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免疫球蛋白G

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免疫球蛋白G
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免疫球蛋白G

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免疫球蛋白G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蛋白质纯化的基本技术;

2、学习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体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性质利用生物化学各种纯化方法进行抗体的纯化,主要有常规生物化学和特异性亲和层析两类方法。本实验采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从动物血清中纯化抗体,纯度和回收率较高,且抗体活性不被破坏;同时此方法操作简便、周期短、成本低、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不仅使用于小量抗体的纯化,也适合大批量抗体的制备。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实验材料:兔血清。

2、试剂:乙酸-乙酸钠缓冲液、10×磷酸盐-NaCl缓冲液、透析液、5 mol/LNaOH、0.1mol/L NaOH。

3、器材:电磁搅拌器、离心机、透析袋。

四、操作方法:

1、动物血清用4倍体积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稀释,0.1mol/L NaOH调整血清稀释液pH至4.5。

2、室温下用电磁搅拌器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辛酸(加入量为1L血清稀释液加25ml),滴加完

后继续搅拌30min。

3、离心(10000转/分,20分钟),收集上清液,弃去沉淀,上清液用滤纸过滤除去悬浮物,

量体积。

4、按照10%体积加入10×磷酸盐-NaCl缓冲液,用5 mol/LNaOH调pH至7.4。

5、上清液4℃预冷10min,测量溶液总体积,在4℃按277g/L缓慢加入硫酸铵粉末(终浓

度达到45%饱和度),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30min。

6、离心(5000转/分,15分钟),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

7、沉淀用少量透析液溶解(一般为原血清体积的1/10),透析并更换两次透析液。

8、透析后的抗体溶液在50~55℃水浴中加热20min,离心(5000转/分,20分钟),上清液于-20℃保存。

(抗体的纯化)硫酸铵沉淀法

抗体的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C ); 3.3000 ′g 离心30 min (4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 (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总汇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总汇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液,样品制备完成。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 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 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提取液:含10%TCA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2.7g尿素0.2gCHAPS 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三、组织:肠黏膜 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应用TRIPURE提取蛋白质步骤: 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 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

硫酸铵分级沉淀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 C ); 3.3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今天作的实验是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从之前作过的经验知道,这一个步骤是有名的烦,要慢慢用敲的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可以在庄荣辉学习网站中找到,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较不具极性的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辛酸硫酸铵纯化抗体

辛酸-硫酸铵法从人血清中纯化IgG 一、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从血清中提取纯化 IgG 的方法步骤。 2、了解辛酸-硫酸铵法纯化IgG 的原理。 二、 实验原理 辛酸-硫酸铵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用辛酸沉淀杂蛋白,辛酸为短链脂肪酸,在酸性条件下 可沉淀血清或腹水中的白蛋白或其他非 Ig 蛋白质;第二步利用硫酸铵盐析将 Ig 沉淀下来, 操作步骤如图3-10所示。经SDS-PAGE 电泳检测能得到电泳纯度较高的 Ig 。 _______ ?沉淀(白蛋白和其他ir igG 蛋白质) 匕消液(igG) 硫酸钱沉淀 T 沉淀(IgG) T 溶解沉淀 图3—竹辛酸一硫酸谖法从血漬中纯化IqG 操作流程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 1、仪器 磁力搅拌器、离心机、低温冰柜。 2、原料 抗血清(兔抗鸡血清)。 血清或腹水 丫酸沉淀

3、试剂 (1)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60mmol/L, pH4.0。 (2) 10X磷酸盐-NaCI 缓冲液(PBS : 100mmol/L PBS pH7.4。称NaCI 80g、Ns fe HPO12H2O 29g、KCl 2g、KHPQ 2g,加蒸馏水溶解,加入100mmoI/L EDTA 20ml,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 (3) 透析液10mmol/L Na 2HPQKH2PQ缓冲液,含15mmol/L NaCl,pH7.2。 (4) 硫酸铵。 ⑸辛酸。 四、操作步骤 1、抗血清用4倍体积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稀释,用0.1mol/L NaQH调至血清稀释液为pH4.5。 2、室温下边搅拌(磁力搅拌器或电功搅拌器),边缓慢滴加辛酸( 25ml/L血清稀释液), 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0min。 3、离心(10000r/min , 30min),收集上清夜,弃去沉淀。 4、上清液用多层纱布过滤。 5、按1/10 体积加入10X PBS 用5mol/L NaQH 调至PH7.4。 6、上清液4 C预冷,计算溶液总体积,在4C按277g/L加入硫酸铵粉沫(45%包和度),边 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30min。 7、离心(5000r/min , 15min)),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 8、沉淀用少量透析液溶解(一般为血清体积的1/10 ),透析并更换两次透析液或用Sephadex G-50脱盐。 9、Ig溶液在50?55C水浴中加热20min,离心(5000r/min , 20min),上清液-20 C保存或冻干保存。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硫酸铵配成饱与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与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您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按照您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就是缓与地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您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与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其单位就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与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与度就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与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与溶液饱与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就是溶液刚好饱与的时候、溶液饱与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就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就是用4、0。 硫酸铵就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与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就是不就是您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对分离目的蛋白的盐析,最好采用分段盐析。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其溶解度与等电点不同,沉淀时所需的pH值与离子强度也不相同,改变盐的浓度与溶液的pH值,可将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分批盐析分开,这种分离蛋白质

硫酸铵沉淀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3.蛋白质溶液的体积放大程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这是使用硫酸铵饱和溶液最头痛的部分,举例来说,要让100 ml的硫酸铵百分比从0%到25%,如果是加入固体的硫酸铵,只会让溶液从100 ml变成107 ml左右,但若是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会让溶液变成125 ml!而且若是要提高到50%,须加等量的硫酸铵饱和溶液,所以会让蛋白质溶液从100 ml变成200 ml。 因此在加入硫酸铵时,若是低百分浓度可以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然而如果是高百分浓度的,除非不在意蛋白质溶液体积的放大(反正都要离心离下来),否则还是用固体硫酸铵来的好。 所以今天从0%拉到25%及从25%拉到50%时,都是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但是当要从50%拉到75%时,我选择利用固体硫酸铵,因为如果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离心机无法离那么多的溶液体积。

盐析法

盐析法综述 摘要: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其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盐析法是其中的一种,盐析法是在中药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常作盐析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 关键词:沉淀法;盐析;原理;方法评价;蛋白质盐析 沉淀法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其重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有机溶剂沉淀法多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糖及核酸产品的分离纯化,有时也用于蛋白质沉淀。有机溶剂的沉淀机理是降低水的介电常数,导致具有表面水层的生物大分子脱水,相互聚集,最后析出。等电点沉淀法用于氨基酸、蛋白质及其它两性物质的沉淀。但此法单独应用较少,多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两性电解质分子上的净电荷为零时溶解度最低,不同的两性电解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以此为基础可进行分离。、非离子多聚体沉淀法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非离子多聚物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沉淀剂,最早用于提纯免疫球蛋白、沉淀一些细菌和病毒,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核酸和酶的分离提纯。最常用的是铅盐法,可以用于除去杂质,也可用于沉淀有效成分。沉淀法通常是在溶液状态下将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在混合液中加人适当的沉淀剂制备前驱体沉淀物,再将沉淀物进行干燥或锻烧,从而制得相应的粉体颗粒。一般来说,所有固体溶质都可以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而沉淀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在生化制备中,许多物质都可以用盐析法进行沉淀分离,如蛋白质、多肽、多糖、核酸等,其中以蛋白质沉淀最为常见,特别是在粗提阶段。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以保证被测组分能沉淀完全。 (2)沉淀要纯净,不应带入沉淀剂和其他杂质。 (3)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以便于操作和提高沉淀的纯度。 (4)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盐析法 胶体的盐析 胶体的盐析是加盐而使胶粒的溶解度降低,形成沉底析出的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最保险的做法是,把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和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你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按照你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是缓和地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你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和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和度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和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和溶液饱和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是溶液刚好饱和的时候.溶液饱和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但是淀粉酶能耐受,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是用。 硫酸铵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和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蛋白质提取方法

蛋白质提取方法-------列举10种方法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summer)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 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夜,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 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summer) 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 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 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 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 提取液:含10%TCA 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 裂解液:2.7g 尿素0.2gCHAPS 溶于3ml 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 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三、组织:肠黏膜(newinbio) 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应用TRIPURE 提取蛋白质步骤: 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 离心:12000 g,10min,4度,弃上清,加入0.3M盐酸胍/95%乙醇:(2ml每1mlTRIPURE 用量)振荡,置室温20min 离心:7500g,5 min,4 度,弃上清 重复0.3M盐酸胍/95%乙醇步2 次 沉淀中加入100%乙醇2ml 充分振荡混匀,置室温20 min 离心:7500g,5min,4度,弃上清吹干沉淀,1%SDS溶解沉淀 离心:10000g,10min,4度 取上清-20 度保存(或可直接用于WESTERN BLOT) 存在的问题:加入1%SDS 后沉淀不溶解,还是很大的一块,4 度离心后又多了白色沉定,SDS 结晶?测浓度,含量才1mg/ml左右。 解决:提蛋白试剂盒,另外组织大小适中,要碎,立即加2X BUFFER,然后煮5-10分钟,

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汇总

用200毫摩每升的tris-cl 和62.5毫摩每升的tris-cl,我们研究室一般用100毫摩每升的tris-cl,pH 8.0 .另外,最好加150毫摩每升的NaCl,用来分离以弱电荷结合到多糖上的蛋白。 2我提的蛋白难溶,请问怎么解决?1、请问这是为什么呢?怎么解决? 2、溶解时是先在100℃沸水浴后在涡旋吗? 3、涡旋时产生大量泡沫,对蛋白有影响吗? 4、是在常温溶解还是在4℃?或-20℃? 5、一般溶解需要多长时间?怎样才算溶解充分了? 我也是做植物叶片的,建议你可以用TCA-丙酮沉淀,方法如下: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30min,加PVP,和石英砂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丙酮溶液1)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10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 每份加入9ml丙酮溶液II,捣碎沉淀,常温振动混匀,-20℃沉淀1h;10000rpm,4℃离心15min,弃上清. 4. 每份加入9ml丙酮溶液II,常温振动混匀,-20℃沉淀1h;10000rpm,4℃离心15min,弃上清. 5. 每份加入9ml 80%丙酮溶液III, 常温振动混匀,-20℃沉淀1h, 10000rpm,4℃离心15min,弃上清6.干燥成硬块,磨成粉磨-20℃保存待用。 第二个问题: 37度水浴 第三个问题: 涡旋时产生大量泡沫,没有影响 第四个问题: 37度溶解 第五个问题 1个小时,中间混匀数次 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要是全部都溶了倒是不太正常。用沉淀法浓缩蛋白都存在一个变性的问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一部分蛋白变性了,所以会不溶解。操作的时候尽量保持低温! 溶解的时候可以在常温下,蛋白变成粉末后,立即加1*SDS上样缓冲液,用加样器吹打,大约5分钟就好,可以用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了。也可以在4度溶解过夜。 涡旋时产生大量泡沫,个人认为影响不大 一般溶解半个小时就很充分了,但仍会有很多不溶物!可以离心弃掉!丙酮沉淀之后要干燥,这个过程一定不要时间太长,不然样品干燥得过了,就很难溶了。即使你加上了硫脲,高浓度尿素也不行。我的经验是只要半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表面上看上去比较干就可以了。

硫酸铵纯化抗体

1.兔抗人IgG抗体的初步纯化 ( 硫酸铵沉淀法) 一、基本原理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 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 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 酸铵(NH4)2SO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4. 蒸馏水 5. PBS( 含 0.2g /L 叠氮钠 )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 33% —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 1.将 767g (NH4)2SO4边搅拌边慢慢加到 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SAS)(4.1 mol/L, 25 ° C ).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 g 离心 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

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 1 :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 g 离心 30 min (4 °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 10-20ml )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 24-48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 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6 小时或过夜 ( 4 ° C );3.3000 ′ g 离心 30 min ( 4 ° C ),保 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 SAS 到 0.5:1(v/v) ,再次离心得到 沉淀。将沉淀溶于 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 液再加 SAS 到 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 溶于 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 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 非常有效 (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纯化产物的鉴定: (1)效价测定 : 采用间接ELISA法 (3 mg / L抗原包被 , 1∶ 1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1 中性盐沉淀(盐析法) 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使生物大分子沉淀析出的过程称为“盐析”。除了蛋白质和酶以外,多肽、多糖和核酸等都可以用盐析法进行沉淀分离。 盐析法应用最广的还是在蛋白质领域,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其突出的优点是: ①成本低,不需要特别昂贵的设备。 ②操作简单、安全。 ③对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作用。 ⑴中性盐沉淀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和酶均易溶于水,因为该分子的-COOH、-NH2和-OH都是亲水基团,这些基团与极性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化层,包围于蛋白质分子周围形成1nm~100nm颗粒的亲水胶体,削弱了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蛋白质分子表面极性基团越多,水化层越厚,蛋白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亲和力越大,因而溶解度也越大。亲水胶体在水中的稳定因素有两个:即电荷和水膜。因为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于蛋白质和酶分子的亲水性,所以加入大量中性盐后,夺走了水分子,破坏了水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又中和了电荷,破坏了亲水胶体,蛋白质分子即形成沉淀。

⑵中性盐的选择 常用的中性盐中最重要的是(NH4)2SO4,因为它与其他常用盐类相比有十分突出的优点: 1) 溶解度大:尤其是在低温时仍有相当高的溶解度,这是其他盐类所不具备的。由于酶和各种蛋白质通常是在低温下稳定,因而盐析操作也要求在低温下(0~4℃)进行。 2) 分离效果好:有的提取液加入适量硫酸铵 盐析,一步就可以除去75%的杂蛋白,纯 度提高了四倍。 3) 不易引起变性,有稳定酶与蛋白质结构的 作用。有的酶或蛋白质用2~3mol/L浓度的 (NH4)2SO4保存可达数年之久。 4) 价格便宜,废液不污染环境。 ⑶盐析的操作方法 最常用的是固体硫酸铵加入法。将其研成细粉,在搅拌下缓慢均匀少量多次地加入,接近计划饱和度时,加盐的速度更要慢一些,尽量避免局部硫酸铵浓度过大而造成不应有的蛋白质沉淀。盐析后要在冰浴中放置一段时间,待沉淀完全后再离心与过滤。 在低浓度硫酸铵中盐析可采用离心分离,高浓度硫酸铵常用过滤方法。

提取蛋白的常规方法

1、原料的选择 早年为了研究的方便,尽量寻找含某种蛋白质丰富的器官从中提取蛋白质。但至目前经 常遇到的多是含量低的器官或组织且量也很小,如下丘脑、松果体、细胞膜或内膜等原材料, - 105 -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Protein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因而对提取要求更复杂一些。 原料的选择主要依据实验目的定。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注意选含量高、来源丰富及成 本低的原料。尽量要新鲜原料。但有时这几方面不同时具备。含量丰富但来源困难,或含量 来源均理想,但分离纯化操作繁琐,反而不如含量略低些易于获得纯品者。一般要注意种属 的关系,如鲣的心肌细胞色素C 较马的易结晶,马的血红蛋白较牛的易结晶。要事前调查 制备的难易情况。若利用蛋白质的活性,对原料的种属应几乎无影响。如利用胰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的活性,用猪或牛胰脏均可。但若研究蛋白质自身的性质及结构时,原料的来源种属 必须一定。研究由于病态引起的特殊蛋白质(本斯.琼斯氏蛋白、贫血血红蛋白)时,不但 使用种属一定的原料,而且要取自同一个体的原料。可能时尽量用全年均可采到的原料。对 动物生理状态间的差异(如饥饿时脂肪和糖类相对减少),采收期及产地等因素也要注意。 2、前处理 a、细胞的破碎 材料选定通常要进行处理。要剔除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如不能立即进行实验,则应冷 冻保存。除了提取及胞细外成分,对细胞内及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均须先 将细胞破碎,使其充分释放到溶液中。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其细胞破坏难 易不一,使用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如动物胰、肝、脑组织一般较柔软,作普通匀浆器磨研即 可,肌肉及心组织较韧,需预先绞碎再制成匀桨。 ⑴机械方法 主要通过机械切力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常用器械有:①高速组织捣碎机(转速可达 10000rpm,具高速转动的锋利的刀片),宜用于动物内脏组织的破碎;②玻璃匀浆器(用两 个磨砂面相互摩擦,将细胞磨碎),适用于少量材料,也可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等,两面间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法

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盐析 还能想起那些在荧屏中曾经震撼过我们,具有超能力的英雄么? 蜘蛛侠,敏捷,灵活迅速飞流直下,忽闪直冲高楼; 绿巨人浩克,力量,速度,耐力,在我们的想象力中膨胀; 还有,我们随身携带星形盾牌,品格高尚的美国队长…… 幻想里中的人物形象存在我们的记忆力,然而生物背景出身的我们,总归要锻炼出属于自己的实验技能,即便是相同的实验步骤,每个人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差别在哪?反复练习,用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心得,转化为自己的实验“超能力”吧。本文总结了蛋白纯化硫酸铵沉淀详细的实验原理、步骤,供大家参考。 -------锻炼属于我们自己的实验“超能力”之一 我是超级蜘蛛精 看我有劲儿不? 冲啊,我是美国队长 而我是一只冷静的科研小蜗牛 这次,我们所要分享的便是一种很常见,但是也很重要的蛋白质纯化方法:硫酸铵沉淀蛋白法,一起走进实验室吧。 硫酸铵沉淀法是粗分离蛋白时常用的纯化和浓缩蛋白的技术。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盐浓度密切相关,在低浓度的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

增加;但在高浓度的盐溶液里,盐离子竞争性的

结合蛋白表面的水分子,破坏蛋白表面的水化膜,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在疏水作用下聚集形成沉淀。每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硫酸铵的溶解度大,解离形成大量的NH4+、SO42-离子,会结合大量的水分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另外,其温度系数小,不易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蛋白质粗分离时硫酸铵沉淀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技术,后续可采用层析技术进一步纯化蛋白,效率更高。硫酸铵沉淀法是常用的分离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各种不同蛋白质盐析需要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在实验中建议配置不同梯度浓度的硫酸铵溶液来确定蛋白质沉淀所需的最佳浓度。 (1)参照如下表格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 例如,在25 ℃条件下,配置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称取767 g的硫酸铵固体,边搅拌边加入到1 L的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用氨水或者硫酸调节pH 到7.0。 (2)沉淀蛋白 将样品离心,去除沉淀,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一边搅拌一边慢慢的加入硫酸

蛋白质的提取与纯化

蛋白质的提取与纯化 一,蛋白质的提取 大部分蛋白质都可溶于水、稀盐、稀酸或碱溶液,少数与脂类结合的蛋白质则溶于乙醇、丙酮、丁醇等有机溶剂中,因些,可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及酶。 (一)水溶液提取法 稀盐和缓冲系统的水溶液对蛋白质稳定性好、溶解度大、是提取蛋白质最常用的溶剂,通常用量是原材料体积的1-5倍,提取时需要均匀的搅拌,以利于蛋白质的溶解。提取的温度要视有效成份性质而定。一方面,多数蛋白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温度高利于溶解,缩短提取时间。但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因此,基于这一点考虑提取蛋白质和酶时一般采用低温(5度以下)操作。为了避免蛋白质提以过程中的降解,可加入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如二异丙基氟磷酸,碘乙酸等)。 下面着重讨论提取液的pH值和盐浓度的选择。 1、pH值 蛋白质,酶是具有等电点的两性电解质,提取液的pH值应选择在偏离等电点两侧的pH 范围内。用稀酸或稀碱提取时,应防止过酸或过碱而引起蛋白质可解离基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蛋白质构象的不可逆变化,一般来说,碱性蛋白质用偏酸性的提取液提取,而酸性蛋白质用偏碱性的提取液。 2、盐浓度 稀浓度可促进蛋白质的溶,称为盐溶作用。同时稀盐溶液因盐离子与蛋白质部分结合,具有保护蛋白质不易变性的优点,因此在提取液中加入少量NaCl等

中性盐,一般以0.15摩尔。升浓度为宜。缓冲液常采用0.02-0.05M磷酸盐和碳酸盐等渗盐溶液。 (二)有机溶剂提取法 一些和脂质结合比较牢固或分子中非极性侧链较多的蛋白质和酶,不溶于水、稀盐溶液、稀酸或稀碱中,可用乙醇、丙酮和丁醇等有机溶剂,它们具的一定的亲水性,还有较强的亲脂性、是理想的提脂蛋白的提取液。但必须在低温下操作。丁醇提取法对提取一些与脂质结合紧密的蛋白质和酶特别优越,一是因为丁醇亲脂性强,特别是溶解磷脂的能力强;二是丁醇兼具亲水性,在溶解度范围内(度为10%,40度为6.6%)不会引起酶的变性失活。另外,丁醇提取法的pH及温度选择范围较广,也适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材料。 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很多,主要有: (一)根据蛋白质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 1、蛋白质的盐析 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一般在低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升高,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此称盐溶;当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这种现象称盐析,将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如硫酸铵的SO4和NH4)有很强的水化力,可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盐析时若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则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亲水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一样,因此调节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中性盐浓度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

辛酸硫酸铵纯化方法

所需溶液配制: 1.0.06mol/L pH=4.8醋酸盐缓冲液:无水醋酸钠0.29g,冰醋酸0.141mL,纯水定容至100mL。 2.2mol/L氢氧化钠溶液:16g氢氧化钠固体用于200ml纯水中。 3.2mol/L盐酸溶液:取33m L36.4%的浓盐酸定容至200mL纯水中。 4.0.1mol/L PBS缓冲液:80.0 NaCl,KCl 2.0g,Na2HPO4· 12H2O 29.0g,KH2PO4 2.0g, 加超纯水定容至1L。 单克隆抗体采用辛酸-硫酸铵方法纯化,具体步骤如下: (1)将腹水从-20°C冰箱拿出室温解冻。腹水用双层滤纸过滤,初步除去杂质、脂肪及细胞碎片。4°C,12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弃沉淀。精确定量腹水体积。 (2)一份体积的腹水与2-4份体积的醋酸盐缓冲液磁力搅拌混匀,用2mol/L HCL 调PH至4.5-4.8。 (3)磁力搅拌下缓慢加入正辛酸,33μL/mL腹水,加完后室温磁力搅拌半小时,后置4°C静置2h以上。 (4)4°C ,12000r/min,离心5min,收集上清,双层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5)量取滤液体积,加入1/10体积的0.1M pH=7.4 的PBS,用2mol/L NaOH(记录NaOH 体积)调pH至7.4。 (6)将上清冰浴预冷,加硫酸铵固体至0.277g/mL,边加边搅拌,并于30min内加完,置4°C过夜。 (7)12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用一定体积的0.01mol/LPBS溶解沉淀。用PB 透析两天后换0.01mol/LPBS 透析两天。收集透析液,12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置-20°C预冻后真空冻干成粉保存。 张道宏师姐版本:用1/10原腹水体积的0.01mol/L pH值7.4 PBS溶解沉淀;对0.01mol/L pH值7.4的PBS透析一天,离心去掉不溶杂质,用纯水进行透析,优球蛋白析出后离心收集澄清抗体溶液,置于-20°C预冻;冻干保存。

有机溶剂沉淀法分离与纯化蛋白质

有机溶剂沉淀法分离与纯化蛋白质 摘要:有机溶剂能降低溶液的电解常数,从而增加蛋白质分子上不同电荷的引力,导致溶解度的降低;另外,有机溶剂与水的作用,能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故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而分离的方法,称“有机溶剂分段沉淀法”,它常用于蛋白质或酶的提纯。 关键词:有机溶剂沉淀分离与纯化 正文 一、有机溶剂沉淀法 1.有机溶剂沉淀法的概念 利用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降低而沉淀的方法,称为有机溶剂沉淀。 2.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原因 有机溶剂引起蛋白质沉淀的主要原因是加入有机溶剂使水溶液的介电常数降低,因而增加了两个相反电荷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促进了蛋白质分子的聚集和沉淀。有机溶剂引起蛋白质沉淀的另一种解释认为与盐析相似,有机溶剂与蛋白质争夺水化水,致使蛋白质脱除水化膜,而易于聚集形成沉淀。 3.有机溶剂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一)有机溶剂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异丙醇、氯仿等。丙酮的介电常数小,沉淀能力强;而乙醇无毒,广泛应用于药品生产中。 (二)温度的控制有机溶剂沉淀时,温度是重要的控制指标。根据沉淀对象不同,采用的温度不同,为防止生物大分子在较高温度时发生变性,一般要求在低温下进行,同时还要考虑有机溶剂与水混合时的放热现象。 (三)pH值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在有机溶剂沉淀时,应选择pH值在等电点附近,但是pH值的控制还必须考虑目的药物的稳定性条件,一般生产中常用缓冲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 (四)离子强度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离子强度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因为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增加蛋白质或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使有机溶剂沉淀收率降低,因此当采用盐析沉淀法得到蛋白质或酶后,如需进一步用有机溶剂沉淀法纯化,一定要先透析除盐。 4.有机溶剂沉淀法的溶剂选择原则

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免疫球蛋白G

辛酸—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免疫球蛋白G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蛋白质纯化的基本技术; 2、学习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体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性质利用生物化学各种纯化方法进行抗体的纯化,主要有常规生物化学和特异性亲和层析两类方法。本实验采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从动物血清中纯化抗体,纯度和回收率较高,且抗体活性不被破坏;同时此方法操作简便、周期短、成本低、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不仅使用于小量抗体的纯化,也适合大批量抗体的制备。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实验材料:兔血清。 2、试剂:乙酸-乙酸钠缓冲液、10×磷酸盐-NaCl缓冲液、透析液、5 mol/LNaOH、0.1mol/L NaOH。 3、器材:电磁搅拌器、离心机、透析袋。 四、操作方法: 1、动物血清用4倍体积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稀释,0.1mol/L NaOH调整血清稀释液pH至4.5。 2、室温下用电磁搅拌器边搅拌边缓慢滴加辛酸(加入量为1L血清稀释液加25ml),滴加完 后继续搅拌30min。 3、离心(10000转/分,20分钟),收集上清液,弃去沉淀,上清液用滤纸过滤除去悬浮物, 量体积。 4、按照10%体积加入10×磷酸盐-NaCl缓冲液,用5 mol/LNaOH调pH至7.4。 5、上清液4℃预冷10min,测量溶液总体积,在4℃按277g/L缓慢加入硫酸铵粉末(终浓 度达到45%饱和度),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30min。 6、离心(5000转/分,15分钟),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 7、沉淀用少量透析液溶解(一般为原血清体积的1/10),透析并更换两次透析液。 8、透析后的抗体溶液在50~55℃水浴中加热20min,离心(5000转/分,20分钟),上清液于-20℃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