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信用证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1·意识和感觉-第五章

第五章扬升的新意识大多数古代的宗教和灵性传统都有一个共同的洞见:我们人类心智的正常状态,被一个基本的瑕疵给破坏了。
然而,如果我们从这个洞见来看人类状态的本质(我们可以称它为坏消息),就会升起第二个洞见(好消息):人类意识可能会有彻底转化的机会。
在印度教的教导中(有时在佛教中也是),这个转化被称为“开悟”。
在耶稣的教诲中,它是“救赎”,在佛教中,它是“了苦”。
“解脱”和“觉醒”也是其他常用来形容这个转化的词汇。
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倒还不是艺术、科学或科技的成果,而是能认识到自身的功能失调与疯狂。
在遥远的过去,已经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这样认识到了。
2600年前的印度,有一个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人,他可能是第一个完全看清楚人类功能失调的人。
后来,他被授予“佛陀”的尊号。
佛陀的意思就是“觉醒者”。
大约同时,在中国也出现了一位在人类之中较早觉醒的老师,他的名字是老子。
他留下了一本有关他教导的著作《道德经》,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意义最为深远的灵性书籍之一。
当然,当一个人能够认识自己的疯狂时,就已经是迈向神智清醒以及疗愈和超越(transcendence)的开始了。
一个新的意识向度(dimension)已经开始在地球上显现,也可以说是第一个短暂的绽放。
这些稀有的觉醒者,那个时候就和他们同时代的人开始谈论这些东西。
他们谈到罪,谈到受苦和幻相。
他们说:“看看你是如何生活的,看看你在做些什么,还有你创造出的痛苦。
”然后他们会指出从“正常”人类存在的集体梦魇中苏醒的可能,他们指引了一条明路。
当时,虽然这个世界还没有准备好,这些大师却还是人类觉醒的过程当中,一个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可避免的,他们大部分都被同时代的人误解,甚至后世也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
虽然他们的教导既简单又有力,而且有些还是他们弟子记录下来的,但还是经常被扭曲和误解。
几百年来,很多和原来教导毫无关系的东西都被添加上去,反映出那些基本的误解。
这些老师们,有的被嘲笑、辱骂或是被杀害,有的则像神一般地被崇拜。
论语·第五章—公冶长

论语:第五章—公冶长【原文】 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
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3)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岁。
(2)缧绁:读作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此处指女儿。
【译文】孔子说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即使被关在牢狱里,也不是他的罪过呀。
”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们非常器重也非常关爱,尤其是对公冶长,孔子认为他极具仁德,品性高洁,实在无法表达自己对他的器重和关爱,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这可以算上是对弟子们最高的夸赞和奖励了。
【原文】 5·2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
”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1)南容:姓南宫,名适(读作kuò),字子容。
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多少岁,孔子弟子们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孔子说南宫适:“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不受处罚)。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本节里,孔子对南宫适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他虽然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德行,但至少说明他不仅知礼懂礼,而且懂得适时而出,懂得明哲保身。
对南宫适,孔子也是倍加赞叹,但自己的女儿已经嫁给了公冶长,所以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这也是对南宫适的最高的评价和夸赞了。
【原文】 5·3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释】 (1)子贱:姓宓(读作fú),名不齐,字子贱。
孔子弟子,小孔子49岁。
(2)若人:这个,此人。
(3)斯焉取斯:斯,此。
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马哲)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

6、因果联系的内容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A、原因——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B、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A、区别——原因是原因,结果是结果。 B、联系——原因引起结果,结果一定有原因。 (3)原因和结果联系的种类——一因多果,同因 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1、规律的类型 (1)一般规律(普遍规律) (2)特殊规律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3、范畴的含义——即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 的概括和反映。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 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第二节
统一的决定论 1、决定论的含义——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具有因果联系性、 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 2、决定论的类型——唯物主义决定论、唯心主义决定论 3、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含义及其类型 (1)含义——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是世界运动、变化、 发展的最终原因,是具体事物这样而不是那样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制 约力量。 (2)类型——机械决定论、统计决定论、辩证决定论。 4、各种与决定论相对立的观点 (1)目的论——万物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的目的预先安排。 (2)非决定论——否认联系、否认规律。 5、辩证决定论的内容 (1)因果联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毛概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4)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很短,而且 是边革命边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缺 乏深刻的了解,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 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三大改造的胜利来得 太快,太容易了。在党内,特别是许多领导 人中间滋长了骄傲情绪,以至过高地估计了 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发展生产问题上急 于求成,在改革生产关系问题上急于过渡。
其次,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如果搞不 好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1980年5月,邓小平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 “社会主义 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 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本质。‛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
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 主义经济政策到底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 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决心,不怕牺 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人民公社好!‛‚抓革命,促 生产!‛‚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中共八大确定,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这个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 • 1958年的‚大跃进‛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严 重损失。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后来又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 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就使国民经济从1962 年到1966年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3)当时对于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 义,全党普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觉悟。安定 团结要靠民主和法制来保障。为此,必须克 服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权力过分集中于领 导者个人的严重缺陷;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 个人专断现象。但在当时,我们党还没有认 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意义。相反在不断取得胜 利的情况下,个人迷信,骄傲自满,个人专 断的现象反而有些滋长,因此正确的决议和 国家的宪法与法律,也容易因领导者个人的决 断而被推翻或被臵之不理。
简爱第五章概括

简爱第五章概括
《简爱》第五章概括:
1、 简爱回父母家住。
对于简爱来说,经过一个月步行漫漫长路,终于回到了父母家——佛
斯特庄园。进入佛斯特庄园,简爱不仅心中有了欣喜,而且被大自然
的美和这里的庄园惊险刺激。历经一番寒暄,简爱终于在母亲的陪伴
下,到了这里的山水园林路口,回到老家。
2、 简爱在佛斯特庄园的琐碎生活。
简爱在佛斯特庄园的生活令她很快乐,每天常常伴随着母亲去参观不
同的建筑,发现新的秘密,穿梭在漂亮的庭院里,和游客们欢声笑语,
深深的体验到了这里的宁静又充满了活力。
3、 简爱受姐姐令操劳。
尽管简爱在佛斯特庄园中感到幸福,但是在这里,简爱也不免受到了
来自姐姐令操劳,受到了她不满的审视,被她严厉的谩骂,并且平时
不受尊重,诸如此类的情况,令简爱的精神焦虑症不免有所增加。
4、 简爱的求友情失败。
在佛斯特庄园中,简爱想要向其他人求友情,但是每次都竭尽所能,
每次都失败,因为其他人都是有钱人,又因为自己身份低微q被冷落。
5、 简爱和亚历山大谈论人生。
当简爱无法接受自己的现实状况,对人生感到绝望、失望和懊恼时,
偶然遇见了一位叫亚历山大的人,他和简爱聊了很多励志的话,教会
了她更好的去接受自己的现状,在苦恼和孤独中努力的战胜自己的恐
惧,并给了她大量的方面去着力发展。
6、 简爱受尊重并有自尊心。
在获得亚历山大的友情和帮助之后,简爱开始了艰难的反抗,尽量不
被姐姐令操持,绝对的以自己的价值和面子作为坚定的底线。此外,
她通过重复反思,增强了她本身的自尊心,摆脱了被令操持的束缚,
并开始接受自己,开始从其他人身上获得尊重。
2023年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证明题阅读理解填理由专项训练(14道)

2023年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填理由题专项训练(14道)1.如图,AB⊥BF,CD⊥BF,∠1=∠2,试说明∠3=∠E.证明:∵AB⊥BF,CD⊥BF(已知),∴∠ABD=∠CDF=90°(),∴∥(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已知),∴AB∥EF(),∴CD∥EF(),∴∠3=∠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如图,已知AB⊥AC,DE⊥AC,∠B=∠D.试说明:AD∥BC.解:∵AB⊥AC,DE⊥AC(已知),∴AB∥DE(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EC().又∵∠B=∠D(已知),∴∠D=(等量代换),∴AD∥BC().3.已知:如图,BC∥ED,BD平分∠ABC,EF平分∠AED.求证:BD∥EF.证明:∵BD平分∠ABC,EF平分∠AED,∴∠1=12∠AED,∠2=12∠ABC().∵BC∥ED,∴∠AED=()∴12∠AED=12∠ABC.∴∠1=∠2().∴BD∥EF().4.如图,点B在AG上,AG∥CD,CF平分∠BCD,∠ABE=∠BCF,BE⊥AF于点E.求证:∠F=90°.证明:∵AG∥CD,∴∠ABC=∠BCD()∵∠ABE=∠BCF,∴∠ABC﹣∠ABE=∠BCD﹣∠BCF,即∠CBE=∠DCF,∵CF平分∠BCD,∴∠BCF=∠DCF()∴=∠BCF.∴BE∥CF()∴=∠F.∵BE⊥AF,5.(2023秋•海口期末)如图,AB∥CD,∠1=∠A.(1)试说明:AC∥ED;(2)若∠2=∠3,FC与BD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解:(1)∵AB∥CD,(已知)∴∠1=∠BED,()又∵∠1=∠A,(已知)∴∠BED=∠,(等量代换)∴∥.()(2)FC与BD的位置关系是:.理由如下:∵AC∥ED,(已知)∴∠2=∠.()又∵∠2=∠3,(已知)∴∠=∠.(等量代换)∴∥.()6.已知:如图,在△ABC中,FG∥CD,∠1=∠3.求证:∠B+∠BDC=180°.解:因为FG∥CD(已知),所以∠1=.又因为∠1=∠3(已知),所以∠2=(等量代换).所以BC∥(),所以∠B+∠BDE=180°().7.如图,已知∠D=108°,∠BAD=72°,AC⊥BC于C,EF⊥BC于F.求证:∠1=∠2.证明:∵∠D=108°,∠BAD=72°(已知)∴∠D+∠BAD=180°∴AB∥CD()∴∠1=()又∵AC⊥BC于C,EF⊥BC于F(已知)∴EF∥()∴∠2=()∴∠1=∠2()8.如图,已知AD⊥BC,EF⊥BC,垂足分别为D、F,∠2+∠3=180°.试说明:∠GDC=∠B.解:∵AD⊥BC,EF⊥BC(已知)∴∠ADB=∠EFB=90°()∴EF∥AD()∴+∠2=180°()又∵∠2+∠3=180°(已知)∴∠1=()∴∥()9.(2023秋•丹江口市期末)如图,E、F分别在AB和CD上,∠1=∠D,∠2与∠C互余,AF⊥CE于G,求证:AB∥CD.证明:∵AF⊥CE(已知),∴∠CGF=90°(垂直的定义),∵∠1=∠D(已知),∴AF∥(),∴∠4==90°(),又∵∠2+∠3+∠4=180°,∴∠2+∠3=90°,∵∠2与∠C互余(已知),∴∠2+∠C=90°,∴∠C=,∴AB∥.()10.(2023秋•青神县期末)如图,AB与EF交于点B,CD与EF交于点D,根据图形,请补全下面这道题的解答过程.(1)∵∠1=∠2(已知)∴∥CD()∴∠ABD+∠CDB=()(2)∵∠BAC=65°,∠ACD=115°,(已知)∴∠BAC+∠ACD=180°(等式性质)∴AB∥CD()(3)∵CD⊥AB于D,EF⊥AB于F,∠BAC=55°,(已知)∴∠ABD=∠CDF=90°(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BAC=55°,(已知)∴∠ACD=.()11.如图所示,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与∠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证明:∵∠1+∠2=180°()∠1=∠DFH()∴()∴EH∥AB()∴∠3=∠ADE()∵∠3=∠B∴∠B=∠ADE()∴DE∥BC∴∠AED=∠C()12.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B平分∠CDF,且∠ABC+∠CDF=180°.求证:BE⊥DB.证明:∵AB∥CD∴∠ABC=∠BCD()∵∠ABC+∠CDF=180°()∴∠BCD+∠CDF=180°()∴BC∥DF()于是∠DBC=∠BDF()∵BE平分∠ABC,DB平分∠CDF∴∠EBC=12∠ABC,∠BDF=()∵∠EBC+∠DBC=∠EBC+∠BDF=12(∠ABC+∠CDF)即∠EBD=∴BE⊥DB()13.如图,EF⊥BC,∠1=∠C,∠2+∠3=180°,试说明∠ADC=90°.请完善解答过程,并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理论依据.解:∵∠1=∠C,(已知)∴GD∥.()∴∠2=∠DAC.()∵∠2+∠3=180°,(已知)∴∠DAC+∠3=180°.(等量代换)∴AD∥EF.()∴∠ADC=∠.()∵EF⊥BC,(已知)∴∠EFC=90°.()∴∠ADC=90°.(等量代换)14.(2023秋•南关区期末)如图,已知AB∥DC,AC⊥BC,AC平分∠DAB,∠B=50°,求∠D的大小.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括号里的空白(理由或数学式).解:∵AB∥DC(),∴∠B+∠DCB=180°().∵∠B=(已知),∴∠DCB=180°﹣∠B=180°﹣50°=130°.∵AC⊥BC(已知),∴∠ACB=(垂直的定义).∴∠2=.∵AB∥DC(已知),∴∠1=().∵AC平分∠DAB(已知),∴∠DAB=2∠1=(角平分线的定义).∵AB∥DC(已知),∴+∠DAB=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五章

一、定性决策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原则: (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 (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 (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一)古典决策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
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
云大旅院 杜莉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第二节 决策过程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决策方法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决策是管理者(主体)识别并解决问 题或利用机会(目的)的过程(本质)。
二、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 (二)行为决策理论
3
加班与 外包 4
3000万元 -200 万
1500万元 2000万元 500万元
1、解释:头脑风暴法 2、图示:经营单位组合分析图 3、图示:政策指导矩阵示意图 4、列举:决策方法 5、列举:决策分类
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行为决策理论
1. 人是有限理性的; 2. 决策者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
响,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 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3. 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选择 的理性是相对的; 4. 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 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 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 寻求最佳方案。
05第五章 相对论

第5章 相对论基础5-1 相对性原理1.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一切彼此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对于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来说是完全等价的,并不存在任何一个比其它惯性系更为优越的惯性系,与之相应,一个惯性系的内部所作的任何力学的实验都不能够确定这一惯性系本身是在静止状态,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解释:在一个惯性参照系K 中,质点的质量、位矢、速度、加速度和质点所受的力分别为:Fa v r m ,,,,,在另一个相对于参照系K 以速度R v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照系K '中,该质点的质量、位矢、速度、加速度和质点所受的力分别为:F a v r m '''''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指出,无论在参照系K 中,还在在参照系K '中,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的牛顿定律应该具有相同的形式:在参照系K 中:a m F =在参照系K '中:a m F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来源:在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得到的坐标变换为伽利略坐标变换,由伽利略坐标变换得到,在参照系K 和参照系K '中的加速度相等,经典力学认为,在参照系K 和K '中,质点的质量和所受的力都相等,所以在参照系K 和K '中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的牛顿定律具有相同的形式,所以经典力学的概念满足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坐标变换:t v r r R -=',t t ='得加速度变换为:a a=' 经典力学认为:m m =',F F ='所以由参照系K 中的牛顿定律:a m F =可以推出参照系K '中的牛顿定律:am F ''=' 两个参照系中的牛顿定律形式相同2. 洛伦兹坐标变换● 洛伦兹坐标变换的来由:根据伽利略坐标变换,电磁学方程在参照系K 和K '中具有不同的形式,电磁学方程不满足相对性原理,为了使电磁学方程满足相对性原理,洛伦兹提出了洛伦兹坐标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