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

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
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

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册

学号:2017200974

姓名:周启航

考试科目: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

考试日期: 2018.11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目录

一、通过自学和调研就以下问题进行叙述 (3)

1、何为虚拟样机?何为虚拟样机仿真? (3)

2、虚拟样机仿真有哪些关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CAE

技术、视景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如何? (4)

3、做好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仿真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处理虚拟

样机仿真与实物样机仿真的关系? (5)

二、伞状天线盘式结构仿真分析 (6)

一、问题分析 (6)

二、建立仿真模型与设置 (8)

三、仿真结果 (12)

四、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13)

一、通过自学和调研就以下问题进行叙述

1、何为虚拟样机?何为虚拟样机仿真?

现有一下观点:计算机中的模型就是虚拟样机;有限元模型就是虚拟样机;ADAMS的模型就是虚拟样机;只有满足“3I”特征才是虚拟样机。试对以上观点做出评价。

答:(a)机械工程中的虚拟样机技术又被称为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是国际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工程师在计算机上建立样机模型,对模型进行各种动态性能分析,然后改进样机设计方案,用数字化形式代替传统的实物样机实验。当然还有以下关于什么是虚拟样机的描述:(1)虚拟样机技术是将CAD建模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技术、用户界面设计、基于知识的推理技术、设计过程管理和文档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基于计算机、桌面化的分布式环境以支持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并行工程方法;

(2)虚拟样机的概念与集成化产品和加工过程开发 (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简称IPPD)是分不开的。IPPD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将产品概念开发到生产支持的所有活动集成在一起,对产品及其制造和支持过程进行优化,以满足性能和费用目标。IPPD的核心是虚拟样机,而虚拟样机技术必须依赖IPPD才能实现;

(3)虚拟样机技术就是在建立第一台物理样机之前,设计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从图形方式显示该系统在真实工程条件下的各种特性,从而修改并得到最优设计方案的技术;

(4)虚拟样机是一种计算机模型,它能够反映实际产品的特性,包括外观、空间关系以及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借助于这项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机械系统模型,伴之以三维可视化处理,模拟在真实环境下系统的运动和动力特性并根据仿真结果精简和优化系统;

(5)虚拟样机技术利用虚拟环境在可视化方面的优势以及可交互式探索虚拟物体功能,对产品进行几何、功能、制造等许多方面交互的建模与分析。它在CAD 模型的基础上,把虚拟技术与仿真方法相结合,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法。

(b)虚拟样机仿真:虚拟样机技术是CAD/CAE/CAM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更高层次的CAD/CAE/CAM技术。现代的仿真更多是指运用计算机进行仿真,使用一套以计算机为主体的软硬件设备模仿实际系统的综合技术。虚拟样机仿真是指在虚拟环境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产品进行虚拟设计,并通过构造的虚拟样机,将产品的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实验、验证以及人员培训。虚拟样机仿真强调在实际产品实施制造前,完成产品的设计、分析、制造、管理过程的全面仿真,以保证产品在实际制造过程的可行性,以及产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

(c)前三个观点都是片面的,虚拟样机包含计算机中的模型,有限元模型和ADAMS模型。“3I”特征是指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想象性(Imagination),显然某些有限元模型的仿真并没有沉浸感,所以该观点也是以偏概全。

2、虚拟样机仿真有哪些关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CAE技术、视景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如何?

答:(a)虚拟样机仿真的关键技术有:系统总成技术、支撑环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协同仿真技术、一体化建模技术、信息/过程管理技术等。

(b)

(一)虚拟现实是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传感设备,构造出一种人工环境,它能模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功能使人能沉浸在虚拟的环境中,并与这个虚拟的环境交互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汽车领域,奔驰、宝马、大众等大公司的报告显示,以“数字汽车”模型来替代木制或铁皮制的汽车模型,可以将新车型开发时间缩短80%左右,开发成本最多可降低到原来的1/10。也应用在立体环幕投影系统中,为参与者营造逼真的场景。

(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AR技术不仅在与VR技术相类似的应用领域,诸如尖端武器、飞行器的研制与开发、数据模型的可视化、虚拟训练、娱乐与艺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其具有能够对真实环境进行增强显示输出的特性,在医疗研究与解剖训练、精密仪器制造和维修、军用飞机导航、工程设计和远程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比

VR技术更加明显的优势。增强现实正在走近工程设计、现代展示、医疗、军事、教育、娱乐、旅游等领域。

(三)CAE英文全称为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中文直译为计算机辅助工程,具体可理解为计算机辅助分析,主要以有限元分析技术为基础,综合了迅速发展中的计算力学、计算数学、相关的工程管理学与现代计算技术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知识密集型的学科。大多数工程问题没有解析解,借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技术来求解工程问题,这就是CAE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用武之地。

(四)视景仿真是数字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的结合,是在数字仿真的基础上,以三维模型的实时真实感、动画显示技术应用于模拟训练、虚拟现实以及其他实时动态仿真系统的图形显示。可运用于军事演练、城市规划仿真、大型工程漫游、名胜古迹虚拟旅游、模拟训练以及交互式娱乐仿真等视景仿真技术对作战装备的使用效果有很好的实时显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对提高武器装备的性能、研制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3、做好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仿真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处理虚拟样机仿真与实物样机仿真的关系?

答:我个人认为机械系统的仿真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的仿真度,结构的准确性,系统的真实性都将影响最终的仿真结果和数值解的精度。因此我认为着重突破的技术应该在于建模的方法上。

目前有三种普遍的仿真建模的方法分别是:理论建模法、实验建模法、虚实混合建模法。其中理论建模法是根据系统的特性,分析其内部的机理,依据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化学等基本理论,弄清因果关系,给出适当简化假设,对被测系统原理进行分析和抽象,利用合适的数学工具得到描述系统特征的数学模型。其特点在于推导过程清晰,所得解析式反映了系统输入输出和参数间的关系。适用于结构和原理简单的系统或子系统。对复杂系统进行理论建模时,因为要对系统作较大的简化,所以结果往往与实测结果差异较大。实验建模法是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得到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再利用数理统计等理论和方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系统的最终数学模型。其特点是需要数据采集设备,需要合适的激励信号。所设计的实验要求简单、易行。得到的实验模型要能充分反映被

测系统系统的动态特性。通常,实验模型本身并不直接反映被测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然而却便于与实验结果对照,相对理论建模法而言更加准确、可靠。虚实混合建模法是用实验建模所得的仿真结果对理论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正,使得理论建模可得到接近实验建模的效果从而形成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特点在于需要同时建立两套仿真模型,因此工作量较大。所得到的数学仿真模型既能象实验建模那样真实反映理论建模所无法仿真的特性,又能直接反映被测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因此,相对前两种建模法而言更加准确、可靠和实用。这种建模方法对于复杂结构和系统级的仿真最为有效。

所以总的说来,理论建模方法在零件层级的设计分析过程中得到结果的精度也许是可接受的,但在产品的系统级上就很难反映实际产品的特征;实验建模法对于项目研究来说虽然能够得到较为准确可靠的结果,但是成本较高比较难以接受;采用虚实混合建模方法,在系统级上根据产品的物理样机测试结果,修正完善虚拟样机的各物理量和边界条件,使虚拟样机真实反映产品的各种工作性能,从而建立更精确的系统级虚拟样机,所以暂时看来虚实混合的建模方法最为有效。另外,仿真工作者要有清醒的头脑,对各类可预见的问题或难点进行估计与分析。注意处理好需要和可能、急需和发展等问题。

二、伞状天线盘式结构仿真分析

一、问题分析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1、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2、按用途可分为通信天线、广播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

3、按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等。

4、按工作波长可分为超长波天线、长波天线、中波天线、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

5、按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线天线和面天线等。描述天线的特性参量有方向图、方向性系数、增益、输入阻抗、辐射效率、极化和频宽。

6、按维数来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维天线和二维天线。一维天线:由许多电线组成,这些电线或者像手机上用到的直线,或者是一些灵巧的形状,就像出现电缆之前在电视机上使用的老兔子耳朵。单极和双极天线是两种最基本的一维天线。二维天线:变化多样,有片状(一块正方形金属)、阵列状(组织好的二维模式的一束片)、喇叭状、碟状。

7、天线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为:手持台天线、车载天线、基地天线三大类。手持台天线:就是个人使用手持对讲机的天线,常见的有橡胶天线和拉杆天线两大类。车载天线:是指原设计安装在车辆上通讯天线,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是吸盘天线。车载天线结构上也有缩短型、四分之一波长、中部加感型、八分之五波长、双二分之一波长等形式的天线。基地台天线:在整个通讯系统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作为通讯枢纽的通信台站。常用的基地台天线有玻璃钢高增益天线、四环阵天线(八环阵天线)、定向天线。

本次仿真分析中的伞状天线是在单根垂直导线的顶部,向各个方向引下几根倾斜的导体,这样构成的天线形状象张开的雨伞,故称伞形天线。它也是垂直接地天线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和用途与倒L形、T形天线相同。针对伞状航天可展天线的某一盘式部件进行应力和变形的仿真模拟分析,观测其盘式结构的变形及位移,以确定能否满足天线设计精度。

首先是天线的驱动结构图,如图1:

图1

其剖视图如图2:

图2

图中:1卡簧2轴承 3滑块4滑动盘5连接螺栓

6固定套筒7丝杠 8卡簧 9轴承

其工作原理为:电机带动丝杠7旋转,丝杠上滑块3沿丝杠轴线移动,带动与之通过螺栓5固连的滑动盘4上下移动,滑动盘的移动带动天线的展开与收缩。

本文面临的问题是,在给滑动盘4的部分表面施加均布载荷时,盘的变形量能否满足小于0.01mm的精度要求及盘的最大应力能否小于50MPa。

二、建立仿真模型与设置

下面应用ABAQUS软件对滑动盘4的应力分析及变形分析。

1、导入.x_t模型,如下图3:

图3

2、添加材料属性,此处为钛合金。其弹性模量为116GPa,泊松比为0.33。如

下图4:

图4

3、划分网格,此处为四面体单元。如下图5:

图5

4、耦合-相互作用,为下一步施加载荷做准备,紫红色表面为要施加的载荷面,

如下图6:

图6

5、施加载荷,载荷大小为230N,垂直盘面。如下图7:

图7

6、施加边界条件,使盘内柱状表面固定,如下图8:

图8

7、进行计算分析,输出结果为应力如下图9、变形如下图10:

图9

图10

三、仿真结果

由仿真得到的应力图图9所示,其最大应力为14.27MPa,应力最大处发生在肋凸缘处;由仿真得到的变形图图10所示,其最大变形量为0.002418mm,最大变形处发生在盘的边缘处。

四、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由结果知,最大应力14.27 MPa小于要求应力50 MPa,最大变形0.002418mm 小于0.01mm,说明该滑动盘结构设计合理。

仿真得到合理的结果,说明应用ABAQUS对该模型的分析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是本次仿真分析中还有许多实际情况没有考虑,比如风速、温度等对伞状天线盘式结构展开的影响,所以如果想要取得更准确、更接近实际情况的仿真结果,下一步的处理方向就是进一步改进仿真模型的真实性。

仿真实验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本科课程设计 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院系: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班级):电力工程与管理2011192 班 学生姓名:学号: 201129 指导教师:杨尔滨、杨欢红 成绩: 2013年07 月 06 日教师评语:

目录仿真实验一 仿真实验二仿真实验三仿真实验四仿真实验五仿真实验六仿真实验七仿真实验八仿真实验九节点电压法分析直流稳态电路..........................1 戴维宁定理的仿真设计................................5 叠加定理的验证.. (8) 正弦交流电路——谐振电路的仿真......................11 两表法测量三相电路的功率............................14 含受控源的RL 电路响应的研究........................18含有耦合互感的电路的仿真实验........................21 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状态轨迹....................27 二端口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32)

实验一节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 ( 1)通过较简易的电路设计初步接触熟悉Multisim11.0 。 (2)学会用 Multisim11.0 获取某电路元件的某个参数。 (3)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节点分析法的理解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及实例 节点分析法是在电路中任意选择一个节点为非独立节点,称此节点为参考点。其它独立节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该节点的节点电压。 节点分析法是以节点电压为求解电路的未知量,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欧姆定律导出(n – 1)个独立节点电压为未知量的方程,联立求解,得出各节点电压。然后进一步求出 各待求量。 下图所示是具有三个节点的电路,下面以该图为例说明用节点分析法进行的电路分析方 法和求解步骤,导出节点电压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图1— 1 首先选择节点③为参考节点,则u3 = 0 。设节点①的电压为u1、节点②的电压为u2,各支 路电流及参考方向见图中的标示。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节点①、节点②分别列出节点电 流方程: 节点①i S1i S2i1i 20 节点②i S2i S 3i 2i30 用节点电压表示支路电流: u1 i1G1u1 R 1 u1u2 i 2R G 2(u1u2 ) 2 u2 i3G 3u2 R 3

虚拟仿真实验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虚拟仿真实验解决方案 华一风景观艺术工程 2017年8月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一、项目背景 (2) 二、实验教学现状 (3) 三、用户需求 (3) 第二章建设原则 (5) 一、建设目标 (5) 二、建设原则 (6) 第三章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7) 一、总体架构 (7) 二、学科简介 (8) 第四章产品优势 (14) 第五章产品服务 (16) 一、服务方式 (16) 二、服务容 (16) 三、故障响应服务流程 (17) 四、故障定义 (18) 五、故障响应时间 (18) 六、故障处理流程 (19) 七、应急预案 (19)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根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师生教学需求,开发一批专业化教学应用工具软件,并通过教育资源平台提供资源服务,推广普及应用。 在“十三五规划”方针政策指引下,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强调数理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016年,公布了中高考的新方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科目都设为100分,表示它们在义务教育与学生成长中同等重要,不再人为去区分主次,使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对每一门学科都很重重视,其中物生化实验部分占分比例为30%,高考不再文理分科。 继重磅发布此消息后,教育厅发布《关于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满分为30分;省初中毕业升学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分数为15分,考试成绩计入考生中考录取总分;省理化实验操作10分。

虚拟样机仿真实验报告样本

机械原理课程虚拟样机仿真实验 课题:六足步行机器人的虚拟样机仿真 姓名:XXX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XXX 2012年5月1日

六足步行机器人的虚拟样机仿真 摘要 以前我做过的一个设计题目是五足步行机器人的步态优化,当时由于还不会使用Adams软件,因此每次对步态做一些调整之后都要直接在样机上进行试验才能验证方案是否合理。由于样机硬件设备并不完善,因此很多时候试验会出现各种硬件问题,这占用了我很多时间。 现在虽然我暂时不做这个项目了,然而借着本次虚拟样机仿真实验的机会,我决定运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建立步行机器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然而若是对五足机器人进行仿真,由于其步态比较复杂,因此大部分时间会用于计算步行过程中的关节变量数据。因此本文从简化问题和对所学知识实践两方面来考虑,改为对六足步行机器人进行建模仿真,并将关节型串联机构步行腿改为并联机构中的缩放结构型步行腿以简化计算。 关键词:六足步行机器人、缩放机构、虚拟样机、ADAMS应用、仿真

目录 1 问题的分析 (1) 2 六足步行机器人虚拟样机建模 (2) 2.1 设置工作环境 (2) 2.2 单腿建模与验证 (2) 2.2.1 创建平面缩放机构连杆模型 (2) 2.2.2 创建机器人单腿模型 (4) 2.3 创建整机模型 (5) 3 计算步行过程中的关节变量 (7) 4 六足步行机器人仿真分析 (8) 4.1 导入数据 (8) 4.2 修改驱动函数 (9) 4.3 仿真 (9) 4.4 测量和分析 (10) 课程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11) 附录A.............................................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波仿真实验报告(北邮)

北京邮电大学 微波仿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微波仿真实验

姓名:刘梦颉 班级:2011211203 学号:2011210960 班内序号:11 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支节匹配的匹配原理。 2、了解微带线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掌握Smith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匹配网络。 4、掌握ADS,通过SmithChart和Momentum设计电路并仿真出结果。 二、实验要求 1、使用软件:ADS 2、实验通用参数: FR4基片:介电常数为4.4,厚度为1.6mm,损耗角正切为0.02 特性阻抗:50欧姆 3、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仿真,每题截取1~3张截图。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二次实验 实验一: 1、实验内容 Linecal的使用(工作频率1GHz) a)计算FR4基片的50欧姆微带线的宽度 b)计算FR4基片的50欧姆共面波导(CPW)的横截面尺寸(中心信号线 宽度与接地板之间的距离) 2、相关截图 (a)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b)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相应参数 实验二 1、实验内容 了解ADS Schematic的使用和设置2、相关截图:

打开ADS软件,新建工程,新建Schematic窗口。 在Schematic中的tools中打开lineCalc,可以计算微带线的参数。 3、实验分析 通过在不同的库中可以找到想要的器件,比如理想传输线和微带线器件。在完成电路图后需要先保存电路图,然后仿真。在仿真弹出的图形窗口中,可以绘制Smith图和S参数曲线图。

实验三 1、实验内容 分别用理想传输线和微带传输线在FR4基片上,仿真一段特性阻抗为50欧姆四分之波长开路线的性能参数,工作频率为1GHz。观察Smith圆图变化。 2、相关截图 (1)理想传输线

减速器的设计与仿真

设计题目:减速器的设计与仿真 设计内容和要求: 1、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传动方案。 2、电动机的选择。 3、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的动力参数的计算。 4、传动件及轴的设计计算。 5、轴承、键的选择及校核,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的选择。 6、减速器的结构及附件设计。 7、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8、培养撰写论文的能力。 1. 减速器的概念及一些减速器介绍 1.1 减速器的概念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转动、蜗杆转动、齿轮-蜗杆转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器转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减速器。 常用的齿轮及蜗杆减速器按其传动及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1)齿轮减速器,主要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种。 (2)蜗杆减速器,主要有圆柱蜗杆减速器、圆弧齿蜗杆减速器、锥蜗杆减速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 (3)行星减速器,主要有渐开线行星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等。1.2 常用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 齿轮减速器按减速齿轮的级数可分为单级、二级、三级和多级减速器几种;按轴在空间的互相装配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减速器;可分为展开式、同轴式和分流式减速器等。 单级圆柱减速器的最大传动比一般为imax=8~10,作此限制主要为外轮廓尺寸过大。若要求i>10时,就要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应用于i =8~50级高,低速级的中心距和α∑=250~

400mm的情况下。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它结构简单,可根据需要选择输入轴端和输出端的位置。分流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轴可向任意一边伸出,便于传动装置的总体配置,分流级的齿轮均做成斜齿,一边左旋,另一边右旋以抵消轴向力。同轴式二级圆柱减速器,它的径向尺寸紧凑,轴向尺寸较大,常用于要求输入轴端和输出轴端在同一轴线上的情况。 三级圆柱减速器,用于要求传动比较大的场合。单级圆柱减速器和二级圆锥减速器,用于需要输入轴成90o配置的传动中。因大尺寸的圆锥齿轮较难精确制造,所以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总是采用圆锥齿轮传动以减小其尺寸,提高制造精度。 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寿命长、维护简便、因而应用极为广泛。 1.3 减速器的结构 单级直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它主要由齿轮(或蜗杆)、轴、轴承、箱体等组成。箱体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为保证箱体的刚度及散热,常在箱体外壁上制有加强肋。为方便减速器的制造、装配及使用,还在减速器上设置一系列附件,如检察孔、透气孔、油标尺或油面指示器、吊钩及起盖螺钉等。 2. 虚拟技术的简介虚拟技术的简介 2.1 虚拟技术的简介 虚拟技术(Virtual Reality,以下略VR),就是由计算机直接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合成信息提示给人的感觉器官,在人的周围生成一个虚拟环境,从而把人、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Multisim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数字电子技术 实验名称:Multisim仿真实验 姓名:戴梦婷 学号: 13291027 班级:电气1302班 2015年6月11日

实验一五人表决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五人表决电路的设计方法; 2、复习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提高集成门电路的综合应用能力; 4、学会调试Multisim仿真软件,并实现五人表决电路功能。 二、实验器件 74LS151两片、74LS32一片、74LS04一片、单刀双掷开关5个、+5V直流电源1个、地线1根、信号灯1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项目 设计一个五人表决电路。在三人及以上同意时输出信号灯亮,否则灯灭,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实现,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实现。 四、实验原理 1、输入变量:A B C D E,输出:F;

3、逻辑表达式 F= ABCDE+ABCDE+ABCDE+ABCDE+ ABCDE+ ABCDE+ABC DE+ABCDE+ ABCDE+ ABCDE+ABCDE+ABCDE+ ABCDE+ABCDE+ABCDE+ABCDE =ABCDE+ ABCDE+ABCDE+ ABCD+ABCDE+ABCDE+ABCD+ABCDE+ ABCD+ABCD+ABCD 4、对比16选1逻辑表达式,令A3=A,A2=B,A1=C,A0=D,D3=D5=D6=D9=D10=D12=E, D 7=D 11 =D 13 =D 14 =D 15 =1,D =D 1 =D 2 =D 4 =D 8 =0; 5、用74LS151拓展构成16选1数据选择器。 五、实验成果 用单刀双掷开关制成表决器,同意开关打到上线,否则打到下线。当无人同意时,信号指示灯不亮,如下图:

虚拟样机实验报告

《XXXXXXX实验报告》实验一XXXXXXXX 班级: 姓名: 学号:

ADAMS虚拟样机建模与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 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实验名称:凸轮-气门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ADAMS软件的操作界面; 2. 掌握常见平面约束和驱动约束的分析与建立; 3. 掌握ADAMS软件运动学建模操作; 4. 掌握ADAMS软件运动学仿真操作; 5. 掌握ADAMS软件后处理分析。 二、实验环境 1. 计算机 2. 安装ADAMS软件 三、实验内容 1. 建立二种凸轮-气门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和虚拟样机; 2. 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建模过程、模型信息; 3.结果曲线; 4. 对比分析二种建模。 四、实验体会 实验报告(二) 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实验名称:齿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ADAMS软件的操作界面; 2. 掌握常见平面约束和驱动约束的分析与建立; 3. 掌握ADAMS软件运动学建模操作; 4. 掌握ADAMS软件运动学仿真操作; 5. 掌握ADAMS软件后处理分析。 二、实验环境 1. 计算机 2. 安装ADAMS软件 三、实验内容 1. 建立二种齿轮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和虚拟样机; 2. 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建模过程、模型信息; 3.结果曲线; 4. 对比分析二种建模。 四、实验体会 实验报告(三) 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实验名称:空间并联机构的动力学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ADAMS软件的操作界面; 2. 掌握常见空间约束和驱动约束的分析与建立; 3. 掌握ADAMS软件动力学建模操作; 4. 掌握ADAMS软件动力学仿真操作; 5. 掌握ADAMS软件后处理分析。 二、实验环境

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实验室解决方案设计

数虎图像提供虚拟仿真实验室硬件设备搭建和内容制作整体解决 方案 虚拟现实实验室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就的重要载体。 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虚拟实验室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它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虚拟实验室。数虎图像拥有多名虚拟现实软硬件工程师,在虚拟现实实验室建设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下面请跟随数虎图像一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虚拟现实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系统组成】: 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是成功进行虚拟现实应用的关键,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选择确实可行的虚拟现实系统解决方案。 数虎图像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含义和技术特征,并结合多年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建设经验,最新推出的虚拟现实实验室系统提供以下组成:

虚拟现实开发平台: 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都需要有一套功能完备的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平台,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硬件开发平台,即高性能图像生成及处理系统,通常为高性能的图形计算机或虚拟现实工作站;另一部分为软件开发平台,即面向应用对象的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平台部分是整个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VR场景的开发、运算、生成,是整个虚拟现实系统最基本的物理平台,同时连接和协调整个系统的其它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和运转,与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因此,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部分在任何一个虚拟现实系统中都不可缺少,而且至关重要。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 ·高性能图像生成及处理系统 ·具有沉浸感的虚拟三维显示系统 在虚拟现实应用系统中,通常有多种显示系统或设备,比如:大屏幕监视器、头盔显示器、立体显示器和虚拟三维投影显示系统,

机械原理课程虚拟样机仿真

机械原理课程虚拟样机仿真 实验报告 题目:基于ADAMS的单缸四冲程内燃 机仿真与分析 姓名:苏雨 学号:14041032 班级:140411

2016年5月8日 基于ADAMS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仿真与分析 14041032 苏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主要针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首先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理论验证机构工作原理的可行性;然后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机构进行三维实体建模,使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仿真与分析。通过仿真,不仅验证了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原理的可行性,而且对机构传力特性的分析,验证了此机构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ADAMS;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建模;仿真与分析。

目录

1、机构简单分析 (5) 2、机构的三维实体建模 (6) 3、机构的ADAMS仿真分析 (6) 3.1模型的导入 (6) 3.2模型的完善 (7) 3.3机构分析 (7) 4、机构拓展(此部分也可省略不写) (8) 4.1其它四冲程内燃机简介 (8) 5、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1、机构简单分析 图1为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其工作原理的描述可参考图2。该机器内含有三种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其中,由缸体4、活塞3、连杆2和曲轴1等组成曲柄滑块机构,用于实现移动到转动运动形式的转换。由凸轮5和推杆6组成凸轮机构,主要在于凸轮5利用其特定轮廓曲线使推杆6按指定规律作周期性的往复移动;齿轮1'、9、5'组成齿轮机构,其运动特点在于将高速转动变为低速转动。上述三种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相互协调、协同工作,将燃气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曲轴转动的机械能,从而使这台机器输出旋转运动和驱动力矩,成为能作有用功的机器。 排气阀 进气阀 凸轮5 缸体4 推杆6 活塞3 连杆2 曲轴1 齿轮 齿轮 齿轮9 图1 内燃机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燃气在缸体内腔燃烧膨胀而推动活塞移动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绕其轴线转动。 为使曲轴得到连续的转动,必须定时地送进燃气和排出废气,这是由缸体两侧的凸轮,通过推杆、摆杆,推动阀门杆,使其定时关闭和打开来实现的(进气和排气分别由两个阀门控制)。曲轴的转动通过齿轮传递给凸轮,再通过推杆和

automod仿真实验设计

1. 实验设计 对于库存系统,管理者往往比较关心供应链的成本和产品满足率的问题。因此将年总成本和产品满足率作为该系统的响应。其中: 产品满足率= 出库总量/订单总量 供应链总成本= 总库存成本+总订货成本 = 年平均库存*单位库存持有成本+单次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 上式中,产品满足率是指以库存来满足的那部分市场需求所占的比率。供应链总成本的计算中,认为供应链不存在缺货损失,因而不考虑缺货成本。 根据上述目标绩效,对模型的输入进行分析可知,参数K,H可能会对绩效指标产生影响。 Q 从上式可以看出,K,H会对最优订货量Q产生影响,则选取K/H来分析。 类型 因子K/H 响应供应链总成本,产品满足率 (正交实验设计) 2. 输出数据分析 该库存系统仿真为非终止型仿真,则选取批均值法进行分析。仿真运行2500天,删除前730天的数据,将剩下的数据分成4批,每批长度为365天。 统计数据 统计项批次粮食销售点企业储备库销区储备库产区储备库 库存均值1 137.5 321.1350.8393.4 2 131.8 312.0 345.7 389.1 3 136.7 320.6 355.8 398.0 4 133.9 308.6 345.4 394.1 订货次数1 58 51 43 35 2 61 5 3 46 39 3 60 52 4 4 36 4 62 5 5 48 40 区间估计

估计项 95%置信区间 均值下限上限 库存均值 销售点135.0 130.8 139.1 企业储备库315.6 305.6 325.5 销区储备库349.4 341.6 357.3 产区储备库393.7 387.8 399.5 订货次数 销售点60 58 63 企业储备库53 50 55 销区储备库45 42 49 产区储备库38 34 41 供应链总成本= 总库存成本+总订货成本=159265 估计项 95%置信区间 均值下限上限 出库量16295 15856 16734 需求16420 15914 16926 产品满足率=99.2%

浅谈虚拟样机技术

虚拟样机技术及应用 (课程考试) 题目: 浅谈虚拟样机和虚拟样机技术学生: 陈川 班级: 机制1001班 学号: 2010200626 指导教师: 王春光

浅谈虚拟样机和虚拟样机技术 一虚拟样机产生的背景 进入21 世纪,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全球化经济已明显地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点。由于这一变化, 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而竞争的核心则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上, 体现在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和响应品质上。传统的物理样机在产品的创新开发中, 在开发周期、开发成本、产品品质等方面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虚拟样机技术正是在这一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产生的。 传统的产品设计模式通常采取的是一种设计→制造→试验→改进→设计的串行设计模式,尽管在结构设计方面采用CAD、CAE等软件,但由于不同学科软件相对独立性,产品的性能指标往往是通过大量的试验来确定特征参数。而且降低了产品的总体性能,使产品研发周期长、效率低。 如在传统的印刷机械设计工作过程中,都是由工程师先根据机器功能改进的需要,进行理论选型,然后计算结果,画出机械零件图、部件图和装配图,再交给车间进行试制。待样品出来以后,对样品进行运转测试,把测试到的实际结果与设计前的理论构想进行比对,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再重新进行设计上的修改,直到样品满足改进的需要。这种设计过程,需要的周期长,样品试制费用高,往往不能满足市场对新机器换代及时性的要求,带来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为了改变这些现象,提高产品的性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创新,开发新的技术。这样通过不断地创新、改进,近年来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些缺点的方法,并提出了虚拟样机技术。 二什么是虚拟样机 虚拟样机是建立在计算机上的原型系统或子系统模型,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物理样机相当的功能真实度。 虚拟样机是一种计算机模型,它能够反映实际产品的特性,包括外观、空间关系以及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利用这项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机械系统模型,然后以三维可视化处理,模拟在真实环境下系统的运动和动力特性并根据仿真结果精简和优化系统。 虚拟样机被美国国防部建模和仿真办公室(DMSO)定义为对一个与物理原型具有功能相似性的系统或者子系统模型进行的基于计算机的仿真;而虚拟样机则是使用虚拟样机来代替物理样机,对候选设计方案的某一方面的特性进行仿真测试和评估的过程。 虚拟样机的概念与集成化产品和加工过程开发 (Integrated Product and Process Development,简称IPPD)是分不开的。IPPD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将产品概念开发到生产支持的所有活动集成在一起,对产品及其制造和支持过程

虚拟样机仿真与测试实验

虚拟样机仿真与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ADAMS软件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初步掌握ADAMS进行机构参数化建模的方法; 初步掌握ADAMS添加运动约束、运动驱动、仿真分析、参数测量。 实验参数 图所示为某机器的曲柄滑块机构,圆盗1以n= 60r /min的转速逆时针旋转, 在滑块的端部作用有载荷F, F的方向与滑块运动的方向相反。已知:圆盘1的半径R =350mm 厚度3= 100mm 材料密度为7. 8X 10-3kg /cm3;连杆 2 长度L = 1100mm 宽度w= 150mm 厚度3= 50mm 质量Q= 65kg,惯性矩Ixx = 0.132kg - m2 Iyy = 6.80kg - m2 Izz = 6.91 kg ? m2,滑块3长度L= 400mm高度h= 300mm厚度3 = 300mm材料为黄铜。 试进行以下的建模和分析: 1)确定滑块酌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2)裁荷F=l00kN时,确定所需的圆盘驱动力矩;3)设置驱动力矩,测量滑块的位置和速度。

实验结果 时间一位移曲线 piston Displacement —piston Cl/ Position X u i g E ) §匸^ 10 15 2.Q 2.5 Analysis Last^Run Time (sec) 2012-04-12 11:18 16 时间一速度曲线 piston CM Velpcity X 「me 底匸) 2012-04-12 11 18:16 T -P Z-.」 .H D 一 :2r .--J -l Analysis Last_Run 时间一加速度曲线 F o a s A s OJ E )匸口曾」E -piston CM Ac cetera!bon X 100 5.0 0.0 ■5 0 -10.0 ■15.0 -20.Q pistonpump 1 0 1 5 2Q 2 5 Trneisec) QQ 0 5 "Tknalvsis La5t Run 2012-04^12 11 18 16 时间一驱动力矩曲线 pistcnpump —MOTION 1 TZ 」£q>E ?c □ 舊 匚

哈工大 计算机仿真技术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四基于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与综合设计

基于Simulink 控制系统仿真与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Simulink 的工作环境及其功能模块库; (2) 掌握Simulink 的系统建模和仿真方法; (3) 掌握Simulink 仿真数据的输出方法与数据处理; (4) 掌握利用Simulink 进行控制系统的时域仿真分析与综合设计方法; (5) 掌握利用 Simulink 对控制系统的时域与频域性能指标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图2.1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分别求出当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信号)(1)(t t r =、斜坡函数信号t t r =)(和抛物线函数信号2/)(2t t r =时,系统输出响应)(t y 及误差信号)(t e 曲线。若要求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满足如下条件:a) 动态过程响应时间s t s 5.2≤;b) 动态过程响应上升时间s t p 1≤;c) 系统最大超调量%10≤p σ。按图1.2所示系统设计PID 调节器参数。 图2.1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图2.2 综合设计控制系统框图 三、实验要求 (1) 采用Simulink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方法,完成仿真实验; (2) 利用Simulink中的Scope模块观察仿真结果,并从中分析系统时域性能指标(系统阶跃响应过渡过程时间,系统响应上升时间,系统响应振荡次数,系统最大超调量和系统稳态误差); (3) 利用Simulink中Signal Constraint模块对图2.2系统的PID参数进行综合设计,以确定其参数; (4) 对系统综合设计前后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PID参数的改变对闭环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4.1时域仿真分析实验步骤与方法 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打开simulink库,找出相应的单元部件模型,并拖至打开的模型窗口中,构造自己需要的仿真模型。根据图2.1 所示的单位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建立其仿真模型,并对各个单元部件模型的参数进行设定。所做出的仿真电路图如图4.1.1所示。

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课程设计

天津农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L系统的虚拟植物模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成绩评定 2013 年12月

目录 一摘要 (1) 1 L—studio软件的简单介绍 (1) 2 虚拟植物生长 (1) 3 参数L系统 (1) 4 研究方法:分形理论 (1) 二L--system程序及分析 (2) 三.视图文件及分析 (3) 四.效果截果 (4) 五.总结与参考文献 (9)

一摘要 L—studio软件的简单介绍 本设计是参照《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教材整本书以及老师课堂上的讲解编写出来的。 这株虚拟树的设计是借助L—studio的软件工具而生成。L—studio是基于L系统的Windows软件,用于创建模拟模型并进行模拟实验,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字符重写系统。 L—studio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两个基于L系统的模拟程序:cpfg和lpfg ·一套建模实例,每种植物都作为一个L—studio对象存储 ·用于组织和使用所建模型(位于本地或远程机器中)的图形浏览器 ·系列用于创建和修改对象的编辑器和其他建模工具 ·用于模拟影响植物生长环境的程序库 虚拟植物生长 通过对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模拟,能够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的某些综合指标,而在植物形态结构和环境因素的时空变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处理。虚拟植物生长是对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结构发育与生长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是植物学家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 参数L系统 我这次所涉及的植物----树,用的是L系统主要类型中的:参数L系统。参数L系统将字符串的重写过程扩展到了带有参数控制的单词扩展过程,从而实现了既能生成丰富、灵活的植物图形,又能实现其过程可控性。 研究方法:分形理论 这次虚拟植物生长模型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分形理论,分形理论的数学基础是分形几何学,即由分形几何衍生出分形信息、分形设计、分形艺术等应用。分形几何学是以非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分支,由于不规则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因此分形几何学又被称为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分形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称为分形理论。分形作为几何对象,首先是不规则的,但并不是所有不规则的形状都是分形。也就是说,分形一般具有无限相似性,这既是分形的特征也是分形的精髓。 关键词【虚拟植物,L—studio,分形理论】

2020年(VR虚拟现实)虚拟教育设计方案

(VR虚拟现实)虚拟教育 设计方案

虚拟教育设计方案 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字化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以其画面逼真精美、运行高效便捷、功能丰富实用、查询管理信息直观方便等特点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国内院校也同样期望着在校园建设成果展示、学校品牌推广、教学辅助与校园资源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三维数字化。三维虚拟校园平台系统正是顺应这种需求而产生,在国内迅速普及。 三维虚拟校园平台是指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网络三维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对学校的建筑三维数据、建筑室内外结构、建筑相关属性信息、教学设施相关信息和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处理,建立基于互联网浏览器展示的可交互的三维虚拟校园应用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所需的各种功能。 三维虚拟校园可以实现三维虚拟校园展示、学校建设成果宣传、楼宇教室查询、自主校园漫游、人机交互体验、网络互动交流、仿真课堂体验、院校设施设备管理等功能,最重要的是其可以直接在互联网网页浏览器中直接登录使用,使用户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在线浏览和使用虚拟校园提供的各种应用。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院校已经逐步建设了三维虚拟校园平台系统,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众多高职、中职、中小学院校也正在陆续开展网上三维虚拟校园建设。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教育迅猛发展,尤其是宽带技术和校园网大规模应用的今天。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逐步推广、使用虚拟校园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技

术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亲身去经历、亲身去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主动地去交互,与被动的观看,有质的差别,尤其在虚拟教学、虚拟实验、虚拟仿真校园、科技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性。 虚拟教学系统分为原理教学和动态教学.原理教学主要指的是传统的课件制作,把课件中的图片做成动态三维的形式,改变教育模式,不用再通过乏味的幻灯片技术教学,将教学步骤完美的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不在死守在书本上面,却又心不在焉的想着自己的事情,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所有的教育步骤一气呵成,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动态教学就是把物理化学实验中一些大型不易操作的实验或一些因含有有毒气体学生不能进行操作的实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操作,丝毫没有束缚之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成功案例有 虚拟现实技术划分四类: 1、桌面虚拟现实 桌面虚拟现实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充分交互,这些外部设备包括鼠标,追踪球,力矩球等。它要求参与者使用输入设备,通过计算机屏幕观察360度范围内的虚拟境界,并操纵其中的物体,但这时参与者缺少完全的沉浸,因为它仍然会受到周围现实环境的干扰。桌面虚拟现实最大特点是缺乏真实的现实体验,但是成本也相对较低,因而,应用比较广泛。常见桌面虚拟现实技术有: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QuickTimeVR、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桌面三维虚拟现实、MUD等。 2、沉浸的虚拟现实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概要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利用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 单摆的结构参考图1单摆仪,一级近似的周期公式为 由此通过测量周期摆长求重力加速度 实验仪器 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 实验内容 一.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一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设计要求: (1)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 < 1%. 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 二.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 要求. 三.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 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四.自拟试验步骤用单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数据 摆线长+小球直径L=91.50cm

D(平均)=(1.750+1.752+1.744+1.740+1.749+1.748)÷6=1.7 47m R=D/2=0.850cm l=L-R=91.05cm t=95.91s,周期数n=50,周期T=1.92s 所以g=9.751 2ΔT/t=0.0022,ΔL/l=0.0005,所以Δg/g=0.27%,Δg=0.026 所以: g=(9.751±0.026) 实验结论与误差分析: 结论:g=(9.751±0.026),Δg/g=0.27%<1%,所以达到设计要求。 误差分析: 1.若θ>5°(即角度过大)因为T 与θ相关,当θ越大时T也越大,所以θ偏大,测量 值比值偏小。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解决方案

大娱号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解决方案 VSTATION HD(V1.0)

前言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提倡,虚拟仿真实训在高职教育中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实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虚拟仿真技术是将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集成,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的物体和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虚拟教学环境,并通过虚拟环境集成与控制为数众多的实体,构成一个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虚拟仿真教学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有益于教师的实训教学和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为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实训难、实习难和就业难等问题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目前,高职院校很多专业,如外语教学、旅游专业、数控技术、焊接技术、机电技术、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都引入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方式。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变革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录 前言 (2) 一、总体需求分析 (4) 1.1 “情景”的定义: (4) 1.2 为什么要在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5) 1.3 根据教学建设,用户需求归纳如下: (6) 二、设计原则 (7) 三、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概述 (8) 四、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系统运行原理示意图: (10) 五、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成及特点 (11) 六、与教材同步完备的虚拟场景库 (16) 七、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成及特点 (18) 八、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配置与指标 (19) 九、系统技术支持及服务 (21)

一、总体需求分析 通过运用学语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学习者必须通过“用语言”才能真正掌握语言。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让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而真正的交际应该是互动的。当一方发出信息后,另一方根据上下文进行意义协商,作出反馈,他可以表示支持、进行反驳或提出疑问,然后接受方对反馈意见再进行意义协商,作出回应,双方如此反复交流,形成互动。互动是“交际的核心”。 语言课堂就是一个充满“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之间互动,还应该包括教材,因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都是基于一定教材展开的。“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能够在教材与师生之间搭起一座互动教学的桥梁。 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在互动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上突出情景性、实训性和互动性,力求三者有机结合。 1.1 “情景”的定义: 情景指的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景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使其产生交际的动机。“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所提供的虚拟场景可以提供直观生动的形象,通过大屏或投影再现学生在虚拟场景中的表演,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感受场景,产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表演的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学语言,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教学, 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戏可演,

虚拟样机

虚拟样机技术 1、虚拟样机概念 1.1 产生背景 传统的设计方式要经过图纸设计、样机制造,测试改进、定型生产等步骤,为了使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往往要多次制造样机,反复测试,费时费力、成本高昂。虚拟样机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采用数字技术进行设计。它能够在计算机上实现设计——试验——设计的反复过程,大大降低了研发周期和研发资本,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适应现代制造业对产品 T(time )、Q(quality )、 C( cost )、S(services )、E(environment )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敏捷制造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1.2 虚拟样机技术定义 虚拟样机技术(Virtual Prototyping, VP)是指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 ,将分散的零部件设计和分析技术(指在某一系统中零部件的 CAD 和 FEA 技术)揉合在一起 ,在计算机上建造出产品的整体模型 ,并针对该产品在投入使用后的各种工况进行仿真分析 ,预测产品的整体性能 ,进而改进产品设计 ,提高产品性能的一种新技术。 虚拟样机技术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的技术 , 它的核心部分是多体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技术实现。 CAD/ FEA 技术的发展为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环境和技术支撑。虚拟样机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思想,将分散的零 部件设计和分析技术集成于一体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发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虚拟样机技术设计流程见图 1 。

图1虚拟样机技术设计流程 1.3虚拟样机分类 虚拟样机按照实现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结构虚拟样机、功能虚拟样机和结构与功能虚拟样机。 结构虚拟样机主要用来评价产品的外观、形状和装配。新产品设计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产品的外观形状是否满意,其次,零部件能否按要求顺利安装,能否满足配合要求,这些都是在产品的虚拟样机中得到检验和评价的。 功能虚拟样机主要用于验证产品的工作原理,如机构运动学仿真和动力学仿真。新产品在满足了外观形状的要求以后,就要检验产品整体上是否符合基于物理学的功能原理。这一过程往往要求能实时仿真,但基于物理学功能分析,计算量很大,与实时性要求经常冲突。 结构与功能虚拟样机主要用来综合检查新产品试制或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问题。这是将结构虚拟样机和功能虚拟样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完备型的虚拟样机。它将结构检验目标和功能检验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组装测试和检验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样机系统。这种完备型虚拟样机是目前虚拟样机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 1.4虚拟样机技术特点

机械原理课程虚拟样机仿真实验

机械原理课程虚拟样机仿真实验 课题:急回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 姓名:贾林江 学号:10041152 班级:100415 指导教师:刘荣 2012年5月26日

急回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 摘要 ADAMS软件在分析复杂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以一急回机构为例,运用ADAMS建立了机构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应用仿真技术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虚拟样机仿真实验,我决定运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建立急回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关键词:急回机构、虚拟样机、ADAMS应用、仿真

目录 1.问题分析 (1) 2.急回机构模拟样机建模 (2) 2.1.启动ADAMS (2) 2.2.设置工作环境 (2) 3.创建机构的各个部件 (3) 3.1.创建的主曲柄BC和副曲柄AC (3) 3.2.创建主、副曲柄之间的连接部分C (3) 3.3.创建连杆DF (4) 3.4.创建滑块F (4) 3.5.创建铰接点D (5) 3.6.在滑块上创建一个M ARKER点 (7) 3.7.创建机架 (8) 3.8.创建旋转副和移动副 (9) 3.9.创建驱动 (10) 3.10.保存模型 (10) 4.急回机构的仿真 (11) 5.急回机构仿真测量分析 (11) 6.课程总结 (13) 7.参考文献 (13)

1.问题分析 我们在机械原理课上的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中学到了机构的急回特性,当时我就想要是能做一个急回机构的模型就好了。刚好这次老师让我们用Adams 做一个机构仿真,所以我就借此机会做了一急回机构的模拟样机仿真。下面是急回机构的设计参数及要求。 图1-1为开槽机上用的急回机构。原动件BC 匀速转动,已知mm a 80=,mm b 200=,mm l AD 100=,mm l DF 400=。原动件为构件BC ,为匀速转动,角速度2/rad s ωπ=。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图1-1 急回机构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