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种培养基制作
食用菌玉米粒菌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玉米粒菌种的制作方法用玉米粒代替化学药品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制作方法。
一、用玉米粒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原料来源广,营养丰富,成本低,且设备简单,制作简便,易掌握,既省工,又省时。
2、菌丝生长迅速且整齐健壮,适用于各种菇类制种用。
3、玉米粒菌种比斜面菌种接原种瓶(袋)数量多。
一支斜面菌种能扩母种60—80支,扩原种3—5瓶(袋)。
而玉米粒种能扩80—100支母种,扩原种5—7瓶(袋)。
因为斜面种只用表层长菌丝部分,而培养基留下;玉米料种可以全部用上。
另外还要注意两点:(1)玉米粒培养基刚制好后较松散,接上种要垂直放,等菌丝封面后再平放。
(2)此菌种制好后不能放时间太久,否则易老化,降低质量。
二、原料选择要选完整无损、无霉变、无虫蛀,未发芽的玉米粒。
三、玉米粒母种制作方法。
先将选好的玉米粒放在较结实的布上包好,用铁锤或较硬的工具轻轻砸开,但不要太碎,使一粒玉米碎成四五块为宜。
然后把砸碎的玉米浸泡在凉水中,12小时后可用手掰开看一看,如有白芯,说明未吸足水分,还应延长浸泡时间。
充分吸水膨胀后捞出,稍晾片刻,拌入20%的石膏粉,分装试管。
每支试管可装3—4克,为管长的1/2或1/3。
500克玉米大约可装100—120支试管。
装好后,用干净的布(纱布、棉布均可)擦一下试管外及试管口处沾上的玉米渣,以防杂菌污染。
然后,按常规法塞上棉塞,用牛皮纸或报纸包好后在1.2kg/cm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取出后冷却。
在接种箱内接种,放到合适的温度下培养6—10天菌丝满试管即可备用。
母种制种技术

孢子分离法(有性繁殖) 菌龄小 孢子 生命力强 特点 变异率高
孢 子 分离法
单孢分离 多孢分离
难度较大
较简易
单孢分离 的菌落
多孢分离 使许多孢子在同一培养基上, 概念 萌发后自由交配成次生菌丝的方法 种菇选择消毒
步骤
采收孢子 整菇插种法 钩悬法 孢子印法 接种孢子
选择:菇形圆整,实体。 1.种菇选择 消毒 有菌膜:剪去菌柄2/3—清水中清 洗—0.1%升汞浸泡1-2分—无菌水 消毒 冲洗—无菌纱布吸干水分 剪去菌柄2/3,只能用75%的酒精 无菌膜 擦拭菌盖和菌柄—用无菌水冲洗 --无菌纱布吸干水分
2.采收孢子 整菇 插种法 种菇插在孢子收集器中 使孢子散落于培养皿内的方法
用 前 灭 菌
25℃、24h现孢子粉 取出分离材料 培养皿盖严
钩悬法
25℃、24h现孢子粉 取出分离材料
孢子印法
3.接种孢子
用接种环 蘸孢子液或孢子粉 涂布于平板上
组织分离法 组织 培养
PDA
次生菌丝
特点
简便,易成功 保持原菌种性状 重复多易退化 不适于耳类
学习情境2-2
母种制种技术
一、母种培养基制作及灭菌 二、菌种分离技术 三、菌种转管技术---再生母种
母种制种技术
母种培养基 的制作及灭菌
菌种分离
母种培养
母种转管
孢子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
基物分离法
一、母种培养基的制作及灭菌
• (一)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注:马铃薯、胡萝卜、子实体、黄豆芽、 棉籽壳等能去皮去皮,能切块切块,然后 加水煮沸30分左右,过滤取汁;玉米粉或 高粱粉加水后,一般加热至70℃左右,并 保持60分钟,过滤取汁;麦芽则要加热至 60-62℃,保持60分钟,过滤取汁。
真菌母种制备流程

真菌母种制备流程真菌母种制备呀,这可是个挺有趣的事儿呢。
一、准备工作。
二、培养基的制作。
培养基制作可是个关键步骤。
先把土豆去皮切成小块,就像切小方块一样,然后煮一煮。
煮的时候可别偷懒,得煮得软软的,这样才能把营养都煮出来。
煮好之后呢,用纱布过滤一下,把那些渣渣都去掉,只留下土豆汁。
接着把葡萄糖、琼脂还有其他需要的营养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加进去,然后再加热搅拌,就像做美食的时候搅拌面糊一样,要搅拌得均匀些。
等琼脂完全融化了,这培养基就差不多做好啦。
然后趁热把培养基分装到试管或者三角瓶里,装的时候也要小心,别装得太满,就像给杯子倒水,不能太满,不然会溢出来的。
最后呢,给这些装了培养基的容器塞上棉塞,这棉塞就像小卫士,既能让空气进去一点,又能防止外界的杂菌跑进去捣乱。
三、灭菌。
灭菌这个步骤就像是给真菌的小房子和食物来个大扫除,把那些坏细菌都消灭掉。
一般咱们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来灭菌。
把装了培养基的容器放进去,然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压力来灭菌。
在这个过程中,就想象是在给真菌创造一个超级干净的世界,只有这样,真菌才能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生长,不用担心被坏家伙欺负。
灭菌的时候可不能着急,得等灭菌完成后,让锅里的压力慢慢降下来,就像让一个刚跑完步的人慢慢平静下来一样。
四、接种。
接种可是个技术活。
得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就像做手术一样,得特别小心。
把灭过菌的培养基拿出来,然后用接种针或者接种环挑取一点已经纯化好的真菌菌丝或者孢子。
这个挑取的动作要轻,就像从花丛里轻轻摘下一朵花一样。
然后把挑取的真菌放到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就像是把小种子种到土里一样。
接种完之后呢,要尽快把容器的口封好,防止杂菌进去。
五、培养。
接种好的真菌母种就可以放到培养箱里去培养啦。
要给它们设置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不同的真菌可能要求不太一样,就像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居住环境一样。
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时不时去看看它们,就像照顾小宠物一样。
看看它们有没有开始生长,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金针菇母种的简易制作方法

金针菇母种的简易制作方法
1、母种用PDA综合培养基。
制作同常规。
2、用原种培养子实体。
原种培养基制法常规。
3、子实体的取得:装原种时,先装到瓶的1/2,然后放3-5根线,这些线要帖在瓶壁上,后装满料、封口。
灭菌、接种、培养同常规。
因为壁上有些孔隙,所以很容易长出子实体。
在发菌、培养期间,不要打开瓶子的封口用的料物,所以其子实体是无菌的。
组织分离时,在接种箱里,用消毒的镊子取出子实体,去掉头与根部,切取一小段,放入试管即可培养。
如子实体不好取,可打破瓶子。
其它菇可仿照,成功率100%。
菇体不用任何消毒。
共同行试做,不妥请指教。
- 1 -。
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

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作者:高为民卢玉文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01期摘要; ; 为了筛选出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以马铃薯、胡萝卜、大豆、芋头、麸皮、红薯等为主料,制作母种培养基,接入秀p-1号菌种,并存放入6 ℃恒温箱培养,进行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配方是马铃薯和麸皮为主料的混合配方,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萌发快,生长速度也快,生长旺盛,爬壁力强。
关键词; ; 秀珍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中图分类号; ; S646.14; ; ; ; 文献标识码; ; A秀珍菇学名为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
秀珍菇营养丰富,质地细嫩,味道鲜美,含纤维量少,被人们称为保健食品、安全食品。
秀珍菇在市场上畅销不衰。
目前,国内有相当的省(市、地区)已形成利用科技大棚栽培秀珍菇的生产规模,需要大量优质菌种,而优质菌种需要优质培养基配方,特别是优质母种培养基配方,以促进菌丝浓白、健壮和快速生长,提高菌种质量,缩短制种时间,对提高产量、质量起到重要作用[1-3]。
因此,笔者开展了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試验,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1; ; 材料与方法1.1; ; 供试材料1.1.1; ; 供试菌株。
秀p-1号,从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经广西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进行转管保存。
1.1.2; ; 供试培养基。
主料为马铃薯、大豆、红薯、芋头、胡萝卜、麸皮;辅料为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1.2; ; 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计了7个母种培养基配方:①(常规配方,CK)马铃薯20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②胡萝卜20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③大豆100 g,胡萝卜10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④芋头100 g,胡萝卜10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⑤马铃薯100 g,麸皮10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⑥大豆100 g,红薯10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⑦红薯100 g,芋头100 g,葡萄糖10 g,琼脂1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
实验一斜面培养基制作-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食用菌固化培养基的配制。 2、学会棉塞
的制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食用菌母种分离、移接和斜面保存菌种都必须 要制作相应的培养基,以备食用菌的培养、分离 和保存之用。
培养基是根据各种食用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对 营养物质需求制成的,它可供给食用菌的C源、N 源、水分、各种无机盐及生长物质等。
四、实验内容
过程:制马铃薯滤液→融化琼脂→培养基的分装 →棉塞的制作
方法步骤:
精选2021版课件
2
1.配方(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 琼脂15~2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
2.制作方法
(1)制滤液: 马铃薯刮去粗皮,去芽眼, 切成碎块,称量后放锅中,加水 1200~1300ml,将其煮沸20min。用双层 纱布过滤,取1000ml滤液。
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本实验学习斜面培养基 (PDA)制作。
精选2021版课件
1
三.实验准备
1.器具: 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 量筒、刻度搪瓷杯、试管、三角瓶、漏斗、漏斗 架、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铁丝筐、剪刀、棉 花、线绳、牛皮纸、皮筋、纱布、电炉、菜刀、 菜板、小铝锅等。
2.材料: 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水。
(4)制棉塞 棉花以白色长绒脱脂棉为宜。 根据试管口大小取棉,将其卷成棉塞,最 好 外包一层纱布。将棉塞塞入试管口。棉 塞塞入试管2/3。制做棉塞要求外表光滑, 外包的纱不能折、松紧适宜等。精选2 Nhomakorabea21版课件
5
A.正确; B.不正确
精选2021版课件
6
(5) 包扎: 管口堵入棉塞后7或9支试管扎一捆,棉塞部分 用牛皮纸包扎。在包装纸上标明培养基名称,制备组别和 姓名、日期等。
平菇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4、执行(1小时)
(1)原料及器材准备
土豆、琼脂、蔗糖、小刀、清水若干、酒精 灯、电炉、棉塞、试管、石棉网、大烧杯、 过滤装置、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2)实验操作步骤
培养基制备 土豆削皮、洗净、切块(1厘米见 方大小)加水煮制(15至20分钟)软而不烂, 过滤备用。
培养基熬制 将过滤好的土豆泥置入烧杯,加 入蔗糖20g∕L,琼脂20g∕L,加热煮制融化即可。
平菇母种(PSA)培养 基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专业能力 学生能独立完成平菇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方法能力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并能熟练掌握技术。 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二、实验安排
对象:中职高二园艺专业二班学生 形式:实践操作 地点:食用菌培养实验室 时间:5学时
三、实验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具备食用菌母本制作相关知识。 具有实验实习操作的基本知识。 2、实验成果要求 通过实验,找到最适合平菇生长、成本低廉 且见效快的培养基。
培养基分装 趁热分装入(1.5×20)试管(装量 为五分之一试管长度),用棉塞塞紧。手提 棉塞试管不掉即可。
高压灭菌 将分装好的母本培养基放入高压灭 菌锅,设定温度为121℃,灭菌三十分钟。
5、评价(30分钟)
(1)学生自评 根据实验中个人表现、协 作情况、操作熟练程度、所制作母本质量四 个方面进行评审,总分100分。如表一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20%) (30%) (50%)
总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反思 实验中是否有操作不当情况发生?
实验器材原料准备是否完备?
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在 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
(六)迁移 通过平菇母本培养基的制 备,能够举一反三,可进行香菇或金 针菇等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一、菌种制备菌种制备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2)猴头菌培养基。
黄豆芽25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过滤取汁,补足失水至1000毫升。
加入葡萄糖30克、蛋白胨5克、酵母膏1克、琼脂20克,加热溶化,然后分装。
适用于猴头母种培养。
(3)玉米粉培养基。
玉米粉30克左右,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蛋白胨0.5克。
玉米粉煮至70℃左右保持1小时,然后加上其余的成分。
2、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常用配方:(1)棉耔壳培养基。
棉耔壳100斤,麦麸15斤,石膏粉1.5斤,料水比1:1.1~1.2。
该培养基适合于大多数食用菌品种。
(2)木屑培养基。
干木屑100斤,麦麸20斤,蔗糖1斤,石膏粉1.5斤,硫酸镁0.5斤,料水比按1:1.1~1.2。
该培养基适合于银耳、黑木耳、猴头、金针菇、平菇等原种培养。
(3)粪草培养基。
稻草63斤,玉米粉4斤,大豆粉3斤,干牛粪25斤,过磷酸钙3斤,硫酸镁2斤,料水比1:1.1~1.3。
适合于双孢菇原种培养。
其中牛粪也可以鸡粪等等畜粪来代替,只是所加的量根据其所含氮量而定。
(4)谷粒培养基。
选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玉米粒均可),淘洗干净,按1:2.0比例加水,煮沸30分钟,闷4~6个小时,沥去水分,标准是“煮透晾干”,再加入干料1%的石膏粉,0.5%的石灰拌匀、装瓶。
适用于平菇、双孢菇原种培养。
该种培养基发菌快,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用此培养基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
3、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主要用于母种,灭菌的条件是0.11~0.12千帕。
原种灭菌一般是0.12千帕,1.5小时。
(2)常压蒸汽灭菌。
主要用于原种和栽培种。
灭菌的条件一般是灭菌器内达到100℃后保持8~10个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武陵山野生食用菌母种的制作与培养
一.目的
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来源,菌种的分离方法。
2.掌握PDA培养基的配制、分装、灭菌的方法和食用菌菌种的
培养方法。
3.熟悉和掌握无菌操作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原理
首先是制作菌种,即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出菌丝体,菌丝体扩大
繁殖成为生产菌种;其次是将菌种接种于基质中,生产出食用菌的子
实体。食用菌菌种是食用菌菌种生产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材料。食用菌
生产的菌种来源于野生食用菌资源,我国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为我国食
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食用菌菌种的最初来源是来自于
野生食用菌资源,采用孢子或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食用菌菌种,然后
把该菌种进行人工驯化、菌种选育,得到具有生产价值的食用菌菌种。
母种是食用菌生产的经菌丝体,菌丝体扩大繁殖成为生产菌种;而该
过程必须在无菌环境中以无菌操作进行,以防杂菌污染。一般在接种
箱,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接种。
接种前要对环境进行消毒,一般是用37%~40%甲醛溶液于接种
前按5ml/m3 的量熏蒸半小时。也可用紫外灯照射半小时,以杀死空
气中的微生物。
适合食用菌生长繁殖的混合培养料称培养基,由于不同的食用菌
生长繁殖需要相应的营养条件及适宜的酸碱度。因此,在配制培养基
时,还要根据所使用的配方,按次序配制培养基,并调节pH等。在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等凝固剂后,就可制成试管斜面或在培养皿内
倒成平板,成为用途广泛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三.实验材料
1.野生食用菌标本。
2.量筒、试管、玻棒、铝锅、电炉、天平、高压灭菌锅、超净工
作台、接种钩、酒精灯、火柴、蒸发皿、甲醛、高锰酸钾、70%酒精、
无菌平皿
3.培养基配方
(1)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25g 和水
1000ml
(2)完全培养基 蛋白胨2.0g、酵母膏2.0g、葡萄糖20g 、
MgSO4H2O 0.5g、K2HPO4 1.0g、KH2PO4 1.0g、琼脂20g、水1000ml
四.方法与步骤
(一)培养基的配制
1.把马铃薯洗干净,去皮,挖掉芽眼,切成大约1cm3 的小方块,
在天平上称取200g。
2.把切好的马铃薯小块倒入铝锅中,加水1000ml,煮沸15~30min。
3.用纱布(2~3层)过滤。
4.滤液加水至1000ml,加入蔗糖及琼脂。
5.加热使琼脂完全熔化。
6.趁热加入分装筒。分装于试管中(装量为1/5),塞棉花塞。
7.高压灭菌(121℃,30分钟)后,排成斜面。
(二)菌种分离
1.洗净手并用75%酒精消毒。
2.用75%酒精棉球对采集的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表面擦洗(消毒)。
3.用手术刀将食用菌子实体菌盖延菌柄方向切去多余部分,同时切
去菌柄极处1cm左右,然后将经上述处理后的菌柄置于无菌培养皿
处,用75%酒精浸泡1~2min。
4.用无菌镊子夹住子实体用无菌水冲洗4~5次,重复3.4操作一次。
5.将手术刀, 镊子(夹住菌柄)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
6.用镊子夹住菌柄,将菌柄切下1cm小段,然后将小段切成长方体,
灼烧冷却,进一步切成绿豆大小的方块。
7.灭菌接种针接种。
(三)菌种培养
食用菌母种培养一般放在培养箱中,温度控制视所用菌种而定。
一般平菇以22~25℃为宜。
五.高压锅的使用方法
高压锅的使用方法
(1)将待灭菌的物品(如:试管)放在灭菌筒内,包与包之间
应留有适当的空隙,以利蒸汽流畅,达到彻底灭菌。
(2)盖上软管插入灭菌桶的槽内,上下对齐,对角拧紧螺栓,
切勿漏气。
(3)加热。水沸腾之后,排尽锅内空气(当压力表的指针指到
0.51kg/cm2)时,打开放气阀放气,进行两次放气阀,升压。
(4)待压力达到要求时,保持稳定,并开始计算时间。
(5)达到规定的灭菌时间后,关闭电源,让其自然降压冷却。
(6)待压力完全降到“0”后,松动对角螺栓,取下盖子,从
灭菌桶内取出材料。
(7)若灭菌物为试管,则应立即放入特制的木箱内排成斜面。
(8)若灭菌锅用毕后,应把锅内的水倒掉,以免日久腐蚀。
六.作业
P396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