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学过程管理

第四章教学过程管理
第四章教学过程管理

第四章教学过程管理

第一节关于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托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树

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学制年限

第一条学院实行学分制。高职学制年限为:

(一)基本学制2年或3年。

(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4或5年。

(三)学生在校有效学籍时间最多不超过7年(应征入伍者除外)。

新生入学注册

第二条新生入学注册

1、凡我院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及学院规

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交纳学费及各项费用。

2、统一安排的新生报到工作结束后,各系新生辅导员要及时调查、了解未

按时报到新生的情况,并于新生报到一周内将经调查、了解后确定的未按时报到

新生的名单报教务处。

3、教务处根据各系新生辅导员重新整理的新生报到名单编排学号,确定新

生花名册(定稿)。

4、各系新生辅导员根据新生花名册(定稿)为学生办理学生证、校徽、火

车票优惠卡(市外省内学生)等,指导学生填写学生证。

5、入学报到之日至两周内未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

将填写好的《学生证》及交费收据收齐后,由辅导员持《学生证》和交费收据到

所在系办公室对照学生名册,办理学籍注册手续,经教学秘书审核后,在《学生

证》上加盖“注册”印章。

6、在办理入学注册手续时,如发现《学生证》填写内容与学生名册不一致

情况,应暂缓注册,待查明原因后,再予办理。

在校生的学期注册

第三条在校生的学期注册

1、开学第一周,各辅导员以班为单位,将学生的学生证、交费收据收齐,由教学秘书为已交纳学费及各项费用的符合注册条件的学生注册。

2、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应认真审查每一位学生的注册条件,因疏于审查而导致的后果,由辅导员和教学秘书承担责任,系主任负领导责任。

3、开学第二周,辅导员将未按时报到及未交纳学费的学生名单(注明原因)交所属系教学秘书,教学秘书将汇总后的名单交教务处。

暂缓注册及不予注册

第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暂缓或不予注册

1、新生未办理请假手续,不按时报到者暂缓注册。

2、新生入学报到后,在复查期间发现有不符合录取条件者,不予注册。

3、新学年开学后未按时如数交纳学杂费或其它应交费用者,暂缓注册,超过两个月的不予注册(经系同意缓交者除外)。因故不能如期交费注册者,必须申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须提供当地民政部门证明),请假的必须办理请假手续。

4、无正当理由,开学时未按学校规定时间报到超过三天者暂缓注册,对该错误认识不好者不予注册。

5、上一个学期(含假期)有违纪行为,组织上未作处理结论者,暂缓注册。如因学生个人原因造成延期处理逾两周以上者,不予注册。

6、上学期遗留问题尚未解决者,暂缓注册。

7、因学籍变动,《学生证》未予更换者,暂缓注册。

8、办理休学或停学手续后,休(停)学期未满即返校者,不予注册。

9、学校安排的应在假期完成的理论或实践学习任务,在开学时未按要求完成者,不予注册。

未注册者的处理

第五条未注册者的处理

1、未经请假逾期两周未办理注册手续者,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2、缓期注册逾两个月或未予注册者,平时学习成绩不作登记,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3、未注册期间,不能享受在籍注册学生有关待遇,不能参加各种奖学金评定,学校不授予个人荣誉称号。

4、未注册超过一个学期者作退学处理。

5、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学期未获注册,学院不作就业推荐,不发就业报到证,毕业时不发给毕业证书。

6、当学期未加盖“注册”印章的《学生证》,不能作有效证明使用。

注册时间及要求

第六条时间及要求

1、新生入学注册在入学两周内办理。

2、在校生的学期注册在开学报到后第一、二周办理。

3、对不向辅导员提交《学生证》和有关交费凭证的学生,不得为其办理学期注册手续。

4、各系应对学生学期注册情况加以记载,对未注册的学生要有原由记录,经由本人及主管系领导签字后,将未注册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5、因未交费等原因不能注册者,应提出申请并尽快筹集资金,在两周内交费注册。无法在短期内筹足资金可提出休学或暂时中断学习申请,经学院批准后可暂时离校。

6、因未交学费等原因不能注册又不离校者,取消各科考试资格,已参加考试者其成绩无效。

考勤

第七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讲授、考试、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军事训练、时事政治学习,都要进行考勤,学生因故不能参加的,事先必须请假。未请假或请假未准而擅自不出勤者,均以旷课论。

(一)教师应根据学院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的出勤情况将纳入平时成绩考核,教师对学生旷课等情况应及时向学生所在系报告,由系教务员登记累计。

(二)学生旷课时间按课表规定的上课学时计算(含生产劳动、军事训练、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等)。对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达到或超过10学时的,按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处理。

对一学期内旷课累计达到或超过10学时的,分别给予下列处分:

1、旷课10——19学时,给予警告处分;

2、旷课20——29学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3、旷课30——39学时,给予记过处分;

4、旷课40——59学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5、因旷课被多次处分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三)学生选课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

1、平时作业有30%以上未按时完成;

2、实验课缺课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以上;

3、无正当事由或未经系同意,课堂缺课学时达到总学时的1/3以上;

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相应课程成绩以“0”分记载,不参加正常补考,该课程重修。

第八条学生因病请假应持医务室或医院证明。请病假在二天以内的由班主任(辅导员)批准,一周以内的须由系批准,一周到二周内须经学生处批准,二周以上须由教学副院长批准。

(一)学生一般不准请事假。有特殊原因必须请事假,应事先办理请假手续,请事假二天以内由班主任(辅导员)批准,三天以上一周以内由系审批,事假一般不得超过一周。

(二)请假期满,请假学生须及时向有关部门销假。需要续假时,其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续假批准与否,应回复学生本人。

(三)学生请病假、事假的申请书、医院证明及有关负责人审批意见应存系办公室备查,学生一学期内请病、事假累计超过一个月时,应报教务处备案,累计超过本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的,按第十二条规定办理。

(四)自行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学生在校期间无论何种原因离校,均应如期返校并向所在系报到,逾期两周以上(含两周)未返校并报到者,视为放弃学籍,按自动退学处理。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九条学生必须参加所修读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自行选读的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一)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口试等。除主干课程由学院决定其考核方式外,其他课程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要求由主讲教师确定,报系批准。

凡考试、考查的课程(包括单独设课的实验课技术实践课)皆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及格以上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二)学生某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阶段性检测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含实践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阶段性检测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成绩(含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任课教师应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各门课程最后确定的总成绩中,优秀率(85分以上)原则上不超过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不超过30%。

(三)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四)公共体育课采用合格或不合格记分。学生体育课的考核成绩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学生因体残、体弱上保健体育课,须有校医务室诊断证明,经班主任(辅导员)审核、体育教研室批准方可安排。

第十条学生修读的课程若成绩评定不及格,各系安排一次补考、补考不及格必须履行相应手续后重修。同一课程可允许申请重修二次。第一次重修的课程成绩按重修的实际成绩记载;第二次重修的课程成绩,及格的按60分记载,不及格的按第二次重修的实际成绩记载。

第十一条对学有余力,申请以自修方式攻读课程的按如下规定办理:

(一)要求以自修方式攻读自己已选定课程(申请课程有先修课要求的,申请者必须先行取得先修课学分)的学生,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二周填写《自修课程申请表》一式两份向课程开出系提出申请。经任课教师考核并同意,所在系批准后方可免听,一份存开课系,一份送任课教师。

(二)被批准自修的学生可以不听课,但应主动与任课教师保持联系,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自修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参加课程考试。

(三)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时事政治学习、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体育、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以及各系特殊规定的其他课程,不得申请以自修方式取得学分。

第十二条学生可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经学院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十三条学生旷课、缓考、旷考和考试作弊的处理办法:

(一)在全程考勤情况下,学生无故缺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时,除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外,不得参加课程考试,该课程成绩以“0”分记;在抽查考勤情况下,有3次抽查未到课的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考试,该课程成绩以“0”分记。

(二)学生因病或其他个人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课程考试时,应在考试前书面向系申请缓考。因病请假须持校医务室或医院证明,学生在课程开考后,交送的病假证明无效。缓考课程的成绩记录为“缓考”。

被批准缓考者须向系申请参加下一次该门课程的考试。学生在获得该次考试成绩后,评定该课程总成绩。学生在校期间未完成该门课程的考试,“缓考”成绩在毕业审查前将以“0”分记。

申请未准或擅自不参加考试皆以旷考论。

(三)凡旷考的学生,该次课程考试成绩以“0”分记,并计入该课程总成绩的评定。在旷考学生认识错误之后,经本人申请,系批准,并履行相应手续后,可参加该课程重修。

(四)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严禁考试违纪作弊。学生在课程考试时违纪作弊,该课程总成绩以“0”分记,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确有悔改表现的在撤销处分后可获得重修机会。

由他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生一律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四条学分绩点

为更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在计算学生学分的同时计算其“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如下:

(1)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该课程绩点。

(2)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课程绩点)/该学期修读课程学分总数(3)课程绩点的折算方法如下:

课程分数与课程绩点换算表

注:考试成绩每增加1分,绩点增加0.1。

休学与复学

第十五条学生申请休学或学院认为须休学者,可予休学。

学生休学一般以一年为期(因病休学经学院批准,可连续休学两年),累计不得超过两年。休学时间从学生办理休学手续时算起。休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时间。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因病停课治疗休养占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

(二)根据考勤,一学期请病假、事假缺课累计超过本学期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三)因特殊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学习,学院认为必须休学者;

(四)应征入伍者。

学生本人申请休学的,由学生书面申请(因病休学的需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等材料),学生所在系签署意见,教务处批准。

第十六条休学学生的有关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休学学生必须自休学生效之日起一周内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院保留其学籍。

(二)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生的待遇。

第十七条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学生因特殊困难可申请离校保留学籍一年。

修满一年或二年的高职学生为增加专业社会实践经验而提出保留学籍的,须持接收单位证明、本人申请书、家长签署的意见,经系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可以办理离校保留学籍一至二年参加社会实践。

学生保留学籍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待遇,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时间。

第十八条休学、保留学籍的学生复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学生休学期满,应于学期开学前向学院申请复学。因病休学的学生须持县级以上医院诊断恢复健康的证明,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二)保留学籍学生在期满前一个月,向学院申请复学,并附上保留学籍期间所在地街道(乡)政府或接受单位开具的本人行为表现证明,经教务处审核后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三)学生在休学、保留学籍期间如有严重违法违纪的,学院将取消其复学资格。

第十九条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休学、保留学籍期间,不得参加课程考试。

第二十条学院不对学生保留入学资格、休学、保留学籍期间发生的事故负责。

辅修第二专业

第二十一条学生可以辅修第二专业,具体办法按照《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实施细则》办理。

转专业,转学

第二十二条学生具备以下条件者,可以提出校内转系、转专业的申请:(一)学生确有拟转入某专业的特长和兴趣,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具体标准由转出、转入系确定);

(二)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证明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拟转入专业学习者;

(三)学院或系根据需要调整专业时,学生可以提出转系、转专业要求。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不予考虑转系、转专业。

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

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学院认为无正当理由者;

(四)正在休学、保留学籍的学生;

(五)应退学的学生。

第二十四条转系、转专业的人数由各系视各专业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转入同年级,凡转入低一年级的学生应按转入的专业和年级学费标准交纳学费。学生

在校学习期间,只能转系、转专业一次。

第二十五条转系、转专业,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学生转系转专业一学年办理一次。

接收转系转专业学生的系应于每年五月公布本系所属专业能够接受转系、转专业的人数、条件考核时间、地点、科目。为保证全院的教学秩序,各系不得提前进行接收转系、转专业学生的工作。

(二)申请转系、转专业的学生需填写转系、转专业申请表一式两份,在每年五月向所在系申请,在拟转入系报名,接收系组织考试考核或面试。学生应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持学生证和拟转入系的考试通知单参加考试或面试;到时不参加者,不允许补考,此次申请作废。

(三)接收系应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全面审查,合格者予以批准;将拟接受转入学生的名单于六月初送交学生所在系办公室,并将学生所填申请表一份交教务处审批。被批准转专业的学生,在下学年开学前到教务处办理转系、转专业手续,正式成为转入系专业的学生。

被批准转系、转专业并已办理手续者,不得申请转回。

(四)因转专业需延长学习年限者,需附学生本人申请,接受系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此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为五年。

(五)学生原所在系将学生学籍表原件于新学年注册前交给转入系,学生原所在系存复印件。

(六)凡被批准转系、转专业的学生皆应参加原专业期末考试,如考试不及格的课程属转入专业的必修课,必须重修;不及格课程的学分数或学分绩点若达到了退学的规定者,原则上也应予退学。

(七)学生因身体方面的原因,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不能在所学专业继续学习,需转系、转专业的,由学生本人申请,附医院诊断证明、所在系签署意见,由拟转入系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办理转系、转专业手续。

(八)学生转系转专业前所修的课程成绩将如实记载在成绩库中,接受系应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学生原专业所修课程的课程类别进行认定。

第二十六条学生转学的条件:

(一)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如患病或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申请转学。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转学:

1、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应予退学的;

3、无正当理由的;

第二十七条转学的办法。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所在地公安部门。

(一)本院学生要求转学时,须由学生本人申请,系同意、经教务处批准,再由本人联系或学院推荐,拟转入学校审核报批。具体手续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

(二)学生转学的手续,一般在每学期末申请办理,以保证学生在新学期到转入校学习。

退学

第二十八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学:

(一)在校期间补考后,学生每学期最低应完成12学分的学习,第一学年累计学分低于24学分;二学年累计低于48学分的;三学年累计低于72学分的;因旷课被多次处分的学生。

(二)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院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三)休学期满,在学院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四)经学院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五)超过学院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隐瞒既往病史而录取在限考专业、不能坚持学习的;

(七)在学院规定的在校最长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八)本人申请退学的。

凡因上述原因退学的学生,由学生所在系提出报告并附有关材料,教务处审核,院长办公会审批,同时报省教育厅备案。对学生的退学处理学院要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达本人,无法送达的在校内公告。此类退学,对学生不是一种处分。

第二十九条学生退学的善后事宜,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退学或因其他各种原因处理离校学生,必须在退学通知送达或公告之日起三天内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户籍所在地。

(二)对学满一年以上但未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而退学的学生,发给肄业证书。

(三)逾期不办理离校手续的由学院有关部门注销其在校各种关系。不发肄业证书。

(四)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按《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申诉管理办法》办理。

毕业、结业、肄业

第三十条学院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全面鉴定和审核。鉴定和审核内容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其重点为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劳动态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学分,德、智、体、美达到毕业要求,由系提出毕业生毕业初审意见,教务处审核,学院批准后发给毕业证书;拟提前一年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者,学生本人须于拟毕业前一年九月底前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系初审,教务处审核、学院审批。提前毕业学生可准备专升本或离校参加工作。凡批准提前毕业的学生学籍列入毕业年级,届时修不满学分者,按结业生处理。

第三十一条对完成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的学生,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第三十二条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修业期满而未按规定修满学分的学生按下列办法办理:

(一)学生在校期间所修的必修课程中有一门以上(含一门)虽经重修仍不及格,则不能毕业,只能结业。

(二)因课程(未经重修)或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先发给结业证书离校。结业后二年内,经重修、重新答辩合格者,由学生本人申请,附一年操行证明,系初审,报教务处审核后学院批准发给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中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不及格课程一般应申请以旁听方式重修,特殊情况下可申请以自修方式重修,自修之前须办理相应手续。

凡按规定回校重修课程的结业生,其食宿、旅费自理。

(三)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或修业期满,学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但未达到结业标准的学生,发给肄业证书;学习不满一年者出具学习证明。

第三十三条毕业(辅修)证书及结业证书的发放,每年进行一次。毕业、结业、肄业证书遗失或损坏不能补发,经学生本人填写申请表,系初审,教务处审定复核,学院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学籍处理程序

第三十四条凡涉及休学、复学、提前或延期毕业、辅修、跳级、申请留(降)级、退学、转专业、转学、专科升本科等各种学籍异动的,或因在学习期间出国、应征入伍等影响学业正常进行的,以及其他涉及学生自身学业问题的情形,一律须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学生家长(监护人)签字同意,经班主任(辅导员)初审,系审核,教务处审定,上报主管院长批准,对学生的退学处理报院长办公会审批。

第三十五条有关学籍问题的申请、咨询、诉求的受理单位为学院各系。有关学籍问题的处理,经办单位为学生所在系(系务会),审定部门为学院教务处(学籍处理工作联席会),并上报主管院长批准,对学生的退学处理报院长办公会审批,同时报省教育厅备案,教务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各系承担公示和执行职责,并负责通报学生班级主任(辅导员)、学生本人及家长。

第三十六条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院不再受理提出的申诉。

第三十七条本细则适用于学院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专科学生,其

它层次类别的学生参照执行。

第三十八条本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从二00五年九月一日起执行。

第二节关于课程管理的暂行规定

为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现就课程管理做出如下暂行规定:

1、系所属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所规定的学时、内容、考核方式等开设,未经批准,任何系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2、学期末,教务处将按照教学计划所列内容安排各专业下学期所开课程,并统一编制课程总表。

3、在编制学期课程表时,应依照教学规律,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对于外语课和专业课,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原则上不采取合班课教学的形式,有些专业课具备条件的,可以开合班课,但合班人数不得超过100人。

4、在教学运行表和课程总表确定后,由各系编制教师工作量情况表,以便做出全院本学期教学成本预算。

5、课程表确定之后,任何系、班级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停课,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停课时需按下列程序进行审批:班级一次性临时停课须经教务处处长批准,全系停课一天之内须经教学副院长批准,停课二天以上须经院长批准。如遇学院举行大型活动需要停课时必须由院长批准。

6、教学运行表和课程表确定后,系和专业未经批准不得更改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如因特殊需要,须对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和考核方式进行调整的须由系提出申请经教务处审核、教学副院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7、课程表确定后,教师所在系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教师因公、因病、因事需临时调整授课时间的,应由教师本人提前一周填写《调课申请表》,经系主任同意、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变动授课时间。教师因公、因病、因事不能授课者,应由系在不改变原课程表的条件下,选派其他教师代课或接替授课任务,并报教务处备案。如因师资配备问题停课时,须按本规定第5条执行。

8、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如出现任课教师不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该课

程教学任务所属系和该教师所任课的系领导共同确定属实后,由该课程教学任务所属系在一周内完成教师的调换工作。在新任课教师上课之前,原任课教师不得

以任何理由拒绝上课。

第三节关于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的暂行规定

为严肃教学纪律,保证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及时有效地处理教学及教学管理环节中的各种事故,提高教学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教学事故的界定

本规定中的教学事故是指各系、教务处及相关部门的教师(含教辅)及教学管理人员失职、失误或违反教学管理工作条例,从而在教学或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的失误或过错。

本规定将教学事故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分为:一般教学事故和严重教学事故。

(一)教学及管理部门、管理者因管理不当引发的教学事故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一般教学事故:

(1)因特殊情况经批准调课后,但管理人员未能及时通知到学生和老师,影响教学正常进行;

(2)由于管理人员工作疏忽,造成学生成绩登记失实;

(3)各种报表和统计填写错误或漏报,而造成不良后果;

(4)因教材未及时到位,引起个别班级不能正常上课;

(5)因教学部门安排不当或教学用品准备不足,影响正常教学。

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视为严重教学事故:

(1)系不按教学计划开课和组织教学,任意删减教学内容、更改学时或改变考核方式;

(2)由于工作失职,在制定教学计划、课表等教学文件过程中出现问题或错误,从而在较大范围影响教学秩序;

(3)因大部分教材未及时到位,导致多个班级三天以上未能正常开课;

(4)试卷在印刷、传送、保管过程中泄密,或参与制卷的人员泄漏考试内容;

(5)因工作失误,造成大量学生未能按时参加考试;

(6)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导致评卷、登分、成绩管理人员丢失学生成绩、伪造成绩或随意更改成绩;

(7)因相关部门准备不当而未及时解决,造成不能正常教学;

(8)其它违反正常教学秩序,对教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

(二)教师在教学中引发的教学事故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一般教学事故: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备课不充分,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2)不认真按规定对学生考勤;

(3)擅离课堂或上课迟到5分钟以内;

(4)教师上课时所携通讯设施发出声音讯号或随意接打电话,扰乱课堂秩序;

(5)未按授课计划规定的次数布置作业、不按要求批改作业;

(6)批改试卷不认真,出现差错,造成一定影响。

2、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严重教学事故:

(1)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教学任务;

(2)未经教务处批准,教师不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或随意删减课程教学内容;

(3)任课教师无教案上课;

(4)教学过程中教师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或有其它思想内容不健康的言论,在师生中造成较坏影响,或打骂学生;

(5)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擅自停课、旷课,迟到或提前下课5分钟以上;

(6)未经系批准,随意调课或请人代课或代他人上课;

(7)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

(8)不按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期末考试试题,试卷格式、版面不规范、不清楚或试卷内容有较大差错,严重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9)考前有意向学生泄露或变相泄露试题;

(10)监考教师迟到5分钟及以上,监考时擅离岗位,不严格履行监考职责,对学生答题进行暗示、提示,或对学生违纪现象瞒报、放纵学生舞弊,造成考场

秩序混乱;

(11)评卷人员不认真评卷,登分人员错登、漏登甚至篡改学生成绩,造成大量成绩不准确或不真实,成绩管理人员因个人工作失职大量丢失学生考试成绩,或篡改、伪造学生成绩;

(12)未经教学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安排学生补考、缓考;

(13)实验指导教师不按教学任务安排组织教学,随意调课、请人代课或将多名教师承担的指导任务交由一人承担;

(14)教师和实验人员不按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实习,致使学生实验、实训、实习达不到教学相应要求;

(15)在实验、实训、实习过程中因教师的错误指导或擅离职守,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学生伤亡事故;

(16)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放纵学生互相抄袭,或不合实际评定成绩达到所指导学生人数的1/3;

(17)其它违反正常教学秩序,对教学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

二、教学事故处理办法

(一)对教学及管理部门、管理者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凡教学及管理部门、管理者造成的教学事故,由教务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后勤处及学院其他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理。

1、在一学期内出现一次一般教学事故者,由本人写出书面检查,并按2学时课酬扣发津贴;

2、在一学期内出现两次一般教学事故或一次严重教学事故者,由本人做书面检讨,并给予全院通报批评,按8学时课酬扣发津贴;

3、在一学期内出现三次一般教学事故或两次严重教学事故者,由本人进行书面检讨,并给予全院通报批评,按20学时课酬扣发津贴,同时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4、在一学期内出现四次以上一般教学事故或三次以上严重教学事故者,取消管理岗位资格,由人事处另行安排工作。

(二)对教师教学事故的处理办法

1、在一学期内出现一次一般教学事故者,由本人写出书面检查,并扣发2

学时课酬;

2、在一学期内出现两次一般教学事故或一次严重教学事故者,由本人在系内做书面检讨,并给予全院通报批评,扣8学时课酬;

3、在一学期内出现三次一般教学事故或两次严重教学事故者,由本人在系内进行书面检讨,并给予全院通报批评,扣发20学时课酬,同时记入教师业务

档案;

4、在一学期内出现四次以上一般教学事故或三次以上严重教学事故者,取消任课资格,由人事处另行安排工作。

第四节关于排课、调课的有关规定

排课、调课是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步骤。为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特对配课、排课以及必须的调课作如下规定:

一、配课

1、教务处在每学期第15周前,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和学院的总体安排,并经各系和有关部门讨论汇总后,合理编制下一学期的教学进程和校历。“教学进程表”一经审定,各部门不得随意变动。

2、确定下学期“教学进程表”后,教务处将下学期教学任务连同“教学进程表”一起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系,由各系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师任教条件进行配课。各系应把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副教授、讲师配备到教学第一线担任主讲。

3、教学任务分配的一般原则: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由该专业所在系承担;公共基础课由相关管理部门承担;全院性选修课的教学任务,由教务处分配到相关的各系承担。有关教学任务分配中的一些问题,由教务处负责协调解决。对于明确分配到各系的教学任务,由各系负责落实。

4、各系应在课程(包括实践环节)开设的上一学期第16周前,落实好教学任务,制定本系教师教学任务汇总表,以书面形式报送教务处。教务处负责汇总、审核各系配课计划,并送分管教学副院长审批。对于不符合授课资格或不符合教师教学工作量规定要求的,由教务处负责通知各系进行调整。

二、排课

1、教务处统筹排课。公共课及跨专业课由教务处安排,专业课由各系安排,再报教务处,然后由教务处调配编制全院总课表。全院总课表将于每学期放假前

下发给各系,各系要严格按照新课表执行。

2、排课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使之有利于教学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周学时超过两节课的课程,授课时间应适当间隔。本院专职教师(含合同制教师)不得提出自己的排课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外聘教师的排课要求可适当照顾。

3、排课以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数为原则,根据教学需要,可实行分段排课。

4、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在取消班级固定教室后,根据教学需要,可实行每天6-10节排课制。

6、专业实践课和体育课的安排,应根据学院教学资源和场地情况综合平衡,不宜过分集中,以免造成教学资源和场地冲突。每天的1、2节原则上不排体育课。

7、每天的第1、2节课原则上不得安排自习课。

8、课表排定后,开学两周内不得变动。属于下列情况者允许在两周后调整课表:任课教师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上课需调换教师,而调换后教师上课时间发生矛盾等。

三、调课

1、全院性统一停课需要调课或补课的,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2、日常调课由系主任审批并办理调课手续。专业课报系安排调课,公共课及跨专业课报教务处安排调课。长期调课须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系签署意见,教务处同意后办理调课手续。

3、任课教师须严格按照课表授课,因特殊原因(如因事、因病、因公等)需调课者,必须办理请假调课手续。教师因私事调课应从严控制,非因个人或家庭重大事件不得准予调课。未经批准私自调课者,按教学事故处理。

4、任课教师要求调课,按照课程归属原则审批,要求调课的教师需提前 1 天向课程所属系提出书面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由系教学秘书通知任课教师和相

关班级,同时报教务处备案。因公和因病调课(须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

经系主任批准;因私事调课,须经系主任批准、教务处长审核。

5、一般情况下,各系不得将相关课调为自习课;教师因病(或因公)调课时直接调为自习课的,超过一次后,按自习课时数核减计划内课时经费。

6、特殊原因未及时办理调课手续者,系应督促相关教师及时补办,未及时补办者,要做好旷课登记。

7、任课教师每学期因私事和因病调课超过 4 次者,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

8、不按手续任意调课、私自调课或随意增删课时者,作为教学事故,由该教师所在系按学院有关管理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应交人事处处理,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

9、教务处统一制订调课单。专业课调课单由系保存,公共课及跨专业课调课单由教务处保存。

10、因法定节假日、学院运动会等原因停课的,一般不予补课,擅自补课不

计其工作量。

第五节考试管理条例(托

省级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考核教学的重要手段,考试工作的水平,也直接反映学院的教学水平和教风。为做好学院的省级考试工作,特做如下规定:

一、考务会要求

学院教务处在每学期组织省级考试之前,要安排教务处相应的考务人员参加由省上举行的考务工作会,熟悉本次考试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省上下发的与考试相关的文件。

二、各系在组织考试报名工作时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各系在接到教务处下发的考试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报名。

2、认真核对报名学生信息,打印考生校对单,要求每位考生核对本人报名信息准确无误后签字。

3、在确保报名信息准确无误后,在指定时间内将本系考试报名数据上报学院教务处。

教师教学过程管理

教师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教学过程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及活动的管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重中“过程”是最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即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质量的检查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及良好的品德及人格,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教学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环节。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1、教学设计与评价反思是成功教学活动的前提基础; 2、师生间的教学交互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持续的高水平思维和不断深化的理解是学习活动的主线; 4、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教学过程管理 1、教师必须依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认真备课,根据课程内容、目的和要求设置课程计划,确立教学手段和方法,按规定程序、格式、要求编写教案。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时要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根据课堂效率,实现由“教会”、“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在中职学校备课还要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要为准则,着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上下功夫。 备课的程序:根据《教学大纲》个人初步备课,以教学部为单位,集体备课,然后个人具体进行个性化补充完成教案。 备课的内容与要求:认真钻研《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了解学科特点,把握教材内容、目标、要求、重难点。做到“六备”: 备教材 (1)、通读所任学科的各册教材,建立并逐步完善本学科的知识结构。 (2)、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技能要点和基本要求。 (3)、把握本学期教材各章节、各单元的重难点,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在其中的地位,确定知识点深度、广度、授课起点、落点,提出“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的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加强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破平均分配方案,体现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激发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争先进取的积极性,特制定本教学过程管理方案: 二、教学过程管理内容及要求: 1.备课: 集体备课,要求提前准备,认真落实,做到每次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有科学的讨论。集体备课迟到者,扣5元;无故不参加集体备课者,扣10元;有事必须向年级主任请假,否则按旷课处罚。年级组要督查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 备课,教师上课前必须精心备课,广泛地查阅各种资料,编写出科学的教案。教案要体现重点,突出难点,关注热点,把握焦点,准确描绘知识点。 2.授课:着装整齐,仪表端庄;上课程序规范,进课堂前必须关掉手机,预备铃响时,教师必须站在教室门口,正式铃响后迅速进入课堂,开始上课;教师必须管好课堂纪律,维持良好地教学秩序;下课后不得拖堂;授课时,要紧扣大纲,因材施教,把握标高,注意容量,深挖教材,讲求效率。

3.辅导:早晚自习教师应明确规定学生完成哪些学习任务,教师答疑,维持良好的纪律。自习时间,教师必须在教室里辅导学生,不得在办公室或其他处所逗留。 4.作业:各科必须布置适量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年级组(或学校督导室)定期检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并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兑现奖惩。 语文:每学期作文全批全改8篇;每单元授课完毕后必须进行综合测试;每月周记不少于3篇,均必须查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英语: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月周记不少于3篇,均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数学(物理、化学):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2次。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章节授课完毕后,要求进行综合测试,必须全批全改;每节课后,要求布置适量练习,其中,全批全改每周不得少于1次。 作业督查方案,每学期督查通报两次,分出等级,且与补贴挂钩。 5.考试成绩奖励方案:

《学校管理学》期末考试指导

0054《学校管理学》2010年7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1、学校管理学通过研究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及社会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目的是实现普通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它是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交叉而成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的相结合的学科。 2、考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如下: 题型有: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4、论述题。5、案例分析。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言 1、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领域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研究学习教育活动的领导和组织问题,从而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学校中总的来说有两大类工作: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 2、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主要内容包括: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科学代替经验;协调集体活动;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差别工资制,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实行职能工长制,加强现场管理;拟订工作计划和制度;实行例外管理。 3、法约尔的管理过程和组织理论 企业管理中有六项基本活动或称为企业管理的六项基本职能,包括:技术(生产、制造、加工、商业(购买、销售、交换、管理、财务(资本筹集和运用、核算(成本统计和安全(设备和人员保护。其中管理是所有其它活动的核心。

管理的职能又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4、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对管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最大的贡献是提出“理想行政组织理论”,他的主要观点都写于《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一书中,他认为这种组织有几个主要特点:明确的分工、等级系统、根据需要任用人员、职业化的管理人员系统、严格的规则和纪律、以理性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这些内容将在讲述学校组织管理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韦伯认为这种组织是对人进行强制性的控制的一种最合理的手段,也是最有效和可靠的。 5、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 基本观点包括:分工、等级制、理性的人事制度、工作关系的非人格化、严格的纪律和工作程序、有序的升迁制度和薪酬制度、文牍制度。 第一章学校效能和学校管理 1、学校效能的概念 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潜在能力及其实际结果,这种理解概括了学校效能的两个方面:由学校的素质所构成的潜在能力以及由这种能力的发挥所实现的结果。 2、学校效能包括的内容 第一、优秀的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在内的学校教育成果,这些成果可 以基本满足学校所面对的公众的合理要求; 第二、高质量的校内组织和人员素质; 第三、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学校既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努力吸取更多的资源,又能通过自身完善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管理学简答题

学校管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学校管理? 答:学校管理就是通过指挥、协调一定的机构和人员,使学校按教育规律正常运转,使其不断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2.为什么要研究学校管理? 答:(1)研究学校管理是时代对校长提出的要求。 (2)教师队伍的现状要求校长研究学校管理 (3)在教育大环境下,为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长需要研究学校管理 (4)能使校长更适应工作职责的要求。 (5)能促进校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能提高校长的工作效率。 (6)使校长能立足本地、本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学校管理规律,提高工作能力。 (7)能尽快提高校长理论修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3.学校管理历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经验管理(2)行政管理(3)科学管理 4.什么是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工作效率有何关系? (1)答:管理幅度是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多少人数。 (2)答:管理幅度决定着一所学校要设置多少管理层次,配备多少管理人员。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信息沟通相应就畅通,效率也越高。但管理幅度过宽也会造成无法有效管理的问题。随着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组织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宽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以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加速学校决策过程。 5.什么是学校组织机构?谈谈你校的学校组织机构的基本情况? 答:学校组织机构是指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而将学校各个部门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整体。 答:主要从学校组织机构在设置的基本形式、职能的发挥、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等方面谈。 6.学校组织结构有哪些职能? 答:(1)实现目标。(2)组织资源。(3)指导工作。(4)沟通信息。 (5)协调关系。(6)激励员工。 7.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评价。 8.学校的管理目标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答:(1)导向作用。能为学校管理活动指明工作方向,确保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 (2)激励作用。由于目标管理注重全员参与和自我管理,这一做法切合教师的特点,因此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控制作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以自觉调控和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完善的责任制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4)标准作用。目标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尺度,促使学校去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 9.怎样确定学校的管理目标? 答:(1)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体系 教育教学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它关系到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多年来,合作市幼儿园注重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合作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三年行动计划第三阶段的工作安排现草拟保教过程管理体系。 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结构 1 层次管理流程图。园长J业务园长J保教处教研组 2 简要说 明。园长:园长对幼儿园工作全面负责,教育教学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作为园长更应该也必须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而当前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幼儿园的园长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了改善办园条件,抓经济创收,提高职工福利上,而很少过问教育教学工作。当然要承认园长们的压力的确不少,经费的问题花费了其不少的心血,但作为一园之长,一定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注重对硬环境的创设,更应该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园.. 、积极开展公开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今社会,用发展的眼光对现代幼儿园的教育审时度势,不难看出,质量是决定幼儿园所生存和取胜的命脉,教师的教育质量更是决定幼儿园命脉的重要环节。如何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平,开展公开课教育则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现阶段对于公开课很多幼儿教师往往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公开课是园领导分派给某位教师的任务,与其毫无关系。其实,园公开课根本不是园中一两位教师的事情,它应该是由园整体团队来完成的任务,每位教师对此都负有责任。因此,每堂公开课,园领导都会召集全体教师开会,鼓励她们发挥团队力量,为公开课出谋划策,让教师明白:公开课既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大检验,也是教师们相互交流、学习和合作的好机会,来共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其次,园领导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教学资源,选派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在幼儿园带班上课的同时,与别的教师一 起分享教学经验。教学中,任课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开 展教育教学活动,力求教学形式游戏化、多样化;教学内容故事化、情 境化。教师适时适度的介入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合作者、引导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合理调整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 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 大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 度促进幼儿的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目前,少数民 族地区幼儿园只注重语言、数学的教学,忽略艺术与科学方面教学问题 极为普遍。对此,我园对课程安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小班和“双语” 班采用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把五大领域融合入到主题活动 中,这样更好地贯彻《规程》和《刚要》,在幼儿素质教育的工作中让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高等教育管理概述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管理 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高等教育管理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两个层面。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 管理原则是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效益性原则 三、高等教育管理方法 1、经费配制 2、规划 3、评估 4、调节 第二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含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指国家为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务的责

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 中央集权型(法国、意大利、瑞典) 权力分散型(又称分权制,美国)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简称结合型,英国、德国、日本) 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划分是相对的) 欧洲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 美国模式(以行政权力为主) 英国模式(以学术与行政结合为主) 欧洲大陆模式:学校内部,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校长权力有限,其工作多为事务性。基层教授的权力很大。该模式优点是体现了教授治校,有利于弘扬高校学术自由的气氛,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但组织的过于分散化,必然带来效率问题。 美国模式(国家监督模式)在高校内部,董事会和院校的行政官员的权力比较显赫。校长受董事会委托,全权负责学校内部具体的管理事务。美国大学多采取评议会(又称教授会)制度,体现的是“教授治校”的理念。在美国大学中,已经形成了董事会领导、行政人员和教师合作管理的治理结构。 英国模式:在英国传统大学中,校务委员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具体管理上,校外人士组成的理事会是实质性的行政权力部门,由教授组成的评议会全权负责大学的学术管理,校长不过是荣誉性职位,而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在学部和系的层次上,由各方面包括教学和非教学人员组成的学部委员会和系委员会是各自的决策机构,因而其决策过程更为民主。 四、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管理权的分配朝着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方向发展。 2、高校与政府间权利和义务的划分日益明晰。 3、高等教育管理日益民主。 4、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重视。 第三节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表达、灵活敏捷的反应,均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必须要言传身教。 课堂教学管理有哪些 (一)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例如,上课铃声响了,你走进教室,面对还没有完全静下来的学生,这时你最好的命令是你环顾学生的眼神,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开始上课。如果你在开课前经常这样环顾学生,学生一见到你就会自然然静下来。 (二)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在课堂上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连环画或伏在桌子

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 (三)课堂上要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课堂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却不会认真倾听,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科学的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关注倾听的细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当学生在发言时,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一种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千万别在学生发言时你去写板书,让学生时刻都意识到老师在看着我的眼睛。我们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理解和信任他们举动,尊重与接纳他们的观点,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主动、自

学校管理基本知识

学校管理基本知识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学校管理是以学校作为管理对象的活动,其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活动内容以及方式都要受它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必须根据学校所处社会的需要以及本身功能上的特点去管理学校。因此学校管理会有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区别,同时也会和其他领域的管理有区别。 学校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学校的教职员工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成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在校长的领导下,共同参与管理学校。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的组织机构是根据组织原理和工作需要建立起来的,中小学校的管理机构一般设有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等,教育、教学组织设教研室、年级组、教育科学研究室等。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保持内部和谐、稳定和步调一致所必需的行为规范、规定。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是学校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的必要保证。学校的管理对象是指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可以这样认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学校气氛的营建、职权职责的明晰以及学校效能的发挥等几乎都取决于组织的沟通,因此,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应当是这样的:当发送者产生传递信息的需要时,他必须首先确定信息的内容,即确定自己的思想;然后对思想进行编码,即根据所选择的传递媒介要求,把思想转换成言语、文字或其他信号;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传递通道,由信息载体(声频、视频、光电信号、公文信函、人员等等)将其发送到接收者;接收者感知到信息的到达,并对之进行解码和领会;最后,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又反传给发送者,亦即发送者得到了对他所传递的信息的反应,这就是反馈。只有当接收者得到并理解了信息的内容时,沟通才算实现。只要在沟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

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

切实增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 确保大面积提升教师素质和(质量)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重点工作是教学常规的管理,是教学过程的监控。什么叫“管理”?词典上说:负责某项工作使之顺利实行。什么叫“监控”?词典上说:监督控制。俗话说,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可见管理监控在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它更离不开管理和监控。在座的校长和主任是在学校规范、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你们也正在用规范科学系统的管理机制去管理一所学校或一项工作,已经享受或正在享受成功管理的快乐,或许正在品味失败管理的苦涩。理解管理的重要性,增大教学管理监控的力度,让教学过程更规范,确保大面积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落实教学常规 什么是常规?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落实教学常规,我们要有准确的理念:“缺乏常规的教学,质量底线必将失守”;落实教学常规,我们要有全新的理念:“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规就是文化”。近些年来的教学视导检查我们发现了教学常规不规范没落实的诸多问题:就领导来说,组织学习不够(没有一定的学习形式,没有认真地解读诠释常规的内涵,停留在表面上读文字,有一蹴而就的感觉),检查落实不力(没有建立完善的常规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好完善常规教学的组织网络,没有展开扎实有效的常规检查研究活动,没有科学有效的常规评价激励机制,重视的是终结管理,忽视了过程管理)。就教师来说,对规范常规教学的理解不高,行动上有抵触,表现在:备课(不备课,备简案,备而不用,备讲分开脱节,备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抄教案,集体备课偷

懒,电子下载省事),讲课(流水课,效率低,无层次、无章法、无重点,落实不了课标要求下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理念),作业(作业无设计,只做不改,重复练习,批改不即时,批语不具人性化、多元化),辅导(辅导学生无计划、无耐心、无档案),考试(组织不即时,考后无分析,整改无措施)。这些现象导致了差生无人教,差师无人聘,差班无人代,使差科、差年级一差再差的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教学常规不规范,通过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为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服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问题重点学;学期末总结成绩典型学。②明确内容学:明确常规 教学备、讲、批、辅、考、研六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明确教案编写的七个要素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四性:全面性、准确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和课后练习(三性: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教学反思的具体要求。③突出重点学:规范常规不但仅是在数量上提要求,而且应在质量上把好关。课堂教学是重点:课堂教学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思想、理念、业务水平、基本功和教学水平转化为教学行为的集中反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水平的主渠道、主阵地。不过,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普遍,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效益差,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县实小以“生本教育”为指导,以课堂实效研究为载体,以目标设计、流程安排、教师角色转变、教学反思为重点突破口,研究落实常规,整合教学有利因素,提升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作法抓住了教师当前的最需。A、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重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学校管理学试题和答案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4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决定学校管理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的是 A.学校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B. 学校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C.学校管理要依据客观规律 D.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不等同性2.研究者通过参加学校管理活动,对其活动中的原始事件进行记录,并分析记录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叫 A. 调查研究法 B.人种志研究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研究法 3.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A.学校管理思想 B.学校管理目标 C.学校领导体制 D.学校管理原则 4.学校管理工作的导向是 A.学校管理思想 B.学校管理目标

C.学校管理过程 D.学校管理手段 5.主要研究学校日常行政工作重要问题的会议是 A.校务会议 B.教学例会 C.校长会议 D.行政会议 6.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后勤事务工作的职能机构是 A.政教处 B.校长办公室 C.总务处 D.教导处 7.校长负责制的核心内容是 A.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 B.党支部保证监督 C.教职工民主管理 D.校长的职位内涵和职责内涵 8.自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曾实行过多少种领导体制? 种种种种 9.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 B.计划 C.实施 D.目标 10.检查阶段的管理活动可分为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经常检查和集中检查,其划分依据是

A.内容 B.主体 C.形式 D.时间 11.学校管理活动过程的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是 A.计划 B.实行 C.总结 D.检查 12. 学校民主管理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班级制度 B.管理例会制度 C.教职工代表大会 D.教学例会制度 13.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时时体现教育性,处处着眼于育人的行为准则是指 A.教育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4.学校管理方法可分为基本的管理方法和特殊的管理方法,其划分依据是 A.对象范围的不同 B.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不同 C.管理对象的性质不同 D.所运用方法的主次不同 15.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政策、法律等知识的宣传和理想等信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学校管理方法是 A.思想教育方法 B.行政管理方法 C.法律管理方法 D.咨询参与方法

加强过程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加强过程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十八大报告也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学校首要任务是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管理出效益,课堂是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我们学校的重要工作。我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之一,应认真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在过程管理指导与监督反馈上下功夫,提升执行力,结合学校工作,我的体会是—---抓实过程,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愿景目标凝聚人心。 在全区全面提升质量的背景下,看到教委提出的质量目标要求,确实压力大,学校召开提质专题会议,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为突破口,夯实各项工作为抓手,自我剖析,问题诊断,自我反思。老师们差的不是学科知识储备,而是敬业的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学校总体要求是提质升位。学校修改通过了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在教学质量这块,同年级同学科相对教学质量指标差异进行考核,班级学科捆绑年级考核等,特别是对新接任薄弱班级教师、班级学科质量差异大的有影响。在全校震动较大,教师倍感压力。 二、抓实过程,促进质量提升。 (一),夯实教学常规工作。 落实管理主体责任,行政蹲年级,并主上一门语文或者数学课,平时要求深入课堂,督促指导所在年级教师开展工作。人们常说“村

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学校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研读把握教材,阅读参考资料,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提前备课,写好教学设计,上好课,课后注重学情反馈,重点比对目标达成度,说直白点,就是看学生掌握没有,根据反馈情况分层设计提升作业,所有教案要求手写。教学常规工作,教导处,蹲年级领导、分校校长不定时抽查与学校月查相结合,以绩效常规考核标准为评价依据,公开检查结果。学校教师上下一心参与到提质工作中来。实施听推门课制度,随机深入课堂听推门课,这是课堂过程管理、监督、切磋的有效方式。常规工作做到逐渐常态化。 (二)、以研促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发展,首要是教师发展,教师发展了,才能指导学生更好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教师自主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学校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学相关的书籍和网络学习,并整理读书笔记,写反思,广博获取知识,解决自身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教学问题,为实现教学的优化,为自己成长提供支撑。关注新入职教师的成长。 2、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 学校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常规教研活动,包括专题培训,如语文学生阅读素养提升,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等。开展听评课活动。我们开展了骨干教师的献课活动,课程领导力合格课验收,新教师的汇报课等活动,选送优秀教师参加片区比赛,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

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DOC)

剑阁县木马中学 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 为了规范完善教学六认真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教学常规,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如下实施考核细则: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各项常规。 组长:张宗焱(全面督导常规检查工作) 副组长:黄大勇郭绍军(协助组织常规检查及量化考核) 组员:张天良杨发双王洋(具体组织常规检查及量化考核) 二、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学校每月对教师的教学六认真检查两次(教导处抽查一次,常规检查领导小组检查一次)。教师每月考核分为200分,作为教师年终绩效考核的依据。 (一)、备课(30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编写有实用性、科学性、可行性的课时教案。要提前备课,备课要素要齐全(备教材、备学生、备三维目标、备教学重难点、备教法学法、备教具、备过程、备中考考点,备考点习题、备反思),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教学目标。教师要制订本学科学期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课时教学三维目标要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2)教材研究。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较好的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教案设计要突出重、难点,要整合教材内容,使之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要设计思路清晰、容量恰当、难易适度,练习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 (3)学法设计。教案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实现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 (4)过程设计。教案中对情境、例题、基本训练题、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环节的设计情况,从而达到了解其教学过程要优化。 (5)中考考点。各科各章节必须熟悉中考考点,中考在此章节的题型。 (6)考点习题。针对各章节的中考考点,加强学生习题训练。 (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活动等环节设计的一种再反思,它是教师课前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生成的效果检验,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思考。教学检查时要认真检查教学反思的篇数,关注反思的内在价值。 (8)语文教案中要有单独的综合实践课教案和习作指导教案(和单元习作同步,大习作至少要有2课时),理化教案要有实验课。 考核标准: 1.备课进度(10分):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周前备写教案(根据课程标准安排的课时,参照备写的页数)。课时数明显偏少的扣1分;未周前备课的扣1分,落后教学进度每课时扣1分。 2.备课质量(20分):备课要素齐全,有针对性、实用。三维目标2分、重难点2分、教法学法2分、课时过程设计4分、板书2分、作业设计2分、中考考点2分,考点习题2分,课后反思2分(反思面要达80%)。

学校管理学重点

学校管理学重点 第一章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 1.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2.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3.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4.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学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学校外部管理 ●夏朝开始就有了学校 ●西周时期,已设有专职的教育官员 ●到了汉代,中央有太学,有太常统管,地方有郡县学,由地方行政长官主管, 逐步设置学官,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隋唐以后,设国子监统管中央直属学校,最高长官叫“祭酒”。 ●地方和县两级学校,则由长史统管。宋、元、明、清各朝,中央主管学校的 部门,基本上没有改变,地方各级主管学校部门的名称和治理方式,渐有变 化。 ●辛亥革命以后,中央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各县叫教育局。建国以后, 这种体制基本延续下来。 ?内部管理 ●中国:《学记》 ●西方: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及后来的骑士学校和教会学校 ●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对学校管理问题,如学制、班 级编制、课表、教学秩序都有较详细的论述。有学者认为夸美纽斯是学校管 理学的奠基人。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 ●德国法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Stein L.V.)于1865-1868年出版了七卷本的宏篇 巨著《行政学》。以其理想化的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教育行政理论。 对学校管理理论的建立有一定影响。 ●科学的、系统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快速上升时期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现在一般认为美国是现代学校管理学的发源地。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著出版的《美 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五、学校管理学得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运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内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 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

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具体要求是:一是严格实行教师“坐班制”;二是强化教师的备课、上课、计划落实、教学反思、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检测的过程管理,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 一、加强教师备课管理 随着我县电子白板使用的全面铺开,电子备课室的启用,备课管理要实行教师资源共享,更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针对有的教师照抄照搬老教案或名家教案,应出台教师如何备教案及教案检查的办法,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到有记录、有通报。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 二、抓实课堂监控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提高课堂效率上:组织教学是关键;精讲多练是重点;导入、讲课、提问、作业、板书重细节;处理好“创新”与“双基”两个关系是保障。同时,学校可开展以老带新、学科组内相互听课、行政推门听课、“走出去,带进来”等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落实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序的进行,做

到不盲目进行,如果你的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肯定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四、培养教学反思意识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反思我们常常是口头说的多,记录整理的少,反思教师自身的多,反思学生表现的少。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反思的效果很差,只是流于一定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很多教师缺乏一定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方法: 1、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不找自现。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那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的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学生的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教学环节还需改进等等。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记录,主要记录三点:①教学的成功经验。每一节课都会有精彩的片段,教师要学会做有心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把教学中的成功、精彩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长此以往,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②教学的失败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学设计多么完美,在教师的施教过程中,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可能还会出知识性错误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

学校管理学 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有意识反映,它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 第二,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第三,学校领导体制:是决定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中枢,它要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 第四,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时间流程,它要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进行状态,反映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六,学校管理方法:是使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等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的必要手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第七,学校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与合理配置。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第一,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第二,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 4、学校管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必须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应用性。学校管理学的价值及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即应用性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属性。 第二,理论性。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产生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学科,必定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升华,指导学科管理者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综合性。学校管理活动复杂的,涉及多种资源的管理,这就学校管理学要

加强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加强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我校加强了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质量意识,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的机构和组织体系 为保证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到实处,成立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任科老师),作为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对教学运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教导处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纽带和推动者,也可以说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导处每学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期末形成一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二、统一思想,提高质量意识 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们的天职。因此,我们通过每周的例会、教研活动等把提高教学质量深入人心,推动全体教师做到人人抓质量,人人想抓质量和人人都在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开好每一次的主题班队会、家长会,让教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配合、家校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严格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求教师重视备课工作。第一,认真编写教案。其内容应包教学内容 (或课题 )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第二,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过程管理规范

教学过程管理规范(试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结合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现制定我校《教学过程管理规范》。 一、课堂教学过程管理 1. 编制学期教学授课计划 (1)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校历、学期教学进程表,结合任课班级的实际,认真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及其编写说明。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还要确定实验的内容和次数,一周四学时的课程,两周必须安排二学时给学生实验,每周六学时、八学时的课程,每周至少有二学时进行实验。 (3)学期授课计划及其编写说明的标准格式可参见评估要求,或到教务科索取电子文档。 (4)学期授课计划应一式二份,于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内交教研室主任初审,各专业教学部主任批准后执行。审批后的学期授课计划报教务科备查。 (5)审批后的学期授课计划一般不作改变。需调整计划,在调整学时数幅度较大时,应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理由,经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学部主任签署意见后,报教务科批准执行。 2. 备课 (1)任课教师必须提前准备好两周课的教案。一般以两节课为单位编写一个教案。 (2)授课教案必须写清楚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作业、授课的主要内容(可用讲稿的形式附于后面)。课后还必须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归纳小结,说明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事项。新教师应具体详细编写教学内容(即讲稿),老教师课概括扼要。教案标准可到教务科索取。 (3)教研室(或课程组)每学期至少进行四次教案检查。 (4)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应将教案整理,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以备随时抽查及评估使用。 3. 上课 (1)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主持者,必须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迟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准时到位,必须事先通知教务科),不拖堂,不误课,不无故缺课,不提前下课。除学校统一安排的调课和停课外,教师不得私自停课、调课。因特殊情况要停课、调课或代课,必须提前到所在的教学单位和教务科办理相应的手续,否则以教学事故论处。

教学管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教学管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杨鹤龄 第一个环节:计划制定 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一环,应力争做到:(1)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不应是个人行为。个别管理者闭门造车制定出来的计划往往脱离实际。在制定计划时应按着“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程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其起到“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作用。(2)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教学目标管理体制一般应该是:学校工作目标管理→教务处工作目标管理→学科组工作目标管理→备课组工作目标管理→教师个人工作目标管理。 第二个环节:实施 实施是教学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这阶段应做如下四方面的管理工作:(1)组织工作。①建立有效的教学组织机构。即实行以年级组为基层行政组织,年级组和学科组交叉进行教学管理的体制:年级组对教育、教学实行全面管理,而学科组则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评价教师的教研工作。②建立和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即修定或制定有关教学方面的一些制度,如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标准及具体规定和要求等。这对规范教学人员的行为,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可起到保证作用。③明确规定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进程。(2)培训工作。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各类教师培训班。如:新教师岗前培训;综合活动课实验培训;课程设置改革实验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等。(3)指导工作。即上一级教学管理者根据工作目标,管理计划,对下一级管理者进行指导、点拨、帮助。(4)协调工作。即教学管理者在教学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本着减少内耗,提高效率的原则,经常协调好教学管理系统内与外、组织与组织、组织和个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检查与评价 教学检查与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的中介环节。检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实施的进展和效果;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工作的质量分析;各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发挥管理职能作用的情况等等。 第四个环节:总结与处理 “总结”是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全过程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做出结论。总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表扬先进教师,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处理”就是把总结中得出的经验、教训运用于下一周期的管理活动中。 教学管理过程中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总结与处理四个基本环节是紧密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