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生理心理学实验报告

测谎生理心理学实验报告
测谎生理心理学实验报告

利用犯罪知识检测法进行测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利用“犯罪知识检测法”对模拟说谎情境进行检测

掌握测谎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2.1 实验内容

本实验首先编造一个虚拟的犯罪故事,抽签决定其中的一部人作为“罪犯”(阅读具体的犯罪细节),而另外一部分人作为“罪犯嫌疑人”(不阅读具体的犯罪细节)。之后主试向他们提问一些与犯罪信息有关和无关的问题,同时测量他们的生理数据:心率、呼吸和血压。分析对应问题时的实验数据来分辨“罪犯”和“罪犯嫌疑人”,并和他们真实的身份进行比较,从而对测谎原理的科学性进行讨论。

2.2 实验原理

人们在说谎尤其是犯罪嫌疑人对犯罪过程、犯罪情节或犯罪结果撒谎时,常会出现怕谎言被揭露的异常复杂的心理,紧张、恐惧和慌乱等交织在一起,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其生理上会出现许多异常的变化,如深呼吸、屏气、呼吸节律加快或放慢,脉搏加快、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皮肤出汗,瞳孔放大,肌肉紧张、颤抖,从而导致呼吸曲线、心电图、皮肤电和肌电图发生相应变化。

这些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一般不受意识的控制,张春兴(1994):“情绪经验的产生,虽然与个人的认知有关,但在情绪状态下伴随产生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映,当事人却是无法控制的。”因此,通过对这些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就可以据此推测当事人是否说谎。

犯罪知识测试(Guilty Knowledge Test,简称GKT),是Lykken在1959年引入的一种测谎测试程序。Ben-Sharkhar和Furedy把GKT模式称为对于心理生理测量的一种认知方法,因为它依据于人们知道什么,而不是人们的情绪、关注点以及条件反应。

GKT以定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简称OR)作为原理,力图测出被测者是否知道某

些与具体犯罪相联系的知识或信息.定向反应是一个由新异刺激或刺激变化所引起的生理、行为的复杂综合。通过对刺激的重复表征.定向反应产生习惯化,对于被试具有信号价值的刺激会引起加强的定向反应。Lykken认为“只有对于犯罪被试,‘正确’的选项才具有特殊的意义,一个加入的‘信号价值’,使之倾向于产生比所呈现的其他选项更强烈的定向反应。”

三、主要仪器材料

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计算机;

测量呼吸频率和脉搏的传感器和测量电极,血压计,笔和纸。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4.1 确定犯罪情节和问卷

主试确定一份犯罪材料(包括犯罪工具、地点和人物等)和一份与犯罪情节无关的实验材料。对犯罪情节中的重要信息用粗体、较大字体表示。并且主试就犯罪细节制作一个问卷,其中还包括一些与犯罪细节无关的问题。

4.2 对被试分组

主试让被试抽签,随机产生“罪犯”和“罪犯嫌疑人”(主试不能知道被试的角色)。两组被试分别离开实验室,到达两个不同的地点。“罪犯”阅读犯罪材料;“罪犯嫌疑人”阅读和犯罪细节无关的材料。

4.3 对被试进行测试

十分钟后,两组被试到实验室门口,随机、依次地进入实验室。主试给被试连接上脉搏、呼吸等传感器,测量被试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基础值;之后用血压计测血压的基础值。

一名主试按问卷对被试提问,另外一名主试记录被试对应问题的生理数据。问题模式:凶手的作案工具是否是XXX?等。被试回答模式:我不知道是不是XXX?实验结束后测量被试的血压。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本实验随机产生三名罪犯嫌疑人和一名罪犯,测量了他们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基础值,血压在测验结束后也进行了测量,而脉搏和呼吸频率全程记录且在对应问题做了标记。

表 5.1 被试测验前后的血压值

高压/mmHg 低压/mmHg

被试一测试前118 62 测试后115 63

被试二测试前118 85 测试后115 84

被试三测试前121 78 测试后120 73

被试四测试前107 62 测试后103 69

被试一被试二

被试三被试四

图 5.1 被试的测谎的脉搏和呼吸频率实验结果

上图是四名被试在测谎过程中的脉搏和呼吸频率折线,其中上方一条为脉搏(次/分),

下方是呼吸频率(次/分)。其中“安静”代表被试安静状态下测的数值,“1”、“2”、“3”、“4”分别代表问卷中的第4、5题,第7、8、9题,第12、13、14题和第16、17题的平均值,这些均为有关题。“结束”代表被试在刚做完测验时测得数值。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6.1 根据测验前后的血压变化判断

分析表5.1 可以发现四名被试的高压和低压在测试前后变化不大。按照理论,被试在说谎时,紧张、恐惧和慌乱等交织在一起,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血压升高。但是这里没有一个被试的血压有较大变化,因此本实验很难根据血压的变化进行判断。

这个可能是因为本实验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无关问题,且被试被告知测验结束时才带上血压计,因此即使是罪犯,也会在实验结束后,心理压力得到解放,血压下降。所以本实验可以在实验中途插入一次血压测量,或者在测验快结束时,给被试测量一下,这样他害怕自己之前已经暴露了身份而感到更加紧张,血压进一步升高。

6.2 根据脉搏变化判断

从图5.1被试的上面那条脉搏折线分析被试是否为罪犯,可以发现被试一的变化较为平稳;被试二在测验刚开始的时候,脉搏率增加,但是之后一直保持稳定;被试三在刚开始测验的时候脉搏率增加,但是之后就下降了,保持稳定;被试四在实验过程中略有一些波动。

因此根据上方分析,可以发现被试二和被试三的嫌疑最大。其中,被试二的脉搏在测验过程中一直高于基础值,实验结束后仍没有下降,表示在测验过程中始终比较紧张,对主试提出的有关问题,被试的心率加快。根据定向反应,对于被试具有信号价值的刺激会引起加强的定向反应,被试无法控制自己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导致心率高于基础值。

被试三开始时心率加快,这可能是因为被试在本实验中,刚开始比较紧张,后来就比较稳定了;或者被试是凶手,因此对这有关问题产生定向反应,之后保持稳定是因为被试三觉得主试问的问题他只要回答不知道就行,因此紧张度降低。

因此根据脉搏判断,被试二和三都有嫌疑,只是前者的嫌疑更大。

6.3 根据呼吸频率判断

分析图5.1,同样可以发现被试一和被试四德呼吸频率保持稳定,而被试二和被试三的呼吸频率有波动,且两者的变化趋势接近,只是被试二的呼吸频率保持在基础值之上,而被试三的呼吸频率和基础值相差不大。结合6.2的分析,可以判定被试二为凶手,当然有可能是被试三,只是前者的概率大于后者以及被试一和被试四。

6.4 结果的可靠性和影响因素

当主试分析好以上内容之后,被告知本实验的模拟凶手就是二号,这和之前推断出来的结果一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本实验的测谎有一定的效果,只是对于排除被试三是凶手的概率还是不够大。综合以上分析,本实验存在如下影响因素:

(1)主试态度和被试本身本测验是学生实验,主试提问时态度不够强硬,因此被试在一定程度上不够紧张。如果主试觉得某一位被试是凶手或者不是凶手,则提问的态度也不同,这样给被试造成的心理压力也不同。同样,被试对待犯罪的心态差异也有可能导致结果不同。

(2)数据的选择及分析方法本实验的血压变化无法显示谁是凶手,而选用脉搏时有两个嫌疑人,选用呼吸频率时判断准确。同时,分析数据时采用了有关问题的被试的反应平均值,而如果选用Lykken法或者是根据与无关问题的比较时,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3)实验材料和问题本实验设计的材料冲击力很大,其中的作案手法凶残。实验被试是大学生,对于这种作案手法受到的影响甚大。又因为经过十分钟的温习,犯罪细节尤其是里面的关键信息在脑子的记忆深刻。如果选用的材料刺激强度不够,以及“罪犯”对于其中的细节记忆不深,则可能加大了判断难度。同时,主试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让“罪犯嫌疑人”的反应波动很大。

6.5 测谎原理的科学性

被试在说谎情况下,呼吸和血压等生理变化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一般不受意识的控制。同时根据定向反应原理,对于被试具有信号价值的刺激会引起加强的定向反应,因此通过测量被试对有关问题和无关问题回答时反应的比较,可以判断被试是否在说谎。

但是实际测谎中,影响因素甚多,这就使得“犯罪知识检测法”的结果不够准确。同时工作人员可能对犯罪的真实过程知之甚少,因此在编制问卷时无从下手。而且“罪犯嫌疑人”当中可能没有一个是“罪犯”,则实验判断时,很可能因为其中的一位反应变化幅度最大而判断为“罪犯”。

七、结论

本实验中,被试的血压变化无法显示谁是罪犯,心率显示被试二和被试三可能是罪犯,而呼吸频率显示被试二是罪犯,而这和实际结果相吻合。但是实验中仍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如:主试态度和被试本身的差异、数据的分析方法、实验材料和问题等。

八、附录

附录一实验材料

你是凶手

4月1日凌晨4点左右,在某出租房内,你用烟灰缸杀死被害,在对尸体进行不人道处理后,逃逸。

4月1日凌晨4点左右,你与被害者发生激烈的口角,逐渐演变为肢体搏斗。在争执过程中,你顺手摸到了放在茶几上的烟灰缸,举起烟灰缸砸到

被害者的头上。被害者脑袋的被击部位立即凹陷,血糊满脸。被害者死死攥住你

的裤子跌在地上,只出气不进气,低声地咒骂着你。你蹲下来,掰开被害者的手

拿出裤脚,再用烟灰缸连续击砸被害者的头,直至血流满地,被害者毫无声息,头部完全变形。

随后,你对尸体进行了处理。

首先在厨房对尸体进行肢解,头颅部分,用出租房内的电饭煲进行烹煮,然后藏入一Hello Ketty洋娃娃内,弃于垃圾场;

内脏部分,主要是肠子,用绞肉机搅碎后用马桶冲走;

把剩下的部分切成碎片,随机的乱塞在别人的信箱中。

你是不明真相的无关群众

有一妇女手提包被偷,里面有手机、银行卡、钱包等。 20分钟后,她打通了老公的电话,告诉自己被偷的事。老公惊呼:“啊,我刚才收到你的短信,问咱家银行卡的密码,我立马就回了!”他们赶到银行时,被告知里面所有的钱都已被提走。小偷通过用偷来的手机发送短信给 "亲爱的老公" 而获取了密码,然后在短短20分钟内把钱取走了。

附录二实验问题

1、你是女的吗?

2、你喜欢吃冰淇淋吗?

3、你今天开过电脑吗?

·4、你会用电饭煲煮饭吗?

·5、案发时间是早上6点左右吗?

6、你是大二的学生吗?

·7、凶手是用烟灰缸砸死被害者的吗?·8、凶手多次用榔头敲击死者头部吗?·9、被害人死了吗?

10、今天天气好吗?

11、你今天吃早饭了吗?

·12、凶手到过厨房吗?

·13、凶手焚烧尸体了吗?

·14、凶手把尸体扔到河里了吗?15、你选了生理心理学这门课吗?·16、你查看过你的信箱吗?

·17、你喜欢Hello Ketty洋娃娃吗?

附录三实验数据

高压/mmHg 低压/mmHg 脉搏率(次

/分)

呼吸频率

(次/分)

被试1 安静118 65

ww 121 64

114 56

平均118 62 88 13

完成115 63 92 12

45 89 12

789 91 11

121314 92 13

1617 91 13 被试2 安静121 90

cz 111 83

122 82

平均118 85 88 13

完成115 84 92 22

45 94 20

789 93 20

121314 92 18

1617 91 17 被试3 安静116 80

zyr 123 77

123 78

平均121 78 77 13

完成120 73 82 17

45 91 19

789 79 16

121314 83 16

1617 83 10 被试4 安静113 64

lwy 108 63

101 58

平均107 62 83 13

完成103 69 81 14

45 80 14

789 78 13

121314 80 14

1617 85 13

生理心理学论文详解

大学生抑郁症状况及相关理论的分析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学者指出,抑郁是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因情感,就业,学习压力增大,大学生抑郁问题也越来越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开展大学生抑郁状况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状况离不开对抑郁症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因此本文浅显地分析大学生抑郁状况及有关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其产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相关理论产生影响因素 University students depression status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more common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for individual learning, work, life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A long period of depression, and eve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Some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depression affects human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ajor risk factors [1]. Along with social progress,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emotional, employment, study pressure, depression,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but also by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 Therefore, students carry out research and related depress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has an important rol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status withou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depression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Students plain depression and related theorie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factor.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depression relevant theories Impact factors 一引言 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处于特定环境的大学生由于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变化、学业适应、人际关系、恋爱、自我意识等问题的出现和近年来学校的扩招收费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加剧,导致其抑郁症明显增多。我国心理学、医学及教育界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抑郁状况已经开展了许多的研究工作。杜召云、王克勤对157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2】李彤最新一篇关于大学生抑郁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38.5%,其中男生抑郁者所占比例为34.45%,女生所占比例为42.03%。【3】而北京市卫生局最新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市1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万人正在罹患抑郁症,其中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抑郁状况的检出率较高,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和发生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

素质测评真题及答案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 0609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大题共10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配置性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素质测评方式,配置性测评的目的是P13 A.选拔优秀人员 B.人事合理配置 C.开发人员素质 D.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 2.目前,人员素质测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招聘、选拔、考核、培训、晋升等领域,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其主要作用有 P19 A.促进与形成 B.激励与强化 C.导向作用 D.以上全部正确 3. 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拔高个”,该俗语反映了选 拔性测评 P12 A.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用 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整个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 4. 有些岗位的人员招聘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飞行员的招聘,绝不能因为一时找不到 合格的人员而降低标准要求,这反映了配置性测评的 P14 A.针对性 B.客观性 C.严格性 D.准备性 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须是结构化的面试过程,其设计过程包括 P53 A.开发面试题库 B.明确评分标准,设计面试评分表 C.选择合适的面试考官 D.包括以上全部过程

6. 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是在 总体中的 P70 A.积 B.差 C.和 D.比重值 7. 在管理人员选拔中,常常将“优秀管理者”作为测评的 P※ A.同时效度 B.观念效标 C.预测效度 D.行为效标 8. 在以下关于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素质测评的作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P18 A.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素质测评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B.素质测评的功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是不稳定的 C.功能是素质测评活动中作用与外在环境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 D.素质测评的功能是潜在机制,素质测评的作用是外在效应 9. 美国心理学家E.L. Thorndike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发现,当评估者根据被评估者的一种 特征得出总体印象时,就容易出现P※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定势效应 D.求同效应 10.在胜任力结构模型数据收集方法中,如果要挖掘当事人的胜任力特别是其所隐藏的潜能, 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为P47 A.专家小组法 B.问卷调查法 C.全方位评价法 D.行为事件访谈法 11.在人员招聘中有许多的方法可以使用,有一些方法常常是要求被试者根据听过的音乐来 编撰出一段故事,这属于投射技术中的P129 A.联想投射 B.构造投射 C.完成投射 D.表演投射 12.某指标的测量数据为17、16、14、19、13、15、20,其中位数是 P※ A.14 B.19 C.16 D.20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 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 3.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 ● ● 耗竭 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这些上行网状 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 注意的转移机制: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

公安干警测谎实验报告

警察学院 实验(实训)报告 实验(实训)课程名称: 测谎技术 实验(实训)项目名称: G K T 测试 年级、 专业、 区队:2007级刑技二区队 学 生 姓 名: 王 江 平 号: 0712101043 时间:2010年10月12日 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制 学 实验(实训)

一、实验(实训)目的 1?了解和初步掌握GKT测试原理及操作流程。 2?学会对GKT测试图谱进行分析评分,综合判断受测者是否为知情者。 3?通过实验,分析测试中应注意的细节和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4.通过实验,简单谈谈对GKT测谎技术的理解。 二、实验(实训)原理 1.心理生理对应变化原理。 2.相同问题刺激不同反应原理。(心理痕迹的存在,心理痕迹是持久的心理状态) 3.比较心理测试原理。 三、实验(实训)器材 测谎硬件系统:腹呼吸传感器、胸呼吸传感器、皮电传感器、 血压传感器 电脑、GKT测试软件、打印机

四、实验(实训)实施过程 GKT测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测试阶段、图谱分析和综合评判阶段。 一、准备阶段 1?了解分析案情,根据我实验组准备的案件,结合现场勘查的结果,分析现场痕迹与嫌疑人的关系。 2?与受测者进行测前交流,充分了解受测者的基本情况。 (主要是性格特点、学历、爱好或癖好、特长、社会关系等) 3?结合案情和受测者的基本情况,编制适合受测者的GKT测试题目,也就是适合的目标问题问陪衬问题。 4?测试前保证受测者休息好,使其达到最佳受测条件。 二、测试阶段 1?把心理测试室温度调节到舒适状态,(根据季节与各地温度而定)将受测者带到测试室,把测试硬件系统依次给受测者戴上,保持室内安静。 2?将准备阶段编写好的测试题输入到GKT测试软件。 3?告知受测者将要进行测试的问题及答案选项,并告知受测者测谎技术的科学可靠性。(一般开始测试前都进行扑克牌测试实验来印证测谎技术) 4?进行GKT测试同时记录受测者在各个问题点时的细微动作。 5?调整目标问题与陪衬问题的顺序,对每个问题进行三次测试。 6?测试结束后,整理测试器材,打印测试图谱。 三、图谱分析和综合评判阶段

测谎题目实例

人心可测——测谎仪侦破案件的是是非非 周晓华 心迹难藏——杀人凶手露原形 这是一桩发生在河南尉氏县的杀人案。去年腊月26日,镇财政所会计翟鹏飞被人杀死在他的办公室里,由于现场被伪装,被害人的尸体到正月初二才被人发现。据当地公安现场的勘察判断,作案人很熟悉现场,和被害人应该很熟,作案动机可能是为钱财。作案人在击打了被害人的头部后,将尸体搬到办公桌后面的床上,用被子盖好,并将溅了血的椅子用衣服盖上,将地下的血迹擦干净。而根据法医鉴定,被害人死于当晚12点,由此判断作案的时间在晚上11:30左右。办案人员经排查定出5名嫌疑人。其中四人当天晚上在镇政府院内的一栋楼上打麻将,而被害人也曾在旁边观看,10点多离开;另外一人为院内派出所的一位民警。因1号嫌疑人的办公室与死者相邻,好赌,手头较紧,又有作案时间,被列为重点嫌疑对象,并被刑事拘押,其他嫌疑人基本被排除。 由于现场曾被伪装,指纹痕迹都不明显,又缺少证据,导致近两个月过去,审查没有结果,工作陷入僵局。办案人员的压力很大,他们决定对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 3月12日,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的丁同春教授带着学生来到尉氏县。经过现场勘察、分析和法医鉴定,丁教授拟定测试题。

1、你叫×××吗 2、今年是××岁吗 3、记得去年腊月26晚上,镇财政所会计翟鹏飞被害的事吗 4、翟鹏飞被害,你知道因为什么吗 5、翟鹏飞被害,是因为女朋友的事吗 …… 9、作案人是那天晚上八九点钟干的吗 10、作案人是10点多钟干的吗 11、作案人是11点多钟干的吗 12、作案人是12点多钟干的吗 13、作案人是在后半夜干的吗 …… 17、作案人当时敲门了吗 18、作案人当时是用刀子扎的吗 19、作案人当时是用锤砸的吗 …… 27、作案人用的工具藏起来了吗 28、作案人用的工具扔了吗 29、作案人现在是想主动讲清楚吗 30、你今天讲的都是实话吗 经过测试,丁教授排除了疑点较大的1号嫌疑人,并认定2号嫌疑

生理心理学总结

第一章导论 1、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它以心身关系为自己的基本命 题,力图阐明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2、学科性质:生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交叉学科、综合学科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3、细胞生理学的概念:兴奋和抑制这两种基本的神经过程的活动,是神经系统反射活动的 基础,利用生理学技术能够记录动作电位和神经冲动的发放,作为兴奋和抑制这两种神经过程在细胞水平的表现。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将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元的兴奋过程表现为单位发放的脉冲频率加快,抑制过程表现为频率降低。无论频率如何变化,同一个神经元的每个脉冲幅值不变。 4、“全或无”:神经元对刺激强度是按着“全或无”的规律进行调频式或数字化编码。这 里的“全或无”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上的刺激无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幅值的脉冲发放。 5、干预脑功能和记录生理参数的传统方法: (1)传统生理心理学方法; (2)传统心理生理学方法; (3)灵长类动物的电生理学方法; (4)传统神经心理方法 6、干预与记录脑功能的当代认知神经科学方法: ①透颅磁刺激技术(有创):是近十多年来采用的新仪器。利用脉冲磁场对头皮和颅骨 的穿透力,通过头皮外的磁力线圈产生的脉冲磁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描边,对其产生局部刺激作用。通过调节刺激强度和脉冲磁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表面,对其产生局部刺激作用,用以观察大脑皮层局部兴奋或抑制对某些心理活动的影响。 ②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名词解释): 主要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和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 两者均通过显示认知活动中,与脑代谢过程相关生理参数的变化,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是测定含放射性同位素18F的脱氧葡萄糖在脑区域代谢率,以此作为脑认知功能的生理指标。 ③无创性脑生理成像技术:(名词解释) 主要包括高分辨率脑电信号(脑电图)分析和脑磁信号分析技术。 他们测量脑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电磁场信号的变化。电场与磁场变化互为90°,脑电信号较好的反映出大脑皮层与深层之间的功能变化;脑磁信号反映大脑表面切线方向的功能变化。脑电图,事件相关点位和脑磁图的共同特点是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在毫秒数量级的时间尺度上检测脑功能的变化,但其弱点是空间分辨率差。 ④实验设计:减法法则、一致性分析。

实验六-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六、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实验 姓名胡艺敏学号38 系别 女 数计学院 班 级 11计科师 范 主讲教师江凤莲指导教师江凤莲实验日期2013 4-27 专 业 计算机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利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建立视图表和关系图(图表),加深对视图和图表概念的理解,了解视图和图表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 1)调出创建视图向导,在图书-读者库中按下列T-SQL描述创建读者视图。 CREATE VIEW 读者_VIEW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读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借阅.读者编号=读者.编号; 2)调出向导,按T-SQL描述创建借阅_计算机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借阅_计算机图书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3)调出创建图表向导,完成在图书_读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_借阅图表的操作。要求该图表包括图书和借阅两个表,通过“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外码与被参照表之间的关联。 4)查看以上视图和图表的属性,并修改到正确为止。 三、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五、实验内容: (1)实验代码(可加附页): (1)基本操作实验 1)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给定的T-SQL语句确定视图结构信息,如表10所示。 表10 视图结构信息 序号视图名 数据库 名 相关表名列定义元组定义 1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读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 借阅.读者编号=读者. 编号 2 借阅_计算 机图书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2)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图表结构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图表结构信息 图表名数据库名主表名参照表 名 关联定义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借阅图书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2)实验结果(可加附页):

《生理心理学》串讲笔记(二)

《生理心理学》串讲笔记(二)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元。超柱仅实现同一种感觉模式中,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形成简单的知觉;联络区皮层的多模式感知细胞,则将多种模式的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的知觉。 精神盲:两半球颞下回的损伤使猴不能识别现实刺激物。它们看见蛇也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失去了正常猴所具有的那种恐惧反应能力。因而将颞下回损伤造成的这种认知障碍,称为精神盲。 颞下回的一些神经元,不仅对复杂视觉刺激物单位发放率增加和发生最大的反应,而且对多种其它感觉刺激,如躯体觉、运动觉、食物嗅觉与味觉等刺激均可引起其单位发放率的变化。因此,将这类神经元称谓多模式感知神经元。 第四章注意 注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这种心理活动可能是感知过程,也可思维过程,所以,注意总是和认知活动同时存在。 ◎朝向反应就是由这种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

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朝向反应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经典神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狗唾液条件反射实验中发现,对于已经建立起唾液条件反射的狗,给予一个突然意外的新异性声音刺激,则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立即停止,狗将头转向声源方向,两耳竖起,两眼凝视瞳孔散大,四肢肌肉紧张,心率和呼吸变慢,动物作出应付危险的准备。巴甫洛夫认为这种对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射本质是脑内发展了外抑制过程。新异刺激在脑内产生的强兴奋灶对其他脑区发生明显的负诱导,因而抑制了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活动。随着新异刺激的重复呈现,失去了它的新异性,在脑内逐渐发展了消退抑制过程,抑制了引起朝向反射的兴奋灶,于是朝向反射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巴甫洛夫关于朝向反射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动物的行为变化,概括出脑内抑制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他的神经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加以解释。具体地讲,脑内发展的外抑制是朝向反射形成的机制,而主动性内抑制过程――消退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索科洛夫的朝向反应及如何解释(匹配理论) 索科洛夫在朝向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它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这一功能系统的最显著特点是它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之间的不匹配,是这种反应的生理基础。具体地讲,这

生理心理学复习大纲详解

《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1. 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向)是什么? 答: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都有哪些?用于人群的研究都有哪些? 答:①脑立体定位技术:找到要损毁或研究的脑内部位。用于:脑内刺激,脑内核团给药,脑内电信号记录,脑内物质(神经递质)的测定等。 ②脑损伤法: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 伤等。 ③刺激法:电刺激法(如恒流刺激),化学刺激法(神经递质的激动剂或拮抗剂)。 ④电记录法:自发电活动(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和诱发电位;胞内电位,胞外电位。 ⑤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神经递质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荧光检测, 紫外检测),推-挽灌流,脑内微透析术;mRNA的检测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等。分子遗传学技术:行为遗传学,反向遗传学,用相关基因敲除的动物研究整体动物的行为。基因芯片(不同行为的动物某个脑区基因表达的差异)。 ⑥行为学的方法:(1)基本行为:摄食,饮水行为(进食,饮水的时间和数量,内分 泌变化等);防御行为的行为模式:常常采用跳跃行为,跳跃次数和高度;性行为:如爬背行为,雌性动物的脊柱前凸等;睡眠行为:睡眠时间长短和眼动情况以及生化物质变化情况。(2)经典条件反射。(3)操作式条件反射。(4)特殊行为。 ⑦形态学的方法:荧光显微镜,行为异常伴随的脑部结构形态的异常,树突棘的稠密。 ⑧脑成像技术:CT, PET, fMRI。 其中,刺激法、电记录法、行为学方法和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对人群的研究。 3. 大脑分为哪些部分?大脑皮层分为哪些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①大脑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 ②大脑皮层又可以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③颞叶:听觉功能,和记忆有关。枕叶:视觉功能。顶叶:躯体感觉功能。额叶:躯 体的运动功能。前额叶皮层和颞叶、顶叶、枕叶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4. 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①边缘系统: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 ②功能: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控功能。情感、情绪的调节中枢。 5. 上行网状激活(激动)系统的功能? 答:上行网状激动系统:包括向脑干网状结构的感觉传入,自脑干网状结构向间脑的上行投射,以及从间脑向大脑皮质的广泛投射。上行网状激动系统携带的上行冲动是“非特异

生理心理学笔记终版

图3 图4:惊反射非常依赖杏仁核。Central杏:惊吓反应,lateral:形成 CS连结。在消退后的再获得记忆线索化的恐惧条件反射中,海马会 有调节作用,但是fear condntioning属于内隐记忆,不依赖海马 图5 情绪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导致皮层、海马等活动增加:调控机制图6 1、感受野是指P2,反映了N元的特性,及对什么视觉特征最敏感。 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具有同心圆式的空间分布形式,由中心的兴奋区和周边的抑制区,有on-中心和off-中心两种。On-中心在光刺激其中央区引起神经元放电增强,落在周边时抑制。填满中央时,发放频率最大,填满周边时,抑制最强。而off-中心则是撤光刺激其中央区引起神经元放电增加。P细胞的感受野还是颜色拮抗的,如红光刺激中心发放最强,绿光刺激周边抑制。 LGN:有些也具有和神经节细胞类似的同心圆式的感受野。更多的细胞感受野是拉长的椭圆或不规则形,说明其对视觉刺激的方位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并且具有相似最优方位的神经元聚集在一起。 初级视觉皮层:狭长形。其中简单细胞对刺激的方位要求很高,一点偏离就会使动作电位发放减弱或停止。复杂细胞对刺激要求不如简单细胞那样严格。还有一些是对颜色或者空间频率具有选择性。有个更大范围的额外感受野,范围达到20°,对中心感受野有抑制或易化作用。 颞叶神经元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编码,比如对老虎头的抽象形状、对Rachel或者祖母的脸进行反应。 除了额外感受野是团状排列,其余都是柱状排列。

面孔识别特异性的证据: 1、superior temporal sulcus颞上沟inferior temporal gyrus颞下回细胞记录实验:细胞对面孔刺激放电增强,对非面孔刺激不放电或减弱,尽管这些非面孔刺激包括面孔刺激的某些重要特征,如光栅(对称性)。一些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只对其他猴子的清晰正面面孔反应。另一些细胞对所有面孔刺激都有高激发率。 局限:由于不能检验细胞对所有刺激的激发率,不能得出这些细胞只对面孔反应的结论;并且这些皮层内的很多细胞也被非面孔刺激激活。(其他解释,如,面孔刺激唤起情绪反应,情绪特征使得某细胞对面孔的反应强于其他与面孔同等复杂度的刺激。但这一解释不能说明这些细胞为什么不被能引起猴子恐惧反应的非面孔刺激激活。) 2、FFA: 1) fMRI实验 right fusiform gyrus右侧梭状回——对面孔刺激有更大激活:位于颞叶下部。 left fusiform gyrus左侧梭状回——对物体刺激有更大激活 2)FFA和FBA的双分离P4 3)面部分散加工理论: 3、失认症病人:知觉讲义3 P5+C.K. 联合性失认症病人,对面孔,即便是漫画形式的面孔刺激野识别很快。 4、面孔识别任务:类别内within-category discrimination 物体识别任务:类别间between-category discrimination 牧羊人M.J. 对羊群的识别与再认记忆(能认出自己的羊群,再认记忆甚至高于其他牧羊人)均好面孔(面孔条件:机遇水平)。L.H.被试判断图片(面孔/眼镜)是否出现过。控制组被试对面孔再认正确率85%,眼镜69%;L.H.对面孔64%,眼镜63%。而一位integrative agnosia患者显示相反模式的缺陷:面孔再认正确率98%而对眼睛再认为机遇水平。 5、face-inversion effect:正常被试:对翻转的面孔识别慢于对正向呈现的面孔;面孔失认症病人L.H.的辨认正确率为反像72%,正像58%,而正常人的分别为82%和94%。这提示识别物体和面孔是相互独立的。这一效应在chimpanzee(黑猩猩)间也出现,但在其他灵长类物种见未发现。 一种解释为个体对翻转的面孔不能使用特殊化的面孔加工系统,而必须重新回到基于部分分析的加工模式上。Tanaka和Farah(1993)正常被试的实验表明,面孔识别需要表征,这些表征不仅仅是一个个部分的连结。被试的任务是对面孔或房子的线图进行再认。每个刺激由有限部分构成:面孔由眼睛、鼻子和嘴构成;房子由门、起居室窗户和卧室窗户构成。学习阶段被试看到一个姓名,将该姓名与刺激的各部分相联系(这是***(姓名)的***样的***(部分))。再认时被试从Part condition或Whole condition判断某部分是否属于该姓名的。实验结果表明,对房子的知觉不依赖测验项目单独或

生理心理学1详解

第一章绪论 ●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1、脑立体定位技术 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 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无法恢复,可能引起组织病变,影响结果 可逆损伤(扩步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不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常用来研究皮层机能 3、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 4、电记录法 5、生物化学分析法 6、分子遗传学技术 7、脑成像技术:PET技术、CT技术 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 ●注意的主要功能 使有机体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维持下去,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保障作用。 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 ●既不是某一脑区的特性,也不是全部脑区的功能。 ●不同脑区在注意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 一、警觉网络 (一)警觉和注意的关系 ●实验结果:警觉的提高可以改善对注意目标的觉察速度。 (二)注意(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 ●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为单胺能和胆碱能细胞存在的部位。 ●投射到不同部位。 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 ●DNAB损伤鼠模型 在脑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到蓝斑皮层通路(DNAB ),导致DA严重耗竭,使其含量少于对照组的10%。然后进行习得条件辨别任务:刺激为a,反应为b;刺激为X,反应为Y; --DNAB损伤鼠在完成习得条件辨别任务中有缺陷;同时,鼠的巴浦洛夫条件抑制也受影响。 --表明:蓝斑-皮层投射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保持在高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的选择。 2.上行多巴胺(DA)系统 ●中脑-边缘DA系统能够将动机转化为动作。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行为反应,以便获得强化物。如精神运动兴奋药物苯丙胺的强化效应,部分通过该系统发挥作用。 ●中脑—纹状体DA系统具有唤醒作用。 3.上行5-HT系统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对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相关的过程,尤其是在厌恶背景中。 ●如中枢5,7-双羟色胺耗竭,可明显提高鼠的惩罚反映率。 4.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 ●上行胆碱能系统作用机制—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异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的加工。 小结: ●蓝斑-皮层NA系统可维持紧张或唤醒状态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 ●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在认知或运动传出中起作●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 ●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与上述3系统功能对立。

测谎的心理学原理及应用(一)

测谎的心理学原理及应用(一) 【摘要】测谎技术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犯罪学、刑事侦察学、电子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通过编制题目测量由情绪刺激引发的人体变化,来判断人们心理变化的一门科学技术。本文从心理测谎技术的由来开始,测谎仪如何测谎,测谎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在中国的应用几个方面来介绍测谎的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关键词】测谎测谎仪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应用 一、测谎由来 所谓测谎,就是对谎言的鉴别活动。“测谎”一词,是由“测谎仪”(LieDetector)而来;“测谎仪”的原文是Polygraph,直译为“多项记录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可以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以了解受询问的嫌疑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及刑案。由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故俗称为“测谎”。准确地讲,“测谎”不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心理所受刺激引起的生理参量的变化。因此,解释“测谎”或 “测谎技术”,我们认为其科学称谓应是心理测试技术。 二、测谎仪如何进行测谎 (一)测谎的三大前提 1.被测人必须自愿接受测试,除非涉及刑事案件,任何人不能强迫他人接受测谎,否则,即构成对人身权的侵犯; 2.专业人员专业性、司法公正性高; 3.鉴定结果只作为审查其他证据的辅助性手段,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二)哪些案件适合测谎 适合测试的有22种案件,比如:投毒、爆炸、杀人等,但像审理惯偷、系列抢劫等就不适应了,因为这样的人每次都重复同一种模式,即“动力定型了”,就好像刷牙一样,天天都做,心理痕迹不明显了,在测试中很难区分。 (三)如何使用测谎仪 1.测谎室的要求 (1)室温:不超过25℃; (2)环境噪音:要求非常安静; (3)环境温度:20℃至25℃,如有必要应安装空调; (4)光照度:适宜,否则影响测试; (5)通风:保证有足够的氧气; (6)室内布置:整洁,墙壁上可悬挂证明测谎员资历的证明等; (7)桌椅:最好是比较舒适的扶手软椅,供接受测试的嫌疑人坐,尽量不要用木凳。 2.题目的设置 (1)一次测试不超30分钟 每道题约25秒钟,即使50多道题,测试一次也超不过30分钟。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注意力、记忆、认知等活动能保持30分钟,超过则会逐渐疲劳。 (2)尽量使用方言 南北方语言有很大差异,比如:“平时是穷得没钱花吗?”这对南方人很正常,不会引起波动,而北方人则不同,他认为是侮辱他,会很愤怒,会影响测谎效果。避免出现女性敏感的问题,比如对于强奸的问题,应该这样去问:“作案人是爬上床了吗?是站在地上吗?是扒衣服了吗?是没扒衣服吗?”此时图谱显示的就是真实心理痕迹的反映。 (3)所有人用同一套题 由于测试题指向的是心理事实而不是某一个嫌疑人,所以,所有的嫌疑人都用同一套试题,用一个标准来测试,这样,无辜者将会被排除,而真正的作案人会被找出来,而且,为了检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通知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 动机;能力和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和思维萌芽(灵长 类)三个阶段。 1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客观 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 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创始人是杜威和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采用实验观察法。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他把人的 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 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 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法)、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3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生理心理学完整

一、名解 1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且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是柱状分布,只对某一视觉特征发生反应。 3超柱:在大脑视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综合反应的基本单位叫超柱。 4视感受单位:一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所构成的视觉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5:(正电子发射层描述)是一种对人脑代谢无损伤性连续测定方法,能够动态活体研究人脑功能与其区域性糖代谢率之间的关系。 6:指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之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用于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7朝向反应:指由新异强烈刺激引起的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的一种反对活动。8习惯化:强化S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减少—递质释放减少—后电位减少,无生物学意义。 9敏感化:强刺激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增加—递质释放增加—后电位增加,有生物学意义。 10次发行饮水:是一种预见性的生理心理反应,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在吃饭中喝汤和饭后饮水,以及不论是否口渴每日定时喝茶都是。 11:(大脑平均诱发电位)一组能够反应心理活动中脑功能瞬间变化的脑电波。根据潜伏时可分为早成分,中成分,晚成分。12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对正常被试和割裂脑病人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于右侧半球。右侧半球的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信息处理优于左半球。 二、填空 1、生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与脑机能定位论相对应的学说称为(脑等势学说)。 3、人的心理反应不仅制约于(外界刺激),也制约于脑干非特异

行测判断推理之加强型题目答题妙招

行测判断推理之加强型题目答题妙招 【答题妙招】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而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要求考生能够寻找到能使题干中的论证正确或者变得完整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加强型题目可以从直接加强论据、直接支持结论、在前提与结论之间建立联系、排除他因、从反面场合加强题干等几个方面考虑。 【例1】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在某州上映,某州独家经营权给了某州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公司各部门可忙坏了,宣传部投入了史无前例的170万元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业务部组织了8家大影院超前放映和加长档期,财务部具体实施与各影院的收入分账。最终几乎全市的老百姓都去看了这部片子,公司赚了750万元。而公司在总结此项工作时却批评了宣传部此次工作中的失误。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合理地解释上述情况() A.公司宣传部没有事先跟其他部门沟通,宣传中缺少针对性 B.由于忽视奥斯卡获奖片自身具有免费宣传效应,公司宣传部的投入事实上过大

C.公司宣传部的投入力度不足,《泰坦尼克号》在某州上映时,该公司宣传投放了300万元 D.公司宣传部的宣传在创意和形式上没有新的突破 【答案】B。解析:前提:宣传部投入了史无前例的170万元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业务部组织了8家大影院超前放映和加长档期,财务部具体实施与各影院的收入分账。结论:最终几乎全市的老百姓都去看了这部片子,公司赚了750万元。而公司在总结此项工作时却批评了宣传部此次工作中的失误。缺项:做了宣传还被批评,需要在前提的基础上找一个原因(宣传部投入了史无前例的170万元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可见是宣传部投入过大,故选B。 【例2】在接受测谎器测验时,只要服用少量某种常用镇静剂,就可使人在说谎时不被察觉。因为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反应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而不会产生显著的副作用,由此推之,这种药物对降低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也会很有效。 此段话的假设前提是() A.镇静剂对于治疗心理压力有效 B.对于心理压力反应的抑制增加了主观的心理压力 C.由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与日常生活的心理压力相似 D.在测谎器测验中说谎的人经常显示出心理压力的迹象 【答案】C。解析:前提:测谎器测出的心理压力反应可以通过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 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就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与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心 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就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就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解 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与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就是最困难的一个:智力就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就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就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与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就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与生理活动都就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与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就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分子遗传学技术:原理: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脑成像技术:定义: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与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与 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就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就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就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