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

合集下载

灰飞虱的饲养及其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灰飞虱的饲养及其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 包括夏季和冬季寄主) 灰飞
虱的若虫、成虫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率等生物学特性,
结果表明:在供试的 3 种夏季寄主稗草、粳稻( 武育
粳 3 号) 及汕稻(汕优 63)中,以稗草饲养的灰飞虱若虫
存活率和成虫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粳稻和汕稻;粳
稻与汕稻相比,灰飞虱的若虫历期、若虫存活率有显 * 毒力指数 = 测定药剂的 LC50/ 啶虫脒的 LC50,下同。
摘 要 灰飞虱是一种重要的传毒昆虫。室内研究表明,夏季和冬季饲养灰飞虱的最佳寄主分别是稗草和小麦。 采用稻茎浸渍法和点滴法进行的生测结果表明,吡虫啉、噻嗪酮、啶虫脒及氟虫腈 4 种药剂中,氟虫腈的毒力 最高。氟虫腈是正温度效应杀虫剂。此外,对田间灰飞虱的药剂防治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灰飞虱,饲养寄主,杀虫剂,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S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413(2004)11-520-03
Department of Pesticide Science,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Th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is an important insect vector of viruses. Labora- tory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best host species for rearing this insect in summer and winter are barnyardgrass and wheat, respectively. Fipronil had the highest toxicity among imidacloprid, buprofezin, acetamiprid, and fipronil using the rice stem-dip method and a topical application method. Fipronil efficacy increased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 Strategies for insecticidal control of th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in the field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host plant for rearing,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新农药防治水稻灰飞虱若虫田间药效试验

新农药防治水稻灰飞虱若虫田间药效试验
净虫 2 l 锐 杀 10m ;⑩庄 爱 8 。 0r ;⑥ n 0 l 0g 试验 共调 查 4次 ,施药前 调 查虫 口基数 ,施 药
艾美乐 7 %水 分 散 粒剂 (0 0 7 %吡 虫 啉 ) ,拜 耳
作物 科 学公 司 ;吡 虫 啉 l%可 湿 性 粉 剂 ,江 苏 辉 0 丰农 药 厂 ;锐 劲特 5 %悬 浮剂 ( %氟 虫 腈 ) 5 ,拜 耳
药剂 处 理 及 每 6 7 r 6 n 量 为 :① 空 白对 照 ; 2用 ②艾 美乐 5g ;③艾 美乐 8g ;④ 吡虫 啉 3 ;⑤ 吡 5g
虫 啉 5 ;⑥艾 美乐 5g 6g +锐劲 特 3 l 0m ;⑦ 阿克 泰 4g ;⑧金 好 年 7 l Om ;⑨金 好 年 4 l Or +乐斯 本 4 n O m ;⑩乐斯 本 5 l l 0r +必林 2 l n 0m ;⑩ 异丙威 10m ; 5 l ⑩异 丙威 1 1+必林 2 l 飞 虱 宝 5 ;⑩ 特 5l l l 0m ;⑩ 0g
试验 地点 为上 海农 场第 二生 产 队 ,作 物 品种 为
镇稻 9 2 ,高 抗 条 纹 叶 枯 病 。 田问 虫 量 大 、虫 龄 44
整齐 ,处 于 1 龄末 、2龄 初 。试 验共 设 l 处 理 , 6个
收 稿 日期 :20.23 0 51.1
作者 简介 :沈丽丽 (9 5 ,女,上海南汇人 ,助理农艺师 ,从事植物保护技术服务工作。 17 一)
剂对水稻田灰飞虱若虫的防治效果 。试 验结果表 明,每 6 71 使 用金好年 1 %乳油 +乐斯本 4 %乳油 ;4 + 0 6 q 1 2 5 8 J 4 D 毫升/ 6 67i 防治灰 飞虱若虫 速效 性好 、持 效期长 ,药后 1d防效 9 .% ,药后 3d防效 8 .% ,药后 7d防效 n 61 67

不同药剂防治杂交水稻灰飞虱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杂交水稻灰飞虱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近 年来 杂 交水稻灰 飞 虱危 害严重 。 通过 5 种不 同药剂 的单用 和混 用 比较试 验 结果 表 明 :0 毒 死蜱 乳 油对灰 飞 虱 的速效 性 最好 4%
5 %锐 劲特 悬 浮剂 的持 效性 最好 ,0 8 %敌敌 畏乳 油加 5 %锐 劲特 悬 浮剂 综合 防效 最好 , 药效 最持 久。 关 键 词 杂 交 水 稻 灰 飞 虱 ; 同 药 荆 ; 效 不 防 中 图 分 类 号 ¥ 8 9 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5 3 (0 8)3 1 1 1 0 7 7 9 2 0 1 —0 5 —0
本 试 验 共 设 9个 处 理 , 别 为 :0 分 8 %敌 敌 畏 乳 油 30 0 0
mL h ( ,0 / m。A) 8 %敌 敌 畏 乳 油 30 0 / m2 5 0 mL h +2 %先 净 10 5 mLh ( ,0 / m2B)8 %敌敌 畏乳 油 3O 0 / m2 5 劲特 悬浮 剂 0 mL h + %锐 3 0 / m2C)5 0 mL h ( ,%锐劲 特 悬 浮 剂 6 0 / m。D)4 %毒 死 0 mL h ( ,0 蜱 乳油 10 mL h ( 。 毒死 蜱乳 油 9 0 / m ̄ 2 %先 2 0 / m2E)4 0 mL h + 5 净 悬 乳 剂 10 / m2F ,5 净 悬 乳 剂 3 0 / m2G) 5 mL h ( )2 %先 0 mL h ( , 25 . %敌 杀死 乳 油 6 0 / m2H) 空 白对 照 ( 0 mL h ( , CK) 每 个 试 验 。
面积 为 1 , . m2采取 随机 排 列 , 5 不设 重 复 。
表 1 药 后 虫 口减 退 率 及 防 治 效 果

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试验简报

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试验简报

虱具 有 比较 理 想 的 防治 效果 ,有 较好 的速效 性 和 持 量 , 需继 续 试验 探讨 。 仍
效性 , 中以 药后 1 、5d的 防 治效 果 最 好 , 别 参 考 文 献 其 0d 1 分 达8 . %和 9 . %:0 00 8 1 7 1%烯 啶虫 胺 S 0g可作 为 防 2 L3 治灰 飞虱 的交替 使用 药剂 品种 。
虱具 有 比较 理 想 的防 治效 果 , 较好 的速 效性 和 持 效性 , 中 以药后 1- 5d的 防治效 果 最 好 , 有 其 0 1 分
别 达 到 8 . %和 9 .7 08 0 1 %。 2
关键 词 : 飞 虱 ; 虫剂 ; 灰 杀 防治效 果
近年 来 , 飞 虱在 海 安 县 持 续 大 发生 , 群 数 量 为 机插 秧 。 药 时灰 飞虱 处 于 2 3龄 若虫 高峰 期 。 灰 种 施 各 不断 上升 。灰 飞虱 不仅 能传 播水 稻条 纹 叶枯病 、 条 试 验 小 区面 积 3 . m , 复 3次 , 黑 33 2重 区组 内随 机 排 列 。 矮缩 病 , 且会 引起 小麦 丛 矮病 、 而 玉米 粗 缩病 等 多 种 分 小 区采 用背 负式 手 动 喷雾 器 进 行 常 规 喷 雾 ,对 水
用 药 前 每 小 区随 机调 查 5点 。每 点调 查 3穴 水
择上存 在 一定 的局 限性 『 3 1 。为进 一步筛 选 防治 灰飞 虱 稻 , 盆 拍法 调 查 水 稻 基 部 灰 飞 虱 的数 量 。施 药 后 用 的理 想药 剂 。 我们 于 2 1 0 0年 7月 对 3代 灰 飞 虱 进行 2d 5d 1 、5d分 别调 查各 小 区残 存虫 量 , 算 校 、 、 0d 1 计 了 田问药 效试验 。

新型药剂吡蚜酮拌种防治灰飞虱控制直播稻苗期条纹叶枯病防效初探

新型药剂吡蚜酮拌种防治灰飞虱控制直播稻苗期条纹叶枯病防效初探
质 地 为 沙 壤 土 。水 稻 品种 为 武 香 粳 1 ,种 植 方 5 式 为 水 直 播 。水 稻 种 子 经 常 温 浸 种 4 h,进 行 8 药 剂 拌 种 催 芽 后 播种 ,6 5日播 种 ,播 种 量 为 月 4 g6 7 ,6 l 日出苗 ,出苗后 不 再 进行 灰 飞 k/6 m 月 1 虱药 剂 防治 ,其他 管理 与 大面 积生 产一 致 。
定 程 度 上 可 以控 制 出 苗 初 期 到 齐 苗 这 一 阶 段 的病 害 的 发 生 [。 吡 蚜 酮 是 1 新 型 高 效 杀 虫 1 l 种
剂 ,对 刺 吸 式 口器 害虫 表 现 出优 异 防治 效 果 [ 2 1 。 为 明确 吡蚜 酮 拌 种 处 理 对 水 稻 苗 期 灰 飞 虱 及 条 纹 叶枯 病 的控 制 效 果 ,笔 者 进 行 了 吡 蚜 酮 拌 种 对 直 播 稻 苗 期 水 稻 条 纹 叶 枯 病 效 果 的试 验 ,现 将 结果报 告 如下 。
维普资讯
蔼研彳 霍壤
P scd ce c dA m ns ai 20 , () et ieS i ea d ii rt n i n n t o 082 3 9
新 型 药剂吡 蚜 酮拌 种 防 治灰 飞虱控 制 直播 稻 苗期 条 纹 叶 枯 病 防效 初探
为8. 95 %和 8 . 。高 于对 照 药 剂 7 %吡 虫 啉 水 98 % O
吡蚜 酮2 %可湿 性粉 剂拌 种处 理对 稻 苗灰 飞 虱发 5 生 量 有 明 显控 制 效果 ,齐苗 后3 , 吡蚜 酮 2 % d 5 可 湿性 粉剂 2 a . /6 m 处理 对 灰 飞虱 控制 效 、4 . g 7 2 i 6 果 达 8 .%、8 . ,显 著 高 于 其 他 各 处 理 , 吡 27 3% 5

防治稻飞虱最佳配方,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办

防治稻飞虱最佳配方,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办

防治稻飞虱最佳配方,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办稻飞虱发生较严重时,每桶水内加5%毒死蜱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有机硅10克,或35%硫丹75-100毫升、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兑水混合后于早、晚时段喷雾,亩打2-3桶水。

注意施药后田间保持浅水层5-7天,注意效果才明显,5-7天后可以视防治情况进行二次喷药。

一、防治稻飞虱最佳配方1、田间虫量较多呈暴发态势时,速效药与持效药结合使用效果较好,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虫口基数,减少损失。

每桶水内加入45%毒死蜱或35%硫丹75-100毫升、50%吡蚜酮10克或80%烯啶吡蚜酮8-10克、有机硅10克,兑水混合后于早、晚时段喷雾,亩打2-3桶水。

喷药后田间保持浅水层5-7天,5-7天后视情形加喷一次。

2、田间无水干旱情况下采用毒土法,可以在晴天上午9点之后亩用毒死蜱200毫升、80%敌敌畏300毫升、干细土30-40斤,搅拌制成毒土全田撒施。

施肥量以每株每次施1.5-2.5千克为宜。

3、预防用药为每亩使用10%吡虫啉20-30克,或25%噻虫嗪16-20克,或20%呋虫胺20克,对白背飞虱有效。

亩用50%吡蚜酮15-20克或80%烯啶·吡蚜酮10-15克,对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三种飞虱都有效。

二、水稻后期快收割了有稻飞虱怎么办1、临近收割,可以喷施敌敌畏、吡蚜酮、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等防治稻飞虱,其中敌敌畏安全间隔期是7天,吡蚜酮是14天,烯啶虫胺是14天,烯啶·吡蚜酮是21天。

2、建议使用速效性药剂和持效期药剂相结合喷施,若使用敌敌畏,浓度不要过大,必要时加入省功宝等助剂来加强渗透性和内吸性。

如果担心后期农残超标问题,可以适当延长几天再收割。

3、对于田里没水、稻飞虱基数比较大的情况,可以用敌敌畏和毒死蜱拌上沙子,选择在中午进行撒施,这个方法充分利用了有机磷农药的熏蒸作用,对于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还可以减少一些农药残留。

稻丰散、稻丰·唑磷防治稻田灰飞虱药效试验

稻丰散、稻丰·唑磷防治稻田灰飞虱药效试验
1 3 药 效 调 查 .
4 %毒 死蜱- i ( 0 ¥  ̄ 江苏 宝灵 化工 股份 有 限公 司产 L 品 ,市售 ) 5 ;2 %噻 嗪酮 可湿 性 粉 剂 ( 苏 常 隆 江
化 工有 限公 司产 品 ,市售 ) 。
于 施 药 前 调 查 各 小 区 的虫 量 基 数 ,施 药 后 l 、3 、7 调 查 防 治 效 果 ,采 取 平 行 线 取 样 , d d d 每 次 每 小 区 调 查 l 个 点 ,每 点 2 ,计 2 穴 水 0 穴 0
收 稿 日期 :2 0 — 5 1 0 7 0 —0

பைடு நூலகம்
稻 ,查 清 样 点 内灰 飞 虱 残 留虫 量 ,计算 百穴 虫
量 、防治效 果 。
2 结 果 与 分 析
5 %稻 丰散乳 油8 、l 0 2 m 6 m 0 0 0 、l 0 6 7 ,施
药 后 l 调 查 ,对 灰 飞 虱 低 龄 若 虫 的 防 治效 果 分 d
种 高 毒有 机 磷 农 药 。为 了 解其 对 灰 飞 虱 的 防 治
效 果 及其 有 效 用 量 .为 大 面 积 推 广应 用 提供 依
据 ,2 0 年 我 们 进行 了 田间 药效 试 验 ,现将 试 06
验 结果报 告如下 。
1 材 料 和 方 法
对 照 :喷清水 。 小 区设 置 :小 区面积6 m ,每处 理重 复3 , 5 次
摘 要 :田间试 验结 果表 明 ,5 %稻丰散 乳油 、6 %稻 丰 ・0 0 0 6 %唑磷 乳 油对 灰 飞虱低 龄 若 虫
均具 有较 好 的速 效性 ,防 治 效 果优 良。5 %稻 丰散 乳 油8 mL6 7 0 0 0 /6 m 、6 %稻 丰 ・ 磷 乳 油 唑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灰飞虱和稻蓟马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灰飞虱和稻蓟马试验

防效测 ,经 计算
僻 表 l 。
4 2 水 稻蓟 马防效 涮查 . 于 试验处 婵后 1 、3 d d 、7( { ,进 水 f 蓟 f S j
防效渊 ,经 汁算 』]l 2 1z }汗 : . t . 5 对作 物 的影响
试验 处理 后 1 d察 ,试验处 弹药 剂 对照约 _ j
1 .2 环境 条 件 1 2 1 试验 地 情 况 .① 试验 地 点 :淮 海 农场 农 科 . . .
所 ,淮海 农场 位于 Y , 竹射 一T 1… ., j
稻 基夺 1 ~12厅八/ 6 万 . 67
境 『 ② 水稻栽插 人 J

期为 2l 0 0年 6 l ,③ 』 作物 为大 麦 、 水 6 , ④ 12 2 试验 地 环境 条件 试 验 地排 灌通 畅 ,设 施 .. 齐全 ,灌 排保 证率 10 0 %
高邮市 丰 田农 药提供 。③3 %毒 死蜱 水乳剂 :南 京 0 红太 阳股份有 限公 蒯提供 。( 4 %毒死 蜱乳 油 :江 0 ) 苏宝灵 化工有 限公 司提 供 。⑤2 % 吡蚜 酬 可湿性 粉 5
2 4 2 施 药器 械 和 施药 方 法 。① 施药 器 械 为 长 江 ..
l 0型人工 背 负 式 喷 雾 器 。② 施 药 方 法 :试 验 药 剂
虱 、稻 蓟 t 5
2 2 1 试 验 处 。 试验 没 9个处 理 ,木 设 重 复 。 . .
① l% 烯 啶 虫 胺 3 l67 m 。② 1% 烯 啶 虫 胺 0 0 m/6 0 3 l67 n 0 m/ 6 l +4 % 毒 歹 0 E蜱 8 l67 1 。 ③ 0 m/ 6 T I
45
虱 、稻蓟 马 的 防 效 。② 调 查 方法 :平 行 跳 跃 式 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灰飞虱的适用药剂
2007-6-29 8:47:50 责任编辑: 泡泡
一、有机磷类
1、毒死蜱: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中毒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
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是胆碱酯酶抑制剂。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及蔬菜、果树等作物
上防治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药剂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
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好。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敌敌畏:敌敌畏是一种高效、中毒、熏蒸作用强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为胆碱酯
酶抑制剂。该药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好,其熏蒸效果极强,对同翅目、
鳞翅目昆虫有极强的击倒力。施药后药剂易分解,并且持效期短,残留量少。敌敌畏是所有
有机磷农药中熏蒸作用最强的药剂,对灰飞虱成虫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主要在灰飞虱成虫大
量出现时施用。施药应避开晴天高温时段,以免引起人中毒。该药不宜与碱性农药混用。

二、氨基甲酸酯类
1、混灭威:混灭威是由两种同分异构体混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飞虱、叶
蝉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击倒速度快,一般施药后1小时左右大部分害虫即跌落水中,持效期
只有2-3天。药效不受温度影响,在低温下仍有很好的防效。混灭威对鳞翅目和同翅目等
害虫均有效,主要用于防治叶蝉、飞虱、蓟马等。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产生药害。

2、异丙威:异丙威是中等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合成,
致使昆虫麻痹直至死亡。该药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持效期短,一
般只有6天左右。对稻飞虱、叶蝉科害虫有特效,可兼治稻蓟马和蚂蟥,对天敌安全。施
用异丙威前10天不能施用除草剂敌稗。

3、仲丁威:仲丁威是一种防治稻飞虱、叶蝉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通过抑制乙
酰胆碱酯酶使害虫中毒死亡,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和一定的胃毒、熏蒸和杀卵作用。对飞虱、
叶螨类有特效,杀虫迅速,但持效期短,药效只能维持4-5天。在水稻上使用前后10天,
要避免使用除草剂敌稗。一季水稻最多使用4次,安全间隔期21天,每次施药间隔7-10
天。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不能在鱼塘附近使用。

4、丁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是一种高效、低毒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克百威低毒化
衍生物,为胆碱酶抑制剂。药剂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杀虫机制是干
扰昆虫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使昆虫的肌肉及腺体持续兴奋,最终导致昆虫死亡。该药
具有内吸、触杀及胃毒作用,持效期长,杀虫谱广,可用于防治柑橘、水稻及蔬菜上的多种
害虫。在稻田使用时不能与敌稗或灭草灵同时使用,以免产生药害。丁硫克百威对水稻三化
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好,不宜使用。

5、速灭威:速灭威是有一定选择性的速效取代苯类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对害虫有触杀
和熏蒸作用,也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该药击倒力强,持效期
短,一般只有3-4天。主要用于防治对马拉硫磷产生抗药性的稻飞虱、黑尾叶蝉,对其成
虫和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也可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茶树蚜虫、小绿叶蝉、
长白介壳虫和龟甲介壳虫、黑粉虱一龄若虫、柑橘瘿螨、棉花蚜虫、棉铃虫等。该药不能与
碱性农药混用或混放,应放在阴凉干燥处。某些水稻品种如农173、农虎3号等对速灭威
敏感,应在分蘖末期使用,浓度不宜过高。下雨前不宜施药,食用作物在收获前10天停止
用药。

三、其他类型
1、噻嗪酮:噻嗪酮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新型选择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
胃毒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
缓慢死亡。一般施药后3-7天才能看出效果,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以缩短其寿命,
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该药对半翅目的飞虱、叶
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对天敌较安全。使用
时先加水稀释,然后均匀喷雾,不可以采用毒土法。

2、氯噻啉:氯噻啉是一种噻唑杂环类内吸性杀虫剂。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
系统中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与其极高的竞争性结合,从而破坏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
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稻飞虱、番茄白粉虱、柑橘蚜虫、茶小绿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
果。氯噻啉的活性是一般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如啶虫脒、吡虫啉活性的20倍。它不受温度高
低限制,克服了啶虫脒、吡虫啉等产品在温度较低时防效差的缺点。该药速效性与持效性均
较好,一般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持效期在7天以上。在常规用药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
对有益天敌如瓢虫等杀伤力小。

3、氟虫腈:氟虫腈为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和触杀作用为主,
兼有一定内吸作用。作用机制是与昆虫神经中枢细胞膜上的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阻塞神
经细胞的氯离子通道,从而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昆虫死亡。对蚜虫、叶蝉、
飞虱及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害虫等有很高的杀灭活性。该药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
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雾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
马等均有较高防效,且持效期长,一般为2-4周,最长可达6周。土壤处理时应与土壤充
分混匀,可最大限度发挥低剂量的优点。

4、噻虫嗪:噻虫嗪是第二代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烟碱类
杀虫剂相似,但具有更高的活性。主要干扰昆虫体内神经传导作用,模仿乙酰胆碱,刺激受
体蛋白,而这种模仿的乙酰胆碱又不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所降解,使昆虫一直处于高度兴奋中,
停止取食,直到死亡。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内吸作用,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有效控
制期可达1个月左右,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防效好。害虫接触
药剂后会立即停止取食等活动,但死亡速度较慢,死虫高峰通常在施药后2-3天出现。噻
虫嗪使用剂量较低,应用过程中不要盲目加大用药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吡蚜酮: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对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好的防
治效果。该药没有击倒活性,不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毒性,但昆虫一旦接触到药剂立即产生口
针阻塞效应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而死,并且这种过程是不可逆转的。适用于多种农作物上
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
酸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蚜虫、白粉虱、黑尾叶蝉仍有较好的防
治效果。

(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6月9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