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法乙炔生产中_三废_处理技术简介及发展

电石法乙炔生产中_三废_处理技术简介及发展
电石法乙炔生产中_三废_处理技术简介及发展

教案乙炔的制备

学习过程 、实验目的 1、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 2、掌握乙炔的的性质; 3、了解乙炔的用途; 二、实验试剂及仪器 仪器:止气夹,双孔胶塞,单孔胶塞,水槽,导气管,试管,尖嘴导管,酒精灯,医用针管 三、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乙炔的制备 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沪教版适用地区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乙炔的制备 学习目标 1、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 2、掌握乙炔的的性质; 3、了解乙炔的用途; 学习重点 1、掌握乙炔实验室制法。 2、掌握乙炔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 1、结构与性质的本质联系,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 个性化学案 參字芬教肓 药品:电石,体积比为20 %的乙醇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气体除朶装買』

&4字芬教肓 .、xueda.cann 个性化学案 2、⑴先按上图将乙炔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好,并检查气密性。 ⑵向除杂装置中装入CuSO溶液。 ⑶向发生装置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电石(约4小颗)。用医用针管吸2\3的20%乙醇溶液, 排出针管中的空气。然后将针管插入胶塞,实验开始应缓慢推下针管活塞。 四、反应原理 实验室中,乙炔是由电石与水作用制得的,反应式如下: CaC2+2H2O 宀C2H2+Ca(OH)2 工业电石中常含有硫化钙、磷化钙和砷化钙等杂质,它们与水作用可以生成硫化氢、磷化氢和砷化氢等恶臭、有毒的还原性气体,它们不仅污染空气,也干扰乙炔的性质实验。 五、收集气体方法1、 1、排水集气法 六、现象 1、反应很剧烈,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很快就收集得到一试管无色的乙炔气体了,但反应还 在继续,产生很多气体,来不及收集就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浪费了 2、可以闻到臭鸡蛋味。 七、注意事项 ⑴针管中的空气应注意排除尽,否则乙醇溶液将会漏进试管中,使得反应不容易控制。 ⑵点燃乙炔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爆炸。 ⑶大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相应的记录。 八、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几个问题 1、大家注意观察CuSO4溶液中有什么生成?是什么物质? 答、有黑色沉淀产生,是CuS沉淀。 2、乙醇溶液与电石反应和纯水与电石反应反快慢比较? 答、乙醇溶液与电石反应生成乙炔的过程较乙炔与水的反应缓慢。 3、我们将导气管先后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中,大家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答、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颜色都褪了。 九、例题精析 【例题1】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

乙炔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采用“电石入水法”生产溶解乙炔,其主要原料为电石和水。 (1)电石破碎 人工将电石库内的大块电石破碎成50-200mm的电石。 (2)乙炔发生 将破碎好的电石人工运至发生器间,通过电动葫芦将电石提升至3.5米平台上,采取电石入水的方式进行生产操作。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释放出热量。 粗乙炔气体由发生器顶部逸出,经喷淋预冷器及正、反水封进入乙炔气柜中。电石渣浆流入渣浆槽,发生器的反应过程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 副反应: CaO+ H2O→Ca(OH)2 +63.6kJ/mol CaS+ 2H2O→Ca(OH)2 +H2S Ca3P2+ 6H2O→3Ca(OH)2 +2PH3 Ca3N2+ 6H2O→3Ca(OH)2 +2NH3 Ca3Si+ 4H2O→2Ca(OH)2 +SiH4

Ca3As2+ 6H2O→3Ca(OH)2 +2AsH3 (3)乙炔净化、中和、气水分离 从气柜中出来的乙炔气经过一清塔、二清塔,然后进入中和塔。因电石中含有少量的硫、磷,所以粗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2S、PH3,须在装瓶之前进入清净塔加以净化。在清净塔与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钠溶液直接接触反应,以脱除粗乙炔气中的磷、硫杂质。由清净塔顶排出气体进入中和塔与塔顶喷入的 10~15%液碱中和反应后,经气水分离器除去气相中水分,使纯度98.0%以上的精乙炔气送压缩系统。工艺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反应生产的酸,再用10~15%的碱液中和,其反应式为: 2NaOH+ H2SO4→Na2SO4+2H2O 3NaOH+ H3PO4→Na3PO4+3H2O 2NaOH+ CO2→Na2CO3+H2O (4)压缩、油水分离、干燥 净化的乙炔气经低压水封进入压缩机,本工段选用2Z-1.5/25型乙炔压缩机,采用分子筛高压干燥装置。压缩至2.4MPa,温度35℃左右,经高压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进入高压干燥器干燥,送乙炔灌瓶架灌装。 (5)灌装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 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为规范电石行业发展,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电石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现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予以公告。 各有关部门在对电石生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安全许可、信贷融资、电力供给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条件为依据,原《电石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4年第76号)同时废止。 附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2007年修订) 为进一步遏制当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对电石行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 一、生产企业布局

电石法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要点.doc

电石法氯乙烯乙炔生产工艺(全版) 生产原理 电石水解反应原理 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31kcal/mol) 由于工业电石含有大量杂质,CaC2在水解反应的同时,还进行一些副反应,生成相应的杂质气体,其反应式如下: CaO+2H2O→Ca(OH)2+63.6kJ/mol CaS+2H2O→Ca(OH)2+H2S↑ Ca3P2+6H2O→3Ca(OH)2+2PH3↑ Ca3N2+6H2O→3Ca(OH)2+2NH3↑ Ca2Si+4H2O→2Ca(OH)2+SiH4↑ Ca3As2+6H2O→3Ca(OH)2+2AsH3↑ 清净原理: 上述水解反应中,生成的粗乙炔气中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气体,在清净时主要进行如下 化反应. H2S+4NaClO→H2SO4+4NaCl PH3+4NaClO→H3PO4+4NaCl SiH4+4NaClO→SiO2+2H2O+4NaCl AsH3+4NaClO→H3AsO4+4NaCl 上述反应生成的H2SO4 、H3PO4等酸类物质,部份夹带于气体中,进入中和塔,在塔内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主要的反应式如下: H3PO4+3Na OH→Na3PO4+3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生成的盐类物质溶解于液相中,通过排碱时排放。 工序任务 将破碎好的电石加入发生器内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按生产需要,调节电磁振荡器电流,维持气柜高度,生成的粗乙炔气进行冷却、压缩、清净(除去粗乙炔气中的H2S、PH3等杂质),使其纯度达到98%以上,满足合成工序流量要求。 工序岗位职责 熟悉本工序工艺流程,设备结构,物料性能,掌握操作法及基本生产原理,以及安全、消防环境保护要求。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控制指标,准确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做到无漏项,无涂改,无污迹,字体工整(要求用仿宋体)。 八小时工作负责处理和排除各种生产故障,保证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同时保证设备卫生清洁和环境卫生。遵守劳动纪律、不串岗、不睡岗、不擅自离岗,有事离岗必须向班长请假。 服从班组长、工段长的领导和分厂、生产调度的指挥,接受安全巡岗检查。 工序原料质量要求 电石 电石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电石质量标准 GB/T10655-89 指标名称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 发气量,L/Kg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电石乙炔法合成氯乙烯工艺及设备

电石乙炔法合成氯乙烯工艺及设备 马晶,王硕,韩晓丽 摘要: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除杂质后与氯化氢混合后进入转化器进行反应,反 应在装有氯化汞和活性炭为催化剂的列管内进行。改进转化器列管内结构,使流体流动状态改变,管中心温度降低,提高触媒使用寿命,提高单台转化器生产能力。在我国目前很多用电石法制氯乙烯的厂家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石乙炔法; 氯乙烯;转化器;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合成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开发促使了氯产品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如何能达到更高的产量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氯乙烯是氯产品中比较基础的一种产品,又名乙烯基氯是一种应用于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 ℃,临界温度142 ℃,临界压力5.22 MPa。氯乙烯有毒,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分数)。其单体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乙炔法(电石法)、乙烯法、烯烃法、联合法、乙烯氧氯化法和乙烷一步氧氯化法。我国因石油资源相对较少,电石原料分布广泛,所以目前很多化工企业仍采用电石法制取氯乙烯。 1 电石法制氯乙烯主要化学反应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乙炔,除杂质后与氯化氢混合、干燥后进入转化器。反应在转化器管内进行,列管内内装入以活性炭为载体的氯化汞(含量一般为载体质量的10%)催化剂。常压下进行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管外用加压循环热水冷却,保证温度控制在100~180 ℃。乙炔转化率达99%,氯乙烯收率在95%以上。副产物是二氯乙烷(约1%),也有少量乙烯基乙炔、二氯乙烯、三氯乙烷等。 生产工艺中,乙炔和氯化氢在转化器内合成氯乙烯的反应: (1)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 原料乙炔和氯化氢制备方法 (2)电石气制备乙炔方法: (3)氯化氢的制备方法:氯碱车间的氯气和氢气通入合成炉。 2 影响反应转化率的因素 2.1 原料乙炔与氯化氢的配比 在反应中乙炔可与催化剂氯化汞反应生成氯化亚汞和单质汞,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使原料气中氯化氢过量以避免催化剂中毒,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在气体纯度稳定的情况下,乙炔和氯化氢摩尔配比一般应保证在1.05~1.10 之间。可通过测定转化器出口气体中的氯化氢含量(HCl 体积分数在3%~8%)控制原料气比例,净化泡沫塔的出口温度、酸浓度值也可作为控制配比的相关参考依据。但氯化氢过多,会生成多氯化物等副产物。乙炔和氯化

电石乙炔的性质(一)..

电石、乙炔等材料的物化性质 一.产品及原料的物化性质 1.产品(乙炔) 1.1物理性质 1.1.1在常温常压下,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工业品因含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毒,并且具有特殊刺激性臭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等许多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比空气略轻。乙炔与空气能在很宽的范围内( 2.3-81)×10-2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迟滞时间只有0.017秒。 1.1.2主要物理常数 密度:(0℃,100kpa) 1.17㎏∕m3 比重:(对空气) 0.9056 (对氧气) 0.8194 自燃点:305℃ 沸点:(或冷凝点) -83.66℃ 熔点:(或凝固点) -85℃ 临界温度:35.7℃ 1.2 化学性质 1.2.1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分子式C2H2,结构式H-C≡C-H,乙炔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分子量26.4,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1.2.2乙炔分子中碳与碳是三键相连,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发

生加成、氧化、聚合、金属取代等各种反应,还能与许多有机物进行反应。 a、加成反应: 可以跟Br?、H?、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如与Br?的加成,现象:可以使溴水褪色或Br?的CCl?溶液褪色。利用乙炔与HCL加成,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就可以得到氯乙烯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就能得到通常所说的聚氯乙烯(PVC)。 b、氧化反应: 可燃性:2C?H?+5O?→4CO?+2H?O(条件:点燃),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聚合反应: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在适宜条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但苯的产量不高,副产物又多。如果利用钯等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作催化剂,乙炔和其他炔烃可以顺利地生成苯及其衍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乙炔也能与烯烃一样,聚合成高聚物-----聚乙炔。 d、金属取代反应(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 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AgC≡CAg)和棕红色乙炔亚铜(CuC≡CCu)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 其他化学特性: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 . 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出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出口炉设有挡屏和电弧打眼架,出炉口的上方设有排烟罩,用通风机抽出出炉时产生的烟气。 3、电炉冷却、破碎及包装 熔融电石在电石锅内用顶车机拉至走廊或包装间进行冷却,电石砣凝固后,用桥式吊车和单抱钳将电石砣吊出,放在铸铁地面上冷却,冷却到适度后将电石破碎到合格粒度,然后分等极进行包装,送入成品库。

电石生产工艺论文

电石的生成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发。一般多采用电热发,电石的原料是生石灰和碳素元素(焦炭、无烟煤和石油等),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由电炉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密闭电炉中加热至2300摄氏度,一次下列反应生成电石:CaO+3C →CaC2+CO,熔化了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关键词:电石石灰焦炭电极

1.绪论 (1) 1. 1 电石的性质 (1) 1.2. 电石的用途 (2) 2. 电石生产主要设备 (2) 2.1 电石炉的类型 (2) 2.2 埃肯电石炉 (3) 2.2.1埃肯电石炉简介 (3) 2.2.2 电炉炉体 (4) 2.2.3组合式把持器 (4) 2.2.4电极压放程序 (7) 2.2.5电路低压供电设备 (7) 2.2.6炉盖 (8) 2.2.7加料系统 (8) 2.2.8水冷却系统 (9) 2.2.9液压装置 (9) 2.2.10电炉自控系统 (9) 2.2.11碳材干燥 (10) 3. 电石生产的原料 (11) 3.1 焦炭 (11) 3.2 石灰 (11) 3.3 电极糊和电极 (12) 3.3.1电极的特性 (12) 3.3.2 电极糊 (12) 3.3.3 制造电极糊的原料 (12) 3.4 电极的烧结 (13) 4.4.1电极糊烧结过程 (13) 4. 电石生产工艺中工序流程 (13) 4.1 碳材干燥 (13) 4.2 配料站工艺流程图 (14) 4.2.1配料站物料流程图(见下页) (14) 4.2.2流程说明 (15) 4.3 电石及破碎物料流程 (16) 4.4 电石生产 (17)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教案乙炔的制备

乙炔的制备 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沪教版适用地区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乙炔的制备 学习目标1、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 2、掌握乙炔的的性质; 3、了解乙炔的用途; 学习重点1、掌握乙炔实验室制法。 2、掌握乙炔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1、结构与性质的本质联系,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 学习过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 2、掌握乙炔的的性质; 3、了解乙炔的用途; 二、实验试剂及仪器 仪器:止气夹,双孔胶塞,单孔胶塞,水槽,导气管,试管,尖嘴导管,酒精灯,医用针管 药品:电石,体积比为20﹪的乙醇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三、实验步骤 1、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2、⑴先按上图将乙炔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连接好,并检查气密性。 ⑵向除杂装置中装入CuSO4溶液。 ⑶向发生装置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电石(约4小颗)。用医用针管吸2\3的20﹪乙醇溶液,排出针管中的空气。然后将针管插入胶塞,实验开始应缓慢推下针管活塞。 四、反应原理 实验室中,乙炔是由电石与水作用制得的,反应式如下: CaC2+2H2O→C2H2+Ca(OH)2。 工业电石中常含有硫化钙、磷化钙和砷化钙等杂质,它们与水作用可以生成硫化氢、磷化氢和砷化氢等恶臭、有毒的还原性气体,它们不仅污染空气,也干扰乙炔的性质实验。 五、收集气体方法1、 1、排水集气法 六、现象 1、反应很剧烈,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很快就收集得到一试管无色的乙炔气体了,但反应还在继续,产生很多气体,来不及收集就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浪费了 2、可以闻到臭鸡蛋味。 七、注意事项 ⑴针管中的空气应注意排除尽,否则乙醇溶液将会漏进试管中,使得反应不容易控制。 ⑵点燃乙炔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爆炸。 ⑶大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相应的记录。 八、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几个问题 1、大家注意观察CuSO4溶液中有什么生成?是什么物质? 答、有黑色沉淀产生,是CuS沉淀。 2、乙醇溶液与电石反应和纯水与电石反应反快慢比较? 答、乙醇溶液与电石反应生成乙炔的过程较乙炔与水的反应缓慢。 3、我们将导气管先后通入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中,大家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答、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颜色都褪了。 九、例题精析 【例题1】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

33000KVA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规程

33000KVA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规程 编制:电石项目处 审核: 批准: 20年月

目录 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产品说明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五、生产原理 六、生产工艺操作 七、开炉和停炉 八、正常生产的工艺条件 九、产品消耗量及产品产量 十、三废治理及环保措施 十一、事故紧急停产原则 十二、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十三、生产工人应遵守的技术文件 十四、33MVA电石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十五、工序安全注意事项

33000KVA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规程 一、范围 本规程阐述了33000KVA密闭电石炉的基本生产原理和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33000KVA密闭电石炉工序。是33000KVA密闭电石炉工序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从事电石生产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二、规范性引用资料 《电石生产及其深加工产品》.熊谟远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6月第一版 2001年6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三、产品说明 1、名称:学名碳化钙,俗名电石。其中含碳化钙约65-85%,其余为杂质。 2、分子式:CaC 2 3、分子量:64.1 C 4、结构式:Ca 5、基本理化性质 C 5.1外观:化学纯的碳化钙几乎为无色透明的晶体,极纯的碳化钙结晶为天蓝色大晶体。工业碳化钙为不规则块状体,其色泽与纯度有关,有灰色的、棕黄色的、黑色的,碳化钙含量较高时呈紫色,其新断面呈灰色,若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则呈灰白色。 5.2相对密度:电石的相对密度决定于碳化钙的含量、电石的纯度越高,相对密度越小。 5.3溶解度:电石不溶于任何溶剂。 5.4溶点:电石的熔点随电石中CaC 2含量而改变。纯CaC 2 熔点为2300℃,电石 中CaC 2含量一般在80%左右,其熔点在2300℃左右,CaC 2 含量为69%时,熔点最 低为1750℃,影响电石熔点的因素取决于杂质的量和性质。 5.5导电性:其导电性与电石纯度有关,CaC 2 含量越高,导电性能越好。电石的导电性能与温度也有关系,温度越高,导电性则越好。 5.6化学性质:电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多种气体、液体发生反应。 5.6.1 电石遇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电石生产工艺

一、电石的生产工艺 电石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CaO+3C→CaC2+CO。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电石工业诞生于19 世纪末,迄今工业生产仍沿用电热法工艺,是生石灰 (CaO)和焦炭(C)在埋弧式电炉(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产生的高温反应制得,同时生成副产品一氧化碳(CO)。 电石生产的基本化学原理CaO+3C→CaC2+CO 式中可见电石生成反应中投入的三份C,其中二份生成CaC2,而另一份则形成CO, 即消耗了1/3 的炭素材料. ⑴石灰生产 生石灰(CaO)是由石灰石(CaCO3)在石灰窑内于1200℃左右的高温煅烧分解制得:CaCO3→CaO+CO2 ⑵电石生产 电石(CaC2)是生石灰(CaO)和焦炭(C)于(电石炉)内通过电阻电弧热在1800~2200℃的高温下反应制得: CaO+3C→CaC2+CO 电石炉是电石生产的主要设备,电石工业发展的初期,电石炉的容量很小,只有100~300KV A,炉型是开放式的,副产品CO 在炉面上燃烧,生成CO2白白的浪费。 电石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原材料的运输、准备过程及生产的过程中都

石灰氮生产工艺流程

石灰氮生产工艺流程前言目前,国内生产石灰氮主要有三种炉型固定炉沉降炉回转炉。固定炉在我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技术比较成熟,但其缺点是间歇生产一个生产周期为小时,产品总氮含量为。回转炉在我国近几年才采用,其连续生产性比较高,工艺流程合理,加入的原料为粉状,出来的产品也接近粉状。但该产品质量较低,产品总氮含量约,该工艺易粘窑,要求原料的粒度较严格。采用沉降炉法连续生产石灰氮,该产品质量较高,总氮含量为左右,且质量均匀稳定。该工艺控制较简单,大修周期长。国内生产石灰氮的三种氨化炉在工艺上都比较成熟,但沉降炉生产石灰氮是保证产品质量最佳的工艺。日本生产石灰氮的工业装置是沉降炉,效益很好。我国的沉降炉生产方法与日本的生产方法相似,该采用沉降式氮化炉生产石灰氮的最佳工艺设计亚生产过程的基工艺生产技术成熟可靠原料利用率高。本原理采用沉降炉法生产石灰氮,是将配好的炉料电石十萤石细粉,通过撒料器的回转运动,将炉料均匀撒入充满了。报告目录第一章石灰氮产业相关概述第一节石灰氮概述一理化性质二质量标准第二节石灰氮包装储运第三节石灰氮安全事项第三节石灰氮主要用途分析第四节石灰氮制法第二章年中国石灰氮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分析法第一节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季度更新二消费价格指数按月度更新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四恩格尔系数年度更新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七中国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八对外贸易进出口第二节年中国石灰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石灰氮行业政策分析二进出口政策分析第三节年中国石灰氮行业社会环境分析一人口环境分析二教育环境分析三文化环境分析四生态环境分析五中国城镇化率六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第四节年中国石灰氮行业技术环境分析第三章年中国石灰氮产业运行状况分析第一节年中国石灰氮产业发展综述一世界石灰氮市场分析二石灰氮生产的历史回顾三石灰氮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第二节年中国农用石灰氮。编号液氮专题资料总计份。定价元,全国范围内包邮费货到付款。本套技术包括以下所有氨氮包括液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混液输送恒温测量系统一种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混液输送恒温测量系统,其所述的液体混合输送装置它包括三通接头和一根横截面呈节状收体混合输送装置和自动恒温装置,在其中空状的底盒内设置着左右排布的自口的二通管构成自动恒温装置由两块铝合金组成的盒状体,动恒温机构和安置着测量电极的测量池,同时在底盒的背面设置着加热机构。不仅体积小,重量轻,保持了液体混合的均匀性不需要经常检查和补能源消耗少省去了机械式搅拌机构恒温水浴。维护少,充水浴水分管路中不存在气泡影响测量精确度,使温度控制更精确,测量精确度更好。克服原装置测量池因与恒温水浴距离大,泵送的恒温水能量损失大,测量池热平衡能力差,测量精确度较差的技术现状。用于实现钢液钒氮合金化的包芯线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炼中用于实现钢液钒氮合金化的包芯线,可在钢液。集中控制包括工艺条件,电气参数,电极压放,空心电极和原料及配料的输送等,使电石炉操作经常处于最佳状态,保持稳产高效。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分子式为,外观为灰色棕黄色黑色或为工,褐色块状固体,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利用电石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医药提供原料。它的主要用途有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例如合,,业农业成橡胶人造树脂丙酮烯酮炭黑等同时乙炔一氧焰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和切割。加热粉状电石与氮气1 / 6 时,反应生成氰氨化钙,即石灰氮,加热石灰氮与食盐反应生成的氰熔体用于采金及有色金属工业。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碳化钙俗称电石。电石本身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能导电,纯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导电性愈好。度愈高,电石是有。年月浙江跃飞万吨电石项目开工年月荣达化工万吨电石项目开工年月全球首个发电厂联产电石项目落户太原年月甘肃玉门签订万吨电石项目年月陕西神木万吨电石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年月白雁湖化工大型密闭电石炉投产年初山西陵川落地年产万吨电石项目年月天祝万吨电石项目一期开工年月山西电石产业调整首个项目投产年月初内蒙古君正电石白灰项目投产年月伊东集团东兴化工电石项目电石炉点火成功第九章年电石企业的发展动态我国电石企业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我国主要电石生产企业的介绍第十章年电石的应用领域分析聚氯聚乙烯醇氯丁橡胶乙炔炭黑石灰氮第十一章电石产业投资风险国内电石市场尚未回暖电石法存在巨大风险煤制烯烃构成潜在威胁第十二章年我国电石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电石行业发展存在的问

乙炔气生产安全

乙炔生产安全 乙炔,俗名电石气。它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五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杂质(磷化氢)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体相对密度0.91(空气=1)。液体相对密度0.6181(-82℃)。稍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乙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起加成反应,容易聚合。乙炔在氧中燃烧可产生高温(3 500℃)和强光。 乙炔是易燃气体,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2.55%~80.00%(体积)。当压力超过0.15MFa时很易发生爆炸。乙炔的点火能很小,其最小点火能为0.02mJ。 最常见的乙炔一氧焰,用于金属的切割、焊接及金属表面喷镀。乙炔还作为石油化工的原料,用来制造聚氯乙烯、氯丁橡胶、醋酸、醋酸乙烯酯等。 工业上制取乙炔的方法很多。如电石法、甲烷裂解法、烃类裂解法等。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电石法生产乙炔。电石法生产乙炔按电石和水接触的方式分类,可分为电石入水式(又称湿式)、水人电石式(又称干式)和排水式三种,国内目前以电石入水式居多。从节约能源,提高电石利用率、减少污染并有利于安全管理的角度看,溶解乙炔气瓶与移动式乙炔发生器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我国正推广使用溶解乙炔气瓶。电石法生产乙炔工艺如图所示。加入到发生器中的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炔气,生产的粗制乙炔气经气液分离后进入气柜储存,气柜内的乙炔除去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后成为精制乙炔,再除去水分后进入压缩机,加压至2.5MPa的乙炔气再经除油和除水后送至用气装置或乙炔充装台。

电石法生产乙炔工艺流程图 (一)职业危害 乙炔的爆炸极限范围很宽,最小点火能的数值很小,因此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乙炔与空气或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氯和氟也发生爆炸性反应。乙炔含磷化氢越过0.15%时,遇空气容易自燃。乙炔聚合时放出热量,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如不加以控制,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乙炔分解爆炸反应。一般物质分解时是吸热的,而乙炔分解时却是放热的。常压乙炔一般不会分解,加压乙炔则极易分解。压力越高,越容易发生分解、爆炸,且分解温度随压力的升高而迅速下降。乙炔与多种金属接触能生成危险的金属炔化物。在—定条件下生成的乙炔银、乙炔铜或乙炔汞等,受到撞击摩擦或在干燥状态下升温都可导致强烈的分解、爆炸。 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人可引起单纯窒息。暴露于20%浓度(乙炔)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人高浓度时,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时,毒性增大。(二)预防措施

全密闭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全密闭电石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简述 电石生产将分为原料贮运、炭材干燥、电石生产、固态电石冷却、破碎、储存及电极壳制造几个工序。 (1)原料贮运 电石生产主要原料焦炭、石灰、电极糊均由汽车运入厂区,经地中衡计量后贮存。焦炭采用露天堆场和焦棚贮存,贮存周期按14天计,贮量为5000t;石灰采用地下料仓贮存,贮存周期按2天计,贮量为850t;电极糊贮存在电极糊厂房内,贮存量为8t。 焦炭干燥时由装载机送到受料斗中,经带式输送机及斗式提升机送到破碎筛分楼筛分,5-25mm通过带式输送机送至炭材干燥中间料仓。 0-5mm用小车送至电厂、空心电极或炭材干燥焦粉仓供热风炉使用;石灰需要时经带式输送机送至石灰破碎筛分楼进行破碎筛分。破筛后8~45mm的石灰大倾角输送机送至配料站配料。0~8mm的石灰送至石灰粉仓;电极糊经破碎机破碎后用专用小车运往电石厂房。 (2)炭材干燥 合格粒度(≤25mm)焦炭由胶带输送机分别送入湿焦炭仓,再由电机振动给料机把焦炭送入回转干燥机进行烘干。经过烘干后的物料由胶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送往配料站,储存备用。 烘干炭材的热量由热风炉供给,达到400~600℃,炭材物料流入烘干机内,由回转干燥机转动,其内部栅格式扬板使物料均匀扬起,使热风与物料充分接触,热风把物料中水份带走,起到干燥物料作用。热风炉以煤为燃料。用过的热风低于160℃进入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净化排空,收集的炭材粉被送入炭材粉仓,再由汽车送至厂外。除尘后的废气达标经烟囱排空。 在炭材干燥设备选用φ2.2×15m,能力为12t/h台的回转干燥机两台,每台每天生产1-2班,全年工作日为330天。 (3)电石生产 合格粒度的石灰、焦炭由仓口分别经配料站块料仓下的振动给料机又经称重斗,按合适的重量配比,由振动给料机分三层经长胶带式输送

乙炔_电石气_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危化品名称】:乙炔 【中文名】:乙炔;电石气 【英文名】:acetylene 【分子式】:C2H2 【相对分子量】:26.04 【CAS号】:74-86-2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97.5%。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2.1 【引燃温度】:305 【爆炸上限】:80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特性 【熔点】:-81.8(119kPa) 【沸点】:-83.8 【相对密度(水=1)】:0.62 【相对密度(空气=1)】:0.91 【饱和蒸汽压】:4053(16.8℃) 【辛酸/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燃烧热】:1298.4 【临界温度】:35.2 【临界压力】:6.14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聚合危害】: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燃烧分解产物】:

电石的生产原理及过程

电石生成原理及过程 (一)电石生产工艺过程 烧好的石灰经破碎、筛分后,送入石灰仓贮藏,待用。把符合电石生产需求的石灰和焦炭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用斗式提升机将炉料送至电炉炉顶料仓,经过料管向电炉内加料,炉料在电炉内经过电极电弧垫和炉料的电阻热反应生成电石。电石定时出炉,放至电石锅内,经冷却后,破碎成一定要求的粒度规格,得到成品电石。在电石炉中,电弧和电阻所产生的热把炉料加热至1900-2200℃,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 CaO+3C=CaC2+CO+10800千卡 (二)电石炉生产工艺 1、配料、上料和炉顶布料 合格的原料由原料加工车间经计量、配料后,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电炉车间料仓内,由炉顶布料设施、固定胶带输送机和环形布料机将料送入炉顶环形料仓。炉顶布料设施按需要把炉料布入料仓,由电炉加料管分批加入电炉内。 2、电炉 半封闭电石炉是由炉体、炉盖、电极把持器、电极压放和电极升降装置等组成,是生产电石的主体设备。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电极的压放为油压控制,采用单层油缸抱紧提升电极锥形环油缸压紧导电鄂板,电极的正常升降由四楼三台卷扬机控制,电极的升降、压放、抱紧、下料控制全部在二楼操作室按电钮控制。 电炉由变压器供电,炉料在电炉内经高温反应生成电石,并放出一氧化碳气体,生成的电石由出炉口排出,用烧穿器打开出炉口,熔融电石流到冷却小车上的电石锅内。 出口炉设有挡屏和电弧打眼架,出炉口的上方设有排烟罩,用通风机抽出出炉时产生的烟气。 3、电炉冷却、破碎及包装 熔融电石在电石锅内用顶车机拉至走廊或包装间进行冷却,电石砣凝固后,用桥式吊车和单抱钳将电石砣吊出,放在铸铁地面上冷却,冷却到适度后将电石破碎到合格粒度,然后分等极进行包装,送入成品库。

电石法乙炔生产中气体的净化

工业防毒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电石法乙炔生产中气体的净化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1.5

目录 第一章净化方法概述................................................... - 1 - 1、吸收的概述..................................................... - 1 - 2、吸收的定义..................................................... - 1 - 3、吸收的分类..................................................... - 1 - 4、吸收的设备..................................................... - 2 - 5、吸收的特征..................................................... - 2 - 6、吸收的优缺点................................................... - 3 - 第二章吸收的基本理论................................................. - 3 - 1、气液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 3 - 2、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 3 - 3、吸收过程的机理——双膜理论..................................... - 5 - 4、传质过程的机理——物质扩散..................................... - 6 - 5 、影响吸收的因素................................................ - 7 - 6、化学吸收....................................................... - 8 - 第三章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背景......................................... - 9 - 1、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流程......................................... - 9 - 2、电石法乙炔生产工艺的原理...................................... - 10 - 3、有害气体及其最大允许量........................................ - 11 - 第四章废气的净化工艺................................................. - 12 - 1、废气的净化工艺种类............................................ - 12 - 2、净化工艺的比较................................................ - 14 - 3、液体喷淋式净化................................................ - 15 - 4、影响液体喷淋式净化的主要因素.................................. - 16 - 5、次氯酸钠溶液配制.............................................. - 16 - 6、清洗和配制的过程注意事项...................................... - 19 - 参考文献............................................................. - 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