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边角网平差程序

多功能边角网平差程序
多功能边角网平差程序

基于MATLAB的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第六章源代码

近似坐标计算的函数-calcux0y0函数(126页) function [x0,y0]=calcux0y0(x0,y0,e,d,sid,g,f,dir,s,t,az,pn,xyknow,xyunknow,point,aa,bb,cc) %本函数的作用是计算待定点的近似坐标 format short; %%%%%%%%%%%%%%%%%%%%%%%%%%%%%%%%%%%%%%%%%%%%%%% %%%%%%%%%%%%%%%%%%%%%%%%%%%%%%%%%%%%%%%%%%%%% time=0;prelength=length(xyknow);non_orient=0;point_angle=0; while length(xyunknow)>0 %考虑的计算方法有:1.极坐标;2.前方交会;3.测边交会;4.后方交会; %5.无定向导线的两种情况:(1)已知两个点;(2)分离的已知点与方位角;基本思路:%采用循环的方法逐一对每一个未知点进行以上各种方法条件的搜索,满足后即解算。 aa0=[];bb0=[];cc0=[];%记录搜索到两条观测边但需用户给顺序的点,注意要放在while 里面。 time=time+1; % 用于统计循环次数。 way=0; for i=xyunknow %依次循环向量中的各元素 %============================================================= ===== %方法1.极坐标条件搜索与计算-->way=1,基本思路:找到或求出一个方位角,找出一条边。 temp1=[]; temp2=[]; temp3=[]; temp4=[]; temp5=[]; temp6=[]; temp7=[]; temp8=[]; temp9=[]; temp10=[];A=[];B=[];P=[]; %第一步:寻找观测条件:两种情况:一是有已知方位角;二是由两个已知点及方向观测值推出方位角。 temp7=find(t==i); if length(temp7)>0 temp8=find(xyknow==s(temp7(1))); if length(temp8)>0 temp9=find(e==s(temp7(1))&d==t(temp7(1))|e==t(temp7(1))&d==s(temp7(1))); if length(temp9)>0 %第一种情况:有已知方位角(一般适用于闭合导线) S=mean(sid(temp9)); Alfa0=az(temp7(1)); x0(i)=x0(s(temp7(1)))+S*cos(Alfa0); y0(i)=y0(s(temp7(1)))+S*sin(Alfa0); way=1;method(i)=11;%----->由已知方位角算出 end end else temp1=find(f==i);%第二种情况:由两个已知点及方向观测值推出方位角(适用于附合、支导线) if length(temp1)>0 for j=xyknow

控制测量学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边角网坐标平差算例 例9 今有一边角网如图9-11所示。网中A 、B 、C 、D 、E 是已知点,起算数据见(表9-12),1P 、2P 是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九个角度921,,,L L L (见表9-13),测角中误差为5.2''±;测量了五个边长141110,,,L L L ,其观测结果及中误差见表9-13。试 定点13 013.493301=x m 702.651301=y m 283.468402 =x m 948.799202=y m

2、由已知点坐标和待定点近似坐标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系数(见表9-14的6~9列);计算待定边的边长改正数方程的系数(见表9-14的10~13列)。 需要指出,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的单位是秒/厘米,而边长改正数的系数无单位。 3、计算观测角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其结果见表9-15的1~9行。写出观测边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其结果见表9-15的第10~14行。表中,每一行表示一个误差方程;s 为每个误差方程的和检核数。设取±2.5″为单位权中误差,则测角的权为 2 2)(i i m P ββμ= 令 2 2 i m βμ=,则1)5.2()5.2(2 2 22== =i i i m m P ββ β(无单位) 观测边的权为 222 2) (i i Li m m m P i β μ= = (秒2/cm 2)

表9-14 表9-15 3

表9-16 4

各观测值的权写在表9-15的p 列中。v 为角度及边长的改正数,是在解出坐标改正数后计算的。 表9-15中,角度误差方程常数项的单位为秒,边误差方程常数项的单位为cm ,按误差方程求得观测角和观测边的改正数的单位也分别为秒和cm 。 4、法方程的组成和解算。由表9-15取得误差方程的系数、常数项、和检核数和权组成法方程的系数、常数项、检核数,其结果和法方程的解算均见表9-16。 将解出的未知数代入法方程校核,均正确无误。计算PV V T ,得 34.289=T PV V 将解出的未知数代入误差方程,计算观测值的改正数,结果写在表9-15的v 列。 5、平差值计算 (1) 坐标平差值 038.4333025.0013.493310 1 1=+=+=x x x δm 767.6513065.0702.651310 1 1=+=+=y y y δm 394.4684111.0283.468420 2 2=+=+=x x x δm 960.7992012.0948.799220 2 2=+=+=y y y δm (2) 观测值的平差值 将表9-15中的改正数与表9-8-2中的观测值相加,即得观测值的平差值,记于表9-16中。 经检核,以上平差值间消除了不符值。检核是这样进行的:由点B 、A 和角2 ?L 、1?L 计算1P 点的坐标;由点C 、B 和角5 ?L 、4 ?L 计算1P 点坐标;由点1P 和5 ?L 、7 ?L 、13 ?L 计算2 P 点坐标;由点2P 和5?L 、7 ?L 、8?L 、14?L 计算D 点坐标。计算结果都和上面求得的或给定的坐标一致,此处不再列出。 (3) 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检核)平差值。由待定点的坐标平差值和已知点的坐标计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平差值,结果写在表9-18中。

控 制 网 平 差 报 告

控制网平差报告 [控制网概况] 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5 网名:成都学院1-6教导线网 计算日期:2014-07-02 观测人:赵磊 记录人:薛佳丽 计算者:薛佳丽 检查者: 测量单位:成都学院测绘工程一班 备注:第六小组 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0(s) 已知坐标点个数:2 未知坐标点个数:8 未知边数:9 最大点位误差[D] = 0.0118 (m) 最小点位误差[B] = 0.0068 (m) 平均点位误差= 0.0109 (m) 最大点间误差=0.0102(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53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1.88(s) [边长统计]总边长:1211.146(m),平均边长:134.572(m),最小边长:51.705(m),最大边长:262.760(m) [闭合差统计报告]

高程网平差 -------------------------------------------------------------------- APPROXIMATE HEIGHT -------------------------------------------------------------------- No. Name Height(m) -------------------------------------------------------------------- 1 A1 500.0000 2 A2 499.6860 3 A3 499.3690 4 A4 499.2295 5 B1 497.9570 6 B2 497.1505 7 C1 495.7295 8 C2 495.0625 9 D1 495.5515 10 D2 494.9110 11 E1 494.5825

边角三角网平差程序的设计书

边角三角网平差程序设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测量平差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完整的测量数据处理程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量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课程设计任务: 在两周的时间内应用者Matlab程序设计语言编制一个完整的边角网严密平差程序,要求有简易的界面,数据输入采用文本输入,采用间接平差模型完成平差的基本计算,能够画出控制网图,输出基本的计算结果,并根据设计过程完成设计报告。 程序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系统功能设计 界面设计 流程设计 代码书写 程序调试 三、课程设计阶段 准备阶段 研究设计任务书,分析设计题目,熟悉原始数据,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制定课程设计计划和进度。 熟悉算法模型 阅读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教材,掌握平面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

这里主要是指方向观测量、角度观测量、边长观测量的观测方程和误差方程的构成,研究平面观测数据的组织方法,设计Matlab算法,实现计算的自动表达。 功能设计阶段设计程序要实现的功能 平差程序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的输入,平差计算,精度评定、成果输出等; 4.流程和界面设计阶段 根据平差计算的过程和程序功能,画出流程图,设计简易界面实现数据的输入和平差计算和成果输出。在此基础上,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简便的界面。 5.代码书写和调试阶段 按照计算流程图和界面设计,根据方向观测值,边长观测值的误差方程的组成,设计Matlab算法,实现误差方程的自动构成,分阶段书写代码,调试实现各个阶段的功能。 6.设计报告撰写阶段 设计报告是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综合总结提高,内容包括课设的目的意义、程序设计的内容、算法设计、设计心得等根据设计过程和对测量数据处理以及程序设计的理解进行独立撰写。 四、组织方式进度安排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5-6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程序设计任务,时间两周, 进度安 排如下: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doc

西南林业大学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原理》GPS控制网平差实习 (2012级) 题目静态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学号20120456023 学生姓名施向文 任课教师朱毅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2015年07月 12 日

目录 1 实习目的 0 2 实习任务 0 3 数据处理依据 0 4 精度要求 0 5 已有成果数据 0 6 数据处理过程 (1) 6.1创建作业及数据导入 (1) 6.2基线预处理 (1) 6.2.1静态基线处理设置 (1) 6.2.2处理基线 (2) 6.2.3搜索闭合环 (2) 6.3设置坐标系 (2) 6.4网平差 (2) 6.5高程内外符合精度检验 (3) 6.5.1内符合精度 (3) 6.5.2外符合精度 (3) 7 数据处理成果 (3) 7.1二维平面坐标平差 (3) 7.1.1 平差参数 (3) 7.1.2 平面坐标 (4) 7.2高程拟合 (7) 7.2.1 平差参数 (7) 7.2.2 外符合精度 (7) 7.2.3内符合精度 (9) 8 质量简评 (11) 9 总结 (12)

静态GPS网平差总结报告 1 实习目的 通过对静态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本次实习还可以熟悉GPS数据处理软件,现在的数据处理基本用软件处理,使用软件也是必备的一个技能。 2 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 (1)静态GPS外业数据基线预处理,预处理基线的方差比应尽量调整在99.9,处理后搜索闭合环要基本合格。 (2)选择/建立坐标系,建立昆明87坐标系。 (3)输入已知点并进行网平差,检测内外符合精度。 (4)撰写数据处理总结报告。 3 数据处理依据 依据《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备案号J990—2010 4 精度要求 二维平差中误差1cm 高程拟合中误差2cm 高程内符合中误差3cm 高程外符合中误差5cm 5 已有成果数据 (1)静态GPS外业数据成果(RINEX) (2)已知点的三维坐标,坐标成果见下表

测边网.测角网.导线网典型计算

目录 摘要 (1) 第1章测边网坐标平差 (2) 1.1近似坐标计算 (3) 1.2计算误差方程的系数及常数项 (4) 1.3误差方程 (4) 1.4计算观测值的权 (5) 1.5组成法方程 (5) 1.6平差值计算 (5) 1.6.1 坐标平差值 (5) 1.6.2 边长平差值计算 (6) 1.7精度计算 (6) 1.7.1 单位权中误差 (6) 1.7.2 待定点坐标中误差 (6) 第2章三角网坐标平差 (7) 2.1测角网函数模型 (8) 2.2坐标方位角计算 (9) 2.2.1 近似坐标方位角计算 (9) 2.2.2 坐标方位角计算 (9) 2.3近似坐标增量、近似边长与误差方程系数 (9) 2.4误差方程的组成 (10) 2.5确定权和组成法方程 (11) 2.6法方程系数阵的逆阵与参数改正数 (11) 2.7平差值计算及精度评定 (11) 2.7.1 待定点的最或然值 (11) 2.7.2 观测值的改正数 (12) 2.7.3 点位中误差 (12) 2.7.4 观测值平差值 (12) 第3 章导线网间接平差 (13) 3.1计算各边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 (15) 3.2确定角和边的权 (16) 3.3计算角度和边长误差方程系数和常数项 (17) 3.4误差方程的组成和解 (17) 3.5平差值计算 (22) 3.6精度计算 (22) 3.6.1 单位权中误差 (22) 3.6.2 待定点点位中误差计算 (22) 参考文献 (23) 指导老师评语 (24)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介绍了综合运用测量平差基础知识来解决测边网、三角网、导线网坐标平差及精度评定问题,先设定未知参数,根据空间几何关系找出相应的平差模型,按照间接平差的原理,列出观测值误差方程,求出法方程的各系数矩阵,解算未知参数、观测值的改正数,最后进行精度评定,完成课题要求。通过这一课题,拓宽我们测量数据处理的知识面,启发我们处理实际生产问题的新思路,针对某一实际问题,用经典的误差理论和比较前沿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合理的求解,以巩固和加强我们对误差理论和现代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增强我们用所学的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平差误差方程法方程平差值精度评定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学院名称: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绘11-3班 学生姓名:邹云龙 学号: 20110242 指导教师:周秋生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2013年6月

注:1、在此页后附实习报告、总结。其内容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及实习结果等项目。 2、此页为封皮,用A4幅面纸正反面打印。 3、实习总结使用A4幅面纸张书写或打印,并附此页后在左侧一同装订。 4、实习成绩以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五 个等级评定。

目录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 二、水准网、测角网、边角网平差计算 (6) 1、水准网平差计算 (6) 2、测角网平差计算 (8) 3、边角网平差计算 (12)

一、设计目的 在学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在掌握了测量数据处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熟悉自动平差软件的应用,通过实例计算,提高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程序设计提高用高级语言进行简单测量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1)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根据所给控制网的形状和高程平差值的点位中误差要求,推求水准高差观测的精度要求。 (2)利用已有平差软件完成下述平差计算任务 1)熟悉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 分别自选1至2个前后方交会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熟悉程序使用方法。 2)水准网平差计算 3)导线网平差计算 4)测角网平差计算 分别自选1个水准网、测角网和边角网计算实例进行平差计算,要求每个学生的计算题目不能重复。 建议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测量控制网自动平差系统,黑龙江工程学院,2002年版;平差易,南方测绘,2002年或2005年版。使用指导书见相应电子版文件。 (3)编制测量计算程序 仿照已有测量程序的设计界面和程序计算管理功能,在测角(测边)前方交会与后方交会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水准网平差计算程序、单一符合、闭合导线平差计算程序设计选题中选择一至两项内容进行程序设计,设计使用的语言可采用VB、C、C#等。参考书可选测绘出版社出版,葛永会编《测量程序设计》,和黑志坚等编著的《测量平差》教材,以及针对所使用语言的相关程序设计书籍。 三、设计内容 (一)、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 4、水准网如下图所示,各观测高差的路线长度相同。

coswin说明书平差软件定稿版

c o s w i n说明书平差软 件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

前言 “地面测量工程控制与施工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简称科傻系统)将测量基本原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对电子全站仪、电子水准仪以及常规地面测量仪器进行系统的开发,以地面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和碎部测量等测量工程为对象,实现从外业数据采集、质量检核、预处理到内业数据处理、成果报表输出的一体化和自动化作业流程。 该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基于掌上型电脑的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简称COSA-HC),在掌上型电脑RD-EB2上运行,能自动控制和引导整个作业过程并进行质量检测,一体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该子系统具有水准测量、二、三维控制、碎部测量、道路测设、工程放样等测量作业模块;具

有小规模水准网、二、三维工程网的平差功能;具有文件管理和数据通信功能;该系统灵活方便,适合外业环境。 “地面测量工程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简称CODAPS或COSAWIN)在微机WINDOWS环境下运行即可独立使用,也可与COSA-HC联合使用,对RD-EB2传输过来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转换,完成从概算到平差的数据自动化处理,同时具有粗差探测与剔除、方差分量估计、闭合差计算、贯通误差影响值估算、报表打印、网图显绘、坐标转换与换带计算、控制网优化设计以及叠置分析等功能。 本手册是为COSAWIN用户专门编写的,若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指正。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地课题组

2000.5.

第一章概述 1.1 系统简介 科傻系统(COSA)是“地面测量工程控制与施工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和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简称,包括COSAWIN和COSA-HC两个子系统。COSAWIN在IBM兼容机上运行。 COSAWIN系统除具有概算、平差、精度评定及成果输出等功能外,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功能,如网图

平差使用手册

辛酉平差软件用户手册二〇〇三年六月

目录 一、简介 1、功能与特色 2、开发与运行环境 3、界面介绍 4、操作提示 二、安装 1、硬件软件要求 2、典型安装 3、手工安装 三、平面控制网平差的相关知识与讨论 1、网形 2、起算数据 3、观测值类型与精度 4、必要观测与多余观测 5、平差模型 (1)、数学模型 (2)、条件模型 (3)、关于Qxx (4)、观测值、平差值精度 6、边角匹配 7、方差一致性检验 8、闭合差 第1页

(1)、类型 (2)、闭合差的限差 9、距离归算 10、近似坐标 四、网形数据 1、文件组成 2、测量精度 3、已知坐标 4、测站数据 (1)、观测值类型与约定 (2)、观测值精度 5、项目管理 五、预处理 1、距离归算 2、距离往返差检查 六、外业数据检核:闭合差 1、闭合差类型 独立闭合条件 2、用闭合差来检查与初步评定外业观测质量3、用闭合差限差来作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4、闭合差信息的编辑与输出方法 七、平差 1、选项 2、平差过程 3、平差结果的组成 第2页

(1)、平差信息 (2)、输出点位误差椭圆 (3)、输出观测值与平差结果 (4)、桩点表 (5)、网的综合信息 (6)、网的精度评定与方检验 (7)、权匹配结果 4、利用点位误差估算隧道贯通误差 5、利用距离误差估算桥轴线精度 八、报表 1、报表组成内容与类型 2、文本格式的报表 3、独立报表 4、MS Word2000报表 (1)、ActiveX技术 (2)调整表格 5、自定义距离方位表输出 6、网图 (1)、显示与拖拉 (2)、保存与数据交换 九、关于与注册 1、关于页 2、注册与功能限制 十、常见问题释疑 1、为何平差后已知方位或已知距离有“改动”? 第3页

CPIII平差软件使用说明

CPIII数据处理系统 (使用说明) 一.安装说明 1.安装硬件狗驱动。点击狗驱动文件夹下的DogInst.exe文件, 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安装驱动”,即可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 2.安装软件。插上硬件狗,然后打开setup文件夹,双击setup.exe 文件,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软件的安装。 3.安装完成后需要手动在C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mytemp” 文件夹,然后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项目管理中心” 的文件夹即可,安装过程完成。 二.使用说明 1.插上硬件狗,双击CPIIIMAIN.EXE执行文件,启动主程序。 如图2.1.组侧为工具栏,控制平差流程,右侧为项目管理栏, 对项目进行管理。

图2.1 2.新建项目。点击该工具条即新建一个项目,给该项目命名并确 定后,程序将自动在D:/项目管理中心目录下新建一个以该项目名为文件名的文件夹,而后所有对该项目的操作都在该项目下进行,生成文件都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3.添加观测值。点击该工具条即显示出查找路径对话框,查找观 测原始数据路径,找到数据后点击确定即可将观测数据添加到项目中。如图2.2 图2.2 4.添加控制点。点击该工具条即显示查找路径对话框,查找控制 点数据,点击确定即可将控制点坐标数据添加到项目中。(注意:已知点数据文件格式为.txt格式,文本内容顺序为:点名,X坐标,Y坐标。如图1.3)

图2.3 5.观测边角计算。点击该工具条对观测文件进行边角关系计算, 生成的边角关系文件保存在右侧:项目管理中心/其他格式下 科傻格式,点右键用记事本打开即可查看。(提示:CPII导线 平面数据也可用此方法,生成科傻格式后可用科傻平差)三.数据分析 1.录入点号检错。点击该工具条对导入数据的点号进行检查,可 显示每个点被观测几次,分别在哪几站被观测,放便查找有点 号输入错误的。如图3.1 图3.1

边角网平差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 组名: 指导老师:

一、实习任务书 ................................................................................................................................................... - 2 - 二、小组总结报告 ................................................................................................................................................. - 5 - 2.1、实习目的、任务 ................................................................................................................................... - 5 - 2.2、实习组织 ............................................................................................................................................... - 5 - 2.3、功能设计 ............................................................................................................................................... - 6 - 2.4、流程设计 ............................................................................................................................................... - 6 - 2.4.1、数据组织输入和变量赋值 ....................................................................................................... - 6 - 2.4.2、待定点近似坐标的计算 ........................................................................................................... - 9 - 2.4.3、误差方程式组成 ..................................................................................................................... - 12 - 2.4.4、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 - 14 - 2.4.5、误差椭圆参数计算 ................................................................................................................. - 17 - 2.4.6、控制网图形绘制和误差椭圆绘制.......................................................................................... - 18 - 2.4.7、平面控制网成果输出 ............................................................................................................. - 20 - 2.4.8、平差主界面的设计 ................................................................................................................. - 21 - 2.5、界面设计 ............................................................................................................................................. - 24 - 2.6、代码编写调试 ..................................................................................................................................... - 26 - 2.7、测试结果 ............................................................................................................................................. - 26 - 2.8、总结 ..................................................................................................................................................... - 27 - 三、个人总结报告 ............................................................................................................................................. - 28 - 3.1、个人总结报告-李强.doc ................................................................................................................... - 28 - 3.2、个人实习总结-杜顺利.doc ............................................................................................................... - 28 - 3.3、个人总结报告-陶盟.doc ................................................................................................................... - 28 - 3.4、个人总结报告-王文辉.doc ............................................................................................................... - 28 - 3.5、个人总结报告-郭翠林.doc ............................................................................................................... - 28 - 3.6、个人总结报告-钱世屹.doc ............................................................................................................... - 28 -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3-4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2学时 三角网测量的目的,是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各角度或边长,计算三角网中各未知点的坐标、边的长度及方位角等。三角网按条件平差计算时,首要的问题是列出条件方程。因此了解三角网的构成,总结其条件方程的种类及各种条件方程的组成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三角网的种类比较多,网的布设形式也比较复杂。根据观测内容的不同,有测角网、测边网、边角同测网等;根据网中起始数据的多少,有自由三角网和非自由三角网。自由三角网是指仅具有必要起算数据的三角网,网中没有多余的已知数据。如果测角三角网中,只有两个已知点(或者已知一个已知点的坐标、一条已知边的长度和一个已知的方位角),根据数学理论,以这两个已知点为起算数据,再结合必要的角度测量值,就能够解算出网中所有未知点的坐标。如果三角网中除了必要的起算数据外还有其它的已知数据,或者说已知数据有冗余,就会增加对网形的约束,从而增强其可靠性,这种三角网称之为非自由三角网。无论多么复杂的三角网,都是由单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中点多边形组合而成的。 在本节,我们先讨论三角网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个数的确定问题,然后主要讨论测角三角网的条件方程的形式问题。 一、网中条件方程的个数 三角网平差的目的,是要确定三角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最或然值。如图3-9所示,根据前面学到的测量基础知识,我们知道,必须事先知道三角网中的四个数据,如两个三角点的4个坐标值,或者一个三角点的2个坐标值、一条边的长度和一个方位角,这4个已知数据我们称之为三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有了必要起算数据,就可以确定三角网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网的大小及其方位,就可以计算三角网中未知点的坐标。 要对三角网进行平差计算,还必须先知道网中的总观测数n、判定必要观测数t,从而确定了多余观测数: r = n - t 由条件平差原理知,多余观测数与条件方程数是相等的,有了多余观测数,也就确定出了条件方程的个数。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判定必要观测数t。 1.网中有2个或2个以上已知点的情况

附合导线平差程序设计报告

《测量平差程序》课程设计 (报告) 学生姓名:罗正材 学号:1108030128 专业:2011级测绘工程 指导教师:肖东升

目录 一、前言 (3) 二、平差程序的基本要求 (3) 三、平差程序模块化 (3)

图1 四、平差中的重要函数 (一)、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 C/C++程序设计中,关于角度的计算以弧度制为单位,而在测量以及具体工作中我们通常习惯以角度制为单位。这样,在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在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进行相互转化。这里,我们利用C/C++数学函数库math.h中的相关函数完成这两种功能。 这里,我们使用double类型数据表示角度制数和弧度制数。例如:123度44分58.445秒,用double类型表示为123.4458445,其中分、秒根据小数位确定。 在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转化中,涉及如下图2所示的两个环节。 度.分秒度弧度 图2 1.角度化弧度函数 double d_h(double angle) //角度化弧度 { double a,b; angle=modf(angle,&a);//a为提取的度值(int类型),angle为分秒值(小数) angle=modf(angle*100.0,&b); // b为提取的分值(int类型),angle为秒值(小数) return (a+b/60.0+angle/36.0)*(PI+3.0E-16)/180.0; } 2.弧度化角度函数 double h_d(double angle) //弧度化角度

{ double a,b,c; angle=modf(angle*180.0/(PI-3.0E-16),&a); angle=modf(angle*60.0,&b); angle=modf(angle*60.0,&c); return a+b*0.01+c*0.0001+angle*0.0001; } 其中,函数modf(angle,&a)为C语言数学库函数,返回值有两个,以引用类型定义的a 返回angle的整数部分,函数直接返回值为angle的小数部分。 (二)近似坐标计算 在平面网间接平差计算中,近似坐标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近似坐标是否计算成功是间接平差是否可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1.两方向交会 已知条件:两个点的近似坐标,这两个点到未知点的方位角,如图3所示 图3两方向交会 根据图4.2,设 1 1 α tg k=, 2 2 α tg k=,则很容易写出 ? ? ? ? ? ? - = - - = B P B P A P A P y y k x x y y k 2 1 整理该式,得两方向交会的的计算公式 ?? ? ? ? ? - - = ?? ? ? ? ? ?? ? ? ? ? - - B B A A P P y x k y x k y x k k 2 1 2 1 1 1 (4.1)对(4.1)式计算,即可得到未知点的近似坐标。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若两方向值相同或相反,则该式无解。 程序中,定义该问题的函数为:int xy0ang(obser &a1,obser &a2) 2.三边交会 如图4所示,为排除两边长交会的二义性,给出如下三边交会的模型,已知条件:三个

控制测量学水准网按条件平差算例(新)

在图 表9-1 试求: (1)1P 、2P 及3P 点高程之最或然值; (2)1P 、2P 点间平差后高差的中误差。 解:(1)列条件方程式,不符值以“mm ”为单位。 已知3,7==t n ,故437=-=r ,其条件方程式为 ??? ? ? ?? =--+=-+--=-+--=++-01030707742643765521v v v v v v v v v v v v (2)列函数式: 555v h x F +== 故 15=f 0764321======f f f f f f (3)组成法方程式。 1)令每公里观测高差的权为1,按1/i i s p =,将条件方程系数及其与权倒数之乘积填于表9-2中。 2)由表9-2数字计算法方程系数,并组成法方程式:

????????????----------5221251021411013????????????d c b a k k k k +????? ???????---1377=0 表9-2 条件方程系数表 (4)法方程式的解算。 1)解算法方程式在表9-3中进行。 2)[]pvv 计算之检核。 [][]wk pvv -= []467.35=-wk 由表9-3中解得[]47.35-=pvv ,两者完全一致,证明表中解算无误。 (5)计算观测值改正数及平差值见表9-4。 (6)计算321,,P P P 点高程最或然值。 359.3611=+=x H H A P m 012.3722=+=x H H A P m

表9-4 改正数与平差值计算表 (7)精度评定。 1)单位权(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 2)21,P P 点间平差后高差中误差 mm 0.34 47 .35±=±=μ

C#附和导线平差程序设计实习报告

前言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测量数据的处理中产生很多种平差的方法。附和导线近似平差程序是利用C#编程实现的,我们需要将导线网的已知数据信息按照特定的规则输入到.txt文本中,利用C#程序读取文本数据信息后,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平差计算,最终获得平差后的结果,并以.txt文本的形式输出,这样就可为测量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平差程序的基本要求 平差程序的设计与其他程序设计相同,应满足一定要求。 1.程序逻辑结构简单,清晰易读,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要求,便于拓展; 2.运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小,内外存储之间的交换不宜过于频繁; 3.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正确且先进,计算结果精度高; 4.适用性强,便于移植,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形式,满足不同需求; 5.方便用户,操作简单,输出明了、齐全,人机交互良好。 上述要求,既体现现在平差程序的总体设计中,也贯穿于平差程序设计的各个环节中。 平差程序中的重要函数 (一)角度制与弧度制的相互转化 C#程序设计中,关于角度的计算以弧度制为单位,而在测量工作中我们通常以角度制记录数据。所以,在数据处理中,通常需要在角度制与弧度制之间进行相互转化。这里我们需要利用相关函数完成这两种功能。 1.角度化弧度函数: static public double DEG(double ang) { int fuhao = (int)(ang / Math.Abs(ang)); ang = Math.Abs(ang); int d = (int)ang; int m = ((int)(ang * 100)) - d * 100; double s = ang * 10000 - m * 100 - d * 10000; return ((d + m / 60.0 + s / 3600.0) * fuhao) / 180.0 * Math.PI; } 2.弧度化角度函数: static public double DMS(double ang) { ang += 1.0E-15;//加上一个小量,以保证进位 int fuhao = (int)(ang / Math.Abs(ang));

控制网平差总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 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测绘工程二班许江 学号20144159 目录 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说明与要求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利用平差易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完成水准网平差 实验二利用平差易软件完成某工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实验三利用平差易软件完成某工程导线网平差计算 实验四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完成实验二某工程控制网或实验三某工程导线网平差计算

实验一利用平差易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完成水准网平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准平差的基本原理。 2.掌握程序语言设计的基础。 3. 掌握平差易软件的基本功能。 4. 能够独立完成水准网观测数据的平差处理过程 二、实验数据 如图1所示水准网,有1个已知点,4个未知点,8个测段。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1,已知点高程H1=98m 。 图1 表1.高差观测值(m)

(3)求各待定点的高程;2号点、3号点、4号点的高程中误差。 三、控制网平差报告 [控制网概况] 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 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2 网名:xj 计算日期:2016/6/29 13:36 观测人:xujiang 记录人:xujaing 计算者:xujaing 测量单位:m 备注:20144159 高程控制网等级:等外水准 2.控制网中: 方向方位平距XY点 待定8 5 固定 每公里高差中误差= 20.11 (mm) [距离观测成果表] 测站照准距离(m) 改正数(m) 平差后值(m) 方位角(dms) 1 5 1380.0000 0.0000 1380.0000 360.000000 3 1420.0000 0.0000 1420.0000 360.000000 2 1810.0000 0.0000 1810.0000 360.000000 2 3 940.0000 0.0000 940.0000 360.000000 4 1760.0000 0.0000 1760.0000 360.000000 3 4 1400.0000 0.0000 1400.0000 360.000000 5 990.0000 0.0000 990.0000 360.000000 4 5 1350.0000 0.0000 1350.0000 360.0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