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瘢痕的激光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激光治疗疤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激光治疗疤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瘢痕的激光治疗激光具有单色性强,方向性强,能量密度大,相干性好的四大特征,它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医用光技术的新的医疗技术。

用于医学领域的激光器种类很多,但目前可以用于治疗瘢痕的激光不多。

它主要是通过激光本身所具有的烧灼、汽化、切割、凝固及散焦射照等特有技术,通过直接改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或对于聚焦的激光束调整,使其用不同的特质治疗不同的瘢痕。

激光治疗瘢痕的方法适用于没有明显功能障碍的扁平瘢痕,天花、水痘、痤疮愈合后遗留的散在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凹陷性瘢痕,桥状、赘状瘢痕,也可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由于应用激光技术治疗瘢痕要求医生必须充分了解各种激光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及适应征,并能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求有严密、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在准备接受激光治疗之前应慎重了解、选择,并仔细询问治疗中、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可以草率做出决定。

激光治疗瘢痕,如果应用得当,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极个别有可能局部出现形成瘢痕、色素沉着的并发症,这多与治疗深度掌握不当所致。

激光治疗后也需口服3天抗菌素,治疗范围较大患者应延长服药时间。

创面结痂后不要强行去除,等待自然脱落,脱痂后避免阳光暴晒和风沙刺激。

但是这些方法起效非常慢,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未必适合所有人。

想要快速简单轻松的治疗各类疤痕纹理褶皱与色素沉着就只有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了。

丝卡尔祛疤平皱组合是目前国内认可度最高的产品,所含高效药物成份均来自然珍贵动植物药材,具有优异的抗炎性、杀菌性、抗病毒及强力特殊酵素的作用,对一般组织器官之发炎与肿瘤有绝佳的抑制或杀灭之效果,进而强化自身抗体与免疫力。

同时拥有让外伤消炎复原、疤痕淡化抚平、抗氧化的神奇效果!没有任何副作用,既有内服的胶原蛋白酶,也有外用的疤痕平衡素、祛疤平皱贴,内调外治,对各种原因形成的疤痕、妊娠纹、肥胖纹、皮肤色素沉着等都有极好的效果,而且一次治愈,永不复发。

长脉冲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长脉冲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李璟蓉,赵 瑞,郭云龙,罗佩瑜,王 玉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1457)[摘 要] 目的:探讨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㊂方法:选取收治的7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㊂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联合治疗㊂评估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㊂结果:治疗后两组V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对于增生性瘢痕,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推广运用㊂[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Nd:YAG激光;复方倍他米松 皮肤软组织在受到创伤后不可避免产生瘢痕,此过程属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1]㊂但在创面愈合过程中,一旦出现过度增生,创面部位便会形成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属于病理性瘢痕,是皮肤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及胶原合成的过度增加所致,血管的增生与扩张不断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其临床特征以红色瘢痕为主[2-3]㊂常见于外伤㊁手术后等,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额面部损伤,如未及时干预,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及外观形象,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4-5]㊂ 激光技术在治疗瘢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Nd:YAG 激光㊁脉冲染料激光以及点阵激光等[6-7],但单一治疗手段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实践证明,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是治疗瘢痕的主要手段㊂基于此,笔者选取收治的7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7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符合增生性瘢痕的诊断标准[8],VSS评分7~12分;年龄>18岁,自愿参与本次研究㊂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妇女;近1个月内皮肤有接触日光或者晒日光浴;近半年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近3个月内服用光敏感药物(如四环素,可增加光敏感性的草药等);近6个月内服用维A酸类药物;严重感染性疾病;结核;消化系统溃疡;糖尿病;精神障碍;皮肤肿瘤;瘢痕疙瘩;治疗部位任何炎性反应皮肤情况(如未愈合的伤口㊁湿疹㊁活跃期的单纯疱疹等)㊂纳入对象中,增生性瘢痕共计126块,主要位置为胸部㊁四肢㊁腹部㊁面部为主㊂单发性瘢痕者46例,多发性瘢痕者30例㊂线状瘢痕长度为0.5~12cm,点状瘢痕直径0.5~1.0cm㊂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㊂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0~59岁,平均(34.03±10.21)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53±2.45)年;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9~55岁,平均(33.39±9.70)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4.37±2.05)年㊂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向患者交代治疗方法及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 设备:以色列Alma公司辉煌激光光子工作站, LP1064nm Nd:YAG激光手具,波长:1064nm,能量范围:30~ 150J/cm2,脉宽:12,15,45ms,单脉冲,光斑直径2mm㊁6mm,频率1Hz㊂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皮损处常规清洁消毒,注射器抽取适量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160),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147)1∶1稀释后在瘢痕基底部皮损多点位进针,缓慢推注,直至注射位置瘢痕完全变白,边界超出皮肤1mm㊂如瘢痕数量多㊁尺寸大可以采取分区交替注射,每次给药剂量(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不高于1ml,每次用药间隔1个月,共治疗4次㊂ 观察组:在复方倍他米松皮损内局部注射2周后行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㊂对皮肤常规清洁消毒后,无需局部麻醉及涂抹凝胶,依据皮肤类型㊁皮损类型采用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选择激光能量密度(40-100J/cm2)㊁脉宽:15ms,光斑直径6mm,频率1Hz进行治疗㊂治疗时治疗头轻触皮损表面,采用多光斑治疗,光斑重叠不超过10%,治疗终点以皮肤轻度变灰白㊁血管消失为准㊂激光治疗后局部冷喷30min㊂在创面均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3次/d,共计7d,嘱患者避免搔抓局部,防止感染,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勿饮酒,防晒,1个月后复诊,共治疗4次㊂1.4 疗效评价1.4.1 VSS评分:本研究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VSS)对患者治疗区域瘢痕状况进行评价[9-10],评价内容包括瘢痕的厚度㊁色泽㊁硬度以及血管分布情况,该表格内容全面,操作较为简便㊂对患者治疗前㊁治疗后的瘢痕情况进行评分㊂1.4.2 疗效评定标准[9-10]:采用双盲法,两位皮肤科医生依据以下标准判断疗效㊂痊愈:经过治疗,瘢痕的VSS评分降低≥90%;显效:经过治疗,瘢痕的VSS评分降低60%~89%;好转:经过治疗,瘢痕的VSS评分降低20%~59%;无效:经过治疗,瘢痕的VSS评分降低≤19%㊂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㊂在整个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有无任何不良反应㊂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㊁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VSS评分对比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S评分对比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V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V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临床VSS评分对比(x±s,分)分组例数V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388.41±0.752.03±0.27对照组388.39±0.814.45±0.54t值0.1124.70P值<0.05<0.05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情况: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观察组3813(34.21)12(31.58)10(26.32)3(7.89)35(92.11)对照组384(10.53)8(21.05)15(39.47)11(28.95)27(71.05)χ2值5.60P值<0.052.3 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出现浅表水疱1例,出现一过性红斑水肿2例,出现色素沉着2例,出现皮肤轻度萎缩1例,出现月经不调1例;对照组出现色素沉着1例,毛细血管扩张3例,出现毛囊炎1例,出现月经不调1例㊂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停药后逐渐恢复,未影响后续治疗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㊂3 讨论 瘢痕是人体创伤修复必然的结果,愈合形式从其形态和转归方面分为普通瘢痕与病理性瘢痕[11-12]㊂增生性瘢痕属于病理性瘢痕的一种,又称为肥厚性瘢痕,其发生发展与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存在密切关联[13-14]㊂对于病理性瘢痕,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㊁药物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等㊂糖皮质激素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正常生理过程,降低其生长繁殖的程度,加速基质胶原降解和失活,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主要药物㊂复方倍他米松为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的复方制剂,兼具快速吸收及长效释放的双重优点,2~4周给药一次便可达到有效治疗药物浓度[15]㊂研究发现,倍他米松具有减慢炎性反应因子产生与迁移,阻滞瘢痕生长所必需的血管扩张症状,切断瘢痕组织氧气和能量供给,使其凋亡[16]㊂ 毛细血管增生和扩张是增生性瘢痕的重要特征,大量的微血管及丰富的微循环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提供物质基础[17],因此,使用封闭血管的激光治疗瘢痕是可行的,近年来激光已成为临床治疗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手段㊂目前,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在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已有研究报道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18]㊂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可封闭瘢痕组织内的血管,导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从而抑制瘢痕;同时封闭血管可减少成纤维细胞来源,降低成纤维细胞数量并减少胶原分泌;此外,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亦可抑制瘢痕内胶原增生,促进胶原重塑㊂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还具有穿透力深㊁皮肤伤害小的优势,除少见轻微水疱外未见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较高[19]㊂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其V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瘢痕的厚度㊁色泽㊁硬度以及血管数量明显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故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明显增强;且二者的不良反应对比未见明显差异,即联合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㊂联合治疗可降低单一激光的能量密度,减少局部注射的激素用量,减少单纯激光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可增强单纯长脉冲Nd:YAG激光对瘢痕硬度及软化的疗效㊂笔者发现联合治疗对于颜色鲜红,血管丰富,病程短的增生性瘢痕效果更佳,建议早期干预增生性瘢痕㊂在治疗前应依据皮肤类型,皮损类型(瘢痕的厚度,颜色,血管的粗细等)㊁部位进行皮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个体化设定能量参数,并适当降低能量密度,治疗终点为病灶变为灰白㊁血管消失,并避免光斑重叠,可减少治疗后红肿,水疱及瘢痕的发生率㊂ 综上所述,对于增生性瘢痕,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序贯治疗可产生协同作用,共同抑制瘢痕,可减少治疗次数,缩短病程,疗效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㊂4 参考文献[1] 吕开阳,肖仕处,夏照帆.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34(12):985-989. [2] 张 雪,兰 东,宁淑华,等.A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J].重庆医学,2017(5): 580-582.[3] 熊 维,彭 曦,黄海艳.脉冲染料激光调节TGF-β1/ Smad3信号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改善瘢痕增生的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5):21-26.[4] Roh YS,Chung HS,Kwon B,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patient scar assessment and burn-specific health in hos⁃pitalized burn patients[J].Burns,2012,38(4):512. [5] Katoulis AC,Christodoulou C,Liakou AI,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social impact of scarring and non-scarring alopecia in women[J].Journal der Deutschen Dermatologischen Gesell⁃schaft,2015,13(2):137-141.[6] 蔡景龙.现代瘢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4-105.[7] 戴 杏,梁 虹.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10):587-589,604.[8]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制定小组.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7,12(6):401-407.[9] 方 芳,张 虹,赵 雁,等.光动力法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在增生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5,31(5):343-346.[10] 郑双进,贾雪平,张晓瑜,等.CO2点阵激光联合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对增生性瘢痕患者V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疗美容,2017,7(10):48-51. [11] 李 敏,刘德伍,雷 弯.竞争性内源RNA及其调控网络在皮肤病理性瘢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19,35(9):701-704.[12] 马 莉.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与病理性瘢痕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0):2077-2079. [13] 奚 箐,郑捷新,王西樵.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9(10):1122-1126.[14] 李泰然,王振宇,孟庆延,等.深Ⅱ度烧伤愈合后Bcl-xl㊁Bax蛋白表达与增生性瘢痕的相关性[J].解剖科学进展, 2012,(4):31-34.[15] 卢华定,温小粤,曾 春,等.玻璃酸钠和二丙酸倍他米松/倍他米松磷酸二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z1):5-7. [16] 李 燕,闵红梅,柳 林.复方倍他米松联合Q开关ND:YAG532nm激光治疗局灶性瘢痕疙瘩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5,(16):2268-2270.[17] 李高峰,谭 军,邹勃生,等.可调脉宽倍频Nd: YAG532nm激光联合皮肤再生技术治疗红色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评价[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22(1):14-16. [18] 邓 林,陈 平,黎咏璇,等.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长脉冲Nd:YAG1064nm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11):651-654.[19] 张鸫媛,陈欣玥,江弘婧,等.Cynergy1064nmNd:YAG 激光治疗中风险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 2018,40(5):625-627.[收稿日期:2020-01-23 编校:孟玲玲]宫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黄婉珊1,陆燕运1,王淑瑜2,林敏仪1 (1.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2.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摘 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㊂方法:将4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㊂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㊁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研究组的血清β-HCG降至正常范围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㊂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㊂[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甲氨蝶呤;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剖宫产术后妊娠胚囊着床在剖宫产子宫瘢痕,是一种发生在早孕期的一种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1]㊂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宫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㊁术后并发症少㊁恢复快,且不影。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患者71例,根据患者瘢痕状况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凹陷性瘢痕33例,增生性瘢痕38例,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及差异原因。

结果凹陷性瘢痕组患者有效率达到87.9%;增生瘢痕组患者有效率达到68.4%。

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增生性瘢痕组,治疗效果差异p30cm2)6例、中度(损伤面积10cm2~30cm2)25例、轻度(损伤面积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及参数设置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照相,要与患者签署术前协议书,保证患者对手术全程详细了解。

手术中co_2超脉冲激光美容治疗仪,设置参数为:功率1~2w,输出时间0.02s,延迟时间1.12s;铒激光(德国欧洲之星飞梭三维点阵激光)设置参数为:波长2940nm,能力500~800mj。

手术前根据患者瘢痕状况设置光斑直径2~7nm,选取vsp、sp、lp、vlp模式,能量设置500~800mj,频率4~10hz。

1.2.2 手术操作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操作:对患者凹陷性瘢痕周围组织进行轻磨,成小角度斜面。

使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创伤表面皮肤碎屑,磨削2~3次,创面呈现粉红色平整、见少许真皮乳头层小出血点停止操作。

术后对患者创面涂抹抗生素软膏,保证创面干燥,自然结痂脱落即可。

铒激光治疗操作:削磨完成后,继续使用磨削手具对瘢痕组织进行气化,后使用点阵手具大范围平扫。

患者皮肤轻度发红、出现轻度疼痛、灼烧感即可。

皮肤颜色较深患者可以适当进行延长脉宽,防止形成水疱。

1.3 评价标准痊愈:患者皮损消退>80%,手术效果满意,肤色正常。

显效:患者皮损消退60~80%,肤色基本正常,新生皮肤较为平坦,手术效果较满意。

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评价

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评价

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评价李琛;刘科峰;田哲娟【摘要】目的::评价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方法:69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30例)和联合组(39例)。

联合组应用点阵激光,30天1次,共3次,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外用,每日1次,连用3个月。

药物组患者仅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每天1次。

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6.92%( P<0.05)。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药物组的13.33%( P<0.05)。

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fractional CO2 laser combined with clobetasol propi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s. Methods: Sixty nin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drug group ( 30 pati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 39 patients) . All the patients were topically treated with clobetasol propionate, once a day for 3 month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dditional fractional CO2 laser, once every 30 days for 3 times.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rug group (76.92%),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7. 69%,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drug group (13.33%),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fractional CO2 laser com-bined with clobetasol propionate ointment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lobetasol propionate ointment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s.【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6(032)010【总页数】3页(P623-625)【关键词】点阵激光;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增生性瘢痕【作者】李琛;刘科峰;田哲娟【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47500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475001;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许昌,461001【正文语种】中文增生性瘢痕为皮肤科常见损容性疾病,并可致功能受限,大多数伴有瘙痒或刺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美观和生活质量。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

《中外医学研究》第17卷 第34期(总第438期)2019年12月 经验体会 Jingyantihui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最根本的手术。

研究表明,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使用减压手术的同时辅以植骨融合术的效果更好[13]。

Bai 等[14]研究显示,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彻底减压会导致腰椎的稳定性缺失,需辅以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

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最主要目的是维持脊柱稳定和神经减压,临床上应正确处理二者间的关系,充分评估患者症状与体征,确定是否同时采取植骨融合或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来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综上所述,有限减压植骨融合术和椎板全切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有限减压植骨融合术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持续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李强,魏运栋,刘科.有限减压手术与扩大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高龄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3):381-384,387.[2]欧阳少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单纯椎板减压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及预后比较[J].实用老年医学,2018,32(9):845-848.[3]周学亮,陈云平,李晓林,等.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509-511.[4]白一冰,徐岭,赵文亮,等.《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诊疗指南》手术治疗简介[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3):213-214.[5]杨新明,杨毅,金格勒.有限减压与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0):1-3.[6] Pratali R R,Smith J S,Motta R L N,et al.A Brazilian Portugues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the modified JOA scale for myelopathy[J].Clinics,2017,72(2):103.[7] Kato S,Oshima Y,Oka H,et parison of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e and modified JOA (mJOA) sco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cervical myelopathy: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J].Plos One,2015,10(4):e0123022.[8]邓必权,胡华,滕宇,等.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3):306-309.[9] Matsudaira K,Hara N,Oka H,et al.Predictive factors for subjective improvement in lumbar spinal stenosis patients with nonsurgical treatment:a 3-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Plos One,2016,11(2):e0148584.[10]陈志强,林健泽.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44-45.[11]胡伟,赵杰,巩陈,等.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侧症状为主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1):1673-1676.[12]童哲,李钧.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术与全椎板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3):1235-1238.[13]夏可周,郭卫春.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中不同术式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39):103-106.[14] Bai B,Li Y.Analysis of surgeries for degenerative lumbarstenosis inelderly patients[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6,32(1):134-137.(收稿日期:2019-07-10) (本文编辑:李盈)①惠安县医院 福建 惠安 362100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 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张欣忠①【摘要】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局部封闭结合CO 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CO2点阵激光联合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观察

CO2点阵激光联合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观察

CO 2点阵激光联合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观察江兰,张衍国,王小霞,王欢,刘涛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陕西西安710038【摘要】目的探讨CO 2点阵激光联合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10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

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O 2点阵激光治疗,治疗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瘢痕厚度、瘢痕面积、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S)、瘙痒V AS 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瘢痕厚度[(5.34±1.14)mm vs (9.27±2.08)mm]、瘢痕面积[(1.87±0.42)cm 2vs (3.29±0.54)cm 2]、VSS 评分[(6.75±1.33)分vs (8.98±1.48)分]、疼痛V AS 评分[(3.27±0.61)分vs (4.66±1.25)分]、瘙痒V AS 评分[(1.81±0.36)分vs (2.92±0.45)分]和血清VEGF 含量[(1258.41±12.69)µg/L vs (1982.76±19.35)µg/L]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奇正青鹏膏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奇正青鹏膏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奇正青鹏膏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作者:张伟程默郭静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討奇正青鹏膏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笔者医院接诊的7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使用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奇正青鹏膏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瘢痕厚度、改良温哥华烧伤瘢痕评分(VSS)、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9.41%(P[关键词]奇正青鹏膏;点阵激光;增生性瘢痕;疗效;心理情况[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0)03-0063-0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urative efficacy of Qizheng qingpeng jointattice laser in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scar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6)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4).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ttice lase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izheng qingpe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linical efficacy, scar thickness, modified vancouver burn scar score (VSS), depression score, anxiety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22% higher than 79.41% of the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 Qizheng qingpeng plaster; lattice laser; hypertrophic scar; curative effect; psychological situation增生性瘢痕为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疾病,多见暴力外伤、烫伤等,它们都会导致包括真皮在内的皮肤损伤和创伤。

点阵CO2激光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点阵CO2激光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点阵CO2激光治疗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者:吴灿赵春苗王士强李梁白南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2年第05期[摘要]瘢痕挛缩是烧伤后瘢痕常见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低下,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瘢痕挛缩的传统治疗方式有外科手术、加压疗法和物理疗法等。

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有局限性。

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点阵CO2激光在瘢痕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其治疗瘢痕挛缩的疗效逐渐显现。

本篇综述总结了点阵CO2激光治疗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和相关机制,以及点阵CO2激光干预瘢痕挛缩时机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瘢痕挛缩;点阵CO2激光;脉冲染料激光;成纤维细胞;联合应用[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2)05-0181-04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Fractional CO2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 Contracture After Burn: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WU Can1, ZHAO Chunmiao2,WANG Shiqiang2, LI Liang2, BAI Nan3(1.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Jinan 250062,Shandong,China; 2.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00,Shandong,China;3.Medical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Center,Linyi People’s Hospital,Linyi 276000,Shandong,China)Abstract: Scar contracture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Burn Scar, which leads to dysfunction and low quality of life.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of scar contracture includes surgery,compression therapy and physical therapy. Although obtain certain result, but still have limit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aser technology, fractional CO2 las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car,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 on scar contracture has gradually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fractional CO2 laser treatment to scar contrac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opportunity of fractional CO2 laser intervention of cicatricial contracture.Key words: scar contracture; fractional CO2 laser; pulsed dye laser; fibroblasts; combination therapy瘢痕指正常皮肤组织受到创伤后的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生性瘢痕的激光治疗进展 手术、创伤、烧伤及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增生性瘢痕形成,其治疗包括手术与非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有多种,如:瘢痕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局部使用维a酸、冷冻疗法、放射线疗法、压迫疗法、硅凝胶敷贴等,其中有些方法因为疼痛、疗程长等原因很难为患者所接受,而且疗效不佳,复发率高,且会带来诸如萎缩性瘢痕、色素异常、皮肤坏死等副作用[1]。近30年来,激光美容外科的发展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了多种创伤小、治疗过程相对容易被患者接受的选择,解决瘢痕所带来容貌损害、色素异常、瘙痒疼痛等症状及功能缺陷等问题,但是各种激光临床疗效不一。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激光有很多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激光综述如下。 1 脉冲染料激光(pdl) alster等[2]最早报道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585nm)治疗1~2次后显著改善增生性瘢痕的颜色、质地,治疗的有效率达57%~83%。1998年,alster等[3]首次报道pdl联合co2激光治疗瘢痕的方法,比较了联合治疗和单独使用co2激光治疗的疗效差异,参数:高能量脉冲co2激光,能量500mj、功率7w、光斑3mm;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585nm),能量密度6.5j/cm2、光斑7mm。co2激光使其表皮剥脱后立即行pdl治疗,1次治疗后1周、2周、6周、12周回访行gas评分,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更有效。keyvan等[4]比 较了不同波长pdl(585nm 与 595nm)治疗外科手术后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其色素异常、血管化、柔软度、高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种波长的激光对于瘢痕都有效,差异无显著性。pdl治疗瘢痕的机制莫衷一是,多数学者认为其在于激光选择性地损伤瘢痕中血管,抑制瘢痕的血管增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热凝坏死,加重组织缺氧,导致胶原酶释放、胶原降解,进而抑制瘢痕的生长并且促进其萎缩。pdl作为治疗增生性瘢痕最常见的一种激光,疗效确切,治疗采用低能量多次重复治疗,对于肤色深的患者,能量密度应降低10%。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持续几天到1周左右的紫癜,故服用抗凝血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停药1周以上,防止治疗后出现持续紫癜反应。 2 可调脉宽倍频nd:yag 532nm激光 谭军等[5]采用可调脉宽倍频nd:yag 532nm激光(美国科医人医疗激光设备有限公司,versapulse c激光仪)治疗患者红色增生期瘢痕90例,激光参数:脉宽20~40ms,能量密度22~40j/cm2,光斑直径3mm,每次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所减轻,4次治疗后手术切口条形瘢痕的显效率为96%,总有效率100%,挫伤及烧伤后片状瘢痕显效率70%,总有效率90%;瘢痕的大小形状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面积大、损伤大则修复难,大部分瘢痕经过3~4个月的治疗即到达显效,与常用的药物压迫等治疗需要半年左右比较,具有明显优势。leyda 等[6]为了证明可调脉宽倍频nd:yag 532nm激光治疗伴有色素沉着的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并与585nm pdl相比较,结果显示585nmpdl与可调脉宽倍频nd:yag 532nm治疗合并色素沉着的增生性瘢痕均有效,差异无显著性,但nd:yag 532nm激光可能更适用于治疗瘢痕颜色特别深的患者。nd:yag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应用较早,疗效肯定,治疗原理与pdl相似、在组织中穿透深度适中、脉冲宽度可调,并且可选择性抑制瘢痕中胶原的合成和ⅰ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7],动物实验证明nd:yag激光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萎缩、显著降低vegf的表达[8]。nd:yag 532nm激光优点在于其热损伤小、术后紫癜等副反应风险降低、恢复期短,对比pdl更适合于瘢痕颜色特别深的患者。 3 气化型点阵激光(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afl) 气化型激光的靶目标是水,组织中的水吸收光后在瞬间被加热到100℃以上,作用于皮肤时气化表皮及不同深度的真皮,使皮肤产生气化坑,故也称为剥脱性激光;非气化型激光的靶目标也是水,但光束仅仅使皮肤真皮层产生热变性,没有皮肤气化坑的形成,故也称非剥脱性激光。前者主要为co2激光和铒激光,后者主要是波长为1320~1550nm范围内的激光。以上两类激光用于整形外科面部年轻化、痤疮瘢痕、外科瘢痕等治疗时,分别因其副反应(瘢痕、红斑、恢复时间长等)和疗效不明显等使其推广受到限制,点阵激光技术有效地改善了以上问题[9]。 点阵激光作用于瘢痕时产生矩阵状排列的微热损伤,会刺激皮肤 重新均匀地启动修复程序,最终使包括表皮和真皮在内的全层皮肤发生重塑和重建,达到治疗目的[10]。谭军等报道点阵co2激光治疗各类瘢痕的疗效评价,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各类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患者共计166例治疗两次,总有效率96%,显效率62%,其中增生性瘢痕总有效率80%,推测与点阵co2激光治疗后重新启动了瘢痕生理性愈合过程有关[11]。scrimali[12]报道其对8名患者共12处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行点阵co2激光治疗,治疗后4周复诊评估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发现治疗有效率100%,并且能有效减少瘢痕复发。alexiades[13] 报道,对外伤或手术6~10周后的伤口行激光皮表重建术,可以发现伤口改善非常明显,副作用包括持续1~4个月不等的红斑、色素沉着异常,色素沉着发生率最高达36%,尤其在fizpatrick分型ⅲ~ⅵ的皮肤更易发生。气化型激光治疗后创面的护理尤为重要,因皮肤气化后表皮屏障作用及真皮层受损,使皮肤色素改变、感染、瘢痕的风险增加。点阵光热作用理论虽然降低了此类风险,但是对比国内外学者的方法发现,治疗后的创面护理结合皮肤再生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11,13]。 铒激光也是一种常见的气化型激光,波长为2940nm,组织内水的吸收率高(是co2激光的10~20倍),剥脱更为准确,对于周围组织热损伤小,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但是其较co2激光的穿透深度降低,有限的热损伤区对胶原的刺激较差,对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有 限。虽然光斑重叠能够弥补此缺陷,但是由于其缺乏热凝止血作用造成的渗血给激光治疗术后创面的护理带来不便。铒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有效(有效率50%~90%),但是因其病例数并不太大,其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14]。点阵铒激光临床上更多地将其应用于表浅性瘢痕及凹陷性瘢痕的治疗。 4 非气化型点阵激光(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nafl) 主要以1550nm铒玻璃激光为代表,其改善瘢痕色素沉着及厚度的疗效显著[15]。nafl治疗的副反应主要在于治疗过程中轻度到中度的疼痛、治疗后即刻发生的红斑、水肿,通常2~4天内可消退。tierney等[16]进行了点阵1550nm 铒玻璃激光(fraxel rs,reliant technologies,mountain view,ca)与595nm v-beam pdl(candela corporation inc.wayland,ma)治疗外科瘢痕后其色素沉着、厚度、质地和外观的比较,将每处瘢痕分为两个治疗区,其中一部分行nafl治疗,参数:能量70mj(深度1.359mm)、覆盖面积23%,另一部分行pdl治疗,参数:能量密度7.5mj/cm2、脉宽4.5ms、光斑10mm×3mm;每次治疗时间相隔2周,共治疗4次,最终次治疗1月后进行评分,结果83.3%的患者认为进行nafl治疗的一侧效果更为明显,nafl治疗对瘢痕以上疗效均明显优于pdl,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证实了nafl的优点在于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增生性瘢痕,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一提的是,pdl治疗瘢痕色素减退无效,但是nafl对它的有效率在治 疗结束后1月达到65%,对于色素沉着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2%、45.8%[16]。

laubach等[17]报道非气化型点阵激光作用于正常皮肤时不损伤角质层,激光作用24h内,mtzs深层和周围的活性细胞向mtz迁移进行修复,24h后即可见显微表皮坏死碎片(miroscopic eipidermal necrotic debris,mends)在表皮层中形成并在此后一周的时间内逐渐排出皮肤,表皮mtzs边缘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快速移动可能导致了mends的向上运动,he染色中可见mends含有大量的色素,而其下的基底细胞层的黑素数量却减少,本来在基底细胞层表达的黑素成为了mends的组成部分,mends负载着这些黑素被排出,扮演了“黑素运输载体”的作用。另外,热损伤导致真皮层的胶原变性、血管凝固等,引发胶原及血管的再生、重塑。以上都表明非气化型激光与气化型激光一样,通过热损伤刺激引起创面的再次愈合而达到治疗效果,但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的是,afl的mtzs包括含角质层在内的表皮全层及不同深度的真皮层,而nafl不损伤角质层,保留了皮肤的屏障作用,愈合更快,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并且由于真皮中不产生噬黑素细胞(深肤色人群除外),nafl治疗后产生炎性色素沉着的风险也更低。 5 小结及展望 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是多样化的,激光治疗的原理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选择性作用于瘢痕中的血管、抑制瘢痕中微血管形成,达到抑制瘢痕增生、使瘢痕萎缩的作用,如pdl、nd:yag;一类以热刺激造成瘢痕的可控性损伤,通过创面的再次愈合过程达到治疗的效果,如afl、nafl等。后者中的气化型激光较之前者不仅能够使瘢痕萎缩,并且能够直接气化瘢痕,纠正瘢痕凹凸不平的外观,此两者结合能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3]。国内外也多见强脉冲光(ipl)用于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报道,bellew等[18]认为ipl与595nmpdl激光治疗瘢痕疗效相当,而ipl对于软化瘢痕有更明显的效果,且副反应少,光斑大,其作用原理与前者相似。此外,激光治疗后创面的修复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生理性湿润环境中,创面能够依靠皮肤自身的再生修复本能达到接近生理性的愈合,使副作用减到最低,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10,19]。 增生性瘢痕治疗越早,疗效越佳。对于外科手术、创伤等造成的瘢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治疗时机可提前到拆线当天或者瘢痕的增生期前,甚至可以在缝合后立即进行,文献报道伤口缝合后立即用810nm二极管激光照射能够降低炎症反应、增加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从而使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增多、加速胶原生长,促进和改善伤口愈合,能够使小鼠无毛区的伤口形成几乎不可见的瘢痕和患者伤口愈合后无明显的增生性瘢痕形成[20]。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可能是长期和反复的过程,故而我们也希望看到关于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更长随访时间的疗效报道。激光治疗近年来发展较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