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黑色素瘤MRI诊断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神经影像学
NEUR一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赵美华1窦娅芳2梁宗辉2’3李克2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28例,分析其CT和MRI表现,并结合手术病理进行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黑 色素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常见,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症状最多见,其次是视力障碍和意识丧失。肿瘤体积较 大,多见于脑外或髓外、脑内或髓内邻近表面。肿瘤为实质性肿块,大小不一,瘤内成分复杂,常见出血、坏死、 囊变等。CT币I]MRI表现根据肿瘤的成分不同而异,典型者为CT高密度类似出血,MRI呈现T.WI高信号、T:wI低 信号,FLAIR平NDWI亦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常有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强。囊变/坏死或出血无强化。有轻度至中度 瘤周水肿,有时伴有脑组织浸润。MRS呈现肿瘤波谱,但并不典型。结论:颅内黑色素瘤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 CT和MRI结合可以明确诊断。
号,因此强化效应显示不明显。肿瘤因其成分(出血、
CT扫描机,行横断面
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为10mm;增强时使用碘海醇
(Omnipaque)100 ml静脉注射。MRI采用Resonex 0.38T常导型磁共振成像仪、GE MRI扫描仪、GE
3.0T Horizon LX 1.5T
SignaMRI扫描仪,行横断面和 矢状面扫描,必要时加冠状面扫描;层厚8mm,间距 2mm;采用SE或FSE序列,行T。wI、T2WI扫描;7例加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增 强时使用磁显葡胺(Gd.DTPA)10 ml静脉注射,行 T。WI增强扫描。分析所有病例的CT、MRI表现并与手 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脑脊膜原发性黑色素瘤MRI诊断-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脑脊膜原发性黑色素瘤MRI诊断-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常。脑脊液 多次细菌培养 、隐球 菌及抗酸杆 菌、寄生 虫、肿瘤
脱 落 细胞 检 查 均 无 阳 性 发 现 。 头 颅 MR 平 扫 显 示 脑 积 水 。入 I
院后给予脱水 ,试验性抗结核 治疗。此 间多次复查脑脊液,压
力均 无 明 显 降低 。 为缓 解 持 续 的 颅 高 压 症 状 行 “ 室腹 腔 分 脑 流术 ” ,并 停 止 抗 结核 治 疗 。 症 状 改善 后 出 院 。 三 个 月后 患 者 因进 行 性 双 下 肢 无 力伴 二 便 困难 2周 再 次 入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 志 2 1 0 0年 9月第 l 8卷第 9期

1 3ll ・
是否有血肿 ,断 口邻近结构的损伤状 况 ,能够 明显 降低 临床 的
误诊率 。具有经济 ,无创 ,简单的特点 ,是检查跟腱断裂及术 后 随访理想的方 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文 献 1 周永 昌,郭万学 . 超声 医学 [ M]. 版 .北京 :科学 技术文献 出 3
院。腰 穿无脑脊液 流 出。行 脊髓及 脑 MR 检 查 ,发现 脑 积水 I 较前加重,T 加权增强扫描 脑膜 明显强化 ,颈段脊髓 内 T WI 1 1 ( 、T WI( 右) 2 左)脊髓 内可见 长条形 长 T 1长 异 常信 号 。 蛛网膜 下腔 内见多发粟 粒状低信号 。腰段 马尾 神经显 示不 清。
均有上述改变 。由于黑 色 素肿瘤 富含黑 色素 ,具 有顺 磁 性 ,故典型结节状生 长的黑色素瘤 表现为 T WI 1 图像上呈高信
患 者 , 男 ,2 0岁 。 头痛 伴 恶 心 、 呕 吐 4 d 无 发 热 ,无 肢 0。 体抽 搐 及 意识 丧 失 等 。腰 穿 检 查 脑 压 2 0 m 红 细 胞 16 5 m H 0, 8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CT及MRI的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研究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的CT及MRI的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研究
De pa r t me n t of Ne ur o s u r ge r y,Fi r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Chi n a Me di c a l
Uni ve r s i t y ( Sh e ny a n g l1 00 0 1)
ABS TRACT
Li Lo ng
Du Sha on a n W u Pe n g f e i e t a l
Ob j e c t i v e: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ma l i g n a n t me l a n o ma wa s c o mp a r a t i v e l y r a r e i n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t u mo r s
摘 要 目的 : 颅 内恶性 黑 色素 瘤是 颅 内比较 罕 见 的肿 瘤 , 发 病 率较 低 。本 文探 讨 颅 内黑 色
素瘤 的影像 学表 现 , 诊 断, 病 理 。方 法 : 回顾性 研 究我 院近 2 0年 来 1 6例 临床 病理 诊 断为 颅 内恶性
黑 色素 瘤的 患者病例 , 这 些 患者 均进 行过 手 术 治 疗 , 根 据 其影 像 学表 现 、 病理 诊 断及 其 预 后进 行 细 致分析 。 结果 : 这 1 6例 颅 内黑 色素 瘤 患者 的症 状 以颅 内 占位 效应 、 癫 痫与神 经 系统 损 害定 位症 状
为主 。C T 与 MR I 表现 多种 多样 , 差异性较 大, MR I 具有短 T , 短T 典 型表现 有 1 0例 患者 。病 理 诊 断为上皮样 黑 色素 细胞 瘤共 有 1 3例 , 免 疫组化 特异 性标记 物 S 一 1 0 0 ( 溶 解蛋 白) 和 HMB 4 5 ( 人 黑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影像学体现
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 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见,多无钙 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体现 CT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
影像学体现
MRI平扫: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 呈不均一高信号,边界不清,灶周 可有水肿和占位体现 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学习要点
应了解、熟悉和掌握旳知识点: -掌握颅内肿瘤旳影像诊疗原则 -掌握常见颅内肿瘤旳经典影像学体现 -熟悉多种影像学措施对颅内肿瘤诊疗 旳价值与程度 -了解特定解剖部位好发肿瘤旳影像学 诊疗及鉴别诊疗
学习要点难点
本节学习中旳要点难点: -神经上皮肿瘤旳分类及影像学体现 -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 移瘤旳影像学体现 -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
肿瘤诊疗三要素
定位 定量 定性
(精确) (精确) (力求精确)
颅内肿瘤影像五要点(影像诊疗五要点)
部位 大小 形态 密度(信号、回声) 毗邻关系
颅内肿瘤旳定位诊疗
脑内和脑外 脑室内和脑室外 幕上和幕下
脑内外鉴别
脑 内
脑 外
肿瘤边沿
欠清或不清
清楚锐利 ,周围可见CSF密度/信号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单纯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仅占原发脑肿瘤 旳2%-5%,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胞旳混合 性胶质瘤;发病高峰35-40岁,85%在幕上, 以额叶最常见 病理学: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质, 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有小旳囊 变,出血坏死少见, 70%以上发生钙化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颅内黑色素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颅内黑色素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颅内黑色素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颅内黑色素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颅内黑色素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颅内黑色素瘤如何诊断鉴别,颅内黑色素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颅内黑色素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一、检查腰椎穿刺脑压常偏高,脑脊液中蛋白、细胞数均不同程度增高。

如肿瘤侵及血管引起出血时,脑脊液常为血性。

1.脑血管造影颅内黑色素瘤的血运丰富,易侵及血管壁引起瘤内出血和广泛血性转移。

脑血管造影可见丰富的肿瘤循环和染色,有较高诊断价值。

2.CT扫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和范围,但诊断特异性较差。

CT扫描病灶多表现为高密度影,少数也可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均匀或非均匀性强化。

3.MRI 对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T,典型MRI表现为短T1和短T2信号,少数不典型MRI表现为短T1和长T2或等T1等T2信号,这取决于瘤中顺磁性黑色素含量和分布及瘤内出血灶内顺磁正铁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

*以上是对于颅内黑色素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颅内黑色素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颅内黑色素瘤易混淆疾病。

*颅内黑色素瘤如何鉴别?:*一、鉴别1.颅内胶质瘤与颅内黑色素瘤在临床上相似,极易误诊。

CT及MRI有明显占位效应及大片水肿带。

在MRI扫描中,病变呈均匀的短T1和短T2信号为黑色素瘤的特征性表现。

2.脑血管病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部分颅内黑色素瘤由于生长迅速,发生瘤卒中性出血。

肿瘤组织也可侵及脑表面血管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及MRI扫描可以鉴别。

儿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除考虑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外,还应考虑颅内黑色素瘤伴出血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颅内黑色素瘤应该做哪些检查,颅内黑色素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颅内黑色素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乔宇【摘要】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由颅内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临床上发病率极低,临床症状不典型MRI表现多样,因此极易误诊,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此外还有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预后较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好,但需严密随访.文中就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疾病特征及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6(029)001【总页数】3页(P97-99)【关键词】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磁共振成像;免疫组化;诊断;治疗【作者】乔宇【作者单位】650032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颅外恶性黑色素瘤通常发生于皮肤、黏膜和眼部[1]。

颅内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大约0.1%,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2种,继发性颅内黑色素瘤主要由皮肤、黏膜或眼部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及视网膜的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而来,在脑转移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位列第三位[2]。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于软脑膜的任何部位,可以直接种植,也可以血行转移,根据经脑膜播散或侵犯脑实质,可分为弥漫性侵及脑膜与脑实质内结节性病灶2类[3]。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十分罕见,发生率约0.005/100 000,男性的易感性高于女性,首次报道在1859年[3-5]。

1.1 病因及部位特征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存在6号染色体的结构畸变[6]。

目前,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被认为从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主要来自于软脑膜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被认为起源于神经嵴,在胚胎形成期间主要迁移到上皮的基底层和毛基质,也迁移并定植于内耳、葡萄膜和软脑膜[7]。

颅内的黑色素细胞位于脑底部、脑室、视交叉、脑叶的沟裂、脑干网状结构、黑质、蓝斑和脉络膜中等,在颅后窝特别是延髓腹外侧分布最集中[5,7-8]。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

颅脑肿瘤的MRI表现1.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颅脑肿瘤的MRI表现和诊断。

(2)熟悉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白质病及脑变性疾病的典型MRI表现。

2.教具MRI教学片、标本、模型、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1)颅脑肿瘤的基本MRI表现①脑瘤信号特点,绝大多数肿瘤呈长Tl,长T2的信号改变,特别是实质性胶质瘤或转移瘤。

区分肿瘤与周围水肿是十分必要的。

②脑瘤出血,表现为Tl及T2像上的高信号等。

③脑瘤周围水肿,表现为长T1、长T2,但邻界Tl像(TE28、TR500),水肿常不易被显示,界于白质灰质内的水肿沿着深和浅纤维束,产生一个周边分指样改变等。

④脑瘤坏死与囊变,MRl在显示肿瘤囊性变时,视其内容物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一般而言,良性囊变边缘常光滑,信号强度均一,特别是边缘与中心没有差异;而恶性肿瘤的囊壁有结节,不光滑等。

⑤肿瘤钙化,各种肿瘤钙化常是肿瘤定性标志之一,MRI 钙化表现为T1及T2像均无信号等。

⑥增强扫描对诊断脑瘤的价值,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增强扫描有利于鉴别肿瘤与水肿,有利于显示肿瘤囊变结构等。

(2)常见脑肿瘤:①神经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等。

约占全部颅脑肿瘤的40%-50%。

a.星形细胞瘤:常位于一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和脑干,柯氏(Kemohan)分类法将其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良性,Ⅲ、Ⅳ级为恶性;占胶质瘤的40%。

Ⅰ、Ⅱ级MRI表现为:1.瘤体多呈长Tl、长T2信号强度,边界清楚,成人常见于额叶、顶叶、颞叶,儿童多见于后颅窝。

2.实质形多见于幕上,呈明显长T2与不明显长T1;少数无信号异常,仅见灰白质界限消失。

3.囊性型多见于后颅窝,囊液含蛋白质,在T1像呈低信号但高与脑脊液,T2像呈高信号但低与脑脊液。

4.脑水肿轻微,占位效应不明显。

5. Ⅰ级星形细胞瘤一般不强化,Ⅱ级星形细胞瘤呈轻度强化。

6.钙化占8-30%;7.瘤内出血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黑色素瘤MRI诊断孟庆勇,余永强,钱银锋,柏亚,管松(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230022)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黑色素瘤的MRI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黑色素瘤的MRI表现。

结果11例颅内黑色素瘤,共15个病灶,有14个位于幕上,10个病灶伴有出血,4个病灶局部囊变,大部分病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颅内黑色素瘤MRI信号表现为:8个病灶T。

WI为高信号、T:WI为低信号,3个病灶以T。

WI为等信号、T:WI为低信号表现为主的混杂信号,2个病灶以等T,、等T:为主的混杂信号,2个病灶T。

WI为低信号、T:wT为高信号;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结论颅内黑色素性黑色素瘤MRI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对于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MRI表现无明显特征,诊断困难。

关键词:脑;黑色素瘤;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39.41;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671(2008)12—1585—03MRImagingDiagnosisofIntracranialMelanomaMENGQing—yong,l,UYong—qiang,QIANK凡一乃,增。

BOYa,GUANSong(DepartmentofRadi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AnhuiMedicalUniversity,Anhui230022,China)Abstract:0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Rcharacteristicsofintraeranialmelanoma.MethodsMRfindingsin1lpatientswithin—tracranialmelanomasverifiedbyoperationandpathology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Fifteenlesionswerefoundin11patients-amongwhich14werelocatedatsupratentorialand1atinfratentorialcompartment.Tenlesionsaccompaniedwithhemorrhageand4withcyst—iedegeneration.Mostoflesionshadperi—tumoredemaindifferentdegrees.EightlesionsdemonstratedtypicalsignalintensitywhichwerehyperintensityonTlWIandhypointensityonT2WI,whilenontypicalsignalintensityasloappearedsuchasisointensityonTlWIandhypoin—tensityonT2WIorisointensityonbothT1WIandT2WI-orevenhypoingtensityonT】WIandhyperintensityonT2WI.Differentdegreesofcontrast—enhancementoflesionsweredemonstratedoncontrast—enhancedMRscans.ConclusionTypicalintracranialmelanomaiseasytogetcorrectdiagnosispreoperatively,butthediagnosisofnontypicallesionsisdifficult.Keywords:brain;melanoma;MRimaging颅内黑色素瘤是指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非常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0.18%~0.56%,分为原发性黑色素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以转移性黑色素瘤多见。

作者通过对本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1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MR特征。

1材料与方法搜集2000—01—2008一02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黑色素瘤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60岁,平均40.5岁,其中5例有明确的颅外黑色素瘤或黑痣病史。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MR扫描系统为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序列收稿日期:2008—05—21作者简介:孟庆勇(1974一),男.安徽省六安市人,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神经影像学。

通讯作者:余永强。

为SETlWI(TR/TE=340ms/9ms)、FSET2WI(TR/TE=4200ms/98ms);FOV22cmX22cm,层厚9lnm,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体重。

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周水肿、坏死与囊变、出血与钙化、信号特征及强化程度等。

2结果2.1肿瘤部位11例患者(3例为多发)共发现15个病灶,额叶3个,颞叶3个,顶叶4个,枕叶2个,胼胝体部2个,鞍内1个。

2.2肿瘤形态与大小15个病灶基本呈圆形或类圆形。

肿瘤最大径约为5.5cm×6.0cm,最小径约为0.8cmx1.2cm,平均约为2.5cmX4.0cm。

2.3瘤周水肿15个病灶中有12个病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其中轻度水肿8个,中度水肿3个,1个重度水肿。

2.4MR信号特点及病灶均匀性8个病灶呈典型的T.WI为高信号、T:WI为低信号(图1,2)。

7个病灶呈非典型性改变,其中3个病灶以T,VII为等信号、T:VIi为低信号表现为主的混杂信号,2个病灶以等T,、等T:为主的混杂信号(图4,5),2个病灶T,VIi为低信号、T,VIi为高信号。

有4个病灶局部囊变。

10个病灶有点片状出血灶,无钙化。

2.5强化特征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图3,6),其中轻度强化4个,中度强化5个,有6个呈现明显强化。

3讨论3.1病因与分类黑色素瘤起源于神经嵴,在胚层发育过程中,原始胚细胞首先发育成黑色素母细胞,当到达皮肤表层或人体色素组织后,才演变成黑色素细胞,这种细胞正常分布在皮肤表皮的基底层内,在脑内存在于脑膜部位…。

颅内黑色素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

原发性黑色素瘤是指来源于软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的黑色素细胞,患者不伴有颅外的黑色素瘤或黑痣。

转移性黑色素瘤多是由皮肤、黏膜及脉络膜黑色素瘤转移而来。

3.2临床特点与病理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稍多于女,本组病例30—50岁为7例,男7例,女4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和癫痫发作为主。

病理可见黑色素瘤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诊断颅内黑色素瘤有一定特异性。

HBM一45被认为是一种黑色素性肿瘤的生化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6%一97%的文献有阳性报道,目前已作为诊断黑色素性肿瘤的一种常规手段E2]。

S100蛋白作为神经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之一,在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病理中呈阳性表达po。

3.3MRI表现黑色素瘤可以位于颅内任何部位,但以幕上多见,本组11例有10例位于幕上。

肿瘤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最大径可达5~6em,边界较清楚,一般瘤周水肿明显,引起明显的占位效应和高颅压症状。

黑色素瘤常伴有点片状出血,少数有囊变,但一般无钙化。

典型的黑色素瘤MRI表现为T.VIi高信号、T,wI低信号,但随着肿瘤内黑色素的含量和瘤内的出血量而变化H’51。

这是因为黑色素中含有稳定的有机自由基使其表现出顺磁性,自由基中不配对的电子和图1~3为同一患者。

图1.为冠状位TlWI,鞍内以高信号为主。

图2.为冠状位T2WI,鞍内示低信号。

图3.为增强的冠状位T。

WI,显示鞍内病灶轻度强化图4—6分别为另一患者MRT。

WI、T:WI和轴位增强图像。

右额顶叶见类圆形等T。

、等T:为主的混杂信号,内见偏心性囊变区,T.WI似见点状的高信号,灶周水肿较明显,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水质子相互作用导致T,和T:弛豫时间缩短。

Isiklar等M1根据黑色素瘤内黑色素含量不同,将MR表现分为4型:①黑色素型,T。

wI为高信号,T:wI为低信号;②无黑色素型,T。

WI为低或等信号,T:wI为高或等信号;③混合型,与前2型的任何一型都不相同;④出血型,表现不同时期MR血肿特征。

Gaviani等。

刊报道,瘤内黑色素含量与T.呈正相关,即黑色素含量越高,T,wI信号越高;而黑色素含量与T:无相关性,但T:对小病灶的检测更敏感。

颅内黑色素瘤增强后,大多数呈不同程度强化或环状强化,本组11例均有强化。

文献报道【6’8’91,颅内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MR表现大多为T。

WI等或低信号、T:wI等或高信号。

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可能是黑色素细胞转变成无黑色素细胞,或肿瘤细胞褪色造成的,但不能单凭MRI来诊断颅内黑色素性黑色素瘤还是无黑色素性黑色素瘤,因为黑色素瘤容易出血,出血后的血肿影像掩盖了真实的MR表现。

3.4鉴别诊断黑色素瘤MR特征受瘤内黑色素含量和有无出血的影响,所以主要与急性或亚急性血肿、胶质瘤或胶质瘤卒中、脑膜瘤及其它类型转移瘤等颅内肿瘤相鉴别。

①急性或亚急性血肿患者常急性发病,脑外血肿常呈新月形或梭形,脑内血肿常在基底节区,MRI能显示红细胞内外存有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演变过程。

②胶质瘤或胶质瘤卒中多位于脑室旁白质或皮层下,胶质瘤MRI常表现T,wI呈低信号、T:WI多呈高信号,而胶质瘤卒中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的血肿信号,强化一般都不明显。

③无黑色素的黑色素瘤在影像学上类似于脑膜瘤表现,但前者多数在MRI上信号不均匀,而脑膜瘤MRT。

WI和T:WI接近于等信号且较均匀,多呈明显均一强化,瘤内出血与囊变少见,与硬膜粘连处易看到“脑膜尾征”。

④其它类型转移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有颅外其它肿瘤病史,以顶、额叶皮层下多见,单发或多发,MRT。

wI呈等或高信号、T:WI呈高信号,强化明显,瘤周水肿显著。

黑色素性黑色素瘤具有特征性的MRT。

WI高信号、T:WI低信号,一般比较容易诊断。

无黑色素的黑色素瘤因无黑色素或黑色素含量甚少,在MRI显示信号复杂,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

随着对此病认识的增强和经验的积累,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将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1]KouninGK,RomanskyKV,TraykovLD,eta1.Primaryspinalmelano—mawithbilateralpapilledema[J].ClinNeurolNeurosurg,2005。

107(6):525—527.[2]Greco—CrastoS,SoffettiR,BradacGB,eta1.Primitivecerebralmelanom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SurgNcurol,2001,55(3):163—168.[3]HoonDS,KuoCT,WascherRA,eta1.Moleculardetectionofmeta—staticmelanomacellsincerebrospinaIfluidinmelanomapatients[J].JInvestDermatol,2001,117(2):375—378.[4]BratDJ,GianniniC,SeheithanerBW,eta1.Primarymelanoeytieneoplasmsofthecentralnel'woussystems[J].AmJSurgPathol,1999,23(7):745—754.[5]MekniA,BrahamE,NouiraK,cta1.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malignantmelanoma:reportof5eases[J].Pathologica,2007,99(3):71—75.[6]lsiklarI,LeedsneNE,FullerGN,cta1.Intraeranialmetastaticmela·noma:correlationbetweenMRimagingcharacteristicsandmelanincontent[J].AJR,1995,165(6):1503—1512.[7]GavianiP,MullinsME,BraqaTA,eta1.Improveddetectionofmeta.staticmelanomabyT2‘一weightedimaging[J].AJNR,2006,27(3):605—608.[8]OgawaR,AokiR,HyakusokuH.Ararecaseofintracranialmeta—staticamelanoticmelanomawithcyst[J].JClinPathl,2003,56(7):548—551.[9]VanzieleqhemBD,LemmerlingMM,VanCosterRN.Neurocutane·OUBmelanosispresentingwithintracranialamelanotiemelanoma[J].AJNR,1999,20(3):457—4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