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本阶段文学的整体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全面走向成熟,从整体走向世界的十年。

文学主流的政治化;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地位的确立;文学的多元化并存。

总体而论是:30年代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文学时代。

20年代主要是新旧文学对文学读者和市场的争夺,文言与白话的矛盾和对立;30年代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乡村与都市成为主要的矛盾以及论争的焦点。

一、本阶段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国民党推行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力图建立“三民主义文艺”

为维持思想政治的统治,国民党企图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1929年,国民党在全国宣传会议上提出了“三民主义文艺”的口号,(鼓吹“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文艺要统一于国民党的“中心意识”,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封建观念,鼓吹文艺专制,参与人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傅彦长等)创办刊物,笼络文化人,公开宣称要打到“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要铲除“多型的文艺意识”,以民族主义作为文学的中心意识,提出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企图形成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

早在20年代文学革命时期,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等就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1925年郭沫若和后期创造社再次倡导革命文学。1927年底到1928年底文艺界对“革命文学”进行了论争,传播介绍马克思文艺理论,又一次提出了建立“革命文学”的口号,明确提出了创造无产阶级文学的历史任务。要求创造“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号召到“革命的漩涡中去”,?“我们的文学家,一个同时是一个革命家”。

在革命形势急变,马克思文艺理论进一步在中国传播,以及在日本左翼文学和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下,为了与国民党党制文化专制主义针锋相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会上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宣告以“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作为左联的奋斗目标,坚持艺术的“反对封建阶级的,反对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促进”新兴阶级的解放“。鲁迅在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在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要求在共同目标下扩大文艺联合战线,培养文学青年,坚持文学斗争,”造就出大群的战士“,强调了作家与人民大众的联系,强调作家的思想改造。左联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拓荒者》、《萌芽月刊》、《十字街头》(鲁迅主编)、《北斗》、《文学月报》、《文学导报》等革命文艺刊物,左联成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与国际上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保持紧密的联系。左联还成立了马克思文

艺理论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和作品做了系统的介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是自觉地把文学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结合起来的新文学运动,也是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思想运动。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革命文学的倡导,不仅在文学界树立了鲜明的旗帜,而且在整个思想文化界的斗争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左联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革命文学运动的深入发展,标志着党对文艺事业的直接领导,明确了文艺同革命的密切关系。左联的纲领强调了文艺在革命事业中要”作解放斗争的武器“,文艺作家”要负起解放斗争的使命“。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团体。

纲领:

1、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出发,团结进步力量,攻击反动力量。

2、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

3、从事无产阶级文艺的生产。

4、吸收外国新文学的经验。

局限:

政治上机械唯物主义和教条主义,左倾政治运动;组织上的关门主义;文学理论上照搬苏联的革命文学理论,将文学政治化,忽视了文学的本体性;艺术上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

左联的成就:

1、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文化围剿,发展和推动了左翼文艺

运动,形成文化革命的统一阵线。

2、推动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翻译和传播,加强了无产阶级文艺的理论建设,第一次大规模探讨了有关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3、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尤其是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郭沫若、丁玲、沈从文等的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走向世界。

4、开展了文艺大众化的讨论。设立了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展开了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5、展开了现实主义理论的讨论,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6、左联文学创作上的丰收,巩固了革命文学的地位,赢得了读者。鲁迅的杂文、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军、萧红等的创作,和冯雪峰、胡风、周扬的理论建设。

(三)人文主义文艺思潮:自由主义作家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文艺观

1、代表人物:梁实秋、沈从文、朱光潜等

2、主张: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认同艺术”超脱现实的原则“,认为”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朱光潜)。并且认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他们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和自由主

义思想,但与当时左翼革命文学所理解的中国现实政治需求有一代距离。

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倡导者多为对西方文艺有较全面的系统理解,同时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功底,他们的学识可以担当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桥梁。但在中国特定的时代,他们的文艺观念被误解,而没有受到重视,但对后来的文学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梁实秋的文艺观:他根据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为学术背景,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反思与评价,提出了以人性为核心的道德评价的文学评价标准,以古典的节制为美学追求。他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趋于浪漫主义,五四新文学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他在艺术上批判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思想上否定个性主义,在整体上否定五四新文学运动。梁实秋以人性作为文学的核心与唯一标准,认为人性是超阶级的,并且认为理性是人性的核心。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节欲的人性论。在文学创造表现上,一是注意感情的节制,二是注重题材的选择。力图建立有节制的、健康、匀调的具有古典主义美学特征的文学。

梁实秋强调人性的普遍性,否认文学的阶级性,提倡天才论,遭到左联文艺家的批判。

朱光潜(1897-1986)的文艺观:他通晓欧洲文学和心理学,是人文主义文艺思想的倡导者。主张文学的独立自足性,主张文学艺术的”自由生发,自由讨论“。强调文学的表现人生和悦情作用。

宗白华主张”诗意人生“。(荷尔德林的诗意的栖息)

二、文艺论争

(一)左翼作家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论争

1930年6月,国民党纠集由政客、军官、特务、流氓和反动文人组成的法西斯文学团体,掀起了反革命文化围剿,鼓吹”文艺的最高使命,是发挥它所属的民族精神和意识“,”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他们妄图用”民族意识“、”民族主义“来抹杀和代替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用”民族主义文艺来抵制和取代无产阶级文艺。企图借助“民族主义”的招牌与刚刚成立的左联争夺文艺阵地的领导权。实质上是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文化专政对无产阶级的文化围剿,以争夺文艺阵地和领导权,进而消灭中共领导的革命。他们还发表文章称颂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称赞“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的骄子,是政治上的一种新倾向”,散布反苏媚日言论,攻击普罗文化是亡国文化,他们妄图以“民族主义”的旗号达到国民党专制文化一统天下的目的,出版过《前锋月刊》,创作了《陇海线上》、《黄人之血》等反动政治宣传品。

瞿秋白、鲁迅、茅盾等人对之进行了批判和斗争,斥责民族主义文艺“是鼓吹杀人放火的文学”,揭露了他们的“麻痹欺骗”手段和法西斯面目,民族主义文学实际上是为国民党反动统治效力的“宠犬文学”,“屠夫文学”,“杀人放火的文学”,该运动是国民党变相的文化围剿,是国民党指令走卒破坏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把戏。经过左翼文学阵营的层层剖析和揭露,在全国人民抗日反蒋高潮的大背景下,“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不久便宣告破产。

(二)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人的批判

在1928年,为了倡导革命文学,一批参加过革命活动的作家和一批从日本归国的激进青年,他们以后期创造社、太阳社为营垒,引发了

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他们把主要矛头对准了鲁迅,同时还清算了茅盾、郁达夫、叶圣陶等,对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及其以后有一代影响和成就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批判。他们以当时的革命文学理论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学的传统,以此来构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论。

他们批判鲁迅的创作大都没有现代意识,只能代表清末义和团时代的思想,“阿Q的时代早以死去”,甚至说鲁迅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人物”。鲁迅发表了《“醉眼”中的朦胧》、《革命时代的文学》,茅盾发表了《从牯岭到东京》等文章,对革命派进行了批评。批判了革命文学中的概念化、公式化倾向,对文学本质的不重视,走上了文学标语口号化的道路。

1929年冬,在中共的指示下,创造社和太阳社停止了对鲁迅等人的攻击,进而与鲁迅等联合,开始了成立左联的筹备工作。1930年左联成立,宣告革命文学的论争结束。

革命文学的论争,为新文学题材、主题、人物等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对五四文学进行了重新的反思;对革命文学的机械论和概念化倾向进行了补正;加强了对文学社会作用和文学本体的认识;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促进了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但在特定的政治形势下,论争没有深入和总结,文学深层次的问题被阶级意识和政治立场所取代。

(三)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

以现代评论派主要成员形成的新月派,以徐志摩为代表,在思想言论上提出了“不妨碍健康的原则”和“不折辱尊严的原则”,视无产阶

级文艺为邪恶的瘟疫,向无产阶级文艺宣战。

其核心问题是“人性论”。新月派主要以梁实秋为代表提出了“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以资产阶级的“人性的普遍存在论”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人性论。认为文学应该表现最基本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文学是天才的创造,认为“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创造”,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

左翼作家鲁迅、冯乃超等对新月派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文章中,系统的驳斥了梁实秋的“人性论”和“天才论”,辩证的指出文学带有阶级性但并非只有阶级性。论争巩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地位,扩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

(四)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和论语派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4年主持出版小品文半月刊《人世间》,1935年创办《宇宙风》,以此为阵地,宣扬自我表现的“性灵文学”。

他的观点主要代表了自由主义的文艺观,要求作家表现封闭的自我审视的灵魂,排斥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关注和探索,提出把闲适和趣味作为文学的追求;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的流露,要求文艺摆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作个人生命的本能的、非意识的表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对艺术家社会责任的推卸,自然会受到批判;鲁迅等人针对当时的时代,提出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作家应该创作出呼叫的、抗争的文学。

(五)左翼作家与京派作家的论争

京派是30年代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主要阵地形成的北方作家群。朱光潜、沈从文是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将“和平静穆”作为美学追求的极至和最高境界,泯化一切现实,以达到内心“无矛盾,无冲突”的美学观。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鲁迅等提倡战斗的力的美,与之论争。

(六)关于“大众语文”的论争

1934年5月,汪懋祖、许梦因发动“文言复兴运动”,进步作家陈望道、赵元任、茅盾等集会,掀起反对文言文、保卫白话文的运动,展开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批评了欧化和半文半白的倾向,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对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具有较深远的影响。

(七)对胡秋原的“文艺自由论”和苏汶的“第三种人”的批驳

胡秋原在《阿狗文艺论》等文中自称是“自由人”,以中立的姿态,既批评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也反对左联,宣称“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将文艺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那是艺术的叛徒,......以不三不四的理论来强奸文学,是对艺术尊严不可饶恕的冒渎”。他又在《勿侵略文艺》中说让政治破坏艺术,“是使人烦厌的”,反对“只准一种文学把持文坛”。胡秋原受到左翼作家鲁迅等人的批判,此时,苏汶以“第三种人”的姿态出来声援,他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中,攻击左翼文艺“霸占”文坛,使“文学不再是文学了,变成连环画之类;而作者也不再是作者了,变成煽动家

之类。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作者们是终于只能放手了”。后来,他又写了《“第三种人”的出路》、《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等文章,攻击革命作家和革命文学,指责左联成了阻碍新文学创作的罪魁祸首,指出文学不必作阶级的武器,攻击左联作家“左而不作”。对此,瞿秋白、周扬、鲁迅、冯雪峰等人发表了系统批驳的文章,瞿秋白在《文艺家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中指出,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有超出阶级利益之外的“文艺自由”,在阶级社会里,文艺家“始终是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代表。在这天罗地网的阶级社会里,你逃不到什么地方去,也就做不成什么‘第三种人’”。鲁迅写了《论“第三种人”》和《又论“第三种人”》对胡、苏的观点进行了批驳,揭露胡秋原、苏汶宣扬超阶级文学的虚伪性。

左翼作家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批驳,坚持了文学的阶级性和文学必须为政治服务等观点,维护了左联在文艺界的领导权地位。

三、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一)时代的变化引起文学潮流的变化

中国革命的历程由五四时期的思想革命转向社会革命,20年代是五四个性解放的时代,30年代进入到社会解放的时代,从对人的个人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转向对社会性质、出路、发展趋向的思考和探求。

(二)三大文学派别:

1、左联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左翼成立后注重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建设,要求以现代大工业中的产业工人代言人的身份,对封建的传统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

及西方殖民主义同时展开批判,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工具。

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要求文学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忠实地反映生活。在文学与革命的关系上,要求文学反映革命斗争的现实生活。提出了文学的阶级性和无产阶级文学问题。强调世界观对创作直线式的决定作用,用哲学方法或世界观取代艺术方法,创作上,要求文艺家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参加具体的革命斗争,作品要表现“阶级的意欲”。

特色:对文学政治功利性的推崇;对文学阶级意识的强调;对文学大众化形式的倡导和追求。

2、京派

“京派”是鲁迅在文学批评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30年代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主要阵地在北京、天津形成的北方作家群。朱光潜、沈从文是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将“和平静穆”作为美学追求的极至和最高境界,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他们陶醉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美,置生于自由、散漫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天然的追求文学和学术的独立与自由,既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成为文学贵族化的理想主义者。

主张:纯文学本体论。既不视文学为消遣,也不视文学为至上,而是追求文学的纯正,文学不应在政治纷争中去周旋,摒弃文学的商业化。

崇尚和谐、淳朴、节制的美学观念,带有古典主义的美学特征。于

和谐中对立统一,节制感情,不能无节制的任意发泄。他们着眼于民族性的重造,从民族的长远生存来考虑文学的建设。

3、海派

海派是沈从文在文学批评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以30年代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遣文化畸形发展的产物,他们依托于文学的市场,既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着都市的“文明病”。正是对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的矛盾心境,使他们更接近西方的现代派艺术,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与新。

(三)创作趋向

(1)文学创作的题材空前的开拓,表现角度有了新的开掘对社会、人生和平凡人性的表现以及对社会诸多领域的表现,构成了三十年代文学对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式的反映。如巴金的青年世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老舍的北京市民世界、茅盾的都市生活世界等......

(2)文学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多样化

30年代文学是社会立体的全景式史诗式反映。五四是抒情的时代,30年代是叙事的时代。30年代小说的成就最高。鲁迅《故事新编》、鲁迅的杂文、茅盾《子夜》,巴金的《家》、丁玲《一九三六年春在上海》、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边城》、曹禺《日出》、《原野》等戏剧、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戴望舒《乐园鸟》等诗歌问世。

心理刻画放在具体的社会剖析中去完成,在社会历史运动中去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和走势,作品呈现出历史的深度。

对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下人的生存以及困境的思考。

海派作家对现代文明下人的异化的思考和表现。

(3)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审美特征同步形成

对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全景式的反映;对民族命运和历史的反思;具体时代潮流中的战斗精神;以及个人的独特风格汇成了30年代文学的壮丽画卷,是中国现代文学独立品格的形成和走向成熟的标志。

左联文学的英雄主义,革命气慨;人文主义文学对文学本题性的追求;富有个性化的创作;对传统民族形式的发掘和借鉴构成了30年代文学的丰富画卷。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精)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917年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条件:①文化基础: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传统文学内部结构调整 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 报刊大量创办 ②社会基础:科举废除,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 现代稿费制度规范化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军阀混战,政治局面混乱,无法进行严密思想控制。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提供物质基础。 ③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⑴抨击了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存在偏激部分 ⑵广泛引进和吸取运用西方文化。 ⑶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学术氛围。 过程:①开始: 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初步阐明了推行白话文立场。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⑶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②和复古逆流的辩论: ⑴批判黑幕小说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 ⑵文化保守主义(国粹家林纾对新文学的攻击 ⑶与“学衡派”(新文学保守主义的辩论。(文学革命的激进性 ⑷与“甲派”(政治复古逆流的论争 在与守旧派的反复论争中,新文学运动的理论逐渐完善清晰。新文学运动是在激进而浮躁的历史氛围中发生的,难于思考文化转行和选择的复杂性,也难于接受对立面某些可能正确的意见。 新文学运动的成果: ⑴最重要成果: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⑵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⑶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⑷文学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实绩。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文协: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在“文协”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等一系列提案。选出了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郁达夫、朱光潜、王平陵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之后,又选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这是当时中国文艺界规模最大的组织,其成员包括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除汉奸以外的各抗日阶级、阶层,各种流派的文艺工作者,而革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又是其中的主体。她的诞生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文协”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创办了各种会刊。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刊物,是《抗战文艺》。它于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之后移往重庆,共出版印行了十卷七十一期,直至抗战胜利。它刊载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与文艺相关的其它文章,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它自己也成了抗战时期一颗璀璨的文艺明珠。 其二,团结了最广大的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左联”时期的关门主义偏向。同时,也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座谈会”等,培养了许多青年文艺工作者。 二、1940年,对“战国策派”的批评 1940年,当一个特别的文艺派别“战国策”派出现以后,围绕这一派别,又展开了一场思想交锋。这一派别的骨干成员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是聚集在昆明的教授和文人,其主要活动阵地有《战国策》半月刊和《大公报》副刊《战国》。这一派别虽主要从事文艺活动,但却有明确的政治倾向。 2他们的政治观是“争于力”,他们认为,“科学发达的国家,随时可以用科学的力来支配其他落后国家的生命”,战争,“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标准,只有力,力就是正义。”中国昔日的“战国时代”,“也就是现在(抗战时期——引者注)的整个局势的特点”。 同时,他们认为:“抗战以来,中国最有意义,最切合实际的口号,莫过于…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第一个就是…战?,第二个就是…国?,第三个就是…策?。” “战国策”派的名称由此而来。“战国策”派的宗旨是,“以…大政治?为…力母题?(Leitmotif),抱定非红非白,非左非右,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之主旨,向吾国在世界大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之途迈进。”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其“大政治”一脉相承,那就是“恐怖、狂欢、虔恪”三大母题。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提倡,而且,还有一批作品实践其主张,如《野玫瑰》、《金指环》、《间谍夫人》等。这些作品多表现“曲线救国”的主题,甚至直接歌颂特务和汉奸。 针对“战国策”所作所为,《新华日报》、《文化杂志》、《野草》等报刊,分别发表了汉夫的《…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战国?派对战争的看法帮了谁》,李心清的《…战国?不应做法西斯主义的宣传》,欧阳凡海的《什么是…战国?文艺》,洪钟的《…战国?派文艺的改装》,刘念渠《读〈野玫瑰〉》等文章,对战国策派的主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富有主体性的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创作动机三个环节。 一、材料储备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因为,与其他任何创造一样,作家从事文学创造也得有材料。某一具体作品虽然可能是独创的和前所未有的,但其内容却必须依赖于某些特定的材料。没有材料就等于做无米之炊。 文学材料虽以精神现象的形式储存在作家内心,但它们既不是先天就有也不是神授的,更不是自己憋在静室中“想”出来的。它们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客观的社会生活。 由此而言,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归根到底,就是作家主体把社会生活中许多似乎无用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 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四种。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是按照作家精神专注的趋向和程度而划分的。无意获取是指作家从小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接收到的大量刺激。对于这些刺激,他虽然没有有意地记忆或着意地思索,但它们却作为连续不断的信息流悄悄地进入大脑,有些甚至会在长期记忆中扎根。 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是从作家获取材料的渠道来划分的。实践获取,主要指作家主动(或被迫)投身某一生活领域(或某种社会实践)去感受刺激,并获取信息的途径,这种材料又叫做直接材料。 书本获取,则是指由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它常常要依据前代或古人传递下来或同代人所提供的思想材料来从事创作,所以又叫做间接材料。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感知。 艺术发现名曰“发现”,其实不是外来的,而是由作家内心酝酿而成的。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作家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艺术发现发生时,作家往往眼前豁然一亮,心头突然一震,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例路遥“老鼠药”,余华“衣衫褴褛、一路哭泣的老人”)(如;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其外界的刺激是作者在大街上遇到迎面走来的一个衣着褴褛,泪流满面的老人,他边走边哭,这一情景深深触动了余华,作家进而思索:他为什么哭得如此伤心? 《红与黑》最初的外界刺激是司汤达见到报纸上登载的一则情杀的消息. 作者的内心孕育是指对创作素材的积累, 创作题材的准备, 对于创作触发点以及其他有关创作的从内容到形式到表现技巧的冥思苦想和孜孜不倦的搜寻和探求.没有内心的孕育, 外物的刺激犹如落在了青石板上, 是不会发芽生长的; 有内心孕育就如同给种子提供了一个适合生长的温床,为它们发芽生长准备了一个条件.这就好比苹果落在你我的头上,只会感到疼痛,而落在牛顿的头上就不同凡响了.)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个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 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

第一讲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第一讲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教学目标: 了解这一时期各种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观点,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知识点: “革命文学”的倡导、普罗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左联、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拉普、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刘西渭的《咀华集》 “普罗文学”即无产阶级大众的文学。“普罗”是法语普罗列塔利亚的简称,意思为无产阶级的。“普罗文学”虽然源自法国,却是在苏联繁荣起来的,并增添丰富了“大众”的含义。普罗文学遵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是政治经济的产物,左联也宣传他的政治功能,并使之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学。 “拉普”全称为“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 “纳普”: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连盟。 重点难点: 1、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2、左翼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与得失 3、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两大文学思潮的对立 一、30年代文学的显著特征 1927年的政变。 1928年1月,太阳社蒋光赤、钱杏邨等创办《太阳》月刊,同时创造社李初梨、冯乃超、彭康等人创办《文化批判》;创造社的《创造月刊》发生“突变”;这些都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兴起。 1928年3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创办《新月》月刊,主张“独立”、“健康”、“尊严”原则。 1、第二个十年,即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 A、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 B、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作用。 C、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

二、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929年9月,国民党提出“三民主义文艺”的口号,在南京办起中国文艺社,刊行《文艺月刊》;在上海则有《民国日报》的文艺周刊与《觉悟》副刊,公开宣言打倒“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建设三民主义的新文学”。 1930年3月,“左联”成立,国民党发动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出版《前锋周报》与《前锋月刊》,在《宣言》里提出统一于“民族主义”的“中心意识”。 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一般又称为左翼文学运动。以“左联”为中心,拥有二批发表园地,包括“左联”成立以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和“左联”成立前后的《拓荒者》(蒋光慈主编)、《萌芽》月刊(鲁迅、冯雪峰主编)、《十字街头》(鲁迅主编)、《北斗》(丁玲主编)、《文学月报》(姚蓬子、周起应主编)、《光明》半月刊(洪深、沈起予编辑)等刊物和秘密发行的《文学导报》(创刊号名《前哨》)。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运动:著名的刊物有《文学》(傅东华、王统照主编)、《文学季刊》(郑振铎、章靳以主编)、《文学月刊》(巴金、章靳以主编)、《文丛》(巴金、章靳以主编)、《论语》(林语堂等主编)、《骆驼草》(周作人、冯文炳、冯至等编辑)、《文学杂志》(朱光潜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沈从文、萧乾主编)、《水星》(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等主编)、《现代》(施蛰存等主编)、《新月》(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罗隆基等编辑)。此外,开明书店(叶圣陶、夏丏尊等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吴朗西、巴金等主持)、生活书店(邹韬奋等主持)等也是文学活动的主要园地;其中开明书店的《开明文学新刊》、生活书店的《创作文库》及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学丛刊》等,都有广泛影响。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三、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1928年革命文学倡导的原因: A、国共合作的破裂, B、上海聚集了一批经过革命实际活动的作家,一批留日归来的激进青年与之汇合, C、接受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以文学革命推动政治革命, D、受苏联“拉普”等外来思潮的影响,形成革命文学理论基础。 2、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革命文学”基本主张: 明确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革命的工具,提出新文学队伍要按照阶级性质重新划线站队,

第七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30年代文学思潮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个,即从1928年到1937年抗战前的第一阶段,亦称30年代文学。 第一节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30年代文学思潮的阐扬是以翻译与介绍西方精神的文艺美学论著的方式延伸,同时,本土学者的学理性探索的论著也不断出现。 日本美学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是二三十年代最能引起当时中国美学理念界兴趣的。1925年,丰子恺与鲁迅先后翻译出版。 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乃是文艺的根抵,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代表了新月派的现代雅士文学理想。 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提出以“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核心的理性评价的文学标准,藉古典主义的“节制”概念为其雅士美学追求。 梁实秋的人性论,是以理制欲的人性论。 朱光潜的美学、文艺学思想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 他们的文艺思想本质上承传了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二节左翼文学思潮 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作为正式的口号提出,并发展成为一场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运动。 发起这场文学运动的,主要是经过整顿的创造社和新成立的太阳社。 创造社的刊物《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发表郭沫若的《英雄树》和《桌子的跳舞》,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化》 太阳社的刊物《太阳月刊》,发表蒋光赤的《关于革命文学》。 与鲁迅、茅盾等人的论战。 左联: 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大会选举沈端先(夏衍)、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 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左联主要进行了下列文学活动: 一、创办刊物。《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等。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倡。 三、加强了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四、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五、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 提倡。 1931年2月7日,五位“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李伟森被国民党秘密杀害,震惊中外,史称“左联”五烈士。 1936年春,“左联”自动解散 两个口号(“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文学思潮与运动概要

第一个十年: ------------------- 文学思潮与运动部分 -------------------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1917年《新青年》迁至北京。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语体改革,提出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话、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同年二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上述两篇乃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钱玄同从语言文字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文取替文言文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廖种”。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傅斯年也围绕“文言合一制定国语”提出一些设想。但文学革命的主张,在思想禁锢的“无声的中国”一时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于是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春年》演了一回“双簧戏”,即由钱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提出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同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试图将 19 世纪欧洲文学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道主义直接移用于中国新文学。 1918年冬天,陈独秀、李大钊又办了《每周评论》杂志,同时,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办了《新潮》月刊,也致力于提倡白话文,提倡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文学,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介绍西文艺思潮,文学革命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同时还批判“黑幕派”和鸳鸯蝴蝶派,有周作人《论黑幕》、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鲁迅《关于<小说世界>》等。 贡献和影响甚大的著名古文家、翻译家林纾(林琴南)出来正面迎击文学革命,反对以白话文取替文言文。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尽反常轨,侈为不经之谈”(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1919年3月18日《公信报》。)北大校长蔡元培(蔡鹤卿)在致林纾的公开信中则重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我主义”(蔡元培:《答林琴南书》,1919年4月1日《公信报》。)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1915年9月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的口号。 4、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 5、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 6、《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 7、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他在《新申报》上发表、、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8、1921年1月成立于的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和。 10、文学研究会被称为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1921年7月成立于的,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2、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13、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4、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 15、语丝社成立于年,其主要成员有、、。 16、语丝社对中国现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7、成立于1925年的和,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18、台静农的的小说集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19、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 20、湖畔诗社成立于年,其成员主要有、、、,他们以为特色。 21、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成立于年。 22、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或。 23、田汉1923年成立了,创办了。 24、学衡派年成立于,其代表人物有、、等。 25、甲寅派主要人物是,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 参考答案 1、陈独秀《新青年》 2、1917 《文学改良刍议》 3、“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4、《终身大事》 5、“三大主义” 6、周作人 7、林纾《荆生》《妖梦》 8、北京文学研究会9、《小说月报》《文学旬刊》10、“为人生”14.东京创造社 11、浪漫主义12、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13、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二人即可)14、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5、l924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 16、散文17、莽原社未名社18、《地之子》19、沉钟社浅草社 20、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21、春柳社1907 22、新剧文明戏23、南国社《南国》半月刊 24、1922 南京吴宓梅光迪胡先骕25、章士钊 第二章鲁迅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教学目的 掌握这一时期文学思潮与运动的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 无产阶级文艺思潮与自由主义文艺观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步骤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论争:1928年初,应成仿吾之邀相继回国的留日创造社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与郭沫若介绍的李一氓、华汉等主办《文化批判》,同年元旦,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杨邨人等组成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他们在早年的酝酿和讨论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文章主要有李初梨的《怎样的建设革命文学》,冯乃起的《艺术与社会生活》蒋光慈的《关于革命文学》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郭沫若的《英雄树》等。 小资料:现代文学史上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爆发的一场论战。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由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单独领导的新的历史时期。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家如郭沫若、成仿吾等,刚从日本回国的青年作家如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以及在国内从事实际工作的作家如蒋光慈、钱杏邨、阳翰笙等,相继来到上海,聚集在文学岗位上。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他们对于文学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的现状深表不满,急迫地要求用文学作为向反动势力斗争的武器;苏联和西欧各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活跃,尤其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兴起,给予他们很大的影响和启示,在郭沫若等人的积极推动之下,从1928年初前后开始,以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在他们创办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杂志上,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 革命文学的倡导者的思想当时大多处于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化的过程中,尚未很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片面性和绝对化(《太阳》、《我们》等刊物纷纷加入到创造社一方,集中攻击鲁迅是?时代的落伍者?,甚至是?封建余孽??法西斯式?的?二重反革命?)。同时,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社会主义思潮中?左?的倾向的影响,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的分析存在某些偏差。反映在革命文学的主张上,夸大文艺的社会功能,忽视文艺的特性,忽视作家世界观改造的艰巨性,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等进步作家,否定?五四?新文学的成就。他们对鲁迅等人发动的批判,引起了进步文学阵营内部历时一年有余的论争。在数十种报刊上发表了 100余篇论争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 ◆革命文学倡导者的观点: 1、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阶级社会中的一切文学都有阶级性的, 都表现出一定阶级的意愿与要求,因此革命的无产阶级要创造无产阶级的革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的文学发展状况; 2、重点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学史地位; 3、了解本时期文学论争概况。 第一节概述 1.文学队伍重新组合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发起人包括各方面代表近百人,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2.文化中心转移及作家生活变化 3.传播媒体的衰落及文体的变化 4.地域政治文化的形成 (1)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部分留在上海的作家在英法租界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创作,或明或暗的表达对异族侵略的抗争意识,开展了一系列配合抗日救亡的文艺活动,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完全陷落为止,这时的上海文学,文学史上一般称作“孤岛文学”。 钱钟书、师陀、张爱玲、苏青 (2)国统区文学 A.抗战初期:(1937、7至1938、10) B.抗战中期(1938、10至1944、9) C.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至1949、9) (3)解放区文学 A.新题材,新人物,新主题: B.新形式: 自觉地探求文学民族化大众化 第二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讲话》产生的背景: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1942年5月召开的 二、《讲话》的中心内容 1.为什么人: 强调了“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从而确立了革命文艺方向。 2.如何为:“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和工农兵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 3.特别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 重点阐释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要求在文艺批评中,“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三节文艺论争 一、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梁实秋编《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约稿提出“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运动重要知识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运动重要知识推荐阅读: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013事业单位招聘 1、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 1917 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4、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终身大事》。 5、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6、《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周作人。 7、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他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 8、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9、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 10、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的创造社,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12、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3、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14、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5、语丝社成立于 1924 年,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 16、语丝社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7、成立于1925年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 18、台静农的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第七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30年代文学思潮 一、概述 1、基本特征:(1)、政治化 (1928年北伐战争<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失败>结束,1927至1937,土地革命/十年内 战/国内革命战争,与此同时日本侵略东北,东 北沦陷。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决 定二三十年间的文坛面貌 (3)、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及其他倾向的文学(近 现代通俗文学)共同存在、发展 《朱版教材》 基本风貌:一是上承五四人的文学的文艺、美学思潮及文学创作中的多彩艺术成就;二是左翼革命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 文学观念与话语:三种“人”的观念的对话、冲突——一是五四民主科学背景上的人文主义观念与话语;二是左翼革命文学的“阶级的人”的观念与话语;三是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人”的观念:充分世俗化中的充分人性化,即大众伦理道德与大众人性观。 2、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无产阶级(左翼)文学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 两大文艺思潮各自发展演变、相互竞争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1、革命文学论争——左翼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受苏联拉普、日本纳普等左倾文艺思潮影响)的基本主张:把文学作为政治传声筒,否认五四文学革命。 强调:无产阶级文学要“使读者得到旧社会的认识及新社会的预图”,“对于敌人的厌恶,对于同志的团结,激发斗争的意志,提起努力的精神,这是革命文艺的根本精神,也是它的根本任务”;为创造无产阶级文学,小资产阶级的作家要“把自己否定一遍”,“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要牢牢把握着无产阶级世界观”,“我们文学家,应该同时是一个革命家”。 (2)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成员和鲁迅、茅盾等人的论争 主要缘于其对五四文学的否定,把五四时期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当做革命的对象,把鲁迅、茅盾、叶绍钧、郁达夫等都当做“社会变革期的落伍者”。 鲁迅(《三闲集》)与茅盾著文予以反击。1929年末,中共出面要求双方停止论战,加强团结。 (3)梳理左翼文学倡导者于30年代五场重大文学论争 ①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P153 左:提倡“宣传鼓动的艺术”、“一切艺术都是宣传”、“艺术是阶级对立的强有力的武器” 鲁迅:一切文艺故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学 茅盾:批评普罗文学的标语口号不是文学 ②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与新月派及其宣传的人性论(梁实秋)、天才论的论争 梁实秋的“普遍人性论”: “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批评左翼“把文学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否认其本身的价值”,指出“人生现象有许多方面都是超于阶级的; 梁实秋的“天才论”: 文学是天才创造的,与一般人无关,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也反映了新月派的保守与贵族化倾向。

30年代文艺思潮与运动

第一章30年代文艺思潮与运动 通常意义上的“30年代文学”指1928年到1937年这一阶段的文学,也称为“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8—1937)是国民党政权由建立到相对稳定,同时又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为维持思想统治,国民党政府曾做过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的种种努力。……尽管掌握政权的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思想文艺领域却未能形成具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独立力量。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1—192页。 30年代基于不同政治立场的文艺群体 在文坛上占主流地位的是左翼文艺和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 1.国民党党制文艺——“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宣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以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运动》(1930.10)等。 刊物:《前锋周刊》、《前锋月刊》(1930);《黄钟》(1932)等。 代表人物及作品:潘公展、朱应鹏、王平陵、黄震遐、傅彦长等;小说《陇海线上》、《大上海的毁灭》,诗剧《黄人之血》等。 2左翼文学运动(“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3“自由主义作家”群体(“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在文艺观点上对国民党的党制文艺和左翼文艺都有不满,更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 第一节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左联”的成立 一、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 1.国际背景:1928年正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波澜壮阔地展开的时候。当时苏联和西欧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活跃,日本乃至朝鲜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高涨,给了中国革命作家以推动和鼓舞。1928年和1930年在莫斯科和哈尔科夫先后召开了两次世界革命作家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还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苏联有“拉普”——20世纪20~30年代初苏联最大的文学团体,“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俄文缩写的音译。日本则有“纳普”——“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的简称,1928年成立,并创建机关报《战旗》。)这都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造 成了很大影响。 2.当时国内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现时需求:20年代初期,恽代英、肖楚女、邓仲夏等共产党 人就开始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5年茅盾发表《论无产阶级艺术》,1926年郭沫若发表《文学与革命》等成为30年代革命文学的前奏。 1927年“4·12”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单独领导革命,政治上的独立要求文学上的独立。 大革命失败后,大批革命知识分子汇集于上海。(因为上海有外国人开的租界可以为他们提供避难之所)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阳翰笙,李一氓、成仿吾、钱杏邨、洪灵菲等;后来都成为革命文学重要力量。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 二、30年代重大的文学争论(3个)

中国现当代文学——4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章40年代文学思潮(3学时) 第一节战争制约下的文学 一、战争对文学的影响 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八年抗战+三年多内战,一个动荡的、大转折时期。 这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审美心态,促成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战争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心理、方式及题材、风格。即使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打上战时的烙印。 在不同的战争阶段,又有不同的时代审美倾向(审美标准也随时代变):初期、相持、解放前都不一样。 二、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此时期特殊之处) 战时的地缘政治文化,制约了文学的发展、风貌。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另外,还有1937(日占上海)-1941(珍珠港事件)年间,相对独立的上海租界,被称为“孤岛”。 文学也因此而分流为四。它们在相对独立的状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身,各具特色,也因相互隔离而难以形成整体。共同点是:都受战争环境影响、都接续五四的新文学传统。 第二节主要文学思潮(1.5课时) 一、国统区文学思潮 国统区在全国所占面积最大,作家最多、流派也多,所以思潮、创作都较为活跃,更能代表40年代主潮。在不同阶段,文坛呈现不同的基调与面貌。 1、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P278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了:速写化的小说、墙头诗、朗诵诗、传单诗、街头剧、活报剧风行一时,通俗易懂的宣传抗战的鼓词、唱本、小戏等唱主角;报告文学因时而繁荣,以至于所有文学体裁也都程度不同地报告文学化了。 缺点: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作家过于兴奋,满足于廉价的感情发泄和传达政治立场。 2、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1皖南事变)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开始关注社会与个人。作家们主体意识的强化,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风格和多样化发展。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萧红《呼兰河传》、曹禺《北京人》、郭沫若《屈原》);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夏衍《春寒》、《法西斯细菌》)。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四世同堂》),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3、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 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升官图》、宋之的《群猴》、钱钟书《围城》、张恨水《八十一梦》、袁水拍《马凡陀山歌》)同时,解放区文学和世界进步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对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前者推动着国统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迈向民族化和大众化,后者则分别对两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和“九叶派”产生影响,显示出文学也在向世界化、现代化的潮流靠拢。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 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 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 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 1、 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 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 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 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 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 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 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运动及主要的文艺思潮。 教学重点、难点:抗战时期文艺的特点,国统区的、上海“沦陷区”的文艺运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40年代文学创作概况 一、三大区域的划分 第三个十年的创作是指从1937年7月抗战爆发到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一段时间的创作。其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计12年。 战争环境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呈现出分割并存的局面,出现了三个区域: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这三个区域既有共性,又呈现出不同的创作丰貌。 国统区: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当时面积最大; 解放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武装根据地; 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和上海“孤岛”,即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租界处于被包围之中,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军进入租界区的这段时间。 二、国统区创作概况(分为三个阶段) (一)抗战前期:全民族亢奋中的文学的“统一”(时间:芦沟桥事变——武汉失守)整个国统区文学基调为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 1、文学观念统一为抗战服务,“救亡”成为文学活动的轴心,色彩统一、鲜明而单纯。 2、“文协”的成立: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 《抗战文艺》是当时最大的杂志。 3、在文学形式上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小型化”。 包括“广场艺术”(墙头诗、传单诗、枪杆诗)、“壁报文学”等大众化的小型轻便的艺术形式;还有用来解说宣传抗战的故事、鼓词、唱本、街头剧和戏曲等。 代表作有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在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与《三江好》《最后一计》一起,被称作“好一记鞭子”,风行一时。 这一时期的文学有报告化的趋势,报告文学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有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 (二)抗战中期:历史沉郁中的文学思索(1938年10月——1944年9月)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初期昂扬激奋的社会心理渐渐转入沉静,人们开始审视战 争,由初期的昂扬激愤转向沉郁苦闷。 2、文学从单一走向复杂。 文学向着多层次思维、多方位观察转变,文学艺术的表现追求应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倾向于“史诗格调”。 3、创作特点:“三个面向” (1)面向现实: (2)面向历史: 形成了以郭沫若《屈原》位代表的历史剧的创作高潮。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讲解

第二十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教学目标: 了解第三个十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并对一些重要而有争议的理论问题有所认知。 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民族形式”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 重点难点: 1、三种不同地域的文学发展概况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主要内容、主要影响 3、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论争要点及胡风文艺理论主要观点。 本章概述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内容很多,又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有较大的难度。 一、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1、此期文学的显著特征: 与战争与救亡的紧密联系。战时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包括思维方式与审美心态,促成许多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 A、战争对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 B、不同战争阶段不同的文学审美倾向, C、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制约。 2、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发展: A、国统区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武汉失守 基调是昂扬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一切,重视时代性、战斗性;又称为“盲目乐观情绪”。 “文协”成立:时间、地点、成员、刊物、口号、意义 (2)1938年,特别是1941年皖南事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面对现实中的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追求史诗格调,风格趋向凝重博大。 (3)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B、解放区文学的发展: 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

第八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八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30年代文学的外部条件的变化 1、从政治上看,阶级阵营和意识形态的对垒、对抗、对峙越来越鲜明。文学开始强调阶级性和阵营性,五四宽松自由的时代气氛瓦解。 30年代文学政治化表现在三个层面: (1)作家的政治化。 (2)描写对象的政治化。 (3)读者的政治化。 2、三十年代中国社会迅速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社会空前动荡,商品包括资本主义开始更全面地渗透,大都市在畸形发展,农村经济的急剧破产。 3、作家队伍结构的变化,出现了第二代作家: 第一代作家:来自士大夫的家庭或家族,是对士大夫家族或家庭的背叛,是启蒙的一代,而且这批作家身上有一定的贵族血统,有贵族的文化传承。 第二代作家:来自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平民化的倾向更趋鲜明;在动荡年代成长,有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进入文坛之后必然会给文坛带来新的文学内容,对社会也有了全方位的思考,所以就比第一代作家的视野更为广阔。 4、三十年代“人”的观念的变化 (1) 从个性进入到社会属性: (2)从灵与肉的统一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从怀疑破坏的启蒙的一代走向创造模式的行动的一代 二、30年代两大文艺阵营: 革命文学阵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文艺观 ——强调文学的阶级性、政治性、大众化 人文主义文学阵营:倾向于自由主义,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与“尊严的原则”。 ——强调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 (一)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动因: ①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 ②无产阶级有建设无产阶级文学以形成文艺界的领导的需要和来自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 ③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共合作关系彻底破裂,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了革命实际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