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mode- mism)中颇具影响力,其影响范围也涵盖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波普艺术是室内设计师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语言.波普艺术室内设计审美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生活的模式更趋于多元化的发展.积极地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观念、居住行为和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现代思想的影响而逐步更新与变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都将逐步超越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因而人们对室内空间设计的要求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室内空间设计应更着重于对人们精神需求的研究.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当今世界室内设计思潮百花齐放,其中“波普艺术”风格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彰显了独特的魅力.

一、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modemism) 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艺术形式.所谓波普艺术, 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波普艺术”(PopulorArt)是英国评论家劳伦斯·阿洛韦(LaurenceAll owey)创名的.他在1958年12月的《建筑设计》上发表的名为《艺术与大众媒体》的文章中首次用了“POPArt”一词.

1959年,阿洛韦针对波普艺术的特点总结道:“大量生产的技术,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制文字、图画和音乐, 已引出大量可供消费的符号和象征品……大众传播工具被群众所接受,我们必须转变文化这个概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文化这个词语不再是高级人工制品和历史名人的思想专用品了,人们需要更广泛地用经来描述社会在干什么.”由此可见,波普艺术的思想与行为主张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要旨之一———打破或冲淡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即尽可能地介入众多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是一脉相承的.美国波普艺术出现在英国之后,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波普艺术倡导者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在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下“通俗文化”大行其道.波普艺术用通俗、商业、诙谐的艺术语言诠释了这个物质极大丰富而精神极度空虚的社会.其思想影响了当时各个艺术领域,包括室内设计.

二、室内设计中的波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主义发展的巅峰时期,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在近30年的时间里,室内外设计风格日趋相同,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具有讲究功能良好、强调理性和注意服务对象的特点,但是风格单调、冷漠而缺乏人情味道,对于战后出生的年轻一代来说,这种风格已经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的体现.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单调、刻板、没有人情味.这时以查尔斯·占科斯为代表的青年建筑设计师对现代主义提出质疑.提出了要折衷地使用历史主义风格,波普艺术的某些特征和美国的商业建筑的细节,来修正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刻板面貌.他们通过当时的国家与国际的特殊情况、根据市场的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当时的文化界出现的新气氛,来开辟一个新的设计路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新一代的消费者希望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代表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

现代主义设计的冷漠、非人格化、高度理性的特点,显然与他们的要求是违背的.新一代的消费者要求的是代表自己喜爱的、新的、时代的风范,色彩必须大胆和强烈,设计造型应该突破旧有的造型框框,才能迎合新的社会、新的市场,形成新的当代设计风格.因此,开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即“波普”设计阶段.波普艺术风格是迎合大众的口味的选择.其代表作品为:弗兰克·盖里的“鱼舞餐厅”、文丘里的BEST展销厅、查尔斯·摩尔的意大利广场等.本篇论文

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它们以通俗易懂的形象、浓厚的商业气息、诙谐的语言等特点,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风, 靡一时.

“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从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波普艺术的思想是消解神圣化和商业化的,它们是现代主义发展到末端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瓦解了现代主义的紧张感和严肃感,为享乐主义敞开了后门.因此,各种各样奇怪的产品造型、各种各样特殊的表面装饰、非常特别的图案设计都让进入丰裕社会时代的人们大吃一惊,眼前一亮.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内容,而是把实用的元素揉和了进来.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尤其是波普家具,能体现出将艺术与实用结合起来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同时也打破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束缚.

“波普”家具主要是通过特伦斯·科兰(Terence conran)的家具零售店“哈比塔特”(Habitat)推广开来的.他的这个家具店原来是在1964年开设的,这里的家具和用品色彩非常简单,但是绚丽多彩,造型也简练.由于“波普”风格鲜明,非常受青少年喜爱.除了“哈比塔特”之外,还有一些个体设计家从事“波普”风格的家具设计探索.其中,一个是彼得·穆多什,他设计以英文字母为表面图案装饰的纸椅子,具有廉价和表现性强烈的双重“波普”特征.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d214428770.html, 提供其他的这类设计家还包括马科斯·克林登宁(Max Clendenning)和他设计的拼接家具( jig-saw furniture)、罗杰·丁(Roger Dean)和他设计的吹塑椅子(blow-up),这些设计都具有色彩鲜明,造型特殊的特色.这种“波普”文化的现象,连正式的英国设计机构,比如,英国的设计协会也不得不正视它,因为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少数青年知识分子的个人表现探索,“波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商业、经济现象.而今,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趋向于更加俚俗化、商业化、个性化的美学元素.所以,波普艺术在人的审美观里仍旧占据有半片江山.

在室内设计中会更多采用引入具象语汇、运用象形语言、引入商业元素、运用浓艳的“原色调”的手法,在室内设计不乏能体现出追求个性、时尚、放纵不羁、标新立异等不和谐、不统一的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猎奇消费的心理,对室内设计进行“个性化”打造.这类建筑的不断涌现,波普艺术在室内设计当中会有更进一步的渗透.在这个提倡消费的社会里,体现波普艺术的室内设计贴近生活,迎合大众,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李黎阳.后现代艺术·波谱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英]斯皮尔伯利著.刘丽译.墙上艺术书系———波普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9.

[3][美]派尔著.刘先觉,陈宇琳译.世界室内设计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左琰.西方近现代室内设计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波普艺术对海报设计的影响论述

波普艺术对海报设计的影响论述摘要:建立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复苏基础上的波普艺术作为一种新语言的出现对相似语境下的现代海报设计发展起了推动性的作用。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了作为经济发展产物的波普艺术具有的特征和内涵,这些特征和内涵会在形式语言和内容上对现代海报设计产生的影响。从而为现代海报设计的维度转变提供了方向,也为多样性理念的海报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促进艺术的各个领域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关键词:波普艺术;通俗文化;形式语言 一、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的兴起是建立在欧洲和美国等一些老牌的工业国家在经历了第二世界大战后工业生产全面复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此外,经济生活和人们的文化水平呈正比增长,在解放了生产力后,人们对文化以及艺术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长。波普艺术也就自然而然的诞生在这个大众文艺发展时期了。波普艺术诞生于英国,成长于美国,并在美国成为了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新艺术风格。从汉密尔顿《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到安迪?沃霍尔对罐头瓶、纸箱、美元和玛丽莲梦露等形象的重复模仿作品的发展离不开美国政府的支持。波普艺术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通俗的,大众化的,在形式是新颖的,就绘画技巧而言波普艺术采用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和技术,包括印刷品、纤维和塑料,同时也因应用达达主义时期开始出现的拼贴翻拍和复印等技术方式。

二、海报设计的发展状况 1.海报发展的困境 海报主要由图形、色彩、文字、空间等元素按照一定的视觉形式构成,具有可复制性和快速传播性的特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报这种二维平面设计形态相比于三维的电视空间和多维的网络空间,吸引力正在不断被分割。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由公共传媒网络构成的“图像时代”,正如安迪沃霍尔指出的“任何人都可以拍出照片,任何人也都可以拍出好的照片”那样图片和影像在不断复制传播下,开始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高科技、高效便捷、视觉逼真的图片和视频的影响下由文字、图形等元素组成的海报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才能继续前进。 2.波普艺术与海报设计 既然海报存在着困境,我们就应当着手去解决。海报设计面临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如何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去引起人们的共鸣。冲击力的强弱取决于海报的形式是否新颖,表达的内容是否震撼人心,排列的版式是否成功的衬托出主体,更重要的是否表达出所要表达的观念。汉密尔顿在给史密森斯的信中给波普艺术下过定义,简而言之就是波普艺术更商业化和通俗化。它的发展不仅仅是存于艺术界的问题,而是成为了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变化的直接反应。这种反应对海报设计的表达来说也不例外,海报设计不仅仅是通过平面视觉符号传递简单的信息,而是通过更高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在题材上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试论波普艺术的特征及其影响

试论波普艺术的特征及其影响 摘要:随着被艺术家在手法上的广泛运用——片断、拼接、挪用等,使作品的内涵与外延混合为一种平面化的统一:抽象与具象的冲突、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的冲突、一般和特殊的冲突统统消失。这些元语言系统中的二元对立的消失,是由于能指的物质性实体(声音、物品、图像、影像),逾越了所指系统(构成语义方面的观念),反过来延展而成为内涵的意指系统,在此情况下波普的涵延化标志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有一怪异特征。 关键词:挪用、涵延化、商品性 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美艺术界,是由英国艺评家劳伦斯·艾洛威发表在1958年《建筑设计》的文章《艺术与大众媒体》中提出的。它消除了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或者说是艺术与生活的分界的一个新领域,为社会大量生产消费品而设计的人工制品如赛车、流行音乐、广告一类等。它具有明显的生活化符号,利用社会环境中所存在的素材与媒介制造让人通俗易懂的作品,并通过媒介加以普及化与生活化,也有一些波普艺术家表现的是对于商品拜物教恶意的仿制、戏拟或是揶揄模仿。 这种向生活普及化的东西是现代艺术向后现代艺术转向的一个重要特征,拼贴的手法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采用,再后来,原材料越来越广泛,甚至有些作品相当巨大,而非一幅平面画作,例如1994年克里斯托的《包裹帝国国会大厦》,就是一件巨大的波普艺术作品。而涂鸦艺术更是将波普艺术所倡导的的生活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昔日有些微不足道的涂鸦艺术品被堂而皇之的挂到了国家美术馆中,那些涂鸦青年一下子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在早期,英国开创了波普艺术的先河,最著名的是1956年由英国的汉密尔顿创作的拼贴画《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该作利用现成的海报或杂志上的一些为大众所熟知的一些事物和人物来拼贴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所以最初的波普艺术的就是挪用的合法和涵延化以及符合大众眼光的商品化特征。 挪用一词就是指借用,但是用一种相反的说法就是非法的盗用。这种手法是取已有的素材,如艺术史、广告、媒体的现成物,再结合新图像和媒体材料,接出新的作品的方法。或者又是某位艺术家的名作被挪用人做成自己的表面特征。然而,后现代的挪用者并不是直接将其挪用再粘贴到作品当中,而是将寻得的图像再处理、再描绘与在摄制。在对其评价当中,它的这种占取似乎挑战了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所推崇的原创性。艺术家们频频向艺术史上的前辈们示好,譬如,马奈借用了拉裴尔著名的构图形式;而毕加索亦推崇着维拉斯奎兹与鲁本斯。在杜桑的《泉》之后,波普艺术就成为了挪用的先驱,安迪·沃霍尔则是教父,将这种挪用的手法向民众宣传并得到大众所接受,这就是教父的作用。 挪用与拼贴有点相似,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在艺术品生产方式所寄予的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下,就成为了表达对当代社会各种赞成或批评的观点的一种工具。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雪莉·莱雯翻拍、挪用维斯顿的摄影,并且将蒙德里安的水彩画当做精彩的摹本。这位女性主义艺术家选择用男性艺术家的作品来让观者审视艺术脉络中的女性文化身份的位置。 在初期,许多艺术家从过去的作品中模仿绘制一样的风格,让许多人误解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复古运动,但是其实这种拟古运动只是挪用手段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后现代艺术这个大范围的特征。其实,大多数后期的艺术家们是运用现时

浅谈波普艺术

浅谈波普艺术 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专业主题空间设计 报考环境艺术设计 姓名谭小丹 学号131107684 2014年10月20日

浅谈波普艺术 谭小丹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形象设计学部主题空间工作室 摘要:本文首先对当代艺术进行阐述,以20世纪60年代当代艺术影响力最深的派别波普为切入点,综合其影响进行剖析进而深入。希望以小见大由波普运动中不同时代、地域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进行探索为线索,客观分析在当代艺术的影响下人类生活方式的价值所向。 关键词:当代艺术;波普艺术;艺术家 引言 当代艺术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而来的,如何影响着世界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代艺术是由西方艺术界发起的,然而中西方明显的文化差异又是如何影响中国的。作为一名美术学习者,生活爱好者,对于已有的生活状态产生疑问,“究竟艺术史上什么样的传承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这是否也是我所希望的?” 正文 若要谈到波普艺术,当然要数20世纪声名大噪的一系列运动所产生的现代艺术——即,如今我们所说的当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始于20世纪前后,它的诞生形成了与以往三千年的西方艺术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思维和形式,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的写实性、唯美性、叙述性和传统的美学观点被全部推翻,艺术的非写实性、反唯美性、非叙述性已经是有目共睹的当前艺术主流内容①。传统艺术特性的淡出,使新近艺术的表现性、象征性及心理状态呈现的淋漓尽致,而“波普艺术”更是将传统艺术中的高低之别,雅俗之分完全打破,这是从根基上动摇了

传统艺术。艺术也早已不是唯美叙述性的“架上绘画”,而是更加个人化、观念化的活动,时代中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正在经受着考验。 对于波普艺术,自己曾经肤浅的理解为潮流的、艳丽的、毫无掩饰的、奔放的...做什么东西都是很大胆的“乱来”,无根由的去呈现某件事情,旁人一探根由,自己便说“随心创造”。可波普艺术究竟是什么状态呢?科普知识后发现,它的精神核心--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加上嬉皮笑脸、放荡不羁的创作态度。然而它本质核心则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表现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的②)。它的这种强大的“包容心”震撼到我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至上,只当下。 当代艺术的确立具体来说是在1960年,美国的“反文化”运动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力量,而“波普艺术”所倡导的的反对高雅与低俗的区别,把日常生活的主题、通俗的商业文化带入严肃艺术,把艺术从单一的创造转变为批量生产,这些做法基本动摇了在20世纪上半叶还没有被触及的传统艺术的核心原则,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传统艺术,才将艺术带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波普艺术的带动之下,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新艺术形式,比如观念艺术、大地艺术、人体艺术等等,艺术变得极为繁杂和多样,到现在为止,几乎已经面目全非了③。波普艺术所开拓的通俗、庸俗、大众化、游戏化、绝对客观主义的创作方式,虽然在现代史上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但是它在时代的冲击下所带来的利弊一直在经受着考量。当代艺术的诞生,使西方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流派,基于美国“反文化”浪潮的涌动,它们日益流动在人们的生活中,亦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60年代左右所发展起来的各派别,如:波普艺术、当代抽象艺术、极限艺术、观念艺术、新表现主义绘画、新写实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它们相互独立、依存又相互渗透。派别的生成无疑是基于对立派别的思考之上而形成的,或继派别的延伸,或全盘否定从而立新,或相互渗透融合达到至美... 波普艺术是当代艺术的开端,也是引导者,它的存在与发展必然有其社会基础,虽然1960年代混乱的社会状况已经过去,但1960年以来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如商业主义泛滥、媒体肆无忌惮地垄断并左右人们的生活和思维,社会生活的支离破碎

波谱艺术

波普艺术 百科名片 波普艺术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主要 目录[隐藏] 发展历史 波普艺术的特点 代表作家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波普艺术》 发展历史 波普艺术的特点 代表作家 中国波普艺术代表作品: 《波普艺术》 [编辑本段]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 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 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 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 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

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 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编辑本段] 波普艺术的特点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的。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编辑本段] 代表作家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美术鉴赏——著名画作赏析资料

美术鉴赏考试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意思是“野蛮的、乏味的”。起源于十一世纪的法国,在中世纪时被称为“法国式”,其流行于十三、十四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被称为哥特式。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罗马式圆拱,改变了罗马建筑的承重墙模式,以垂直向上的动势为特点,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宽大的窗子上饰以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高耸、轻盈、神秘,是一种宗教建筑审美风格。肋拱的穹隆工程,成肋骨状的穹隆可以建在更复杂的平面上。独立飞券是哥特式建筑的一个关键要素,这种飞券在建筑物的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抵住中殿十字拱的四角起点,承受其侧推力。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哥特式教堂是建在由城市保护的城市中,它已经不再具有罗马式建筑那样的城堡功能,而有了更宽阔、更高、更明亮的内部空间。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其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2、印象派: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印象派画家发现了光与色的美妙,光与色成为画面唯一主题,轮廓线消失了,严谨的造型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朦胧的光与色,微

妙的色彩变化。其舍弃了在平面上以透视、阴影造成虚构的立体感,只以明确的轮廓线条和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立体感。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3、现实主义:有时又称“写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现实主义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现实主义在题材上抛弃了新古典主义的神话传说与古代英雄人物、浪漫主义的中世纪传奇、异国情调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眼光指向现实生活,拓展了艺术创作的题材范围。在艺术表现上,它重视自然美和真实美,以追求写实手法为特点,如实地描绘大自然和反映现实生活,倡导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对普通人生活的关切,对大自然的亲切描绘。写实是现实主义油画的艺术手法,但现实主义油画比写实有更深刻的内涵。现实主义油画从写实主义的“历史深处”走来,但现实主义油画不能等同于

浅析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生活

浅析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生活 摘要: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诞生在英国,60年代在美国发展到了高潮,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其影响却是从观念上改变了大众对艺术欣赏和承受的能力。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后现代艺术 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科学技术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促使了西方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为现代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内容和土壤。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创伤和随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后物对人的精神压抑的加剧,以及生态危机、自然资源危机、社会心理危机等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使得西方社会在20世纪上半叶滥殇的非理性主义思潮逐渐让位于加强对人的关注与研究的人本主义思潮。受其影响,于是现代派文学艺术开始出现了在思想主题、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文学艺术的新视点,于是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形态。 后现代艺术的形态出现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晚期现代主义艺术实践的反驳。这无疑是从达达主义开始,波普艺术在创作方法上虽然受到达达主义的影响,但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流派。 在整个英国的波普艺术圈中,英国的艺术家的作品与美国艺术家的作品相比,在体现波普艺术的特征方面显得比较逊色,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英国波普艺术原本就是产生于对美国文化的憧憬中,波普艺

术真正的土壤是在美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艺术的根基也发生了改变:中产阶级人数的增长,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花色齐全、品种繁多的生活用品,从大汽车到厨房用具,成倍地增长,在这高消费的社会中充斥着空调、汽车、广告、电视、可口可乐瓶子等。这琳琅瞒目的物质世界,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形式。波普艺术,当时对美国的艺术家们来说无非是一种天然的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许多英国的波普艺术家,采用了许多得来自美国影片中大众崇拜的形象,连环画、或者标志牌的形象。美国的艺术家们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到了这些东西,尽管美国波普艺术发展晚了一步,但当新一代的美国波普艺术家们一旦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在新主题创作中的巨大可能性,结果他们比起任何做同样事情的欧洲人显得更大胆、更热情,甚至压倒一切。 波普艺术在美国所取得的成功,除了与美国经济的繁荣,大众文化的兴盛以及高消费社会为波普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视觉资源有关之外,它还与公众和收藏家对这一流派的支持有关。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抽象表现主义虽然一度被美国政府作为宣扬美国自由文化政策的榜样推销到全世界,但是它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表现出的态度却是排斥和冷漠的。过分地远离生活实际,形式上极度简单化,纯粹追求画面的效果,在唯美的形式上已经走得很远。它不仅缺少了美国本土化、本民族精神的现实与直率的特征,而且没有表现出现代美国生活方式。虽然它使得美国艺术家摆脱欧洲文化殖民的梦想得以

波普艺术的发展

波普艺术运动 摘要: 波普艺术针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并在反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中触动了整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基础,引领着艺术朝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转变。波普艺术具有文化思潮的特征和意义,并真正成为了西方艺术史上的大革命,在当代文化艺术发展道路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本文围绕着波普艺术这个中心话题,介绍了它的历史源起及发展概况,阐述的其重要的价值影响。 波普艺术的定义: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所提出的。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沿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

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波普艺术的发展过程: 从大约l942年到20世纪50年代,在波普艺术初始前后,美国主要的艺术运动是抽象表现主义。 1941年l2月,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遭到偷袭,美国军队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也开始发展起来。这是许多美国人第一次窥见欧洲大陆上战争的恐怖,因此一些艺术家认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他们迷乱的心绪。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一种新的艺术运动。以杰克逊·波洛克为代表的艺术家。创造了一种有表现力的图像,用以表达他们对身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信仰。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________。(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和设计师为了不断促进汽车销售,在其汽车设计中有意识地推行_____。(“计划废止制”) _____被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 10、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中最有影响的组织——______。(孟菲斯集团) 1、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_____发起的。(维也纳分离派) 2、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成就的是格拉斯哥四人团,其领袖人物是___。(麦金托希) 3、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_____,始于19世纪80年代。(先锋派运动) 4、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____。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5、俄国构成主义风格的确立,从艺术的角度上来看,与立体主义和____有很大的渊源关系。(未来主义) 6、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运动兴起的同时,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展开得一场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____。(装饰运动) 7、___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结束了它的14年历程。(1933) 8、______在工业设计上的运用及生产积极效果,堪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人机工程原理) 日本的工业产品设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_______。(集体主义工作方式) 10、1956年英国画家______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理查德·汉密尔顿) 1、地处斯堪的纳维亚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___五国,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设计风格。(冰岛) 2、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____、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杜斯伯格) 3、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____,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马列维奇)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代主义的设计并不突出,但还是出现了_____,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号称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三位大师之一。(勒科布西埃) 5、20世纪50~60年代,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与_____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教育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化设计的典型。(布莱恩公司) 6、英国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风格——_____。(波普设计风格) 7、围绕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绿色设计、______、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等。(生态设计) 8、在20世纪六七十期间,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突飞猛进,有两个中心阿姆斯特丹和___。(海牙)名词解释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5.波普艺术 波普(POP)来源于英语“大众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英国。代表波普艺术特征的作品是1956年由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题为《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2.曲线风格

浅析受波普艺术影响的景观设计

浅析受波普艺术影响的景观设计 浅析受波普艺术影响的景观设计提要:波普艺术的显着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浅析受波普艺术影响的景观设计 波普艺术让艺术从高高的神坛走向生活,它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使艺术大众化、商业化,尝试对波普艺术特征的总结,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的分析,试论对我们今天园林设计的借鉴意义。 Abstract:Popartshavemadeartenterpeople’NDscapearchitectureontheinfluenceofPoparts-ANDfinallytriestofindouttheinfluenceofthemtoour 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 keywork:Poparts;l-ANDscapearchitecture;Dadaism 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绘画由于自身的线条、块面和色彩等形要素和色要素似乎很容易被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要素,因而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波普艺术也为园林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形式语言,但是设计师更从它的充满反叛和哗众取宠等艺术特征中获得灵感。 1.波普艺术的产生和艺术特征 波普艺术的产生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一般认为,在1956年举行的“明日”(ThisisTomorrow)美展中,理查德·汉弥尔顿(RichardHamilton)的《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变成如此不同,如此的有魅力》(justwhatisitThatmakesTodaysHomesSoDifferent,SoAppealing?)的拼贴画,是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波普艺术作品。现代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现代复制技术的普及,对波普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波普艺术也波及到雕刻、装饰设计及电影等领域,涌现出如安迪·沃霍尔、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Rauschenberg)、克拉斯·奥登伯格(claesoldenburg)等艺术家。在6o年代末,极限主义、后极限主义与观念艺术等,登上了国际艺术杂志的封面。到了70年代,一般认为波普艺术已经结束了。 波普艺术的艺术特征 从艺术发展的文脉来看,波普艺术与早期现代艺术中的达达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波普艺术中普遍采用“现成品”的手法,是受到达达主义尤其是杜尚现成品观念的启发。 波普艺术除直接应用从海报或画报中剪下来的画拼接以外,还应用多种不同的材质进行组合、拼贴。如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作品《积蓄》中,直接把现成品融入画中,这在一定意义上消除了艺术幻象与实物的界限、扩大了艺术形象的形式内涵和表现范围。 波普艺术的显着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2.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 查尔斯·穆尔(charles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波普艺术

大众文化艺术的先驱者 ——波普艺术 09美术理论徐倩 B090103044 摘要:波普艺术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它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让艺术接近人民大众,从而将艺术还原到大众生活。 关键词:波普艺术大众文化革新商业化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发展中,波普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英国,但波普风潮却在20世纪60年代,在更加有大众文化氛围、更加有商业气息的美国迅速发展起来。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艺术是与抽象表现主义相对立流派,波普艺术反对抽象的绘画语言,反对抽象主义的脱离生活、自以为是。他们把艺术重归于生活,将大众的生活变为艺术。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六十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

浅析波普艺术图案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波普艺术图案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1 前言 在艺术的领域,波普已经造就了一个传奇,经常与众多标签、各种场景下的服饰和各个行业紧密相连,它的影响力覆盖了全球的各个角落。人们在对其市场价值赞叹不已的同时,也对半个世纪前波普的传奇诞生津津乐道。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传奇的起始点,即大约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却发现面前的景象既熟悉又看似陌生。那个时期的波普艺术被赋予太多的名称,而艺术家还不喜欢加诸己身的标签。当时,生活在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国度的英美波普艺术家分享着由艺术伴随的相似文化背景,却又拥有别样的精彩纷呈。 鉴于波普艺术的神话般的发展速度,为将波普艺术思想融入到服饰设计中,本文从下述三方面进行展开。首先,通过对波普概念的诠释,对这门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波普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史及漂洋过海的波普风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脑海中对波普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其次,分析波普艺术从诞生到逐步发展再到广泛流行的过程,看出其对服饰设计中的图案产生了一定指导意义的影响。因而第二部分从不同时期的波普服饰图案在不同层次的服装、配饰等设计中的体现,来表达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波普服饰图案的艺术思想,不仅传递了一种青年文化,更体现了一种时代生活方式。在本文的最后,通过波普艺术图案中的几何图案具体分析,来更好的理解波普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而体会波普艺术所塑造的时代形象。 2 波普艺术概述 波普艺术来源于英文缩写"POP",属于流行艺术的范畴。它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兴起于相对保守的英国艺术界,并逐步融入中美国的商业进程中,在60年代具有浓烈商业气息的得到鼎盛。在工业化时代,波普艺术的诞生促使某些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设计者借助于波普艺术的表层形式,利用商业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将聚集于富有现代化、商业发达的都市,大中城市的卡通漫画、报纸、杂志,广告、媒体、电视扩大了宣传,发展称为具有明显商业艺术特征和大众文化特点的艺术风格。在此期间形成了“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充分体现在艺术之中”的反传统的艺术观念,波普设计在这种影响中得到了发展。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浅谈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及其发展 课题名称:世界艺术现代设计史 姓名:吴宇洁 学号:0908023025 指导老师:鹿咏 如果要用一个名词来形容60 年代的设计风格,大约最恰当的应该是“波普”( Pop)了,这个词来自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 , 又称新写实主义,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50年代中期繁荣于美国。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但是,当它与60 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后,它就不仅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在西方国家中,最集中反映“波普”设计风格的是英国。 “波普”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运动,不少人认为“波普”源起大众化,因此,“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就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其实,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波普”文化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不过借用了大众文化的某些形式而已。它的某些内容,比如艺术形式、设计形式受到青年大众的欢迎,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它的意识形态基础和知识分子反文化的精英立场。 英国的“波普”运动是受到艺术创作上的“波普”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波普”艺术运动最早出现在一些独立的组织中,这些组织的成员包括艺术家、评论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如果从本质来讲,“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从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英国的“波普”设计在这场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虽然英国在现代设计运动中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它在“波普”设计运动中显示出来的前卫性特点,却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与重视,并且,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设计发展。对于英国人本身来讲,要重新赶上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斯堪的纳维亚这些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水准,也非常困难。而以反正统文化为中心的“波普”运

美术欣赏论文——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 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

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波普艺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

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7—1986)。他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1962年他因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他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对于他的作品,哈罗德·罗森伯格曾经戏谑地说:“麻木重复着的坎贝尔汤罐组成的柱子,就像一个说了一遍又一遍的毫不幽默的笑话。”他偏爱重复和复制。“我二十年都吃相同的早餐,”他解释说:“我想这也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吧。”

美术作品意蕴

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2014 年2月24 日 上课时间:2014 年3月 6 日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引发兴趣展示图片《浪子回头》《亲吻婴儿》《面包》创设气氛,触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小组内欣赏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是怎样体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生气和生命活力的?这些作品的风格丰富多样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凝聚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你能联系其历史背景来分析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吗? 二、启发引导阶段 ①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图片。选择题材类型相近而意蕴不同,或形式风格不同但意蕴相近的中外美术作品,以便于学生进行比较和鉴别。 ②可以用谈话的形式和学生共同讨论,“怎样才算看懂了美术作品”或“应该怎样欣赏美术名作”这样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探究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动机。 ③根据需要,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④引导学生浏览和初步阅读美术作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兴趣,选择一些准备重点欣赏和评述作品。三、欣赏深入阶段 ①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欣赏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教师围绕作者的感性形象特征比较鲜明的作品,《玛丽莲.梦露》《德国德绍包豪斯学校建筑》、《包裹海滩》《析世鉴—天书》进行情节描述。 组织学生讨论:1、作品给你什么感受?2、作者如何让你产生这样的感觉?3、作者想表达什么?4、你喜欢这件作品吗?引导学生感受与描述作品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所创造的生动形象的具体特征,从而体会艺术形象所蕴涵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然后,再联系其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

《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教学设计

《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师资的主要摇篮,良好的美术素养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不仅仅包括熟练的绘画技能,手工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与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就需要在美术欣赏课的不断渗透与影响。但长时间以来,在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却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多老师片面强调学生美术技能的训练,认为学生只要有一定造型能力,会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和实用教具就合格了,以技能训练内容,代替整个美术教学内容,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学生则对美术作品的了解少之又少,自己美术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也大多是模仿网络图片和老师范画,缺乏创新与认识。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能不能把美术欣赏与技能训练结合到一起?这是我这节课想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玛丽莲.梦露》《毛泽东》《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同?》等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波普艺术这一艺术流派的发展历史以及由来,掌握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方法,并创作出波普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波普艺术的特点以及波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2.用纸版画印刷的形式自己创作波普艺术作品。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对象: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新闻简报 据英国《卫报》报道,在当地时间2月12日晚举行的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上,安迪·沃霍尔作品《毛泽东》以760万英镑售出,该价格是其前一次上拍成交价的18倍。 2. 展示《玛丽莲.梦露》《毛泽东》《金宝汤》《可乐樽》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这幅作品形式有什么特点? 引出课题: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波普艺术 二.讲授 1.波普艺术(流行艺术(Pop Art))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 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3.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50年代中期鼎盛于。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 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研究所一批青年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