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2020NCCN肾癌中文版指南2020v1

2020NCCN肾癌中文版指南2020v1
2019.v1 版 肾癌 较 2018.v4 的更新要点 一、KID-1 1.初始检查
第四个栏目修改:腹部±盆腔 CT 或腹部 MRI 第七个栏目修改:如果怀疑尿路上皮癌(如:中央肿块)考虑尿细胞学,经输尿管镜或经皮穿刺活检。 2.脚注 a 从“当临床提示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改为“首选增强,例如 renal protocol” 3.增加脚注 c 如果患者已经有远处转移或者或者不能耐受输尿管镜 二、KID-3 1.复发或 IV 期和不可手术
NCCN 指南——肾 2020.V1
8.移除两个脚注 七、KID-C 2 of 2 复发或Ⅳ期疾病的全身治疗原则 1.修改脚注:对于集合管或者髓质亚型病例,使用细胞毒性的化疗方案(卡铂+吉西他滨,卡铂+紫杉醇,或顺铂+吉西他滨)以及近来使用的铂类为基 础 的治疗泌尿上皮癌的化疗方案中观察到了部分反应。在肾髓样癌患者中,口服靶向治疗通常不产生反应。在临床试验之外,以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应是 治疗肾髓样癌的首选方案 八、KID-D 1.移除:“对于可使用西罗莫司治疗的部分短期生存患者” 九、ST-1 1.表 2,“N0-N1”改为“NX,N0-N1” 2.新增表 3 十、CAT-1 新增页面
· 将“组织学主要为透明细胞癌”改为“透明细胞癌”。 · 透明细胞和非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更改为下列的形式
临床试验 or 见一线治疗 or 转移灶切除术 orSBRT 或对寡转移灶进行消融治疗 and 最佳支持治疗 · 透明细胞癌一线治疗后其后续治疗改为下列的形
6.修改第四条:如果未累及肾上腺,可以不切除肾上腺。 7.现将热消融放到积极检测前 8.积极检测
◊新增栏目:推荐对 T1a(≤4cm)且有一个主要囊性成分的肿瘤病人进行积极监测 ◊修改栏目:且在发现肿块变化后(如肿瘤大小,生长速度,浸润生长,这些意味着远处转移可能性的升高)应该积极地治疗 。 五、KID-B 1.此章节进行了广泛的修改。 六、KID-C 1 of 2 复发Ⅳ期疾病的全身治疗原则 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2020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

2020版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
中 国 临 床 肿 瘤 学 会 ( CSCO)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
GUIDELINE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CLINICAL PRACTICE
2020版
CSCO诊 疗 指 南 证 据 类 别 ( 2020) / CSCO诊 疗 指 南 推 荐 等 级 ( 2020) / 一、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 / 二、晚期食管癌 / 三、非小细胞肺癌 / 四、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 五、乳腺癌 / 六、晚期胃癌 / 七、中晚期肝细胞癌 / 八、晚期结直肠癌 / 九、晚期肾癌 / 十、尿路上皮癌 / 十一、宫颈癌 / 十二、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 / 十三、复发性卵巢癌 / 十四、恶性黑色素瘤 / 十五、复发/难治性恶性淋巴瘤 / 十六、皮肤癌(非黑色素瘤) / 附录 / 附录 1 免疫治疗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 附录 2 英文缩略词
5
bW_Tda Se X[def% [ W fZWdSbk Xad dWUgddW f'_WfSefSf[U ZWSV S V WU] ecgS_age UW USdU[ a_S G'B =CH88 8 [ D Ua ()1 +/ egbb STefd .((( ;:GG H GA 7AJB:CH8=: C < G ;6N:II: Wf S C[ha g_ST Xad dWUgddW f ecgS_age%UW USdU[ a_S aX fZW ZWSV S V WU] C : Y BWV (). +/- )1 2 )0-.%)0./ + ;:GG H GA 7AJB:CH8=: C < G ;6N:II: Wf S C[ha g_ST he [ hWef[YSfad e UZa[UW [ dWUgddW f ad _WfSefSf[U ecgS_age UW USdU[ a_S aX fZW ZWSV S V WU]2 %kWSd a Y%fWd_ egdh[hS gbVSfW aX 8ZWU]BSfW ),) i[fZ S S keWe Tk fg_ad E9%A) WjbdWee[a DdS D Ua ()0 0)2 ,-%-) , H: L:GI IN 7JGIC:HH 7 B:=G6 G Wf S HSXWfk S V U [ [US SUf[h[fk aX bW_Tda [lg_ST Xad fdWSf_W f aX dWUgddW f ad _WfSefSf[U ecgS_age UW USdU[ a_S aX fZW ZWSV S V WU] :NCDI:%() 2 S abW % STW _g f[UW fdW bZSeW )T fd[S AS UWf D Ua (). )/ / 2 1-.%1.- 8D=:C ::L HDJA nG:H 9 A: IDJGC:6J 8 Wf S EW_Tda [lg_ST hWdege _WfZafdWjSfW VaUWfSjW ad UWfgj[_ST Xad dWUgddW f ad _WfSefSf[U ZWSV%S V% WU] ecgS_age UW USdU[ a_S :NCDI:%(,( 2 S dS Va_[eWV abW % STW bZSeW + efgVk AS UWf ()1 +1+ )()./ 2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Cur
r
en
tOp
i
n
i
oni
n UG
r
o
l
ogy»杂志中文版«泌尿外科 新 视 点 »编 委 兼 编 译 部 副 主 任,参 与 编 写
«男子生殖医学(第二版)»、«当代泌尿外科热 点 问 题 聚 焦»«郭 应 禄 男 科
学»等著作,担 任 «Anna
l
so
fSur
i
c
a
lOnc
o
l
ogy»«
C
l
i
ne
s
eexpe
r
tc
ons
ensusont
hed
i
agno
s
i
sandt
r
e
a
tmen
to
fuppe
rt
r
a
c
tu
r
o
t
he
l
i
a
lc
a
r
c
i
nomawa
sde
ve
l

opedbyCh
i
ne
s
eUr
o
l
og
i
c
a
lDo
c
t
o
r
sAs
s
o
c
i
a
t
i
on (
CUDA)Ur
o

onc
o
l
ogyc
ommi
t
en
t
s.

Ke
r
d
s】 Uppe
rt
r
a
c

《2023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PPT课件

《2023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PPT课件
《2023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 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1
目录
• 引言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概述 • 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 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 泌尿系统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 血液系统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 指南推荐意见及解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指南发布背景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中展现出较高的疗效,尤其 是针对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
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能同时识别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从而增强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为淋巴瘤治疗提供新策略。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显著提高患者 的缓解率和生存期。
二线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在二线及后线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如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等 。
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
PD-L1表达
PD-L1表达水平可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指标,但并非 绝对。
TMB和MSI-H
高TMB和MSI-H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
其他生物标志物
如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也在研究中 ,有望为免疫治疗提供更多指导。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新靶点研究
针对新发现的免疫检查点,开展相关 抑制剂研究,丰富免疫治疗手段。
药物联合应用优化
探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治疗手 段的最佳联合应用方案,提高疗效并 降低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策略
基于患者基因型、肿瘤微环境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耐药机制与逆转策略
深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机制 ,探索逆转耐药策略,延长患者生存 期。

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原发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1 2 1 B超 . .
无创 性 、 辐射 , 被患 者接 受 的检查 方法 , 无 易
可作为输尿管肿瘤 的筛查 手段 。能发现 输尿 管肿瘤 引起 的 肾盂输 尿管扩张等间接征象 , 帮助 排除肾脏及 膀胱 的病 变及 阴性结石 的鉴别 。但 传统的 B超检查受肠 内气体 干扰严重 ,
者 中出现 , 在不 明原 因血尿 患者 中部分病 因就有可能是 输尿 管肿瘤。腰痛是第二常见 症状 , 发生 在 3 % 的患者 , 痛通 0 疼
常 为钝 痛 , 由逐渐发生 的梗 阻 和 肾孟积水扩张所致 , 少数病
性从 1级 肿 瘤 的 2 % 上 升 到 2级 和 3级 肿瘤 的 4 % 和 0 5
原发输尿 管尿路上 皮癌 是临床 上相 对少 见 的尿 路上 皮 恶性肿瘤 , 占整个 尿路 上皮 肿瘤 的 5 … , 中 以移行 细 约 % 其 胞癌最 为常见 , 占原发性输尿管 癌的 9 % 以上 。由于输尿 约 5
管尿路上皮肿瘤不 易直 接观 察 , 不易进 行局 部治 疗 , 发现 时 较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有 更高 的肿瘤 分期 I , 2 且输 尿管肌 层 人可 因血块经过集 合系统 导致梗 阻引起 肾绞痛 。有 1 % 的 5 患者在就诊无症状 , 影像学检查偶然发 现病灶才 确诊。另有
[3 Gan l G B r mn C Fase E e a L m n 3 ] i e i , e a i , r va ,t . a i n一5wt n l g i n 1 i i h
t n f r n o h f c o - ea n u e p t e ilt s n h - r somi g g wt a t r— b t l i d c se i l o me e c y・ a r h a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6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 略
患者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措施
膀胱癌患者心理需求分析
面对疾病,患者可能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得到及 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如认知行 为疗法、心理疏导等。
定期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
放疗与手术结合
放疗与手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如术前新辅助放疗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已成为肌层浸 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
近年来,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 疗选择。
放射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效果评价
放疗与化疗联合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 ,尤其是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标准 治疗方案之一。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 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进展 • 药物治疗方案优化与调整
目录
• 放射治疗地位与作用认识深化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01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尿常规检查是膀胱癌的初步筛查方法 ,可发现尿液中的异常成分。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膀胱内的肿瘤病变,评估肿瘤的分期 和浸润深度。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 可直接观察膀胱内的肿瘤病变,并取 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02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更新要点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疗原则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疗原则

膀胱尿路上⽪癌的诊疗原则膀胱癌是全球第⼗⼤常见肿瘤1,2018年全球估计有54.9万例新发膀胱癌病例,20万死亡病例。

男性⼈群的发病率(9.6/10万)和死亡率(3.2/10万)⼏乎是⼥性的四倍。

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男性同样远⾼于⼥性。

2018年我国膀胱癌发病8.22万例,其中男性6.42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8位)、⼥性1.79万例;膀胱癌死亡3.82万例,男性2.86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2位)、⼥性0.95万例。

膀胱癌中90%以上为膀胱尿路上⽪癌。

除特殊的芳⾹胺类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和⽔污染外,吸烟是膀胱癌明确的主要危险因素,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且吸烟强度和时间与癌症风险成正⽐,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2。

临床表现膀胱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尿、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

当肿瘤阻塞输尿管时,可出现腰部不适、下肢⽔肿。

少数患者可因膀胱三⾓区及膀胱颈部的肿瘤导致出⼝梗阻,⽽出现排尿困难症状。

当疾病发展⾄晚期,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者⾻痛等晚期表现。

其中⾎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80%~90%的患者都是先出现间歇性、⽆痛性全程⾁眼⾎尿。

早期患者⼀般没有临床体征,局部晚期肿瘤有时可触及盆腔包块。

诊断原则膀胱癌的诊断应依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尿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膀胱镜检查做出判断。

其中,超声检查最常⽤、最基本;膀胱镜最重要;膀胱镜下活检⾏病理检查是⾦标准;⽽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则集诊断和治疗为⼀⾝。

诊断流程2(图1)。

图1. 膀胱癌诊断流程2膀胱癌分期膀胱癌的分期对后期制定治疗策略⾮常重要。

根据肿瘤的浸润深度,膀胱癌可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3。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指局限于膀胱黏膜层(Tis、Ta)及固有层(T1),肌层未见浸润,既往称为表浅性膀胱癌,约75%的患者初诊时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晚期尿路上皮癌二线系统治疗方案的生命质量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替雷利珠单抗单药对比二线化疗

晚期尿路上皮癌二线系统治疗方案的生命质量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替雷利珠单抗单药对比二线化疗

《中国癌症杂志》2020年第30卷第10期 CHINA ONCOLOGY 2020 Vol.30 No.10798·论 著·欢迎关注本刊公众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2099,81772706)。

通信作者:叶定伟 E-mail: dwyeli@晚期尿路上皮癌二线系统治疗方案的生命质量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替雷利珠单抗单药对比二线化疗卞晓洁,沈益君,朱一平,马春光,顾成元,叶定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摘要] 背景与目的:二线化疗单药在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不佳,并且接受治疗的患者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 )也较差,因此探索一种既具有良好疗效又能改善患者QoL 的治疗方法对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十分重要。

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药物替雷利珠单抗已获批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探索分析真实世界中,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与化疗单药治疗方案分别在二线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健康相关QoL (health-related QoL ,HRQoL )数据。

方法:利用“肿瘤免疫治疗进展与实践提升项目”数据库,纳入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或化疗单药治疗的晚期经治尿路上皮癌患者。

预先指定的关键HRQoL 分析是治疗后第2和第4个月较基线的平均变化值以及EORTC QLQ-C30量表中总体健康状况/QoL 评分的恶化时间。

结果:分析纳入了207例既往接受过一线含铂类药物治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二线治疗组102例,化疗单药二线治疗组105例。

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线相比,替雷利珠单抗组患者治疗后第2个月的总体健康状况/QoL 评分的平均变化值为4.69,化疗单药组为-8.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99,P =0.030);替雷利珠单抗组患者治疗后第4个月的整体健康状况/QoL 评分的平均变化值为14.58,化疗单药组为-8.97,两组之间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538,P <0.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
9月20日,首个《CSCO 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2020 CSCO学术年会上发布。

在发布仪式上,编委会代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崔建医生和崔传亮医生就《指南》里内科治疗部分和外科治疗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CCMTV现将崔传亮医生所报告的《指南》中最受关注的内科治疗部分的重要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以下为内容概要:
1、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
对于肌层浸润的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获得与标准膀胱癌根治术相似的10年中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可作为不适宜或拒绝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治疗选择;标准膀胱癌根治术后多出现远地转移,有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手术切缘不净、局部病变较晚,仅行姑息手术的患者,术后放疗有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

对于pT3/4和或淋巴结阳性,且无远处转移(M0)的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仍有争议。

2、免疫治疗改变了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选择
内科部分最为华彩的是内科免疫治疗对于进展期膀胱癌的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ADC药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手段,改变了晚期膀胱癌的治疗策略。

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首先推荐化疗,对于铂类不耐受,尤其是顺铂不耐受的患者推荐一线免疫治疗;在二线治疗上,除了免疫治疗,还推荐靶向治疗等其他选择。

一线治疗
对于肾功能处于边界范围或轻度异常情况下(eGFR为40-60ml/min),顺铂可以考虑分次给药进行(如35mg/m2 d1,2或d1,8);
符合以下一条或一条以上标准:
①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且eGFR<60ml/min
②一般情况ECOG评分为2
③听力下降或周围神经病变2级或2级以上
帕博利珠单抗以及阿替利珠单抗尚未在国内获得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适应症,其仅适用于PD-L1表达的患者,或不能任何铂类化疗的患者。

人群筛选
无论是一线治疗还是二线治疗,PD-L1单抗的有效率都为20%左右,所以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都共同面临着患者筛选的问题。

疾病特征是重要的选择因素,多项临床研究已经发现:ECOG 评分好、仅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获益可能性大。

维持治疗
二线治疗
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优先考虑免疫治疗;
替雷利珠单抗仅适用于PD-L1高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厄达替尼尚未在国内批准上市,仅适用于合并FGFR2/3基因变异的晚期尿路上皮癌;
特瑞普利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乏利尤单抗、阿维鲁单抗在国内尚未获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适应症。

三线治疗
厄达替尼尚未在国内批准上市,仅适用于合并FGFR2/3基因变异的晚期尿路上皮癌;
Enfortumab Vedotin尚未在国内批准上市;
替雷利珠单抗仅适用于PD-L1高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特瑞普利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乏利尤单抗、阿维鲁单抗在国内尚未获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适应症。

突破创新崔传亮医生表示,指南是用来不断突破和创新的,而指南的创新更多地来源于新的临床研究。

最后,张医生介绍了几项将来可能影响治疗方向的临床研究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