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章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首先了解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和熟悉魁奈的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1学时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3学时

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课下阅读)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魁奈的经济学说。难点是对魁奈的《经济表》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了解魁奈成为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懂得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兴趣。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决定了其封建主义外观的特征。联系中国经济学在转轨时期出现的不同派别,认清不同派别的外表和实质。了解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课外阅读《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译本)。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思考题】

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经济表》;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3、《经济表》述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已有的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剥削(主

要对农民)更加残酷。

2、政治方面:正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的矛盾)

3、思想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自然秩序思想对重农学派产

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哲学基础。

4、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仍统治着法国。

布法王路易二四死后,法国财政经济濒临危机的情况下。法王路易十五接受毛遂自荐的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的建议:即通过信用扩张,发行纸币来挽救法国政经济危机。并任命罗为财政大臣。1715年,约翰·罗就任法国财政大臣,并开办银行,发行纸币代替硬币,用纸币涛偿债务。结果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财政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约翰·罗也被解职逃出法国)。这时,经济问题成了法国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思想界讨论的中心。正如伏尔泰所说:“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而终于谈论面包问题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包括60岁的宫廷御医魁奈在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法国的经济问题,以魁奈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重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并组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和学术团体。重农学派就是这样诞生的。

二、重农学派的主要成员:

除首领魁奈(F·Quesnay,1694-1774)外,还有

维多·米拉波即老米拉波(V·R·Mirabeau 1715-1789),(从1767-1776年,重农学派成员每周在他家里集会讨论学术问题。)

利维埃(Riviere,1720-1793)

奈穆尔(D·Nemours,1739-1817)“重农主义”一词(Physiocracy)就是他在编辑出版魁奈的著作时以此作为书名的。

波多僧正(Baudeau,1730-1792)

小米拉波(H·G·Mirabeau,1749-1791)

杜尔哥(Turgot,1727-1781)。虽不承认自己是重农学派成员,且从来没参加他们活动,但他的观点和魁奈一脉相通,并进一步发展了魁奈的经济学说。马克思说,重农主义在杜尔哥发展到了顶峰。

在经济学说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学派象重农学派那样,其观点较为一致,他们不仅在学说上而且在私人关系上结成一体,共同拥戴一个学术领袖,许多文章都经学派成员传阅和讨论后发表,并办有学术刊物《公民评论》。

由于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把重学派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主义主生于法国,但是它的影响则不仅仅限于法国。它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1、“自然秩序”观

在重农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当时,重农学派的成员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经济理论就是以“自然秩序”来标榜的。利维埃所以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政治社会天然固有的秩序》。奈穆尔在整理编辑魁奈的著作,将其编成《重农主义,即人类最好统治的自然构成》一书。“重农主义(physiocracy)”一词被首次提出。这里必须指出,重农主义的法语原文为“physiocratc”英文单词为physiocracy,系由希腊文的“自然”和“统治”、“支配”两词合成,意指自然的统治。后来亚当·斯密把魁奈的理论体系视为不同于重商主义的“重农体系”或“重农”主义。因此,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就将physiocrate一词直接译成“重农学派”或“重农主义”。由此可见,尽管以魁奈为首的学术团体非常重视农业,但是,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是“自然秩序”思想而非重农思想,它贯穿于重农主义的全部理论之中。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对封建专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

判。他们提出了自然和社会应当建立在“自然秩序”这上,并把“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相对立。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合乎人类本性的,因而是自然的、合理的制度,而“人为秩序”则是违反自然的不合理的制度,即封建专制制度。

重农学派,在继承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的解释,重农学派还不能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在重农学派那里,自然秩序是一种体现神的意志的理想秩序。即这个“秩序”先是由上帝创造的,然后才独立地发展。例如,魁奈认为,自然秩序是上帝为了人类和谐一致和普遍幸福而安排的,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奈穆尔在解释自然秩序时,就认为自然秩序只是上帝自己给予宇宙的物理构造。利维埃也把自然秩序看作是上帝为了人类幸福而安排的秩序。既然“自然秩序”是上帝安排的,因而具有客观性和永恒性,(因为神的存在是客观的和永恒的)重农学派把与“自然秩序”相对立的称为“人为秩序”,他们认为,“人为秩序”是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而变动的人类社会实际存在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各种经济政治制度和法令规章,人类如果认识了自然秩序,并使“人为秩序”积极适应“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社会就陷入疾病状态。这时,就要强而有力的人物出现,使社会恢复到自然秩序。这种强而有力的人物是“开明君主”,他是社会的教师和医生,最能体现自然秩序。当社会处于健康时特别推崇中国的专制制度。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表明,他们已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这一观念仍未摆脱封建迷信的束缚,仍然披着宗教的外衣。特别是封建君主专制联系在一起。

2、重农思想。

重农,是法国政治经济学的传统。重农学派继承了和发展了两人,孟克利钦、布阿吉尔贝尔的重农思想。把农业看作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把农业看作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出,法国经济才能繁荣。

3、封建主义外观

重农学派的理论本质上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他们的观点却带有封建主义的外壳,重农学派成员始终认为自己是站在封建贵族利益的。所以,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封建主义的外观就构成了重农主义的体系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封建贵族阶级能接受他们的理论,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启蒙思想家则反对他们的理论。也正是这一特征,使得重农学派维护封建制度的愿望,达到否定封建社会、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因为在重农学派所描绘的社会里,农业是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直接的土地耕作者是工资劳动者,在农业生产领域,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并把这种剩余价值的生产当作永恒的自然规律来表达。所以,马克思指出,这个学说体系“实质上是宣告在封建废墟上建立资产阶级生产制度的体系。”(全26/28)又说,“实际上,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全24/399)

重农学派的这一特点是与当时法国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当时法国还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成熟他们以为代替封建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只不过是封建制度的改良。另一方面,他们仍没有彻底摆脱封建贵族的立场。这就使他们的学说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的外观。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一、生平、著作和研究方法

1、魁奈(F·Quesnay,16941——1774)出生于巴黎近龙活虎郊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

丧父,兄弟姊妹又多(他在13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10)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是靠自学成才的。求知欲很强,有时看一本书,步行到巴黎,往返几十公里,从16岁开始,跟随一外科医生当学徒,后在巴黎边工作边在大学学医,24岁时,已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外科医生。1730年发表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的常秘书,并移居巴黎。1749年,魁奈55岁时,被任命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一名宠妃的侍医,住进凡尔赛宫。1752年,因治愈皇太子的病有功,又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侍医。并被国王封为贵族。

魁奈在被封为贵族以后不久,即在1753——1756年间,便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了。这时他已经60岁了。为什么在这时候又去研究经济问题呢?有两点原因:一是魁奈移居凡尔赛宫后,经常和当时思想界的名流聚会,这些思想家主要有狄德罗、爱尔维修、孔狄亚克,经济学家有老米拉波、奈穆尔、里维埃、杜尔哥。英国的亚当·斯密在欧洲大陆旅行时,也曾和魁奈会晤、交谈过。通过这些接触,魁奈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和约翰·罗的信用货币制度,造成的法国经济凋弊,财政危机,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状况。因而经济问题自然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这个身为贵族的宫廷医生,也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了。

2、著作:魁奈的主要经济著作有《租地农场主论》(1756)、《谷物论》(1757)、《经济表》

(1758)、《农业国经济管理的一原则》(1758)、《人口论》(1759年)、《中国的专制制度》

(1767)。

3、方法自然秩序是魁奈及其学派的社会观和方法论。

二、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石,他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理论、再生产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1、什么是“纯产品”

由于魁奈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所以纯产品就是农业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扣除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的剩余产品。可见,魁奈所说的纯产品,实际上就是农业剩余价值(即C+V+M中的M部分,只不过是以使用价值或实物形态表现罢了)。

2、纯产品为什么只能由农业生产领域提供?

魁奈认为,农业是劳动者在土地上进行劳动,土地的自然力参加生产但不需任何报酬,这样,由于土地的恩赐,农业劳动的产品在补偿生产费用之后还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纯产品”。其他部门由于没有自然力参加工作,不能使财富增殖,所以不能提供“纯产品”。既然“纯产品”是土地赐予的产物,它理应以地租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在“纯产品”的基础上,他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他称为结果的劳动和不结果的劳动。他认为,只有提供纯产品的劳动是结果的劳动,不提供纯产品的劳动是不结果的劳动。因此,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3、资本主义大农业是生产“纯产品”的最好方式。

魁奈虽然把“纯产品”看作是土地的自然赐予,但是,他在对农耕技术所作的分析中,却又把“纯产品”和农业上投放的资本的有无和大小相联系,这实际上又背离了前面的这个论断。魁奈考察了农业的三种经营方式:(1)只使用人力的自耕农经营;(2)使用牛耕技术的封建租佃制经营;(3)使用马耕技术的资本主义租地大农场经营。他认为,这三种经营方式由于资本不同,耕作技术不一,从而产量和纯产品也不相同。第一方式没有资本投资,技

术落后,产量最低,不能提供纯产品;第二种方式投资不多,技术较差,仅能提供较少的纯产品;只有第三种方式投资最多,技术先进,能提供最多的纯产品。

4、对“纯产品”学说的评价:

纯产品学说的科学意义在于指出了剩余价值来源于生产领域,并且把纯产品的生产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这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缺陷:一是认为农业是唯一提供纯产品的部门,这是片面的、错误的;二是把纯产品看作是土地的自然赐予,也是错误的。

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以纯产品为基础,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三个阶级。(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够生产纯产品的阶级。其中既包括租地农场主(即农业资本家),又包括农业工人;(2)土地所有者阶级。即以地租或赋税形式从生产者阶级那里获得纯产品的阶级。其中包括地主、国王、官吏和教会僧侣;(3)不生产阶级,魁奈称之为“不结果实的阶级”(sterile class)。这部分人既不生产纯产品,也不占有纯产品。其中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商业中的工人。

四、资本理论:

1、把资本称为“预付”(Advance),他以纯产品为依据,把资本分为生产资本和非生产资本,因此,只有农业资本者是生产资本。

2、他根据生产资本在纯产品生产过程中循环和周转方式的不同,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原预付”(Original advence)和“年预付”(Annual advence)。见教材P129-130

年预付:每年都要预付的费用,其价值一次性转移,如种籽、肥料以及雇佣劳动者的工资等。

原预付:在农业生产上几年才垫支出去一次的那部分预付,而其价值是逐年转移的,包括大农具,牲蓄和建筑物等。

3、评价:

魁奈在经济学史上是第一次区分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经济学家。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师生活动设计】

采用启发式教学,讲到魁奈成长经历时进行人格培养教育,让学生思考个人的人生设计以及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讲到魁奈纯产品理论时让学生联系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比较魁奈与配第成长经历的相同点:出身贫困、自学成才、都是名医、结识权贵、封为贵族。理论上都接近剩余价值理论的实质。

【讲课提纲与板书】

参见多媒体课件

【布置作业】

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五、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经济表》

(一)《经济表》的含义

《经济表》最突出反映了魁奈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也是魁奈的全部经济学说的总结、运用,他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把社会经济生活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并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过程,提出认识和掌握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增长的规律及途径的任务。

(二)假设前提

(1)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普遍化,没有小农经济。

(2)生产阶级除支付地租外,不再担任何赋税。

(3)等价交换,价格固定不变。

(4)社会总产品流通只在三个阶级间进行。(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5)只限于国内流通,不考虑对外贸易。

(三)交换前的状况

1、生产阶级投入原预付100亿,每年周转10亿,年预付20亿,产出价值50亿农

产品。(价值构成:“原预付利息”10亿,年预付20亿,纯产品20亿。)

2、不生产阶级预付额为10亿,生产出20亿工业品。

3、土地所有者拥有20亿货币,是在流通前以货币地租形式从生产阶级那里获得的。

(四)交换的过程分析:五步

1、土地所有者用20亿货币的一半,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

2、不生产阶级用10亿向生产阶级购买原料。

3、土地所有者用另外10亿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消费。

4、不生产阶级用向土地所有者阶级售货所得的10亿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

5、生产阶级售卖农产品获得30亿,其中20亿作为地租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余下的

10亿向不生产阶级购买生产工具。

(五)评价:

贡献:

(1)为社会资本再生产条件进行抽象分析所假定的若干前提表现了他在分析方法上的独创。

(2)从《经济表》分析的起点看,它很得当的,以前一年的收获为生产周期的起点,表明他以正确分析再生产基础。

(3)全面概括了社会资本再生产所包括的内容。

缺陷:

(1)没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片面的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看成是剩余价值的唯一形式。

(2)没有正确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而是把其划分为工业和农业。

(3)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把工业投资视为非生产资本,又产生了一系列错误。

图示说明:

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级每年收入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20亿里弗尔20亿里弗尔

五、魁奈的经济自由主义(特色)

1、从自然权利中引申出经济自由,把它建立在公私利益一致的基础上。

2、魁奈的经济自由主义具有鲜明的重农主义特点。

3、主张通过政府作用来贯彻经济自由主义。

4、经济自由主义具有很大不彻底性。

(1)谷物贸易中注重输出。

(2)把经济自由主义与封建君主专制联系,有神授特征。

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

一、生产和著作:

杜尔哥(Turgot,1727--1781)是重农主义的重要代表。出身贵族家庭,在巴黎接受神学教育并获神学学士学位,后进修道院当院士、名誉副院长。后来放弃神学职位,从事政治活动。历任代理检察长、巴黎议会议员、法院裁判长、省长、海军大臣、财政大臣。在出任财政大臣期间,因积极推行重农主义纲领和政策,触犯了贵族和教会的利益,被迫辞职。下台后,致力于科学研究,代表作是《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766)。

马克思指出:在杜尔哥那里,“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最高峰”。

1、对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

社会阶级包括:生产阶级(农业)和薪资阶级(工业)。而生产阶级又包括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土地耕种者阶级。土地耕种者阶级又包括: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阶级。而薪资阶级又包括:工业资本家阶级和工业劳动者阶级。

2、对纯产品理论的发展:

魁奈认为“纯产品”是自然对土地的赐予,但杜尔哥则强调这一“赐予”并不是自然力对土地所有者的“赐予”,而是对土地耕种者的“赐予”。因为“土地离开了劳动,便不能生产任何东西。”在这里,杜尔哥事实上已把“纯产品”归结为农业剩余劳动。

3、对资本理论的发展:

以“资本”用语代替“预付”,而且具体分析了资本的各种用途及其收入的性质。资本买田产取得地租,用作工业垫支获工业利润,用作农业企业垫支得农业利润。

第四节重农学派的政策主张及重农学派的中国渊源

一、重农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1、积极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既然只有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因而极力主张大力发展农业,吸收更多的资本到农业方面来。当然,他们这里所说的农业是资本主义大农业。所以,他们实际上是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2、实行单一税的财政政策。

他们认为,既然地租是唯一的剩余价值,所以国家的一切税收归要到底都是由地租来扣除的,因此,必须整顿现行多项税制,改行单一税,即只征收单一的、直接的地租税。他反对向租地农场主征税,因为租地农场主的收入是用补偿所消极资本,如果对此征税,这样就会破环一同财富的源泉。这种赋税政策实际上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

3、提倡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重农学派从自然秩序观念出发,认为整个社会的自然秩序的维持要靠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因为自由放任能使人为秩序同自然秩序一致,达到以最小耗费获得最大收益的效果,这是增加社财富和私人财富的重要条件(魁奈的这个观点对后来的斯密提出系统的经济自由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认为,无论是农业还是工商业,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外贸易,都必须实行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他们认为工商业虽是不生产的,但是它的正常活动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对于地主阶级和生产阶级都是不利的。不生产阶级越是自由,他们之间的竞争越是激烈,其他两个阶级所启动的W的价格就越低廉。因此,他们反对国家保护关税政策,反对限制自由贸易,排除工业中的一切干预和垄断。甚至国家对工业的课税,按照单一税的政策,也应免除。

对于当时遭到限制的农业来说,特别需要自由,为了挽救法国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就实行一种有利于农业的自由贸易政策废除一切对于农产品贸易的限制,使农产品有较高的价格,使农业的收益超过工业,促使社会上向农业转移,使资本主义大农场逐渐增多,社会财富(纯产品)迅速增长。在这个基础上,工商业及整个法国经济就会繁荣起来。

重农学派虽然极力主张自由贸易,但是对于谷物贸易,他们总是强调自由输出的好处,对于谷物的输入却主张只有荒年才是允许的。可见,他们的自由主义的主张也是不彻底的。

二、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十七、十八世纪,在中国与欧洲尤其是法国之间,曾经有过一段以西方效法中国为特征的文化交流历史。中国经济思想最早在欧洲传播要推马波罗(13世纪),后来传播中断。直到明末清初,西方的传教士入华,开始翻译中国文献,将《尚书》、《诗经》、《礼记》等译为法文,并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介绍到法国。这个时候,法国正值路易十四、十五统治时期,中国清朝正是康乾盛世,两国官方开始往来,并互赠礼物,通过传教士了解对方情况。所以,当时法国朝野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作为宫廷医生的魁奈,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兴趣,并从传教士翻译的典籍中了解了中国的思想成果。魁奈崇尚中国的哲学和经济思想,推崇论语为圣经,魁奈本人也被称为“欧洲的孔夫子”。重农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杜尔哥的代表作《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就是专门为两位中国留法青年所提的问题撰写的。可见,中国的文化思想对重农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重农学派的经济学说中,可以更明显地看出这一点。

第一,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观念就受中国古代的天道论和天命哲学的影响。农学派自然秩序就是企图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或普遍法则,这种思想虽然在西方有悠久的传统,但中国古代的“天地之道”、“天行有常”、“天理”、“万物之理”一类的观点,同样包含着自然规律或普遍法则的思想。重农学派吸收了这种思想,并认为“中国的统治制度是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上”的。

重农学派将自然秩序归结于神的创造物,他们也从中国古代典籍里所谓“天”、“上帝”等词语中找到了给自然秩序以神学解释的论据。他们主张法国统治者应效法中国皇帝“顺乎天意”。魁奈认为,中华帝国的君主正是遵循了“自然秩序”才得以疆土辽阔,国祚皇皇,繁荣不息。中国皇帝依靠知识分子遍设学校宣传符合“自然秩序”的法律。除中国以外所有的国家都没有重视,这种作为统治基础的设施。中国政府实施了监察制度,反对官吏滥用职权。同时,中国皇帝节国爱民,反对向个人、向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滥征捐税。他还赞成中国政府酷爱和平,不侵犯别的国家,历史上虽遭数次入侵、奴役和分裂,但由于它本质上的稳定,才经久不衰。任何国家若以中国为榜样,尊重“自然秩序”。

第二,作为重农学派重要特征的重农思想,更是与中国的重农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重农学派赞扬中国的重农思想,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农业典范,并以中国历代皇帝重视农业的例证来与不重视农业的法国统治者相对比。

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财富的大量论述,与重农学派的纯产品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农伤则国贫”、“本富为上”,以及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的部门的论述,在来华教士非常活跃的时代,不能不对魁奈的“纯产品”学说产生影响。重农学派的重要成员米拉波甚至声称“纯产品的发现应归功于可尊敬的欧洲孔子,”另一位同时代的人也曾对魁奈说:你所宣传的学说,即以农业为唯一来源,本来是苏格拉底、伏羲、尧舜和孔子早已创立的学说。这无异于宣布中国古人的重农思想是重农学派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三,重农学派的自由放任思想深受中国古代的“无为而活”论的影响。重农学派的自由放任思想所包含的各种含义,无能从中国先秦以来的自利观、“善者因之”、“顺天之道”、“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传统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资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重农学派倡导自由放任,是以中国的“开明”君主专制作为理想模式,因他们认为中国的专制制度是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的,因而可以实行一种放任的为政原则。因此,在重农学派那里,自由放任与开明专制并行不悖,这与文艺复兴后提倡自由总是反对专制的传统是相违背的,但正因为如此,更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思想对重农学派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可参考:

(“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谈敏载《经济研究》1990年第6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第三节和第四节作为课外读物,让学生课下自学,开阔视野。

【师生活动设计】

采用启发式教学,讲到魁奈经济表时,让学生联系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讲课提纲与板书】

参见多媒体课件

【布置作业】

1、《经济表》述评。

2、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经济学说史 课程大纲

【课程功能】 本课程在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中为经济学学科基础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同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课程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经济学专业学科基础课 主要内容:以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学的历史,探寻经济学说 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按时间顺序考察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本课程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在国内首先设置,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鲁友章、李宗正教授为主编,编撰了国内第一本《经济学说史》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该教材1979年经修订再版,为国内最早的权威经济学说史教材。为适应经济学说史教学需要,1992年出版陈孟熙主编的《经济学说史教程》,将经济学说史考察范围的下限从19世纪末的马歇尔经济学说后延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说。该教材2003年又出版了修订后的第二版。2003年由姚开建主编出版了新的《经济学说史》,在原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陈孟熙主编《经济学说史教程》基础上,将20世纪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全部列入经济学说史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本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把握讲授内容的详略程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注意介绍和分析各历史时期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各经济学流派和理论之间的联系,突出说明主要经济学范畴或概念的演变,以帮助学生在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记住一些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探索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本课程在教师课堂讲授之外,还辅以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言等教学形式。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不拘形式、随时提问,进行灵活的师生对话,并根据学生的问题,相应增加讲授内容,特别是增加与现时经济学理论特点讨论有关的内容。 本课程也向学生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与阅读书目,并介绍阅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教学大纲】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

重商主义:一方面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性商业的兴起,另一方面在英国为首的西欧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期出现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的总称。 萨伊“三分法”:最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为了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的构建尊定了基础。 “戈森第二定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知道最后达到饱和状态;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通过自身的改进或影响外部世界就有可能增加他的总享乐。就是说可以增加新的享乐的途径。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现有商品量中那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加量或次一可能加量的效用程度。随着一个人拥有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最后效用程度是逐渐减少的。价值的大小就是取决于最后效用程度的大小,即边际效用的大小。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影响甚大。 代用原则:生产者的知识和经营能力所及,他们在每一场合下都会选择最适合的生产要素,使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一般都小于可以用来替代它们的任何其他一组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 菜单成本: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和费用.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觉不快和麻烦等。 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1)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2)对生产的态度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忽视生产。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生产→重工主义。(3)对货币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把货币看做贮藏手段,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财富。晚期重商主义:开始把货币看做货币资本以及在运动中自我增值的手段,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以带来更多的货币。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⑴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只有农业才会创造财富。坚决反对重商主义。⑵把“自然秩序”的学说作为整个学说的基础。他们认为凡是符合自然秩序的社会都会健康发展,反之,违反自然秩序社会就会处于病态。⑶他们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封建外观,重农学派的学说虽然在本质上看是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但从表面上看却有着一块封建招牌,他们把自己说成是封建阶级的代言人,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的身上。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作为商品,也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有它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2)工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3)给劳动者高工资。主张“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

(财务知识)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章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首先了解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和熟悉魁奈的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1学时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3学时 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课下阅读)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魁奈的经济学说。难点是对魁奈的《经济表》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了解魁奈成为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懂得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兴趣。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决定了其封建主义外观的特征。联系中国经济学在转轨时期出现的不同派别,认清不同派别的外表和实质。了解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课外阅读《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译本)。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思考题】 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经济表》;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3、《经济表》述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已有的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剥削(主 要对农民)更加残酷。 2、政治方面:正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的矛盾) 3、思想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自然秩序思想对重农学派产

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哲学基础。 4、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仍统治着法国。 布法王路易二四死后,法国财政经济濒临危机的情况下。法王路易十五接受毛遂自荐的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的建议:即通过信用扩张,发行纸币来挽救法国政经济危机。并任命罗为财政大臣。1715年,约翰·罗就任法国财政大臣,并开办银行,发行纸币代替硬币,用纸币涛偿债务。结果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财政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约翰·罗也被解职逃出法国)。这时,经济问题成了法国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思想界讨论的中心。正如伏尔泰所说:“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而终于谈论面包问题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包括60岁的宫廷御医魁奈在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法国的经济问题,以魁奈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重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并组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和学术团体。重农学派就是这样诞生的。 二、重农学派的主要成员: 除首领魁奈(F·Quesnay,1694-1774)外,还有 维多·米拉波即老米拉波(V·R·Mirabeau 1715-1789),(从1767-1776年,重农学派成员每周在他家里集会讨论学术问题。) 利维埃(Riviere,1720-1793) 奈穆尔(D·Nemours,1739-1817)“重农主义”一词(Physiocracy)就是他在编辑出版魁奈的著作时以此作为书名的。 波多僧正(Baudeau,1730-1792) 小米拉波(H·G·Mirabeau,1749-1791) 杜尔哥(Turgot,1727-1781)。虽不承认自己是重农学派成员,且从来没参加他们活动,但他的观点和魁奈一脉相通,并进一步发展了魁奈的经济学说。马克思说,重农主义在杜尔哥发展到了顶峰。 在经济学说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学派象重农学派那样,其观点较为一致,他们不仅在学说上而且在私人关系上结成一体,共同拥戴一个学术领袖,许多文章都经学派成员传阅和讨论后发表,并办有学术刊物《公民评论》。 由于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把重学派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主义主生于法国,但是它的影响则不仅仅限于法国。它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1、“自然秩序”观 在重农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当时,重农学派的成员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经济理论就是以“自然秩序”来标榜的。利维埃所以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政治社会天然固有的秩序》。奈穆尔在整理编辑魁奈的著作,将其编成《重农主义,即人类最好统治的自然构成》一书。“重农主义(physiocracy)”一词被首次提出。这里必须指出,重农主义的法语原文为“physiocratc”英文单词为physiocracy,系由希腊文的“自然”和“统治”、“支配”两词合成,意指自然的统治。后来亚当·斯密把魁奈的理论体系视为不同于重商主义的“重农体系”或“重农”主义。因此,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就将physiocrate一词直接译成“重农学派”或“重农主义”。由此可见,尽管以魁奈为首的学术团体非常重视农业,但是,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是“自然秩序”思想而非重农思想,它贯穿于重农主义的全部理论之中。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对封建专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

西方经济学说史

西斯蒙第(Sismondi,1773—1842),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也是经济浪漫主义的创始人。代表性经济著作为181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斯蒙第是经济学说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他毕生著述甚多,除历史著作和本书外,其余经济学著作主要有:《托斯卡那的农业》(1801年)、《商业财富或政治经济学原理在商业立法上的应用》(1803年,以下简称《论商业财富》、还有《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1819年,以下简称《新原理》)。 西斯蒙第的《新原理》已为我国经济学界所熟悉。其《政治经济学研究》(1838年,以下简称《研究》则鲜为人知,因为:一方面,《研究》在经济思想方面和《新原理》基本相同。非专门研究西斯蒙第的人,一般没有必要涉及它;另一方面,该书以前没有中译本,从而限制了读者的范围。不过,《研究》毕竟是西斯蒙第后期主要的经济著作之一,其内容又是《新原理》一书的补充和发展。 西斯蒙蒂处于欧洲国家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期,他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观点出发,在肯定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的基础上,补充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理论,增加了四条原则: 第一、一切税收应该以税收作为课税对象,不应以资本作为课税对象,对资本课税就是毁灭用于维持个人和国家生存的财富。 第二、不应该以每年的总产品作为课税标准,因为总产品中除了年收之外,还包括全部流动资本。 第三、不能对纳税人维持生活所必需的那部分收入课税。 第四、决不可以因为征税而使应纳税的财富逃到国外。 西斯蒙蒂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税收的,认为如果对资本课税,国家就会很快地陷于贫困、破产,甚至灭亡。此外,为了适应资本积累的要求,他着力倡导轻税的原则。他的第三、第四条原则,补充了亚当?斯密在经济方面的空白,是一种新的贡献。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概述 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代”。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奴隶主思想家努力寻找维护和巩固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主国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阐述了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 《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经济思想:经济是关于家庭财产管理的学问,经济=家庭+法律; 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财富,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十分重视农业问题,鄙视手工业和商业; 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最先论述了社会分工和市场的关系,认识到分工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 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著作:《理想国》(提出了一个力图实现奴隶主贵族政治的理想方案)、《法律论》 “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 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 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经济思想:分工思想:分析了分工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工的原则——正义原则。按照天赋本性分工; 财富思想:把财富分成三等:第一等精神财富,知识、克制能力以及其他德性;第二等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第三等一般的物质财富; 公有财产思想: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家庭,实现共产共妻共子,过集体生活,是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货币和利息思想:从分工出发,认为交换、商业、货币的产生与分工有因果关系,也是自然的。意识到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著作:《政治论》、《伦理学》“古代的黑格尔”,自成“逍遥学派” 经济思想:“自然”的经济伦理思想: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品就是自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财富是达到幸福目的的物质手段的集合;经济是自然的手段,其目的是满足消费,经济手段包括生产和交换;认为,交换是由物物交换开始,再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零售业,最后又过渡到以赚取货币为目的交换,即大商业;为财产私有的辩护; 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国家是从家庭联合发展起来的,从家庭管理开始阐述其经济思想; 生财之道家务管理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 “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要点

09级《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型及复习要点 一、题型: 单项选择题(4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论述题(在两题中任选1题,10分) 二、名词解释的答题要求: 1、基本概念(定义); 2、简要内容陈述(代表人物); 3、基本评价。 三、简答题:答出基本内容的核心要点,不必详细解释,但内容要完整。 四、论述题:既要阐述其基本内容,又要略作评论分析。答题一般不少于300字 各章的复习要点: 第三章重商主义 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 2、晚期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的主要代表人物。 3、柯尔培尔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4、主要名词: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贸易平衡论 第四章配第的经济学说 1、威廉·配第的主要经济理论: 包括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论等。 第五章布阿吉尔贝尔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布阿吉尔布尔与坎蒂隆 2、重农学派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3、自然秩序学说及其在重农学派理论中的作用。 4、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 5、主要名词:重农学派、自然秩序、年预付、原预付、纯产品 第六章斯密的经济学说 1、为什么说斯密经济理论思想的核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2、斯密的价值学说的理论贡献及其庸俗观点。 3、主要名词:《国富论》、三大阶级与三种收入、“看不见的手” 第七章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1、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贡献及其缺陷。

2、李嘉图的分配论的主要观点,及他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见解的重要意义。 3、主要名词:比较利益说 第八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1、西斯蒙第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2、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论观点。 3、主要名词: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第九章马尔萨斯和萨伊的经济学说 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及其错误。 2、马尔萨斯价值论和危机论的基本观点。 3、萨伊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4、“萨伊定律”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5、主要名词:三分法、三位一体公式、萨伊定律 第十章西尼尔、巴斯夏和穆勒 1、西尼尔“忍欲说”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巴斯夏“经济和谐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3、约翰·穆勒关于商品的分类和各类商品的价值决定。 4、穆勒提出“两分法”的理论依据——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 5、主要名词:服务价值论、经济和谐论、忍欲说、“并连生产” 第十一章李斯特和德国历史学派 1、李斯特的主要经济学观点。 2、简评李斯特的经济理论 3、罗雪尔的历史主义观点。 4、德国旧历史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 5、主要名词:历史学派。 第十二章边际主义的兴起 1、边际效用理论的先驱及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3、主要名词:戈森定律、边际效用学派、数理经济学派 第十三章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说史大题

经济学说史 第一章 1.什么是重商主义?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重商主义是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学说和政策体系。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基本观点:(1)把金银货币看作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财富。拼命的追求金银货币。(2)认为财富的源泉在流通领域,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源(3)利润的产生是贱卖贱卖的结果。(4)商品生产只是贸易的先决条件,工业为商业服务。(5)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6)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多卖少买。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哪些异同? 答:(1)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多卖少买,重点强调少买。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多卖少买,重点强调多卖,主张在出口大于进口的前提下,容许大量的购买外国的商品,反对限制金银出口的法令。 (2)早期重商主义可以说在于控制货币运动,狂热要求积累货币。晚期重商主义可以说是控制商品运动,使出口多于进口,在贸易顺差中赚取更多的货币。 (3)早期重商主义是守财奴。晚期重商主义有资本家的眼光。 (4)早期重商主义称之为重金主义,在对增加财富的见解上又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称之为重工主义,又叫做“贸易差额论。” (5)早期重商主义,重视农民利益。晚期重商主义为了促进工商业发展,争夺国际市场,在国内采取了损害农民利益的政策。 3.重商主义的特点? 答:(1)重商主义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深受欧洲文艺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标准,而不是以神为标准。 (2)重商主义者从人文思想出发,主张用人的观点,用商人的观点研究一切事物。寻找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但他们没有深入经济生活的内部,只是从商业资本运动的流通过程的表面现象出发。 第二章 1.配第在价值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和缺陷是什么?(论述配第的价值理论实际上是指商品的价值)论述题 答:贡献:配第第一个提出价值来源于劳动的思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1)配第在《赋税论》一书中,区别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指出“自然价值的高低,决定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的人口的多少。”实际上配第已经看到自然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时消耗的劳动决定的。 (2)配第认识到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他认识到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作用,对降低商品价值有重要的影响。 (4)他看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在价值形式上的不同作用。他认为,有技术的人比没有技术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创造的价值多。 缺陷:(1)他没有把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三者区分开来。而是混

经济学说史章节课后答案及名词解释

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1、西尼尔的价值论 西尼尔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效用、供给有限性和可转移性三个因素构成。效用是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的能力。一种物品随供应量增加,效用越来越小。价值生产三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供给是有限的。劳动者的劳动是对快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是资本家欲望的节制,个人消费的牺牲价值就由这两种牺牲生产出来。他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 2、节制论 西尼尔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节制论。节制是指资本家牺牲了目前的享受,把可以自由使用的那一部分资本,不是用于非生产性的使用,或者是宁愿有计划地从事收益在于将来,而不是在于当前的生产。因此,西尼尔认为,“所谓生产成本,我们说的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商品价值就是由这种生产成本决定的,它包括劳动得到工资,节制带来利润。 3、约翰·穆勒的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 约翰·穆勒认为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他说:“财富生产的法则和条件具有自然真理的性质。它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论人类生产什么,都必须按照外界物品构成人类身心结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的方式和条件来生产。”“财富的分配要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决定这种分配的规则是依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见和感情而形成的。这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家内是很不相同的。” 4、工资基金论 约翰·穆勒认为短期的工资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也就是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取决于维持雇佣劳动生活的资本的数量,即工资基金和要求就业的劳动

者人数的比例。最低工资的规定,不能超过平均工资水平。由于工资基金的数量是一定的,因而总会有一部分失业工人存在。除了增加用于雇佣劳动的总基金数量以外,工资率是不能上升的。 5、凯里的再生产费用价值论 凯里认为,在一切发展的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良,降低了再生产的费用。再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费用的减少,已经不可能交换到比再生产时所需费用更多的价值量。因此,生产费用不再是价值的标准,而价值则是由再生产费用决定的。再生产费用包括人类在控制自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等生产资料,以及耗费的劳动。因此,再生产费用也就是由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组成。 6、巴师夏的服务价值论 巴师夏认为,“价值就是两项交换的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世界上第一次有价值观念这样一种情况:某人对他兄弟说:‘你替我做这事,我帮你做那事’。他们两人都同意了,因为这时人们第一次可以说:两项交换的劳务价值相等。” 课后答案 1、简评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西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所依据的一般事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命题: (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 (2)限制世界上的人口的原因,不是由于精神上或物质上的缺陷,就是出于人们按照不同风俗习惯的要求,担心财富可能会不足以适应他们需要的顾虑。 (3)劳动的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继续生产的工具,可以无限地增加。 (4)假定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所使用的增益劳动,一般会产生比例递减的报酬。 在西尼尔看来,上述四个基本命题中,第一个命题是意识的问题。它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万有引力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一样。其他三个基本命题,则是观测的问题,是对第一个基本命题的注解。西尼尔对政治经济学四个基本原则的提出和论述只不过是旧的功利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萨伊经济学说的继续和发展。但是,其中关于生产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适销对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增加财富生产,集中劳动和其他生产手段的力量,促进生产的发

经济学说史重点资料(DOC)

经济学说史重点资料(DOC)

第一章 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著述:《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经济思想: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商业存在有必要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1、著述:《理想国》和《法律论》 2、柏拉图以分工学说为基础论述了理想国家。认为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产业思想: 柏拉图提出农业应成为理想国的基础。商业是必要的。商品交换中必须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经济思想 1、著述:《政治论》和《伦理学》 2、思想 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他还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

矛盾。 评价:阿奎那也被称为中世纪“神学的泰 斗”。 2、.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阿奎那接受了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阿奎那的价值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 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其学说的折衷主义特点。 六、恩格斯根据异教的阶级内容,把异教分为城市市民异教(温和派)和农民平民异教(激进派)。 1、城市市民异教:主要代表在意大利和德国是阿尔诺德,在英国是约翰·威克利夫,在捷克是胡斯。 2、农民平民异教:代表人物在英国有博尔、在捷克有杰士卡、在德国有闵采尔。 3、.尼科尔·奥雷斯姆:著作:《论货币的最初发明》,这本书被认为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系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综合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综合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1、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配第 B、休谟 C、康潜龙 D、孟德维尔 2、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是() A、休谟 B、布阿吉尔贝尔 C、配第 D、斯密 3、奠定了康潜龙作为古典经济学先驱者地位的著作是() A、《商业性质概论》 B、《赋税论》 C、《经济表》 D、《谷物论》 4、法国重农主义先驱者中最著名的是() A、布阿吉尔贝尔 B、斯密 C、魁奈 D、李嘉图 5、马克思称()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A、李嘉图 B、斯密 C、西尼尔 D、穆勒 6、以人口论极负盛名的经济学家是() A、西斯蒙第 B、布雷 C、马尔萨斯 D、斯密 7、较为全面攻击李嘉图的价值学说和利润学说的人是() A、贝利 B、托伦斯 C、穆勒 D、麦克库洛赫 8、19世纪30—40年代公认的经济自由主义大师是() A、贝利 B、托伦斯 C、穆勒 D、麦克库洛赫 9、被称之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的是() A、西尼尔 B、穆勒 C、斯密 D、贝利 10、第一个和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决裂的经济学家是() A、西斯蒙第 B、穆勒 C、西尼尔 D、李斯特 11、持有消费不足是导致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经济学家是() A、西斯蒙第 B、穆勒 C、西尼尔 D、李斯特 12、克拉克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理论 A、分配 B、消费 C、生产 D、资本 13、克拉克认为,全部经济学分析研究的基础和中心,就是() A、动态经济学 B、静态经济学 C、边际效应论 D、商品消费 14、提出了“时差利息论”的经济学家是() A、庞巴威克 B、克拉克 C、魁奈 D、威克赛尔 15、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方面最大的代表是() A、克拉克 B、维赛尔 C、庞巴威克 D、威克赛尔 16、提出“归算论”的经济学家是() A、克拉克 B、维赛尔 C、庞巴威克 D、威克赛尔 17、奠定了杰文斯在经济思想史上和边际效用学派的历史地位的著作是() A、《政治经济学理论》 B、《纯粹经济学要义》 C、《财富的分配》 D、《社会经济理论》 18、第一位把数学方法运用到经济学分析中的经济学家是() A、古诺 B、戈森 C、杜能 D、孟德维尔 19、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是() A、古诺 B、戈森 C、杜能 D、门格尔 20、

最新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说史》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

第十一章19世纪30-60年代的经济学说 一、填空题 1、西尼尔最著名的理论是——,以此解释资本收入的合理性。 2、西尼尔认为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是——、——、—— 3、约翰穆勒深深同情劳动人民,被称为资产阶级的“———” 4、穆勒的最重要代表作是《——————》 5、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实质是——的延续。 6、凯里在外贸问题上主张———— 7、巴师夏的价值理论被称为“————” 8、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最浅薄也是最成功的代表是——— 9、凯里反对的对象是——,巴师夏反对的对象是—— 10、庸俗经济学主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理论。 二、名词解释 1、节欲论 2、服务价值论 3、约翰·穆勒 三、问答题: 1、凯里和巴师夏的学说有何异同点? 2、叙述并评价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命题。 四、辨析题 1、约翰穆勒和巴师夏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者。 2、西尼尔的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3、凯里和李嘉图对地租现象分析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

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节欲论” 2、效用;供给有定限;可转移性 3、人道主义者 4、政治经济学原理 5、萨伊定律 6、关税保护 7、服务价值论 8、巴师夏 9、李嘉图学说;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0、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 二、名词解释 1、节欲论:由英国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西尼尔提出,是指人们节制欲望,即主动放弃现阶段的收益,以期得到未来更多收益的行为。 2、服务价值论:由法国学者巴师夏提出,认为人类社会是交换的社会,价值产生自交换过程中人与人彼此提供的服务,即获得他人提供的直接的享受或可以由此免除的痛苦。 3、约翰穆勒:19世纪中叶英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接受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试图调和相互矛盾的各阶级,其经济理论体系是折衷主义的。 三、问答题 1、相同点: (1)两者都以反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作为自己理论的对立面 (2)两人都炮制了“阶级和谐论” 不同点 (1)凯里的理论主要是反英国的李嘉图主义,巴师夏主要是反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主义在对外贸易上,凯里强调关税保护,巴师夏主张自由贸易 2、内容: ①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 ②人口受到限制的原因。人口只受财富不足的限制。 ③工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规律。 ④农业报酬递减规律。 评价: 西尼尔的四个基本原则是对马尔萨斯和萨伊学说的继续和发展,体现了功利主义思想。但他提出的生产应从实际出发、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集中力量促进生产等观点是有价值的。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 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 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 4,公平价格: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 相符的价格。 三.问答题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答:(1)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之中。 (2)《经济论》中,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物第三章 讲义

c 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考生应掌握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了解各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课程内容 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 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基本因素包括: (1)政策主体。是指政策行为者,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即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3)政策目标。即贸易政策行为的目的。 (4)政策内容。即贸易政策所涵盖的方面和内容。 (5)政策手段。即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 从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来看,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有两种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一国在对外贸易领域未采取或很少采取措施对贸易活动加以干预的政策。 2.保护贸易政策:一国在对外贸易领域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贸易活动加以干预的政策。 第二节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理论 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1.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由于商品交换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全社会各阶层所追求的东西,成为财富的代表形态。当时,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流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商业成为人们意念中利润和财富的源泉。因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而与生产过程无关的重商主义便产生了。 2.主要论点 (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财富。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是不输入,只有这样,一国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同时为保留货币,禁止货币出口。

经济学说史论文

课程论文 题目:从经济增长理论看我国经济的发展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经济学 班级学号: 12091141 学生姓名:谭祖平 二O一四年十二月

从经济增长理论看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经济增长理论从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直到现在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关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大重要目标,社会公众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繁荣和国民福利提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解决其他经济疾病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经济迅速、稳定、持续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立足薄弱的经济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把经济增长与实际发展要求相结合,用新的发展模式去追求新的增长点,从而到达经济增长的目的。【关键字】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发展分析 【引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可以理解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而经济增长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也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索洛等人建立的新增长理论,索洛(RobertSolow)的《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和TrevorSwan的《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奠定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一直也是我国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怎样改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的压力迫在眉睫。 【背景】纵观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整体上看,似乎正如大多数人看到的繁华和景气,但是以我个人观点,中国经济应该是莲花发展形式,根基不足,也可以叫做先天畸形,后天畸形来形容,一方面,中国资本的积累过程不充分,资本主义发展不完全,为现代经济买下了祸根,另外,中国政府为了政绩,加大了经济的催化,是增长率这一数据显现了虚化。从2014年前三季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情况分析,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渐趋明显。经济运行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旧矛盾与新问题交织,部分经济运行风险显现。经济增长的任务依然相当繁重和艰巨。纵观世界经济、贸易亟待度过深度调整期、短期内下行风险持续上升,如何应对,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正文】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在古典经济学家中,对经济增长理论间题论述较多的主要有魁奈、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等人。但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密和李嘉图所提出的增长理论。但是无论是哪位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都带有明显的阶级代表的利益,我觉得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立足薄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姚开建第二版

经济学说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参考答案 1、“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 古典政治经济学(也称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经济学家们对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含义以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有不同的认识。概括来说对“古典经济学”包含的范围的不同界定有以下四种:第一种界定: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也即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 第二种意见是丹尼斯.奥布莱恩(Dens O'Bren)认为是从斯密到约翰.穆勒。第三种意见是罗伯特.伊格利(Robert Eagly)认为是从18世纪50年代的重农学派到边际革命。 第四种意见是凯恩斯认为应该从李嘉图的前辈到20世纪30年代。(关于古典经济学的范围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一卷第474-475页,教材中有这四种意见。) 2、为什么说配第在近代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配第在政治经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功绩在于,在近代,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第一,他提出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实际市场价格”这四个术语,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第二,他用具体论证来阐述劳动价值论。他说:“假如一个人能在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斯从秘鲁银矿中采出来的白银并运到伦敦来,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 第三,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事实。.第四,他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3、怎样理解“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配第在探讨商品价值时,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财富,认识到作为物质的财富,不仅需要人类劳动,还要依靠自然界及其自然力,或者说还要依靠土地。因此,配第说:“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对于物质产品,从使用价值角度这样考察是正确的,但如果用土地和劳动来共同说明价值就出现矛盾了,导致了价值二元论,和配第前面所主张的劳动价值论相矛盾。因为土地和劳动是不能加以比较的两种因素。 马克思说:“配第已经意识到他的发现的重要性及其在具体应用上的困难。因此,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的目的,他也试走另一条道路”,即“必须找出土地和劳动之 间的自然的等同关系,以便价值可以随意'在二者之一,或者更好是在这二者中 表现出来”。配第为了找出这种等同关系,做了一个假设,但并没能清楚的解释这句话,并在价值的探讨中走入了迷途。所以,配第的这句话混淆了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违反了他自己关于价值是由耗费在生产商品时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结论。

经济学说史_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