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辊工作辊负弯有3个优点
辊弯和辊形

n L hctg125'
d
d
加工不同曲率半径的辊弯件:调节中间 辊与下面两个辊子到三辊的同时 辊压,留下一段平直部分。
这些直边在校圆时也难以完全消除,故 一般对板材端头进行预弯。
常用的预弯方法:
辊弯中,从平板一次弯得的曲率半径有一个极限。 在三个辊子成等腰三角形时,用下式计算中间辊
辊形工艺辊形工艺生产率高,适用于生 产批量大的等截面长工件
可与多种工艺过程结合:如冲孔、起伏 成形、焊接、定尺剪切等。
辊形工艺设计要点如下:
1 带料宽度
辊形的带料宽度应按应变中性层的展开长度计 算。
2 导向线
为使毛坯从平板状态顺利向前移动而成形,应 设置水平导向线和垂直导向线.
水平导向线从第一组辊轮开始到最后一组辊轮 为止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垂直导向线垂直于辊轮轴线, 使导向线两侧的材料变形量基 本相等的一条基准线。
3 弯曲角度与直边升角
在一组辊轮中,同时弯曲的角不应超过二个。 一次弯曲的角度也有相应的参考值。
辊形时,直边最大高度应符合直线向上的关系, 其设计方法为控制成形直边升角。材料不同, 直边升角也有所不同(1°25’)。
4 花形展开图与辊形顺序
上下辊轮直径一致的直径是辊轮的节圆直径,也称辊 形线。在节圆上带料可无滑移地送进。
从第一对辊轮到最后一对辊轮,节圆直径应依次递增 0.4%(带料厚度小于0.3mm时取0.25%),使辊轮对材 料始终朝送进方向给以拉伸作用。
简单截面的辊形,辊轮工位间距为d,成 形设备的全长为L,辊轮组数n为:
花型展开图就是确定辊形顺序的过程,有三种:
①先内后外 (图a),可使毛坯边缘平直,易于材料流向 两边,被广泛应用于宽板等的成形:
轧机的刚度讲解

的变化时,轧制力的增量值,即:
K P f
式中,P -轧制压力的改变量,kN;
f -弹跳值的改变量,mm;
K -轧机刚度系数,kN/mm。
5
③ 轧出轧件的厚度
hS0f S0P KP0
式中,h-轧件厚度,mm;
f -轧机弹跳值,mm;
S 0 -考虑预压靠变形后的空载辊缝,mm。
6
⑶ 轧件塑性变形曲线—轧件塑性变形方程 ① 轧件塑性变形曲线—轧件在不同轧制压力作用下压 扁对应轧件实际厚度h构成 P-h 曲线(见图6-1 曲线 B、B′); ② 塑性刚度系数
✓ 板带材厚度变化幅度比较小。
26
⑶ 正弯支持辊法 ① 辊系及工作辊支持辊受力图
图6-5-3 正弯支持辊辊系及工作辊支持辊受力图 a-辊系受力图;b-支持辊受力图;c-工作辊受力图
27
② 延长支持辊辊颈安装液压缸,轧机结构复杂,弯辊力F 与轧制力同向,对支持辊弯曲效果与轧制压力引起的弯 曲方向相反;
CP
P
hb
式中,C P -轧机横向刚性系数,kN/mm;
P -轧制力,kN;
h b -板带材中部与边部的厚度差,mm。
16
(3) 板带横向厚差产生的原因
① 轧辊弯曲变形 D f —采用凸辊辊型控制; ② 轧辊磨损 Dm —采用凸辊辊型控制; ③ 轧辊弹性压扁Dr —采用液压弯辊控制; ④ 热膨胀不均匀变形热凸度 Dt —采用凹辊辊型,
③ 优点:正弯工作辊需要的弯辊力小,设备结构简单 ; ④ 缺点:
✓增加辊面边缘接触应力,增加工作辊轴承、辊颈、支 持辊轴承、轴颈、压下螺丝、机架负荷; ✓影响支持辊使用寿命; ✓ 相对于负弯工作辊,板带材厚度变化幅度加大。
24
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及应用

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及应用辊弯成型技术又称冷弯成型或辊压成型技术,在建筑行业、农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应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辊弯成型理论锟弯成型又被称作锟压成型或冷弯成型,是一种金属成型技术,其成型的原理相对复杂,就目前来看,锟弯成型理论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步。
简化解析法是锟弯成型技术领域当中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指的是分别对纵向弯曲变形与横向弯曲变形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将前者当做弹塑性薄壳来分析,而后者则通过运用纯弯曲理论及弹塑性理论进行分析。
国外在该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例如新西兰的有关研究人员对不同弯曲角度及弯曲角度增量下应变的变化,单锟或者多锟环境下的纵向应变等方面均有了重要成果,并得出是弯曲角的增量直接影响峰值应变,而并非轧制过程中的轧锟角度。
2 辊弯成型CAD/CAM技术2.1 辊弯成型孔型辅助设计(CAD)技术。
锟弯成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工艺过程,因此受到的干扰因素也很多,一旦出现设计制作或质量瑕疵,不仅会造成企业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众多诚信或信誉问题。
仿真技术的应用是锟弯成型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既缩短了调试的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益。
目前锟弯CAD或CAE系统的研发进展已经趋于成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由德国一家公司开发的COPRA系统,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对所有类别的锟弯型钢断面进行轧锟设计,并可以提供整个工艺过程所需的集成化与全面化的软件方案,具有成型模拟过程独特,技术优化以及成本计算效率高等优点。
2.2 辊弯成型轧辊的CAM技术。
在板金属锟弯成型中,轧锟是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轧锟具有精度要求高,外形轮廓复杂等基本特点,且轧锟的耐磨性应尽量满足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轧锟若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则很难保证轴向与型面精度及轮廓形状,因此需要通过数控加工来完成。
CAM技术通过数控编程加工,有效提高了轧锟的加工质量及型面加工精度,具有生产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等特点。
3 辊弯成型CAE技术3.1 仿真技术进展。
超高强钢冷冲压三点弯曲与辊压弯曲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和智能化是当今汽车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
燃油经济性、低碳排放和更高的安全性对车身轻量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推进了先进高强钢在车身设计制造上应用的稳步增长。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板以其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已成为满足车身轻量化和高安全性能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辊压成形作为一种先进的成形技术,是高强度钢板重要的成形方式。
辊压成形由于其工艺上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截面形状,在超高强度钢材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更好地探索适合超高强钢成形的最佳工艺和可成形性,本文对影响超高强钢弯曲性能,包括冷冲压三点弯曲和辊压弯曲性能的材料参数进行了研究。
试验本文进行了超高强钢板的冷冲压三点弯曲和辊压弯曲试验。
超高强钢材料9种不同厚度的试验材料包括马氏体钢(MS),双相钢(DP)和淬火延性钢(QP),强度在900~1400MPa之间,材料信息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超高强钢板汇总设备超高强钢板三点弯曲试验模具,如图1所示。
凸模圆角半径与板料厚度的比值(R/T)被定义为相对弯曲半径。
试验安排本着通过最小数量的试验来获得最小弯曲半径的原则。
本文中的凸模圆角半径均大于1倍料厚。
在特定的三个弯曲角度90°、120°、150°下进行弯曲试验。
图1 三点弯曲模具结构图为评价超高强钢板的辊压性能,采用180°V形截面进行辊压弯曲成形试验。
辊压成形工艺及设备如图2所示。
取4种规格的轧辊进行试验,轧辊半径分别为0.5T、1T、2T和3T,T为板料厚度。
5种弯曲角度54°、90°、126°、144°和180°被用来进行最大弯曲角度的测定。
图2 180°V形截面形状的辊压成形试验设备结果超高强钢板三点弯曲试验最小弯曲半径和最大弯曲角度被用来评估超高强钢的弯曲性能,以外侧表面出现微裂纹作为弯曲极限的标志。
六辊可逆冷轧机横移-弯辊系统的控制

六辊可逆冷轧机横移/弯辊系统的控制
郝宏昭,米进周
(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第六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简要介绍了六辊可逆轧机(UCM轧机)的特点,描述了六辊可逆冷轧机横移/弯辊系统的控制过程。
【关键词]六辊可逆冷轧机;中间辊横移;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
O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成品宽度
带材板形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本轧机中间辊只有
正弯辊。
4.1弯辊控制方法、
对弯辊的控制采用压力闭环控制,其控制框
图如图7所示。
[编辑:魏方]
・227・
置,方可进行换辊操作。否则将会损坏轧机辊系。
单独调节,也可以两边同时调节。
4弯辊系统的特点及控制原理
在轧制过程中,弯辊是最为常见的用于对带 刚凸度和板平直度进行连续控制的方法之一。通 过控制轧机轧辊两侧的弯辊力,改变轧辊的辊形。
弯辊控制用于控制轧机出口侧带材的板形。如果 弯辊力使辊缝减小,称之为正弯辊;反之,如果弯
E
此外通过硬线连接方式与AC,C系统通信以协助
AGC系统实现快速卸荷,与工艺PI£之间通过 MPI网通信实现AGC泵站及弯辊泵站的远程起停
匡
r——。一
及故障状态显示,控制框图如5所示。
3中间辊横移系统的特点及控制原理
中间辊横移是控制板形精度的方法之二。它
亡 E
图4中间辊正弯辊
根据带材宽度的不同而轴向移动上下两个中间
馈达到平衡,执行器输出为零,油缸不再动作。当 给定再次增减时,反馈随之增减,执行器驱动油缸
要解决这个控制问题,必须要转换思维方式,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 其实所谓的同步只是从宏观上来说的,它实际上
三辊碾磨技术优点介绍

三辊碾磨技术优点介绍三辊碾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粉体加工设备,适用于粉体材料的研磨和分散,具有高效、节能、稳定、可控的特点。
三辊碾磨机主要由三根水平放置的辊子组成,通过不同速度和方向的辊子运动,对原料进行研磨、剪切、压实等处理,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颜料、涂料等领域。
下面将从技术优点、工艺特点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介绍三辊碾磨技术。
一、技术优点1、高效节能:三辊碾磨机在研磨过程中,由于辊子的不同速度和方向运动形成了高速相对运动,可有效地将原料粉碎、剪切、研磨,提高了碾磨效率,降低了能耗。
2、稳定可控:三辊碾磨机采用先进的电气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辊子的运行状态,保证了碾磨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保证了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适应性强:三辊碾磨机对于不同粉体材料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通过调整辊子的速度、压力和间距,实现对不同物料的精细研磨和分散,可满足不同领域对产品粒度和质量的要求。
4、操作维护简便:三辊碾磨机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易于清洗和更换辊子,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5、安全环保:三辊碾磨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安全性和环保性,设备运行稳定,噪音低,振动小,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现代工厂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
二、工艺特点1、精细研磨:三辊碾磨机可实现对物料的精细研磨和分散,产物粒度均匀细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2、多种加工工艺:三辊碾磨机可通过调整辊子的速度和间距,实现不同的碾磨工艺,如干磨、湿磨、分散、混合等,满足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
3、连续生产:三辊碾磨机可实现连续稳定的生产,无需频繁停机清洗和更换辊子,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4、产品均匀性好:三辊碾磨机通过辊子的不同速度和方向运动,能够有效地将物料研磨、剪切、分散,使得产品颗粒均匀,溶解速度快,品质稳定。
5、灵活多样性:三辊碾磨机可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灵活调整碾磨工艺和参数,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铝箔轧机弯辊控制系统对工作辊表面及带材表面质量的影响

个 手动 调整 弯辊 的过 程 , 甚 至 于会 由 于弯 辊 调整 不 到
位影 响起速 时 的铝板 带 箔 板形 , 但 至 少 可 以 杜 绝 弯 辊
为合 辊缝状 态起 速前 的弯辊 振荡 现象 。
① 在 手 动 调 辊 缝 的 过 程 中连 续 调 整 越 过 b a n d c e n t e r ( t ) 设定 值 以上 2 T后 , 弯辊振荡 的现象就会 自
( %) 设定 值 不要 偏 离太 大 。注 : 当设 备 急停 或 断带 时
正 弯 的保 护 值 为 1 0 0 %。
③ 弯 辊 的 振 荡 域 就 是 在 弯 辊 mi n s e p a r or f WR o p e n i n g ( %) 设 定值 与轧 制前 弯辊 预设 值 之 间振 荡 , 弯
从 弯 辊保 护值 设 置 到 轧 制这 个 道 次 所 需 要 的值 以控
制起 速时 的铝 板带 箔板 形 。 以 上 3种 方 式 中 , 第 一 种 方 式 可 能 没 有 办 法 完 全
约束操 作人 员 的作业 行 为 , 第 二 种 方 式可 能 会不 可预
知 地 降低对 工作 辊 的保 护 效果 , 第 三 种 方 式 增 加 了 一
第 2期
有 色 金 属 加 工
6 1
辊 伸 出 的最小值 。
弯 辊 的 预 设 值 使 其 与 弯 辊 mi n s e p a r or f WR o p e n i n g
说明: 当轧 制 力小 于 b a n d c e n t e r ( t ) 设定 值 时 , 正
辊调 整到 轧制 这个 道次 所 需 要 的 弯辊 值 , 也 就 是 相 当 于取 消 了弯辊 预设 的 功能 , 轧 制 时 通 过 手 动 将 弯 辊 力
工作辊弯辊的介绍

工作辊弯辊的介绍《工作辊弯辊篇一》工作辊弯辊,这在轧钢领域可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呢。
你要是像我刚进轧钢厂的时候,那对这个名词就跟看天书似的,完全摸不着头脑。
我刚到厂里的时候,看着那些巨大的轧钢设备,就像看着一群钢铁巨兽。
这时候有人跟我提起工作辊弯辊,我还以为是啥特别复杂的外星科技呢。
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工作辊弯辊其实就像是给工作辊做个“整形手术”。
你想啊,在轧钢的过程中,钢板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它可不会乖乖地按照你想要的形状和厚度去成型。
这时候工作辊弯辊就登场了。
工作辊弯辊系统就像是一个有魔法的工具,它可以改变工作辊的形状。
这就好比你要捏一个橡皮泥,你用手给它施加不同的压力,让它变成你想要的形状。
工作辊弯辊就是给工作辊施加这种特殊的“压力”。
比如说,有时候钢板轧出来中间厚两边薄,就像个鼓鼓的小山包。
这时候也许就需要用到正弯辊,把工作辊中间往上弯一点,就像给工作辊中间垫了个小枕头似的,这样再轧钢板的时候,就能把中间的厚度给压下去,让钢板变得更平整。
不过这工作辊弯辊也不是那么好摆弄的。
我就见过一次,一个老师傅在调整弯辊的时候,试了好几次都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他就像个愁眉苦脸的老中医,对着这个“生病”的工作辊直摇头。
旁边一个年轻的小徒弟还打趣说:“师傅,这工作辊是不是太有脾气了,不按咱的套路出牌啊?”老师傅瞪了他一眼说:“你懂啥,这就跟给人治病一样,得慢慢摸索。
”我觉得工作辊弯辊就像是一场工作辊和钢板之间的博弈。
工作辊想要驯服钢板,让它乖乖听话,而弯辊就是工作辊的秘密武器。
但这个武器也不是万能的,可能在不同的钢材、不同的轧制条件下,都需要不断地调整弯辊的参数。
这就像是厨师做菜,同样的食材,不同的火候和调料,做出来的味道可就大不一样了。
工作辊弯辊虽然看起来只是轧钢这个大工程里的一个小环节,但它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是没有它,那轧出来的钢板质量可能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时好时坏。
这小小的工作辊弯辊,真的是蕴含着大大的学问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应润发印染机械厂
弯辊工作辊负弯有3个优点
(1)弯辊力大小对板厚自动控制系统不发生干扰作用;
(2)更换工作辊时无需拆卸液压缸的高压供油回路接头;
(3)可以避免氧化铁皮、乳化液等侵入液压缸。
增加负弯工作辊,可以扩大液压
弯辊的调节范围。
支承辊弯曲支承辊弯曲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板形调整。
支承辊弯曲虽然也有正弯和负
弯两种型式,但绝大多数都是正弯(图1c),负弯应用较少。
这种弯辊装置的弯辊力
施加在轴承座外侧的辊端上,将轴承作为支点,对支承辊进行弯曲。
它的主要优点就
是可以同时调整带钢纵向和横向的厚度差。
支承辊弯辊装置的弯辊力大,辊凸度变化
敏感,而且可以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调整轧辊凸度。
支承辊弯辊的效果比工作辊弯辊好,因此广泛用在大型的热轧厚板轧机上。
在宽带钢热连轧机组和单机架可逆式热轧
机上,甚至在带钢冷轧机上也有应用。
液压控制弯辊缸同时承担弯辊和平衡双重任务。
低压用于平衡,高压用于弯辊控制。
高压回路采用电液伺服阀控制。
弯辊液压伺服系统的原理如图2所示。
弯辊力设定值
由计算机决定,并给出相应的电压信号U0,同时与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U比较,将差值△U送入电液伺服放大器,直至弯辊力与设定值一致
最佳弯辊力轧制带钢之前,根据来料材质、料宽、料厚、坯料原始凸度、压下量、
轧制压力以及轧机原始参数,预先计算出获得良好板形或横向厚度精度所应具有的弯
辊力值,称为最佳弯辊力。
最佳弯辊力根据板形预报模型计算,并把弯辊装置设定在
相应的位置上,以保证带钢通过该轧机后能得到良好的板形和较小的板凸度,这就是
带钢轧机上的最佳弯辊力预设定控制。
最佳弯辊力的预设定计算很复杂,一般由微型
计算机来执行。
由于该系统反应速度快,可以通过对带坯厚度和板凸度进行不间断的
测量所得到的信息,及时地计算出每一瞬间应设定的最佳弯辊力值,并随时对弯辊力
值进行修正,因此,可以用于在线实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