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对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浅析护理人员职场心理问题

浅析护理人员职场心理问题

浅析护理人员职场心理问题(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医院新疆玛纳斯832200)【中国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55-01 近年来关于心理健康,职业满意度,公民幸福度的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

医疗行业是是当今世界三大最危险行业之一,在这个特殊危险的的行业中,护士是医疗团队中最大的群体,在协调医患各方医疗安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护理工作是高风险,高技术,高强度,高紧张度的特殊职业。

而这些因素均可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因此,关注和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对医疗行业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深远又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注册在岗的护士总数达到了218万人。

其中一半为大专以上学历,亚健康率为54.7%,其中工作年限越长越为严重。

职业满意度仅为54.7%,83%的护士自认为社会地位低下,70%的认为没有职业成就感,50%感到太忙太累,面对患者无法发自内心微笑,30%由于感到工作能力得不到正面的肯定,怀疑自身能力,自我评价不高。

还有80%的护士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护理工作。

满意度是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的反映,如果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或自我评价偏低,就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而60-70%的护理差错都是在护士情绪不稳定时发生的。

护士行业长期以来稳居抑郁症发生率职业排行榜的首位。

护士,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为病患送去健康的白衣天使,可是如果天使心中都充满阴霾,又怎么能为病患送去健康的阳光呢?究竟是什么因素如此严重的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应对,这必将成为影响制约护理工作发展的首要问题。

下面就所认识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及解决建议做一探讨;由于护士普遍的缺乏,但护理工作却又不能因护士的短缺而降低标准,使得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工作状态。

昼夜颠倒的轮班制,严重的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节律。

时时面对疾病死亡等负面影响,使护理人员身心俱疲。

没有精力完成协调好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角色。

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4篇)

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4篇)

应急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应急救援人员是一群崇高的人群,他们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无论是在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中,他们始终扮演着最前线的角色。

然而,长期从事紧急救援工作会给救援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因此,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应急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干预方法。

一、应急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应急救援人员在紧急救援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灾难、痛苦和死亡,这些事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他们可能会面临长期的心理问题,甚至发展成心理疾病。

以下是应急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重要性:1.缓解心理压力:救援任务的特殊性和紧迫性,使得救援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及时缓解压力,降低心理负担。

2.促进情绪调节:灾难现场的残酷和痛苦很容易引发救援人员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焦虑等。

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他们积极调节情绪,防止情绪扩散。

3.增强应对能力:救援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要求救援人员具备应对复杂环境和突发情况的能力。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灾难现场的挑战。

4.预防心理问题:长期从事紧急救援工作容易导致救援人员出现工作倦怠、紧张焦虑、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如果不进行干预,这些问题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因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应急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1.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最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通过与救援人员的交谈,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心理辅导也可以帮助救援人员缓解压力,增强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

2.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旨在增强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在灾难面前的应对能力。

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救援人员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学习如何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援助的重要性与技巧

心理援助的重要性与技巧

心理援助的重要性与技巧心理援助作为一种专业的辅助方式,对于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改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心理援助技巧。

一、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心理援助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它可以帮助个体调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例如职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而心理援助通过提供专业辅导和咨询,可以帮助人们从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心理健康。

其次,心理援助能够增强人们的应对能力和自信心。

有些人在面对特定情境下,可能会表现出无助和无能的感觉。

心理援助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个体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增强他们面对问题和挑战时的自信心。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和指导,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发现自身优势,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心理援助还有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心理援助不仅仅是在危机时为人们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体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在面对困境时具备更好的抵抗力。

通过定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人们可以学习到应对压力的技巧,提升自我安抚和情绪调节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援助的技巧1. 倾听和理解作为心理援助者,倾听和理解是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通过倾听来表达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倾听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并使用肢体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展示出对对方的关心和理解。

同时,要尽量避免对他人的感受做出过快的评判或给予建议,以免使对方产生压力或困惑。

2. 提问和澄清适当的提问和澄清可以帮助心理援助者更全面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和问题。

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对话,帮助对方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澄清对方的表达也能够消除沟通中的误解和歧义,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方案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方案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方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员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为了保障员工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许多企业开始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

本文将介绍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

一、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重要性1.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心理援助计划,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促进员工发展:心理援助计划不仅关注员工的问题,还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

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培训和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员工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3. 改善员工关系: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导致员工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沟通障碍。

通过心理援助计划,可以帮助员工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氛围。

二、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目标1. 早期干预和预防: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目标之一是通过早期干预和预防,帮助员工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2.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员工心理援助计划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员工排解负面情绪、解决心理困扰,提高心理韧性。

3. 提供培训和教育:员工心理援助计划还提供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帮助员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三、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内容1. 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个人和职业方面的问题。

2. 心理健康培训: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课程,教授员工应对压力、情绪管理、冲突解决等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3. 心理测评和评估:通过心理测评和评估工具,了解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

4. 职业规划和发展:为员工提供职业规划和发展的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5. 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如团建、亲子活动等,提供员工交流和放松的机会。

《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意见:
1. 政府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支持力度,增加心理健康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数量,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人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并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

3. 发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

4.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5. 增加心理危机干预和紧急救助机制,提供心理援助热线、网络咨询等服务,及时解决人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和危机。

6.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宣传和宣传教育,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鼓励人们关注心理健康,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歧视。

7.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监管和评估,定期检查心理服务机构的资质和质量,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考核和培训。

8. 加强心理健康研究和科学知识的积累,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成长,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9.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和管理个人的心理健康评估和服务情况,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0.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心理健康服务经验和理念,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国际水平。

以上是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些建议和指导意见,希望能对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心理辅导情况分析

心理辅导情况分析

心理辅导情况分析导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扰,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心理辅导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方式,对于解决个体心理问题、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现代社会中心理辅导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效果与发展趋势。

一、现有心理辅导机构及其运营模式1. 私立心理咨询中心私立心理咨询中心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辅导机构形式,通过注册心理咨询师或临床心理医师提供个体或群体客户的专业辅导服务。

这些机构通常设立在城市核心区域,并以收费制度来维持运营。

2. 学校内部辅导中心学校内部辅导中心是大多数高等院校所建立的一个由专业教师担任顾问的性质相对公开与免费或低价提供服务的平台。

该机构主要面向学生提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 psychological supports.3. 心里援助热线及网络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平台得到了较大的关注。

借助电话或在线咨询方式提供辅导服务相对灵活便捷,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隐私。

二、心理辅导的需求与挑战1.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等原因,个体面临的心理困扰和身心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这使得心理辅导在社会中的需求不断增长。

2. 市场乱象存在市场上存在一些非专业人员开设的所谓“心里咨询机构”,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监管备案制度。

这给用户造成了选择困难和信任危机。

3. 需要创新的服务模式传统的面对面咨询已经无法满足个体多样化、即时化、隐私保护化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在现代社会应用新技术与方法进行心理辅导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心理辅导效果评估与建议1. 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辅导对于提升个体自我认知、解决内部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遭遇的挑战,增强抗压能力。

2. 提高社会心理素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开展系统化的心理辅导是提高群众心理素质和减少社会心理问题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服务制度

心理健康服务制度

心理健康服务制度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为了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设立心理健康服务制度,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援助。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服务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1. 心理健康服务制度的背景 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心理健康服务制度变得必不可少。在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关注有限,很多人选择忽视或隐瞒自己的心理问题,导致问题的恶化。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认识到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的重要性,因此心理健康服务制度应运而生。

2. 心理健康服务制度的重要性 (1)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心理健康服务制度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个人面对和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专家能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帮助他们渡过困境,重建内心的平衡。

(2)预防和早期干预:心理健康服务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预防和早期干预。通过心理教育和宣传活动,心理健康服务制度能够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在问题出现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3)促进社会稳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动荡。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制度,社会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帮助那些面临心理困扰的人重建信心,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3. 心理健康服务制度的实施 (1)建立专业机构: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拥有资深的心理健康专家和丰富的经验。这些专业机构可以提供咨询、辅导、心理治疗等服务,满足个人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心理健康需求。

(2)推广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制度应该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通过推广普及心理知识,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培训班等活动,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社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稳定和个体健康带来了严重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本文将对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提出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首先,通过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增加社会心理服务设施和专业人员数量,提升社会心理服务能力。

同时,建立社会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平台,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寻求心理支持和咨询。

这些举措使得心理服务更加普及化、专业化,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

其次,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水平,并减少对心理问题的歧视和偏见。

此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宣传教育,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服务的普及度和影响力。

第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

建立健全专业评估和认证机制,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加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心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通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需求调研和研究,了解社会心理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点,为社会心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注重社会心理服务的创新,探索符合社会实际和群众需求的新型服务模式和方法。

通过推动科技与心理学的融合,提高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最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gAd nsr t n 一2 1 1 ( ) 4 1 n mii a i , 0 0,0 7 :7 . t o
Nu sn p r me t F r tPe pl g Ho p t lo ui i g Ci Su n n 2 0 0, i a r i g De a t n , i s o e s ia f S n n t y, i i g 6 9 0 Ch n
【 关键词 】 心理援助 ;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中 图 分 类 号 :4 3 1 R 7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1X( 00)7— 4 1— 3 17 3 5 2 1 0 0 7 0
Ree r h o h fe t ft ep y h lgc lassa c ni r vn h n lh at fn ss HIYig, s a c fteefcso h s c oo ia sitn eo mp o i gt eme t e l o ure/S n DENG ng—yn / J ur a fNu s a h Ho ig / o n l r - o
u e n l d d p y h l gc lh a t e t r s e to e e s e h i u s i sa tmu i x r s i n, n t e s c o o i a h r p k l . h y t m e k it r s i cu e s c oo i a e l lc u e , mo in r la e tc n q e ,n t n sc e p e so a d o h r p y h lg c lt e a y s i s T e S mp o Ch c l h l s 9 su e o a s s e o e a d a tr t e i tr e to . s l T e e we e41 7 % o l i a u s swi s c o o ia r b e n o rh s ia . es o e f 0 wa s d t s e sb f r n f h ne v n i n Re u t e s h r r . 2 fci c ln re t p y h l g c lp o l ms i u o p t 1 Th c r so n h
护士运用心理健康讲座 、 情绪释放技术 、 音乐即兴表达法等提供心理援助。结果
化 、 迫 、 际 关 系 、 郁 、 虑 、 对 、 惧 、 执 、 神 病 性 9项 因子 得 分均 高 于 中 国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00 强 人 抑 焦 敌 恐 偏 精 P . 5或 P < . 1 , 心 理 援 助 后 其 各 项 因 子 得 分 下 00 )经 降 , 异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00 . 5或 P< . 1 , 中 国 常模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与 差 P>0 0 。 结 论 .5) 理 健 康 水平 。
( 0 0 rP< . 1 . f r h scooi l sia c , esoe erae e akby P< .5o 0 0 )a dw r n ieec o ae i h P< .5o 0 O ) A e tepyh l c s tne t crs cesdrm ral( 0 0 r t gaa s h d P< . 1 n ee odf rnecmprdwt te f h
【 bt c 】 b c v l p v e h pyhl i l s s ne r u e adipoe hi m n l el . to s T e sco g a a iac es A s at 0 j t e ' r i e s o g a a ia c f r s n r e et ah Me d h yhl i l s s nem a r ei o o d t c o c st n s o m vt r ah t h p o c st -
英 , 红 英 邓
采用 症状 自 评量 表对护 士进 行调查 , 对存在 不同程度 心理 问题 的 6 8名
有心 理问题 的护理 人员 占医院 临床 护士 的 4 .2 , 17 % 表现在 躯体
对 护 理 人 员 实 施 心 理 援 助 可 有 效 提 高 其 心
为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援助 ,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方法
21 0 0年 7月






J 120 0 u. 1
第l 7 0卷 期
Jura fNusn miitain o n lo rigAd nsrto
Vo. O No 7 11 .
・471 ・
心 理援 助 对 提 高 护理 人 员 心 理健 康 水 平 的效 果评 价

【 摘要 】 目的
t e n n a t r f s ma ia in, b e so i tr e s n l ea i n, e r s in, n i t ,h sii f a , a a o a, s c o i we e ih r t a h n r i Ch n h i e f c o s o o t to o s s in, n e p ro a z r l t o d p e so a xe y o t t e r p r n i p y h ss l y, r h g e h n t e o m n ia
n r ( 0 0 ) C n l s n P o iigp y h lg a a s t c o u ssc n e e tal i po e te sc oo i l e l . om P> . 5 . o c i r dn s c o i l si a ef n r a f c l m rv h i py h l c at u o v o c sn r e f u y r gah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