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

合集下载

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与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与创新
4 高职 院校 图书馆 要 和谐发 展就 要不 断创 新
人为本 的管理 ,重视 图书馆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 质 .人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就强 ,工作就生机勃勃 。
在为师 生服务 的工作 中 ,坚持 以人 为本 的服务 就是
41 图书馆 服务 观念 的创新 .
所谓创 新就是指 淘汰 旧的事物 和创造新 的事 物 。创新是时代发展 的鲜明特征 ,高职院校图书馆 是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教辅场所 ,作为知识信息枢
管理 、 自主管 理 、人才 管理 和文 化 管理 。根 据 本馆
其本质就在于创新 ,没有创新 ,就没有高校图书馆
的 发展 。创 新 的基 础 是 先 进 的服 务 理 念 嗍 图书 馆 。
服务理念 就是指图书馆服务工作 的基本方针 ,是 图 书馆整体工作理念 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图书馆用户 服务原则 、服务态度 、服务方式 的集中体现。坚持 图书馆 3 A服务理念 ,无论读者在什么时间、什么 地方 ,通过什么方式都能得到图书馆方便快捷 、高 效 的文献信息服务。馆藏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更好利 用 。因此 图书馆 必 须 在管 理 观念 上进 行 创新 ,转 变 角色意识 ,图书馆 由原来的收藏馆变为信息馆 ,工
确保 图书馆 拥有 适 当的人 力 资源 去完 成 自己担 负 的 为学 校教 学科研 服 务 、为发 展生 产 和社会 全 体公 众 服 务 的重 要使 命 四 。在 图书馆 内部 管理 中 ,坚 持 以
过提供各种信息 服务 ,以满足师生 的各种信 息需
求 ,不断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职能的转变和 拓展。
●__ 。 ‘ 。 _。_。。。 。。。。 。 。’。一
掘馆员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考 核、评价机制 ,定- 月 曼 0 -5 1#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创新探讨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创新探讨

的方 向发展 ; 信息需求也呈现 出全方位 、 多样化趋势 , 读者不仅仅需要与 自己专业相关 的信息 ,还需要更加 多样化的信息 。不仅需要科学 、技术研究所需要的信 息, 而且要求有关社会和生活方面的各种信息。 二 是个 性化 。 网络环 境 下用 户 的信息需 求 己不满 足于简单的信息提供 ,而是要求深入到信息 中的知识
内容 , 行挖 掘 、 进 开发 和利用 , 求 图书馆 开展 集成 化 、 要 个 j 的服 务 。特别 是一些 专业用 户 , 高校各 学科 带 生化 如 头人 、 研 机 构 的人 员 、 究 生 等 , 科 研 要求 图书 馆将 本 专 业 或相 关 的信息 、 知识 加 以集 中 , 有关 某一 主题 多方 将 面地 进行 搜 集 、 理 、 选 和重 组 , 整 筛 提炼 出对 这 些 用户 的研 究 、 和学 习有 帮助 的信 息资源 。使 这些用 户不 生产
必 亲 自去 熟悉 各 种 中外 文 数 据库 的检索 方 法 和技 巧 ,
定成绩 , 馆员也很努力 , 但总体来 看跟不 上时代发 展 ,
读 者意 见较 多 , 满意 度低 , 图书馆 在人 们心 目中地位 降 低 , 响力 下降。为此我们要创新 服务 , 影 提高 图书馆 服务
档次 , 以改善图书馆形象, 吸引更多读者口 也就是说 , 1 。” 我们更新观念 , 提高服务档次 , 再上 一个新 台阶, 在以
16 0
2 1 年( 3 卷) 1 00 第 9 第 期
图书 , 报 晴
1 提 高 图书馆 员素质 的 需要 . 3 高校 图书馆 的 服 务是 一个 通 过馆 ,馆 员 在 图 书馆 服务 创新 活 动 中起 到关键 的作 用 。高 校 图书馆 要进行 服 务创 新 , 须 必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意义

1实施高校 图书馆 管理创新 的必要性
信 息 技 术 的革 新 , 电子图书 、 电 子 期 刊 等一系 列数字化信息 载体的 出现 , 以 及 借 助 计 算 机和 网 络 的发 展成 为 了 目前 只是 传 播 的重要途 径 , 这 也 对 图 书 馆 提 出 了 新 的 要求 , 需 要 其 进 行改 变 。 知 识 经 济 和 可 持 续 发 展是现代 社会的主旋 律 , 图书 馆 为 了 能 够 符 合 这 一 主旋 律 需 要 从 管 理 模 式 上 进 行 创新 , 这 对 于 图书 馆 的 管 理 结 构 和 服 务 模 式 来 说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转 变 。当前 我 国 的 高 校 图书馆还 拥有许多需 要去解决 的问题 。 第一, 没 有 足 够 的复 合 型 人 才 。 现 代 图书 馆 的 发 展 是 与 图 书 馆 员 的 素 质 和 能 力 挂 钩 的, 拥 有 信 息 意 识 和 掌 握 多 技 能 的 复 合 型 人才是 现在 图书馆所欠缺 的 , 图 书 馆 员 的 整 体 素 质还 没 有达 到 一 定 高 度 , 无 法 与 现 代 图书 馆 的 需 要 相 匹 配 , 过 去 单 一 的 信 息 处 理 者 已近 无 法胜 任 这 一 工 作 了 , 所 有 对 于 图 书 馆 员队 伍 的 建 设 还 有 待加 强 。 第二 , 没有 创新开拓 的服务理念 。 随 着 高 科 技 及 信息化 的发展 , 这 就 要 求 图 书 馆 馆 员要 由 单 一 的 信 息 处 理者 , 转 变 成 为 一 个 迅 速 适 应 发 展 的 情 报 技 术环 境 管 理 者 。 由于 , 图 书 馆 馆 员还 是 以 一 个 介 于 传 统 与现 代 技术 之 间的文 献信息服 务者的方 式 , 出现 在 读 者 面前, 因此 不能 实 现 图 书 馆 的 高 效 管理 , 缺 乏 创 新 开 拓 的 服 务理 念 。 第三 , 管 理 机制 落 后。 现 在 的 图 书 馆管 理 结 构 , 大 多都 是 沿 用 过去的模式 , 在 管理 f : 过度的宽松。 部 门之 度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广大师生阅览、参考的机构,不仅承担着高校教育和研究的重任,而且也扮演着传承人类文化、传播知识信息、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角色.[1]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2]也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体检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服务创新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是指开发一切有利于图书馆创造附加价值的新方法、新途径的活动;它也是指发明、创造或开发、应用新的服务方法、服务途径、服务对象、服务市场的活动.因此,在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是满足读者需求,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满足图书馆馆员的诸多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思维上支持服务创新;技术上支持服务创新;态度上支持服务创新.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要思维创新,因为思维创新是一个图书馆耐以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在到达一段周期后,图书馆需要有新的思维来推动其新的发展.在新的管理思维下,高校图书馆从最初传统的借阅逐渐发展成为如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相对于图书馆的思维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读者和馆员.1.1思维创新的对象1.1.1读者结构的变化.对于高校图书馆,要如何最大化的满足读者的要求,图书馆就必须要了解到他们的需求.现在图书馆的读者的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从单一的技术信息,转化为面向市场、结合经济以及技术标准与法规、金融与物流等多方面、宽领域的信息.[3]这就需要图书馆要改变其传统的工作思维,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去了解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1.1.2馆员专业知识的提升.馆员是指图书馆中各种用工形式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工,以及代训工和实习生.有了明确的服务对象,就要求馆员在服务对象的基础上来开辟新的服务方法和方向.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与一般单位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素质相对较高,知识性较强.馆员主要依靠自己对新知识的探索和领悟,从而产生对新事物创造的欲望,推动事物的发展,从而创造新的思维方式.如何提高馆员概念创新的能力?这就需要有专业地人才培养.第一是在职培训.[4]要采取全员普及与定向培训相结合,对不同技术能力的馆员分别培训,使他们逐步成为专业性人才.第二是对外和对内的交流.组织馆员到高校间图书馆学习,或者请专家到图书馆进行专业讲座.有了专业的知识,馆员的创新能力也会逐步提升.1.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思维创新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馆员从哪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确定思维创新的方向和任务.馆员是实践的首席执行者,他们要为自己的社会实践进行思维创新.那么,馆员的社会实践活动该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合作来达到一种新的实践的尝试,让自己获取更好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更好的发展方向.如,最近福州市“大学城馆际互借试运行”就是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体现,它是各个高校间馆员和读者之间相互交流,从而产生火花的一种新的社会实践模式.2技术创新(Pennings &Harianto,1992)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创新是指用新知识、新技术,采用新的交流和运用方式通过提高书籍文献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占据读者并实现图书馆价值的专业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贯穿图书馆活动的全过程,以获得图书馆价值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创新,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和方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创新蒋雯(闽江学院图书馆,福建福州350108)摘要:本文描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并且通过三种不同方式的创新模式来强调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态度创新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1-0061-02Vol.28No.1Jan.2012第28卷第1期(下)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61--学生和老师,同时也减少馆员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2.1组织管理与制度的创新2.1.1组织管理的功能.技术创新并不是纯粹的技术行为,它需要有一个好的组织来进行有效地管理.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管理的功能在于把平凡的个人变成有组织的非凡人,把靠个人不能完成的课题,变成靠组织顺利解决和实现的课题.图书馆如何编排各个部门的职能,是图书管是否妥善经营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新的服务制度的产生,就必需要有高层管理的支持.2.1.2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组织所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变革过程.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在维持传统组织管理模式上开创新的管理体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因素着手:即图书馆内部和外部因素.从图书馆自身的角度讲,有三类影响因素对于激发组织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即组织结构与资源、组织文化和人才资源等.如:高校图书馆优良的工作环境和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是图书馆内部技术创新的一种捷径.从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因素讲,读者层次的变化和组织所处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环境等都会影响组织创新的整个过程.如:高校自身发展是直接表现在对图书馆的技术创新发展的支持.2.2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的,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模式、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以普遍存取人类知识为目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精准检索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整序,使学生和老师获取信息不受空间限制,很大程度上也不受时间限制.数字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更加容易管理和更新,不过对于馆员的技术性要求就有所提高.VPN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数字图书馆的文献和数据信息,它是技术创新的产物.并且,数字图书馆还是一个高校图书馆人才资源表现的形式,也让笔者看到以思维创新的为前提的重要性.3态度创新在拥有思维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下,态度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组成元素.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图书馆进行态度创新的因素是读者的态度能够直接表达对该图书馆喜欢或者讨厌的方式,也是能够直接体现该图书馆的馆员是否符合该有的基本原则,同时,馆员的态度也能够体现该图书馆的规格和管理模式.馆内态度的创新,不是要改变馆员本身的性格,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馆员进行服务态度的升级,可以体现在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读者和馆员与书籍之间的交流,馆员与馆员、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图书馆之所以需要态度的创新,也是为了高校图书馆由内到外服务的一种提升.有了好的服务氛围,自然而然整个图书馆的人文气息也得到升华.3.1态度影响学习效果[5]在态度创新的促进下,不管是读者或者馆员都要首先端正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意义,对学习活动怀有兴趣.读者与馆员之间的学习态度,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一位读者来到图书馆阅读书籍或者查找文献资料,馆员服务态度的好与坏是会直接影响到这位读者当下的学习效果.与之相反,如果读者当下犀利和无理的要求,也会关系到馆员的服务态度.在馆员秉着零缺陷的服务态度下,也无需向读者回应无理的需求.3.2态度影响工作效率[5]一般说来,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喜爱并有良好的态度,就会努力去工作,产生高效率.但事实比这种设想更复杂.如在图书馆工作中,感到满意的馆员效率高,但有的则一般或不高,这是因为后者受工人群体内部隐存的社会标准──“不过高也不太低”的工作指标所制约,他们不愿离群,故有意降低效率以求与大家一致.而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馆员,由于其他动机(如为了维持生计、受人尊重或自我表现等)的支配,往往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当然,如果整个图书馆的馆员都较了解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满意而有积极的态度,则会有更高的效率,这是无疑的.图书馆之所以进行态度的创新,目的是让大家不断在工作中产生惊喜,和刺激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图书管的服务管理创新是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的,时代的变迁一直不断、永久地持续下去,她也是现代知识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图书馆在思维、技术和态度上的创新,不仅代表各高校的基本发展,也是各类读者和馆员对图书馆的更高要求.———————————————————参考文献:〔1〕葛梅荣.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思考.决策探索,2010,(5下):50.〔2〕(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雷旻.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8).〔4〕张铮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与服务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8):180.〔5〕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2--。

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

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
还服 务。
组 和 公 告 栏 , 证 用 户在 使 用 图 书 馆 过 程 保
中提 出 问 题 能 得 到 迅 速 准 确 的 答 复 , 除 消 用 户 的 距 离感 , 少 用 户 的等 待 感 。4 综 合 减 () 开 发 网 络 信 息 资 源 , 能 分 析 研 究 专 业 化 并 的信 息 资 源 , 及 时 开 展 定 题 服 务 及 重 点 能
图 书 馆 论 坛
SIO C NE&TCNLG E EHO0Y
试 论 网络 时 代 高校 图 书馆 读 者服 务 模 式 的 创新
陈 韵 如 ( 重庆理工大 学 重庆
40 5 ) 0 0 4 摘 要 : 着计算 机 、 随 网络 通 信技 术 的迅猛 发展和在 图书馆中的 普遍应 用 , 图书 馆的管理 方式及 读者服 务方 式都发 生 了巨大变化 。 用 利 网络这个公共服 务平 台, 如何使读者主 动地 利 用图书馆 的资泺, 如何 为读者 开展 新型服 务成 为图书馆研究的主题 。 文从 传统的读者服务 本 工作的特点人手 , 结合 自己的工作实际 , 阐述 了网络环境 下高校 图书馆读者服务 工作 的变化及主要 方式这两个方 面的内容 。 最后针对 冈络 环境 下读者服 务工作 中馆 员应具有 的素质提 出其 创新 模式 。 关键 词 : 网络 时代 高校 图书馆 读者服 务工作 创新模 式 中 图分 类号 : 2 0 G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2 3 9 ( 0 O ( - 2 5 0 1 7 - 7 1 2 1 )4 c O 5 - 1 0 )
3 1古人 云 : 日新 , 日 。 日新[ . 苟 日 新 又 3 J 传 统 的 高 校 图 书 馆 读 者 服 务 主 动 性 作 为 图 书 馆 员 在 工 作 中 , 具 有 忧 患 要 差 , 务 手 段 单 一 , 务 观 念 陈 旧 , 论 是 意 识 、 局 意 识 、 新 意 识 、 展 意 识 。 做 服 服 无 大 创 发 要 宣 传辅 导 、 报 服 务 , 是 在 改 善 阅读 条 件 好 网 络 化 时 代 高 校 图 书 馆 的 读 者 服 务 工 情 还 方 面 , 片 面 强调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作 用 , 层 作 , 员 自身 必 须 真 正 具 备 较 高 的 素 质 。 都 低 馆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图 书 馆 作 为 文 化 知 识 传 承 与 传 播 信 息 服 务 的 机 构 , 的 担 负 着 传 播 文 化 , 读 者 提 供 各 种 信 息 服 务 它 为 的 重 任 。 当今 网 络 技 术 条 件 下 , 书 馆 的 存 在 形 态 在 图 及 信 息 资 源 采 集 、 织 加 工 、 息 服 务 、 理 模 式 等 组 信 管 诸 多 方 面 将 发 生 更 深 刻 的 变 革 , 统 的 读 者 服 务 流 传 程 和 工 作 已 远 远 不 能 适 应 时 代 发 展 的 需 要 了 。 长期 以来 , 统 图书 馆 主要 收藏 以纸 张为 载体 的信 息 , 传 图 书馆 的藏 书是 以保存 为 主 , 成 了 “ 藏 轻用 ”“ 形 重 、重 管 轻 用 ” 管 理 思 维 与 管 理 模 式 , 往 把 读 者 放 在 次 的 往 要位置 。 书馆 设施 的建 设 也是 以更好 地 保存 藏 书 、 图 管理 藏 书 为重 点 , 着 信息 化 、 络 化 进 程 的加 快 , 随 网 读 者 对信 息 的需 求 也 发 生 了很 大 变 化 , 者 获 取信 读 息 已从传 统 的 图 书馆 馆 藏 扩展 到 整 个 网络 , 不再 已 满 足 于 当地 图 书 馆 或 个 别 图 书 馆 所 提 供 的 有 限 的信 息 资 源 和 文 献 信 息 服 务 。 此 , 书 馆 必 须 改 革 现 有 因 图 的 服 务 方 法 和 服 务 模 式 , 大 服 务 范 围 , 新 服 务 内 扩 更 容 , 高 服 务 水 平 和 质 量 , 创 新 的 服 务 满 足 读 者 的 提 以 需 求 。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馆 藏 作 用 , 书 馆 事 业 才 能 与 最 图 时 俱 进 , 蒸 日上 。 蒸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 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面临很大冲击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 的传统服务模式 以及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 式的转 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 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 ,意在使 图书情报人员转变传统观念 ,形成全新的市场观念的思维模式。 【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A tr ct: W i t a d de e o bs a 血 he r pi v l pme o p e t k, on nto ls r i e m o i a i si n ou e i g a g e ti ntofc m ut rnewor c ve i na e v c de ofl re s e c nt rn r a mpa t n t s Pa f h t h t i s o br c I hi pe ,t e al or sud e n t
张 秋 生
Z ag S eg h n Q u h n i
( 安科 技大 学 图 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陕 西 西 西 安 7 05 ) 10 4
( b a y Xi a nie siy o cin e a d T c n Ig , X ’ a 1 0 4 O h ) Li r r , ’ n u v r t f S e c n e h o o y i n 7 0 5 , hia
i v t n fsriemo eo bais n u ies is n o e e n e o ue ew r n i n e t i ep r o e f aig tel r r l o w r r no m a o n no ai so vc d f irr nv rie d c u g su d r mp tr t o ke vr m n t t u p sso kn b aia wh o kf fr t n o e l ei t a c n o w hh m h i as o i i c n eth itai o a c n e t t r a o lt y l tikn d f r e c n e t o v r terrdd n l o cp s of m c mpee e h n i g o l F w mo eo k t o cp s ma . K y w r s:irr s nu iest sin v t n ; evc d e o d l ai nv rie;n o a o ss ri mo e b ei i i e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摘要】信息化的发展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网络发展对图书馆管理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必须及时地进行观念、服务方式和方法的调整,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管理;网络环境;图书管理图书馆发展,要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创新,要根据时代变革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驾驭。

高校图书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环境,如何积极寻找机会,挖掘自身潜力,深化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是高校图书馆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科学管理,开拓创新,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迈进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时代。

网络环境下,人类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作为信息集散地和教育基地的图书馆,网络环境对其业务有很大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纸质图书馆向现代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管和虚拟图书馆发展。

高校图书馆因处在文化重地,所以无论是在接受信息还是在传播信息方面,都具有其他图书馆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高校校园网络化的设施,使得现代高校图书馆馆藏内容以发展到纸介质、光盘和网络三位一体的内容更加丰富,种类更加繁多,图文声色并茂的现代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也由传统信息服务方式向现代信息服务方式转变。

由现代信息条件下信息用户需求特点决定的利用因特网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服务模式,不仅具有高速、快捷、全面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异地及远程查询、借阅、集中分类、编目,因此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知识信息全方位和综合化的需求。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1.管理技术的创新现代图书馆管理从馆藏文献的建设,服务质量管理和人员管理都已经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广泛涉及到管理学、人才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i3年1盘月 第§ 卷第12期 11llI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0f Heilonsji ̄g College gdueation Dec.2013 

V_o1.32 No.12 

dotdO.3 ̄89,'j。issn.100i- ̄83o.2013.1皇.090 

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 李慕雄,李希滨 (熙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150086) 

摘要:对现阶段我阖高校图书馆现存的管理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 改革,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师生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改善高校图书馆内外环境,提高图书馆服务质 量。使高校图书馆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合理,最终实现图书馆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改革 中圈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3)12—0195一o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新思想、新技术、新 知识层出不穷。高校图书馆作为师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是集聚信息和知识的重要 基地,能够满足人们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另一方面,随 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等现代信 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方式都发生了 极大变化,这也使得高校图书馆在工作方式、服务范围、功能 定位以及服务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然而,现实中的 高校图书馆管理无论是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还是从高校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思想观念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主要从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现存的 管理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 进行创新性改革,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进 行深入的探讨,认为目前亟待解决管理理念、机制、手段等方 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提供借鉴和参考¨J。 1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改革的含义和重 要意义 1.1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改革的含义 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改革就是指图书馆的管理人 员根据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综合时代大环境的变化情况,以 及高校图书馆的自身条件,对图书、工作人员、信息、基础设 施等资源重新组合,进行有效配置、整合并加以合理运用,从 而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大效能,将管理价值最大限度地发 挥出来,以满足人们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高校图书馆 管理创新改革的含义就是指实现各创新要素和创新维度之 间的全面协同,实现管理、文化、理念、技术、战略、制度及资 源等各种创新元素的整合运用,从而达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 式全面创新的目的。 1.2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 先,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等现 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方式都发 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不同于传统知识的传播方式,使得高 校图书馆在工作方式、服务范围、功能定位以及服务方式上 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并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 要求。其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关系到其自 身科学化及规范化进程,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 展,高校图书管理者就应该冲破传统枷锁,对传统的管理理 念和方式方法进行取舍,更新管理观念,勇于改革创新,努力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改革服务方式,发挥管理功能,更好地为 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快捷的服务。 

2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现状 2.1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都存在着 体制不科学、不合理、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这 种管理幅度过大、管理机构臃肿、管理制度杂乱无章,责、权、 利不统一等系列制度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生 存与发展。首先,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结构方面,仍然采用 封闭型管理模式,这种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导致现行的图 书馆的宏观调控机制不灵活。其次,由于大多数的高校图书 馆都利用有限的文献资源为读者展开服务,这对图书馆的资 源共享计划进展非常不利。最后,由于高校图书馆各个部门 之间采取分割式的方法进行管理业务,这就导致员工之间缺 

收稿日期:2013—10—06 作者简介:李慕雄(1963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高级实验师,从事高校图书、教材管理研究。 

.———195・--—・ 乏业务交流和知识共享,彼此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制约,不利 于个人才能的发展 J。 2.2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都采用以物为中心,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制度为准绳的硬性管理方法。这种管 理方式严重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导致工作人员的主 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受到约束,不能正常发挥。其次,由于 管理者的竞争意识薄弱,使得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重平 衡、轻竞争的管理机制,这严重抑制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 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最终导致员工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种 正激励少,负激励多;制约得多,落实得少等内在的因素,使 得管理机制不灵活,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2.3思想观念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师生对于获取的信息量和服务能 力有了更多的需求,这就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图书保管员,而是 具有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而现阶段高校图书管理人员 均服务意识、改革意识、忧患意识非常薄弱,传统保守的思想 依然十分严重。一方面,工作人员大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对于网络信息、数字化信息等现代化信息漠不关心,缺乏学 习意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依然习 惯于借借还还的简单服务模式,不能优质、周到地为广大师 生进行服务。正是这种缺乏管理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和服务 意识上的思想观念问题,导致高校图书馆不能适应现代化的 高校办学需求。 2.4不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缺乏竞争意识 首先,受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限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 由于缺乏必要的调研工作,没能深入到学校各基层单位调查 了解师生的文献需求,而只是一味盲目地根据自身的喜好订 购图书,这导致订购的文献元人问津,也就是无法满足师生 的信息需求。其次,由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很少与其他图书 馆实行资源共享,这不仅导致图书馆在购书上面需要大量经 费,而且还会使图书馆对于新书的补充不及时,最终导致图 书馆自身的知识信息更新缓慢。 3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改革的策略 3.1创新改革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师生对于获取的信息量和服务能 力有了更多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的创新 必须找准切入点,同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并适应时代发展潮 流。这就要求: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 的创新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改变 以往的重收藏轻使用、重管理轻利用的思想,将工作的重心 落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上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个性 化需求。其次,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资源共享共 建理念,将图书馆的建设在共享与共建的基础上,根据自身 的资源优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最后, 加强效益效率兼顾理念和信息化管理理念建设。充分利用 图书馆所具有的先进的设备设施,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同时,其自身还要不断完善信息保障体系,将自身的信息容 一196一 量和服务范围逐渐扩大,继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系统的统一整 △[3] 口 0 3.2创新改革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 长期以来,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多内容 和多形式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知识管理模式、资源管理模 式、数字化管理模式、一体化管理模式等。这就要求高校图 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信息化大环境的要求,进行必要的 内部管理机构的重组工作,首先要建设专业的指引库,强化 网络功能,建立多种目录、索引、数据库、信息资源导引库等 指引师生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其次,建设网络信 息资源管理中心。形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为师 生提供增值信息服务,以使高校图书馆可以不断适应图书馆 信息环境下瞬息万变的新要求,最终达到管理的优质服务 性、灵活互动性、高效高能性、综合开发性、专业升级性、高效 高能性、系统运用性等基本目标。 3.3建立教育管理机制,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 综合素质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制,完 善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必要的奖励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 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便可以更好地向 师生提供服务。其次,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自身 知识信息的及时更新,要有强烈的信息情报意识,积极主动 地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学会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武装自 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而全 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4创新改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览工具、 阅读习惯及阅读方式等都逐渐发生着变化。高校图书馆想 要顺应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就不能只是采用于借借还还的简 单服务模式,而是应该向着网络共享化、文献载体多元化、文 献获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发展。首先,应该大力开展特色增 值服务,注重师生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 功能和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其次,应该建立网络搜索和导航 系统。利用不同的方式、文献检索方法和服务,加强文献资 料的有效利用,从而优化升级图书馆服务工作。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该依据 客观形势,从实际出发转变管理理念,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地 寻求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为师生服务。掌握图书馆学、情报 学的新内容、新知识,不断增强情报意识,具有勇于改革、大 胆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姬敏康.适应个性化服务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J].科技资讯,2013,(19):255—256. [2]熊桂芳,卿莉.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 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140—141. [3]袁莉莉.现代信息技术下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13):14—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