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办法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办法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办法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办法

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办法的目的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护理人员形成梯队,并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护理相适应。层级管理制度要与责任制和连续性排班相结合,与连续排班结合的层级管理才能保证责任制护理的延续、完整、无缝隙。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稳定的,均质的护理服务,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以一个时间段内相对固定的责任制小组来实施分层级管理,才能建立临床培训导师制,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低年资护士有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护理人员层级结构三级(护士长/主管护师)二级(责任组长/主管护师、护师)一级(责任护士/护师、护士)

一、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1、在进行护理活动中,履行三级护士负责制,逐级负责。主要体现在查房、急症、危重、老年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2、下级护士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并听取上级护士的指导意见,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并落实。上级护士有责任查询下级护士的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

二、各层级职责

(一)三级(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职责

1、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制订新病种、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常规,是学科的带头人。

2、严格质量控制管理。

3、每周查房至少一次,指导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解决危重病人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意见。

4、护士长业务查房时,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二)二级(责任组长)职责

1、每天进行查房,负责并指导下级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老年病人、新入院患者、特殊心理情况病人的护理。

2. 负责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修改、实施、护理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3、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发现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上级护理人员沟通。

4、参与病房的管理工作:监督执行护理的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的修订提出建议。

5、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和科内的会诊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参与或承担科内护理科研、教学、查房工作。

6、高级责任护士有权行使初级责任护士的职能。(三)一级(责任护士)职责

1、责任护士详细掌握病人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实施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的落实及出院指导,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将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作记录。

2、执行并监督住院患者的医嘱落实情况,负责护理记录书写,检查其他班次的护理记录。

3、负责所管患者病室环境、陪住管理。

4、指导、协助助理护士按质量标准完成基础护理。是助理护士的培训老师。监督检查清洁员、护工的工作。

5、参与病房的质量管理、教学管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术后康复指导计划的管理等。

6、主动学习并掌握新业务、新技术,协助护士长开展新的护理项目。参与护理科研工作。

责任组长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患者热情、和蔼、细致、耐心,患者满意率达98%以上。

3、能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病情评估准确,修订护理计划及时。

4、经常巡视病房,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及时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5、指导责任护士制订有完善的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并参与实施、抢救,技术熟练,专业理论扎实。

6、认真指导、检查责任护士实施整体护理工作,定期评估效果。

7、妥善安置新入、转入患者,及时看望、评估患者。

8、各项安全防范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9、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及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准确执行医嘱,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

1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12、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3、有培训及带教任务,并有相关记录。

14、掌握本专科新技术、新业务,了解本专科发展动态。

15、交接班详细,准确无误。

16、护理服务满足病人需要,无患者及家属投诉。

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患者热情、主动、耐心、细心,患者满意率达98%以上。

3、所管病人实行包干制,掌握患者病情,做到八知道。

4、及时、准确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

5、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特点,做好心理护理。

6、妥善安置新入、转入患者,及时、准确评估患者。

7、指导助理护士按时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工作,患者“三短六洁”,卫生良好。

8、各种技术操作正规熟练。熟悉各种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操作正确。

9、认真评估,落实各项安全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10、观察病情细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熟练配合抢救。

11、记录及时,各种护理文书符合要求。

12、做好患者特殊检查、手术的配合及护理。

13、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清新。

14、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患者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

15、认真完成出、入院护理及终末消毒处理。

16、负责所管病人康复和健康指导,认真履行健康教育

职责。

17、准确执行医嘱,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认真执行“三查十对”制度,无差错。

1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19、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0、交接班详细,准确无误。

A班(主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工作热情主动、安排合理有序。

3、对内、对外沟通联系及时、有效。

4、医嘱处理准确、及时、无误,及时通知各班护士执行。

5、各种检查单、申请单、会诊单及检验标本按时送出。

6、药品领取及时,各项计价及时、准确、无遗漏。

7、主动配合会诊、检查人员。

8、转科、出院归档病历整理及时、无误。

9、了解患者病情,有效协助护士长管理病房。

10、接待新入院、转入患者主动、热情,及时通知责任护士和医师妥善安置患者。

11、检查各班医嘱执行签名情况,交班详细准确,无误。

12、护士站安静、整洁,各种物品定位放置,摆放整齐。

13、急救车整洁,物品、药品齐全,无过期、失效,清点及时。

14、护士长不在位时,有效履行护士长职责。

15、护理服务满足病人需要,无患者及家属投诉意见。

P班(下午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

2、对患者态度热情、各蔼,细致耐心。

3、晨晚间护理工作按时落实,符合要求。

4、告知尿、便、痰标本正确采集方法。

5、床单位清洁、整齐,患者卧位得当,卫生良好。

6、协助夜班护士做好病区管理工作,病区秩序良好,病室安静、空气清新。

7、巡视病房及时,患者需求得到满足。

8、协助夜班护士做好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9、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0、协助夜班护士保持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清洁、整齐,各种物品定位放置。

11、护理服务满足病人需要,无患者及家属投诉意见。

N班(夜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

2、对患者态度热情、和蔼,细致耐心。

3、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4、指导助理护士,晨晚间护理落实,并有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

5、术前、特殊检查前的准备完善,标本采集正确。

6、各种抢救技术熟练,熟悉各种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

7、医嘱执行准确,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落实、记录及时,各种护理文书记录符合要求。

8、妥善安置急诊患者,准确评估,处置及时。

9、床单位清洁、整齐,患者卧位得当,卫生良好。

10、病室安静、空气清新、灯光柔和,病区秩序良好。

11、毒、麻、精神药品和贵重药物相符,按规定保管。

12、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

1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14、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5、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清洁、整齐,各种物品定位放置。

16、交接班详细,准确无误。

治疗班护士工作质量标准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准确执行医嘱,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4、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治疗室、处置室、治疗车清洁、整齐,物品、药品齐全,摆放有序,标志清晰,无过期、失效。

6、各类药品(包括毒、麻、限剧药、贵重药物)和一次性物品请领及时,保证使用。

7、掌握各种药品配伍禁忌,保管、贮存、使用方法。

8、做到患者口服药发药到口,药杯收回及时,按要求处理。

9、仪器设备清洁,定位摆放,性能良好。

10、垃圾及利器等按要求分类放置,并监督实施情况。

11、交接班详细,准确无误。

12、护理服务满足病人需要,无患者及家属投诉意见。

护理班工作质量标准

1、住院患者晨、晚间护理落实到位,基础护理符合要求。

2、及时征求病人意见和建议,满足合理需求(问病人)。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扫床做到一床一巾(查扫床巾)。

4、污被服定点放置,每日与洗衣房做好兑换工作。

5、整理病人床单元,每周更换被套、床单、枕套一次。(查被服)。

6、负责医护人员工作服的收集清点。

7、护理服务满足病人需要,无患者及家属投诉意见。

责任班护士岗位职责

一、参加晨会。

二、认真交接负责组的病人情况,重点交接分管病人的治疗、护理、管道(引流管、氧气管、胃管、导尿管等)输液情况及皮肤情况。并对夜班医嘱执行、病房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交接等。

三、做好所负责管辖病人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

四、负责本组病人全部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等级护理,做好病人安全工作,预防护理并发症发生。

五、负责本组病人所有治疗与检查。执行时间性的治疗;口服药看服到口,仔细观察药物疗效与副作用;安排各项辅助检查,要求科学、合理、适时、安全;协助管床医生完成各项有创检查,抢救等治疗护理工作。

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巡视病房,危重病人每15分钟巡视一次,一般病人30~60分钟巡视一次。

七、掌握本组病人临床动态情况,做到“八知道”,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八、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工作,做好记录。

九、负责常规T、P、R、BP的测量、记录。

十、了解病人思想情绪变化,及时做好心理护理。

十一、负责对下级护理人员业务指导及教学工作。协同其它组责任护士工作,注意与责任护士交班,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

主班护士岗位职责

1、参加晨会。听取夜班医护人员早交班,阅读交班报告本,核对病人一览表人数、床号,整理核对留言板。

2、参加床头交接班。病人情况及科室安全管理交接。每日四次床头交接班,了解各班工作情况及病人情况,对新入、急、危重病人掌握“八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饮食、护理、心理。

3、负责急救物品管理检查。保持毒麻药、急救物品完好、呈备用状态。做到“四定”(定位置、定数量、定期检查、定人管理)。检查毒麻药使用情况:氧气、吸痰机、心电图机、电源插座、监护仪、除颤仪、抢救车及各种急救用包、管等。

4、负责处理当日医嘱。通知治疗班、责任班护士及时执行医嘱。根据医嘱联系相关科室: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药房、会诊科室,保证新入、急、危重病人及特殊情况及时优先执行。准备医嘱执行所需各种物品。补抄欠费病人各种治疗单。

5、负责跟进医嘱执行情况。检查治疗班、责护班、护理班医嘱执行进度。协助责任护士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与值班医生良好沟通,确保医嘱及时、正确执行。

6、负责核对当日长期、临时医嘱。与治疗班护士共同负责核对当日医嘱。

7、负责书写交班报告。巡视病房,将病区总体情况、特殊情况向晚夜班医护人员交班。

8、负责办公室接待工作。安排入院床位,通知管床医护人员。出院病人发放出院带药、带物、出院病历,并核对鉴名。接待病人或家属咨询、会诊医生等。接听电话。保持护士站整洁卫生。

9、参加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协助输液续接瓶工作。

10、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管理工作。护士长不在时代理护士长处理日常工作,对下级护理人员业务指导。负责科室部分护理质控工作。

护理班护士岗位职责

1、晨间护理、向病人问好,病室开窗通风,关空调、灯,请陪护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符合质控要求。

2、参加晨会交班。认真听取夜班报告,分管病人床头交班,阅读本组重危病人,夜间入院病人、手术病人、分娩等病人护理记录。

3、负责本病区病人的治疗和各项护理工作,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沟通,做好健康宣教、发宣教资料,出院指导。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4、热情接待新病人,做好环境介绍,入院宣教。按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根据病情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的疾病宣教。

5、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宣教、术后护理。对下午手术病人做好术前准备(通知禁食、皮试、灌肠、备皮及准备术前用药等)。

6、办理病人出院、转科、转院的有关手续,护送病人止电梯口,发放本组一日清单,做好欠费病人的催款工作、电话回访。

7、参加本组病人医师查房、阅读医生的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参加病案讨论。

8、核对查房医嘱。电脑输入医嘱及记帐,核对当天长期、临时医嘱的执行处理情况,电脑查阅病人的检查报告和急诊化验结果,及时报告经管医生,核对口服药。

9、根据病情与护理级别,书写护理记录,与夜班交班。

10、按要求测 T、P、R、BP、HR、血糖,并正确绘制、记录。

11、配合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工作。

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

2012年神经外科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 一、责任护士:1-5年以内护士 (一)培训目标 使经过培训的对象,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任务,达到国家及医院规定的护士、护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二)培训方法 以临床实践、在职自学及科室训练为主,参加医院统一训练,依据不同学历(本科、大专、中专)分阶段进行培训。 1.护理本科毕业者1年,大专毕业者3年,中专毕业者5年(或5年以上)。 2.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本科、大专第1年、中专第1-2年):严格进行55项基本技术操作和中医10项技术操作 训练,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国家执业护士合格标准。 (2)第二阶段(大专第2-3年、中专第3-4年):继续55项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并进行中医10项技术操 作训练和理论学习,考试合格;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 护理知识,进行部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3)第三阶段(中专第5年或5年以上):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 人实施整体护理,了解国外护理专业新进展,适时学习

专业外语 (三)、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 (1)严格执行《第一八一医院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树立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 《第一八一医院及科室护理服务、专科操作规范流程》 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90%,全 年无护理缺陷发生。 (2)学心相关护理心理学、伦理学基本知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3)学习医院科科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 2.颅脑外科疾病专科知识 (1)〈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基础+颅脑专科。 (2)每月完成读书笔记、中医学习笔记各一篇,规范化培训结束时写心德体会一篇,上交护理部 (3)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如颅脑损伤、动脉瘤、引流管的护理,在主管护师、护师的指导下正确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进行护理,对自己所管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4)掌握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病人的护理,如特重型颅脑损伤、垂体瘤、脑出血、脑疝的观察。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_0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2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不良问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75例(100.00%)高于对照组60例(80.00%),不良问题发生率1例(1.33%)低于对照组13例(1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问题发生率,促进护患之间保持和谐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e stratified management model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Methods 150 cases of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75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nurse stratified management model,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issu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0.00% vs 80.00%),(75 cases vs 60 cases),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issu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33% vs 17.33%,1 case vs 13 cases),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e stratified management model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is good,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issues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Nurse stratified management model;Clinical nursing;Management quality 臨床指出[1],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显著,且优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该研究为验证上述理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该院开展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患者皆因身体不适而前往该院就医,经诊断均无严重心、肾、肺等器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以业务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护士职称、工作年限与学历等要求,分为N0-N4五个技术级。 一. N0-N4分级 N0级(培养期):从事护理工作一-二年以内的护士,或新进医院试用期护士,上级护士的指导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助理护士。 N1级(成长期):从事护理工作三年以内的护士,具备独立分管情绪稳定患者的能力。 N2级(熟练期):从事护理工作六年以内的护士,是具有大专级以上学历的护士及护师,具备独立分管病情较重患者的能力,参与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 N3级(骨干期):从事护理工作十年以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具备独立分管危急重症患者的能力,能承担临床教学和专科指导工作。 N4级(护理专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十年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医院聘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或专科护士,能负责疑难危重病人专科护理,承担护理咨询、全院护理会诊以及专科指导护理研究等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开设专科护理门诊。规范的新护士岗前培训 时间:一个月第一周:集中授课 第二、三、四周操作培训第四周末理论操作考核 N0(培养期护士)培训目标 1、巩固专业思想,进一步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熟练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相关医疗法律法规 3、新护士岗前培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三基三严培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工作流程、应急预案、护理常规等)。 4、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基本理论。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 5、参加病区的护理业务查房以及通过实际业务指导加强基本功训练和系统的理论学习 6、熟练掌握消毒隔离知识,加强个人防护 7、通过培训、临床实践及病区轮转,拓宽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经过考核达到全科护士Ⅰ水平。 二. 培训目标 N1(全科护士Ⅰ)培训目标 熟练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相关医疗法律法规。 在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能。 熟悉专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熟练掌握护理文书各种表格书写。 熟悉护理各种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熟悉本科抢救的知识及技能。能配合高年资护士及医师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能初步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通过培训、临床实践及病区轮转,提高护士全科技能水平,经过考核达到全科护士Ⅱ水平。 N2(全科护士Ⅱ)培训目标 在熟练掌握基础和常用护理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科知识和技能(包括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熟练掌握护理各种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熟练掌握本科抢救的知识及技能。能独立配合医师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修订稿)为加强护理队伍的科学管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按照原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发展和我院实际,实施护士的分层管理和使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分层原则 根据《山东省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原则》及《山东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培训指导意见》,依据业务能力,结合工作年限、学历等将护士分为NO-N4五个层级;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的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的护士进行护理;遵循层级职责明确、能级对应、分工协作、层层指导、共同负责的工作原则。实施护士分层培训和考核。 二、总体目标 建立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分级进阶管理体系,体现能级对应,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调动临床护士的积极性;并为护士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即绩效奖分配依据护士层级、工作量、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为逐步实现的护士岗位管理奠定基础。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1.成立护士分层级管理领导小组 组织:副院长 副组长:主任 成员:护理部干事护士长

护士分层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培训计划; (2)组织实施护士分层级的培训及指导; (3)组织对各层级护士的考核及进阶评定; (4)指导各层级护士的薪酬及绩效分配; (5)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对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2.制定方案、动员培训:护理部制定分层管理方案,并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熟悉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的理念及实施目标、方法等。 (二)分层细则(各层级护士任职资格、能力要求、工作职责及考核指标)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工作年限、学历等要素,将护理人员分为NO-N4五个层级,具体如下: 1.NO护士(助理护士) (1)任职资格(同时具备):①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或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但从事临床工作≤12个月。②通过我院40学时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2)能力要求:基本掌握基础护理技能和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职责。 (3)工作职责:承担助理护士的工作。 ①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患者治理能力,协助完成生活照顾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护理工作。如:1)协助护士整理病历或办公用品,联系工作(接听电话,联系和预约检查、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为加强护理队伍得科学管理,调动护理人员得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按照原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与《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得指导意见》得要求,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发展与我院实际,实施护士得分层管理与使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分层原则 根据《山东省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原则》及《山东省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培训指导意见》,依据业务能力,结合工作年限、学历等将护士分为NON4五个层级;按照能级对应关系,将病情轻重不同得患者分配给不同能级得护士进行护理;遵循层级职责明确、能级对应、分工协作、层层指导、共同负责得工作原则。实施护士分层培训与考核。 二、总体目标 建立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分级进阶管理体系,体现能级对应,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调动临床护士得积极性;并为护士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即绩效奖分配依据护士层级、工作量、质量、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为逐步实现得护士岗位管理奠定基础。 三、实施步骤与方法 (一)组织领导 1、成立护士分层级管理领导小组 组织:副院长 副组长:主任 成员:护理部干事护士长 护士分层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培训计划; (2)组织实施护士分层级得培训及指导; (3)组织对各层级护士得考核及进阶评定; (4)指导各层级护士得薪酬及绩效分配; (5)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得问题; (6)对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2、制定方案、动员培训:护理部制定分层管理方案,并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熟悉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得理念及实施目标、方法等。 (二)分层细则(各层级护士任职资格、能力要求、工作职责及考核指标) 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工作年限、学历等要素,将护理人员分为NON4五个层级,具体如下: 1、NO护士(助理护士) (1)任职资格(同时具备):①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得人员或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但从事临床工作≤12个月。②通过我院40学时得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2)能力要求:基本掌握基础护理技能与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在上级护士指导下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职责。 (3)工作职责:承担助理护士得工作。 ①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得指导下,根据病情与患者治理能力,协助完成生活照顾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护理工作。如:1)协助护士整理病历或办公用品,联系工作(接听电话,联系与预约检查、会诊、复诊等),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派送一日清单等;2)常规性测量与记

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为全部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不同层次护士业务水平,优化整体护理,体现护理职业责任、职业价值,我院决定逐步建立完善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和谐。 二、实施原则 (一)根据护士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业务职称、学历水平等要素,将护士划分为四层使用(N0~N3),其中以工作能力作为分层的首要指标,其次为业务职称。 (二)通过综合能力考评确定人选。此外,将劳动纪律、病人满意度、职业道德、护理差错、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等纳入考评内容。 (三)可从低一层人员选拔优秀者承担高一层工作,对于能力水平,责任心达不到本层次的人员,可降低层次。 三、具体实施过程 (一)护理部制定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制定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原则。

(二)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是了解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的理念及实施的目的。 四、分层类别 N0级护士 N1级护士 N2级护士 N3级护士 五、分层标准 (1)N1级护士 1、选聘条件:大专、本科毕业,工作一年内的护士,中专毕业,工作二年内的护士。 2、工作重点:主要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3、职责要求 ①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护士执业证书》后独立完成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 ②完成患者入院及出院的处理,健康教育,负责患者晨晚间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整理床单位,为卧床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处理排泄物;物品清洁消毒处理。 4、考核办法 护士长负责对N1级护士的业务考核,理论知识,考核每月1次,占40%,基础护理操作考核每月1次,占40%,科室考评每月1次,占20%,综合考评80分为合格。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办法(试行)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办法(试行) 为有效的使用护理人员资源,实现护理人员能级对应,调动其积极性,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综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分层及方法:根据护士的学历、年资、职称及工作能力等对护士进行全面评价,将护理人员分为N0、N1 N2 N3 N4及护理行政管理级六类。 1、N0级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1年内或未取得护士资格的护理人员。 2、N1级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二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满1-3年的注册护士并完成I级护士任职资格培训与考核合格者。 3、IN2级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满4年,已聘任护师职称并完成II级护士任职资格培训与考核合格者。 4、N3级护士: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满8年,已聘任主管护师职称并完成III级护士任职资格培训与考核合格者。 5、N4级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满10年,已聘任副主任护师职称。完成IV级护士任职资格培训与考核合格者。 6、护理行政管理(护士长):大专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满5年,已取得主管护师资格,完成护士长任职资格培训与考核合格者。 二、各级护理人员职责: (一)N0级护士职责: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完成低技术性护理操作,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负责二、三级护理患者。 1、落实基础护理。 2、负责仪器的清洁及保持功能状态。 3、监测生命体征、统计出入量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上级护士。 4、协助患者留取大、小便标本。 5、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负责二、三级护理患者。 6、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 (二)NI级护士职责: 1、具有NI级护士资格。 2、根据其能力可独立分管一、二、三级护理患者 3、协助带教护士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 4、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 (三)N2级护士职责: 1、具有N2级护士资格。 2、可担任带班组长、分管特级、一级护理患者。 3、可负责临床带教及培训工作。 4、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 (四)N3级护士职责: 1、具有N3级护士资格。 2、可负责临床带教及培训工作。 3、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4、可主持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 5、医院授权的其他工作。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_1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5年5月—2016年1月该院从事护理工作的82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设为 观察组,将2014年10月—2015年5月的82位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而对观察组进行分层管理模式管理,对比其实施前和实施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前得分分别为基础护理(87.35±6.39)分、病房护理(85.33±5.39)分,优质护理(86.47±3.27)以及护理不当事件共21件,而实施后得分分别为基础护理(95.44±5.17)分、病房护理(92.26±4.71)分,优质护理(91.61±3.38)分以及发生护理不当事件共3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满意度,为89.02%,而实施后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8.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标签: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l in improving the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Methods 82 cases of nursing staff engaged in the nursing work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82 cases of nursing staff from October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l,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nursing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asic nursing score,ward nursing score,excellent nursing score,improper nursing event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87.35±6.39)scores,(85.33±5.39)scores (86.47±3.27)scores,21,89.02% vs (95.44±5.17)scores,(92.26±4.71)scores,(91.61±3.38)scores,3,98.78%],(P<0.05). Conclusion Th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l of nur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which is worth great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Nurse grading;Management model;Nursing quality 护理人员为医院与患者及家属直接接触的医护人员,对此不断地提高和改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影响不同的护理质量,间接影响护患关系该文就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进行调查,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资料来源于2015年5月—2016年1月该院工作的82位护理人员和2014

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为全部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不同层次护士业务水平,优化整体护理,体现护理职业责任、职业价值,我院决定逐步建立完善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和谐。 二、实施原则 (一)根据护士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业务职称、学历水平等要素,将护士划分为四层使用(N1-N4),其中以工作能力作为分层的首要指标,其次为业务职称。 (二)通过综合能力考评确定人选。此外,将劳动纪律、病人满意度、职业道德、护理差错、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等纳入考评内容。 (三)可从低一层人员选拔优秀者承担高一层工作,对于能力水平,责任心达不到本层次的人员,可降低层次。 三、具体实施过程 (一)护理部制定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制定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原则。 (二)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是了解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的理念及实施的目的。 四、分层类别 N1级护士 N2级护士 N3级护士 N4级护士 五、分层标准 (1)N1级护士 1、选聘条件:大专、中专毕业,工作一年内的护士。 2、工作重点:主要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3、职责要求 ①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护士执业证书》后独立完成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 ②完成患者入院及出院的处理,健康教育,负责患者晨晚间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整理床单位,为卧床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处理排泄物;物品清洁消毒处理。 4、考核办法 护士长负责对N1级护士的业务考核,理论知识,考核每月1次,占40%,基础护理操作考核每月1次,占40%,科室考评每月1次,占20%,综合考评80分为合格。享受科室奖金系数的0.8 (二)N2级护士

浅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目的对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提高 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选取76名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工作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差错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标签: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护士分层级管理;满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Methods 76 cases of nur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management model,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l,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two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s was observed. Results Various nursing quality scores of basic nursing,holistic nursing and error managemen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obvious,P<0.05,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betwee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94.74% vs 73.68%),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of nurses,help to reduce the doctor-patient dispute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Nursing management;Application effect;Nurse grading management;Satisfactory degree 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护理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是临床护理的核心,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恢复,所以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非常重要[1]。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很难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士的工作热情不高,导致对患者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护理较少,很容易使得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不利于临床治疗和护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能力和特长,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为了解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该院选取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76名护士进行分层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

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2012年神经外科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 一、责任护士:1-5年以内护士 (一)培训目标 使经过培训的对象,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按要求独立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任务,达到国家及医院规定的护士、护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二)培训方法 以临床实践、在职自学及科室训练为主,参加医院统一训练,依据不同学历(本科、大专、中专)分阶段进行培训。 1.护理本科毕业者1年,大专毕业者3年,中专毕业者5年(或5年以上)。 2.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本科、大专第1年、中专第1-2年):严格进行55项基本技术操作和中医10项技术操作训练,巩固基 础理论知识,达到国家执业护士合格标准。 (2)第二阶段(大专第2-3年、中专第3-4年):继续55项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并进行中医10项技术操作训练和理论学 习,考试合格;进一步学习和熟练专科护理知识,进行部 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3)第三阶段(中专第5年或5年以上):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 理,了解国外护理专业新进展,适时学习专业外语

(三)、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 (1)严格执行《第一八一医院护理人员行为规范》,树立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第一八一医院及 科室护理服务、专科操作规范流程》为患者提供主动服 务,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90%,全年无护理缺陷发生。 (2)学心相关护理心理学、伦理学基本知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3)学习医院科科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 2.颅脑外科疾病专科知识 (1)〈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基础+颅脑专科。 (2)每月完成读书笔记、中医学习笔记各一篇,规范化培训结束时写心德体会一篇,上交护理部 (3)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如颅脑损伤、动脉瘤、引流管的护理,在主管护师、护师的指导下正确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进行护理,对自己所管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4)掌握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病人的护理,如特重型颅脑损 伤、垂体瘤、脑出血、脑疝的观察。 (5)熟悉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和特殊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用法及注意事项。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吴红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吴红 发表时间:2017-11-02T14:16:55.1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8期作者:吴红 [导读] 对护士人员实施分层级的管理的效果较显著,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的60名护理人员进行此次的研究,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分析,两组中各有30名。对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管理,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则接受分层级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在接受不同管理模式之后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在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不良反应时间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士人员实施分层级的管理的效果较显著,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护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61-02 现如今,医疗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服务当中的核心所在就是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较为密切的关系[1]。对于护理人员采用适当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的60名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和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的60名护理人员进行此次的研究,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分析,两组中各有30名,所有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所有护理人员中有28名护士,16名护师,10名主管护师,6名主任护师。研究组中的护理人员年龄在22岁到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4±4.42)岁;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年龄在20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4±4.9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学历等基础的资料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管理,对所有护理人员采取统一的管理。研究组的护理人员采取分层级的管理模式,首先组成相应的培训小组,根据所有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分层级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同时结合护理人员的考核结果对于后期的分层级培训计划和考核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2]。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分配由护士长负责,在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协助和监督,对所有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合理调整,由护士组长配合实施管理;然后由基层护理人员帮助护士组长制定适应的护理计划,患者在入院之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估;基层的护理人员需要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落实,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3]。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上班时间,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的处于高强度工作环境中,造成护理人员疲惫,工作积极性降低,造成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在进行排班时主要以三班倒为主,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在上班过程中保持最佳的状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3统计学分析 将得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的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组间的比较和计数资料将分别选用t与χ2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百分比)的方式来表达,主要临床症状的评分采用(x-±s)的形式来表示,P<0.05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在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不良反应时间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后的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不良反应时间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比较(x-±s) 3.讨论 护理服务质量在目前的要求较高,护理质量与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在护理人员管理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对来说工作分工不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较低,态度散漫,积极性低,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同时容易引起医疗纠纷[4]。而分层级的管理模式将整体的护理工作进行划分,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将其安排至合适的岗位,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使护理人员之间能够不断的学习,增加竞争压力,从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水平。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对其进行层级分工,主要分为护士长、护士组长和护理人员等,进行阶梯式的分布,将护理工作细致化,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5]。同时还需要注意各层级之间的护理工作要有一定的连续性,护士长则负责整个护理工作的统一化管理。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水平、以及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与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提高,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则明显减少,说明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得到了加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护士人员实施分层级的管理的效果较显著,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2018年年护士分层次学习培训计划.doc

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 为了加强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管理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护理工作与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相协调,结合我院护理人员的特点,对护理人员采取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对其进行培养再教育,特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N0级护士(试岗护士)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岗前培训及科内专科培训,使新护士了解医院护理队伍的基本概况,树立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护士行为规范,履行护士神圣的职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护理知识和理论,以良好的职业素质走向护理岗位。 (二)培训内容及考核 1.进行严谨扎实的岗前培训、促进新护士角色转换。 岗前培训内容包括: (1)基本护士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2)护理规章制度及医疗安全教育 (3)护患沟通、护理质控内容 2.新护士分配到科室后,护士长应安排服务优良、技术过硬、具

有良好教学素质的护师以上人员进行3个月临床带教,抓好“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要求以临床基础护理技能为主,兼学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卧床病人换床单、灌肠及体温单绘制等;工作中要求掌握核心制度,各班职责。每月对其进行技术操作考核、护理理论知识考核。3个月到期时,对新护士进行综合评定。护理部与科室两次考核合格者可进行辅助临床工作,不合格者则继续带教1个月,再经考核后视成绩确认其资格。 3.护理技能训练:试岗护士在试岗期间要掌静脉输液、肌肉注射、无菌技术、静脉采血、物理降温、生命体征测量、吸氧、导尿、口腔护理八项操作,试岗3个月,到期时对护理基础理论、护理核心制度考试,必考八项技术操作。 4.医院正式聘用的N0级护士要握掌握院级培训的口腔护理、胃肠减压、除颤、雾化吸入、经鼻/口腔吸痰技术、低分子肝素注射法、膀胱冲洗的护理、静脉留置针、氧气吸入技术、心肺复苏术、轴线翻身法、痰标本采集法共12项操作技能。科室应根据科室的专科特点制定专科技能培训,专科操作由科室护士长及带教理师负责培训,要求每两个月对N0级护士进行专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5. 科室根据专科特色制定理论培训记录,理论培训每月一次,要求科室做好培训记录、要有通知、培训人员签到、培训课件,护理部定期检查相关培训资料。 二、N1级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1)具有熟练的基础理论技能。 (2)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科室根据专科特色制定理

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

2012年神经外科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案 、责任护士:1-5年以内护士 (一)培训目标 使经过培训的对象,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按要求独立 完成科室各项护理工作任务,达到国家及医院规定的护士、护师 任职的基本条件。 (二)培训方法 以临床实践、在职自学及科室训练为主,参加医院统一训练,依 据不同学历(本科、大专、中专)分阶段进行培训。 1 . 护理本科毕业者1年,大专毕业者3年,中专毕业者5年 (或5年以上)。 2.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本科、大专第1年、中专第1-2年):严格进 行55项基本技术操作和中医10项技术操作训练,巩固 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国家执业护士合格标准。 (2)第二阶段(大专第2-3年、中专第3-4年):继续55项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并进行中医10项技术操作训练和理论学习,考试合格;进一步学习和 熟练专科护理知识, 进行部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3)第三阶段(中专第5年或5年以上):深入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了解国外护理专业新进展,适 时学习专业外语 (三)、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 (1)严格执行《第一八一医院护理 人员行为规范》,树立爱 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第一八一医 院及科室护理服务、专科操作规范流程》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患者对 护士的满意率〉90%,全年无护理缺陷发生。 (2)学心相关护理心理学、伦理学基本知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3)学习医院科科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核心制度、 岗位职责 2.颅脑外科疾病专科知识 (1)〈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基础+颅脑专科。 (2)每月完成读书笔记、中医学习笔记各一篇,规范化培训结束时写心德体会 一篇,上交护理部 (3)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如颅脑损伤、动脉瘤、 引流管的护理,在主管护师、护师的指导下正确按照护理程序为病人进行护理,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在层级管理体制成梯队,并 中,护理人员形 与所实施的等级护理和专科 护理相适应。 层级管理制度要与责任制和连续性排班相结合,与连续排班结合的层级管理才能保证责任制护理的延续、完整、无缝隙。在层级管理体制中,满足等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需要,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稳定的,均质的护理服务,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以一个时间段内相对固定的责任制小组来实施分层级管理,才能建立临床培训导师制,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低年资护士又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护理人员层级结构

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1、在进行护理活动中,履行三级护士负责制,逐级负责。主要体 现在查房、急症、危重、老年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2、下级护士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并听取上级护士的指导意见, 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并落实。上级护士有责任查询下级护士的工作,做到上通 下达,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 各层级职责 (一)、三级(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职责 1、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

的应用,制订新病种、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常规,是学科的带头

人。 2、严格质量控制管理。 3、每周查房至少一次,指导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解决危重病人的疑 难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意见。 4、护士长业务查房时,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5、组织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二)、二级(责任组长)职责 1、 每天进行查房,负责并指导下级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老年 病人、新入院患者、特殊心理情况病人的护理。 2 负责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 / 修改、实施、护理效 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发现治疗、护 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上级护理人员沟通。 度的修订提出建议。 房工作。 三)、一级(责任护士)职责 1、责任护士详细掌握病人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实施护理 3、 4、 参与病房的管理工作: 监督执行护理的规章制度,对规章制 5、 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 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和科内的会诊及 疑难、死亡病例讨论。 参与或承担科内护理科研、教学、查 6、 高级责任护士有权行使初级责任护士的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