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菩萨蛮》翻译赏析

魏夫人《菩萨蛮》翻译赏析
魏夫人《菩萨蛮》翻译赏析

魏夫人《菩萨蛮》翻译赏析

导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译文] 溪边的柳絮已经飘飞了三次,而远行的人却还没有归来。

[出自] 北宋魏夫人《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注释:

出墙红杏花: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系脱胎于此句。

柳绵:即柳絮。

译文1:

溪水青山,沐浴着晚霞斜阳。微风吹动,水面荡漾,水榭楼台的倒影粼粼闪闪,惊飞了双栖的鸳鸯。溪水对岸的两三家庭院,有几枝红艳欲滴的杏花探出高墙。

沿着绿杨堤下那幽静的小路,她每天不分早晚,常到溪边眺望。已经是三见柳絮飘飞了,还不见远行人回到身边。

译文2:

斜阳余晖罩河山,溪中楼台别有天。风吹影动鸳鸯起,微风吹起绿漪涟。隔岸人家三两处,红杏花开,高墙挡不住。

长堤傍溪水,堤上柳正绿。时常溪边堤上走,三见柳絮随风舞。柳絮年年按时飞,不见远行人儿归。

赏析:

此词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绘了思妇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情思。全词紧紧围绕一个“溪”字构图设色,表情达意,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饶有情韵,耐人寻味。

首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侧重点于“溪”字。次句“楼台影动鸳鸯起”,补足上文,进一步写溪中景色。夕阳斜照之下,溪中不仅有青山的倒影,而且还有楼台的倒影,还有对对鸳鸯溪中嬉水。上句专写静景,下句则动中有静。“楼台影动”,表明溪水微风吹拂之下,荡起层层绿波,楼台的影子也仿佛晃动一般。再添上“鸳鸯起”一笔,整个画面就充满了盎然生趣。

三、四两句写两岸景色,这条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人烟并不稠密,环境自然是幽静的。至此,上面所说的楼台原是这几户临水人家的住宅,全词意脉连贯,针线绵密。这句为实写,下一句便是虚写,如此虚实相生。深院高墙,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花,带着娇艳的姿态,硬是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此句的妙处于一个“出”字,词以“出”字形容红杏花,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意味隽永。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但仍未脱“溪”字。溪水旁边,有一道长堤,堤上长着一行杨柳,暮春时节,嫩绿的柳丝笼罩着长堤,轻拂着溪水,而魏夫人作为临水人家的妇女,是经常从这里走过的`。“早晚”一词,并非指时间的早和晚。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云:

“早晚,犹云随时也;日日也。”其义犹如舒亶《鹊桥仙》词“两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楼望处”。

古代,水边柳外,往往是送别的场所。据《宋史·曾布传》,曾布于神宗元丰中,连知秦州、陈州、蔡州和庆州。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也说:“曾子宣丞相,元丰间帅庆州,未至,召还,主陕府,复还庆州,往来潼关。夫人魏氏作诗戏丞相云:”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这期间,曾布告别家人,游宦外,可能连续三年。此处,当指魏夫人填词述怀。结尾二句说明她溪边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见过一次柳絮纷飞。从柳絮纷飞想到当年折柳赠别,这是很自然的。”三见柳绵飞“是实语,而着一”犹“字,便化实为虚了,这样,哀怨之情,离别之恨,便隐然流于言外。

此词声律上极具特色,八句中两句一叶韵,如“里”与“起”、“家”、与“花”、“路”与去、“飞”与“归”,均押韵工整;且两句与两句之间又平仄交错,如上片四句“里”与“起”是仄声韵,“家”与“花”是平声韵;下片“路”与“去”是仄声韵,“飞”与“归”是平声韵,读来十分谐婉,再加上语言晓畅,词句清丽,较好地抒写了贵族妇女温柔敦厚而又婉曲缠绵的感情。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见宋·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柳绵:柳絮。这两句大意是:三次见到暮春时节柳絮飞扬,离人却还没有返回家乡。

这两句借景抒情。离人远去已经三年,女主人公盼他归来,也已

盼了三年。那翻飞的柳絮,最容易使人想起当年折柳赠别的情景;每年柳絮纷飞的时节,也特别牵动离人的愁肠。两句语言自然,情致缠绵,看似平平道来,而无限离愁,无限期待,尽在不言中。

【魏夫人《菩萨蛮》翻译赏析】

1.菩萨蛮翻译及赏析

2.菩萨蛮魏夫人阅读及答案

3.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赏析

4.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及赏析

5.《菩萨蛮张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6.菩萨蛮的原文赏析及翻译

7.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翻译赏析

8.韦庄菩萨蛮翻译及赏析

上文是关于魏夫人《菩萨蛮》翻译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九歌湘夫人原文和译文

原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天之骄子降落在北方的丘陵上,我吃力地遥望着她,却可望不可即,使我渐渐相思忧愁。秋风缓缓,树影婆娑,洞庭湖的水微微泛起波浪,就像被男人撩过后的心潭久久不能平静,树叶飘零,我的心难以抚平。我踩上白蘋极力远望心上人,我与约她好了今晚在这里相见,为何心上人还没有出现?她是不想来了吗?还是在路上遇到什么人了吗?鸟儿无缘无故为什么落在水草之上,这是上天对我的某种指引吗?渔网又是谁把它挂到了树上,又是命运在暗示我前面都是陷阱和厄运吗?沅有芷,澧有兰,我对湘夫人始终不移情思,但湘夫人未必知我心意。举目四下荒荒,余晖沾染江波,独立黄昏江水脉脉,流水潺潺,夏末微伤,伤感袭上心头。我看到麋鹿偷跑进我的院子里觅食,水边浮现出蛟龙的身影。不知道这是什么预兆,但我始终幻想我和湘夫人会在一起。清晨我独自在江边骑马奔腾,黄昏我渡河到西岸游玩,多希望湘夫人能看到我的日常,我也相信我的每个动作她都会影响深刻。日思夜寐,湘夫人成了我的爱情代名词。终于有一天,湘夫人传信要与我见面,我激动不己,我要快马加鞭赶去与她会面并将余生与她分享。 我要在水中盖一所房子,拿荷叶做房顶,用荪草装饰墙壁。用紫贝铺砌庭坛,用香椒装饰房屋的内壁。用桂木做栋梁,用兰木做枋椽,用辛夷做门楣,用白芷来装点卧房。编织薛荔做我的帷帐,蕙草已经被分析张罗出来做幔帐。用白玉做床板,周遭陈列上石兰花让我们被芳香裹围。用芷草铺盖荷顶,再在四周缠上一圈杜衡。采集千花百卉栽种我的庭院,把我的门廊装饰得芬芳诱人。这样九巍山的众神就会一并来欢迎庆祝湘夫人,就像云朵一样纷纷飘来。于是我就把我的衣袖奉献给江流,把我的布衫赠与澧水江畔。现在不染风尘的我可以高兴地在小洲上采摘杜若,做成礼物,并送给远道而来的你——湘夫人。美好的时光很难轻松快速得到,姑且让我一阵自我逍遥来消遣这段等你的时间。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要怎么翻译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原文: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读音liu二声,古代君主冠冕边缘下垂的装饰物。类似流苏),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 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翻译: 乐师经(人名)演奏(古)琴,魏国的文王(因是诸侯国,故称侯)随音乐而舞蹈,(并依旋律)唱道: “让我的话不被违抗。”乐师经拿琴撞文王,没撞到;撞到了帽子的流苏,(帽子)破了。文王对左右的人说:“作为臣子而撞他的.国王,他的罪是什么?”左右说:“罪该受烹煮

(刑法)。”抓乐师经到堂下第一级台阶。乐师经说:“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文王说:“可以。”乐师经说:“过去尧舜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不反对;桀纣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违抗。我撞的是桀纣,不是撞我的国王。”文王说:“放了他,是我的过错。将琴悬挂在城门上,用以作为我错误的凭证;(破的)帽子不要补,用来做我的警示。”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1.魏文侯文言文翻译 2.魏文侯问李克文言文翻译 3.盗牛改过原文及翻译 4.周处改过自新原文翻译 5.魏文侯轶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6.《魏文侯问李克》原文及翻译 7.《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答案及翻译 8.成语改过自新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 这首 《菩萨蛮》 ,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 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 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 一幅唐代仕女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作者: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赏析 这位飞卿为晚唐人,而《菩萨蛮》十四首乃词史上一段丰碑,雍容绮绣,罕 见同俦,影响后来,至为深远,盖曲子词本是民间俗唱与乐工俚曲,士大夫偶一 拈弄,不过花间酒畔,信手消闲,不以正宗文学 视之。 至飞卿此等精撰, 始有意与刻意为之, 词之为体方得升格, 文人精意, 遂兼入填词,词与诗篇分庭抗礼,争华并秀。 其中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 所写只是一件事, 若为之拟一韪增入, 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 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写鬓。 关于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国“十 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 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 也时时见于当时记号中, 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 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 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 缥缈,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 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 下无内在联系; (2) 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 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 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 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 为状词; “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 既以“小山”为屏, 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 不但“屏”“日”全无着落, 章法脉络亦

《湘夫人》翻译

湘夫人译文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 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 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 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 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 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 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 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 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 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 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拿来白玉镇压坐席, 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 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 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 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 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 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 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 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 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 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 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啊做成镇席, 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 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 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 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a卷翻译

1、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 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还要去吗?"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会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停止了酒宴。 2、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闵王继位。齐闵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听独奏,而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3、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4、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 5、鲁国有个人擅长打草鞋,妻子很会纺白绸。他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到那里必定会变穷的。" 这个鲁国人问:"为什么呢?"劝他的人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但越国人不喜欢穿鞋,习惯于打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不喜欢戴帽子,而喜欢披着长发。你想到用不着你们长处的国家去过日子,要使自己不穷,怎么办得到呢?" 10、楚国有一个名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直躬将这件事报告荆王,荆王派人捉拿直躬的父亲并打算杀了他。直躬请求代替父亲受刑。直躬将要被杀的时候,他对执法官员说:“我父亲偷了别人的羊,我将此事报告给大王,这不也是诚实不 欺吗?父亲要被处死,我代他受刑,这不也是孝吗?像我这样既诚实又有孝德的人都要被处死,那么,我们国家还有谁不该被处死呢?”荆王听到这一番话,觉得有道理,于是便赦免了直躬,没有杀他。孔子听了后说:"直躬这样的诚实奇怪了!一个父亲而一再为他取得名声。”所以直躬的诚实,还不如不诚实。 6、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7、鲁国的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家做奴隶,如果有人能帮助他们赎身,可以回来从(鲁国官府)的国库领取酬金。孔子的学生子贡从别的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但是回来后却力辞推让,不肯领取政府的酬谢金。孔子对他说:“端木赐(就是子贡)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从今以后,鲁国人不再会赎人了。领取国库的酬谢金并不会损害他的品行,但是不领取酬金就不再会赎人了。”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个人用一头牛来答谢他,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人以后都会勇于搭救落水者了。” 8、有个姓张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边,听到岩石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寻找一条路径爬上去看,只见一条大蛇,身围像碗口那样粗,在树丛里摇晃着,伸着尾巴拍打着柳树,柳条都折断了。(看那)翻来覆去滚动跌打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捕捉制服它,但仔细察看,却什么也没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它,只见一只螳螂盘据在蛇的头部,用锋利如刀的脚去抓它的头,甩也甩不掉,长时间后,巨蛇竟然被弄死了。看蛇的额头,皮肉已被撕破了。 9、唐太宗得到一只鹞(一种鸟),非常俊美独一无二,私下里亲自把玩。望见魏征,于是就把鸟藏在怀里。魏征知道这件事,于是上前陈述果实,趁机说古代帝王,以此讽谏。说话说了很久,太宗可怜鸟儿即将闷死,但平素畏惧尊敬魏征,想要让魏征不再说话。魏征说话很长时间才停止,鸟儿死在了太宗怀里。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我常保存这三面镜子,用来防备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逝世,就失去了一面镜子了 11、陶侃曾经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取一些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破坏人家的稻谷!”(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因此老百姓都 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湘夫人原文及翻译

湘夫人原文及翻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登上长着野花的高地远望,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眷念湘夫人却不敢明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拿来白玉镇压坐席,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把我的衣袖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高中语文湘夫人翻译

帝子 降兮 北渚 , 目眇眇兮 愁予。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 ?? 本篇是男巫饰为湘 君所唱的恋慕湘夫人之词。帝子:天帝的女儿,指湘夫人。降: 降临。渚(zhǔ):水边的浅滩。“北渚”,联系下文“洞庭”句看,疑 指靠近洞庭湖北岸的小洲。按此句与《湘君》篇“夕弭节兮北渚” 句密切呼应。目眇眇(miǎo)兮愁予:洪兴祖说:“眇眇,微貌。言神之错误! 袅袅兮 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降落。 ?? ?? 袅袅(niǎo ):微风吹拂的样子。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这里作动词,微波泛动。 木叶:特指秋天的枯黄树叶。以上二句写湘君所望见的只是洞庭湖 ? ??? 的一派萧瑟秋景。登 白 兮骋 望,与 佳 期兮 夕张。踩着白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登” 字原 无,据洪兴祖《楚辞补注》所引及朱熹《楚辞集注》补。白:即草,亦 称青,秋季生长,形状像莎草而较大。“登白”,指站在长着薠草 的地方。骋望:放眼远望。佳:佳人,指湘夫人。期:这里是动词,约会。 张:张设罗帐。以上二句意思是:湘君放眼远望,盼着湘

? ??? 夫人到来,因为已经约了时间,并为黄昏时会面作了准备。 鸟何萃兮 中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罾何为 兮 木 上?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 ?? 萃(cuì):聚集。(pín ):水草。罾(zēnɡ):鱼网。木:树。以上 ? ??? 二句说:鸟儿为何聚在水草中,鱼网却为何挂在树梢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 沅有芷 兮澧有兰 ,思 公子 兮 未敢言。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错误! ? ?? ? 的香草比喻自己所恋慕的人。一说比喻自己爱情的纯洁。公子:指湘君。荒 忽兮远望 ,观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 流水兮潺 。江水啊缓缓流淌。 ????? ???荒忽:迷迷糊糊的样子。潺(chán yuán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麋 何 食兮庭 中?蛟何为兮 水裔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错误! 意思是:深山中的麋鹿为何跑到人家院子里去寻食?深水中的蛟 龙为何搁浅在水边?这是比喻用力不当,必定徒劳无功。以上 二 ? ??? 句是这一段具体追述已经作了那些徒劳无功的努力。 朝 驰余马兮江皋 ,夕 济兮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 西澨。江水西旁。????? ???皋(ɡāo ):水泽。一说是水边高地。济:渡水。澨(shì):水边。闻 佳人兮 召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予,将腾驾 兮偕逝 。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导读:原文及译文供参考: 原文: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读音liu二声,古代君主冠冕边缘下垂的装饰物。类似流苏),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 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翻译: 乐师经(人名)演奏(古)琴,魏国的文王(因是诸侯国,故称侯)随音乐而舞蹈,(并依旋律)唱道: “让我的话不被违抗。”乐师经拿琴撞文王,没撞到;撞到了帽子的流苏,(帽子)破了。文王对左右的人说:“作为臣子而撞他的.国王,他的罪是什么?”左右说:“罪该受烹煮(刑法)。”抓乐师经到堂下第一级台阶。乐师经说:“ 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文王说:“可以。”乐师经说:“过去尧舜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不反对;桀纣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违抗。我撞的是桀纣,不是撞我的国王。”文王说:

“放了他,是我的过错。将琴悬挂在城门上,用以作为我错误的凭证;(破的)帽子不要补,用来做我的警示。” 【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 1.魏文侯文言文翻译 2.魏文侯问李克文言文翻译 3.盗牛改过原文及翻译 4.周处改过自新原文翻译 5.魏文侯轶事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6.《魏文侯问李克》原文及翻译 7.《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答案及翻译 8.成语改过自新 上文是关于魏文侯改过文言文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菩萨蛮温庭筠表现手法

菩萨蛮温庭筠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 方式,就古代诗歌 而言, 它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菩萨蛮温庭筠 表现手法,一起来看看这首词是如何表现情感的。 菩萨蛮温庭筠表现手法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女子形象。 ——细节描写。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 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 ——反衬手法。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 衬人物的孤独; ——比喻、借代。“鬓云欲度香腮雪”,鬓发密如云,香腮白如雪,表现闺 中女子之的美。 “小山重叠金明灭”, 以“小山”借指眉妆, 以“金”借指额黄, 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 “双双金鹧鸪”借指绣罗襦上用金线绘制之图案, 反衬闺 中女子之孤独。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是山屏,即折叠的屏风,高低起起伏像山的形状。 【翻译】 晨光照在重叠的屏风上,光影闪动,那睡眠中的女子微微睁开眼,那乌黑的 头发好像从雪一样细腻洁白的香腮上滑过, 她懒懒地起来画一画娥眉, 慢吞吞地 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 对着镜子照一照新插的花朵, 再用前后两面镜子对照着,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 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收在《花间集》的共十四首,这是其第一首。本词写一 个独处闺中的妇女, 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 从中体现出她的处境 及心情。首二句为主人公初起床的情态。以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次 句为主体,首句为衬景。“小山”为床榻围屏上的画景,“金”为涂在屏山上的 颜色。 “明灭”为日光透过窗纱照射屏山阴阳显晦之状。 “鬓云”为鬓边下垂的 黑发,曲卷而轻扬,状如云朵,故常以云形容之。欲度”从云常流动设想,描绘 出鬓发轻扬之状。 “香腮雪”形容主人公衬映鬓发的脸颊之腻白。 整句凸出一副 娇慵的女性面貌, 因“鬓云欲度”正是鬓发散乱未整之状, 句中也隐含呆坐懒起 的时间过程。 这第二句在读者眼前展示出这样一个镜头: 在小山重叠金色明灭的 画屏围绕着的绣榻上,一位少妇刚刚坐起,她散乱的鬓发,似流云样将要度过她 雪白香艳的脸腮。三、四两句开始写她下床后的活动。“懒起”二字透露出主人 公的情绪,下句“迟”字与之相应,是了解整首词意的关键。“懒起”即懒懒地 起来。一“懒”一“迟”,极见其无情无绪之神情,与“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望江南》)之因有所希冀而行动紧急,表情迥异。“弄妆”谓妆扮时频繁反 复做弄。“迟”字总承“弄妆”与“梳洗”诸事。在这二句中,主人公娇慵之状 宛然可见。 下阕写其人之继续活动。 “照花”二句写其对镜簪花, 于客观地描写人物活 动中, 暗寓其人对镜时自赏自怜之意。 自赏: 人面如花; 自怜: 盛年独处。 此“花” 当为插于发髻之饰物,非喻人面,从次句之花面并提可知。前后镜对照,脑后发 髻簪插之花映于前镜,乃与镜中人面交相辉映,其人之容色光丽可想。最后二句 写梳妆后穿着衣服, 不写其动作, 但点出主人公眼中的衣上彩绘--金线绣的一 双双的鹧鸪鸟。试想她满怀心事,懒洋洋地勉自梳妆罢,刚要着衣时,而入眼的 乃是“双双金鹧鸪”,则其情当如何难堪! 本词写法上有其特点, 其一是作者只是在生活的片段过程中, 选取最具有特 点的动态或物象,略加勾画,省去彼此间的表面联系,如首句仅写床周屏风的景 色,而略去这景色所依附的屏和榻。次句只是突现出一个睡起的女子面貌,其他 一切事物都隐藏在可感触的暧昧之中, 两句合看, 即可依据已勾勒出的形象加以 想象补充,构成一幅完整的“晨闺”图画。其次是表情隐蔽,作者只是对人物动 态及有关景物作客观描绘, 但于其中微露或暗示人情, 给读者尽多的想象体会余 地。至于辞藻浓丽,更是温词的普遍现象。因此种种,常使读者感到晦涩,然如 细心玩索,得其艺术匠心所在,当更觉情味丰腴。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b),则死狼也。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注】①蚤:通“早”。②昧爽:拂晓。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 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遥望;近之;审视 (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 (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②当时狼皮价格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小赚了一笔。(4)【乙】文中的狼缘木求肉、贪婪愚蠢,所以可笑。 【解析】【分析】(1)文中屠夫第二天来取肉,先从远处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后来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最后再抬头仔细看,发现狼口

湘夫人原文及翻译

湘夫人原文及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出处或作者: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湘夫人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湘夫人对照翻译: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萃兮苹中?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罾何为兮木上? 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何食兮庭中?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

《颜氏家训教子》原文及译文

《颜氏家训教子》原文及译文赏析 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 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 鼓云. 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 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 注释: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 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④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 官.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性甚严正() 2.年逾四十() 3.少不如意() 4.揜藏文饰() 二,翻译 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

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作一正反_______,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 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参考答案 一,l.品性2.超过3.稍微4.掩饰 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 (王僧辨)能成就功业.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三,方式结果对比 四,孟母三迁;伤仲永…… 参考译文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 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 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如果有一句话说得 有道理,他的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如果 有一件事做错了,他的父亲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等到学士长到结婚和做官的年龄后,他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 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附注释

温庭筠《菩萨蛮》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鉴赏 一、【作者及背景】 1、作者 温庭筠,唐书作廷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晚唐诗人,约比白居易晚50年。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每依新兴曲调作歌词,开五代宋词之盛。文学史上,温庭筠(约812-866)可称第一位专业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近70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花间集》中。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綯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词成后,令狐綯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宣宗,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綯,致终生不被重用。 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2、背景 温庭筠的《菩萨蛮》是一组词,共有十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它写一个闺中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及穿衣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展现出她的处境和心境。这首词,为了适应宫廷歌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唐五代词的创作手法,以温庭筠的词为代表。 二、【知识链接】 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它辞藻艳丽、色彩华美,脂粉气浓腻,笔调深细婉曲,多写绮思艳情。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以“绮罗香泽”为特色。 花间词派:花间词的“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一句。五代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等十八位词人500首词。这些词人就被称为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词的第一流派。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三、【诗词鉴赏】 鉴赏一: 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词作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颇晦涩难解,有认为是写室内屏风的,有认为是写女子眉妆的,还有解为是写女子发髻的,歧义纷纷。因此学者往往给予特别关注,解读评鉴,发掘之深,体会之细,分析之精,可谓字无剩义,甚至远远超出作者写作歌词时主观上所欲表现的内容意蕴。次句写闺中思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动。三、四句写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动:懒懒地打扮,慢慢地梳洗。其中的“懒”字和“迟”字,生动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惆怅倦怠之情态。 过片两句承接上片写妆扮的具体情形:簪花时,置放前后双镜,非常细致、讲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娇俏艳丽。此处写女主人公的“细致”“认真”,与前面的“懒”“迟”,真实地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因情人不在,无人欣赏,而懒起迟妆,但少妇的爱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进行细致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衣服时,忽然看见上面绣有的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过程。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 鉴赏二: 温庭筠的词往往写得有些靡丽,有浓浓的花间词的味道,但靡丽之余却自有细腻动人之处,把生命中那幽微朦胧难于言表的情绪悄然地传达,正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 “小山”句的解释历来有争议。“小山”,言其为眉妆者居多,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中所载第二种眉妆就是小山眉,又称远山眉。远山眉,最早源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远山眉细长而舒扬,是花间词中写得最多的一种眉形。如“眉黛远山绿”(温庭筠《菩萨蛮》其十三)、“一双愁黛远山眉”(韦庄《荷叶杯》)

湘夫人原文及翻译

湘夫人原文及翻译 出处或作者: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全文翻译: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湘夫人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湘夫人对照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文言文翻译

(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要点: 1. 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2. 准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 3. 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语句。 教学目的: 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_____、_____ 。(信达雅) 第二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直译意译)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古诗陈谏议教子翻译赏析

古诗陈谏议教子翻译赏析 文言文《陈谏议教子》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释】 1陈谏(iàn)议:北宋陈省华(939年—1006年),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人,官至谏议大夫,故称之。 2驭:驾驭,控制。 3蹄:名词作动词用,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急忙,马上。 8安:怎么,哪里。 9贾(gǔ)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这里指钱。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控制,制服。 14彼:那。 15厩:马厩。 16曰:说,回答。 17汝:你。 18售:出售。 19戒:通“诫”,告诫。 20劣:顽劣的马。 21是:这匹。 22可:能够。 23何以:以何,凭什么,怎么。 24为:把。 25畜:养 【翻译】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周围的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ORg把卖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全词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译文] 雨后的夕阳又悬挂在西边的天际,一树杏花却在急雨过后显得稀疏飘零。 [出自] 温庭筠《菩萨蛮》十一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聊独闭门。 注释: 一霎--一阵子。 却--再,又。 屏山--画着山水的屏风。 译文1: 南园里满地都轻堆着飘落的柳絮 却听得一阵清明时节的急雨骤然而来 雨后的夕阳又悬挂在西边的天际 一树杏花却在急雨过后显得稀疏飘零 被那雨声惊醒的女子默然无语, 容颜却显出几分匀和秀美 女子起身将那枕后的屏山轻掩

望望窗外已是日暮苍茫的黄昏时分, 靠在门楣上望着那黄昏风景 心境一时有些茫然无际 译文2: 望南园,柳絮儿轻飘堆满地。 清明时,却一会儿雨落添愁。 雨打杏花,杏花零落,斜阳残 满地香艳调。 春时最乏,娇慵懒起,屏风还掩枕 春光遮尽,朦胧欲醒轻匀花样容 眼看时,天却昏暗黄昏时,睡再难 无聊倚门闻香数落花。 赏析: 本词所写为一独处闺中的女子春昼睡起后的生活情态。 明代词评家沈际飞对本篇评价颇高,认为其“隽逸之致”,可“追步太白”(《草堂诗馀正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则谓本篇中有“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二句,秦少游“雨馀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画堂春》)之句,显然是"自此脱胎"(《人间词话附录》)。而更奇的是,今人毛润芝词作《菩萨蛮*大柏地》也化用了此词中的这两句:“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首清新隽逸之词吧。 上片是一幅清新而略带伤感的暮春风景画:南园里杨柳飞絮落满

《湘夫人》

《湘夫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诵读,涵咏诗句,体会《楚辞》语言的美。 能力目标: 1、以意逆志,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 术特色。 情感价值 感受屈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 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 1、根据文中的感情线索,体会湘君情感变化,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 2、理解屈赋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特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哭,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 (1)芈姓,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政治家,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2)作品23篇 《离骚》:代表作,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道家色彩 《九歌》(11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是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过的,诗中有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神人恋歌。 《九章》(9篇)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