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基础知识及创伤现场救护

创伤的基础知识及创伤现场救护
创伤的基础知识及创伤现场救护

创伤的基础知识及创伤现场救护

(一)常见的创伤原因及特点

1.交通伤

交通伤占创伤的首要位置。现代创伤中交通伤以高能创伤(高速行驶所发生的交通伤)为特点,常造成多发伤、多发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脏器损伤、开放伤等严重损伤。

2.坠落伤

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坠落伤的比重逐渐加大。坠落伤通过着地部位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也可造成多发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

3.机械伤

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主,常导致单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

4.锐器伤

伤口深,易出现深部组织损伤,胸腹部锐器伤可导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多。

5.跌伤

常见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青壮年跌伤也可造成骨折。

6.火器伤

一般表现为伤口小,但伤口深,常损伤深部组织、器官,也可表现为穿透伤,人口伤小,出口伤严重。

(二)创伤的主要类型

创伤的因素多种多样,全身各种组织、器官都可受到损伤,表现形式各异。现场救护中应区分以下四种类型。

1.闭合性损伤

见于钝器伤、跌伤和撞伤,体表无伤口。受伤处肿胀、青紫,可伴有骨折及内脏损伤,由于内脏和骨折出血可出现休克。正因为闭合性损伤比较容易忽视,在发生跌伤、撞伤后,往往需要进一步在医院检查。

2.开放性损伤

见于锐器伤和其他严重创伤,体表有伤口,感染机会增加,失血较多。如有大动脉血管损伤,出血为喷射性,短期内会出现休克,需要立即止血、包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3.多发伤

同一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一个以上部位的严重创伤。多发伤组织、脏器损伤严重,死亡率高。现场救护要特别注意呼吸、脉搏及脏器损伤的判断,并防止遗漏伤情。

4.复合伤

是由不同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如车祸致伤的同时又受到汽车水箱热水的烫伤。复合伤增加了创伤的复杂性,现场救护要针对不同性质的损伤进行相应救护。

(三)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

创伤现场环境各种各样,均为突发事件,现场条件差,这些均给现场救护带来困难。因此,明确现场救护目的,有助于迅速选择救护方法,从而正确救护,防止惊慌失措、延缓抢救。

现场救护通常由“第一目击者”或救护人以及企业急救工作人员完成,是转向医院进一步治疗的基础,目的是有以下几点。

1.抢救、延长伤员生命

创伤伤员由于重要脏器损伤(心、脑、肺、肝、脾及颈部脊髓损伤)及大出血导致休克时,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故在循环骤停时,现场救护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为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2.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血是生命的源泉,现场救护要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止血,有效止血是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3.保护伤口

开放性损伤的伤口要妥善包扎。保护伤口能预防和减少伤口污染,减少出血,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4.固定骨折

现场救护要用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骨折固定能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颈椎骨折如予妥善固定,能防止搬运过程中脊髓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5.防止并发症

现场救护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止血带过紧造成缺血坏死、胸外挤压用力过猛造成肋骨骨折,以及骨折固定不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及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6.快涑转运

用最短的时问将伤员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

(四)创伤现场救护原则

创伤在各种突发情况下发生,创伤程度各种各样,现场救护要根据现场条件和

伤情采取不同的救护措施。尽管如此,创伤的现场救护又有其共同的规律,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1)建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伤员的安全。

(2)先抢救生命,重点判断是否有意识、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骤停,首先进行心肺复苏。

(3)检查伤情,快速、有效止血。

(4)优先包扎头部、胸部、腹部伤口以保护内脏,然后包扎四肢伤口。

(5)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

(6)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

(7)尽可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戴上医用手套或用几层纱布、干净布片、塑料袋替代。

(五)现场检查

创伤现场救护首先要通过快速、简洁的检查对伤情进行正确判断。

(1)检查伤员意识。

(2)伤员平卧位,救护人双腿跪于伤员右侧。

(3)检查呼吸、循环体征。

(4)检查伤口,观察伤口部位、大小、出血多少。

(5)检查头部,用手轻摸头颅,检查有否出血、骨折、肿胀;注意检查耳道、鼻孔,有无血液或脑脊液流出,如有即为颅骨骨折。

(6)检查脊柱及脊髓功能,令伤员活动手指和脚趾,如无反应即为瘫痪。

保持伤员平卧位,用手指从上到下按压颈部后正中,询问是否有压痛,如有即为颈椎骨折;保持脊柱轴线位侧翻伤员,用手指从上到下沿后正中线按压,询问是否有疼痛,如有即为脊柱骨折。

(7)检查胸部,询问疼痛部位,观察胸廓的呼吸运动、胸部形状。救护人双手放在伤员的胸部两侧,然后稍加用力挤压伤员胸部,如有疼痛即为肋骨骨折。

(8)检查腹部,观察有无伤口、内脏脱出及腹部压痛部位。

(9)检查骨盆,询问疼痛部位,双手挤压伤员的骨盆两侧,如有疼痛即为骨折。

(10)检查四肢,询问疼痛部位,观察是否有肿胀、畸形,如有即为骨折。手握腕部或踝部轻动,观察是否有异常活动,如有即为骨折。

(六)现场救护程序

创伤作为突发性事件,现场救护情况错综复杂,尤其是同时有多人受伤、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时,现场救护更需要快速、有效、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列程序有助于救护人员做到这一点。

(1)了解致伤因素,如交通伤、突发事件,判断危险是否已解除。

(2)及时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3)观察救护环境,选择就近、安全、平坦的救护场地。

(4)按正确的搬运方法使伤员脱离现场和危险环境。

(5)置伤员于适合体位。

(6)迅速判断伤情,首先判断神志、呼吸、心跳、脉搏是否正常,是否有大出血,然后依次判断头、脊柱、胸部、腹部、骨盆、四肢活动情况、受伤部位、伤口大小、出血多少、是否有骨折,如同时有多个伤员,要进行基础的检伤分类,分清轻伤、重伤。

(7)有呼吸、心跳停止时,先抢救生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具备吸氧条件,应立即吸氧。

(8)有大血管损伤出血时立即止血。

(9)包扎伤口。优先包扎头部、胸、腹部伤口,然后包扎四肢伤口。

(10)有四肢瘫痪,考虑有颈椎骨折、脱位时,先固定颈部。

(11)固定四肢。

(12)安全、有监护地迅速转运。

创伤现场急救.

创伤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是指对职工在工作现场进行生产活动时,因某种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采取应急救治。其目的是防止伤情的扩展,减轻受害者的痛苦,以利于安全生产。因此,矿山企业应利用各种途径,普及职工现场急救知识,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请富有急救知识的医师讲课、派有经验的医生到生产一线宣传急救知识等,不断提高职工现场急救能力,当现场有人发生创伤时,能正确而又稳妥地进行急救。 一、伤口简易包扎止血法 职工在现场发生创伤出血,应用绷带(或手巾、手帕)在动脉血管上部(近心端)进行缠绕加压法止血,或用手指指压法止血及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待医生到来后再进行处理。 二、骨折固定法 (一)四肢骨折的固定法 (1)小腿骨折,在两踝、两小腿中段和两膝三个部位,利用腱肢拼拢固定。大腿骨折时除采用小腿骨折固定方法外,还对两大腿上段、髋部分别用3—5条布条或皮带分段扎紧固定。 (2)利用木板或棍条代用夹板固定,夹板的长度必须超过骨折肢体两个关节的长度。 (二)脊椎骨折的固定法 在担架上铺好棉被(或代用被袄),在相当于脊椎损伤的部位,放置一个小枕头,然后用手托搬动法将伤员平稳搬移到担架上,使骨折的脊椎正好放在枕头上,使伤员脊椎保持在伸展位。再用布条或皮带将肩、胸、腹部、臀、两膝部紧系在担架上,使胸腰段脊柱固定不动,防止脊椎二次损伤,送往医院治疗。 (三)颈椎骨折的固定法 由三人协同搬运,即一个固定头部,托住下颌和颈部,保持头部在正中位。另两人托起肩背、臀和下肢,步调一致地将伤者平放在担架上,颈部两侧各用小枕头(也可用衣服折叠)将胸腰部、髋臀部、两膝部塞紧,再用皮带紧固定在担架上,有效地防止搬运时臀部摆动增加出血和加重出血休克。 三、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如果停止呼吸时间较短,都能采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1)施行人工呼吸方法前,先应将伤者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解开领口,放松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教案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教案 吴彩敏 课题:创伤救护技术课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3年2月28日教学课时:2学时 前修课程:心肺复苏技术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目的:掌握创伤救护技术的止血方法 熟悉常用的包扎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处理鼻子出血的方法 重点:创伤救护技术的各种止血方法 难点:常用的包扎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引言: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 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 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 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 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 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 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 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 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 包扎技术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 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 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 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 步治疗。 绷带包扎 ①手部“8”字包扎 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 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 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 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一、急救措施 1、立即控制创伤所致的大出血 (1)加压包扎止血:用消毒敷料或消毒棉垫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填塞入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伤口止血但不影响其远端血运为宜,同时应抬高损伤部位的肢体以减轻出血量。 (2)气压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的方法不能止血时。将上肢抬高2小时,使血液回流。局部垫上松软敷料或毛巾布料,其上止血带环绕肢体缠扎两周勒紧,以不出血为止;但要及时记录开始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60分钟松开5分钟,以防肢体缺血性坏死。 2、快速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选择上肢静脉或深静脉臵管,确保液体快速进入体内。重度休克时应在10-30分钟内输入2000ml液体以扩容,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液等,以增加心输出量和回心血量,然后输入胶体液,如全血、血浆等,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第三间隙。 3、立即采血、配血,通知血库备血。在抗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4、休克卧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器官上移,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

血量及改善脑血流。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块、异物及分泌物,给予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L/min,给氧浓度40-50%,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 6、严密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各项生命体征一次,随时调整补液速度及氧流量以防发生肺水肿及氧中毒。 7、留臵导尿,妥善固定,准确记录出入量。 8、妥善固定骨折部位:避免搬动过程中骨折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的进一步损伤,适当镇痛,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利于防止休克、便于患者的搬运。 9、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为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应用。先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一次血压。血压平稳后每15-30分钟测一次,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严防药物外渗。血压平稳后,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速度后撤除,以防突然停药引起不良反应。 二、严密观察病情 1、神志、表情与瞳孔的观察:神志和表情反映脑组织的血液灌流情况和缺氧程度及大脑皮质功能状态,是判断休克分期的首要临床指征,休克早期,患者神志清楚、紧张、兴奋或烦躁、焦虑,瞳孔无明显改变。随着休克加重,表现为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双侧瞳孔也可出现放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根据神志、表情与瞳孔

多发伤概况与急救

多发伤的概况与急救 目的:1能快速识别多发伤 2能够对多发伤病人进行初步评估 3能给于多发伤病人正确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减少多发伤的死亡率。 多发伤在急诊在急诊是非常见的,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类病,我们急症科在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 多发伤有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不及抢救,居统计占50%;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8小时之内,这一时间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是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股骨骨折及多发伤大出血。如迅速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部分病人可免于死亡。这类患者是抢救的主要对象30%;第三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死亡原因是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无论院前或院内抢救多发伤患者,都必须注意预防第三个死亡高峰10%。80%就在我们急症科。 定义: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作用下,引起身体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其中至少有一处损伤可危及生命。多发伤不同于多处伤,前者是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遭受严重创伤,后者是同一部位或脏器有两处以上的损伤。 病因:常见于交通事故、爆炸性事故、矿场事故、高出坠落等,某些患者在平地跌倒、从自行车上跌落时也会出现多发伤。多发伤创伤部位多、伤情严重、组织破坏严重,常伴失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免疫功能紊乱,高代谢状态,甚至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损伤的部位密切相关,如头部创伤主要表现为神志的变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面、颈部创伤可以引起气道阻塞,引发窒息;胸部创伤最常见的表现为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肺挫伤;腹部多发伤常见于实质性脏器破裂引起的内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裂形成的腹膜炎等。除此以外,多发伤容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严重低氧血症、心脏压塞、创伤性心肌炎、感染、MODS等。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如下。 特点:1、不同器官可以相互影响,加重损伤反应。 2.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多发伤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机体处于全面应激状态,其数个部位创伤的相互影响很容易导致伤情迅速恶化,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多发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大多是严重的颅脑外伤和胸部损伤。 3、低氧血症发病率高。 4.伤情严重、休克率高 多发伤伤情严重、伤及多处、损伤范围大、出血多,甚至可直接干扰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而威胁生命,特别是休克发生率甚高。 5.伤情复杂、容易漏诊和误诊 多发伤的共同特点是受伤部位多、伤情复杂、明显外伤和隐蔽性外伤同时存在、开放伤和闭合伤同时存在、而且大多数伤员不能述说伤情,加上各专科医师比较注重本专科的损伤情况、忽略他科诊断而造成漏诊。 6.伤情复杂、处理矛盾

多发性创伤的现场救护程序

多发性创伤的现场救护程序 1. 脱离危险环境 迅速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和搬运伤员时的障碍物,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过快过狂的动作。切忌将伤肢从重物下拉出来,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2. 解除呼吸道梗阻 窒息是现场和输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救时可用吸引器或用手将呕吐物迅速掏出,向前托起下颌,把舌拉出并将头转向一侧,窒息可以很快解除,否则伤员可在短时间内窒息死亡。 3.处理活动性出血 体表伤口的出血通常比较明显,及时采用正确的止血措施,是减少现场死亡的最重要措施。 4. 封闭开放性气胸 胸部有开放性伤时,应迅速用大型急救包或厚的敷料严密封闭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但不要用敷料填塞胸腔伤口,以免滑入胸腔内。有张力性气胸,呼吸困难,气管明显向健侧移位者,应毫不迟疑地向患侧胸壁第2肋间插入带有活瓣的穿刺针。 5. 伤口的处理 有创面的创伤,有条件时可用无菌敷料或暂用洁净的毛巾、衣服覆盖,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创面中外露的骨、肌肉、内脏或脑组织都禁忌回纳入伤口内,以免将污染物带入伤口深部。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再度发生大出血。 6. 保存好断离肢体 伤员断离的肢体应用无菌急救包或干净布包好。如有条件可装入塑料袋内,周围置冰块,低温保藏,以减慢组织的变性和防止细菌孽生繁殖,但应注意切勿使冰水浸入断肢创面或血管腔内。断肢应随同伤员送往医院。 7. 现场观察 了解伤因和暴力情况、受伤的详细时间,而且要注意最初发现时的体位、神志和出血量等,并做好伤情记录,以便向接收伤员的救治人员提供详细的现场情况,以助于判断伤情估计出血量和指导治疗。 多发性创伤的急诊室救护 1.休克的处理 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成功的关键。实施要点强调快、足、稀。 ①快:即迅速在上肢建多条输液通道,对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老年人,最好行腔静脉 插管,观察中心静脉压,以保证输液安全。对严重多发伤休克伤员,在15~20分钟内快速输入平衡盐液2000ml. ②足:即输液总量要大大超过估计的总量。创伤失血性休克,不仅有体液丧失,还有大 量水和电解质隔离在体内间质中,功能性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液体补充量应达到失血量3倍以上,一般24小时可达10000~15000ml. ③稀:有限的血液稀释对纠正休克有利。但这种有限的血液稀释,要求HCT维持在 27%~30%,最好不低于25%。 2. 窒息的防治 应及早清除呼吸道的梗阻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还可应用呼吸机,同时作血气分析,指导给氧。 3. 各器官系统损伤的处理原则 对多发性创伤,应根据创伤对生命安全威胁的程度,依次进行处理。包括胸部损伤、呼吸困难的处理、颅脑损伤的处理、腹部内脏损伤的处理及骨科处理。

整理多发伤的急诊急救word版本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多发伤的急诊急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交通、建筑、意外伤害等原因引起的多发伤病人逐年增加,已成为40岁以下青壮年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如何及时、有效救治多发伤,对降低多发伤病死率、减少社会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发伤(multiple injuries)的定义 多发伤的定义为同一伤因致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较严重的创伤。1994年全国首届多发伤学术会议上,学者们建议多发伤命名如下:多发伤是指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的损伤,严重程度根据其ISS分值而定,ISS大于16分为严重多发伤。多发伤的特点是多发、伤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二、需与多发伤鉴别的几个概念 多处伤:同一部位或同一脏器的多处损伤。如腹部肝脾损伤,小肠多处穿孔,体表多处裂伤等。 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 :两种以上杀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如核爆炸时既有放射线引起的放射伤,也有烧伤以及爆炸时冲击波引起的冲击伤。 联合伤:(united injuries)指同一致伤因素所引起的两个相邻部位的连续性损伤,如胸腹联合伤(膈肌破裂),眶颅联合伤。 三、伤后死亡高峰及原因 表1 多发伤后不同死亡高峰死亡原因分析 精品文档. 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小1 肝脾破裂死亡——黄金时器官功能衰感染、第三高峰数天至数周 20 竭 四、多发伤的病理生理

创伤应急微血管调节的器官差异:皮肤胃肠道血管被动调节,血流量减少,而心脑血管自动调节,维持血流量。 ABCDE 创伤救治的法则精品文档. 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法则是什多发伤救治的ABCDE 三感觉”三个步骤又么?“一问、二看、是什么? 五、多发伤的救治思路 由于病情危重,但抢救流程是一致的。虽然多发伤创伤部位不一样,抢救时需要争分夺秒,故不能按照常规疾病那样先诊断后治疗,而要遵循“先处理后诊断、边处理边诊断”原则,快速确定、处理可迅速致死的严重状况,如通气障碍、循环障碍、未制止的浅表大出血。目前倡导)Breathing(Airway)是否通畅、呼吸(即在保护颈椎的同时,按照创伤救治ABCDE法则进行救治,医师迅速评估病人呼吸道,Exposure)最后,(Circulation()状况,以及是否有神经功能障碍Disability),脱去病人所有衣服以充分暴露(和循环并用毯子给病人保暖以免体温过低。医生来到病人身边时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都必须简单、迅速、敏捷,不能因为询问病史或体格检查而耽误抢救,可流程应立即采通过“一问、二看、三感觉”三个步骤迅速判断病人的一般状况,如发现有威胁生命的情况,按照ABCDE取治疗措施。一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哪里痛?”等,如果病人反应良好,发音正常,则可提示该病员呼吸通畅,大脑供血和通气状况良好。二看:胸廓运动是否存在、是否有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全身何处有血迹、有无活动性出血等。三感觉:倾听、感觉口鼻腔有无气流、有无痰鸣音等。如有通气、循环障碍、未制止的浅表大出血,则先立即采取救命措施。经过初步抢救、病情稍稳定后,进一步按照头、颈、胸、腹、骨盆、脊柱、四肢顺序迅速查体,刺激、按压、了解有无疼痛、对疼痛的反应以及有无反常运动(是否有骨折)。通过这三个步骤,结合病员的症状、生命体征,医生可大致判断病员一般情况及病情危重程度,并作出下一步救治方案。以下是我院危重伤救治流程图,供参考。多发伤救 治流程图精品文档. 联系网站删除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一、多发伤的概念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之一即使单独存在创伤也可能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对生命不构成严重威胁的伤情如单纯的四肢骨折不伴休克或单纯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等不属多发伤范畴。 二、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一)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多发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大多是严重的颅脑外伤和胸部外伤。(二)伤情严重、休克率高。 (三)伤情复杂、容易漏诊。 (四)伤情复杂、处理矛盾。 (五)抵抗力低、容易感染。 三、现场急救 三大任务:第一是迅速作出伤情评价;第二是快速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如休克、窒息、心肺复苏、止血等;第三是迅速决定转送医院。 (一)脱离现场:急救时首先必须使伤员迅速脱离现场,以免再度损害或继发性损害。(二)保持良好通风:现场急救首先要注意危及生命的呼吸问题。 (三)心肺复苏:对疑为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试行心肺复苏。 (四)止血:多发伤伤员的出血是非常常见的,现场急救时的止血是十分重要的。如压迫、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办法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五)包扎:现场急救的包扎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帮助止血和保护创面减少感染。包扎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清洁毛巾、衣服、被单、布类等均可。(六)固定:固定可以减轻疼痛和休克,并可避免骨折移位而导致血管和神经损伤。(七)止痛:可选用哌替啶等药物。 (八)休克的急救:休克的早期抢救是快速、适量扩容治疗。 (九)颅脑创伤的急救:尽量平稳移动,避免摇动头部,若有呕吐时,头应偏向一侧。(十)烧伤的现场救护:急救原则是消除致伤原因,迅速脱离现场,尽量减轻伤情 (十一)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首先应包扎伤口,并用夹板固定。 (十二)脊柱损伤处理:搬动时要小心谨慎,应注意保持整个躯干呈平稳姿势,平直抬上平板或担架,翻动时应沿躯干纵轴平行滚动,以免扭曲而加重损伤。 (十三)异物处理:除异物压迫气道危及生命外,均不应在现场拔除异物,而应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后进行手术摘除,以免盲目拔除后引起大出血。 (十四)腹部外伤现场急救 四、转送 转送原则:1.优先运送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病员。2.运送途中应不间断地实施维持生命的救护。3.运送伤员要注意正确体位。4.保持创面清洁,尽量减少感染机会。5.注意骨折的固定和伤肢的血运情况。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医疗记录,并保管好医疗档案。

创伤救护(文本)..

一创伤救护总论 二创伤止血技术 三创伤包扎技术 绷带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 特殊开放伤包扎法 四创伤骨折固定技术 五创伤搬运技术 六灾害事故中的群体伤急救 地震现场救护 火灾现场救护 创伤救护总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创伤,特别是以高能创伤为特点的交通伤,对交通参与者发生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轻者体表损伤、出血、骨折,重者致残致死。连续十年我国交通事故位居世界第一。自2001年至2005年每年直接死于车轮下的 人达十万人左右,之后逐年下降,2011年为6.2万人。 2011 年10月7日16时许,在滨保高速,一辆河北省的大客车与一辆山东省的小轿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客车侧翻,造成35人死亡。交通伤是世界公认的道路第一杀手,因此,首先要强调的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要珍惜生命,预防为主,防范伤害的发生,这方面交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开展的对严重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将会有效消除许多安全隐患。 由于创伤是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发生的,有时是瞬间发生的。2008年5.12 汶川大地震,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统计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做为第一目击者,及时在事故现场进行自救和互救,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达到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减轻伤员痛苦,保护生命和健康的目的。故学习掌握救护技术是很必要的。 一位交通民警说:我学习掌握救护技术能在事故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甚至心肺复苏,不仅为挽救受伤者的生命尽了警察的一份职责,而且警察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更亲切,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对我们执法和善后的处理都有很好的作用。 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伤者施以援手,挽救生命。 第一目击者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 国际医学急救专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已正式提出了在全世界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活动,要争分夺秒和死亡赛跑式地抢救危急病人,抢救过程中第一目击者要在现场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人。机械性创伤中交通伤占首要位置,是世界公认

创伤与急救技能复习过程

创伤与急救技能

一、死因分析 创伤是能量转移到人体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创伤的特点是致伤能量高、死亡和致残率高,社会危害极大。所以掌握创伤与急救的基本技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摆在急诊工作者面前的前沿课题。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1.40岁以上年龄组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依次为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生活提高,高脂饮食、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和环境恶化是主要原因。 2.在40岁以下年龄组第一杀手是创伤并仍在增加:交通事故、工伤、矿难、空难、地震、海啸、战争等。该群体是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其危害和影响远大于上述疾病。 3.创伤导致死亡常见原因:[1]早期数分钟内死亡:脑干损伤、窒息、心脏和大血管贯通伤及高位脊髓损伤。[2]数小时内死亡:多因休克和不能控制的大出血。[3]晚期死亡:常因合并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EPSIS(脓毒症)、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SEPTIC SHOCK(脓毒性休克)和MODS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等。 二、创伤常见原因及特点

1.交通伤:高能创伤,常见多发伤和复合伤。 2.坠落伤:常见传导伤和对冲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 3.机械伤:常导致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 4.锐器伤:伤口深,胸腹部可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一般伤情较重。 5.跌伤:老年人常见,前臂、大腿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 6.火器伤:既有穿透效应又有震荡效应,其损伤程度比弹道面积大数十倍。 三、创伤现场救护 1.主要类型: ⑴闭合性损伤:无开放性伤口。 ⑵开放性损伤:有开放性伤口。 ⑶多发伤:同一致伤因素,多处受伤,至少有一处致命伤。 ⑷复合伤:多个致伤因素所致,至少有一处致命伤,如创伤+烧伤等。 2.现场救护目的 维持生命:先救命,即首先支持生命体征。 减少出血:利用现场条件,控制大出血,防止休克发生。 保护伤口:防止暴露伤口的污染。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创伤性休克(trauma“cshock)是指机体由于遭受严重创伤刺激,通过血管—神经反射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创伤性休克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如高速撞击、高处坠落、机器绞伤、重物打击、火器伤等。稍有延误即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分秒必争,迅速制定抢救措施,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1.现场紧急处理 1.1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抢救顺序应以先处理致命损伤,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维持心肺脑基本功能,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如心跳呼吸骤停,要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提供有效呼吸,维持循环功能。 1.2 体位安置:对轻症或中重度病人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处于舒适卧位,对于危重患者应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怀疑颈椎损伤者除外)。 1.3开放气道,加强呼吸道护理:胸部创伤后窒息是现场和转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紧急人工气道建立是解除窒息的关键一步,对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的患者首先气管插管畅通气道;对颈椎骨折头不能后仰者,应行气管切开术,对无法插管口咽部梗阻者可行环甲膜切开穿刺术。 1.4控制出血:在创伤中因大出血引起休克占首位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有活动性出血者用血管钳夹住出血点或结扎止血,如以上方法有困难者可上止血带,每隔30 min松解1次,每次松带约3min,以免肢体坏死,止血带累积使用时间不超过4 h。有骨折者给予简单而有效的固定,以减少骨折断端活动,。 1.5 迅速补充血容量是抢救外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创伤性休克的病人是创伤与失血并存,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尽量选用粗而直的上肢静脉,以套管针注射,并妥善固定,确保液体快速进入体内。在快速补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慎防由于快速输液、输血所致急性肺水肿。缺氧高流量给氧,以补充血容量不足而致缺氧。 1.6复合伤的观察与处理对脑、胸、腹复合伤者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要了解胸、腹情况。开放性胸腹伤病情较易观察;而闭合性胸腹伤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②受累脏器主要为挫裂伤,内出血及伤情进展观察较困难,影像学诊断有较大帮助;③多有胸部多根肋骨骨折或肺挫伤,伤后多合

多发伤急救

多发伤的急救 一、多发伤的概念 多发伤定义: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如交通车辆撞击伤、高空坠落伤)。单一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不应使用“多发伤”一词,必须冠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腹部多脏器伤”、“多发骨关节损伤”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如热压伤、烧冲伤、放冲伤、爆炸伤也常常造成多部位多脏器损伤,但从概念上归属于复合伤的范畴。 二、院前急救 1、快速伤情评价与分类 按损伤程度分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将伤员分为以下五类: (1)轻微伤:皮肤的小檫伤和轻微挫伤; (2)轻伤:意识清楚,多处软组织损伤,短骨干、手指及脚趾骨折、关节脱位等; (3)重伤:需手术治疗,但可顺延一定的时间(数十分钟或小时),如严重大面积撕脱伤、长骨干骨折、视力听力丧失、内脏破裂、非大量内出血等; (4)危重伤:因窒息、大出血、休克导致伤员有死亡危险,需立即手术来控制出血和改善通气功能,如呼吸道梗阻、胸部吸吮性伤口、不易控制的大出血等; (5)致命伤:直接导致死亡的损伤。现场/基层医院处理的重点是生命受到威胁的危重伤、重伤伤员,其次是轻伤。 2、急救处理 2.l初步评价后立即进行治疗分类: ①立即复苏的伤员:中、重度休克伤员应立即送进行复苏(如大量失血、多处伤、复合伤、股骨粉碎性骨折、严重挤压伤,复苏到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必要时在复苏的同时手术,主要是有严重的腹腔内出血,严重的腹腔脏器伤或脏器脱出,心脏心包伤等胸内大出血; ②立即手术的伤员:呼吸道阻塞或有窒息危险的颌面颈部伤,胸腔内脏伤(有开放性气胸、大量血胸、心包积血、张力性气胸等征象的);严重的内出血(腹腔内出血、进行性颅内血肿等)需要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复苏。 ③第二批手术的伤员,包括内出血不多的腹腔脏器伤,如胃肠道伤,胆道系统伤,泌尿系统伤;没有窒息威胁的胸部伤,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的闭合性颅脑伤;四肢血管伤,上过止血带的肢体伤;以及需要清创的伤员。 2.2紧急救治措施:优先处理有呼吸道阻塞、大出血、张力性或开放性气胸的伤员。 ①呼吸困难的伤员,立即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异物,进行气管内插管,或作气管切开术。 ②除去止血带,未停止的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用纱布填塞、止血钳钳夹或结扎血管。 ③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的颅脑穿透伤,用咬骨钳扩大颅骨孔排血,消除血肿压迫;记录伤员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情况。 ④对开放性气胸伤员补作密封包扎,张力性气胸伤员穿刺排气或作闭式引流,大量血胸或心包积血的伤员穿刺排血,或作闭式引流。浮动胸壁的伤员包扎固定,纵隔气肿的伤员切开排气等。 ⑤对膀胱胀满不能自行排尿的伤员,脊髓伤员导尿,尿道伤员作耻骨上膀胱

创伤急救操作流程

裁判先宣读任务通知书,宣读完毕递至急救队长手中后开始计时。 1、初步评估伤员同时控制大出血 1)在宣布比赛开始后方可佩戴眼镜、手套。 2)若有2名以上伤员,应同时进行初步评估,无特殊先后顺序。应注意必须在完成所有伤员的初步评估后才可进行详细评估。 3)若伤员有意识可回答问题,则肯定有呼吸、脉搏,若参赛队员概念不清进行了检查呼吸、脉搏及清理口腔异物等处理,则视为未按正确顺序评估。 4)若伤员无反应,则应按标准心肺复苏流程进行操作。 5)若经查伤员意识清楚或意识不清的伤员存在呼吸、脉搏,则应开始查看有无大出血,需口述有无发现大出血。 6)发现大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动脉出血:用厚敷料直接压迫伤口处,抬高伤肢,同时按压动脉止血点,并同时用绷带加压包扎伤口。若血未能止住(裁判提示“绷带被血渗透”),此时应上止血带,并应再覆盖敷料包扎。若没有及时控制出血,如进行该伤员或另一名伤员详细评估后才来处理大出血,则视为没有控制动脉出血。

2、详细评估伤员 ⑴按评分细则顺序进行,不能一下带过。 ⑵详细评估:(按顺序,采用手触的方法)检查头部(头皮、头发里伤口)—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腰部—骨盆—检查生殖器区明显的外伤—下肢(检查下肢是否瘫痪,询问伤 员让其活动肢体,触摸伤员双足询问有无感觉)—上肢(检查上肢是否瘫痪,询问伤员让其活动肢体并与伤员握手检查其握力,触摸伤员双手询问有无感觉)—翻身检查背部(当检查后背伤时,三人同时一侧要统一口令,遵从一人指挥,一名位于伤员肩膀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臀部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膝盖一侧,同时轻轻翻转伤员)。检查伤员背部翻身后应检查伤员头枕部、颈后及脊柱区、肩胛区和臀部。最后检查手腕、颈部(标牌)。 ⑶检查有意识的伤员肢体有无瘫痪必须与伤员交流。 ⑷若考虑有颈椎损伤,详评时需专人扶头固定颈椎,在详评后可给予先戴上颈托。(可于翻身检查背部时戴上颈托后片,放平时再戴上颈托前片固定颈椎) 3、处理大出血 包扎大出血伤口后若裁判提示:“绷带已被血渗透”,此时队员应在相应肢体近心端绑扎止血带,同时应在渗透

多发伤的急诊急救

多发伤的急诊急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交通、建筑、意外伤害等原因引起的多发伤病人逐年增加,已成为40岁以下青壮年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如何及时、有效救治多发伤,对降低多发伤病死率、减少社会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发伤(multiple injuries)的定义 多发伤的定义为同一伤因致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于较严重的创伤。1994年全国首届多发伤学术会议上,学者们建议多发伤命名如下:多发伤是指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的损伤,严重程度根据其ISS分值而定,ISS大于16分为严重多发伤。多发伤的特点是多发、伤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二、需与多发伤鉴别的几个概念 多处伤:同一部位或同一脏器的多处损伤。如腹部肝脾损伤,小肠多处穿孔,体表多处裂伤等。 复合伤(combined injuries) :两种以上杀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如核爆炸时既有放射线引起的放射伤,也有烧伤以及爆炸时冲击波引起的冲击伤。 联合伤:(united injuries)指同一致伤因素所引起的两个相邻部位的连续性损伤,如胸腹联合伤(膈肌破裂),眶颅联合伤。 三、伤后死亡高峰及原因 表1 多发伤后不同死亡高峰死亡原因分析

四、多发伤的病理生理 创伤应急微血管调节的器官差异:皮肤胃肠道血管被动调节,血流量减少,而心脑血管自动调节,维持血流量。 创伤救治的ABCDE法则

多发伤救治的ABCDE 法则是什 么?“一问、二看、三感觉”三个步骤又 是什么? 五、多发伤的救治思路 虽然多发伤创伤部位不一样,但抢救流程是一致的。由于病情危重, 抢救时需要争分夺秒,故不能按照常规疾病那样先诊断后治疗,而要遵 循“先处理后诊断、边处理边诊断”原则,快速确定、处理可迅速致死 的严重状况,如通气障碍、循环障碍、未制止的浅表大出血。目前倡导按照创伤救治ABCDE 法则进行救治,即在保护颈椎的同时,医师迅速评估病人呼吸道(Airway )是否通畅、呼吸(Breathing )和循环(Circulation )状况,以及是否有神经功能障碍(Disability ),最后, 脱去病人所有衣服以充分暴露(Exposure ),并用毯子给病人保暖以免体温过低。 医生来到病人身边时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都必须简单、迅速、敏捷,不能因为询问病史或体格检查而耽误抢救,可通过“一问、二看、三感觉”三个步骤迅速判断病人的一般状况,如发现有威胁生命的情况,按照ABCDE 流程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一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哪里痛?”等,如果病人反应良好,发音正常,则可提示该病员呼吸通畅,大脑供血和通气状况良好。二看:胸廓运动是否存在、是否有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全身何处有血迹、有无活动性出血等。三感觉:倾听、感觉口鼻腔有无气流、有无痰鸣音等。如有通气、循环障碍、未制止的浅表大出血,则先立即采取救命措施。经过初步抢救、病情稍稳定后,进一步按照头、颈、胸、腹、骨盆、脊柱、四肢顺序迅速查体,刺激、按压、了解有无疼痛、对疼痛的反应以及有无反常运动(是否有骨折)。通过这三个步骤,结合病员的症状、生命体征,医生可大致判断病员一般情况及病情危重程度,并作出下一步救治方案。 以下是我院危重伤救治流程图,供参考。 多发伤救治流程图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发生创伤时急救人员首先应迅速了解伤员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及机体各部位伤情。处理,首先如有心肺功能障碍,应立即施行有效心肺复苏;其次昏迷患者保证开放气道;休克患者积极抗休克;同时及时止血、包扎、固定,然后再考虑搬运等措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创伤急救的四大技术。 【止血术】 大的外出血如不及时处理,短时间内可致患者休克死亡,因此必须首先做好临时止血措施。识别不同类型的出血有助于对出血的处理:动脉出血呈鲜红色,常随心脏收缩呈间歇性喷射状;静脉出血多为暗红色,持续涌出:毛细血管损伤多为渗血。常用止血法: (一)指压动脉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近心端,阻断血流。此法仅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为临时应急措施,要求指压部位及方法正确。 1.头颈部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1): (1)颞动脉:用拇指在耳前对着下颁关节上用力加压,可将颢动脉压住。 (2)面动脉: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面部的大出血,常需压主双侧才能止血。 (3)颈动脉:在颈根部及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界处,拇指摸到搏动的颈动脉向内 向后向第五颈椎横突施压。 图1 头颈部出血,常用指庄血管部位 上:颞动脉中:面动脉下:颈动脉 2.上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2) (1)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动处向第一肋骨加压(压迫锁骨下动脉)。

图2 上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 (1)锁骨下动脉 (2)肱动脉 (3)肘动脉 (4)桡、尺动脉 (2)肱动脉: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拇指摸到搏动的肱动脉处加压。 (3)肘动脉:肘关节前,拇指摸到搏动的肘动脉处加压。 (4)桡、尺动脉:双手拇指分别压住腕关节前面的桡、尺侧(桡侧即摸脉搏处)。3.下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3) 图3 下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 (1)股动脉 (2)股动脉 (3)胭动脉 (4)胫动脉 (1)股动脉:髋关节稍屈曲、外展、外旋,双手拇指向后压按搏动的股动脉。 (2)胭动脉:在胭窝处,双拇指摸住搏动的动脉,向下加压。 (3)胫动脉:一手紧握踝关节,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压迫胫前、胫后动脉。

创伤现场的救护方法

现在生活中遇到的创伤不像战争时期负伤后出血、骨折等那样简单,而主要以多发伤、复合伤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在场及时、正确的救护和搬运后送,不仅仅要挽救伤者的生命,而且要尽可能地减轻伤残。地震灾害、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脊柱损伤很多,正确的现场救护、搬运,可以避免截瘫的发生。 在现场救护中,要掌握“先脱险,后救人”的原则,救人时,首先要注意施救者自己的安全,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增加伤亡,背离初衷。地震或其他意外事故受伤者大多是多发伤、复合伤,救治时应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即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进行心肺复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危急重症和外伤的处理。 1.止血法 创伤一般多会有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会引起大出血,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可能使伤员出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有60~80毫升血液。骨髓、淋巴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员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一般失血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就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症状。失血超过总量的40%~50%就有生命危险。及时止血,可挽救伤员的生命。所以,遇有创伤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伤员,首先要在现场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有关的急救处理。

(1)外伤出血的种类 当人体受伤出血时,依身体血管的种类通常分成3种,可根据出血的情况和血液的颜色来判断。 ①动脉出血 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较高,所以出血随心脏跳动的频率从伤口向外喷射(在大的动脉出血时),或一股一股地冒出。血液呈鲜红色,流出不止,故常使人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出血,容易引起生命危险。 ②静脉出血 血液徐缓均匀外流,呈紫色。如大静脉出血,往往受到呼吸运动而继续,吸气时流出较缓,呼气时流出较快。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出血是很微小的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流出,血液是红色的,多能自己凝固止血,故危险性小。 另外,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还有皮下出血,外出血和内出血之分。 皮下出血多见于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不久自愈。外出血多见外伤引起,血液从伤口流出,能够看见。 内出血是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内或体腔内,从外表看不见,只能根据伤员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内出血对伤员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必须密切注意。

各类创伤抢救流程图

各类创伤抢救流程图

————————————————————————————————作者:————————————————————————————————日期:

创伤抢救流程 由机械、化学、热力、电流、核等两种以上因素致伤称为复合伤;由机械致伤因素造成的大于两个部位的损伤,其中一个部位达到严重程度损伤,称为多发伤。如果各部位均不严重时称为多处伤。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创伤都有很高的发生率。如果院前时间不太长,现场急救以基本生命支持为主;城市院前高级生命支持不一定比基本生命支持的最终救治效果好。?创伤病人死亡呈现三个峰值分布,第一死亡高峰在1h内,此即刻死亡的数量占创伤死亡的50%,多为严重的颅脑损伤、高位脊髓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它大血管的破裂及呼吸道阻塞等。这类病人基本都死于现场,称为现场死亡,只有极少数病人可能被救活,这是院前急救的难点。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2~4h内,称为早期死亡,其死亡数占创伤死亡的30%,死亡原因多为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性脏器破裂、严重多发伤、严重骨折等引起的大量失血。这类病人是院前急救的重点。危重多发伤后第一个小时称为“黄金1小时”这一小时的头10分钟又是决定性的时间,此被称为“白金10分钟”,比黄金更贵重,这段时间内如果出血被控制,不发生窒息,即可避免很多创伤病人死亡。“白金10分钟”期间是以减少或避免心脏停跳发生为处置目标,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为了达到改进创伤救治的效果,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要向“白金10分钟”努力。 诊断依据?1、有明确的致伤因素存在的外伤史,清醒者可出现伤处疼痛。?2、全身有一处或多处伤痕。 3、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 救治原则 1.迅速脱离致伤因子,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如心跳呼吸骤停,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对休克者予以抗休克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 3.伤口的处理:用无菌纱布或敷料包扎伤口,对开放性气胸或胸壁塌陷致反常呼吸者需用大块棉垫填塞创口,并予以固定。?4.疑有颈椎损伤者应予以颈托固定,胸腰椎损伤者应用平板或铲式担架搬运,避免脊柱的任 6.对合并胸腹腔何扭曲。?5.骨折需妥善固定,常用各种夹板或就地取材替代之。? 大出血者,需快速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7.离断指(肢)体、耳廓、牙齿等宜用干净敷料包裹,有条件者可外置冰袋降温。 8.刺入性异物应固定后搬运,过长者应设法锯断,不能在现场拔出。 9.胸外伤合并张力性气胸者应紧急胸穿减压。 10.有脏器外露者不要回纳,用湿无菌纱布包扎。?11.严重多发伤应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转送注意事项?1.创伤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后方可转送。?2.途中继续给氧,确保静脉通道通畅。?3.必要时心电监测。4.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继续途中抢救。?5.对于无法控制的胸、腹腔内脏出血导致的低血压状态,不要把血压升到正常做为复苏目标,以收缩压80mmHg。平均压50~60mmHg,心率<120/min,SaO2>96%(外周灌注使氧饱和度监测仪可以显示出来结果)即可。 颅脑创伤的急救诊疗流程图 到达现场,询问病史,判断为颅脑创伤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神志是否清楚

最新整理创伤现场急救

最新整理创伤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是指对职工在工作现场进行生产活动时,因某种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采取应急救治。其目的是防止伤情的扩展,减轻受害者的痛苦,以利于安全生产。因此,矿山企业应利用各种途径,普及职工现场急救知识,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请富有急救知识的医师讲课、派有经验的医生到生产一线宣传急救知识等,不断提高职工现场急救能力,当现场有人发生创伤时,能正确而又稳妥地进行急救。 一、伤口简易包扎止血法 职工在现场发生创伤出血,应用绷带(或手巾、手帕)在动脉血管上部(近心端)进行缠绕加压法止血,或用手指指压法止血及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待医生到来后再进行处理。 二、骨折固定法 (一)四肢骨折的固定法 (1)小腿骨折,在两踝、两小腿中段和两膝三个部位,利用腱肢拼拢固定。大腿骨折时除采用小腿骨折固定方法外,还对两大腿上段、髋部分别用3—5条布条或皮带分段扎紧固定。 (2)利用木板或棍条代用夹板固定,夹板的长度必须超过骨折肢体两个关节的长度。 (二)脊椎骨折的固定法 在担架上铺好棉被(或代用被袄),在相当于脊椎损伤的部位,放置一个小枕头,然后用手托搬动法将伤员平稳搬移到担架上,使骨折的脊椎正好放在枕头上,使伤员脊椎保持在伸展位。再用布条或皮带将肩、胸、腹部、臀、两膝部紧系在担架上,使胸腰段脊柱固定不动,防止脊椎二次损伤,送往医院治疗。 (三)颈椎骨折的固定法 三人协同搬运,即一个固定头部,托住下颌和颈部,保持头部在正中位。另两人托起肩背、臀和下肢,步调一致地将伤者平放在担架上,颈部两侧各用小枕头(也可用衣服折叠)将胸腰部、髋臀部、两膝部塞紧,再用皮带紧固定在

担架上,有效地防止搬运时臀部摆动增加出血和加重出血休克。 三、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如果停止呼吸时间较短,都能采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1)施行人工呼吸方法前,先应将伤者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解开领口,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仰卧时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并应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2)操作前应将伤者仰卧,救护者在其头部的一侧,用手将伤者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者的口将气吹人(最好放两层纱布或手帕再吹),造成吸气;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伤者的胸部以帮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吹14—16次,如图11—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