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盛磊;盛宏伟【摘要】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研究组采用帕利哌酮实施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PANSS总分为(46.69±6.01)分,低于对照组的(71.10±7.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P对照组为(38.80±8.87)分,低于研究组的(54.40±8.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哌酮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使患者社会功能得以有效改善.【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12【总页数】3页(P129-131)【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首发;帕利哌酮【作者】盛磊;盛宏伟【作者单位】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一科,湖北荆门 448000;湖北省武汉市优抚医院精神科,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精神分裂症为精神类疾病中常见类型,临床通常对其实施药物治疗[1]。
有学者研究表示,抗精神病类用药对患有精神分裂症者治疗存在关键作用,其中非典型的抗精神用药有利培酮、帕利哌酮等[2]。
故本院特择利培酮与帕利哌酮对首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实施比较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表1 两组在PANSS分值对比(±s,分)对照组32 71.10±7.35 35.50±2.20 22.29±2.13 12.31±3.02研究组31 46.69±6.01 23.47±2.01 13.69±2.109.53±1.90 t值 - 11.235 10.537 15.270 9.620 P值 - <0.05 <0.05 <0.05 <0.05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催乳素、体质量的影响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催乳素、体质量的影响周华;李四冬;巫珺;徐汉明;肖卫东【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26)4【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 方法:按照就诊顺序交叉将9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奥氮平治疗24周;治疗前、治疗4、8、12、24周末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同时检测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 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CG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或P<0.05). 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奥氮平相当,短期应用对血清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低于奥氮平.【总页数】3页(P254-256)【作者】周华;李四冬;巫珺;徐汉明;肖卫东【作者单位】430084 湖北省武汉市武东医院;430084 湖北省武汉市武东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六科;湖北省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及体质量的影响 [J], 孙玉涛2.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J], 蒋健昌;李晓玲;汤超华;张俊成3.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次发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及体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J], 戢汉斌;巫珺;李四冬;熊华朝;肖卫东4.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及体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J], 阳前军;李四冬;巫珺;孙群星;董晓新;熊华朝5.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J], 李亚辰;李英梅;王立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作者:潘勇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与口服利培酮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门诊或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治疗)。
该项研究共观察16周。
结果研究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与基线相比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结束后干预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首发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催乳素【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2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严重精神障碍需长期规律服药治疗,但其副作用严重或者自知力缺失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完全依从的占73.9%,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占26.1%[1]。
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可能会导致患者反复住院,增加肇事肇祸风险,降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增加疾病照护负担[2]。
目前,临床实践中不仅仅是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回归社会,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可以进行工作学习是目前追求的治疗终极目标,但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重、病耻感严重,不规律服药等因素是导致患者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3-4]。
长效针剂具有注射间隔长以及血药浓度相对比较平稳等优点,近年来被开发出来用于服药依从性差的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中,长效针剂注射液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自知力及认知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患者服药的不良反应,从而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性[5]。
近年来发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善思达)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新型长效针剂,meta分析显示棕榈酸帕利哌酮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降低复发率[6]。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一例

读。患者出生在商人家庭 ,独生子 , 从小父母忙于
经营 对患 者 比较 纵容 。患 者性格 内向 ,学 习成绩 一
店铺 ,可 以与家人介绍的女友接触 ,但每次会面会
紧张 。食 欲增 加和 体质量 增 加缓解 ,为 了保持 良好 的形象 ,患者 开始 主动 减肥 ,体质 量恢 复至 8 k 。 8 g 与 医生交 谈 中 ,主 动承认 自己在病情 严重 时 ,每天 听 到广播 在说 自己的想 法 ,有 主席 与 自己交谈 ,给
2 讨 论
此例患 者在人 组 以前 ,已经 经历 过 2种 以上 一 线非 典型抗 精神 病药 足量 、足疗 程治疗 ,但 阳性症 状 和 阴性症 状均 未完 全控 制。换 用棕榈 酸 帕利 哌 酮 注射 液后 ,锥体 外系 不 良反 应 比服用 利培酮 明显减
外系反应 比服用 5m 利培酮明显减轻 ,注射部位 g 疼痛每次持续 2 ,但出现食欲增加及体质量轻度 天
需要短暂休息能缓解 。目 前体质量 9 。 1
停用利 培酮。入组时躯体检查未 见异常 精神检 查 :接 触被 动 ,存 在假 性幻 听 ,在脑子 里能 听见 熟
人 议论 、贬低 自己 ,因此认为 别人 不喜 欢 自己 ,情 感平 淡 ,意志 减退 ,上 网是 为了打 发时 间 。前 3针 注 射剂 量分别 为 10mg 0 、10mg 分别 5 、10mg 0 ,( 为第 1 、8及 3 5天 ,1月 内停 用 阿 立 哌 唑 ) ,锥 体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 1 6月 0 2年
第2 6卷 ( 增刊 1 )
注 射 液 治 疗 难 治 性 精 神 分 裂 症 一 例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研究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研究发表时间:2017-10-20T13:16:03.79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作者:张晓菲[导读] 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市安定医院 300222 摘要: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78例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9)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mg口服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肌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照组(n=39)予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24周末分别进行PANSS、TESS、PSP及MARS量表评估。
结果:最终研究组n=36、对照组n=37完成研究,4周、8 周、12 周、24 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PSP、MARS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S在第4周及第8周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及第24周较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研究组剂对照组TES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棕榈酸帕利酮注射液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关键词:棕榈酸帕利哌酮;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依从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病程迁延的常见精神疾病。
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病性障碍的总患病率为6.6‰[1],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探讨。
棕榈酸帕利哌酮是批准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典型长效注射液,独特的起始给药模式确保药物起效迅速,具有急性期起效快、维持持续疗效、预防复发、恢复社会功能等特点[2-3]。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

哌酮 )在大样本精 神分裂症患者 中进行臀部 肌 肉 注射 时与安 慰剂 相 比较 的疗 效 和安全性 。
性 、阴性 及一 般精 神状况 子量 表等项 目均显著 优 于
方
法
符合 入选标 准 的精神 分裂症 患者 经过 最长 7天
安慰剂组 。以研究结束时总 P N S评分降低值 ≥ A S 3 % 作 为治 疗 有 效 标 准 ,则 棕 榈 酸 帕利 哌酮 注射 0
慰 剂 组 ( 别 为 P =0 0 5 、P :0 0 7 和 P < 分 .1 .1
生活 质 量 ¨ 。 arlh等 的 多 中 心 、平 行 组 、 4。N s l aa
随机 双盲 、安慰 剂对 照 的剂 量 效应 研 究 旨在评 估 3
0 0 1 ( 1 ,棕榈 酸 帕 利 哌酮 注 射液 各 治疗 组 .0 ) 图 )
之 间则没 有显 著性 差异
种 固 定 剂 量 棕 榈 酸 帕 利 哌 酮 注 射 液 (9 、7 、 3 8
16mg分 别相 当 于 2 、5 5 5 0和 10 mge .的帕 利 0 q
在次 要研 究终 点方 面 ,所 有棕榈 酸 帕利 哌酮注
射 液治疗 组 的 C IS评分 以及 P S G— AN S评 分 中 的 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 0 2年 6月
第2 6卷 ( 增刊 1 )
21
棕 榈 酸 帕 利 哌 酮 注 射 液 治 疗 精 神 分 裂 症疗 效 显 著
Na r l h HA 。Go a s al a p lS,Ga s n — a e sma n M y rC, e 1 A c n r l d, e i e c — a e r lo ai ei o e p l t t ta . o to l e vd n e b s d t a f p l rd n ami e,a l n — ci g i p a o g at n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4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75~150mg)。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w末分别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
结果有40例患者完成8w的临床研究,临床治愈率33%,有效率80%;在第1w末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较基线明显降低(阴性症状分P<0.05,其余均P<0.01);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良好,起效快,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标签:棕榈酸帕利哌酮;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长效针剂的出现,为患者及其照料者简化了治疗过程,并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1,2]。
棕榈酸帕利哌酮是一种已被批准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长效注射液,是首个每月注射1次的非典型长效针剂,在首次肌注后的第1d,帕利哌酮即释放入血循环中,并持续释放126d,达峰时间平均为13d[3],其使用方法可以使药物快速达到治疗浓度,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病情[4]。
本研究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以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我院2013年1月~8月的住院患者。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60岁;②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③受试者处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阶段,基线期的PANSS总分≥70分;④所有受试者均经其本人或法定监护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①筛选前3个月使用了长效注射类抗精神病药或氯氮平;②既往规范使用利培酮、帕利哌酮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③足量足疗程应用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不佳者;④有重大或不稳定的躯体疾病,包括目前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异常(血、尿常规及血生化);⑤有酒精、物质滥用或依赖者;⑥曾经或目前存在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的患者;⑦曾有抗精神病药所致恶性综合征病史的患者;⑧存在暴力或者自伤行为或倾向者;⑨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⑩代谢或其他因素可能影响帕利哌酮活性的患者。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周娜【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13)28【摘要】目的观察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观察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3、6、9、12个月后,2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治疗3、6个月后,2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9、12个月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24%,高于对照组的76. 19%(χ2=6. 222,P=0. 013)。
2组失眠、头晕、呕吐、便秘、体质量增加、震颤等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总页数】2页(P53-54)【作者】周娜【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2.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3.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4.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5.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与口服利培酮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门诊或住院的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治疗)。
该项研究共观察16周。
结果研究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与基线相比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PANSS、CGI、不良反应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结束后干预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口服利培酮片相当,短期内(16周)对血清PRL水平的影响显著地低于口服利培酮片,且安全性佳。
标签: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首发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催乳素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慢性严重精神障碍需长期规律服药治疗,但其副作用严重或者自知力缺失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完全依从的占73.9%,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占26.1%[1]。
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可能会导致患者反复住院,增加肇事肇祸风险,降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增加疾病照护负担[2]。
目前,临床实践中不仅仅是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回归社会,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可以进行工作学习是目前追求的治疗终极目标,但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重、病耻感严重,不规律服药等因素是导致患者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3-4]。
长效针剂具有注射间隔长以及血药浓度相对比较平稳等优点,近年来被开发出来用于服药依从性差的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中,长效针剂注射液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自知力及认知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患者服药的不良反应,从而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性[5]。
近年来发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善思达)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新型长效针剂,meta分析显示棕榈酸帕利哌酮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降低复发率[6]。
目前对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催乳素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入组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7]精神分裂症诊断;年龄在18~60岁;之前未被诊断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60分,性别不限;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它精神病性障碍;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目前正处于妊娠或哺乳阶段;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意执行。
1.2 治疗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根据EXCEL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利培酮治疗)各50例。
给药方式:研究组先予帕利哌酮缓释片(3 mg/日)口服3天后,若无药物过敏者,即第1天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善思达)150 mg三角肌注射,第8天注射100 mg;以后每4周肌肉注射善思达治疗1次,根据患者的疾病需要选择75、100或150 mg。
对照组予利培酮片,剂量2~5 mg/日。
两组均单一用药,酌情可加用盐酸苯海索片(1~2片/d)或苯二氮卓类药物。
该项研究共观察16周。
1.3 疗效及安全性观察(1)由我院精神科主治及以上医生分别于基线期和治疗16周末采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盲法评定其精神病性症状、临床总疗效和安全性。
(2)血清催乳素水平(prolactin,PRL)测定:分别于该项研究治疗前和治疗16周末测定PRL。
具体的操作过程为:每天早晨7点由护士抽取空腹静脉血大约8~10 mL,用于测定其血PRL水平;血清PRL正常值男1.8~18.8 mg/dl,女1.4~24.2 mg/dl。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x±s)描述,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干预组善思达剂量范围为(95.6±6.5 mg/d)。
对照组利培酮的剂量(4.2±1.0 mg/d)。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性别、年龄、延治期、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2.2 疗效分析研究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PANSS总分、CGI与干预前相比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6周末,干预组的血催乳素水平终点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NSS总分、CGI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4 两组患者服药安全性分析在研究的基线及16周末进行了TESS量表的评定。
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很轻微,对症处理后好转或消失,见表3。
3 讨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长程注射液。
相对于每日两次或一次的口服利培酮给药方式,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每月一次的給药方式更加的方便,且不容易发生漏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口服利培酮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和CGI总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口服利培酮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
陈杰等[8]研究结果发现,与利培酮组相比,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具有起效快的特点。
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选取的干预时间较长,可能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利培酮最终达到的疗效是一致的。
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中,氟哌啶醇和利培酮所致血PRL水平增高的效应最大[9]。
寻找适合患者的药物、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一直是临床工作中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利培酮相比,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增加不明显,这可能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缓认知功能衰退[10],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不仅可以在精神分裂症早期发挥快速缓解精神症状的作用,而且也对血PRL水平的影响也显著地优于口服利培酮片,这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策略。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传统针剂不同的是,它属于水溶混悬液,不仅极少引起注射部位疼痛(三角肌),而且还能很好改善患者的自知力,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11]。
在安全性方面,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口服利培酮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目前售价要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家庭与社会疾病负担,可可能会影响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对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的态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与口服利培酮片相当,且安全性佳。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所致血PRL水平增高显著优于口服利培酮片,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今后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参考文献[1] 王彩梅,徐松泉,朱桂东.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15(3):181-183.[2] 张玉敏,张振文,蒋令朋,等.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18):63-64.[3] Higashi K,Medic G,Littlewood K J,et al.Medication adherence in schizophrenia:factors influencing adherence and consequences of nonadherence,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Therapeutic Advances in Psychopharmacology,2013,3(4):200.[4] 李毅,吕路线.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2(2):96-98.[5] 张文静,李晶.棕榈酸帕利酮长效针剂治疗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5):421-423.[6] Huang Y,Liu G,Wang C Z,et al.MH1-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liperidone Palmit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A Meta-Analysis[J].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4,17(7):A722-A722.[7] Organization W H.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M].WHO,1993.[8] 陈杰,宋立平,胡晓华.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与利培酮口服液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4):308-311.[9] 安翠霞,杜义敏,于鲁璐,等.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血清催乳素和体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8):1149-1151.[10] 马筠,李轶琛,徐汉明,等.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社会功能的恢复[J].中国新药杂志,2014(8):972-976.[11] 戢汉斌,李四冬,巫珺,等.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知力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5):791-793.[12] 易峰,刘晓伟,甄莉丽.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12):9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