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液体Ⅰ型)产品技术要求zsbk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液体Ⅰ型)产品技术要求zsbk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液体Ⅰ型)产品技术要求zsbk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液体Ⅰ型)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总胆红素的浓度。

1.1规格

液体双剂型

试剂1(R1):60mL×2,试剂2(R2):30mL×2,试剂2a(R2a):7mL×1;

试剂1(R1):80mL×2,试剂2(R2):40mL×2,试剂2a(R2a):9mL×1。

1.2规格划分说明

根据净含量划分规格。

1.3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试剂1(R1)液体、试剂2(R2)液体和试剂2a(R2a)液体组成。

1.3.1 试剂1(R1)液体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62mmol/L

1.3.2 试剂2(R2)液体

对氨基苯磺酸 30mmol/L

盐酸 50mmol/L

1.3.3 试剂2a(R2a)液体

亚硝酸钠 25mmol/L

2.1 外观

试剂盒中各组件的外观应满足:

a)试剂1(R1)应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b)试剂2(R2)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c)试剂2a(R2a)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

损。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波长546nm(540 nm~560 nm)处(光径1cm),试剂空白吸光度(A)应≤0.080。

2.4准确度

测定GBW09184,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5分析灵敏度

对应于浓度为59.5μmol/L(3.5mg/dL)的总胆红素所引起的吸光度差值(△A)的绝对值应在0.075~0.130的范围内。

2.6重复性

重复测试高、低浓度样本,变异系数(CV)应≤5%。

2.7批间差

测定血清样本,批间差(R)应≤6%。

2.8线性范围

在[1.71,342]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0;

在(34.2,342]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在[1.71,34.2]μmol/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3.42μmol/L。

2.9稳定性

2.9.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的试剂盒在2℃~8℃避光贮存,有效期为14个月。试剂有效期满后3个月以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3、2.4、2.5、2.6、2.8的要求。2.9.2开盖稳定性

试剂1(R1)开盖后,在2℃~8℃避光保存,可稳定28天;

试剂2(R2)与试剂2a(R2a)混合成的试剂2工作液在2℃~8℃避光保存,可稳定5天。

稳定期满后1天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3、2.4、2.5、2.6、2.8

的要求。

血液检查正常参考值1

血液检查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总结总、直接胆红素的检测方法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结合)胆红素测定 目前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方法主要有重氮试剂法(包括改良J-G法、二甲亚砜法、二氯苯重氮盐法和2,5二氯苯重氮四氟硼酸盐法等)、胆红素氧化酶法、钒酸盐氧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导数分光光度法、经皮胆红素测定法以及直接分光光度法等。 改良咖啡因(J-G)法: 一、实验原理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的偶氮胆红素;在同样条件下,未结合胆红素须有加速剂破坏胆红素氢键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咖啡因、苯甲酸钠作为加速剂,醋酸钠缓冲液可维持反应的PH值同时兼有加速作用。叠氮钠破坏剩余重氮试剂,终止结合胆红素测定管的偶氮反应。最后加入碱性酒石酸钠,在碱性条件下,紫色偶氮胆红素转变为蓝色偶氮胆红素,使最大吸光度由530nm转移到598nm,此时,非胆红素的黄色色素及其它红色与棕色色素产生的吸光度可忽略不计,使测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增加。最后形成的绿色是由蓝色的碱性偶氮胆红素和咖啡因与对氨基苯磺酸之间形成的黄色色素混合而成。 二、实验方法 (一)器材 试管,刻度吸管,分光光度计,37℃水浴箱。 (二)试剂 1.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无水醋酸钠41g,苯甲酸钠37.5g,EDTANa2 0.5g,溶于约500mL 的蒸馏水中,再加入咖啡因25g,搅拌至完全溶解(不可加热),然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过滤后放置棕色试剂瓶中,室温保存可稳定6个月。 2. 5g/L 亚硝酸钠溶液:亚硝酸钠5.0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若发现溶液呈淡黄色时,应丢弃重配。 3. 5g/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H20)5.0g,加于约800mL 蒸馏水中,加浓盐酸15mL,待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0mL。 4. 重氮试剂临用前,取5g/L 亚硝酸钠溶液(试剂2)0.5mL 与5g/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试剂3)20mL 混合。 5. 5g/L 叠氮钠溶液:叠氮钠0.5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6. 碱性酒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75g,酒石酸钠(Na2C4H4O6·2H2O)263g,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置塑料瓶中,室温保存可稳定6个月。 7.胆红素标准液可购买,也可按以下方法配制: (1)稀释血清:收集不溶血、无黄疽、清晰的血清过滤作为混合血清稀释剂。取过滤血清1.0ml,加生理盐水24ml,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中,以比色杯光径1cm,波长414nm,用生理盐水调零,读取的吸光度应小于0.100,波长460nm 处读取的吸光度应小于0.040。(2)171umol/L胆红素标准液:称取符合标准的胆红素(MW:584.68)10mg,加入二甲基亚砜1ml,玻棒搅匀,加入0.05mol/LNa2CO3溶液2ml,使胆红素完全溶解。移入100ml 容量瓶,用稀释血清洗涤数次并移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0.1mol/LHCl溶液2ml(边加边缓慢摇动,切勿产生气泡),最后用稀释血清稀释至100ml。避光,4℃保存,三天内有效,最好当天绘制标准曲线。 (三)步骤 1. 取试管3支,标明总胆红素管、结合胆红素管和空白管,然后按下表操作: 试剂(ml) 总胆红素管结合胆红素管空白管 血清0.2 0.2 0.2

实验室用试剂配制管理规程

文件名称 实验室用试剂配制管理规程 编制者审核者批准者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日 期 颁发部门制作备份 分发部门 实施日 期 实验室用试剂配制管理规程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实验室用试剂使用的操作要点及管理要求。 范围:适用于QC实验室试剂的管理。 责任:QC检验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内容: 1.0 术语: 试剂:指杂质检查的标准贮备液(以下简称标准贮备液)、杂质检查的标准溶液(以下简称标准溶液)、标准缓冲液、指示剂、一般试液及缓冲液。 2.0 试剂 2.1 配制标准贮备液必须使用优级纯或分析纯的化学试剂。 2.2 配制标准缓冲液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标准缓冲液试剂。 2.3 配制一般试液及缓冲液必须使用分析纯或化学纯的化学试剂。 2.4 所用的化学试剂必须达到优级纯或分析纯的标准。 3.0 溶剂 3.1 配制试剂及培养基所使用的水均指纯化水、纯化水的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 3.2 配制标准缓冲液的水必须是新沸冷却pH为5.5—7.0的纯化水。

3.3 配制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的水及规定试剂使用的水必须是新沸冷却的。 3.4 所有的有机溶剂一般的应为化学纯或分析纯,检验对溶剂有特殊规定的,必须符合该标准操作规程项下的要求。 4.0 配制方法 4.1各类试剂必须严格按照《药品检验操作通则》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规定的方法配制。 4.2 配制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指示剂的称量必须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取,配制一般试液及缓冲液的称量≥1g的用架盘天平称取,﹤1g的用分析天平称取。 4.3 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指示剂由QC检验员配制、复核。 4.4 各类试剂的配制必须有两人同时进行,复核人对配制的全过程进行复核,包括所用的化学试剂、溶剂、称量、溶解、稀释、定容,全部准确无误后,该试剂方可使用。 4.5 生物测定使用的缓冲液必须灭菌。 5.0 试剂的标识 5.1 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必须用统一的标签标识,内容包括溶液名称、配制日期、浓度、有效期、配制人、复核人,一般试剂及缓冲液、标准溶液、指示剂按以上要求标识。 6.0 配制记录:各类试剂配制必须建立记录,内容包括名称、配制浓度、配制数量、配制日期、编号、配制人、复核人等。 7.0 试剂的效期:标准缓冲液、标准贮备液、标准溶液的有效期一般为三个月,指示剂、一般试剂除另有规定外有效期一般为六个月。 8.0 试剂的贮存 8.1 各类试剂均应按《药品检验操作标准》等要求的条件贮存。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钒酸盐氧化法)产品技术要求meigaoyi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钒酸盐氧化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总胆红素的浓度。 1.1包装规格 a) 试剂1:2×60ml,试剂2:2×15ml; b) 试剂1:4×60ml,试剂2:4×15ml; c) 试剂1:3×80ml,试剂2:3×20ml; d) 试剂1:2×40ml,试剂2:2×10ml; e)试剂1:2×400ml,试剂2:2×100ml; f)试剂1:2×72ml,试剂2:2×18ml; g)试剂1:12×16ml ,试剂2:12×4ml; h)试剂1:1×40ml,试剂2:1×10ml。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1主要成成组分 试剂2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和性状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1.2 试剂1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试剂2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

2.2 净含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450nm波长下,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05。 2.4 分析灵敏度 测试550 umol/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ΔA)应不低于0.15。 2.5 准确度 测定国家标准品(YY90377),测定值与靶值相对偏差不超过±10%。2.6 精密度 2.6.1批内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应不大于5%。 2.6.2批间差 抽取3个不同批号试剂,对两个浓度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批间差应不大于10%。 2.7 线性 2.7.1 在[3,628]umol/L区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2.7.2 (50,628]umol/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2.7.3 [3,50]umol/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7.5umol/L。 2.8 稳定性 该产品在2℃~8℃条件下贮存有效期为18个月,取效期末的产品进行检测,应符合2.1、2.3、2.4、2.5、2.6.1、2.7之规定。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 应正常值列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2-3g (高密度脂蛋白〕~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纤维蛋白原) 2~4g/L ()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mmol/L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血生化 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葡萄糖~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心肌病变、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产品技术要求艾威德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总胆红素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 a) 试剂1:1×20mL 试剂2:1×5mL b) 试剂1:2×40mL 试剂2:1×20mL c) 试剂1:4×60mL 试剂2:2×30mL d) 试剂1:2×80mL 试剂2:2×20mL 1.2 主要组成成分 1.2.1试剂1主要组分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100 mmol/L 氨基磺酸30 mmol/L 二甲基亚砜10 mmol/L 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适量 1.2.2试剂2主要组分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100 mmol/L 亚硝酸钠60 mmol/L 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适量 2.1 外观 试剂1应为无色透明液体,试剂2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2.2 试剂装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546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5。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TBIL含量为100 μmol/L样本时,其△A应≥0.01。 2.5 线性范围 2.5.1在(0,500)μmol/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确定系数应不低于0.990; 2.5.2测试浓度在(0,50] μmol/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5 μmol/L; 测试浓度在(50,50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测量精密度 2.6.1重复性:用两个水平质控血清重复测试其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5%。 2.6.2批间差:抽取3个不同批号试剂,对同一份样本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极差≤10%。 2.7 准确度 在样本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品,计算回收率,应在85%~115% 范围内。 2.8 稳定性 取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2个月的试剂进行检测,应符合2.1、2.3、2.4、2.5、2.6.1、2.7的要求。

纯化水检验的试剂配置

纯化水试液配置方法 饱和氯化钾溶液:取水100ml, 加约40g氯化钾至固体不在溶解即得. 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稀硫酸:取稀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高锰酸钾试液:可取用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min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玻璃砂芯漏斗过滤. 标准铅溶液:称取硝酸铅0.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同饮用水?) 硫代乙酰胺试液: 硫代乙酰胺Ⅰ液: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100ml使溶解,置冰箱中保存. 硫代乙酰胺Ⅱ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混合而成. 临用前取Ⅰ液1ml与Ⅱ液5ml混合,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醋酸盐缓冲液(pH3.5):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 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取碘化钾10g,加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用时倾取上层的澄明液应用. 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即得. 亚硝酸盐标准溶液:取亚硝酸钠干燥品0.750g,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2) 1%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取对氨基苯磺酰胺1g,加100ml稀盐酸溶解即得. 0.1%盐酸奈乙二胺溶液: 取盐酸奈乙二胺溶液0.1g,加水100ml溶解即得. 硝酸盐标准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3) 10%氯化钾试液:取氯化钾10g,加水100ml溶解即得. 0.1%二苯胺硫酸溶液:取二苯胺0.1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氢氧化钙试液:取氢氧化钙3g,置玻璃瓶内,加水1000ml,密塞,时时猛力振摇,放置1小时,即得.用时倾取上清液. 硝酸银试液:可取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取硝酸银17.5g,加水适量使溶解1000ml,摇匀.. 氯化钡试液:取氯化钡的的细粉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草酸铵试液:取草酸铵3.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总胆红素(TBIL)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产品技术要求lideman

总胆红素(TBIL)测定试剂盒(重氮盐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总胆红素的含量。 1.1规格 试剂1(R1):4×80mL,试剂2(R2):1×16mL; 试剂1(R1):5×60mL,试剂2(R2):1×16mL; 试剂1(R1):3×40mL,试剂2(R2):1× 6mL; 试剂1(R1): 4×80mL,试剂2(R2):4×16mL; 试剂1(R1):5×60mL,试剂2(R2):5×12mL; 试剂1(R1):4×80mL,试剂2(R2):4×20mL; 试剂1(R1):4×60mL,试剂2(R2):4×20mL; 试剂1(R1):5×60mL,试剂2(R2):5×15mL; 试剂1(R1):1×20mL,试剂2(R2):1×3mL。 1.2 组成 表1 试剂组成 2.1 外观

液体双试剂:试剂1(R1)为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R2)为无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在37℃、(546 nm±10%范围内的)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1 ABS。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84.9μmol/L时,吸光度变化范围在(0.2-0.5)之间。 2.5 线性范围 在[0 -340]μ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2 ≥0.996。在(100–340]μmol/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10%;测定结果[0-100]μmol/L时绝对偏差≤10μmol/L。 2.6 精密度 试剂盒测试项目精密度 CV< 6%。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 10%。 2.8 准确度 相对偏差:用参考物质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在(100–340]μmol/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10%,在[0-100]μmol/L范围内的绝对偏差≤10μmol/L。 2.9稳定性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 血清胆红素值数不正常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对自身具体情况有一些掌握,使得对自身问题缓解有很好帮助,血清胆红素不正常不能拖检查时间,否则问题严重后,对身体会有更多损害,那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呢,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 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总胆红素的正常值血清胆红素正常值是: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为1.71 1.71--17.1μmol/L(1 17.1μmol/L(1--10mg/L); 10mg/L);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的正常值为1.71 1.71--7μmol/L(1 7μmol/L(1--4mg/L) 4mg/L)。间接。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 1.7--13.7μmol/L 13.7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中十分重要的血清总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如果血清总胆红素高于正常值,

往一项,如果血清总胆红素高于正常值,往往说明肝功能受损,代谢不正常。那么临往说明肝功能受损,代谢不正常。那么临床呢?血清胆红床呢?血清胆红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 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 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haem) (haem)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 如此制造的间接胆红素称为蛋白结蛋白。如此制造的间接胆红素称为蛋白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在肝脏依酶作用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在肝脏依酶作用变成直接胆红素变成直接胆红素((饱含胆红素饱含胆红素)),而从胆道排,而从胆道排泄。 在对血清胆红素正常值认识后,血清胆红素不正常的时候,治疗上都是要选择多种方法,不过对血清胆红素不正常问题改善

纯化水检验试剂的配制及检验方法

纯化水 纯化水: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 何添加剂。(药典411页) 取样:微生物监测放水至少3分钟以上,理化检测放水20秒。 按干燥品计算: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 水分或溶剂)扣除。 【检查】 (1)酸碱度 A、试剂的配制 ①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 即得。变色范围pH4.2-6.3(红→黄)。(药典附录177) 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固体氢氧化钠0.2g,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水: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药典凡例三十二) ②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 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6.0-7.6(黄→蓝)。(药典附录178) B、检验方法: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5滴,不得显蓝色。(药典411页) (2)硝酸盐 原理:二苯胺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蓝色的醌式联二苯。 A、试剂的配制 ①10%氯化钾溶液:称取氯化钾10.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②0.1%二苯胺硫酸溶液:称取二苯胺0.10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二苯胺试液:取二苯胺1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药典附录170) ③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 NO3)。(药典411页) ④无硝酸盐与无亚硝酸盐的水:取无氨水或去离子水即得(检查: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1ml,不得显色。)(附录151) 无氨水:取纯化水1000ml,加稀硫酸1ml与高锰酸钾试液1ml,蒸馏即得。(附录151)(注意:在水 中加入几滴浓硝酸pH<2使得各种形态的氨氮转化为不挥发的铵盐再进行蒸馏,前后200ml流出液都应弃去,只保 留中间蒸出液。) 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附录174) 高锰酸钾试液:可取用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注意:置玻璃塞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再依照药典标定)(附录181) B、检验方法: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 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 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药典411页) (3)亚硝酸盐 原理: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酰胺+萘乙胺→紫红色偶氮化合物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法)

总胆红素测定试剂盒(重氮法) 一、胆红素的代谢 正常人血中胆红素来源有以下几种 (1)大部分来自于衰老RBC破坏后的Hb衍化而成 (2)小部分来自于非Hb的血红素蛋白质的血红素辅基分解,即分路胆红素 (3)极少部分来自于骨髓无效造血所产生的胆红素 胆红素与ALB结合后为肝细胞摄取并转变为水溶性的结合 胆红素,排至胆汁中,结合胆红素在肠道中被细菌作用还原成尿胆原,在肠道被吸收入门静脉,大部分肠肝循环,另一部分入体循环,经肾排泄入尿。 因此,在胆红素代谢的上述途径中有任一环节受阻,均可导致结合或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而产生黄疸。 二、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测定胆红素有助于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梗阻性黄疸 联合其它检测项目还可鉴别肝内淤胆和肝外梗阻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血浆总胆红素(mg/dl)<5 1-70 不完全梗阻10~15,完全梗阻20~30

未结合胆红素高度增加增加增加 结合胆红素正常增加高度增加 尿胆素定性阴性阳性强阳性 尿中胆素原增多不定或升高减少或消失 粪中胆素原增多减少减少或消失 三、测定原理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产生偶氮胆红素,所以称为直胆,又称1min胆红素测定,非结合胆红素测定时要以咖啡因、苯甲酸钠为加速剂破坏胆红素氢键再与重氮试剂反应,抗坏血酸破坏剩余重氮试剂,加入碱性酒石酸钠使最大吸光度由530nm转到598nm,非胆红素的黄色色素及其它红色与棕色色素产生的吸光度降至可忽略不计,使灵敏度和特异性升高,最后形成的绿色是由兰色的碱性偶氮胆红素和咖啡因与对氨基苯磺酸之间形成的黄色色素混合而成。 试剂:(1)咖啡因(2)碱性酒石酸钠液(3)亚硝酸钠液 (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5)重氮试剂(将3、4混合) (6)5g/L NaN3 (7)胆红素标准液 操作: 总胆管结合管对照管

实验十八血清胆红素测定(改良j-g法)

实验十六血清胆红素测定 (改良J-G法) 【目的】 1.熟悉血清胆红素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胆红素测定的正常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原理】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可直接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需要在加速剂(咖啡因-苯甲酸钠)作用下,分子内氢键破坏后,才能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醋酸钠缓冲液保持反应的pH,反应完成后加入终止试剂(叠氮钠)以破坏重氮试剂,最后加入碱性酒石酸钠溶液,使颜色不稳定的紫红色偶氮胆红素在咖啡因存在下转化为稳定的蓝色偶氮胆红素,在600nm波长比色,从标准曲线查找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含量。 【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吸管、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秒表。 【试剂】 1.咖啡因试剂 称取无水水醋酸钠,苯甲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于约500ml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咖啡因,搅拌使溶解(加入咖啡因后不能加热溶解),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L,混匀。过滤后置棕色瓶,室温保存。 2.碱性酒石酸钠溶液 称取氢氧化钠,酒石酸钠(Na2C4H4O6·2H2O),用去离子水溶解并补足至1L,混匀。置塑料瓶中,室温保存。 3.5g/L亚硝酸钠溶液 称取亚硝酸钠,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混匀,置棕色瓶,冰箱保存,稳定期不少于2周。若发现溶液呈淡黄色,应废弃重配。 4.5g/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称取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H2O),溶于8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浓盐酸15ml,用去离子水补足至1L。 5.重氮试剂

临用前取上述亚硝酸钠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20ml,混匀即成。 6.L叠氮钠溶液 7.胆红素标准液 (1)目前一般用未结合胆红素配制标准液,此标准品须用含白蛋白的溶剂配制,常用人混合血清,对此血清的要求如下: 收集无溶血、无黄疸、无脂浊的新鲜血清,混合,必要时可用过滤器过滤。取过滤后的血清1ml,加入新鲜L NaCl溶液24ml,混合。在414nm波长,1cm光径,以L NaCl溶液调零点,其吸光度应小于;在460nm的吸光度应小于。 (2)配制标准液的胆红素须符合下列标准:纯胆红素的氯仿溶液,在25℃条件下,光径±,波长453nm,摩尔吸光系数应在60700±1600范围内;改良J-G法偶氮胆红素的摩尔吸光系数应在74380±866。 (3)胆红素标准贮存液(171μmol/L): 准确称取符合要求的胆红素10mg,加入二甲亚砜1ml,用玻璃棒搅拌,使成混悬液。加入L碳酸钠溶液2ml,使胆红素完全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稀释用血清洗涤数次并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L盐酸2ml,边加边摇(勿用力摇动,以免产生气泡)。最后以稀释血请加至刻度。配制过程中应尽量避光,贮存容器用黑纸包裹,置4℃冰箱3天内有效,但要求配后尽快作校正曲线。 【操作】 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表3-20 改良J-G法测定血清胆红素 加人物(m1)总胆红素管结合胆红素管空白管 血清 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 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试剂- 混匀,准确1分钟 叠氮钠-- 咖啡因苯甲酸钠试剂--

纯化水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检验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依据,保证纯化水的检测程序规范化、标准化。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纯化水的检测。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为各用水部门提供合格的纯化水,质保部负责检验。 4 内容 4.1 性状鉴别 4.1.1 标准: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4.1.2 检测方法:目测法。 4.2 酸碱度 4.2.1 试剂 a. 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变色范围pH4.2—6.3(红→黄)。 b. 0.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0.2g分析纯氢氧化钠,用水稀释至100ml。 c.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 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变色范围pH6.0—7.6(黄→蓝)。 4.2.2 操作 取纯化水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纯化水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4.3 硝酸盐 4.3.1 试剂 a. 10%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1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b. 0.1%二苯胺硫酸溶液:取二苯胺0.1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c. 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 NO3)。 4.3.2 操作

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0℃)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06%)。 4.4 亚硝酸盐 4.4.1 试剂 a. 稀盐酸溶液:取盐酸234ml,加水使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Cl应为 9.5%-10.5%。 b. 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取氨基苯磺酰胺1g,加稀盐酸溶液使溶解成100ml。 c.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取盐酸萘乙二胺0.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d. 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 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2) 。 4.4.2 操作 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02%)。 4.5 氨 4.5.1 试剂 a.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取碘化钾10g,加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用时倾取上层的澄明液应用。 b. 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 4.5.2 操作 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3%)。 4.6 电导率 用导率仪检测,按《电导率仪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小于2.0μs/cm。 4.7 易氧化物 4.7.1 试剂 a. 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2SO4应为9.5%-10.5% b.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

纯化水检测试剂配制方法

纯化水检测试剂配制方法 纯水取样过程应保证规范化操作以避免微生物污染,取样前先用酒精棉擦拭取样口内壁,取样之后瓶子要用一次性塑料袋封存。 硫代乙酰胺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需提前配1mol/L氢氧化钠 醋酸盐缓冲液(pH3.5):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 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 即得(醋酸铵25g、7mol/L盐酸溶液38ml、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水100ml,) 标准铅溶液:称取硝酸铅0.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ug的Pb)。(硝酸铅0.160g、硝酸5ml、水50ml) 检测方法:取水40ml,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2.0ml加水3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5%)。 所用仪器与器皿:水浴锅、100ml容量瓶、量筒、pH计、1000ml量瓶 不挥发物 取水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应≤1mg。 所用仪器与器皿:蒸发皿、天平、水浴锅 易氧化物

纯化水检验项目一览表

纯化水检验项目一览表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碘化钾、二氯化汞、氢氧化钾、蒸馏水、氨水(含氨 0.05mg))取碘化钾10g,加 水10ml 使溶解后, 缓缓加入二氯化示的 饱和水溶液,随加随 搅拌,至生成的红色 沉淀不再溶解,加氢 氧化力气活30g , 溶解后,再加二氯化 汞的饱和水溶液1ml 或1ml 以上,并用适 量的水稀释使成 200ml,静置,使沉 淀,即得。用时倾取 上层的澄明液应用。 检查方法:取本液 2ml ,加入含氨 0.05mg 的水50ml 中,应即时显黄棕 色。 置不透明 塑料瓶中 密闭保存 2ml ,放置15 分钟;如显 色,与氯化铵 溶液(取氯化 铵31.5mg,加 无氨水适量使 溶解并稀释成 1000ml) 1.5ml,加无氨 水48ml 与碱 性碘化汞钾试 液2ml 制成的 对照液比较, 2.3.6 取本品 25ml,置50ml 具塞量筒中, 色试剂瓶、垂熔玻 璃器、坩埚、装有 干燥剂的干燥器、 棕色酸式滴定管 (50ml)、锥形 瓶、不透明塑料 瓶、试管 可取用高锰酸钾滴定液 (0.02mol/L) 1.2.1 高锰酸钾滴定液 (0.02mol/L)的配制方 法:取高锰酸钾3.2g, 加水1000ml,煮沸15 分钟,密塞,静置2 日 以上,用垂熔玻璃器滤 过,摇匀。 1.2.2 标定方法:取在 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 草酸钠约0.2g ,精密称 定,加新沸过的冷水 250ml 与硫酸10ml , 搅拌使溶解,自滴定管 中迅速加入本液约25ml (边加边振摇,以避免 产生沉淀),待褪色 后,加热至65℃,继续 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 保持30 秒钟不裉;当 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 应不低于55℃,每1ml 高锰酸钾滴定液 (0.02mol/L )相当于 6.70mg 的草酸钠。

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 目录简介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分类各种黄疸发生机理及临床特征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鉴别诊断婴儿高胆红素血症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展开 简介正常胆红素代谢过程,如下: 一、胆红素来源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衰老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为胆红素的主要来源,占80%~85%,约10%~15%胆红素来自骨髓中未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另1%~5%来自肝的游离血红素及含血红素的蛋白质。血红素经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催化变为胆绿素,胆绿素由胆绿素还原酶还原为胆红素。 二、胆红素的运输上述胆红素是游离胆红素,因未经肝细胞摄取,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故称为非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于血循环中附着于白蛋白上,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运载到肝。 三、胆红素的摄取在肝窦内,胆红素被肝细胞微突所摄取,并将白蛋白与胆红素分离。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由胞浆载体蛋白Y和Z所携带,并转运到光面内质网内的微粒体部分。 四、胆红素的结合游离胆红素在微粒体内经葡萄糖醛酸转移

酶催化,与葡萄糖醛酸基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主要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约占结合胆红素总量的75%,其余部分与葡萄糖、木糖、双糖和甘氨酸结合。 五、胆红素的排泄结合胆红素形成后从肝细胞排出的机制,至今仍不甚清楚,可能经高尔基器运输到毛细胆管微突、细胆管、胆管而排入肠道,但无疑是主动转运、限速和耗能过程,其间并有胆汁酸盐、钠离子的参与。结合胆红素进入肠腔后,由肠道细菌脱氢的作用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每日总量约68~473μmol)随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小部分(10%~20%)经回肠下段或结肠重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到肝,转变为胆红素,或未经转变再随胆汁排入肠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肠道重吸收的尿胆原,有很少部分(每日不超过6.8μmol)进入体循环,经肾排出。 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的分类 一、病因发病学分类 (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胆汁郁积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二、按胆红素的性质分类 (一)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 1. 胆红素生成过多 2. 胆红素摄取障碍3. 胆红素结合障碍 (二)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可由于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运、排泄障碍或同时有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引起。 无论哪种分类方法,黄疸的发生归根到底都源于胆红素的某一个或几个代谢环节障碍。

纯化水理化检测操作规程(含表格)

纯化水理化检测操作规程 (ISO13485-2016/YYT0287-2017) 1.0目的 规范纯化水检测管理和检测使用的相关试剂配制管理,使其符合ChP2015规定。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纯化水检测和检测使用的相关试剂配制。 3.0引用/参考文件 ChP2015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物料与产品检验管理规程》 《试剂及试液管理规程》 4.0职责 理化QC负责纯化水理化检测的取样、检验和相关试剂的配制,QA实施监督。 5.0程序 5.1性状 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本品应为无色澄清液体,无臭。 5.2酸碱度 5.2.1试剂及试液配制 5.2.1.1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5.2.1.2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

5.2.2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判断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5.3硝酸盐 5.3.1试剂及试液配制 5.3.1.1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 5.3.1.2无硝酸盐水、无亚硝酸盐水、无氨水、去离子水:取纯化水1000ml,加稀硫酸1ml与高锰酸钾试液1ml,蒸馏,即得。 5.3.1.3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品含硫酸为9.5%-10.5%。 5.3.1.4高锰酸钾试液: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 5.3.1.510%氯化钾溶液:取氯化钾10g,加水溶解至100ml,摇匀,即得。 5.3.1.60.1%二苯胺硫酸溶液:取二苯胺0.1g,加硫酸稀释至100ml,摇匀,即得。 5.3.2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判断 取本品5ml置于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5.4亚硝酸盐

纯化水检测试剂配制方

纯化水检测试剂配制方 4.3酸碱度: 4.3.1试液: 4.3.1.1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4.2~6.3(红→黄)。 4.3.1.2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6.0~7.6(黄→蓝)。 4.3.2步骤: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4.4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 4.4.1试液: 4.4.1.1硝酸银试液:可取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 4.4.1.2氯化钡试液:取氯化钡的细粉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4.1.3草酸铵试液:取草酸铵3.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4.2步骤: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 试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4.5硝酸盐: 4.5.1试液: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3)。 4.5.2步骤: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 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亚硝酸盐:4.6. 4.6.1试液: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 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NO2)。 4.6.2步骤:取本品10ml,置纳氏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 4.7氨: 4.7.1试液: 4.7.1.1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取碘化钾10g,加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用时倾取上层的澄明液应用。[检查]取本液2ml,加入含氨0.05mg的水50ml 中,应即时显黄棕色。 4.7.1.2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 4.7.1.3无氨水:取纯化水1000ml,加稀硫酸1ml与高锰酸钾试液1ml,蒸馏,即得。[检查]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1ml,不得显色。 4.7.2步骤: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4.8二氧化碳: 4.8.1试液:氢氧化钙试液:取氢氧化钙3g,置玻璃瓶内,加水1000ml,密塞,时时猛力振摇,放置1小时,即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