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全球化不同阶段的人才策略

中国企业全球化不同阶段的人才策略
中国企业全球化不同阶段的人才策略

中国企业全球化不同阶段的人才策略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展经历了三个时期:2000年往常是孕育期,2000—2007年是进展期,2007年以后是全面推进期。在第一时期,中字头、国字头的企业开始尝试着走出去,以海外贸易和运作作为差不多的对外交流窗口,代表企业如五矿、中粮、中国银行等;在第二时期,2000年“走出去”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5年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元年,是年众多闻名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寻求海外拓展,标志性事件有中海油竞标优尼科,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还有联想、TCL、华为等民营企业“走出去”;在第三时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鼓舞进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中国企业全球化从行业广度到深度均得到提升和拓展,标志性事件包括鞍钢收购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中国移动收购巴科泰尔以及最近中铝收购秘鲁铜业等等。

“走出去”的核心目的是赢利、扩大国际阻碍,但表现形势各有不同,有的以资源为导向,有的以市场为导向,还有的以人才或者技术为导向。从差不多策略上来看,我们依照对本地市场的反应和全球的效率由低到高分为四个方面,即国际战略、多国战略、全球战略和跨国战略。把上述四个战略选择放到路径选择中,从时刻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也能够分为四个时期,即初级时期、成长时期、国际化时期和全球化时期。

从目前来看,联想和华为的国际化都经历了第一、第二时期,处在第三、第四时期里。由于国际化体会不足,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从战略决策到财务治理、人力资源治理、跨地域文化融合和政治风险等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实际上是人。依照美世调查得到的企业回馈显示,文化整合和人力资本整合是企业跨地域经营与进展过程中遭遇的最突出的问题。另外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国际化企业在全球扩张过程中面临人才短缺的障碍。

那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不同时期如何确立人力资源治理的战略重点?我们听到不同企业的呼声。综合来讲,第一是要有恰当的人能够派出去,在派出去后如何用得好,薪酬待遇如何定,派出的治理者如何样适应当地的文化,派出期终止后如何能够回来等等。依照前面四个时期的划分,中国企业海外机构设置的组织形状分别为国际业务部门、海外办事机构、海外分公司和全球化整合及规划四种。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能够达到第四个时期的专门少。我们能够把第一个时期明白得成建立人力资源治理平台,第二个时期是人力资源的进展问题,第三个时期是建立人力资本治理平台。人力资本具有增值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会为下一时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价值。这三个时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照各企业具体特点而相辅相成。

企业要真正走向全球化的进展,整合时期往往是在第三时期。我们研究发觉,企业在那个时期要实现全球业务布局和进展,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是人才的吸引和保留问题。在全球化过程中,企业对海外人才的流淌治理,各个地区会表现不一。关于亚洲企业专门是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选择值得信任、可靠的人派出去。

其次是文化整合问题,比如说要推动文化变革。东西方文化,甚至亚洲各个区域的文化都有差异,各个区域的文化差异如何有效整合或者融合。

第三是领导力问题。领导力实际上不单指领导人,更多是指产生领导人或者是形成领导力的机制,我们将其称为组织能力——一方面要有人信得过,同时那个机制能够保证信得过有能力的人不断产出。

第四是吸引和保留关键人才的问题。那个人才不光是指领导人才,还包括企业在各个业务环节和业务单元里的专业人才。企业全球化过程中技术和战略的转型以及实现,专门多时候差不多上以拥有的专业人才为基础。

我们做了专门多不同的项目,接触了不同进展时期的企业,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建立起如此好的体系来。如同人的成长一样,组织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它在不同的进展周期的进展重点和可能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在确立人力资源治理的重点时,我们要考虑几个问题:在进展初期,重点是国际化人才的规划和培养;在成长时期要更多考虑如何实现有效的派出治理、如何有效聘请、如何让治理多元化;第三时期要考虑对外派职员的治理、文化整合的治理;最后时期要考虑全球化专业人员的治理,包括全球文化的导向,比如西方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他们的文化适应性往往要比“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强一些,除了有长期的历史进展积存外,他们对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和可塑性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预备。

在人才流淌的治理方面,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预先考虑,当地的劳动力市场是什么样,企业的人员状况如何。我们把人才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海外派遣职员,一类是当地聘请职员,另一类是第三国职员。这三类职员在使用时各有优劣势,企业在不同进展时期对人才流淌的治理也有不同的重点(图表2)。为实现海外机构各个进展时期的人才流淌战略重点,企业需要站在全球资源配置角度考虑外部劳动力市场环境,包括劳动力可获得性、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质量。企业有时候需要考虑成本,更多时候要考虑花费更大的代价来获得高素养、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而作为完整的外派国际化专业经营人才治理体系,要达到以下三大目标。

在文化整合方面,作为企业领导者第一应该考虑到的层面,是过去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下成长起来的治理者能不能适应其他国家、地区或种族的文化,这是专门关键的问题。在美世企业文化模型中有几个重要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个人导向和集体导向的区分,尽管专门多东方国家,比如中国、日本、新加坡差不多上专门典型的集体导向文化,但不一定只有东方文化是集体导向,也有一些西方国家比如北欧地区有可能是偏集体导向的,而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是典型偏个人导向的国家。这意味着个人在企业里对组织的认同感强弱有可能阻碍到他的选择;第二个维度是环境,企业是关注流程依旧结果;第三个维度叫视角,企业是因循守旧从体会动身呢,依旧以开拓创新为文化导向;接下来涉及到第四个维度权力,简单地说确实是分权和集权;最后是如何考虑风险,是规避风险依旧鼓舞冒险。通过那个工具,企业能够迅速描述出“走出去”过程中企业总部所在地倡导的文化,以及在以后的派出国的文化特点。第二个层面是规章制度层面。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文化本身不光表达在理念和制度上,更重要的是表达在职员的行动上。

在领导力方面,依照美世2006年底到2007年中所做的一项调查,全球化背景下所需要的领导人要具有“全面的领导力”,即包括头脑、心胸和胆略三个方面。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每个时期存在着不同的领导力进展问题,但凡组织角色发生转折都意味着企业关于领导人的能力要求、工作价值观和时刻分配上都有不同,企业要清晰派出去的关键人才的特点。

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差不多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表达总部不同的管控程度,从松散治理型到政策指导型,到操作指导型,最后是管的最细也是最全的全面治理型,总部分别扮演着建议与指导、战略伙伴、治理专家和监督与服务四种角色。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治理类型时,需要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与治理度进行分析,并加以平稳。为了有效承接与支撑企业全球业务战略,全球化的人力资源战略中还要设计与搭建各级人力资源治理机构。

中国企业国际化策略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策略 一、什么是“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厂,去开展竞争与合作。“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化经营战略。“走出去”是与“请进来”相互对应的,“走出去”与“请进来”构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方面。 为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全球经济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中国制定了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新型对外开放战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经济“走出去”迈出了重要步伐。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就把支持企业境外投资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并辅之以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 二、中国为什么要“走出去” 一国经济归根到底取决于本国资本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仅仅依靠外来资本的集聚来支撑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不能持久的。当下,中国需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全球资源、重构全球价值链、实现全面战略升级。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看,随着资产规模、国内储蓄、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赴海外投资的相应条件。 在政府层面上有如下四个原因。第一是为了保证能源和资源安全,很多资金都投资在能源、资源领域。第二是外汇储备多元化,中国外汇储备多,且大量集中在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国内经济学家都在讨论外汇储备如何实现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同时也涉及中国海外资产收益率偏低的问题。第三是产能合作,主要是为了寻求比较优势,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在上升,纺织业已经开始向柬埔寨等国转移。第四是提升技术水平和获取技术溢出。 从企业或企业家层面看有如下五个原因:一是对财产权利和契约权利的保障。企业对财产安全和契约执行常表现出担心,比如法院判决后,可能还是难以尽快

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人才 2013-09-30 09:1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我有话说有8人参与作者:四川大学校长、院士谢和平 一个国家的视野,能够决定他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一所大学的视野,能够决定他施教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的视野,能够决定他的事业和成就,更能决定他人生的高度。 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为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无论是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大学而言,都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更是一种追求。 培养拥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 考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我们发现,伴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多级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日益呈现鲜明的国际化趋势。一流大学普遍把国际化程度作为自身学术实力和办学水平的体现,把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一流大学必须面向国际、参与竞争,一流大学理应活跃在国际高等教育、科研和学术前沿,彰显强劲的国际影响力。全球视野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国际化眼界的人才作为自身办学目标,引领学科发展前沿的科研平台、科研机构、科研队伍,广泛的国际交流、密切的国际合作,原发性学术思想频频引发国际关注,原创性学术成果时时引领世界发展的进程和方向,这些,应当是一流大学高度国际化的具体体现。 高度国际化使一流大学成为世界的学术分享及文化交流的中心,这在大力推进留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国际交往能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在读研究生中,外国学生约占40%;哈佛大学的留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普林斯顿大学的留

学生来自50多个国家。其他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也是如此:在英国最受国际学生欢迎的前10所大学中,国际学生的比例都达到23%以上,最高的达68%。在2007—2008年间,在英国学习的国际学生中各类研究生就达到167490人,而在英国学习的国际学生中的本科生数量也与此相当。牛津大学的留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来自130个国家;剑桥大学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超过60%。正因为如此,师资队伍的全球化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指标,配备国际化的师资力量,不仅有助于学生国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更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英国的大学教师中,大约有20%是外籍人士,牛津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中外籍人士高达40%。 世界上短期内快速崛起的大学都是把自己置于全球化的平台上,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规划自己,都是在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全面合作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例如:印度理工学院从建校开始就以国际高水平理工学院为目标,按照MIT的模式进行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与MIT、加州理工等9所美国顶尖的理工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与柏林工业大学等6所德国顶尖理工大学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与Intel、摩托罗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海军办公室等联合开展科研、建实验室,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成立于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学更是通过大力引进世界一流学术人才、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效仿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在短短的20年中跻身世界50强,创造出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中国大学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

09工商(1)班陈茹0916101029 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与到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中。这其中有避开贸易壁垒的考虑,有拓宽国际市场的战略要求,有获得战略性资源的需求,有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知识技能等不同的战略目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加大了海外投资的不法与力度,其中有成功更有失误。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关系到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成功与否。 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启示,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之处。 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现代企业国际化理论概述,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MIV扩张战略模式。第三部分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国际化和行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阐述了华为的国际化战略。第五部分是启示与反思。 一、现代企业国际化理论概述 1.1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外贸易或直接投资等国际经济合作形式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它包括跨国经营(经营范围只是几个国家)、多国经营(此种战略侧重于产品和营销定制化以适应不同国家的需求)、全球化经营(经营范围为全球)等不同的形式。而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逐步从国际贸易向国际投资、从南南合作向南北合作、从仅对单一国家投资到逐渐对多个国家进行投资的跨国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有进出口贸易、特许经营、合资企业、并购、战略联盟等。

1.2企业国际化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为国际贸易理论与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的结合。 1.2.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经历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新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几个阶段。 但通观比较优势理论之后的各种国际贸易理论,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受到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甚至一些理论就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始终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与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2*2*1模型(2国、2种产品、1种生产要素) 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其在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出口和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的进口,来增加自身的福利。在该理论中,发生国际贸易的关键在于比较,即不同商品的相对成本比较,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其流向都取决于每种最终产品的机会成本。 1.2.2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贸易行为,而企业的国际化却有多种形式,并不是只有贸易。所以,国际贸易理论并不能解释企业国际化的全部内容。此外,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及其企业为研究对象,未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而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则比较全面地解释了企业国际化的发生原因,同时还支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形式、动因的区别。 发达国家企业国家化动因的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动因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 内部化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

中国企业并购失败案例显示国际化之路不平坦

中国企业并购失败案例显示国际化之路不平坦 中国最新的一次国际化并购发生在非洲。9月初,因为利比亚政府反对,中国石油(601857)不得不放弃以4.6亿美元收购以利比亚业务为主的加拿大Verenex能源公司。 然而,这只是中国海外并购失败的冰山一角。事实上,从2004年4月26日TCL通讯宣布收购阿尔卡特手机后,中国大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就如潮水般涌出。 中国企业无论是怀着难以控制的膨胀情绪,还是很多企业家本着一心想在世界证明中国企业实力的内心冲动,但展现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事实却是国际化道路并不平坦,就如同一个刚成年的孩子,父母允许他走更远的路,但当独自走进森林时,发现森林并不是他之前想像的那么有趣。 在走出去的路途上,无论“中铝与力拓收购交易失败案”、“上汽5亿美元完败双龙”,还是“中海油出资13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被否”,这些经典案例都在向中国企业诉说着外面的世界除了精彩还有为利益的伪善、无原因的毁约及无法逾越又若隐若现的国家利益。同时这些失败的案例也折射出一心想做大做强的中国企业一方面需要摒弃收购前的“金钱万能”的资本自傲论,另一方面需要审慎对待收购后的管理文化融合。国际并购之路上,有时是笔生意,有时体现的是交易,这就要看谁更有控制局面的能力与筹码。 “金钱不是万能的” 能源似乎是中国近年来海外并购的最重要领域,这个领域中国企业的豪举令世界都大吃一惊,而出手阔绰者皆为几大央企。 成功与失败、鲜花与泪水都集中在这个领域。 2009年,中石化成功收购英国Addax公司境外股票;中石油斥巨资购买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据悉,中海油也与中国石油拟联合竞购西班牙石油公司旗下阿根廷子公司YPF。一系列事实表明,在这个全球金融危机之年,2009年俨然成了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收购年。 而早先的成功案例则更多,2007年12月12日,以中国国家电网为首的财团以约296亿元人民币赢得了菲律宾电网未来25年的经营权。2007年,中国移动成功收购了米雷康姆公司持有的巴基斯坦巴科泰尔公司股权。2007年5月,中投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了黑石近10%的股票。 然而,在近日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却泼了盆冷水,他说,国有企业应该对海外并购持谨慎态度,避免在未来的战略收购中出现决策失误。 今年上半年约有150家国有企业已经在国内外寻求并购机会,李荣融却建议这些企业未来保持谨慎,因为任何海外并购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李荣融还称,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的,任何并购都是不妥当的。 中国能源企业近几年的行动已经令人眼花缭乱,然而遇到的阻力也显然越来越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当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担心。 例如9月初,收购拥有利比亚油田的加拿大Verenex能源公司时,该公司在给中石油的回应中称,他们面临巨大压力,不得不考虑按照利比亚政府的意愿,将公司折价出售给该国一家当地的投资基金。 “中石油、中石化最大的失误可能是目标暴露得太早,而且方式过于直白。当中石油表明要收购利比亚、安哥拉的石油资产时,一下子把收购价拍了出来,别人看到的不是你很有实力,而是感觉到压力,感觉到威胁。”国内某媒体刊载的专家观点如此认为。 该专家同时发布的观点是,中国能源巨头非常有实力,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 资本诱惑与国家安全压力的对决 尽管中石油、中石化等近期收购海外油田资源的行动不时受阻,但毕竟中国能源巨头们也时常成功地进行了收购行动,而中铝收购力拓部分股权的合作则几乎完全以遗憾告终。 “除了中铝,都是赢家”、“北京再见,必和必拓你好!”今年6月6日,澳大利亚报纸对力拓中

(经营管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之路

企业一定是在各种环境的锻炼下,才会真正成长起来。九七金融危机,虽然造成了韩国多家企业破产,但也为三星、LG的崛起奠定的环境。从我国企业的来看,总体上应该是正处于走向世界,走向强盛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能否在全球崛起,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在全球崛起。对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之路,总体上应该乐观的。 虽然的在战略上,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必然会造就中国企业的崛起,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不利于因素在制约着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这些因素包括: 1、国内消费市场 消费与生产是统一的,近些日子的物价上涨,应该说有部分原因归结于中国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脱节。我国人员薪资占GDP的比例可以看出,我国GDP增长的财富相当大一部分并没有转化为国内市场的消费力。这必须造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必然加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激烈程度,反而对企业的健康成长不利。这在我国诸多行业已经反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微利、而是暴利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毒瘤”。 2、资本市场 中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对中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适应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的相对自由的资本市场;在股市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资金难以真正进入企业现金流之中;总体上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等问题。中国企业要在国际上建立参与竞争,就必须要有一个较完善的资本市场的支持。 3、软件因素 虽然在硬件我们能够快速跟上国际的步伐,但是在软件环境方面,我们仍然相差很远。在软件方面,至少有几个问题会加大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难度。首先是信用问题,当一个社会把“把说话不算数”当成是智谋时,他必将受到国际上通行规则的惩罚。其次是非市场化竞争方式,当非市场化的竞争方式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时,它的效率也会低得十分惊人。而我国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

培养国际化视野管理人才

扩展视野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 (一)集团公司国际化发展认识 “走出去”时不我待,是集团公司势在必行的重要出路。集团公司的“市场、资源、国际化”战略发展,在海外建立了澳大利亚支撑基地、加拿大拓展基地,国际化战略架构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契合集团公司发展,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是一项紧迫、艰巨的工作。 (二)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开发 成立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以安技中心为基地,通过外引内培、委托、合作等方式,建设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并成立项目研究策划、课程开发、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小组。 1. 国际化管理人才培训项目主要能力素养 (1)外语英语能力 分口语、听力、阅读以及综合英语进行系统学习,以托福、托业真题及模拟、实用交际应用英语、新概念英语第四册、21世纪英文报刊等为学习手段,每周六天高强度课时安排学习,辅以外籍教师进行跨文化交流,提高英语总体应用能力、听力,突破口语表达心理障碍,能够较为自由流利的表达思想观点,英语文化环境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从专业英语,英语词汇扩充等角度,加强英语学习的专

业深度。 (2)国际化视野开阔及海外工作的综合素质 研读集团公司“兖矿集团2015—2025发展战略”,学习兖矿集团海外发展历程,今后的发展战略和保障措施,HSE 风险、法律合同风险、海外项目采办管理与后勤支持、国际项目财税金融知识等。 结合典型案例,系统专业学习FDIC条款的具体应用及要点。系统专业理论和务实实践经验相结合,全面迅速树立起国际化的理念,深入了解国际能源形势,深刻理解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树立起国际思维,掌握国际合作知识的总体框架 (3)项目全过程管理理念和能力 项目管理是一个重点内容,对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了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全面了解项目管理在海外能源开发运作中的重要性,从项目选择、论证、组织架构、关键路线选择、进度、质量、成本过程控制等全要素进行细致学习,能够有效推动工作开展。 (4)团队精神 每个人都有其特质,有值得学习和尊重的地方。学会如何处理分歧,如何化解矛盾,如何共同一致达成目标,提升凝聚力。针对团队建设和阳光心态深入研学和案例分析,提高团队执行力。

三星国际化人才培养(中)

三星国际化人才培养三星国际化人才培养((中) 2015年12月24日 (二)外籍精英俱乐部:GSG 三星全球战略部(Global Strategy Group,简称GSG)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直接向CEO 报告的管理咨询机构。主要负责电子、保险、证券等事务,并为下属公司提供与海外企业经营相关的内部咨询服务。其使命是实现海外人才的三星化,培养优秀的国际经理人,提升三星的绩效,使得三星成为一个成功的国际化企业。 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内部咨询机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招收非韩裔的顶级商学院毕业生以及在全球领导性公司,如麦肯锡、高盛、英特尔等工作过的人。这些人就是三星未来的“战略家”。他们要以公司内部顾问的身份在这个机构工作两年,同时接受培训,学习韩语和其他基础商业知识。在总部工作一段时间后,这些人会被派到三星下属公司做项目,了解三星业务和提高专业技能。两到三年后,他们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岗位上长期工作,其中很多人被派往海外分公司,通常在自己的母国。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人才完成了一个从三星文化的接受者到认同者,最后是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他们具备全球领导素质,了解韩国文化和三星文化,能在世界各地准确执行三星文化和战略,成为三星未来战略的核心。GSG 取得成功,主要依靠两条路径: 首先是以多元化的团队合作、案例学习的方法培养人才。在培训中,所有的案例都来自于三星公司的真实案例,学员被要求分组对于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组员必须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才,通过协作,用2-3个月的时间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学员们对于三星的商业运作逐渐熟悉,在与彼此的讨论合作学习中,本身就学习到了如何融入多元化的团队中,更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全球视角(黄伟东、张晓扬,2005)。 其次是文化融入。在总部的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被派遣深入到一家具体的公司,参与公司项目、为该公司提供咨询,三星将为他们指定导师,但在新公司的工作、学习和发展一切由学员自己把握。项目结束后,将是“永久派遣”,即这些人才真正成长为三星公司的“全球战略家”。 而GSG 创立当年招募的非韩裔MBA 中,32%的人三年之后还在三星。接下来的10年中,这个数字提高到了67%。据统计,GSG 创立以来招募的208名非韩裔MBA,到2010年仍有135人仍在三星工作(Khanna et al.,2011)。多年来,这些外来者对三星产生了水滴石穿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高管进入三星,韩国同事们也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工作风格和思维方式去适应这些外来高管的西化的行事方式,逐渐使得三星的内部环境和员工心态变得更开放,对外来思想更宽容,兼容并蓄。如今,三星内部各部门都向GSG 要求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外雇员工。 (三)“保姆式”人才服务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陈昌贵,翁丽霞1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0。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6-0077-06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CH EN Chang-g ui,WENG L-i x ia (I ns titute of Ed ucational Research,Sun Yat-sen Univer sity,Guangz 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 eans propelled by po litics,eco nom y, culture and univer sality o f know ledg e,international specialties of higher educatio n institutes appear through activ ities.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 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g lobaliza-tion,even not the inclination o f w esternizing the w hole Chinese culture.Internatio nalizatio 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special effects on cultivating o f inno vative talents.Changing ideas, constructing system,enter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condition are important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 f hig 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ternatio nalizatio n o f higher education;glo balizatio n;cultiv 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0的伟大战略目标,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理所应当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怎样才能有效地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其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 77 # 2008年6月 第29卷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Jun.,2008 V ol.29N o.6 1收稿日期:2008-02-16 作者简介:陈昌贵(1949-),男,瑶族,湖南江华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翁丽霞(1975-),女,福建蒲田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三项原则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三项 原则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摘要:我觉得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个大的战略问题,那么既然是战略,那么就是要用最基础的战略的三段论为进行具体的分析,即一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该不该去做?二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何去做?三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何才能做得更久。这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做出具体的分析。 最近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企业吹起了国际化并购之风。TCL 集团,联想集团,南京汽车集团,海尔集团,中海油,中石油等中国的大牌企业都在试图在国际化的运营上做点大文章,这些已经在中国这个市场搞出很明显优势的大企业正在以一种非凡的自信心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的梦想。美国一个全球顾问公司的总裁说:中国将刮起今后10年内世界上最大的并构热。 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见解:一是中国企业迟早是要国际化的,以海尔为例;迟走不如早走;二是中国企业在目前根本是不需要国际化,因为中国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市场,目前这样的说法在一些专家中有很多的市场,三是国际化不适合所有的企业,走国际化的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否是适合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本身缺乏这个能力,硬是要去做一个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那么这样的国际化结果是不理想的。 我觉得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个大的战略问题,那么既然是战略,那么就是要用最基础的战略的三段论为进行具体的分析,即一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该不该去做?二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何去

做?三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何才能做得更久。这三个问题需要我 们做出具体的分析。 实践总是最好的途径,而实践后的结果总是最有说服力的。我 们以中国企业最有影响力的几个国际事迹来说明我们的企业在国际 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应具备的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TTE的研究课题: 2004年8月,TCL的电视机业务与汤母逊的电视机业务合并,组 建TTE..TCL通过其多媒体公司持股67%,汤母逊则持股33%. 在TCL和汤母逊原先的业务基础之上,组建了中国,欧洲,北美, 新兴市场,策略性OEM5个利润中心. 在北美市场,已经开始对汤母逊注入的墨西哥生产基地的重组工作,把三间工厂合并为一间,整个重组计划可以在2005年第三季度完成. 2005年4月21日,TTE与汤母逊签定谅解备忘录,昂热工厂的运营模式将发生改变,昂热工厂将成为TTE的来料加工厂,汤母逊在欧洲,北镁为TTE销售电视机的业务将转让给TTE. TTE5个月以来的整合成果:中国利润中心的彩电销售上升13.4%,达到888万台,销售收入为111亿元,占TCL集团彩色电视机销售的48%,毛利率上升2%.而新兴市场的彩电销售量有305万台,较同期增长31%.销售收入到22.8亿元,占彩电总的销售额的10%. 从2005年7月开始,TTE将获得在北美,欧洲等原先属于汤母逊的销售业务,汤母逊以后只做承包商,不再参与经营,有专家认为TCL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三项原则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三项原则 最近的一段时刻以来,中国企业吹起了国际化并购之风。TCL集团,联想集团,南京汽车集团,海尔集团,中海油,中石油等中国的大牌企业都在试图在国际化的运营上做点大文章,这些差不多在中国那个市场搞出专门明显优势的大企业正在以一种专门的自信心来实现自己的国际化的妄图。美国一个全球顾咨询公司的总裁讲:中国将刮起今后10年内世界上最大的并构热。 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咨询题,目前要紧有三种见解:一是中国企业迟早是要国际化的,以海尔为例;迟走不如早走;二是中国企业在目前全然是不需要国际化,因为中国市场本身确实是一个最好的市场,目前如此的讲法在一些专家中有专门多的市场,三是国际化不适合所有的企业,走国际化的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是否是适合去做这件情况,如果本身缺乏那个能力,硬是要去做一个自己不适合做的情况,那么如此的国际化结果是不理想的。 我觉得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个大的战略咨询题,那么既然是战略,那么确实是要用最基础的战略的三段论为进行具体的分析,即一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该不该去做?二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何去做?三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如何才能做得更久。这三个咨询题需要我们做出具体的分析。 实践总是最好的途径,而实践后的结果总是最有讲服力的。我们以中国企业最有阻碍力的几个国际事迹来讲明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咨询题和应具备的差不多原则。 第一我们来看看关于TTE的研究课题:

2004年8月,TCL的电视机业务与汤母逊的电视机业务合并,组建T TE..TCL通过其多媒体公司持股67%,汤母逊则持股33%. 在TCL和汤母逊原先的业务基础之上,组建了中国,欧洲,北美,新兴市场,策略性OEM5个利润中心. 在北美市场,差不多开始对汤母逊注入的墨西哥生产基地的重组工作,把三间工厂合并为一间,整个重组打算能够在2005年第三季度完成. 2005年4月21日,TTE与汤母逊签定谅解备忘录,昂热工厂的运营模式将发生改变,昂热工厂将成为TTE的来料加工厂,汤母逊在欧洲,北镁为TTE销售电视机的业务将转让给TTE. TTE5个月以来的整合成果:中国利润中心的彩电销售上升13.4%,达到888万台,销售收入为111亿元,占TCL集团彩色电视机销售的48%,毛利率上升2%.而新兴市场的彩电销售量有305万台,较同期增长31%.销售收入到22.8亿元,占彩电总的销售额的10%. 从2005年7月开始,TTE将获得在北美,欧洲等原先属于汤母逊的销售业务,汤母逊以后只做承包商,不再参与经营,有专家认为TCL的世界市场的营销体会将面临真正的考查.而那个咨询题真正表现在TCL在中国市场上所积存的营销体会在国际化的表现中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复制。 再看联想与IBM个人PC的合并: 目前市场调查机构IDC公布了市场调研报告,调查表明,2005年第2季度的出货量,联想在合并后重新夺回了亚太地区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从2004年同期的11.7%上升到19%.销售同比大增90.9%.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之路模式研究管理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之路模式研究 小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这不仅是扩大就业机会, 增加财政收入, 繁荣市场的短期政策选择, 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需要。面对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是必然的选择。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局限,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关键字: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目录 1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1.1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3) 1.2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1.3小企业信用低 (3) 1.4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 (4) 1.5我国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 (4) 2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分析 (5) 4中小企业如何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7) 4.1加强经济管理 (7) 4.2拓展融资渠道 (7) 4.3加强经济管理 (7) 4.4努力提高企业经济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7) 4.5加强经济成本管理 (7) 4.6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7) 5如何与创新结合,发展中小企业的特有优势 (9) 5.1从企业实际出发 (9) 5.2从基础管理着手 (9) 5.3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知识培训 (10) 5.4健全企业规章制度,做到有制可依和有制必依 (10) 6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1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1.以内部融资为主,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的积累是有限的, 随着企业自身生产的不断扩大, 内部融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2.外部融资困难,银行贷款是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虽然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已普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但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变数多且风险大、信用能力较低等一系列原因, 使得外部融资约束高于大企业。3.融资成本较高。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贷款利息、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 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 1.2小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筹资管理效率低:1、筹资决策不科学,筹集资金不合理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一般缺乏系统的、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经常会由于错过了最佳的筹资时间而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成本,或者是由于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筹得足够的资金,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2.筹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小企业主要就是通过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筹资,另外由于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偿债能力较低,小企业可筹得的银行贷款也非常有限,所以目前我国小企业的筹资主要依靠商业信用方式。3营运资金运转不灵对货币资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造成资金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1.3小企业信用低 中小企业信用意识较差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用基础, 信用观念薄弱。中小企业一般都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 它们的管理模式比较简单, 它们只是期望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期望企业的短期利益, 不在乎企业失信是否有损企业的名誉, 是否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小企业信用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中小企业没有可行的长远战略规划企业要想发展, 给自己定位和制定一份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少不了的。但在我国, 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战略规划, 这导致中小企业在中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不能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发展盲目对政府信用的缺少大量的中小企业向政府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以达到其逃税避税、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目的, 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虚假的出口行为向国家骗取出口退税, 造成大量政府资金的流失。生产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为企业隐藏事实、欺诈消费者、追求暴利。中小企业一般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认证, 有的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 采用非法生产的方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牟取暴利。

全球化视野人才的培养

全球化视野人才的培养 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愈来愈趋向于一体化。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认为,要想在全球化中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人才的吸引。因为人才是实现竞争优势的根本。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如何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 全球化视野人才,就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次人才。这种全球化视野的人才既要了解国际上发生的事情,也要了解国内发生的事情,也不要崇洋媚外,但有时也不要骄傲自大。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所培养的人才,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人才资源结构的失衡现象,这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再者就是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全球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化也带来了人才需求与人才标准的全球统一。培养全球化视野人才是全球化的基础,中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必须通过素质良好的各类专业化、国际化人才来提高竞争力。这要求我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赋予人才培养目标以鲜明的国际化内涵,注重培养人才的全球化视野和全球意识及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培养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全球化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7种素质:宽广的全球化、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 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要想培养出这种人才,我们要从长计议,从转变教育模式到具体的培养,这中间的过程会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我们要从教育方式入手,以人为本,以专业知识培养为重点,多方面开放学生思维,不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我们要在培养的过程中采用量体裁衣的方法。其次在教育模式方面,我们可以坚持两个原则,就是“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引进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师,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国际化的教育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走出去”,就是鼓励出国留学,出去接受外国的教育,开拓更加广阔的知识面,以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再者,各国之间可以开展联合项目,搭建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合作,培养学生之间对不同文化的嗅觉,更好地了解国际文化。联合举办多样性活动,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但在此同时,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它包括外语教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等。但是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眼光,应该特别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 培养全球化视野的人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各种问题和现象做出适当的判断,使我们对于在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从更加广阔的背景中找到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办法。培养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可以使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与其他国家的对话能够具有一个比较共同的语境,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地区或经济社会系统进行交流,获得相互的理解和合作。培养全球化视野的人才能够更加广泛地发现和利用各种资源和信息,寻求各种发展的机会与可能,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能够更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展与成绩 我国对外投资伴随改革开放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近年来,特不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快速进展。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906.3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境外中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方式也由早期的建点办“窗口”,进展到投资办厂带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20多年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关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进展的动力和后劲,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提法的逐步演变及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几个时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曾明确提出在对外开放中,要进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五矿集团等已开始对外投资活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确信了跨国经营是实现经济进展的重要方式。90年代后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鼓舞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有领导有步骤地组织和扶持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出去”。2000年,“走出去”被中央正式确定为新时期的一项开放战略。2001年,《十五打算纲要》将“走出去”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并列为“十五”开放型经济进展的三大支柱。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进展时期。在这几个进展时期中,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演变,

企业国际化之路:以浙江康奈集团“走出去”为例

企业国际化之路:以浙江康奈集团“走出去”为例 一、引言浙江康奈集团成为中国皮鞋行业的龙头企业和走出国门创品牌的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香港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皮鞋行业首家走向国际市场的品牌。以康奈集团为例,研究民营企业是如何实现自己的国际化之路。 二、康奈集团发展历程回顾 1.创业之路 1980年,郑秀康创办了鸿盛皮鞋厂,以手工作坊的方式生产皮鞋,到1987 年,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康奈成立国际贸易部,提出打造世界名牌,开始了“走出去”战略。2000 年,依 靠建立专卖店,康奈集团展开了国际名牌之旅,进入到国际化经营阶段。 2.“走出去”之路 2001年1月,康奈在巴黎最繁华的商业街开设的首家专卖店,康奈品牌在法国巴黎叫响。康奈于2001年6月8日登陆美国,建立了其在美国第一家专卖店。2001年9月19日,康奈第三家海外专卖店定在了意大利。2002年12月,康奈有在欧洲5 个国家建立了5 家专卖店。仅2012年一年康奈新增318家专卖连锁店。

3.经营业绩 目前,康奈共计获得各类荣誉奖项400 多项。在国内设立了14个营销分公司、28个营销办事处、2800 多家专卖店。出口美国、德国、日本、印度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康奈营业收入27亿元,外贸出口达3000 万美元,同比增长47%。 三、康奈集团“走出去”的羊皮卷 1.定位清晰的品牌战略 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康奈当家人郑秀康指出,在国内要树品牌,去国际市场摸爬滚打,更要讲究品牌战略。在国际化道路上,康奈一直坚守自己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作为致力于将中国品牌打造为国际名牌的企业,康奈一直秉承自己的品牌战略,并切实成为了这一战略实施者。通过专卖店方式销售中国国内生产的产品,康奈集团是第一家。康奈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目标中,以创国际名牌为主,扩大品牌专卖店的数量为辅,创出了自己的国家化之路。 2.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康奈能“走出去”的道路上一路远航,得益于其精益求精的制作工艺,成就康奈日益精湛的技术的则是锲而不舍的技术研发。康奈大部分的员工都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并在不同的地区拥有自己的科研基地,每年投入高达3%的销售收入在科研上,年产新款皮鞋高达3800 多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0182705.html,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江琦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文章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实力和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实践 一、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院校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国际间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而有效提高教育實力和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持续发展。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简称天河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践行教育国际化理念,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定位,科学地制定了学校国际化发展规划,确定了适合学校自身情况的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和国际化办学方向,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从管理国际化、平台模式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环境国际化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制度和管理架构,搭建平台、多样化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构建国际化校园环境,探索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天河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管理国际化 1.健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首先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天河学院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院所为平台”的国际交流运行机制,树立先进的教育国际化理念,健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制度,使国际化发展战略真正成为推动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学校出台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管理办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国际化经营

1.中国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国际化经营 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WTO后,关税降低、贸易壁垒作用减弱或消失,将迫使中国的企业面对市场国际化的现实。因此,中国企业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加速自身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要主动出击,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可以说,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即使在国内市场,也无法避免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目前,国外的许多大企业均看好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纷纷在中国设置了分支机构,有的甚至把亚太总部迁到中国;在中国的外资、合资企业逐年增多。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抢市场、争人才,并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管理,正逐步蚕食着中国的市场。因此,无论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外国企业的存在和竞争。 对于目前正在或者准备“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定要从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做好筹划,有的放矢,有备而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比较优势为依托,优选条件相对有利的国家和地区。有一个基本点:必须从企业长期发展出发,科学制定全球战略,分步实施,这是企业“走出去”国际化

经营的核心。第二,创新方式,多方合作,减小阻力。根据国际规则和实际情况,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如在境外投资时,尽管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国有企业争取平等地位,但在一段时期内误解和歧视还会存在。为此,企业可视情况寻求多方合作,包括与其他国家企业、西方跨国公司联手开拓第三国。第三,练好内功,打好基础。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企业自身机制,练好“内功”是搞好跨国经营的基础。“提高国际竞争力”,根本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这可以包括市场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生产能力优势、技术结构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在自主知识产权(IPR)、品牌、国际经营网络、国际化经营人才、本地化等几个方面。 国际化道路不是一蹴而就,也是分步骤和分阶段进行的,而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选择的道路也会不尽相同。纵观中国企业近几年来的国际化进程,大致可以将国际化道路分为三种模式:1、海外办厂模式:早就90年代,海尔在美国、德国等当地建厂,直接在当地打品牌。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志高,也相继在亚、非国家投资设立自己的生产厂;2、资本运作的海外并购模式:如,联想并购美国IBM 的PC业务、TCL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的彩电生产线、法国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等;3、加工贴牌模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格兰仕。格兰仕借助海外品牌,通过委托加工贴牌,从而缔造了其微波炉帝国。 纵观我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从对国外技术引进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开始,到与国外市场发生联系进行偶然和零星的出口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