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现状的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现状的综述
【摘要】利率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因此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在经济、金融领域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利率期限结构,宏观经济
一、引言
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始终是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外的研究一般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包含着市场对未来实际经济生活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从微观角度来看,利率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套利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加深和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研究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显得愈发紧迫和重要。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加强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解。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继续朝两个方面不断深入。

一方面,是将经典模型不断复杂化,来更加精确地拟合实际利率。

另一方面,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宏观经济与微观金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Estrella & Mishkin(1997)通过对十年期国债利率与三个月国债利率的利差与GDP建立回归模型,发现长短期利差可以对宏观经济增长做出预测。

Ang A. & M. Piazzesi (2003)通过将短期瞬时利率表示为受宏观经济变量和潜在状态变量共同影响,首度将宏观变量引入到无套利利率模型中来,从而提出VAR-ASTM模型。

Wu Tao & Rudebush(2008)进一步将潜在状态变量设定为由产出欧拉方程、通货膨胀方程和货币政策方程共同决定,为利率期限结构中的状态变量建立了宏观经济基础。

Diebold & Rudebusch & Aruoba (2006)将Nelson-Siegel模型参数动态化,进而提出动态Nelson-Siegel模型。

Diebold & Canlin & Vivian(2008)进一步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为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联合建模,其中潜在因子用全球收益因素和个体收益因素表示,实证研究表明,全球收益因素的确存在。

Christensen & Diebold & Rudebush(2011)进一步提出动态Nelson-Siegel模型形式的仿射模型。

三、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而言,国内更注重实证研究,基本分为以下几个角度:一、对传统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的假设检验。

二、寻找更适合我国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三、分析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韩成栋(2011)对1个月期限及以上的SHIBOR 利率用预期理论推导出的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发现其背离了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