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0.抗生素废水处理实例

0270.抗生素废水处理实例
0270.抗生素废水处理实例

抗生素废水处理实例

1.废水水质和水量

华中医药集团以生物发酵法生产乙酰螺旋霉素为主,年产量450t,生产发酵抗生素生产过程中有微生物发酵以及分离提取等几个主要工序,生产原料除了粮食以外还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在上述一系列生产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有机废水,各种废水的有机污染程度变化大,部分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中含有残留的抗生素和溶媒,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废水中含有不少生物发酵代谢所产生的生物难降解物质,其综合生物降解性能差。生产乙酰螺旋霉素产生的废水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溶媒废水,废水主要成分为脂类、醇类和发酵过程中的一些代谢产物及抗生素残留物;另一部分为板框废水,废水中主要成分为菌丝体,悬浮物较多。两种废水的水质情况见表1。

表1废水水质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2 500 m3/d,进水为全厂混合废水,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生物制药工业二级排放标准,具体指标为:pH=6~9,SS≤150 mg/L,COD≤

300mg/L,BOD≤100 mg/L。

2 工艺流程及特点

2·1 工艺流程

由于抗生素废水处理难度大,国内成功经验较少,为了工程的可靠性和设计的合理性,根据小试、中试研究结果以及工程经验,确定的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2·2 工艺特点

本抗生素废水处理工程由预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和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组成,工艺特点为:

(1)预处理系统采用隔油沉淀池和调节池,以去除抗生素废水中残留的溶媒和悬浮物,同时预处理系统具有均化水质水量的作用,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抗生素废水特点及处理研究

摘要:分析了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来源及特点,对目前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各种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及多种方法组合的生化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为该类废水的治理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生素制药废水物化处理、生物处理、组合生化技术。 抗生素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一直广泛被用于临床医学中,是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保障身体健康及防治动植物病害的重要化学药物。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抗生素的种类也不断增加,至今已逾百种。我国的抗生素生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有300多家企业生产占世界原料药产量的20%-30%的70多个品种的抗生素,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抗生素制剂生产国之一。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及技术的原因,抗生素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原料利用率低、提炼纯度低、废水中残留抗菌素含量高等问题势必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制约制药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各种有效的处理方式显得十分重要。 1 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国内生产抗生素主要以粮食、糖蜜等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过滤、萃取结晶、化学方法提取、精制等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提取和精制过程中的发酵废水;溶剂回收过程中的浓废水;生产设备洗涤和地板冲洗用水;废冷却水;发酵罐排放的废发酵母液。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发酵残余营养物(如葡萄糖、蛋白质和无机盐之类)、发酵代谢物、酸、碱、有机溶剂和其它化工原料等。 其特点为: a、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 b、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幅度大、规律性差; c、废水中含有抗生素药物和大量胶体物质,DH变化大,带有颜色和气味。 2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 与一般工业废水相似,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也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方法、生化处理方法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生化处理等。 2.1物化处理方法 物化法包括混凝沉淀、吸附法、光降解、焚烧、电解和萃取等等 2 .1.1混凝沉淀法 由于抗生素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残留抗生素,在采用生化处理时,残留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强烈抑制作用造成废水处理过程复杂、成本高、效果不稳定。吴敦虎等人采用自制的聚合氯化硫酸铝( P A C S ) 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 P A F C S ) 处理大连制药厂废水,一次混凝处理与二次混凝处理CO Dc 去除率在8 0%以上,p H、C O Dc 、S S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外,采用含钙离子复合絮凝剂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混凝处理,C O Dc r 去除率可达71%-77%,s s去除率达87%-89%,可大幅度地削减废水中残留抗生素的抑菌效力。 2.1.2 吸附法 吸附法可作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张满生等利用两级炉渣吸附和三级活性炭吸附对青海制药集团原料药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当进水CODcr为1145 mg/L 时,三级吸附后CODcr可降至300 mg/L以下。该方法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管理。 2.1.3光降解法 李灵芝,李建渠等以TiOSO4为原料,采取SAS工艺制备了TiO2和掺铁的光催化剂,对某制药废水( CODcr=1309mg/L)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了光源、煅烧温度、掺铁比例、p H值、附加条件对废水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00℃制备的Ti02 )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的降解率分别77%和70%。掺铁比例为0.5%的TiO2对废水的降解率为81%。p H=2的废水降解

含油废水的处理

含油废水的处理 1、含油废水的定义 含油废水是石油开发利用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面广量大的污染源,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脂肪酸、皂类、脂肪、蜡等)及各种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的废水。含油废水的特点是COD、BO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一般比水轻、难溶于水,其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恶化水质、危害水产资源;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产;影响自然景观;影响洁净的自然水源。鉴于含油废水的污染性,我国规定含油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mg/L。 2、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油分主要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油一固体物等形式赋存在水体中。含油废水中的浮油一般可采用重力场分离技术予以去除,溶解油可通过水体中生物进行分解净化。而以胶体状态存在的微细分散油及乳化油,粒径较小,状态稳定而较难去除。 1)悬浮油:粒度≥100u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上。 2)分散油:粒度为10~100um,悬浮、弥散在水相中,在足够时间静置或外力的作用,可凝聚成教大的油滴上浮到水面,也可能进一步变小,转化成乳化油。 3)乳化油:粒度为0.1~10um(极微细的油滴),由于油——水界面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以水包油的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单纯用静置的方法很难实现油水分离。 3、目前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含油废水常用的分离技术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破乳法、生化法和电化学法,分离难易程度取决于油分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其中物理法主要是:

a)重力分离法: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水的不相溶性进行分离的方法(一级处理),处理对象是浮油和部分分散油,主要的设备是隔油池,优点是能除去粒度在150um以上的油,运行稳定、除油效果稳定、处理费用低;缺点是池体大、占地面积大、不能除掉乳化油。 b)离心分离法:利用快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相对密度大的水抛向外圈,而相对密度较小的油则流在内圈并聚结成大的油珠而上浮分离(一级处理)。处理对象是分散油、乳化油。设备是离心分离机(或水力旋流器),优点是能除去5u m以上的油,处理量大、分离效率高;缺点是能耗高、出口易相成污垢。 c)粗粒化法: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含油废水通过粗粒化材料时,其中细小的油滴聚结成较大的油粒,从而加大上浮速度(二级处理)。处理对象是分散油、乳化油,设备是加了特殊滤料的滤池,优点是设备小型化,操作简单。可把5~10um粒径以上的油珠完全分离,无需外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缺点是滤料易堵、长期使用效果下降,存在表面活性剂时效果差。 d)过滤法(膜分离法):利用颗粒介质滤床的截留及惯性碰撞、筛分、表面黏附、聚并等机理,去除水中油份(二级处理)。处理对象是分散油、乳化油。设备是过滤机,优点是出水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简单、无浮渣;缺点膜孔易堵塞,清洗困难、操作费用高,不适合大规模处理。 其次是物理化学法,主要代表工艺是浮选法(气浮法): 利用油珠黏附于水中的微气泡后使浮力增大而浮上分离,主要针对含油废水中靠重力分离自然浮上难以去除的分散油、乳化油(要投放无机或有机的絮凝剂),用来去除分散油,乳化油。需要空压机,气浮设备等。优点是浮化效率高、操作容易控制,工艺成熟。缺点也很明显,如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浮油较难处理,还会有大量的浮渣。 最后是化学法,主要包括凝聚法和盐析法: a)凝聚法:向乳化废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在废水中水解后生成亲油性的絮装物,使微小的油滴吸附于其上,絮凝产生矾化等物理化学作用,然后用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将矾花及吸附于其上的油去除。主要适合的去处对象是乳化油,该法的优点是速度快,装置小、设备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缺点是投药量大,运行费用高,排渣量大。

含油废水处理方案含油废水如何处理

含油废水处理方案含油废水如何处理 含油废水处理方案含油废水如何处理 我国海岸线长,港口众多,每天很多油库需要清洗油罐并且定期排放罐内分离出来的含油污水,而油轮需要清理压舱水,其压舱水的含油量最大可达20%,而且油质复杂。含油废水中的含油量,一般为几十至几千mg/L,最高可达数万mg/L。然而,国家规定的允许的排 放标准仅为10mg/L。根据含油废水中油类存在形式的不同,通常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四种。下面由台江环保为你推荐含油废水处理方案,了解下含油废水该如何处理。 含油废水的治理原则是;首先应该考虑尽可能多的回收含油废水中的油,对治理过的水,应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的要求。为了水质稳定达标,系统运行可靠,经多次工艺试验,特制定两套工艺流程,各自独立运行。当生物菌群较少时:①首先采用“重力分离法”分离浮油、乳化油。②再进入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对大分子团进行打散,从而提高生化率。③最后进入生化反应系统。当生物菌群较多时:①首先采用“重力分离法”分离浮油、乳化油。②进入生化反应系统。③再进入臭氧催化氧化系统,进一步降解剩余极难生化分解的有机物。 1、治理方案 1.1 含油废水、生活污水集水池;用于储备集中废水。 1.2 两级浮油分离系统;利用废水中的油、水、泥砂的比重不同,采用“重力分离法”,同时加温,使它们彼此分离,再用“浮动滗油器”和收油管路回收废油。大部分浮油在此系统中被分离回收。 1.3 四级浮油分离隔油集水系统;此系统与分离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增加了水体体积,延长了停留时间,使更小的油珠分离出来。 1.4 小粒经径浮油高效隔油系统;利用波纹蜂窝斜板隔油装置让浮油自动分离,变为浮油或油层,浮油的颗粒较大,一般大于60μm,浮油用活动收油箱回收,底部的清水再经过纤维束过滤,此时一般分散油和部分(60μm粒径)乳油已经去除。 1.5 乳化油气浮系统;气浮法除油是采用气液混合泵生成的微细气泡将水中>10μm分散油、乳化油分离出来并使其浮出水面,就是通过强制气浮的办法达到除油的目的。主要用

抗生素污水处理

抗生素生产废水治理技术 抗生素生产废水是一类成分复杂、色度高、生物毒性大、含多种抑制物质的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 生物制药行业的废水处理后必须满足以下要求:CO住300mg/L, BOD侈 150mg/L, NH3-N K 25mg/L, SSc 200mg/L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物化处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 1物化处理 目前用于抗生素废水处理的物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沉淀、吸附、 气浮、焚烧法和反渗透等,各种方法的处理效果见表1。 物化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各类抗生素废水特点及试验结果而定。 表1物化方法处埠讥半秦废术效果 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及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工 -f-p 乙。 2.1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表2汇总了国内外部分抗生素生产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及其主要运行参数。由表2可知,抗生素生产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是早期传统活性污泥法和70年代开发的革新替代工艺。但是,由于抗生素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

有机废水,常规好氧工艺活性污泥法难以承受COD浓度1Og/L以上的废水, 需对原废水进行大量稀释,因此,清水、动力消耗很大,导致处理成本很高。 2.2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与好氧处理相比,厌氧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通常具有以下优点: (1)有机物负荷高;(2)污泥产率低,产生的生物污泥易于脱水;(3) 营养物需要量少;(4)不需曝气,能耗低;(5)可以产生沼气、回收能源;(6)对水温的适宜范围较广。 抗生素废水厌氧处理中常用工艺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 床、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等,处理负荷及效果见表3。 厌氧生物工艺处理抗生素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较多而实际工程应用较少。 高浓度的抗生素有机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出水COD仍达1000?4000mg/L,不能直接外排,需要再经好氧处理,以保证出水达标排放。但由于厌氧段采用甲 烷化,对操作和运行条件要求严格,而且原水中大量易于降解的物质(如有机酸等)在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被甲烷化,剩余的主要是难降解或厌氧消化的剩余产物,因此,后需的好氧处理尽管负荷较低,但是处理效率也很低。 2.3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 厌氧处理利用高效厌氧工艺容积负荷高、CODfc除效率高、耐冲击负荷的优点,减少稀释水量并且能较大幅度地削减COD以降低基建、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并回收沼气。厌氧段还有脱色作用,这对于高色度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意义较大。 好氧处理目的是保证厌氧出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从工程应用角度应优 先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和SBR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表4汇总了国内外部分抗生素生产废水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及其主要运行参数。

(完整版)含油废水处理方案

方案号:LG-F0618 废水净化方案 (日处理5T) 核心技术:微纳米膜分离技术 成都澜谷科技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5月

北京博鑫精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项目概况................................................................................................................................. - 1 - 1.1编制依据、资料及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 1 - 1.2编制原则........................................................................................................................ - 1 - 2.进出水水质概况....................................................................................................................... - 2 - 2.1水量水质指标................................................................................................................ - 2 - 2.2设计工艺流程图............................................................................................................ - 2 - 2.3工艺流程介绍................................................................................................................ - 2 - 3核心技术介绍........................................................................................................................... - 3 - 3.1 微纳米处理技术介绍................................................................................................... - 3 - 3.2 应用领域:................................................................................................................... - 3 - 3.3 微纳米过滤设备技术特点:....................................................................................... - 3 - 4.中水回用微集成设备设计介绍............................................................................................... - 4 - 4.1 隔油池........................................................................................................................... - 4 - 4.2 反应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沉淀池............................................................................................................................ - 4 - 4.4 气浮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5m2MBR ........................................................................................................................ - 4 - 4.6 污泥处理....................................................................................................................... - 4 - 5设备投资概预算....................................................................................................................... - 5 - 5.1设备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设备投资概预算............................................................................................................ - 5 - 6.运行成本估算........................................................................................................................... - 6 -

抗生素类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抗生素类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了国民聚焦的热点问题。在我国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当中,最为凸显的是水污染问题。抗生素类废水有着成分复杂、COD浓度高、难生物降解、污染性强等特点。抗生素进入环境会对生物造成深远的影响,如何去除抗生素的残留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抗生素在环境中主要发生物理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生物降解过程具有抗性的微生物菌株发挥主要的功效,因此近些年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抗生素残留污染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对具有抗生素降解功能的微生物资源和利用复合菌系处理抗生素残留的生物技术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微生物处理抗生素技术的不足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抗生素;来源;危害;处理方法;微生物 前言 抗生素是一类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药物,通常是指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新陈代谢活动中形成的,兼备抗病原体和活性组分的物质[1-3]。数十年来已被大量应用。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链霉素和氯霉素等五大类,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抑菌、抗菌和杀菌作用,以用途来分,还可分为人用和兽用两种[4]。当前常用的抗生素大多是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也有部分是利用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的。 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各种疾病,同时也长期添加于动物饲料中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投加在农业产品中催熟农产品,此类抗生素药物大部分经由人类和动物排泄物,农业和污水排放以原药或者代谢产物的形式进入环境[5,6]。由于排泄物中大多数残留抗生素的半衰期比较长,部分被吸附在底泥等固相环境中,而小易被固相吸附的部分,则容易富集在水生动物体内,对生物体产生慢性毒性效应[7]。抗生素在国内外的水环境中均有检出,甚至在部分生物体内也有检出,其对生态环境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含油污水处理方案

废水处理设备设计方案 用户名称: 设备名称: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设计单位:江苏高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日期:二0一二年一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础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污水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处理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污水进水水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4、污水出水水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范围及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设备施工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工艺流程及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处理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艺流程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污泥及浮油处理说明?3 七、设备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隔栅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隔油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3、调节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上向除油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5、四级反应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下向分离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上向分离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过滤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加药装置?8 10、污泥处理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系统控制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主要构筑物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主要设备及材料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电器功率及运行成本?错误!未定义书签。 1、配套电器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运行成本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及基本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四、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五、相关图纸?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浓度抗生素化学制药废水的处理

高浓度抗生素化学制药废水的处理* 卓世孔1程汉林白明超 (广州环发经贸发展公司,广州510180) 摘要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生物铁法-混凝串联工艺处理头孢类抗生素化学制药高浓度有机废水,结果表明,当微电解、厌氧水解和生物铁法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24和6 h,进水COD Cr 4000~4500 mg/L,BOD5 800~1200 mg/L,出水可达地方排放标准。 关键词抗生素微电解厌氧水解生物铁混凝 Treatment of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from antibiotic pharmacy industry Zhuo Shikong, Cheng Hanlin, Bai Mingchao. Guangzhou Huanfa Economy Trade Development Company, Guangdong, 510180 Abstract: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from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 pharmacy industry was treated by the “micro electrolysis-anaerobic hydrolysis-biological iron-coagulating” technolog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ffluent COD Cr and BOD5are below the first grade standards of the local wastewater drainage in the second period, when the COD Cr and BOD5 load is kept at 4000~4500 mg/L and 800~1200 mg/L, and the HRT of micro-electrolysis, anaerobic hydrolysis and biological iron is 4 h, 24 h and 6 h, respectively. Keywords: Antibiotic Micro-electrolysis Anaerobic hydrolysis Biological iron Coagulating 抗生素化学制药废水是一类浓度高、色度高、含难生物降解物和微生物生长抑制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是制药废水中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是我国制药行业废水治理的重点。目前国内外抗生素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时有报导,但实际应用的治理技术不多且不成熟[1],而专门针对头孢类抗生素化学制药废水的处理研究未见报导。本文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生物铁法-混凝工艺, 对某制药厂头孢类抗生素化学制药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废水来源与水质特性 试验用废水取自某化学制药厂集水池,该厂生产头孢类抗生素原料药,如头孢硫脒、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等,每日废水排放量数百吨。废水组成复杂,除含有抗生素残留物、抗生素生产中间体、未反应的原料外,还含有少量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二氯甲烷、吡啶、噻吩等。废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废水水质情况 1第一作者:卓世孔,男,1956年出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和研究。 * 广州市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穗环计[2002]126号)

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养殖场废水如何处理 养殖废水主要包括动物尿液、部分粪便和养殖栏冲洗水,水中富含氮、磷、有机物、高悬浮物,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养殖场污染物的污染成分极为复杂,见表2-2。主要包括:氮、磷等水体富营养化物质;氨气、硫化氢、甲烷、甲醇、甲胺、二甲基硫醚等恶臭气体;铁、锌、锰、钴、碘等矿物元素;铜、砷、汞、硒等重金属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激素等兽药残留物;大肠杆菌、炭疽、禽流感、五号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病菌。下面由台江环保为你推荐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了解下养殖场废水该如何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模式演变 第一代处理工艺:厌氧-还田模式 粪便污水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的、最经济有效的处置方法,可以使粪尿污水不排向外界环境,达到零排放。分散户养方式的粪污处理均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模式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比较落后,土地宽广的规模化猪场。养殖场周围必须要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便污水。要求养殖规模不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大量使用人工清粪,冲洗水量少。 在美国,粪污还田前一般不经过专门的厌氧消化装置进行沼气发酵,而是贮存一定时间后直接灌田。由于担心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畜禽粪便废水经过生物处理之后再适度地应用于农田已成为新趋势。德国、丹麦、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则是将粪便污水经过中温或高温厌氧消化后再进行还田利用,这样可以达到寄生虫卵和病原菌的无害化。 国内一般采用厌氧消化后再还田利用,这样可以避免有机物浓度过高引起烂根和烧苗,同时,经过厌氧发酵,可以回收能源—甲烷,并且能杀灭部分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 第二代处理工艺:厌氧-还田模式 养殖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再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厌氧消化液进行后处理。适用于离城市较远,经济欠发达,气温较高,土地宽广,地价较低、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废水自然处理系统的地区。规模化猪场规模一般不能太大,对于猪场而言,一般年出栏在5万头以下为宜,以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冲洗水量中等。 第三代处理工艺:厌氧-好氧处理模式(工业化处理模式) 厌氧-好氧处理模式的养殖场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贮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受过较高教育的技术人员来执行。 厌氧-好氧处理模式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规模化猪场粪污的地区。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场规模较大,一般出栏在5万头规模以上,当地劳动力价格昂贵,主要使用水冲清粪,冲洗水量大。 第四代处理工艺: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制药厂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制药厂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以制药厂抗生素废水为主要水源,设计抗生素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该废水生物化学需氧量高,而且有高浓度的BOD和COD,有机物,以及悬浮固体(SS)。在资料分析基础上,比较了现在的多种抗生素废水处理,最终确定以水解酸化+两级生物处理(AB法)处理抗生素废水。该设计工艺中包括了相关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通过设计,使该厂废水处理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关键词:抗生素废水、水解酸化、AB法、COD、BOD

Pharmaceutical antibio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design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design with pharmaceutical factory antibiotic wastewater as the main source of antibiotic wastewater, design the main treatment process. The wastewater biological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high, and have high levels of BOD and COD, organic matter, and suspended solids (SS).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compares the variety of antibio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now, and finally determined that two levels by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 biological treatment (AB method) deal with antibiotic wastewater. This design process includes correlation processing structures design calcul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make the factory wastewater treatment water reach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 Key words:pharmary sewage, sewage treatment,difflunce-acidificatio, Adsorption-Biodegratio n、BOD、COD

含油废水的十种处理工艺

含油废水的十种处理工艺 01 含油废水的定义 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脂肪酸、皂类、脂肪、蜡等)及各种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的废水。含油废水的特点是COD、BO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一般比水轻、难溶于水,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工业废水,其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恶化水质、危害水产资源 02 危害人体健康03 污染大气04 影响农作物生产05 影响自然景观06 影响洁净的自然水源鉴于含油废水的污染性,我国规定含油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mg/L。 02 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1、悬浮油:粒度≥100μ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上; 2、分散油:粒度为10-100μm,悬浮、弥散在水箱中,在足够时间静置或外力的作用,可凝聚成较大的油滴上浮到水面,也可能进一步变小,转化成乳化油; 3、乳化油:粒度为0.1-10μm(极微细的油滴),由于油-水界面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以水包油的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单纯用静置的方法很难实现油水分离。一般的含油废水中,上述3种油不一定都会存在,但是在代表性行业,例如电镀废水中则都存在,油脂浓度一般在300-500mg/L,其中乳化油所占比例最大。对于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总结起来有以下10种常见方法: 沉降分离法 沉降分离法是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进行分离的,属一级处

理。沉降分离在隔油池中进行,常见的有平流式、平行板式、波纹板式等型式。平流式隔油池的设计主要基于斯托克斯公式,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积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最小油滴直径。隔油池水流状态对除油能力和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最好的水流状态是层流状态,它有利于油滴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 粗粒化法 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含油废水通过粗粒化材料时,其中细小的油滴聚结成较大的油粒,从而加大上浮速度,属二级处理。 粗粒化法是将材料填充于粗粒化装置中,当废水通过时可以去除其中的分散油。该技术关键是粗粒化材料,材料的形状主要有纤维状和颗粒。常用的亲水性材料是在聚酰胺、聚乙烯醇、维尼纶等纤维内引入酸基(磺酸基、磷酸基等)和盐类,亲油性材料主要有蜡状球,聚烯系或聚苯乙烯系球体或发泡体,聚氨酯发泡体等,有学者认为其接触角小于7°为好。 通过污水在粗粒化前后油珠粒径分布的变化来判定除油效果及工艺可行性,主要评价指标为油的去除率及出水含油。 粗粒化法无需外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设备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较低。但用此法处理含油废水要求进口浓度较低,因此进入设备前的含油废水必须经预处理,否则出水油浓度较高(一般高于10mg/L),常需再进行深度处理。 过滤法 利用颗粒介质滤床的截留及惯性碰撞、筛分、表面黏附、聚并等机理,去除水中油份,一般用于二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常见的颗粒介质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玻璃纤维、高分子聚合物等。 对某机车厂含油废水先经隔油、混凝沉淀、再经过滤,出水各项指标均达排放标

抗生素废水处理

抗生素废水处理 发布时间:2012-9-27 14:21:59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抗生素生产废水属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特别是残留的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强烈抑制作用,可造成废水处理过程复杂、成本高和效果不稳定。因此在抗生素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采用物理处理方法或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方法以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和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 一、抗生素废水处理物理方法 目前应用的抗生素废水处理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气浮、吸附、反渗透和过滤等。 1、抗生素废水处理混凝法是在加入凝聚剂后通过搅拌使失去电荷的颗粒相互接触而絮凝形成絮状体,便于其沉淀或过滤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采用凝聚处理后,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而且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也得到改善。在抗生素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凝聚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亚铁盐、聚合氯化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酰胺(PAM)等。 2、沉淀是利用重力沉淀分离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分离或除去。 3、气浮法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视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 4、吸附法是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该方法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管理,较适宜对原有污水厂进行工艺改进。 5、反渗透法是利用半透膜将浓、稀溶液隔开,以压力差作为推动力,施加超过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使其改变自然渗透方向,将浓溶液中的水压渗到稀溶液一侧,可实现废水浓缩和净化目的。 6、吹脱法当氨氮浓度大大超过微生物允许的浓度时,在采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受到NH3-N的抑制作用,难以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赶氨脱氮往往是废水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吹脱法来降低氨氮含量,如乙胺碘呋酮废水的赶氨脱氮。 二、抗生素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抗生素废水处理1、光催化氧化法 该技术可有效地降解制药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且具有性能稳定、对废水无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TiO2作催化剂,利用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考察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进水COD分别为596、861mg/L时,采用不同的试验条件,光照150min后光催化氧化阶段出水COD分别为113、124mg/L,去除率分别为81.0%、85.6%,且BOD5/COD值也可由0.2增至0.5,提

含油废水气浮处理方案

****金属金属制品厂 含油废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及报价 ****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工程概况 (3) 第一章设计废水基本情况 (3) 1、设计废水水量 (3) 2、设计依据及标准 (5) 3、设计原则 (6) 4、工程设计范围 (6) 第二章、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7) 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7) 2、废水处理单元 (10) 3、预期处理效果 (14) 第三章人员编制与运行管理 (15) 第四章土建与电气工程设计 (15) 1、土建工程设计 (15) 2、工艺管道设计 (16) 3、电气工程设计 (17) 第五章给排水与消防 (17) 第六章工程概算 (17) 第七章建议及工程配套服务 (19)

****金属制品厂 2m3/d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金属制品厂**镇工业区上城路211号,占地面积约5452.6m2,拥有年产不锈钢毛细管80t、毛衣针80t的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为不锈钢钢带,钢带通过卷管焊接、拉拔、打尖、抛光清洗等工序得到成品毛衣针。打尖后的毛衣针在化学抛光过程中产生抛光废水,该废水主要含CODcr、表面活性剂、石油类、SS。 根据相关环保规定,该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应进行处理,参考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中表1—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后,循环使用。 现****金属制品厂委托****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该废水处理工程的方案编制,公司根据企业实际,结合同类型废水的成功处理案例,提出本次设计方案,供企业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第一章设计废水基本情况 1、设计废水水量 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不锈钢毛细管经拉拔、切割、打尖后后得到毛衣针,为提高毛衣针的表面光亮度,毛衣针需采用光亮剂进行化学抛光,会产生抛光废水,该废水主要特点是含有矿物油(拉拔过程膜孔要拉拔油润滑)、表面活性剂,可生化性差,由于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