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分析[摘要]高职英语教学要贯彻高职院校“能力为本”“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办学宗旨,加大英语教学的改革力度。
文章针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发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英语教学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高职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的颁布是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里程碑。
高职英语教学从此明确了教学目标,有了自己的教学大纲,建立起了自己的考试大纲和测试体系。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 级)的设立,结束了高职院校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英语教学水平状况的历史。
同时,《基本要求》也给我们指明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核心内容就是要转变观念,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方针,建立“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
2004年,教育部开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评估,在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教学效果”中,指出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中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合格标准是: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达到50%,或有证据说明多数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达到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优秀标准则是累计通过率达到70%,或有证据说明多数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达到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的颁布,以及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开展实施,给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如何使高职在校生顺利通过B级预备级水平的测试,达到A级标准级的要求;如何使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和相应职业岗位实现有效、紧密的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后学有所用,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政策的倾斜,高职教育发展十分迅速。
而办学规模的扩大,使高职学生的能力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贯彻“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可是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差异扩大及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导致英语教学面临许多困难。
因此,大力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对高职学校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综合评价体系一、高职英语改革的必要性1.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随着高职校的扩招,一方面,高职校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学生层次也逐年拉大;另一方面,高职校生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高中毕业生,二是中专或职高毕业生。
两者相比,前者英语基础较好,能够接受全英文教学,从中还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
但后者对全英文教学感到吃力,只能接受汉语授课,否则无法跟上进度。
2.教学方法落后,不能适应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教学要求分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
”而“一刀切”的大班化英语教学是高职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完全不能达到上述要求。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应试的教育方法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无法得以实践。
3.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单一高职校英语现在仍采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
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测试,通过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这样,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会取得高分,但缺乏学习目标,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虽然付出较大努力,却无法通过考试,造成其自暴自弃,失去学习动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1.打破自然分班,采用分层教学自然分班的统一教学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分层教学恰好解决了此问题。
分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的教法、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这完全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课程分a、b级进行指导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策略分析10篇

高职英语教学策略分析10篇第一篇:交互式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中国新课标指出,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英语基础技能和知识,具有较强的翻译、读写以及听说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奠定英语基础。
同时,新课标还要求,英语教学要使用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当前,由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英语能力较差,并且对英语学科缺乏兴趣。
因此,在多媒体环境下引入交互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英语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二、多媒体环境下交互式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一,交际理论。
国外一些教学专家认为,交际能力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运用以及语言形式。
交际法可以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更加突出语言的使用性和工具性,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前提是交互式活动。
交互式主要是指多人互相影响、传递信息以及相互交流的过程,交际能力强调语言使用的协商性,通过互相传递信息实现语言运用。
因此,交互式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体现,可以帮助学生奠定英语基础,进而可以在日常交际中灵活的使用英语。
第二,输出和输入理论。
学生学习语言的途径是输入,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掌握相关英语知识,这一理论的关键途径,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且通过检验,不断完善自身的语言结构和语言形式。
在输出中,学生通过各种反馈完成语言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三、研究方法第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选出自主学习和英语水平基本相当的两个班级,实验人数为60人,学生年龄平均为20.6岁,随机分为控制组和研究组。
第二,研究问题。
通过此次实验,主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交互式教学的运用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交互式教学能否有效强化学生的英语知识?第三,研究工具。
口语题库和笔试试卷各四套,期末考试试卷以及选择被试各一套:[1]首先,其中笔试试卷为高职院校的A级试卷,100分为满分,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写作、翻译、阅读理解、词汇结构与听力理解。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常常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性。
学生和教师对于英语学习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 教学内容陈旧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内容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上,忽略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需要。
学生缺乏对实用英语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用能力弱,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
3. 教学方法单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文法-翻译教学法上,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差异。
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4. 教学资源不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资源相对贫乏,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外语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5. 学生英语能力普遍较弱随着高职高专学生入学的水平不断下降,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
由于学生自身的基础差,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英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改革措施1. 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标准。
为学生规划个性化的学习路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新颖的实用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
增加听说、写作和交际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引入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英语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3. 创新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应加大对英语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备的质量。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英语人才。
浅析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角色扮演等 等。整个课堂应体现 出和谐 平等 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 良好 的课 堂心理 环境 中参 与课 堂教 学 活 动 。 3 . 教 学 内容 专 业化 高职高专教学的主要教学 目的应该 是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因 此 ,除 了开 设 通 用 性 英 语 教学课程外 ,还应该开设专业英语 的学习。 首先 ,挑选 较为基础的专业英语教材 以训练 学生专业英语的基础和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 的兴趣 , 之后可以对教材进行逐步加深 其次 , 教学方法上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 中可 以 重点关 注学生在专业领域应用文的写作和专 业文章的阅读理解 ,提升学生对专业英语领 域 方 面 的 兴 趣 点 , 引 导 学 生 对 专 业 文 章 的阅 读 ,为今后工 作打下 良好基础。通用英语 良 好 的基础能够帮助 学生更 容易掌握专业英语 的学 习,专业英语 的学习又能够帮助学生能 够更快更直接 的接触国际上的最新 技术方法 , 提 升 学 生 的专 业 能 力 ,从 而 强化 学 生 在 实 际 工作中的潜在优势。
够昕匿且正确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
2 . 改 革教 学课 程 高 职 高 专 英 语 教 学 的课 程 体 系 安 排 不 仅
学方 法改革 主要 是在教 学对 象、教 学方式、 教 学 内容 、教学考核 四个方 面进行 改革 。 【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 学;改革 我 国经 济及 社会的快速发 展为高等职业 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尤其是近年来 , 在 政府 大力发展 职业 教育政策的引导下 ,我 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上 取得了历史性 突破 ,其招 生数和在校生数均 已 占据普通高 等教育 的 “ 半壁江 山” ,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 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 的各类应用性专门人才 , 为我 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作 出重要贡献。我 国的高职 高专英语教育从完全 照搬本 科教育 到改革探索适合 高等职业教育 的英语 教学路 子 ,经过近 3 0多年的发展历程 ,正在开始逐 渐走 向成 熟 。 高职 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与存在的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论文]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1e180476c66137ee0619fd.png)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院校逐渐增多,规模也迅速壮大,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对英语的需求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实用复合型人才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能够采用的一些方法策略与技巧。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技巧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掌握一门外语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英语的重要性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日益突出。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下,在英语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1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现状1.1英语教学对象。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底子薄弱,虽然很多学生有心想学,却无从下手,因而在心理上排斥英语,惧怕英语学习。
尽管少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强,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
极少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口语、写作能力都比较差。
因此,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的整体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同时,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他们对未来很迷茫,没有任何目标,而且对自己也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学习英语没有任何信心。
加之学生受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了教师填鸭式的英语教学,缺乏学习主动性。
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和前进的方向,更是失去了自主学习、积极学习英语的动力。
1.2英语教材。
高职高专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很多学院所用教材内容都侧重于单词、语法的学习,忽视了听说训练,导致很多学生学的英语都是哑巴英语,很少开口说英语,也不敢开口说英语。
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文章冗长,学生学习时失去了耐心。
1.3英语教学设施及模式。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英语教学仍然以书本、黑板和教师为主,导致英语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的教学理念的需求,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从 而 明确 专 门 世 界 经 济 与 文 化 的 多元 化快 速 发 展 使 明确 学 生 的 专业 与职 业 定位 ,
的改 革 。 而 强化 专 门用 途英 语和 增加 文 化导
解 决 这两 个 问题 , 才能 得 英 语 作 为 重要 的 沟 通 工具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用 途 英 语 的门 类 。 高 职 高 专 教 学 具 有 鲜 明 入 是 改 革 中的 重 点 。 不 可忽 视 的 作 用 。 与此 同时 , 社 会 对 专 业 化 的 职 业 特 点 , 目的 是 培 养 学 生 具 有 在 某 一 够 使 当 代 高职 高 专 院 校 培 养 出适 应 时 代发 英语 人 才 的需 求也 呈现 出多元化 的 态 势。 在 特 定 领 域 内 工 作 的 技 能 。 这 就 决 定 了高 职 展 的综 合 型人 才。
创新教 育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l n n o v a 2 t 0 i 1 o 3 n H N — e O r , a 2 l 6 d 团圆殂圃 ■ ■ 一 E 鼍 崔 ■ ■ 薯 一 - 一
高职 高 专英 语 教 学改 革 的策 略分 析
语 的 使 用 能 力 相结 合,注 重 文化 导 入 , 使 学 发生, 实现 有 效 沟 通 。 统 的 通 用 英 语 教 学 或 者 基 础 英 语 教 学。 专 语法、 句 法 以 及 通 识性 词 汇 的 学 习 。 相反, 生 获 得 更 加 深 刻 的 语 法 和 词 汇 的 理 解 与记 问题 与改 革… . 教 学 研 究, 2 0 0 7 ( 1 ) .
生在 跨 文 化 交 流 中避 免 “ 文 化休 克”现 象 的 门 用 途 英 语 教 育并 不 会 干 涉 到 学 生 对 语言 【 2 ]鲁 子 问 . 国家 治 理 视野 的 语言 政 策[ J ] . 社 会主 义研 究 , 2 0 0 8 ( 6 ) . 育 科研 , 2 0 0 6 ( 1 0 ) . 化 —— 浅 谈 我 国 高校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 J ] . 添 加 了具 体 语 境 情 景 的 语 言 学 习 能 够 使学 [ 3 ]李 丽华 . 国外外 语 教 育及启 示 [ J 】 . 江 西教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策略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策略教育部于2000年出台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着力培养应用能力。
语言的应用能力主要在于语言的交际功能,即表达、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高专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其中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质量普遍下滑·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差,听力水平差,学习兴趣低,自信心不高。
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培养兴趣,需要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
1 课堂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渠道。
问得精,问得巧,问得得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锻炼听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高职高专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课堂提问尽量简单,贴近学生生活,和所学知识紧密相连。
如寒暄式提问,关于天气,心情等等,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态。
阅读时,提问关于文章的主要事实的问题,通过回答问题,对文章有初步了解后,再提问对文章的观点反思、延伸的问题。
也可以问一些趣味问题,或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时,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学生认为比较难的问题,给一些提示,引领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
2 课堂评价策略学生回答完问题,朗读完课文,或表演完对话,或认真听课、准时上课、或呈现出好的精神状态等等,都希望得到老师公正、恰当的评价。
通过真诚、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各种表现,让好的行为得以发扬,坏的行为得以纠正。
教师鼓励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建立信心。
3 课堂幽默策略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的幽默可以轻松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愿意与教师交流,从而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幽默不是取笑、讽刺和挖苦学生,而是智慧的谈吐,巧妙的言语。
比如当看到有学生在用耳机听什么,就叫起他,问他在听什么,他说在听体育新闻,再进一步问有什么有意思的新闻给大家说说,他就把自己感兴趣的说了说,这时,教师幽默地说:“你对体育这么感兴趣,今后就当我的体育顾问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征,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能够在特定专业领域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改革应从重视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和文化导入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学英语改革专门用途英语文化导入
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化快速发展使得英语作为重要的沟通工具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此同时,社会对专业化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应面向社会需求,切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专门化英语的使用能力相结合,注重文化导入,使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发生,实现有效沟通。
1 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the special purpose)是根据学习者所设定的特定目标或特殊要求而专门开设的特殊课程。
①其中包括如医护英语、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会计英语和营销英语等。
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最早是由西方运用语言学者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被认为是英语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运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门热门学科。
②简单地说,专门用途英语就是使用者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内使用到的英语。
张振邦教授曾指出:“我
国外语教育应做战略性调整,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应在初中、高中阶段完成,这样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时便可专心专业英语的学习”。
③
2 文化导入的内涵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折射出的是文化的个性与思维方式。
因此,语言学习必须重视文化导入。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与所教授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就中西方文化中的异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可以讲,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而言,“交际文化的重要性甚于知识文化”④大学英语教学应将语言身上所附着的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法和词汇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素质。
不论是在词语、口语,还是阅读教学中,都可以导入相应的文化信息。
3 大学英语改革的策略分析
在大学英语改革中强化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其改革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学生的专业与职业定位,从而明确专门用途英语的门类。
高职高专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工作的技能。
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定位,即使学生掌握能够在这一领域里从事行业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
其次,用专门用途英语取代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或者基础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教育并不会干涉到学生对语言语法、句法以及通
识性词汇的学习。
相反,添加了具体语境情景的语言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语法和词汇的理解与记忆。
最后,编写难度和深度适中的教材。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市场需求使得即便是相同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不仅如此,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基础也制约着教材编写的难度与深度。
因此,教师应当在不断总结与分析教学效果的基础上,编写与完善适用于学生使用的教学材料。
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改革中加强文化导入,其具体的改革策略有如下几点。
第一,强化对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师的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认识角度对学生具有榜样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做到在教学的点滴中向学生传授跨文化知识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内涵和文化感知力。
为此,除却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外,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出国访问和进修的机制,为教师创造亲身感受英语国家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的机会。
其次,多引导学生进行两种文化之间的比较,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目的语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母语与目的语的比较,使他们了解两种语言思维与文化意识之间的差异,从而规避语法语义混淆等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导入的目的是使学生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而不是摒弃母语文化。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客观的文化审美观和价值观。
最后,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优化教学手段与方
法。
综上所述,快速发展的世界文化与经济使得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教学急需有效的改革。
而强化专门用途英语和增加文化导入是改革中的重点。
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够使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龙耀,李雪岩,李娟.中国外语教育制度:问题与改革[J].教学研究,2007(1).
[2]鲁子问.国家治理视野的语言政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8(6).
[3]李丽华.国外外语教育及启示[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4]易高燕.实现成功教育减少两极分化——?浅谈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J].英语教学,2009(6).
[5]陈章太.我国当今语言生活的变化与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6(5).
[6]金志茹.试论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及相关语言政策[J].国外理论动态,2008(12).
[7]张晓光.新世纪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定位[J].学术交流,2006(6):162.
[8]李广凤.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外语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7(4).
[9]戴琳.母语文化导入英语教学的再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0]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49.
[11]贾爱武.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新战略思考[J].外语界,2007(5).
[12]邢文英,程红,王永利.中外高校外语教学比较研究[J].河北学刊,2008(5).
注释
①马丽亚.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PS)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1(9):204.
②谢咏涛.专门用途英语(EPS)—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③贾梦霞,黄瑛瑛.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EPS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157.
④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J].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