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爱

智慧的爱
智慧的爱

智慧的爱,爱的智慧

每个孩子都想做个好孩子,可现实中,有的家长因为没有爱的智慧,用他的无知,亲手摧残了孩子的信心,“埋葬”了孩子的愿望。

一位同学流着眼泪说,妈妈很看不起她,经常说她没出息。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是没出息,我有一门功课在班上始终是排名第一。”妈妈说:“你还有第一名的时候?是倒数吧!”她说:“是真的第一名。”妈妈半信半疑地问:“哪一门功课?”她说:“劳动课。”妈妈生气地说:“亏你还说得出口,我看你就是没出息!将来肯定是扫马路的料!”这位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缺乏教育信心,更可悲的是,她的无端评价,破坏了孩子的良好感觉和自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接人待物的态度、评价的标准,往往会成为孩子评价是非善恶的依据。所以,家庭教育的权威性、终身性和深远性,是社会、学校所无法替代的。在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家长的爱,但更需要家长具有爱的智慧。唯有智慧的爱,才具有神奇的力量,为孩子铺垫成功的基石。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高考进入倒计时后,很多家长都关注孩子每次模拟考的分数,而一位高三女生的父亲,却从不过问孩子的分数。每到星期天,他总是带女儿去广场放风筝。当女儿看到风筝升上天空时,高兴得又蹦又跳,一周的紧张与压力便释放一空。很多家长都说这位父亲“糊涂”,女儿即将高考,还要带女儿去玩耍,岂不浪费时间?

高考第一门是语文。作文要求学生写对一次英雄之举的感受。也许是紧张,女儿把手举炸药包炸敌人碉堡的董存瑞,误写成了邱少云。她想,这下完了!她沮丧地把失误告诉父亲。

父亲没有埋怨,他微笑着对女儿说:“你没有错,邱少云也是英雄啊!他遇到董存瑞那个情况,同样会手托炸药包炸掉敌人碉堡的。”这位“糊涂”父亲哄着情绪失落的女儿。

父亲的一席话,让女儿感到如释重负。她又充满信心地赶快准备下一门功课,以一颗平常心参加了其他学科的考试。最后以优秀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故事中的父亲以“糊涂”掩盖着大智慧。高考前,当女儿陷入备考紧张状态时,他不言分数高低,却把风筝、蓝天当作礼物送给女儿,为女儿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高考中,当第一门考试的失误使女儿内心异常烦乱时,他却用温馨的语言慰藉女儿,为女儿加油鼓劲!这位父亲是智慧的父亲,更是聪明的父亲。

智慧的爱就是爱的智慧,它是孩子信念的旗帜、力量的源泉,更是孩子前进的灯塔、成功的希望。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3篇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3篇Wisdom and experience of teachers' love 编订:JinTai College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3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对象是教师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2、篇章2: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3、篇章3: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以下小泰为你带来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章1: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文档

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一课的学习,不管是听专家讲座还是看书学习,其实我们好多老师往往都有一个同感,别人做过的,我们未必没有做过,但是别人为什么比我们成功?其实原因很简单,别人坚持下来了,而我们自己常常不能,所以说,将简单的事每天认真做到就是不简单,将公认容易的事每天认真做好就是不容易,所以我们除了学习别人的经验,还要坚持不懈,因为持之以恒其实就是最大的成功。孩子在成长中犯错是难免的,如何正确地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正确的态度是包容,具体的做法是提醒。著名教育专家郑洁也曾说过“如果孩子一生中犯一百个错误,我宁愿让孩子在学校犯下九十九个错误。”可见,老师包容学生,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包容学生的错误,并找准时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要记住:老师手中的两大武器一是宽容,二是等待。 我认为常给孩子微笑,让孩子感知爱,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当我们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我们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联系平时的工作实际,工作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生当小助手,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都和他们商量,尽量采纳他们合理的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智慧 教育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兵法 文\李素怀 最近看到李镇西老师写的一篇文《班主任:兵法用来对付谁?》,虽然我没有赏析过万玮老师《班主任兵法》,但我从同事那里听说过这本书。尤其从同事表情里投射出的激动,他们如获至宝的谈兵法,整治学生妙招。就如李镇西老师说的,很多老师误解了万玮的“兵法”他应该是教育学生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是一种爱的智慧。尊重的诠释。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真的把学生看成了对立面,成了你的敌人,有这种思想和观念是很残忍的,因为孩子是成长的,是需要老师用爱和尊重引导和帮助的。耐心和信任和他一起长大。 在当班主任的最初,因为苦恼一个“问题班级”的管理,曾看了一些班主任工作妙招和技巧,也曾研究一些所谓的“兵法”

来应付学生的小错误和坏习惯。当我庆幸终于可以压制这群孩子时,偶尔听到了一段话,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无意间带给学生的伤害。刚升入初中时,班级都是各地小学调皮的学生,有他们所谓的“四大金刚”,“六小龄童”,这群孩子行为习惯不好,但最重哥们义气,团结的如一家人,每当犯了错误,他们就会联合起来蒙骗老师,并接二连三的犯错误。给我惹来的麻烦让我应接不暇,这件没有处理完,另一件又发生了。 当时很恨这群孩子,也抱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怎么非让我接手这样的班级,但没有办法,既然接手了就要想对策,来管制他们。当时想出了一个办法,要“拆散”他们,让他们这个小团伙,不再团结。 当时在六个人中先选择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做他工作。拉拢他,逐渐的让他做我的内奸。当把六个人的“将军”孤立起来,我很庆幸,兵法的功效。可以解决军事,商业,更可以解决教育。可是当那个“将军”失望的对我有了敌意,失去朋友的他选择了转学之后,我才反思,我伤害到了孩子。 “将军”说老师让他失去了人生最珍贵的朋友,因为他从小爸爸妈妈离婚,当妈妈带着两个姐姐离开了他,他成了被遗弃

爱智慧优秀新人管理办法-南京大学哲学系

南京大学哲学系爱智慧优秀新人基金管理办法 设立爱智慧优秀新人基金旨在培育本科低年级的优秀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积极思考哲学问题,鼓励学生多出成果并参加基础学科论坛。基金评审坚持“依靠专家、注重创新、科学公正、宁缺勿滥”的原则,发现和培养各院系本科生中的优秀哲学人才。为规范基金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资助范围 1.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哲学有关学科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研究计划。 2. 学生运用哲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处理其他领域现实问题的计划。 二、申请与评审 1. 申请者为在校一、二年级本科生,已经或正在修习1-2门哲学系课程(包括系内课程与全校公选课程),并对所申请领域的基础知识有全面了解。 2. 申请者必须邀请哲学系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其指导下审慎选题并填写《南京大学哲学系爱智慧优秀新人基金申请书》和项目申请的补充材料(文献综述等)。 3. 哲学系每年12月份集中受理,之后组织专家评审组评议、专家委员会审定,于12月底至1月初公示结果。 三、实施与管理 1、基金每年资助8项研究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半年。 2、资助经费使用与管理须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财务规定,各单位不得提取管理费、劳务酬金或挪作他用。项目立项后的配套经费分批次进行使用,具体经费报销事宜请按系内相关通知严格执行。 3、成果形式为论文或调研报告。 4、项目成果须参加次年校基础学科论坛的申请和评比。 5、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变动。因自费出国,或未经哲学系批准而自行终止课题研究者,须自筹已支出的资助经费退还哲学系。 6、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须认真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并参加系内组织的“本科基金结项报告会”。 7、获得基金资助学生的研究成果须注明“南京大学哲学系爱智慧优秀新人基金资助”字样,英文翻译统一为“Supported by the φιλοσοφ?α Foundation of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Nanjing University”。 8、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哲学系。 南京大学哲学系 2018年11月26日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3篇

师爱的智慧心得体会3篇 篇一: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3篇 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3篇 师德是师爱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下面是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师德与师爱心得体会 细细品味《师德与师爱》,感觉就像在炎热的夏季里喝上一口凉凉的冰水,舒服极了。其精彩容无刻不在拨动着我心深处的琴弦。 是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要说到师德。说到师德,就得谈到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就是师爱。师爱,实际上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根本所在,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师魂。简而言之,师爱就是让人崇敬的师德之魂!那么怎样才能让师魂永驻呢? 一、爱事业,体现师爱之美 如果说爱是人类的灵魂,万物的精华,那么对于教师的用心工作来说就是教育事业的命脉。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容,一个具有献身教育、用心工作的教师,事业上必然表现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师爱之美才会熠熠生辉。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呵护、关照、关心、关怀。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师生的关系必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更蕴含生本

教育之涵。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的环境、家庭结构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如:三人家庭的增多,离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们变得孤独、冷漠;生活优裕,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学习生活枯躁,社会竞争激烈,使得一些孩子生厌世心理;信息、经济、商品化的社会发展带来些消极影响,也使得部分孩子变得狭隘、自私等等。为此,在工作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情感的投入,用师爱浇灌孩子的心田,切实做到以爱育人。正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学生一旦 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无可置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到学生健康和发展、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以至于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有这种爱,才能够实施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爱学生,体现人格魅力 热爱学生是做一名教师的天职,也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一切对教师的要求,都可以集中到教师的人格上。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魅力主要是通过人格来体现出来的。历代教育家所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

爱与智慧读后感

《爱与智慧的教育》读后感 高二地理组刘娜暑假有幸读到《爱与智慧的教育》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身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这本书就如同一盏明灯,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认识,并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与信心。 曾军良校长对教育宗教般的虔诚和热爱,值得我们学习。正如他所说:“既然选择了当老师,那就选择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做一个学生永远不会忘记的老师。我们的教育就是制造惊喜,制造学生一生难以忘记的记忆。把孩子培养成人,你永远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老师。”曾校长的爱,是智慧之爱,是流入到学生心灵深处的甘泉,他特别反对没有智慧的盲目之爱。 从书中我认识到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断追求完美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理想的教育应该营造朗朗读书声、朗朗歌声,朗朗的校园氛围;理想的教育应该不断引导孩子善于学习,勤于自我反思。理想的教育应该开发适合孩子快速发展的多彩课堂,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理想的教育应该尊重、包容、理解、接纳每一个孩子;理想的教育应该为基本国策的落实贡献力量,要让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深入人心;理想的教育应该让师生过一种充实的、完整的、有价值的学校生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与学生共同努力,引导并帮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而事实上,理想的教育要想实现,就需要教师的爱与智慧,教育需要心灵之爱、需要激励之爱、需要理性之爱、需要力量之爱、需要文化之爱、需要智慧之爱,无论怎样教育要体现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智慧的交流。 对此我做了以下思想上的改进: 首先,以爱的智慧抚慰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中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教师,我想着就是一种幸福,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幸福。其次,宽容善待学生的不足,我们时常会用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学生千差万别,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有自己的爱好,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不良习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在平时也就表现得反复无常,所以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能认为只是一次简单的谈心就能有所改变,彻底扭转,老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当然这种耐心不是消极的等待,要作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发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啬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我们要相信学生,即使他现在不行,他明天,后天就能行,要相信学生,他的潜力一旦开发出来,就会给我们很大的惊喜。我们要经常对他说“你能行!”培养学生自信的方向盘就掌握在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的手中。“冰心老人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美

爱与智慧的教育

读《爱与智慧的教育》有感 阅读就是最好的学习。一个个静静的夜晚,伴随着女儿沉睡的呼吸,手捧学校派发的特殊的新年礼物——曾军良老师的《爱与智慧的教育》,细细地品读。墨黑的文字在晕黄的灯光下氤氲,笔者的思想精华充满空气中,漂浮在我周围,让我触手可及。 “没有理想,就没有企盼和期待,也就没有明天;没有信念,就没有勇气和毅力不断生发的源泉,我们就无法超越横亘在通往理想之境上的无数险阻和艰难;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一种“认知结果的堆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没有情趣和艺术,才情就会逐渐地枯萎,生命之花就不能得到醇美的滋养;没有情趣和艺术,理想、信念、智慧与真情,就缺少了最有力、最动人的表达方式。” 这短短的文字,唤起了我沉睡许久的阅读与写作的冲动,拉近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我被作者那揉合了坦荡、平实的文字打动。该书文字含蕴丰厚、耐人寻味。虽为随笔集,却并不缺乏学术专著的深沉与厚重,更有在轻灵与明快之间时时闪耀着的思想火花;无论是性情之下的奔放之作,还是沉静思索后的细腻笔触,读来都耐人寻味。 读此书,我很惊叹、也很佩服,同时也有疑惑——作者是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读书、著书的呢?他是如何将繁琐的教学工作变成精致的快乐生活的呢? 勤读、勤思、勤写,才能让平凡的日子绽放别样的光华。我虽有无数的教学奇思妙想,却懒于将所有灵感火花归总收纳;我虽有勤思勤读的良好习惯,却惰于将所思所读之感想记录收藏。 轻轻合上书,静静地想想,细细品味书中的文字,将过往的教学片断一一闪过,不可否认自己的勤奋,自己的钻研,自己的好学,自己的……悄悄地许下新年愿望——做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班主任(心得)之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

班主任论文之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 一提起教育,太多的教师是手上握着“爱孩子”的牌子,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谈话、说教、批评或训斥。殊不知真正的教育是浸润心灵的事情,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对教育的“简化”和“异化”,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为后续教育设下障碍。对孩子,言传身教,爱而不盲目,严而不苛刻,我们应该做一名智慧爱心型教师。爱,需要智慧。智慧的爱,让我们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智慧的爱,让我们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一、谈心的智慧在师生交往中,运用最多的大概要数“谈心”教育了,只是谈什么,怎么谈,需要我们思考。在谈话过程中,由于师生的心理需求截然不同,所以才会事与愿违。教师呢,常常是喋喋不休地把大道理向学生灌输一通了事,地位上处于主动与强势。而学生呢,对交往有着正常的需求,他们需要一个优秀的听众,更需要谈话双方地位平等。在赢得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前提下,谈话才能顺利进行,也才能收到实效。师生间的交往决不能仅是学习和成绩,所以,在运用“谈心”教育时,我们不妨把耳朵唤醒,少说多听,让孩子多多表露自己,聊聊家庭琐事,谈谈同学趣闻,叙叙生活烦恼。教师呢,适时地插上几句话,或抛出话题,或简单评论,或幽他一默,调节气氛,于不露声色

中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悄悄暗示、影响学生,从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批评的智慧学生来到学校就是为接受教育的,有问题很正常,智慧的教师总是润物细无声地唤醒,而不是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一厢情愿的批评、训斥,甚至体罚,除了留给学生心灵的伤害,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还有什么呢?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在纸条上写了一句脏话揉成团在教室里随意抛着,捡到的同学个个都很生气,因为纸条上写着:谁看到纸条谁是笨猪!班主任知道了,也写了一张字条,亲自交给了那个学生。等那个学生惶惶不安地打开纸条,却发现上面写着:看到字条的孩子是讲文明的孩子,顿时羞惭万分,当即向老师承认了错误。每一次读到这个案例,我都会为老师的智慧暗暗喝彩。试想,如果教师当时对学生劈头盖脸一顿批评,会收到这样好的效果吗? 三、鼓励的智慧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成就感。因此,即使心中对孩子感到失望时,仍然不忘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爱的语言还有很多,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只要有爱,善意的“谎言”也会美丽,它能唤醒心灵,开启心智,让孩子绽放自信的笑颜,让生命充满活力。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向学生提问,发现班里一个学习最差的学生也跟其他孩子一样举起了左手。然而,当他站起来回答时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他哭着

爱与智慧的格言集锦

●爱与慈悲 当别人受苦时,善人的心发生战栗。 个人是关键!如果个人能变得善良和平,这马上就会带给他的家庭(团体、社区)一种正面的气氛。当父母是好心安详的人,一般而言,他们的小孩也会发展出那种态度和行为。 许多人只关心他们的外在环境而忽略内在心态。精神平和需要许多重要的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性的慈悲与情义--一种关怀的感觉。 你如何能让人们面露微笑?也许如果你有权力或金钱,有些人可能会给你做作的微笑,但真正的微笑只会从慈悲而来。 在受孕时及胎儿期,对我们的发展成长而言,母亲的慈悲平和心态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是个生命的开端!甚至受孕时父母的心灵状态也是重要的。 佛陀的忠告是:“我们愉快地生活,不去恨那些恨我们的人,即使有人在恨我们,我们也不去恨他们。让我们没有烦闷地愉快生活,让我们没有贪婪地愉快生活,在贪欲人海中,让我们没有贪欲地生活。”(法句经) 爱,就要行动LOVE IN ACTION 没有爱,生命将无可能存在;没有爱,生命将会是痛苦,生命将会是一种惩罚。 以爱来奋斗,那就是我们对全体人类的真正贡献。 我们是为爱和宽恕而生而死,而不是为了更多的仇恨和毁灭。 爱,带给我们能力,使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爱的人看不到的事。 言语中只有原谅,只有希望,只有喜悦。 怀著爱和信心,发出心灵最深的敬意。 真正的领袖,不只是需要长枪巨炮,还须要道德力量,基本的要件是心怀非暴力和慈悲的精神。 如果自己的心灵没有足够的和平,那也没有办法把和平带到他人的心灵。 我们需要在自己身上灌溉和平、喜悦、快乐的种子。 史怀哲医生说:“只有知道如何奉献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德蕾莎修女说:“不管人们怎样,总是要爱他们。” 无尽无边无量无条件的爱。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一切幸福都导自善心;所有痛苦都导自恶心。让心回到自己美丽的家。 爱,如果能像清水一样清净、自在,普润一切众生,那该有多好。 慈母十恩(父母恩重难报经) 1、胎守护恩 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罗衣都不挂,妆镜惹尘埃。 2、临产受苦恩 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 3、生子忘忧恩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开张,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4、咽苦吐甘恩

(完整版)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师爱的智慧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走出爱的误区,让师爱充满智慧 冰心老师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在学习了《师爱的智慧》之后,我被其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从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师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溺爱是一种过渡的给予,同样会使孩子遭到毁坏。 在以前的教学中,一直认为师爱就是关心、爱护学生,通过学习《师爱的智慧》,我走出师爱的误区,认识到在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的“爱”有时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叫雨硕,

父亲经常在外出车,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家境不错,这些情况,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中了解到的。他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游。我从内心萌发一个念头,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平日里课间与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他也知道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爱。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他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在这样的“关爱”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例如: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学一些坏习惯,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也感到有可能是太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冷淡他”,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不去找他,看见他,故意视而不见,只是通过别的同学去了解他的情况。谁知我对他的态度一“冷”,他反而“热”了起来,主动跑来找我。我想:好,既然你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经过几番攻坚,他终于说出了他

的心里话。因为他父亲不在家,所以,总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他:“一个人要被别人看得起,就得有德行、能力,而不是哥们义气。看看你爸爸,你也应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听了我的话,他流下了眼泪,望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之后,他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因此,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正如课中所说:“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只有爱是不够的,师爱还应该充满智慧。”我们只有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会让师爱有科学的方向,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

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听华老师讲座有感 聆听特级教师华林飞老师长达三个小时的讲座,感觉如沐春风。华老师凭借其丰富的教学案例、幽默诙谐的谈吐、独特精妙的智慧,博得济济一堂的老师们阵阵掌声。听其德育之言,悟我德育之道。 一、返璞归真,教育回归生活。 现在的初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总让我们吃惊,所以不管教师教学语言多么精彩,教学方式多么新颖,学生对道德品质的掌握都只会是空洞的。教师若能够将学生引向生活,勇敢地为孩子们打开生活的窗户,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去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这样所形成的道德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更加牢固,让学生在生活活动之中,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 二、学会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建构。 陶行知先生提倡“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贴近生活的德育既是德育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德育的本质应该是实践的,是生活的,德育需要贴近生活。学校德育应该从关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指导青少年的交往生活,引导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方式入手,从贴近少年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寻找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机。在我校就提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仅在思想品德课堂,而是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不仅是学校老师,而是全体人员,包括食堂打饭的阿姨。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从高不可及的云端走进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德育可感可悟。然后,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德育会更不着痕迹。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女生节,在趣味十足的内务整理比赛、针线活比赛、礼仪气质的训练,让女生们懂得自尊自强自爱。其次,在各个学科知识中,渗透德育。例如,在一位特级数学老师的课堂上,遇到一道难题时,很多学生都出现畏难情绪,不敢着手解决,这时候,高明的数学老师说了一段相当有德育意义的话语:“这道数学题就是横亘在你人生路上的一座山,你是愿意因此而停滞不前呢?还是想方设法的翻越和战胜呢?遇到困难首先学会积极应对,然后静下心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思路。”我想,今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一定会再耳边响起这位数学老师的一番话语,这才是德育。 三、学会关爱生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教育的智慧与爱心

教育的智慧与爱心 摘要: 教育的智慧出自简单与闲适,指向宽容与等待,生发快乐与幸福。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爱心使后进生一步步走向成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满足,精神带来安慰,继而在各方面都有转变,让老师和学生都快乐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成长道路上。 关键词: 爱心,教育,智慧,宽容,等待 简介: 教育案例都是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是一个个教育生活中的真实、鲜活的“故事”,而且非常有代表性,是每一位教师经常要碰到、要面对、要处理并感觉很头疼的事情。 正文: 一、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们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

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将来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将会成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一语道出作为一名教师比别人更要用心,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更要用心关注“优秀生”、“偏才少年”、“灰色儿童”、“潜能生”,慧眼识金,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助其自主成长。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二、教育需要智慧、耐心、学习。 这种智慧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教育者根据教学对象发生的事例进行有主见性的分析,这个分析也许还离不开调查,在这种有智慧的行动中,也许教育就成功了。有一个男生踢瓶盖,这个游戏在学校是非常危险的。教师并没有当场

读《让爱智慧》有感

读《让爱智慧》有感 2016年暑假我读了陶妙如老师的著作《让爱智慧》。这本书跟我们分享了老师的日记,书中都是老师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的问题。然而日记后的小结一句话却独到而新颖,处处充满了道理。我觉得打动我的不是真实,而是书中字里行间的真实里面,满溢着对生命的真诚的尊重。读完良久,我的心却仍旧萦绕在那一个又一个日记中,感慨颇多!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书中的第一章的第一个日记《细节决定境界》,在这个日记中讲述了老师在开学前进行班级卫生大扫除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老师乐在其中,因为“从高处着眼,须从细节着手”。开学前的打扫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带却给来学校的学生一种很好的气氛。我们要让每一细节都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有各个环节组成的,细节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相当重要。育人如育树。如果把教育比作树,那么孩子就是长在树上的果实,而细节就是树上的枝叶,没有枝叶的大树不能称为真正的大树,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长的成败。小班孩子穿反鞋和反裤子是经常发生的事。主班老师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去观察、发现孩子的鞋、裤子是否穿反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更换。幼儿在穿鞋时,很容易把鞋舌头顶到鞋里面去这样鞋舌头占据了鞋里面的空间,孩子的脚在鞋里面很不舒服,想想这要是自己的孩子穿一下午这样的

鞋会是什么感受。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一句合理表扬,一次正确的批评,一个表情的暗示,一个眼神的交流,都是对孩子的爱,都是细节教育的体现。 我们老师更应该从细节,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怀。如:早晨入园时,老师会主动抱抱孩子,亲亲他,摸摸他的脑袋。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拥抱,让他感受爱是温暖的。在幼儿园里有个叫多多(化名)的孩子,多多任性、霸道、爱打人,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父母头疼无奈,老师们通过观察和与孩子的沟通发现孩子的这种行可能仅仅是希望他们能够关注他、认可他。老师们不仅在多多每天来到幼儿园的时候给予皓皓一个拥抱,集体活动时,老师关注他,向他点头、微笑;活动时,老师会用肯定的手势或语言表示对他的接纳和赞许。渐渐地老师们发现,多多乐于帮助同学且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于是当多多出现点滴进步时。 书中第二章的第二十个日记《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给我的印象在深刻,也感触最多。这句话的又来好像是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种大法。但他拜访了许多名师,都未能如愿,感到十分失望。一天,他去拜访一位大禅师,把自己的苦恼向禅师诉说了一通。禅师听完他的诉苦,十分轻松地告诉他:“你不用到处跑了,在这里暂住一个时期,我可以教你…移山大法?。”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师爱的智慧》学习笔记 徐敏(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远程教育学院,院长) 一、师爱的误区 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怀着爱生的强烈情感,在平凡的职业生涯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甚至加班加点,严格要求,一心为学生。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老师却苦恼于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方面的,成绩、情感、成长;还有的老师爱愈深,付出愈多,自我愈倦怠,情感的世界就愈贫乏,自怨和学生的抱怨也就越多。 师爱的付出与自我幸福的生活,与学生感受到的爱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年轻一代教师对师爱的结局充满困惑,这到底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仅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我们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一是认识的 : 表现在三个方面:师爱的极限性、虚无性、功利性 极限性: 例如,在我们所树立的师德典范中,经常宣扬的是教师为了工作拖着病体不看,结果拖到后来变成重症;为了学生舍弃自己的孩子,把生病的孩子放在家中,拖延治病,直至死亡,然后,以所有的学生变成自己的孩子完成崇高的境界; 为了学生中考,无暇去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直至母亲临终,都没有看到最后一眼。 这就是师爱和他的结果吗?! 最传统也是最流行的观点是:教师是蜡炬,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甚至燃尽的不只是自己,包括自己的孩子和亲人。 以自己和亲人的惨痛的代价和个人悲壮的生活状态成就学生或成就自己的奉献与成功,作为师德的最高境界,这是在以往的师德典型中最经常的“榜样”宣扬,也是最不正常的扭曲了师爱的内涵。 很高尚也很可怕。 带来了两个误区: (一)认识的误区 一是古往今来的道学家们给老师设置的圣人境界,及大地扭曲了师爱的价值,把师爱高悬在“给予”和无条件的付出,以蔑视人性和忽略教师作为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权利为代价,把教师捧上“圣人”的境界; 二是权力者凭借强权为后盾给教师设置了单方给予无私奉献的崇高的道德境界。使师爱无法成就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长和快乐及个人生活的幸福,也使大多数老师在认识上进入误区,在行动上茫然生畏或错位。 我在对新教师的培训中谈到教师的价值时,许多年轻的教师就此发问:老一代教师的楷模们为学生付出一切,包括健康,甚至放弃家庭,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爱学生就一定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甚至以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只有到了这个境界才能成就“师爱”吗? 这一代年轻的教师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出生,他们对个人价值,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对成就和成功的追求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普遍感到那个道德高地高不可

让师爱充满智慧用智慧传递温馨

让师爱充满智慧 ——“温馨教室”建设活动介绍 一、活动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强调的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教育必须要在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特点和学生成长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规律,从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出发,研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建设温馨”教室作为“人生指导工程”的重点实施项目之一。 针对教育教学现状中突出的问题:教学负担的加重、学生厌学情绪的增长和教学矛盾的突显。07年以来,我们通过课题研究、理念宣传、活动设计、促进反思等途径和方法,为努力建设平等、公正、真诚、互助的班级人际环境;勤勉、笃学、活泼、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自信、自尊、平和、乐观的自身心理环境;安全、舒心、美观、宜人的教室物质环境。以县级立项课题《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实践研究》 为引领,以“温馨教室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温馨教室”建设系列活动主要分两个阶段三个系列:

二、活动内容和概况: ÷

三、活动特点和体会: 1、分层进行导引全员参与。这次活动在组织上,分层进行、分片联动是一大特色和亮点。分层设计的本意就是提供教师全员参与的时空,分片联动的初衷是为教师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全体教师在学校和片级组织的活动中学习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亮出自己的爱心奉献和智慧故事,让大家在分享中感动彼此的师爱、感悟彼此的教育智慧。 2、理念宣传影响行为渐进。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种理念支撑、用故事诠释理念,让教师爱听易学。如:面对跳不过山羊,希望老师用微笑鼓励自己的学生小张,王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恐惧和需要,变责怪为鼓励,变严肃为微笑,让学生获得鼓励与自信,终于跳过了山羊。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师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行为。 3、爱心、奉献诠释教育精神。从教师演讲和撰写的温馨故事的内容来看,每一个故事里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切关爱和默默奉献,让每个当事学生沐浴着如春风般温馨的精神关怀:面对患有自闭症被父母几乎抛弃的学生,小陈老师执着地爱着,精心呵护着,给予的师爱和母爱让其奶奶感动,让其父母感悟,让孩子走出阴影,让学生习得关爱。面对身患肢残的新生,年轻的班主任小樊带领班干部一起家访,让他感受到来自新集体的关怀,学校打破常规特意安排的班级教室位置、班主任智慧给予的适切岗位要求和生活细节的关照,让小诗不失自尊,渐渐走出自卑,赢得阳光般的高中生活。面对外来民工子女的诸多问题,一个个温馨故事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给予的不仅仅是关爱,更有充分的理解和理性宽容,让他们同样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老师们奉献的一个个爱的温馨故事不正是他们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精神家园的一个个缩影,一个个爱的温馨故事诠释的不正是今天的教

爱与智慧——做最好的班主任

爱与智慧——做最好的班主任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保护荷叶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我和学生是朋友、是知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我们融为一体,互助互爱,共同发展,人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记得有人说过,班主任应该从日常的琐碎小事中解脱出来,节约更多的时间,集中更多的精力干好关于班级可持续发展,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更关键的事。魏书生老师也曾说过,班主任工作量大,况且繁而杂。要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班主任就要尽力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调动学生的主体因素,增强学生的自觉性。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句话给了我很大触动,我开始逐渐反思自己零乱纷繁、管东漏西的班主任工作,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上下点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的管理日渐成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采取如下方法培养班级的学生。 1.角色分工人人参与 就像魏书生老师说的,班里应该形成一种“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风气,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比如:有人专门检查名签、头发、校服、指甲、班级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带手机现象、出黑板报情况等等,而且一定要避免所有工作都由班干部做,其实很多小事完全可以由一般同学来做,尤其是成绩比较差,平时得不到老师重视的同学更应该鼓励他们多为班级做事,一来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二来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班干部的工作分工要明确,责任要细化,特别是对组织纪律、清洁卫生和班级文化建设等,每周三由班长带领,开好班干部会议后,在班会课上向全班同学作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整改意见。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班主任也适时加以了引导,避免班干部在总结时言辞过激,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而从大的方面来讲,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又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由于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因此,即使班主任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开展工作,不会出现班主任在与不在截然不同的情况。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我能行”。我采用干部定期轮换的方法,班干部从学生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并做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利于学生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他们一人一责,各负其责,又能互相合作。我经常教育他们要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注意工作方法。我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他们工作中的得与失,教育他们如何明辨是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扩大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加强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师爱的智慧》读书心得.doc

《师爱的智慧》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在读了《师爱的智慧》之后,我被书中的精彩论述所折服,从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爱。 在平日的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认为师爱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读了《师爱的智慧》中的走出师爱的误区,让我认识到在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的“爱”有时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还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叫周大志,是一个单亲学生,父母离异后,他随母亲一起生活。家中很是清苦,这些情况,是我在一次家长会中了解到的。大志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上游。我从内心萌发一个念头,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平日里给他准备了学习用品,课间与他聊天,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大志也知道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爱。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大志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大志在这样的“关爱”下,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例如: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交一些坏朋友,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也感到有可能是太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冷淡他”,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不去找他,看见他,故意视而不见,只是通过别的同学去了解他的情况。谁知我对他

的态度一“冷”,他反而“热”了起来,主动跑来找我。我想:好,既然你来找我,就得听我说。经过几番攻坚,大志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因为他是单亲家庭,所以,总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他:“一个人要被别人看得起,就得有德行、能力,而不是哥们义气。看看你妈妈,你也应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听了我的话,大志流下了眼泪,望着我说:“老师,我知道了。”之后,大志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这一次的事件中,我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适当地惩罚学生不是害学生,而是爱他们。学生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没有失败哪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没有挫折哪能锻炼他们的自信。因此,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激励学生要灵活,就像寒假中给每一个孩子一张奖状,在有的人眼里或许会觉得这是泛滥,第一有必要给每一个孩子奖状吗?第二每一个孩子是否都有拿奖状的资格呢?读了书中对激励方式的阐述,我认识到当我们脑海中出现此类问题时,已经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学习成绩和一技之长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哪些与成绩无关但也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的做人的品质,以致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他们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或表现极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单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像对待产品一样,以正品、次品和废品给学生分类和定义,而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都能进步。要抛弃单一的衡量标准,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

《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

《爱与智慧的教育》阅读体会 《爱与智慧的教育》是由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曾军良所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理念篇、教育篇、教学篇、管理篇、探索篇、附录和后记,共计229千字。 曾军良其人。曾军良,男,1963年10月出生,湖南湘阴人,北京实验学校校长,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专家理事会理事,教育部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预科班系列教材编写专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从教高中物理教学28年,其中25年奋斗在高三物理教学第一线,期间历任湖南湘阴七中教导主任、湖南岳阳钱粮湖一中教学副校长、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教导主任、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等职。著有《高效学习方略》、《智慧学习,助推生命成长》等专著,曾获“中国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北京市优秀教师”、“最美北京人,身边的雷锋”、“北京市学习之星”、“2012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中国十佳卓越校长”等荣誉称号。 著作阅读体会。阅读本书,印象最深的还是该书的第一篇文章《办一所“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文中,曾校长将北京实验学校定位为要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教育、有力量的教育、向往的教育、比较理想的教育。并作出了以下的解释。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不断地追求教育的完美。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改变孩子命运,成就孩子未来。 理想的教育应该营造笑声琅琅、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的校园氛围。学校应该成为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地方,师生能面

带微笑快乐、幸福地学习与工作,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热爱艺术的品质,开展丰富有意义的艺术活动。能在校园里经常听到歌声,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理想的教育应该不断引导孩子善于学习,勤于反思。教师具有开放的胸襟,真正地培植起孩子的信念、理想、爱心与希望,不断地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对孩子终身发展负责,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 理想的教育应该能尊重、包容、理解、接纳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受到平等的教育、不断得到精神的激励、不断感受到来自同学、老师的爱,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为民主、自由、文明的社会培养人。 只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提供出理想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理想的学生。只有每一位老师的内动力被彻底激发、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精神得到不断激励,专业得到不断的提升,每一位教师都生活在安全、进取、和谐、平等的环境里,教师就能更好地挖掘潜能、自主发展而快速成长为比较理想的教师。 作为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虽所处的位置不能和曾校长相比,但是,落实理想教育的基本理念是相同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我将和我的团队一道,用心探索、勤奋工作、智慧创造,尽量给老师们提供比较宽松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们提供比较理想的学习环境,努力把古丈县红石林完小办成“孩子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学校。

用爱与智慧教育

用爱与智慧点燃学生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极为贴切。作为被实践检验过多年的真理,这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除了爱,教育者从事教育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方式和技巧,需要“因生制宜”,也需要“因需制宜”,这也使得老师需要在工作中使用智慧的力量,结合爱与智慧,点燃学生的心灵,使得教育更加成功。本文将以爱河智慧的相关事例为切入点,对用爱与智慧点燃学生的心灵进行浅要分析。 一、我思,故我在 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事,日益巨增。然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却并非易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似乎不能停止思考和尝试。进入教育领域,我深切的明白,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试图将其构建为井然有序而不失欢乐的家园,实属不易,同时这也是我们的目标和梦想。这也进一步要求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思想、劳动、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 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有时候暗示性的教育比反复叮嘱来得更实在。有人说学生的老师的影子,时间久了,“师生相”也是存在的。这就要求老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因为你的思想和你的行为,甚至你的价值观,都将影响很多孩子。这使得我们不停的反思,不停的进步,从细节开始,与孩子们一同学习和成长。 教师是班级的标杆,也是是孩子们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良好形象的树立非常关键。无论是衣着穿戴还是细节的行为举止,都要做到身为其表。例如,如果想教育学生不沉迷于游戏,依赖网络进行答案搜索,再要求学生不带手机到校园的同时,教师也不应该表现得对手机过于热忱。在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时,教师也要做到守时。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这才能让学生信服,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的非权利影响持久而深远。 对于自身的地位,也是该进行反思的。真正合格的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贴近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促膝谈心,即使有年龄上的差距,却也不阻碍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记得儿时有个故事说道:一个老师出了一道题目:雪融化后是什么?几个家长在一起经过激烈的讨论也无法获得正确答案。而一个小朋友却知道:雪融化后是春天。所以当老师在遇到困难时,不妨试试寻找孩子们的帮助,这不仅能让他们感到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