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期报告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我们选择了“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作为研究课题。以此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一、课题的提出

1、有利于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国家的课程设置是从全国的实际出发,但我国是国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这就要求我校根据本校的地理位置,文化特点以及语文经典文化的传承,开发成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2、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为了打破“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所有学生齐步走”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很好地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3、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国家课程设计通常有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开发校本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利用语文课程的广阔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自己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使学校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不同,给学校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校在国家课程改革总目标下,根据师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校教育资源和学校传统优势来确立本校独特的办学目标和策略,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学校、老师、学生自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建设学科教学教育资源库,提高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2、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探索新课程下的教学资源开发设计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构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4.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资源观念,使教师真正成长为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料的设计者与开发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研究内容

1、一年级以《礼仪·自然》为主题。

2、二年级以《关爱·成长》为主题。

3、三年级以《家乡·世界》为主题。

4、四年级以《理解·尊重》为主题。

5、五年级以《感恩·生命》为主题。

四、研究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量力而行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如《版画》《藏书票》《线描画》《纸趣》《中国画》等课程,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内在潜质,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由我校美术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国结艺》是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合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而开发的深受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

4)个性化原则: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学校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如,以训练学生运动技能为主的校本课程《曲棍球俱乐部》,就是以体育教师的特长发挥为主导因素开发的,其将逐渐成为我校的特色。

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学校先后多次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方面的培训。如,《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如何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关于校本课程说明》等等,使教师们了解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了课题的内涵,明确了研究目标,熟悉了研究内容。

⑶加强校内外人力资源的整合,实现课程的多元整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使“天赋和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达到惊异的和谐一致。”我们认为要提升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光立足于学校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应将社区、家庭中的课程资源纳入我们的视野,赋之以崭新的育人理念,达成资源的整合,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运行体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过程,它强调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方案,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1.确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为了确保《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题实验的有效进行。我校建立了以任鲁超、弋兰花校长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董雪艳、李娟、张静等全体语文教师担任课题成员,认真、详细地制定《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实践研究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到课堂第一线,通过随堂听课、交流研讨、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及时调整工作方法,确保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做好开题论证工作。2013年4月向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申报《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课题,并成功立项,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领导们,今后的实验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及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会议。

(二)积极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自本课题研究以来,我校课题组教师坚持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全方位学习与该课题有关的文献、视频、录音等相关资料。课题实验指导小组根据实验内容积极主动地查找、搜集相关理论资料,利用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集中学习、交流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及内容。实验教师参加有关课题方面内容的知识培训。(三)精心编辑校本教材,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弥补学校课程的不足,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组织教研组、语文骨干力量,汇编出版一至五年级校本教材,旨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开启智慧。该套丛书汇编时以《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为依据,按学段阅读目标选择汇编资料。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文,名人故事,也有对联、谚语、名言警句等。丛书共10册,按相应年段,循环使用。

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避免受学科教学的冲击学校把校本教材纳入课程表以便教师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诵读。并安排

每月至少一节校本教材研讨课,逐步提高语文教师校本教材课堂教学的理论认识水平和经典诗文教学能力。校本课程实施以来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五、研究结果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和教师用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认识、反思本校教育。“确立校本课程的中心是创新;校本课程的基础是生活;基调是动态、开放、民主;校本课程的灵魂是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学校、关注家庭、关注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中,我们发现:

1. 教师专业在校本课程中得到发展

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了。长期以来,在我们教师的脑海里,编教材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一线教师和学生无关。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在学生自选课程、自选老师的形势下,我们的老师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多么重要!“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编写教材中,他们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学生的需求来安排内容,确定方式可以这样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

台。

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的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当然是交流探讨了,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成长了起来。

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学生发展的空间拓展了。在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角色几乎没有自由选择学什么课程的权利,所以学生发展的空间不大。而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在校本教材开发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学校列出的清单,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决定校本课程的存在与消失,学生喜欢的课程,我们可以增加人员、资金的投入,增加课时数量,而学生不喜欢的课程我们可以让它自然消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学习天地更宽、更广了。

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国家统一课程在编制过程中,可能考虑的是作为哪一个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本领,所以它更多的是以成人的看法来设置学习目标和内容,有些课程设置纯粹是课程专家的一厢情愿,是单方面输入式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校本课程就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了,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这样满足了各种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学生发展的个性张扬了。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各方面的技能,沟通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获得了调查分析、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学生在《形体礼仪》上学到的知识,就用到了学生的日常与同学交往、与亲朋好友交往上,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名人搜索》课上,了解了很多名人成功的案例,学习了许多名言警句,受到了很多鼓舞,知道了自己作为小学生肩上所肩负的神圣责任与义务。

3. 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课程是一所学校特色的基础与保障,任何学校特色的创建都要有课程作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持,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我们学校正是利用了我校独特的教师资源,找到了体育与育人的契合点,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积极寻求市体工队曲棍球对的帮助,加

强了与他们的联系,他们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提供了不少的服务与支持,我校先后向省曲棍球对输送队员4名,市5名,我校还获批为大连市曲棍球人才训练基地,因此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4、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教材与配套的活动材料。

在比较系统的学习培训后,我们编写组成员根据课程要求,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始编写校本教材。教师们在编写过程中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各显神通,经过努力,《形体礼仪》《娃娃乐》等一系列校本教材正在课堂上发挥它应有的效应。

六、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困惑

在这一年多的研究和活动开展中我们收获颇多,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分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缺乏热心,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完全是劳民伤财之事,因此采取事不关已、冷眼旁观的态度,显得比较被动。另外,有部分教师对课程开发与实施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认识不到位,把校本课程理解为编一本教材,上几节课而已,所以在编写教材时没有注意往纵深处考虑,在组织活动时也浮于形式,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我们国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以,无论是开发何种课程都应确保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我们感到我们设计的课程内容在顾及差异性方面还考虑得不太周全,有些活动设计存在过难现象。

六、对课题研究下阶段的思考

1.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校本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校本教材不断使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校本教学内容做不断调整,让每位语文教师都认真参与到教材的研读活动中。

2.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3.对经典诵读考级的研究。

4.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为后期课题做好铺垫性准备。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开设,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内涵的积淀,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每一名城关一小学生做“有文化”的人、有人文精神的人奠定坚实

的基础,让城关一小学校与全校师生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实、更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