一个可爱天真的小妹妹形象。

在这首诗里对话是主要内容,而且这些对话平实,简单贴近生活。作者用对话创设了一个儿童玩乐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秋风、有落叶,也有诗中没有描写的蓝天、白云。读这首诗时我的感受是虽然对话很简单但却营造了一个美好的 秋日让人想到了童年秋天的快乐。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很容易使小读者产生共鸣,在读这首时很容易被带入情景,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小妹妹,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和诗的距离。 2、白描式的语言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语言十分的朴素,选取的场景和人物都非常的小。就像中国画一样不多加修饰描写的直接纯粹。诗的第一句直接出现主人公“小妹妹”直截了当的说她在和风捉迷藏,没有过多的渲染也没有过多的抒情,看起来没有诗味,但读起来却回味无穷。 儿童的世界本来就是纯粹干净的,所以在这首诗中诗人所描绘的秋日捉迷藏也是纯净简单的。但是在这份纯净中有多了许多童年的快乐和天真。小妹妹没有捉住风却捉住了落叶,从她问落叶“风呢”,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稚气的孩童。 3、运用了儿童熟悉的语言 在这首诗中诗人所运用的语言都是口语化的,儿童十分熟悉的。比如“呆了好一会”“跳出类”“没站稳”,这些都是生活中孩子们常说的话,孩子们所熟悉的。这样的语言用到诗中孩子更容易读懂。 4、对于常识简单的渗透 这篇小诗描写了小妹妹捉迷藏这样一件常见的小事。小妹妹和风捉迷藏最会捉住了落叶,落叶“红了脸”。这个简单的场景中蕴含了一个常识就是秋天树叶变红飘落了。把这个常识蕴含在诗文里没有强加给孩子去理解,不生硬多了几分温馨。 三、对这首诗教学的想法 1、创设情境 带孩子走进秋天,体会秋天的天高云淡,回味做迷藏的趣味。 2、体会语言的趣味 体会诗中常用的儿童语言和有趣的口语。 3、简单的渗透秋天的常识,从诗文出发带孩子们走出室外去亲近自然,寻找秋天。 诵读活动设计: 诵读内容:《捉迷藏》 诵读对象:一年级 诵读时间:下午阅读二十分钟 诵读场地:校园读书长廊 诵读设计 一、带孩子们来到读书长廊 师:说一说今天你看到的读书长廊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 (树树木、花朵) 师:秋天来了,今天我们就读一首和秋天有关的诗 (范读诗文《捉迷藏》)

儿童诗教学策略分析教学提纲

儿童诗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儿童诗教学恰恰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是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儿童诗教学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二是儿童想像力发展较早,儿童诗教学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像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是儿童诗语言的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它具有情感高洁、想象丰富、童趣盎然、语言精美等特点。这就使得儿童诗和一般的阅读材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儿童诗的重点往往不是叙事,而是抒情;其次,儿童诗的语言精美、凝练,较多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儿童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是的诗歌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以讲读文章的方法来教授诗歌,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针对儿童诗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听童诗的声音——读诗 1.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读诗首先要有优秀的作品。儿歌是儿童诗的“童年”。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适宜于歌唱游戏,因此,最容易被刚入学的学生接受和喜爱。老师结合课文中的儿歌儿童诗教学,向刚入学的孩子推荐了《新编儿歌365首》。他短小,有趣,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孩子阅读、背诵。金波、圣野等一大批著名儿童诗人专门为低龄儿童创作的儿歌贴近他们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符合他们的心理,大大地拓展学生阅读儿童诗渠道,同时也为识字提供了很大的实践空间。 2、提高学生对儿童诗的理解金波、叶圣陶等著名的儿童诗人,他们都具有天生的与儿童的亲和能力。他们创作的许多儿歌都早已被学生所熟悉,如叶圣陶爷爷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早在幼儿园就能朗朗背诵了。读诗不等同于把诗读一下,要细细地咀嚼,慢慢地体会,才能尝到诗的滋味。因此在课堂中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介绍这些儿童诗人的故事和他们的作品,拉近诗人和孩子们的距离,增进孩子对诗歌的理解。 (二)练诗的体操——说诗,填诗 设计“课中课”,读诗品诗多积累如何对学生进行童诗教学呢?是单独拿出整节语文课对他们进行“填鸭式”灌输吗?这样学生会不会厌倦呢?还是将这些童诗作为每天的“甜品”,让他们尝一点就爱上这甜丝丝的味道?再三思量后,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开展“课中课”教学,即在每一次语文课上抽出5分钟的时间开展读诗、品诗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吟诵诗歌、热爱诗歌。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安排。 (1)寻因法的训练技巧 兔子→受人欺侮……哭红了脸…… 星星→树枝把天空戳了许多窟窿…… 石榴→开心笑得露暴牙笑迎秋姐姐 太阳→怕和我比早起输得脸红……涂脂抹粉……喝醉了酒…… 草莓的痘痘→化装时忘了……长雀斑了…… 小雨点→想出来透气……乌云妈妈的孩子…… 雪花→小姑娘梳的六个小辫子……

最新儿童诗课外阅读指导课有课件精编版

2020年儿童诗课外阅读指导课有课件精编 版

打开儿童诗的大门 ——儿童诗课外阅读指导课精品教案(有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品童诗、读童诗,激发阅读儿童诗的兴趣。 2、初步学会用“品味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的方法阅读儿童诗,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读儿童诗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儿童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儿童诗4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1、猜猜儿童诗 (板书:儿童诗)你知道什么是儿童诗吗? 指生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那么儿童诗究竟是不是像大家猜测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儿童诗的大门,去掀开儿童诗那神秘的面纱。(补全课题) 2、游戏识童诗 (1)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结束后,你可能就会明白什么是儿童诗了。 师生做游戏:《你问我答》(出示课件) (2)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3)出示《我不想吃鱼》,学生齐读。 (4)我们以前也学过不少的儿童诗,像三年级上册的《听听,秋的声音》,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一年级的《柳树醒了》《两只鸟蛋》等等。仔细想想这些儿童诗,再结合刚刚读过的这首,你对儿童诗是不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指生说。 小结:是呀,儿童诗就是专门为我们儿童写的诗。它语言优美生动,充满童真童趣、充满丰富的想象,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了解了什么是儿童诗,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她,一起去感受儿童诗的魅力。 二、依托文本,研究方法 1、出示课件:《朋友》 根据你对儿童诗的了解,你猜猜这首诗会写什么?生猜测。 2、指六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看看是不是和自己猜想的一样。 3、读悟儿童诗,学习方法 一读: 请同学们都来用心地读读这首儿童诗,看看你从这首诗中能读懂什么?可以在空白处写写你的理解,相信同学们能读出自己的发现。 交流: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教师随机指导)

(完整版)儿童诗创作教案

《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写儿童诗》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 教材分析: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二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其中提供了两首同龄人的诗《致老鼠》《爸爸的鼾声》,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儿童诗和感受儿童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儿童诗的平台。对于儿童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进行儿童诗的创作,从中领悟出一些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儿童诗的特点,模仿说诗句,补充诗句等力求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感知、了解儿童诗的基本特点,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2、把握教材特点树立开放意识 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到了高年级应该让孩子们能独立创作诗,愿意用诗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体味,激活想象等形式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体会怎样创作儿童诗,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自身优势,拥有施展才华的充分的空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交流起来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面对儿童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我一直都非常重视,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 一、儿童诗教学的不足 中国是诗的国度,儿童时期是诗一样的年华。把握好儿童诗教学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神圣职责。不过,我们发现儿童诗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要求过高,学生望而生畏 有一些老师,不理解教材选编儿童诗的目的。低年级教材中编入儿童诗,主要是为了巩固汉语拼音,为了识字,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作细致分析讲解,以理解为目的,损伤了儿童诗的情感性。不光要求背诵,还要默写。还有不少老师把小学生的儿童诗模仿说话当成“文艺创作”,常常用成人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内容要新、奇、巧,语言文字要生动、优美……忽视了儿童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儿童诗高不可攀的畏惧感,继而谈诗色变,渐渐失去了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二)不受重视,学习流于形式 儿童诗语言活泼,视角独特,富有童心童趣。儿童诗生动的文学性和现代语言更容易让小学生们接受。但是,老师在教学中,却往往不重视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相比阅读教学来讲,放在次要的位置。只是让学生读读、背背、抄抄,诗歌的形象、境界与韵味,则往往被忽略。 (三)积累太少,学生收获甚微 教材中儿童诗的篇目较少是令老师们苦恼的一个问题,教材中的儿童诗凤毛麟角,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了一篇就没有了,而有很多地方教学设备不足,没有大屏幕,老师没办法帮学生积累更多的儿童诗。使学生无法形成对诗的整体感受,

童诗创作课

童诗创作课——《落叶》课堂实录 落叶——学写儿童诗 (课堂实录) 执教并整理:汪燕宏 师:老师准备了一张图片,我们看大屏幕。真有意思,跟今天窗外的景色是一致的。以前也曾经看到过。看到这样的雨景,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感受? 生:我看到这幅图画,感觉空气很清新,很想拿着雨伞到外面坐一会儿。 师:你的想法真是浪漫。 生:我看到这幅图想到古代诗人写清明节的一首诗。(生背《清明》一诗) 师:咱们同学古诗文的功底真不错。 生:感觉心旷神怡,空气清新,在城市里生活好久没遇到这样的美景,也没呼吸到这样新鲜的空气了。 师:非常好的感觉。同学们,咱们爱学语文的孩子都需要这样用心去感受的。 师:那要是这雨下得时间长了,或者说咱们去秋游或去春游,遇上下雨天,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先会抱怨这雨为什么下得真不是时候,然后还说臭雨,臭雨。 生:我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同时会觉得今天非常倒霉。 师:对,真有点倒霉。那咱们来看看,这左右两边的句子都是写刚才咱们的这种心思。来,左边,我们一会儿读。(生齐读:我们去远足,天空下起了雨。) 师:右边呢,再一起读。(生齐读:我们去远足,雨偷偷地跟去) 师:有些同学读着笑了。来,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来表达你刚才这种心情? 生:我喜欢右边那句。 师:说说理由吧。 生:因为雨偷偷地跟去,就好像雨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同学,也很喜欢跟我们一起去远足。 生:我觉得后面一句呢,是一个积极的想法,而前面那句是有点抱怨的味道。 师:哎,积极的想法是这雨啊,不那么讨厌,反而有点可爱呢!就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雨就像是小同学、小弟弟要跟我们一起去远足。 那你说,跟着去,结果会怎样呢? 生:结果,我们被淋得像落汤鸡。 师:有点想法。 生:结果我们和雨成为了好朋友。 师:哦,是不是你和雨在草地上、在天空下一块儿玩了,是这个意思吧。 生:结果来了很多雨孩子。 师:咱们六一班的孩子可真会想。你看诗人是怎么写的。一起念(出示诗《远足》的后半部分:他玩得好开心,我们只好看他玩。学生齐读) 师:哦,把你们现在的心情再强烈地表达出来,好吗?(教师引读,生再次齐读) 师:诗人写得好在哪儿? 生:我觉得诗人把我们躲雨的开心的心情写出来了。

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提高诗歌教学水平、打造高效的诗歌教学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作为一个教学板块,诗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必须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歌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诗歌,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 一、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诗歌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诗歌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诗歌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歌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像《雨点》这首儿童诗,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其中蕴含的意境老师却没有解读出来。这里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其实是表明着“雨点”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情境,这种变化着的过程,教师是应该解读到的,也是应该引导学生读到的。但是在真实教学中我就在想,一年级的孩子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吗?不是说只要他们能读通、读正确就行了吗?这样的讲读是不是拔高了呢?接着就循环出现了上述在浅教和深教之间的问题。 二、诗歌教学的改进方法 诗歌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较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学写儿童诗教案设计

学写儿童诗教案设计郎中乡坝头小学崔丽霞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诗,但并没有系统地学过儿童诗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尤为合适,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兴趣。 学习目标: 1.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2.发挥想象,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3.通过学习儿童诗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点: 1.激发对对大自然的向往。 2.创造简单的儿童诗。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说出你知道的诗人的名字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向往。 2.出示PPT《咏鹅》导入课题《学写儿童诗》。 二、口述目标: 有一位名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诗人,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学学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板书:写儿童诗)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播放《蜗牛与黄鹂鸟》)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哦! 二、品读《蜗牛》,了解诗歌特点 (出示诗句) (1)自由读 老师为这首歌中的小蜗牛写了一首诗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交流感悟 (从小诗的简短、单句成行、好玩、有趣、想象成人来感悟儿童诗的特点:琅琅上口、充满童趣、想象丰富)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A:感悟琅琅上口的特点 ①指名读 你读这首诗,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简短、单句成行 ②谁再来读,说说你的感受? 你说的很对,哪几个字让你感觉读起来很顺口呢? 你真会读书,“慢,遍,全”它们的韵母都是an,这在诗 中就是押韵,正是有了韵,整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 (板书:琅琅上口) B:感悟充满童趣的特点 ①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