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考纲要求:

1、知道氧气的用途

2、掌握氧气的性质

3、掌握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

中考重难点突破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

(2)三态变化:氧气(无色气体)液氮(淡蓝色液体)固态氮(淡蓝色雪花状)

(3)工业产生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2)助燃性,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

2Mg+O22MgO

3Fe+2O2Fe3O4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C+O2CO2(O2充分)

2C+O22CO(O2不充分)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2CO+O22CO2

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

3、(1)误认为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具有助燃性,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可燃物。

(2)误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与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3)误认为燃烧都需要氧气

燃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但有一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如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4)误认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其中包括物质与氧气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也包括物质与其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发生的反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也是氧化反应。

(5)误认为氧气与液氧性质不行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与液氧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二者的分子构成相同,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6)误认为含氧的物质都能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需要含氧的物质,但不是所有的含氧物质都能用来制取氧气。

考点突破

例题1.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N2B.O2C.CO2D.CO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

【解答】解:A、N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错误;

B、O2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

C、CO2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错误;

D、CO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错误.

故选B.

例题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A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例题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分析;

B、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C、根据氧气有助燃性分析;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含有氧气,不能判断氧气的溶解性,据此分析.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固体,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故A正确;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故C正确;

D、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不能判断氧气的溶解性,故D错误.

故选D.

例题4.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

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D、稀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故答案为:B.

考点过关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2.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增加

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3.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时O2 ,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4.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放入药品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

5.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产生耀眼白光B.产生黑色固体

C.产生蓝紫色火焰D.产生大量白雾

9.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0.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参考答案:

1、【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解答】解: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分析】根据制取氧气时的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

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

答案:C

4、【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5、【分析】A、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分析;

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解答;

C、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可以据此解答;

D、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解答.

【解答】解:A、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故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刚开始,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

答案:D

6、【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燃烧需要点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燃烧需要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C.

9、【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错误;

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B

10、【分析】A、根据S、P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燃烧的生成物、发生缓慢氧化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S、P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体现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发生缓慢氧化,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空气的组成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空气的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性质 空气成 分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 数 78% 21% 0.94% 0.03% 0.03% 特点相对固定成分 混合物:,各种组成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他们保持着原来的性质,没有经化学合成而组成)纯净物: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化学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 水 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化 工生 产和宇宙航行等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溶于水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 能发出不同颜色的 光 用作保护气,用于霓虹灯的电光源 1.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本质:产生压强差(集气瓶中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装置:(如图)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 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 (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2)连接装置;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5)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内; (6)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 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 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成功关键: (1)红磷要过量;含磷燃烧弹燃烧放出白烟 (2)装置必须密封; (3)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练习反馈 【例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例2】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氮气 D.稀有气体 【例3】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 空气”是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2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2篇 A model essay on the teaching draft of the nat ure and use of oxygen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 emistry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 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 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案根据幼儿园说课稿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 2、篇章2:《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九年级化学说课稿 篇章1: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学 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社会的发展促使化学不断的发展,化学的发展又推动着人类社会

前进的脚步。因而,要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 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而产生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 的主人。本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学生猜想、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亲身经历了知识的 发生过程,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培养。而且本节课通过多媒体 的辅助增大了课堂容量,整个教学过程以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 个性形成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制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 章本册以至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 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也是通过实验验证气 体性质的开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分三部分: 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这三部分应以 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尤其的它化学性质,因为物质的性质决定了 物质的用途。本节课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使 学生逐步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从而使学生掌 握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基本能力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方法。 ??? 情感目标: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 实验2-2 ] 至[ 实验2-5 ] 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4) 二、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中考化学制取氧气及解题技巧方法

一、基本考点 考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2-7-1A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则选择图2-7-1B装置。 ②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C;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如图2-7-1E。 ③验满方法: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b.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④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a.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 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 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g.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 h. 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a. 试管口微向下倾斜;b. 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f.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 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 考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1)在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时,应抓住“一变两不变”来正确理解。①“一变”是指它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把“改变”理解为“加快”或“减慢”;②“两不变”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催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只是速度较慢。(3)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 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的区别与判断(学科内综合考点) 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类型。通过比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加深对反应类型的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可用通式“A→B+C”表示;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可用通式“A+B→C”表示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氧气具有助燃性或氧化性,还有能支持呼吸.即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非金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燃烧或爆炸等,但在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具体情况如下: 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 例如: (1)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但是,当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一氧化碳)(2)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硫); (3)红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而白磷可以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会有水雾生成. 2Mg+O2→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2O2→Fe3O4,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Cu+O2→2CuO,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2.氧气与金属反应, 例如: (1)镁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即氧化镁); (2)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即四氧化三铁); (3)铜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加热,会逐渐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 (炭+氧气→二氧化碳)C+O2→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SO2,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2P2O5,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 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 例如: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复习题—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难点解析】 1.量筒、托盘天平的用法 (1)正确使用量筒的关键:量筒放平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是视线偏高或偏低(即俯视或仰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a.画出示意图,比较直观地读数,b.借助谐音,简记“俯小”,即俯视则实际质量偏小,反之“仰大”.(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左物右码”放置,读数.假设“左物右码”放颠倒了,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运用的是天平平衡的原理:左=右+游码质量.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如下图所示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将止水夹打开,从长颈漏斗处向锥形瓶中加水,待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时,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几种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

想一想 上表中的注意事项的目的是什么? 4.区别几种常见气体 氧气具有氧化性,显著的化学反应是支持可燃物燃烧.而氢气常温下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主要表现出还原性,与此类似的是一氧化碳,但它们的氧化产物不同.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它的水溶液显酸性,它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先放在纸上再称量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解析:加热试管时,应将试管夹在试管夹上或固定在铁夹上;烧杯、烧瓶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进行;易吸湿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上称量.因此,选项A、B、C均不正确. 答案:D 例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量筒、托盘天平、试管B.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C.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D.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 解析:配制溶液一般需要经过三步:计算、称量、溶解.量取需要浓盐酸时(当溶质为固体时一般采用称取),使用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时一般需要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B 例3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试回答:

初三化学氧气中考真题及答案一

初三化学氧气中考真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1.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C.铁丝D.红磷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C.氦气 D.二氧化碳 3. 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C.氮气D.氧气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B.木炭C.白磷D.硫粉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8.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9.【湖北咸宁】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10.【湖北宜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1.【江苏南通】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12.【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河北】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全套)题型突破专练汇总 题型训练(一) 1.用CO 2和NH 3合成尿素[CO(NH 2)2]是固定和利用CO 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H 3===CO(NH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 .参加反应的CO 2与NH 3的质量比是44∶17 D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 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2CuO +X +C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 .X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加热Cu 2(OH)2CO 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 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 +CO 2=====点燃 2MgO +C Ⅱ.H 2+Cl 2=====点燃 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NaClO +2HCl===NaCl +X↑+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 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 .“84”消毒液中NaClO 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归纳

仅供个人参考 氧气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液化和固化。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略大。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 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反应物 反应现象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2)过氧化氢制氧气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 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 适合原理( 1)( 2) 适合原理( 3) (2)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适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密度比空气大的气 体)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 持续红热,放出热量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黑) 量,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铁丝 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变冷(不燃烧) 量,生成黑色固体 蜡烛 产生黄白色光焰,放出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 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 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 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 壁有水雾产生;迅速把 生;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注入 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 变浑浊 水变浑浊 C+O2 CO2 3Fe+ 2O2 Fe3O 4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5. 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 6.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7. 验满方法: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8. 制取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状态和条件 装置图 实例 3 MnO 2 ↑ 2KClO? △ 2KCl+3O 固固加热型 4 △ 2 4 2 2KMnO K MnO+ MnO + 3. 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 (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 (3)工业上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 、二氧化锰( MnO2, 黑色固体) 2. 反应原理: (1)2KClO? MnO 2 △ K MnO+ MnO+ O ↑( 3)2HO 2H O △ 2KCl+3O ↑( 2)2KMnO 3 4 2 4 2 2 2 2 +O2↑ 3. 实验步骤: (1)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 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2020年最新)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2020年中考化学题型突破专题复习 题型训练(一) 1.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g C.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D.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X+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碱式碳酸铜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C.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相同 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Ⅰ.2Mg+CO2=====点燃2MgO+C Ⅱ.H2+Cl2=====点燃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已知: NaClO+2HCl===NaCl+X↑+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清洁剂名称洁厕灵“84” 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84”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介绍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认识到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 质。 学情分析 做好演示实验是完成本课题教学目标的关键,同时引导学生认真有序观察、记录、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一环;学生的障碍点是观察实验准确描述现象,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掌握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美,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演示实验。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 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体验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奥运圣火、海洋潜水、火箭发射等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从色、创设情境动画场景引入展示一瓶氧气;请学激活学态、味等角度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导入新课生观察和分析一下,从中可以反应出生思维并归纳。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过度:刚才我展示的那瓶无色气体, 指导学生观察,总结验氧方法。 是不是氧气?如何证明它是氧气呢?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一:探究硫在空气和氧气中1、观察到的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紫色的火焰,有刺激性气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现象 味的气体产生。讨论现象不同的原不同的原因。

氧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氧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中文名:氧[液化的] 危险货物编号:22002 英文名:Oxygen UN编号:1072 分子式:O2相对分子质量:CAS号:7782-44-7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液化后为蓝色。 熔点(℃)- 相对密度 (水=1) (- 183℃) 相对密度 (空气=1) 沸点(℃)-饱和蒸汽压(KPa)(-164℃)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健康危害 本品常压下浓度超过40%时可致氧中毒,高浓度时可致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 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液氧接触皮肤会引 起严重的冻伤。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 危险特性 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能成为爆炸性 混合物;能使油脂剧烈氧化引起燃烧爆炸;有助燃性。 建规火险分级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 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 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的灭火剂灭火。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泄露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危险源:液态氧罐、氧气瓶装 风险点:液态氧装灌过程 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文件内,说明液态氧的危险性属于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临界量为200T。 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内,液态氧归在第2大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第2项不燃气体中。 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中,冷冻液态氧类别属于项非易燃无毒气体,次要危险性。除危险货物主要危险性以外的其他危险性的类别或项别,按 GB 6944确定。

(完整版)初三化学氧气知识点归纳

氧气知识点归纳 考点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液化和固化。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比较: 反应物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 达式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木炭(黑)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量,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C+O 2 CO 2 铁丝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 变冷(不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量,生成黑色固体 3Fe+ 2O 2 Fe 3 O 4 蜡烛产生黄白色光焰,放出 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 壁有水雾产生;迅速把 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 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 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 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 生;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注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3.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 (3)工业上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溶液(无色液体)、二氧化锰(MnO 2 ,黑色固体) 2.反应原理: (1)2KClO 3?MnO2 △ 2KCl+3O 2 ↑(2)2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3)2H 2 O 2 2H 2 O +O 2 ↑ 3.实验步骤: (1)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 (2)过氧化氢制氧气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4.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 适合原理(1)(2)适合原理(3) (2)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适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合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5.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6.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7.验满方法: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瓶中没有水,即已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8.制取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状态和条件装置图实例 固固加热型 2KClO 3 ?MnO2 △ 2KCl+3O 2 ↑ 2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 固液不加热型 2H 2 O 2 2H 2 O+O 2 ↑ 9.收集装置的选择: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此法(如氧气、二氧化碳)。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用此法(如氢气)。 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用此法(如氧气、氢气、一氧化碳)。 要点诠释: 在理解催化剂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它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加快或减慢。(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3)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更不是专做催化剂用的,如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教学内容

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 置的区别。 学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课堂学习: 一、引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 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 二、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33—34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 [问题情景] 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实验演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 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 [实验演示]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35页表格中。 [教师讲解]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五+物质的分类

专题突破五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和命名是为了便于我们系统地认识物质和研究物质,为掌握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及反应规律打基础的,所以是中考必考的基础知识。考查的热点是判断物质的类别和各类物质的读法和写法等。 一、考点解读 考点1 物质的简单分类 [基本概念] [解题策略] 弄清物质各类别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是以下几种:并列关系(如纯净物与混合物之间就是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如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关系),交叉关系(如硫酸钠既是硫酸盐也是钠盐)。 [典型例题] 例1 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解析:该题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 答案: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氧化物;⑥盐 [新题展示] 1.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 值及主要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单 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________。 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可用____________少量多次清除。 解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CaCO3、Mg(OH)2可与酸类物质反应。 答案:⑴①、④、⑤、②③;⑵④或⑤;⑶① 考点2 纯净物与混合物 [解题策略] 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宏观上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不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上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是不是由一种分子构成。 [典型例题] 例2 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晶。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 A.混合物B.纯净物C.化合物D.单质 解析:石油经过汽化、冷凝这两种物理变化就可分离出汽油、煤油,说明原物质中就含有这些物质,因此石油是混合物。 答案:A [新题展示] 2.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冰态物,主要分布在海底和陆地冻土带沉积物中。经勘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储量巨大,有望成为主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氧气的制取练习卷

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3.下列关于氧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未加二氧化锰反应不发生 B.电解水实验产生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C.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得到黑色固体物质 4.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 A.伸入集气瓶底部 B.伸入集气瓶中部 C.伸入集气瓶口内 D.伸到集气瓶口 5.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B.所制气体的性质

C.所制气体的颜色 D.反应条件 6.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2NaOH Na2SO4+2H2O B.2H2O2H2↑+O2↑ C.2CO+O22CO2 D.Fe+CuSO4FeSO4+Cu 7.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 B.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D.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9.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①加热;②收集氧气;③装入药品并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再固定在铁架台上;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③⑥⑤①② C.③④①②⑥⑤ D.④③①②⑥⑤ 10.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若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

氧气的化学性质精品

【关键字】情况、条件、认识、需要、作用、支持、教育、转变 氧气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的认识】 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氧气具有助燃性或氧化性,还有能支持呼吸.即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非金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燃烧或爆炸等,但在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具体情况如下: 中考化学学霸提分笔记,中考提分必备 ¥30 购买 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例如:(1)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但是,当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一氧化碳)(2)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硫);(3)红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而白磷可以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会有水雾生成. 2.氧气与金属反应,例如:(1)镁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即氧化镁);(2)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即四氧化三铁);(3)铜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加热,会逐渐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 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例如:(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2)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呈蓝色,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3)酒精(乙醇)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5)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4.呼吸作用是生物从自然界里吸入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实际上它是一种缓慢氧化. ? ? ?

中考化学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五物质的推断专题集训

专题五物质的推断

类型一未知物质的推断 一、框图型 1. (西宁)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甲、乙为两种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元素,丙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推断并回答: (1)乙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甲―→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昆明)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B中只有一种是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黑色粉末, 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D(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若B为红色粉末,C、D由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分解生成,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若A、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B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则: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黄冈)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________。 4. (遂宁)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名叫“干冰”,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是紫红色金属。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 (2015长沙)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 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写出: (1)B的化学式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4 长沙)如图A、B、C、D均为初中常见物质。 (1)如果A是一种黑色粉末,D是一种红色固体,C中溶质含两种元素,则C―→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是一种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B、C、D均为可溶的盐,D中含有两种元素,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