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分数板、分数线、分数图等不同的工具、方法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较准确地解读和表示简单的分数;

2. 能够通过举例说明,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如能比较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3. 能够掌握初步的分数的加减与分数的除法,用文字、符号等进行表示和计算;

4. 对分数的科技化、使用分数的基本技能和将分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等有一定的初步认识。

教学重难点:

1. 分数的概念与理解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加减法与除法的掌握

4. 对分数的应用与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PPT)

2. 学生练习册

3. 实物示例

4. 课件中提到的各种分数工具

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采用讲解、演示、讨论、实践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课前热身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关于分数定义和简单示例的问题,并在课堂上答案。

2. 分数的概念

通过 PPT 分享,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分数工具对分数的概念有初步了解。

3. 给分数画图

根据 PPT 中的示例,引导学生自己绘制分数图,加深课堂上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4. 分数的读法

引导学生学会分数的读法,在教师的带领下连续读出若干个分数,例如“三分之二”、“四分之一”,让学生想象成真实的物品并计算

5. 给分数排队

利用纸牌或棋子等实物,将不同的分数用大小顺序排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课时:

1. 课前复习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中的概念与基本操作。

2. 分数拆分

讲解如何将分数拆分以方便进行加减运算,例如将

$\\dfrac{3}{4}$ 拆成

$\\dfrac{1}{4}+\\dfrac{1}{4}+\\dfrac{1}{4}$

3. 分数加减法实例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分数加、减不同分母的分数,并进行化简。

4. 分数的初步乘法

讲解分数的初步乘法,例如 $\\dfrac{2}{3} \\times 4$ 应该将 $4$ 分解成 $\\dfrac{4}{1}$ ,化简后计算得出

$\\dfrac{8}{3}$.

5. 讲解分数的除法

通过实例演示,说明如何用整除和直接除法两种方法进行分数的除法运算,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技能。

第三课时:

1. 课前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和检查所学内容。

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商讨如何用分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调研

引导学生到超市等实地调查商品价格,引导他们会用分数表示价格。

4.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分数练习

教师于黑板上写三个分数,让学生自己设计与这三个分数有关的题目,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

5. 课堂小结

利用 PPT 确认掌握的知识点,并强调分数的原理与应用。

评价方法:

1. 经常性评估

每节课结束前通过口头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成果性评估

定期以学生的练习册和期末考试为主要评估手段来评价学生在

课程中的表现。

3. 课堂表现评估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思维活跃程度等进行观察和评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书第69~71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 (一)活动一:探索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学们都知道每人可以得到1块,谁来写一写算式? 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 所以1÷2=1/2,教师板书。 3、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算式吗? 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5、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让学生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同桌讨论: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6、小结。 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5=()/()8÷7=()/()5/6=()÷() 12/7=()÷() (学生独立完成) 2、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1)7/3=6/3+1/3=2+1/3= (2)7/3=7÷3= 3、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 (三)活动三:练一练。 1、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个人呢? (先写出算式,再写成分数。) 2、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7/5 18/6 1又3/8 8又1/49 (找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4分数与除法》精品教案

第4课时分数与除法(1)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9~7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蛋糕。 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蛋糕哦,它可是给我们带来不少的问题呢!是这样的,有一群小朋友在分蛋糕,可是怎么分也分不平均。怎么办呢?他们就想请大家来帮帮忙,大家愿意帮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就一起帮他们分蛋糕吧。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 教师板书:1÷2=1 2 (2)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

算式吗? 教师板书:7÷3=73 (3)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除数不为0) 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如果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师板书:a ÷b =a b (b ≠0) 2.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1)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师:根据刚才的分法,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可以分到73 块蛋糕。谁能把这些蛋糕拼一拼,看看一共是多少块? 学生动手拼一拼,并回答。(2块加13 块,也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小结: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要用分子去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2)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师:你能把二又三分之一化成假分数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小结: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与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0页的“练一练”第1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再举例说明。 2.教材第70页的“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再说说自己的分法。 3.教材第70页的“练一练”第3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数与除法 1

课题分数与除法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能力目标: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 教具、学具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引入。 把一块儿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得几块蛋糕? 二、探索新知。 根据学生列式情况,老师组织学生讨论1.延续上节课情境,猪八戒分蛋 糕。 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 友,每人可以得到10块蛋糕把7 块蛋糕分给3个小朋友呢? 1.学生小组分,并交流,计算方 法可能有: (1)1块蛋糕平分给2个人,每 人得1/2块 (2)可以用1÷2=0.5(块) 师总结,1/2也就是1÷2=0.5块 所以1÷2=1/2 从“分蛋糕”的实际 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 出除法算式,并结合 分数的意义得出关系 式。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三、带、假分数互化。(3)另一问7÷3=7/3 2.说一说1÷2=1/2、7÷3=7/3从 中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1.怎样是7/3化为带为数呢? 3 7 = 3 6 + 3 1 =2+ 3 1 =2 3 1 2.带分数化假分数。 3 7 = 3 6 + 3 1 =2+ 3 1 =2 3 1 3.课本中练习巩固。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互 化方法。 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三课型练习课

《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分数板、分数线、分数图等不同的工具、方法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较准确地解读和表示简单的分数; 2. 能够通过举例说明,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如能比较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3. 能够掌握初步的分数的加减与分数的除法,用文字、符号等进行表示和计算; 4. 对分数的科技化、使用分数的基本技能和将分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等有一定的初步认识。 教学重难点: 1. 分数的概念与理解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加减法与除法的掌握 4. 对分数的应用与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PPT) 2. 学生练习册 3. 实物示例 4. 课件中提到的各种分数工具 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采用讲解、演示、讨论、实践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课前热身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关于分数定义和简单示例的问题,并在课堂上答案。 2. 分数的概念 通过 PPT 分享,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分数工具对分数的概念有初步了解。 3. 给分数画图 根据 PPT 中的示例,引导学生自己绘制分数图,加深课堂上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4. 分数的读法 引导学生学会分数的读法,在教师的带领下连续读出若干个分数,例如“三分之二”、“四分之一”,让学生想象成真实的物品并计算 5. 给分数排队 利用纸牌或棋子等实物,将不同的分数用大小顺序排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课时: 1. 课前复习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中的概念与基本操作。 2. 分数拆分

讲解如何将分数拆分以方便进行加减运算,例如将 $\\dfrac{3}{4}$ 拆成 $\\dfrac{1}{4}+\\dfrac{1}{4}+\\dfrac{1}{4}$ 3. 分数加减法实例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分数加、减不同分母的分数,并进行化简。 4. 分数的初步乘法 讲解分数的初步乘法,例如 $\\dfrac{2}{3} \\times 4$ 应该将 $4$ 分解成 $\\dfrac{4}{1}$ ,化简后计算得出 $\\dfrac{8}{3}$. 5. 讲解分数的除法 通过实例演示,说明如何用整除和直接除法两种方法进行分数的除法运算,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技能。 第三课时: 1. 课前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和检查所学内容。 2.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商讨如何用分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调研 引导学生到超市等实地调查商品价格,引导他们会用分数表示价格。 4.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分数练习 教师于黑板上写三个分数,让学生自己设计与这三个分数有关的题目,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3.学会将分数与整数相互转化。 4.掌握分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 5.了解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6.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难点:分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辅助教具:纸和铅笔、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出发点(5分钟) •引入分数的概念:什么是分数?在生活中是否有用到分数的例子?请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如何用分数表示一杯水喝了一半? •让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2. 学习与探究(30分钟) 2.1 分数的表示方法与读法 •教师出示一块糖果,并将其分成4份。 •让学生观察,然后问:“每一份是什么?”学生回答:“四分之一”。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得出结论:分成几份,就称为几分之几。 •提示学生注意分母和分子的读法。 •继续展示一些分数的示例,并让学生根据规律总结分数的读法。 2.2 分数与整数的转换 •利用白板,出示一些分数,要求学生将其转化为整数和带分数形式。 •引导学生发现转换规律,总结整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方法。 2.3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出示两个分数的示例,让学生比较大小,并解释比较的方法和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分数大小的规则,包括分母相同与不同的情况。 •针对不同情况,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排序练习。 3. 拓展与练习(30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例如:小明有2/3块巧克力,小红有1/2块巧克力,两人一起能够分得多少块? •引导学生运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并进行练习。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分数和除法的知识点。 •提出分数和除法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加深理解。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 2.设计一个与分数和除法相关的问题,并用分数和除法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分数与除法》教案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体验分数产生、明白得分数的意义、读写一些简单分数的基础上,在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前四课时,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再次认识分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看比较中发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究发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依照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差不多性质的基础。 设计理念: 1、重视知识的猎取过程,树立新的教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只关注知识结果转向要重视知识结果,更要关注猎取知识的过程,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引起学生摸索的。这节课,我不想把知识、结果直截了当告诉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探究发觉新知制造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感爱好的、有摸索价值的数学材料,让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活动来猎取知识。 2、重组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 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由对教材的挖掘者、执行者走向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设计者。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把原先教材2课时放在一个课时教学,表达了大容量的课堂。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看、比较、发觉、明白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究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明白得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4课《分数与除法》,主要内容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同时,学生将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商(b ≠0) 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引入问题:小明有8个苹果,想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讨论得出答案为2个苹果。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 -通过板书概念:“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的数”,并解释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解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如:如果将8个苹果平均分 给4个朋友,可以写成8 ÷ 4 = 2,或者用分数表示为8 4= 2 1 , 其中8表示整体的数量,4表示被分成的份额,而2 1 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量。 -通过具体示例和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如4 ÷ 2 = 2 1 。可以使用图示展示将一个形状分成若干等份,并计算每份的数量。 3. 操作实践与探索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计算给定的除法并用分数表示商。

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数与除法(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 版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数上册P39-40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四)教学准备:圆片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问题入手,从整数的角度引入 ①有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张饼?板书:[6÷3=2

(张)] ②1张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分得多少张饼?板书[1÷2=0.5(张)] 2、辨析讨论,在真分数的分数意义中深入 ①分设情境,提出问题 (1)如果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能分到多少张饼?怎么列式?1÷3 结果是多少? (2)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表示,还能怎样表示?( 3)指名回答,说说自己的想法 就是把1块饼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张饼的,就是张饼。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 3 =(张)] 3.小结:观察黑板上的算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是不是所有两数相除的结果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授,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谈话,引出课题 如果把3 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张饼?(板书:3 ÷ 4)2、小组合作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1 )3 ÷ 4 的计算结果能用分数表示是吗?各小组用学具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结果是多少? 学生过程演示: 方法一:可以1张1张地分,先把1 块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3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教案三套

《分数与除法》教案1 教学内容 书第69~71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利用教学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2、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 (一)活动一:探索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把两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学们都知道每人可以得到1块,谁来写一写算式? 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 所以1÷2=1/2,教师板书。 3、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 你能像这样再写几个算式吗? 4、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5、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让学生写几个这样的算式,同桌讨论: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6、小结。 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数做分母,被除数做分子。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二)活动二:试一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5=()/()8÷7=()/()5/6=()÷()

12/7=()÷() (学生独立完成) 2、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学生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 (1)7/3=6/3+1/3=2+1/3= (2)7/3=7÷3= 3、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把2又3分之1化成假分数? (三)活动三:练一练。 1、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几块?平均分给5个人呢? (先写出算式,再写成分数。) 2、把下列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7/5 18/6 1又3/8 8又1/49 (找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学生先独立写在作业本上,找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4、一共有15个桃子,共4千克,要平均分给5个小伙伴。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注意:这两个问题的单位不一样。 (独立完成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5、同桌讨论。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6、学生汇报: (1)15÷5=3(个); (2)4÷5=4/5(千克)或0.8千克; (3)每只小猴分到3个桃子; (4)每只小猴分到4/5千克桃子。 (四)活动四:实践活动 制作一个长方形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某些物品的长度。 (测量前先估计,再用整数或分数表示实际测量的结果。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中。)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教课设计 教课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能够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育学生的应意图识。 教课要点: 1.理解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课准备: 课件、圆片教 课过程:一、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进行 丈量、分物或计算时,常常不可以正好获得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回答分数 的意义) 课件出示练习题 ( 1)把一根铁丝均匀截成 3 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 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 1? ( 2)把 9 个香蕉均匀分红 3 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 几?每份有几个? ( 3)把 1 包饼干均匀分给 2 个人,每人分得( 1/2 )包。

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多亲密的关系,这节课我们 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研究新知 课件出示习题 (1)把 18 个蛋糕均匀分给 3 个人,每一个人分得多少个? (列式计算) (2)把 6 个蛋糕均匀分给 3 个人,每一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 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 是把一个整体均匀分红 3 份,求每份是多少。下边我们再来看 一下这道题。 出示例 1:把 1 个蛋糕均匀分给 3 个人,每一个人分得多少个?师:这道题该如何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 师: 13 表示什么意思? 生:13 表示把一个蛋糕均匀分给 3 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均匀分红 3 份,求一份是多 少,也是均匀分的问题,因此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 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生: 1/3 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以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谈谈你是怎么想的?教 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 把它均匀分红 3 份,每人获得此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 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4分数与除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设置疑问,运用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及交流的能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分蛋糕”的情境入手,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性,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三种颜色的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分数与除法(一) ⊙设置疑问,导入课题 1.下面各题的商可以分为哪几类? 36÷6=6 4÷5=0.8 80÷5=16 5÷10=0.5 3÷7=0.428571428571…4÷9=0.4444… 引导学生归纳分类: 36÷6=6和80÷5=16的商为整数; 4÷5=0.8和5÷10=0.5的商为有限小数; 3÷7=0.428571428571…和4÷9=0.4444…的商为循环小数。 2.师总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板书:分数与除法(一)]

北五年数学上 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数上册P39-40 (二)、本课的基本理念 在分饼具体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交流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7÷3=7/3。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 (四)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意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画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知道了除数不能为0。在此基础上学习《分数与除法》就显得比较轻松。假分数与带分

数的互化在以后的应用较少,因此要求不必过高,难度不要过大,只要学生会做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六)、教法选择 教师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在归纳出关系式后,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关系式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分母能不能是0”。可以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理解,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最后再讨论探索出假分数的方法,并练习巩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根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第65页。 教学地位: 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根底上学习的。教材讲分数的产生时,学生认识到在整数计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用分数表示,初步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习分数的意义时,认识到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蕴含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没有明确点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管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商,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假分数以及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做好准备。 教学目的: 1、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学习,浸透事物是互相联络的、变化的、开展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2、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才能。 教材分析: 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是正确选择教法的前提。把握教学内容一要全面、二要详细、三要恰当。所谓全面指从思想教育、才能、非智力的心理品质等全面考虑〔见教学目的〕;所谓详细指在40分钟内实现知识领域,才能领域,情意领域的各项任务;所谓恰当,指教法的选择符合教材的内容要求,学生的知识程度,认识才能以及教学内容的阶段性,注意不随意拔高和降低教学要求。防止重点不突出,难点过分集中,以及贪多求快偏向,老师在选择教法前,要深化地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老师要从详细教材中选择本质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也就是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和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全体。例如,分数与除法的概念教学,要明确其本质特征,一是计算整数除法不能整除的时候,可以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以1/3个为例,按照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一个的1/3,就是1/3个,还可以这样理解1/3个,表示把一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米。二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用用文字表示,即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是零;还可以用字母表示ab=a/b〔b0〕。三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述为

数学教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4 分数与除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设置疑问,运用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及交流的能力。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分蛋糕”的情境入手,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性,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探索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三种颜色的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分数与除法(一) ⊙设置疑问,导入课题 1.下面各题的商可以分为哪几类? 36÷6=64÷5=0.880÷5=165÷10=0.5 3÷7=0.428571428571…4÷9=0.4444… 引导学生归纳分类: 36÷6=6和80÷5=16的商为整数; 4÷5=0.8和5÷10=0.5的商为有限小数; 3÷7=0.428571428571…和4÷9=0.4444…的商为循环小数。 2.师总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板书:分数与除法(一)]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回顾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出课题。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 4分数与除法》(含反思,同步习题)精品教案

4分数与除法 本节内容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在学生从度量的角度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 从运算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设计了两个问题和试一试,其中,第一个问题借助具体情景,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探索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试一试”中的两个问题,借助分数表示的两个量的比较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目的是进一步 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通过解决分蛋糕的问题,沟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从运算的角 度得到除法算式,又从操作(平均分)的角度得到每人可分大的蛋糕块数,从而沟通分数与除 法的关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比用小数表示更便捷。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时,主要依据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假分 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1. 结合具体情景,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体会假分数与带分数 互化的算理。 3.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重点】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几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会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课时分数与除法 1.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2.初步体会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

【重点】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形纸片若干张。 把12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块?平均分给4个人呢? 【参考答案】 4 3 方法一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数呢? 预设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PPT课件出示练习题) (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 (2)把9个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 (3)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包? ,是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成单位“1”。 预设生1:每段长度是这根铁丝长度的1 3 ,每份有3个。 生2:每份是这些香蕉的1 3 生3:每人分得1 包。 2 师: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的优秀教学设计(9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的优秀教学设计(9 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里的例题4。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数数、读、写数以及100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联系生活,通过比较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的大小,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然后,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意在巩固和发展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这堂课我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归纳总结出亿以内数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大的数比较大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具象思维。因此,我把一亿以内数字比较的知识融入到学生比较数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亿以内数字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一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比较一亿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对比一亿以内的数字,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适当的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正确比较亿万大小的成功体验,增加学习信心。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节课中我采用设疑诱导法、游戏激趣法、发现学习法,把这三种教法融合到整个教学中。 我还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类比迁移法、分析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我从学生喜欢比赛的特点入手,出示卡片让学生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借此了解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的知识基础,进而自然的导入到新课。引出课题后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资料,大家看一看。接着出示例4 挂图,启发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给学生留下自主提问的空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