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摘要]高职英语教学要贯彻高职院校“能力为本”“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办学宗旨,加大英语教学的改革力度。
文章针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英语教学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高职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的颁布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里程碑。
高职英语教学从此明确了教学目标,有了自己的教学大纲,建立起了自己的考试大纲和测试体系。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 级)的设立,结束了高职院校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英语教学水平状况的历史。
同时,《基本要求》也给我们指明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核心内容就是要转变观念,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建立“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
2004年,教育部开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评估,在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教学效果”中,指出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中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合格标准是: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达到50%,或有证据说明多数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达到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优秀标准则是累计通过率达到70%,或有证据说明多数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达到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的颁布,以及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开展实施,给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如何使高职在校生顺利通过B级预备级水平的测试,达到A级标准级的要求;如何使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和相应职业岗位实现有效、紧密的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后学有所用,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究

教务教学标准化《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究■ 李 娜(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不仅让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标准实现了统一,还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依据。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教材、教法、教学评价、教师团队等一系列的改革,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基于此,本文围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展开探讨研究。
关键词:高职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优化措施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0.044A Probe into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2021 Edition)LI Na(Zheng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Abstract:The promulgates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1 Edi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not only unifi ed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provided programme-based guidance and basi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acing a series of reforms, such a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er team, etc.,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dern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tudies th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1 Edition).Keyword: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eaching reform, optimization measures高职英语新课标的颁布破解了长期以来我国诸多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课程标准,英语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要求脱离,人才培养不适应行业需求的难题,既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指导,又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征,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能够在特定专业领域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改革应从重视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和文化导入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学英语改革专门用途英语文化导入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使得英语作为重要的沟通工具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此同时,社会对专业化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应面向社会需求,切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专门化英语的使用能力相结合,注重文化导入,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发生,实现有效沟通。
1 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the special purpose)是根据学习者所设定的特定目标或特殊要求而专门开设的特殊课程。
①其中包括如医护英语、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会计英语和营销英语等。
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最早是由西方运用语言学者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被认为是英语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运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门热门学科。
②简单地说,专门用途英语就是使用者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内使用到的英语。
张振邦教授曾指出:“我国外语教育应做战略性调整,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应在初中、高中阶段完成,这样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时便可专心专业英语的学习”。
③2 文化导入的内涵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折射出的是文化的个性与思维方式。
因此,语言学习必须重视文化导入。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与所教授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就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可以讲,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而言,“交际文化的重要性甚于知识文化”④大学英语教学应将语言身上所附着的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法和词汇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改革

浅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法改革摘要: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
面对wto,社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学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英语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改革教学方法abstract:the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nurture the practical talented person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the market. facing to the wto, the society makes higher demands to the english level which the different kinds of special skilled persons should have. therefore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english educational reform is unav-oidably.key words:the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reform teaching method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新成立了许多高职院校。
笔者在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
从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就业的需要。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了解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实用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的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摘要]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的领导和任课教师。
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若干措施,并以相关实践成果作为佐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一)教师现状高职院校教师的很大一部分是过去的中专教师,他们接触高职教育时间很短,很多时候教学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中专时代,教学操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另一大部分是新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虽然有很新的知识结构,但缺乏教学实践,更不了解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本人也缺乏信心。
所以,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成为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学生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是“三校生”及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学生。
他们中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英语更是他们的弱项,有很多学生从初中就放弃了英语学科的学习。
所以,使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对于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英国学者威廉姆斯和布尔登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观,主要观点是:(1)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其他三个方面则是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学生则要理解学习任务的意义和相关性,学习任务就是连接师生、生生互动的界面,课堂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对这三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根据自身经验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他人能替代的。
试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一
息有利 于学生每堂课都能感受到较强 的英语现场氛 围。 教师在 利用 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 以精讲多练为 主 、 讲 练结 合 , 拒绝
下 几 个方 面 的 改革 :
一
长期 以来 ,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一 直沿 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模式 , 单 词、 短语 、 例句等 的板 书占用 了大部分 的课堂时间 , 教师从头讲到尾 , 学
生 昏昏欲睡 , 枯燥而且 乏味。要真正做到优化语言学习环境 , 必须采 用 先进 的教学手段 和媒体 , 为学习者创造一个集文字 、 声音 、 图像 、 动 画为
高职 高专院校 的人 才培养 目 标 是具有较 强动手操作 能力 、 具备一 定 的管理能力 的生产者及初中级管理者 。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大纲 中提 出 : 非英语专业 的学生应遵循 “ 实用为 主 , 应用为 目的” 的原则 , 克
服聋 子与 哑巴英语 , 强调打好基础与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 重, 并 注重实 际语 言交 际技能的训练。 因此 ,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 中 , 为达到以上教
科技信息
试析 离职英语教学 改革8 3 , t  ̄ 3 1 X 及应对措旋
大兴安 岭职 业 学 院基础 育的 目标是 为用人 单位培养生产 、 技 术、 服务 、 管理 等方面的应用型技 术人 才。 高职 英语作 为高职高专 院
校必开的一 门基础课 , 教 学中应 坚持 实用为主 、 学用结合 , 侧重基础 与专业相结合 , 强调既有基础性 、 更有针对性 。本文 旨在从转 变 教学思想观念 , 改进教 学方 法, 改革测评方式 , 加 强师资队伍业务和 素质方面的建设 , 完善教 学设备 设施等 方面, 在 对高职英语教 学 改革的现状进行 了分析 阐述之后 , 提 出了切 实可行的意见和见 解。从教 学方法、 教 学手段 和教 学 内容三个方 面详细 阐述 了英语教 学 改革的具体措施 , 以达到 高职 高专英语教学“ 突出能力 、 注重 实用” 的 目标 , 力求 实现较 好的课 堂教 学效果 , 达到培养人 才的 目的。 [ 关键词 ] 英语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应对措施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探讨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高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存在不一致性,学生学习的词汇、语法在未来的实践中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本文根据对铁路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英语基础、工作后的应用的调查以及对教育现状的剖析,提出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方法,以期对高职英语的未来教学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性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55-02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教育在我国和本科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同属于高等教育。
它为国家各个行业的各个阶段都提供了专业的实践性人才储备,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铁路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是其中的一个群体,怎么样提高铁路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并且使之与铁路系统的状况协调发展是每一个研究探讨者最为纠结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现状分析因为1945年后各个国家都需要恢复和发展生产,此时急需要一批拥有技术的高水平人才,各国都把高职的教育放在首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高职教育得以迅速扩张,对人们生活、学习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高职教育专门为各行各业培养专业性人才、实践性人才,跟着市场需要走,这是高职教育的优势,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高职人员比本科生的薪水还要高,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高职院校。
高职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因为他们:要理论有理论,从进校就一直在学习理论;要实践有实践,学业过程有实践部分。
而且一些hr很重视你做过什么、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经验教训,而不是看你在学校的考试里得了多少分、获得多少奖学金、受过多少表扬,这些使得学生觉得在学校里的学习可能对未来毫无用处,考的试卷分数再高对未来走上工作岗位都只是一张白纸的意义,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
我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后来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接触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也已经成为学生与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高职学生来说,各个岗位对于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摘要:新时期,在商务活动中对懂得商务英语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还存在教学观念陈旧、课程设置单一、双师型教师不足等问题,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强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落实创新,才能满足培养优秀商务英语人才的目标。
基于此,加强对新时期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在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需要涉外商务人才也在持续增加,其需要有更强的英语外交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具体教学开展中存在一定不足,必须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基于此,加强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现阶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在传统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理念下,往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强行的传输给学生,而学生很多都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在课堂上听讲、记笔记,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
基于这种观念,学生对老师存在畏惧感,即便在课堂中对老师的观念产生了质疑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影响课堂氛围,导致课堂氛围沉闷,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在学习中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限制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1.2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目前,一些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多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并掺入少量的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模式相对固定,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证整体教学效率,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导致教学质量偏低。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让学生对商务英语充满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奇思妙想,帮助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减少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干扰,单一的教学模式会明显限制学生兴趣,容易引起相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发表时间:
2018-04-17T13:37:31.337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8期 作者: 段文艳
[导读]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教育部决定分步实施“质量工程”,其中以英语教学改革为首要突破点。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 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教育部决定分步实施“质量工程”,其中以英语教学改革为首要突破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
的普及,高职高专院校也在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各高职院校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要求英语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变
化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改革
一、开阔思路,洋为中用
我们要继续大胆引进外国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按照交际研究的观点,把与外国人的交流看作是有目的的文化交际。Bitterli
将这种观点命名为
“文化接触语文学”,他提出四种情景类型:文化初识、文化交往、文化冲突和文化交识。我们可以把它们与跨文化外语与
文学的不同应用领域联系起来。胡适早就强调:学习西洋文字要
“一箭双雕”,把思想和文字并教。我们要认识到:语言、思维、世界观与文
化生态环境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后者甚于前者。王佐良也早就指出:学习外语就是学习不同的文化,任何将语言和文化交际分裂的做
法都是行不通的。
再分析语言的思维关系,可以看出英语族人倾向于形式分析,抽象思维,从小到大,从未知到已知,以主体为中心,主客体分明;汉
语族人倾向于整体思维,情感思维,从大到小,从已知到未知,主客体融合。前者以自我为中心,后者有群体观念。所以要区分差异,尽
量按照英语族人的思维方式避免汉语族人的思维方式教学英语;还要减少
“负迁移”,努力找出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
二、营造语境,提高师资建设
现在,全国只有大城市才有英语路牌,而在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所到之处英文路牌比比皆是,这就是差异。而且各省级电视台
才有少量英语节目,全国英文报刊和英文网站更是寥若晨星。必须彻底改变这种英文语境严重短缺的局面,应该在学校内外掀起学习英语
的热潮,尤其是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英语交际的环境。可像深圳、上海那样大胆积极引进外国的原版教材和英语节目,营造真实的语境;
即使自己编写教材也要与外国专家合作,不要拘泥于
“自力更生”。此外,还要引进高水平的英语老师,特别是要积极引进外国的志愿工作
者,要求英语老师做到
“know something of anything and anything of something”。不仅要提高英语老师的英语水平,还要科学评估他们的
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促使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营造语境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不但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选派大量英语老师出国进修是当务之急,由各大学在
国内举办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研讨班和进修班培训英语老师,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要向欧美国家学习,尽量使学生在6、7岁就开始学英语,甚至可以更早。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外语时使用大脑的部位与其学
习母语使用的大脑部分相同;而成年人学习外语使用不同的大脑部位,且常受母语差异
“负迁移”和遗忘的影响。所以,千万不可错过儿童英
语的黄金时期。对于儿童和学生,要尽量采用沉浸式教学法(
immersion program),要寓教于乐,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避免呆板的课
堂教学模式。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使他们长期密集沉浸在大量英语信息之中。要根据刺激
——反应的原理,充分刺激学生的种
种感官,变封闭式被动教学为开放式主动教学。可设计各种英语交际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英语语境中积极体验和感悟,把学习的英
语语言知识转化为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三、勇于改革,积极创新
要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很多老师通过观察、访谈、图形识别和考试发现学生认知方式分为:场
依存
——场独立型、审慎——冲动型、整体——序列型、聚合——发散型、齐平——尖锐型。
研究表明:场独立型学生容易在课堂环境中学习外语获得成就,场依存型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外语更占优势。因为前者分析能力
强,善于掌握外语语法规则;后者社交技能熟练,能同外语本族语者接触,获得更多语言输入和输出。前者常用分析法学习英语,固执己
见,不易受他人影响,善于理解歧义句的各种意思;后者易受外来暗示和影响,喜欢课堂学习,有时情绪波动较大,所以应组织后者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反馈信息,多鼓励,少批评。另外,还可以运用
“匹配熟悉图形测试”把学生分为认知审慎型和认知冲动型。实践证明,
用归纳法教英语,审慎型学生获益较多。
四、动态测试,促进教学
要改革传统的注重学生静态书面成绩的评估方式,鼓励教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以表现为基础的动态评估方式,建立学生
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自我评估和开放式期末考试情况,甚至包括学习英语的态
度、动机和兴趣。这种评估方法比传统
“一考定江山”的做法更复杂,老师更辛苦,但是非常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性。
在此,要明确评定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老师不仅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还要设计最佳评定方式和手段来达到预定目的。这样可使教学双方更加重视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及时
搜集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步骤。而且此法不同于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选择题模式,后者束缚学生的思想;前者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
生自由开放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