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

【解剖生理】

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而无骨性结构保护,既承受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又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故腰部在承重和运动时,过度的负重、不良的奇弯腰所产生的强大拉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段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

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骼关节和腰背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

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双两层。

(一)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

1. 斜方肌:三角形阔肌,起自颈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止于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外侧半。其上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下角外旋,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肩胛骨固定时,单侧收缩可使头颈部偏向同侧而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颈后仰。

2. 背阔肌:三角形阔肌,以用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缘以及腰背筋膜后层。肌纤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该肌能内收、内旋、后伸肱骨。

(二)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1.骶棘肌:为腰背部最强厚的肌肉。该肌以一个总腱起于骶骨背面、骶髂韧带和髂嵴后份,向上纵行排列于脊柱棘突和肋角之间的沟内,分为外、中、内3条肌柱。骶棘肌为强大的伸肌,主要作用是后伸躯干和维持直立,一侧骶棘肌收缩也可侧屈躯干。

2.横突棘肌:包括由浅至深的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3层。肌纤维起于各椎骨的横突,向上止于上数椎骨的棘突,愈深层肌纤维力愈短。半棘肌纤维一般向上跨越5个椎骨,多裂肌纤维一般跨越3个椎骨,而回旋肌纤维仅只跨越1个椎骨。

3.深层短肌;指横突间肌、棘突间肌等最深层的,位于相邻椎骨之间的短肌,其作用是协同横突肌维持躯干的姿势。躯干无论位于何种姿势,腰背部肌肉都处于收缩状态,以抵抗重力。腰背部深肌收缩还可使躯干屈、伸、侧屈和回旋。

(三)腰背筋膜

腰背筋膜分浅、深两层包绕在骶棘肌周围。其浅层贴于骶棘肌表面,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向外与背后肌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韧。深层位于第12肋和借髂嵴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向外分个隔骶棘肌和腰方肌,在骶棘肌外侧缘与浅层会合,

再向外成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之一。腰背筋膜对骶棘肌起着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作用。

【病因病机】

(一)慢性劳损: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慢性腰痛。

(二)急性损伤之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致使受伤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存在慢性无菌性炎症,微循环障碍,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症状;加之受损的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也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

(三)先天性畸形:如隐性骶椎裂使部分肌肉和韧带失去附着点,从而减弱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一侧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两侧腰椎间小关节不对称使两侧腰骶肌运动不一致,造成部分腰背肌代偿性劳损。

(四)风寒湿邪侵袭:可妨碍局部气血运行,促使和加速腰骶肌肉、筋膜和韧带紧张痉挛而变性,从而引起慢性腰痛。

【临床表现】

(一)腰部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时重,迁延难愈。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

(二)腰部活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以减轻疼痛。

(三)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

【检查】

(一)压痛点: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轻者压痛多不明显,重者伴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僵硬。

(二)X线检查,除少数可发现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骨质增生外,多无异常发现。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以及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的特点,本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

(一)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即夜间、清晨腰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腰痛减轻。脊柱可有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着和椎体边缘增生骨赘。

(二)陈旧性腰椎骨折:有外伤史,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发现椎体压缩或附近骨折。

(三)腰椎结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血沉加快,X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破坏或椎旁脓肿。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和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压表现。可做腰椎CT或MRI检查助诊。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三)主要手法:按揉、点压、弹拨、擦、拍击、扳法等。

(四)操作方法

1.准备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柔和的掌根按揉法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向下施术5~6遍。

2.治疗手法:接着,用掌根在痛点周围按揉1~2分钟;医者以双手拇指依次点揉两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志室、秩边等穴位,约4分钟,以酸胀为度;并用双手拇指弹拨痉挛的肌索10次;然后,患者侧卧位,施腰椎斜扳法,左右各1次;

3.结束手法:用掌擦法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并用桑枝棒拍击腰骶部,约2分钟,结束治疗。

手部按摩治疗:

手部按摩对腰背部的软组织劳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部按摩既可以补益肝肾、疏利筋骨、通络止痛,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本病的康复。

【按摩选穴】

经穴和经外奇穴:腰痛点、后溪、合谷等。

反射区:肾、肝、输尿管、膀胱、肺、腰椎、骶骨、各淋巴结反射区、腹腔神经丛、髓关节、膝关节等。

反应点:腰腿痛点、坐骨神经点、腰脊点、脊柱点、踝点、痉挛刺激点等。

全息穴:腰腹穴、肾穴、生殖穴、腿穴、足穴等。

[按摩方法

上述选穴,按揉或推按各100-2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如症状明显减轻,可减少操作次数至一半量,但仍须坚持下去,以巩固疗效,并防止复发。如遇腰痛急性发作,疼痛剧烈,可参照“急性腰扭伤”治疗。疼痛缓解后,再治以本法。

【其他方法】

小针刀、针灸、理疗和内服中药。

【注意事项】

患者在劳动中要注意尽可能变换姿势,纠正习惯性姿势不良。晚上宜睡板床,白天可以宽皮带束腰。患者还应加强腰肌锻炼,以增强腰肌力量,减少腰肌损伤。常用的腰肌锻炼方法有仰卧挺腹、俯卧鱼跃等,可早晚各做5-10次。注意局部保暖,节制房事。同时可采用牵引及其它治疗,如湿热敷、熏洗等。

[按语]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动静力性损伤,主要由于腰肌疲劳过度。大多发生于姿势不良或长期从事弯腰和负重劳动者,引起腰背部肌肉和筋膜劳损。也可因先天畸形和肾虚而致。推拿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关键是要消除致病因素,即改变原来的腰部超负荷现象,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腰肌劳损伴随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各种腰椎间盘突出都有可能伴随腰肌劳损的存在,特别是腰骶部的筋膜炎(劳损)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前提下,腰骶部有条索状物、结节、尤其是痛性结节的出现,当首选小针刀疗法。

如果腰骶部出现特定痛点,触压时候剧痛,有时可以远处传导,此时可以使用封闭疗法:2%利多卡因2-5ml,曲安奈德10-40mg,在最疼痛位置进行封闭。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此时使用“硬膜外腔关注疗法”就不需要封闭,就可以达到一法两治的效果。

慢性腰肌劳损的药物治疗

西药:止痛解痉药物,芬必得、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可在疼痛较重时选用,但不宜长期服用。

中药:立正消痛贴等外敷中药,贴于腰部,特别适合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的自我保健

腰肌劳损患者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自我保健以防病治病。

1、按揉肾俞、腰俞、委中、阿是穴,每穴2分钟。

2、两手半握拳,在腰部两侧凹陷处轻轻叩击,力量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每次叩击2分钟。

3、两腿齐肩宽站立,两手背放在背部,沿腰两侧骶棘肌上下按摩100次,以腰部感觉发热为度。

4、双手叉在腰部,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腰部放松,呼吸均匀,做前后左右旋转摇动,开始旋转幅度要小,逐渐加大,一般旋转80~100次。

5、弹拨痛点10~20次,然后轻轻揉按1~2分钟。

腰肌劳损的康复锻炼方法

慢性腰肌劳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运动,可因腰部负荷过重而造成腰肌的损伤。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胖子,站立时重心前移,也很容易引起腰部韧带、肌肉的劳损。腰部长时间遭受风寒,也可以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

疼痛。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也会发展成慢性腰肌劳损。劳累后加重是慢性腰肌劳损的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 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作顺时针及道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4. “飞燕式”

俯卧床上,双臂放干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20~40次。

以上方法于睡前和晨起各做一次。

最新病历排序规定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2016年住院病历最新病案排列顺序规定:(一)住院期间病历应当按照以下顺序排序: 体温单、长期医嘱单、长期医嘱口服单、临时医嘱单(以产妇、新生儿为序,排列逆序)、入院记录/表格式住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术前小结、(待产记录、产时记录、产程图、分娩记录、产后记录)、手术同意书(妇科、剖宫产)、异位妊娠诊疗知情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产后)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单(逆序)、新生儿记录单、母乳喂养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输血双人双核对观察记录单、医患沟通记录、自动出院或转院告知书、入院须知、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授权委托书、劝阻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产科阴道分娩知情同意书、中期妊娠引产手术知情同意书、钳刮手术知情同意书、清宫手术知情同意书、个人承担费用知情签字书、导尿术、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等告知书、胎盘处理告知处置书、新生儿交接记录及保护新生儿安全知情签字书、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死胎、死婴处理知情同意书、会诊记录、病危(重)通知书、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逆序)、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彩超)、住院病案首页、住院通知书、医疗服务及守信就医承诺书、住院病历质量评定记录。 (二)出院归档病案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装订保存: 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表格式住院记录、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术前小结(待产记录、产时记录、产程图、分娩记录、产后记录)、手术同意书(妇科、剖宫产)、异位妊娠诊疗知情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麻醉术前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术后(产后)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输血双人双核对观察记录单、医患沟通记录、自动出院或转院告知书、入院须知、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授权委托书、劝阻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产科阴道分娩知情同意书、中期妊娠引产手术知情同意书、钳刮手术知情同意书、清宫手术知情同意书、个人承担费用知情签字书、导尿术、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等告知书、胎盘处理告知处置书、新生儿交接记录及保护新生儿安全知情签字书、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死胎、死婴处理知情同意书、会诊记录、病危(重)通知书、病理资料、辅助检查报告单(逆序)、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彩超)、体温单、长期医嘱单、长期医嘱口服单、临时医嘱单(以产妇、新生儿为序,排列顺序)、护理记录单(顺序)、新生儿记录单、母乳喂养单、住院通知书、住院病历质量评定记录、医疗服务及守信就医承诺书。 *按上述顺序排列后,应复查每页一般项目是否填全,遗漏的应补填。再依次在每页用纸(包括首页)的右下角编号 备注:患者提供同级医院以上可参考的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按病历内容等同排序。

腰肌劳损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劳损多为慢性发病,并无明确的急性外伤史;有的患者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外伤史;有的患者姿势不良或曾长期弯腰工作。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须经常变换体位。有些患者在棘间、髂后上棘、骶髂关节或腰骶关节、腰椎二、三横突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有的患者压痛范围广泛或无固定压痛点。 上海市卫生局2003年 腰肌劳损是指急性腰部扭伤后未能及时合理治疗,或长期积累性损伤,或因寒湿侵袭腰部,造成腰部韧带、筋膜、肌肉的慢性劳损,以腰痛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活动功能受限的慢性疾病。 (一)诊断依据 1.好发于有重体功劳动史的中老年者、急性腰部扭伤后未能及时合理治疗者及久居潮湿阴冷之地者。有长期腰痛史。 2.一侧或两侧腰骶臀部酸痛不适,疼痛可牵及股内外侧及膝部,腰腿痛往往因久站、久坐、久卧后加重,腰部适度活动后缓解;过度劳累后加重,适当休息后减轻;或阴雨寒湿天气加重,晴暖干燥气候减轻。急性发作者,可有剧痛和腰部活动障碍。 3.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臀中肌、臀大肌紧张,棘间韧带、竖脊肌、第3腰椎横突、髂腰韧带(髂腰角)、臀中肌与臀大肌前缘交界处等部位有较为固定的压痛点,或局部可触及条束样压痛点或疼痛激发点。 4.腰部活动不同程度受限,可出现脊柱侧凸。部分患者腰部皮肤可增厚,皮下组织与深筋膜紧密粘连而出现橘皮样改变。 5.病史较长者或腰部剧痛者,需摄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以排除骨性改变,并提供针对性手法操作的依据。必要时,加摄腰椎双斜位X线摄片。腰椎X线摄片可无异常发现或呈不同程度退变。 6.部分病史较长患者因腰椎退变加重而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与不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需做CT或MRI检查。 (二)证候分类 1.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2.瘀血型: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拒按。轻则俯仰不利,重则卧床不起,转侧困难。舌紫暗,脉弦。 3.肾虚型:腰部酸痛乏力,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觥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咽干 口渴,面色潮红,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腰肌劳损诊断检查 要点 患者多有腰部过劳或不同程度的外伤史。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重,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检查腰部外形多无异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并有压痛,压痛部位多在骶棘肌处、骶骨后面骶棘肌止点处,或髂骨嵴后部、腰椎横突部。 X线照片多无异常所见,少数患者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住院病历及出院病案归档存放顺序

关于住院(出院)病历排列顺序要求为更好规范住院患者文书书写及查阅,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现要求临床医师及护士统一住院(出院)病历按以下顺序排列:一、住院病历(按以下顺序排) (一)、体温单(逆序) (二)、长期医嘱单(逆序) (三)、临时医嘱单(逆序) (四)、入院记录(再入院或多次入院记录)。 (五)、病程记录(顺序(日期)排) 1、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及行政查房记录、转出(入)记录、阶段小结、交(接)班记录、围产期检查记录、分娩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特殊诊疗记录,行政查房记录,大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2、手术记录或产科的产时、产后记录表。 3、①术前讨论记录表;②麻醉术前访视记录;③麻醉记录;④麻醉术后访视记录;⑤手术安全核查记录;⑥手术用物清点记录; 4、会诊记录:会诊申请单(院内、院外专家)(逆序)。 (六)、同意书(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 1(手术患者):①手术同意书;②麻醉同意书;③一次性医用高值耗材使用知情同意书。 2(输血患者):①输血治疗同意书;②输血记录单;③输血不良反应单。(顺序)。 3、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特殊治疗记录单。 4、病危(重)通知书。

5、其他知情同意书。 (七)、辅助检查报告单(顺序排): 1、病理报告单。 2、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包括超声、X线、CT、内镜等检查报告单)。 3、化验报告单:①三大常规报告单(逆序);②血液生化报告粘贴单(按日期逆序)。 (八)、临床护理记录单(顺序排):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或婴儿护理记录单)(顺序排); 3、护理病历或护理计划书(顺序); 4、护理病历入院评估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宣传表; (九)、告知书(顺序排): 1、患者入院告知书; 2、患者授权委托书; 3、常规医患沟通书; 4、入住急救室告知书; 5、特殊用药或自费药品及医用器材使用知情同意书。 6、入院住院病人病情评估表。 (十)、住院病人外出请假申请单、拒绝医疗同意书、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十一)、1、(重整前的、三页以上的)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顺序); 2、(三周以上的)体温单(顺序); 3、(重整前的、三页以上的)医嘱执行单; 4、手术收费单(顺序)。 (十二)、其他(按以下顺序排):

百度百科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 中文名称:腰肌劳损 英文名称:lumbar muscle strain 定义: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筋伤(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既是多种 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病。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肌劳损与长期的不良姿势直接相关,患者首先要注意矫正姿势改变生活方式,尽可能穿平底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西医学 名: 腰肌劳损 中医学 名: 肾虚腰痛 英文名 称: lumbar muscle strain 其他名 称: 腰臀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 所属科 室: 外科 - 骨科 发病部腰部 多发群体: 长期保持坐姿者,中老年人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 是 治疗方法: 黄 家 粉 包 治疗特点: 无 副 作 用,效 果 彻 底

位: 主要症 状: 腰部疼痛,腰骶部疼痛 主要病因:腰椎退行性脊椎炎,棘上、棘间 韧带慢性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 合征,劳累过度 剂型: 祖传外 用中药 目录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本病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国医学称为肾虚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腰肌劳损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的常见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对于这样的疾病我们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供大家参考。 腰肌劳损中医辨证治疗 “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肌筋膜性腰痛”它是由腰背筋膜、骶棘肌、腰骶髂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劳损或肌肉纤维织炎等引起。俗称为”急性腰扭伤”“闪腰”“腰肌劳损”。下面就“肌筋膜性腰痛”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中医治疗和平时的自我保护。 腰骶关节(腰椎与骶椎之间的关节)为人体直立性脊柱活动的枢纽,为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腰椎的过度区。为维持腰骶关节的稳定性,该部位有许多深浅不同位置各异的韧带,如前纵和后纵韧带,棘上和棘间韧带,黄韧带等。骶髂关节(骶骨和髂骨之间关节)也是由方向不一,长短不齐,交错复杂的韧带予以稳定。这些韧带受到重力和外力冲击,都可能发生扭伤和撕裂,当人体弯腰持重时,背伸肌和臀大肌大力收受仍不能应付外力时,一部分外力可能被传到腰骶关节骶髂关节的韧带,均可引起韧带的扭伤和撕裂,而引起腰痛。 腰部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也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可以急性发作,也可以慢性发病,可以引起腰部的急慢性疼痛。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也是本病的基本病因。 急性腰肌劳损病人有剧烈的腰部肌肉疼痛,腰部僵直、活动明显受限的症状。如果未经治疗,在发病的前几天内可以出现症状越来越重的趋势。稍稍活动则引

起疼痛明显加重,受到影响的肌肉有明显的痉挛,腰后方可以有广泛的压痛。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卧床休息可以减轻,劳累和受寒可以加重。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腰背部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这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腰肌劳损。慢性期病人的症状没有急性期那么严重,但是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酸痛,可以给病人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导致病人工作效率下降,严重者病人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急性发作期及时治疗非常重要。针灸,理疗,中药都有明显的疗效,一定要一次性彻底治愈,防治反复发作而演变成慢性腰肌劳损。 恢复期与平时注意: 1、避免受凉、外伤、劳损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2、应当睡硬板床或者比较硬的席梦思床垫,避免睡行军床或者软的沙发,起床后要适当做一些腰部运动。3避免腰部过度疲劳或用力不当; 3、每日做腰部保健操。 中医外治疗法 只需外敷于腰部患处即可,如颈肩松按摩膏,药酒等,药物通过表皮渗透直达受损组织,无需手术,同时避免了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治腰肌劳损疗效更显著。 止痛西药 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不但无益而且刺激肠胃,损伤肝肾。 推拿针灸 和物理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归档病历排列顺序-Word整理

归档病历排列顺序: 1、病案首页、首页附页; 2、出院小结(或死亡总结); 3、入院记录、入院病历 4、病程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手术病人自愿书;化疗泵自愿书;麻醉同意书;PCA镇痛登记表;麻醉记录单;手术记录单;心脏瓣膜置换记录;手术时照片及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后病程记录; 5、转科记录; 6、死亡讨论; 7、会诊记录(按会诊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8、放射科检查报告单:胸透报告单;X线报告单;消化道钡餐检查;钡灌肠; CT;MRI报告单;心导管检查报告单; DSA报告单。(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9、超声诊断记录单:同日检查排列顺序:眼、头、颈、甲状腺、上肢、胃、肝胆、胰、脾、肾、腹腔、睾丸、下肢等,不在同一天检查按出报告时间顺序排列;妇科超声诊断记录单;超声心动图。 10、其他辅诊检查报告单: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机械图;心音图;活动平板运动实验报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报告;多功能综合心电图自动分析诊断报告单;临床电生理检查报告单;脑电图;脑血流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图;肌电图;肾图;利尿肾图;骨矿物质含量测定报告;骨密度检查报告单;ECT 报告(各种脏器扫描)单;肺功能测定报告单;红外线乳腺报告单;肢体动脉检查+测量;睡眠呼吸监测诊断报告单等。(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11、内镜检查报告单:气管镜检查报告单;胃镜检查报告单;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单;膀胱镜检查报告单;尿动力学检查报告单。(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12、视野图;视觉电生理报告单;角膜地形图;听力测定;声阻抗图;听力学报告;前庭功能检查单。 13、特殊治疗记录单;化疗单;放疗单;血液透析记录单;碎石前谈话记录;碎石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记录理记录;前列腺微波治疗单;半导体激光照射记录单;PEP-BYO 2 疗治疗单等。(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14、细胞学报告单;电镜样品检查报告单;病理检查报告单;免疫组化检查报告单;尸检报告单。

医院出院病历归档管理规定

医院出院病历归档管理规定 一、我院实行病历7日归档制度。即病历在病人出院后7日之内归入病案室。 二、病案归档方式为:病案室工作人员每日14:00到病区收取出院病历,并在病历交接本签字。病案室负责对未在规定时间归档病历执行催收。要求注明病历未能及时归档原因,除特殊原因外一并计入惩罚制度。病区接到催收病历电话后需在2日内将未及时归档的病历送至病案室。 病案室工作人员在接收归档病案时若发现有缺页、缺项、填写不全、严重玷污和破损等问题病历,有权拒收,由科室完善后第2日送交病案室。 三、病历要求: 1、完整性及排列顺序。应首先检查并保证病案首页、出院小结、病例讨论记录、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告知同意书、手术文书、会诊单、护理文书、特殊报告粘贴单、影像学检查报告、实验室检验报告、医嘱单、体温单、感染表等15个病历基本大项的完整,不得缺失,并按照附件“归档病历排列顺序”进行排列。 2、检查医患沟通及各类告知同意书的完整。病历归档前,科室医师根据本科特点及本次诊治的内容,检查各类告知同意书是否齐全,缺失的应及时补齐。 3、保证检查及化验报告单的完整。病历归档前,医师应对各类

检查化验报告单与医嘱逐一核对。 4、保证护理记录文书的完整。病历归档前,护理部应对护理评估、告知书、护理记录单、监测单、体温单等文书进行完整性质控,并按照记录时间排序。 四、病历已到归档时间,但有检查化验没有出报告单的,先将病历归档,并在病历封面的右上角用铅笔注明所缺报告单的名称。待报告单出来后,当日送到病案室。 五、病历归档前,因医疗纠纷需要封存病历时,应先完善病历内容,再进行封存,封存件交病案室保存。病历启封后,科室应整理病历再进行归档。 六、本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圳天伦医院病案室 2017年12月28日

慢性腰肌劳损的几种治疗方法

慢性腰肌劳损的几种治疗方法 慢性腰肌劳损我们也叫做是功能性腰痛或者叫做是腰背肌筋膜炎,慢性腰肌劳损的出现不但容易导致我们出现腰部酸痛的症状而且还会导致我们在行动上面出现问题,导致慢性腰肌劳损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一般认为是慢性劳损或者是风寒湿邪侵袭等引起的。下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腰肌劳损的几种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1.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核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 2.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中药治疗

中药疗法是我国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而中药治疗腰肌劳损的杰出代表就要数膏药和药酒了,老刘家药酒就是其中的一种。中药治疗腰肌劳损可以外贴五枝,其有效成分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并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而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渗透于表皮,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扶正固本、改善体质,从根本上、全方位针对腰肌劳损病机特点而发挥疗效,改善病变周围组织营养,起到修复骨病组织的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伴随治疗 各种腰椎间盘突出都有可能伴随腰肌劳损的存在,特别是腰骶部的筋膜炎(劳损)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前提下,腰骶部有条索状物、结节、尤其是痛性结节的出现,当首选小针刀疗法。 如果腰骶部出现特定痛点,触压时候剧痛,有时可以远处传导,此时可以使用封闭疗法:2%利多卡因2-5ml,曲安奈德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02-24T16:43:28.7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作者:刘永俊[导读]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其多是由于患者在出现急性腰扭伤之后。 湖南省衡东县中医医院 421400 【摘要】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在慢性腰肌劳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 月至2016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4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2)仅接受中医按摩治疗法;观察组(n=32)在中医按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身痛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部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 %,对照组为78.13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为3.24±0.64 分,对照组为4.47±0.82 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为13.84±2.35分,对照组为17.19±2.74 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为66.02±8.04 分,对照组为59.81±9.74 分,P<0.05。结论中医按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身痛逐瘀汤可有效提高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腰部的疼痛程度、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慢性;腰肌劳损【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ody pain by stasis tonga subtraction in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train of lumbar muscles.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January 2016 of our hospital,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ain of lumbar muscles,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32)only accept the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n = 32)on the basi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therapy using body pain by stasis soup,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degree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the waist movement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3.75%,78.13%,the control group (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pain VAS score was 3.24 + / - 0.64 points,4.47 + / - 0.82 points,the control group(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DI score was 13.84 + / - 2.35 points,17.19 + / - 2.74 points,the control group(P < 0.05;SF - 36 score after treatment group was 66.02 + / - 8.04 points,59.81 + / - 9.74 points,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the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using body pain by stasis soup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train of lumbar muscles,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athletic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has a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the body pain by stasis soup;Chronic;Strain of lumbar muscles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其多是由于患者在出现急性腰扭伤之后,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或由于患者长期腰部过度劳累、姿势不良和先天性腰骶椎畸形所致[1]。慢性腰肌劳损会造成患者腰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对腰部的运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法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常用方法,其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中医推拿按摩仅是“对症治疗”,无法针对病因给予有效治疗,基于此我院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身痛逐瘀汤进行联合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1 月至2016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64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2 例患者仅接受中医按摩治疗法,作为对照组;32 例患者在中医按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身痛逐瘀汤进行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27~52 岁,平均年龄40.54±7.24 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27±1.36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25~51 岁,平均年龄40.16±7.84 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77±1.59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中医推拿按摩治疗法,即首先采用软组织放松手法,患者取俯卧位,医师对患者的腰部进行多点按压,并询问按压处是否有疼痛感,确定患者的疼痛部位,于患者疼痛部位采用?法推拿10 min,而后继续按揉10 min,再弹拨5 min[2],最后采用擦法进行按摩,而后采用调整小关节紊乱手法,患者取侧卧位,医师于患者面前站立,行腰部斜扳推拿法,左右各进行1 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身痛逐瘀汤进行联合治疗,处方如下:熟地黄25 g、杜仲15 g、鸡血藤 15 g、川芎 10 g、当归10 g、桃仁 10 g、没药6 g、红花10 g、香附 10 g[3]、五灵脂 6 g、菟丝子10 g,其中腰痛连腿者,加牛膝6 g、独活6 g,随证加减;寒湿者,加白术5 g、茯苓 5 g、肉桂5 g、干姜3 g,随证加减;湿热者,加黄柏5 g、薏苡仁5 g;气滞者,加佛手5 g、青皮5 g、香橼5 g,随证加减,上述诸药加水煎煮,取300 mL水煎液为一剂,1 剂/d,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2.2 评价指标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部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痊愈:治疗后患者慢性腰肌劳损症状完全消失,腰部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半年内未复发;有效:治疗后患者慢性腰肌劳损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腰部运动能力轻微受限,不影响正常生活;无效:治疗前后患者慢性腰肌劳损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较治疗前恶化。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价量表(VAS)进行评价,腰部运动功能使用改良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生活质量采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VAS、ODI和SF-36量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归档病历整理顺序

归档病历整理顺序 一、住院病案首页、附页 二、入院卡、死亡医学证明(粘贴于附页后) 三、出院证、出院记录、出院指导 四、入院记录、住院病程记录、病情评估记录(入院)、病情评估记录(出院)、病危通知书 五、各种沟通记录、告知书、同意书、通知书、委托书 六、输血评估 七、手术及麻醉记录、表单(专指手术病人,详见附表1) 八、待产记录、产程记录(专指产科病人) 九、会诊记录单 十、辅助检查报告、专科检查表及治疗记录(详见附表2) 十一、临床路径表单(包括医、护路径表单) 十二、医嘱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十三、护理方面的表单 入院患者护理评估表、护理记录单、护理计划单等 十四、体温单(按页数顺序排列) 十五、新生儿住院记录(专指产科) 十六、住院患者擅自离院事项告知书、自动出院告知书等 各种证明(转诊单(转诊治疗审批表)含外院有关病情资料及本院上次住院资料) 死亡病人的门诊病历(由患者家属保管的可无)

六、手术及麻醉记录、表单(包括介入手术表单)有手术操作的则按下列顺序排列: 1.手术前: ⑴手术风险评估记录表 ⑵手术知情同意书、沟通记录、签字书等 2.麻醉中: 附录一:麻醉术前访视及风险评估记录单 附录二:麻醉知情及术后镇痛、有创操作同意书附录三:麻醉记录 附录四:手术安全核查表 附录五:术后随访记录单 附录六:术后镇痛治疗记录单 附录七:麻醉复苏室记录单 ⑶手术后 术中医嘱单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 手术记录

九、辅助检查报告、专科检查表及治疗记录 ⑴辅助检查报告 a. 各类检查表、报告单(如、X线、CR、CT、心电、B超、MR、ECT、视野、听力、动态心电图、24小时血压等) b 病理检查报告单 c.化验报告单 常规化验报告单(血、尿、便常规) 特殊化验报告单(生化、免疫和细菌培养等) ⑵专科检查表及记录(如神经内科的各项检查表、糖尿病、心力衰竭等)

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 【解剖生理】 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而无骨性结构保护,既承受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又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故腰部在承重和运动时,过度的负重、不良的奇弯腰所产生的强大拉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段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 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骼关节和腰背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 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双两层。 (一)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 1. 斜方肌:三角形阔肌,起自颈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止于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外侧半。其上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下角外旋,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肩胛骨固定时,单侧收缩可使头颈部偏向同侧而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颈后仰。 2. 背阔肌:三角形阔肌,以用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缘以及腰背筋膜后层。肌纤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该肌能内收、内旋、后伸肱骨。 (二)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1.骶棘肌:为腰背部最强厚的肌肉。该肌以一个总腱起于骶骨背面、骶髂韧带和髂嵴后份,向上纵行排列于脊柱棘突和肋角之间的沟内,分为外、中、内3条肌柱。骶棘肌为强大的伸肌,主要作用是后伸躯干和维持直立,一侧骶棘肌收缩也可侧屈躯干。 2.横突棘肌:包括由浅至深的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3层。肌纤维起于各椎骨的横突,向上止于上数椎骨的棘突,愈深层肌纤维力愈短。半棘肌纤维一般向上跨越5个椎骨,多裂肌纤维一般跨越3个椎骨,而回旋肌纤维仅只跨越1个椎骨。 3.深层短肌;指横突间肌、棘突间肌等最深层的,位于相邻椎骨之间的短肌,其作用是协同横突肌维持躯干的姿势。躯干无论位于何种姿势,腰背部肌肉都处于收缩状态,以抵抗重力。腰背部深肌收缩还可使躯干屈、伸、侧屈和回旋。 (三)腰背筋膜 腰背筋膜分浅、深两层包绕在骶棘肌周围。其浅层贴于骶棘肌表面,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向外与背后肌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韧。深层位于第12肋和借髂嵴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向外分个隔骶棘肌和腰方肌,在骶棘肌外侧缘与浅层会合,

出院病历归档管理规定

出院病历归档管理规定 为促进病案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出院病历及时、完整地归档,保证各项医疗数据及时统计,更好地发挥病案的服务和利用功能,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请遵照执行。 一、病历实行三日归档制 1、出院病人的完整纸质病历必须在病人出院后三个工作日内归入病案室。出院日期以病案首页填写为准。 2、死亡病历七日内归档(必须完成死亡病例讨论并填写有关资料)。 二、病历归档采取收、送结合的方式 1、病案管理员负责按时收取病历并及时归档。 2、病案管理员在收取病历时若发现有缺页、缺项、填写不全和破损等问题,有权拒收,由病区完善后当日送交病案室,归档时间不得延迟。 3、病历已到归档时间,如有检查项目未出报告单者,可列出项目名称随病历先归入病案室,病区在收到报告单的24小时内送达病案室。 4、病历归档过程中,病区与病案室应有书面交接记录。 三、病案室负责登记、归档和管理 1、病案室及时对出院病历进行检查、核对并上架入库。 2、归档病历上架时应保持整齐美观,按顺序排放,防止错位归档。 3、严格执行病历的借阅登记制度,及时催还外借病历。

四、病历未按时归档或遗失者,按照以下措施处罚: 1、病历每迟交一日扣病区100元,由病区主任负责落实并将扣款明细于7个工作日内上报病案室,逾期未报者从病区主任工资中扣除。 2、不合格病历通知责任人到病案室完善,限期三日,超过一日扣罚100元。 3、医务部负责检查每月出院人数和病历归档数,若发现病案室未报、漏报、错报,则处罚病案室100元/份。 4、遗失一份病历处罚相关责任人500元,归档病历由病案室负责落实,运行病历由病区主任负责落实。如病历在交接中遗失,无法明确责任方时各处罚500元。 五、本规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武汉长峰康复医院 医务部 2016年9月28日

住院病历及出院病案归档存放顺序 Microsoft Word 文档

住院病历及出院病案归档存放顺序 Microsoft Word 文档关于住院(出院)病历排列顺序要求 为更好规范住院患者文书书写及查阅,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现要求临床医师及护士统一住院(出院)病历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住院病历(按以下顺序排) (一)、体温单(逆序) 逆序) (二)、长期医嘱单( (三)、临时医嘱单(逆序) (四)、入院记录(再入院或多次入院记录)。 (五)、病程记录(顺序(日期)排) 1、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及行政查房记录、转出(入)记录、阶段小结、交(接)班记录、围产期检查记录、分娩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特殊诊疗记录,行政查房记录,大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2、手术记录或产科的产时、产后记录表。 3、?术前讨论记录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麻醉记录;?麻醉术 后访视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用物清点记录; 4、会诊记录:会诊申请单(院内、院外专家)(逆序)。 (六)、同意书(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 1(手术患者):?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一次性医用高值耗材使 用知情同意书。 2(输血患者):?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单。(顺序)。 3、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特殊治疗记录单。

注:各科室按照本科室的性能,根据本要求顺序排列,本科室没有用的文书不 用管,将在使用的医用文书依次排列就行。 第1页 4、病危(重)通知书。 5、其他知情同意书。 (七)、辅助检查报告单(顺序排): 1、病理报告单。 2、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包括超声、X线、CT、内镜等检查报告单)。 3、化验报告单:?三大常规报告单(逆序);?血液生化报告粘贴单(按 日期逆序)。 (八)、临床护理记录单(顺序排):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或婴儿护理记录单)(顺序排); 3、护理病历或护理计划书(顺序); 4、护理病历入院评估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宣传表; (九)、告知书(顺序排): 1、患者入院告知书; 2、患者授权委托书; 3、常规医患沟通书; 4、入住急救室告知书; 5、特殊用药或自费药品及医用器材使用知情同意书。 6、入院住院病人病情评估表。 (十)、住院病人外出请假申请单、拒绝医疗同意书、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十一)、1、(重整前的、三页以上的)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顺序); 2、(三周以上的)体温单(顺序);

出院病历归档制度2018年

出院病历归档制度2018年

————————————————————————————————作者: ————————————————————————————————日期:

出院病历归档制度 一、出院病历的科室管理 1、住院医生应在患者出院后及时将出院病历整理完整交给病区质控负责人进行出科质控,再由专人交给病案室。任何人不得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2、病人出院(死亡)24小时内,必须完整、准确、规范填写好病历首页及附页,并将病历中所有资料整理齐全,打印出病历首页。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住院医师签字完毕交护士长或存放于规定地点,不得私藏或私自外借。 3、病人正常出院72小时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应对病历进行签审查后交于病案室。 4、死亡病人的病历应于7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审查合格并签名,送交病案室签收存档。 二、出院病历的移交 1、每日各科护士长应负责将出院病历及时作好整理、登记工作,并将整理好的病历交于病案室。在每个月7日前将上一个月的出院病历全部送出(节假日可顺延)。 2、病历收取实行病历签收制度,病案室工作人员接收各科室出院病历时,要逐份核对登记,当面签收。 3、对已归档病历而滞留在病房的各种检验和检查报告单,病房应每天到病案室将各种检验及检查报告单粘贴和归入该患者的病历中。

三、出院病历的病案室管理 1、病案室质控人员对每次送交的出院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对所查问题及时反馈至科室主任,做到持续改进。 2、上架时要认真细致,思想集中,看准号码,坚持核对制。病历上架时要认真核对架上前后病历的病历号,实行留尾核对制,防止病历错位归档(病历号印迹较淡,发生辨认错误;视觉倒码、顺码、变码引起视觉误差;病历较薄,出现夹带)。 3、保持病历排放整齐和美观,归档时应随手将架上的病历拍齐。病历排放过紧,应及时移动、调整,保持松紧适度。 4、住院病案一律由病案室长期统一保管,负责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分类、统计、登记、顺号上架,不得丢失和破损,要保持清洁,妥善保管。并准确及时的供应医疗、教学、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以及接待外来查访和持有批准手续的借阅、抄录病历等。严格执行病历的借阅登记制度,每月催还外借病历。归还的病历要勤于上架,以便于病历的查找和供应。 四、归档病案管理制度 1、病案科病案库由病案室管理人员专人管理,非本科室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库房。 2、库房内设置必要的设备,记录温、湿度,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节,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3、必须做好库房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虫、防霉等工作,及

住院病历及出院病案归档存放顺序

住院病历及出院病案归档存放顺序关于住院(出院)病历排列顺序要求 为更好规范住院患者文书书写及查阅,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现要求临床医师及护士统一住院(出院)病历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住院病历(按以下顺序排) ) (一)、体温单(逆序 (二)、长期医嘱单(逆序) (三)、临时医嘱单(逆序) (四)、入院记录(再入院或多次入院记录)。 (五)、病程记录(顺序(日期)排) 1、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及行政查房记录、转出(入)记录、阶段小结、交(接)班记录、围产期检查记录、分娩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特殊诊疗记录,行政查房记录,大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2、手术记录或产科的产时、产后记录表。 3、?术前讨论记录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麻醉记录;?麻醉术后访视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用物清点记录; 记录;? 4、会诊记录:会诊申请单(院内、院外专家)(逆序)。 (六)、同意书(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 1(手术患者):?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一次性医用高值耗材使用知情同意书。 2(输血患者):?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单。(顺序)。 3、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特殊治疗记录单。

4、病危(重)通知书。 注:各科室按照本科室的性能,根据本要求顺序排列,本科室没有用的文书不用管,将在使用的医用文书依次排列就行。 第1页 5、其他知情同意书。 (七)、辅助检查报告单(顺序排): 1、病理报告单。 2、医学影像检查报告(包括超声、X线、CT、日期逆序)。 (八)、临床护理记录单(顺序排): 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或婴儿护理记录单)(顺序排); 3、护理病历或护理计划书(顺序); 4、护理病历入院评估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宣传表; (九)、告知书(顺序排): 1、患者入院告知书; 2、患者授权委托书; 3、常规医患沟通书; 4、入住急救室告知书; 5、特殊用药或自费药品及医用器材使用知情同意书。 6、入院住院病人病情评估表。 (十)、住院病人外出请假申请单、拒绝医疗同意书、自动出院或转院同意书。 、(重整前的、三页以上的)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顺序); (十一)、1 2、(三周以上的)体温单(顺序); 3、(重整前的、三页以上的)医嘱执行单;

归档病历排列顺序之令狐文艳创作

归档病历排列顺序: 令狐文艳 1、病案首页、首页附页; 2、出院小结(或死亡总结); 3、入院记录、入院病历 4、病程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手术病人自愿书;化疗泵自愿书;麻醉同意书;PCA镇痛登记表;麻醉记录单;手术记录单;心脏瓣膜置换记录;手术时照片及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后病程记录; 5、转科记录; 6、死亡讨论; 7、会诊记录(按会诊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8、放射科检查报告单:胸透报告单;X线报告单;消化道钡餐检查;钡灌肠;CT;MRI报告单;心导管检查报告单; DSA报告单。(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9、超声诊断记录单:同日检查排列顺序:眼、头、颈、甲状腺、上肢、胃、肝胆、胰、脾、肾、腹腔、睾丸、下肢等,不在同一天检查按出报告时间顺序排列;妇科超声诊断记录单;超声心动图。 10、其他辅诊检查报告单: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心机械图;心音图;活动平板运动实验报告;24小时动态心电图

报告;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报告;多功能综合心电图自动分析诊断报告单;临床电生理检查报告单;脑电图;脑血流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图;肌电图;肾图;利尿肾图;骨矿物质含量测定报告;骨密度检查报告单;ECT报告(各种脏器扫描)单;肺功能测定报告单;红外线乳腺报告单;肢体动脉检查+测量;睡眠呼吸监测诊断报告单等。(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11、内镜检查报告单:气管镜检查报告单;胃镜检查报告单;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单;膀胱镜检查报告单;尿动力学检查报告单。(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12、视野图;视觉电生理报告单;角膜地形图;听力测定;声阻抗图;听力学报告;前庭功能检查单。 13、特殊治疗记录单;化疗单;放疗单;血液透析记录单;碎石前谈话记录;碎石记录;前列腺微波治疗单;半导体激光照射记录单;PEP-BYO2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记录理疗治疗单等。(按照类别、日期顺序排列) 14、细胞学报告单;电镜样品检查报告单;病理检查报告单;免疫组化检查报告单;尸检报告单。 15、检验报告粘贴单(化验单要求粘贴有序,并在眉头处标记日期、标本类别、检查项目及结果:正常结果用蓝黑墨水,异常结果用红墨水笔标出);输血申请单、取血单、输血记录单或发血单;血液流变学检查报告单;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报告单;抗菌药物体外检测结果报告单;血气分析报告单;

出院(归档)病历排序《2016最新》

出院(归档)病历排序《2016最新》 一、病案首页 二、住院证 三、入院记录 四、病程记录(顺序排) 1.首次病程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录、疑难病例讨论、交接班记录、 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有创操作记录、会诊记录、术前讨论记录、 术前小结 2.植入性材料选择知情同意书 3.贵重药品、材料使用知情同意书 4.手术同意书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6.麻醉知情同意书 7.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8.手术安全核查表 9.手术风险评估表 10.手术清点单 11.手术护理记录单 12.麻醉记录单 13. 手术记录单 14. 手术室护士术前;术后护理访视单 15.麻醉术后访视记录 五、术后病程记录 六、出院记录 七、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八、授权书、入院病情告知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治疗)知情同 意书;抗菌药物治疗知情同意书;告患者及家属知情书; 医保参保患者住院告知书;医保及新农合患者自费项目,自费药品知情同意 书;医患道德责任书;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医患沟通记录 单(入院前);医患沟通记录单(术后);医患沟通记录单(出院时);健 康宣教指导表; 九、会诊记录单 十、病危(重)通知单 十一、检查报告单 1.病理报告单 2. 心电图 3. 化验单细菌培养、特殊检验、生化检查、三大常规等,按顺序排列) 4.医学影像报告(超声、X线摄片、CT 、磁共振、内镜、造影等十二、体温单(顺序排列) 十三、长期医嘱单(顺序排列) 十四、临时医嘱单(顺序排列) 十五、血糖监测记录单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十六、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医保或农合参保复印件 十七、患者在病床上躺着的照片 十八、病历评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