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资料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调整

中国国际储备及调整姓名:杨丹学号:201284370106 班级:10接贸1班内容摘要:通过对1995年-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数据的调查,运用外汇储备水平,储备/进口比例法,机会成本说,货币供应量决定论,储备/外债比例关系,影响国际储备总量的因素六种方法得出一致结论,国际储备规模过量。
并从7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并结合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的特点与各储备所占的比例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外汇储备在内部结构,自身结构,储备币种,成本与收益均存在不平衡,结合国情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字:国际储备规模国际储备结构外汇储备一、中国国际储备规模是否适度及依据(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是当今各国国际储备资产中最主要的储备资产形式。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近十年以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回首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发展历程, 1996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此后四年,储备增加速度比较平稳。
2000 以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 年末达到8188.72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2006 年2 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 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
同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从1000亿到10000亿,中国仅仅用了十年时间。
至2009 年末, 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3991.52 亿美元, 超过G7 国家外汇储备之和。
截至2012 年6 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3.24万亿美元。
表1 中国近几年外汇储备总表(1995—2012年)单位:万亿美元年份外汇储备(亿元)外汇储备增长率(%)1995 0.07 42.571996 0.11 42.701997 0.13 33.191998 0.14 3.621999 0.15 6.702000 0.17 7.042001 0.21 28.152002 0.29 34.992003 0.40 40.802004 0.61 51.252005 0.82 34.262006 1.07 30.222007 1.53 43.322008 1.95 27.342009 2.40 23.2820102.85 18.68 20113.18 11.72 2012 3.24 3.89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约占国际储备的95%,所以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储备增长迅速,且规模大。
中国外汇储备状况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讨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刘彤12046191241.概念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增至3.94万亿美元,今年二季度将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近五年内翻了一番。
2.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中国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
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2010年12月国家外汇储备28473.3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3.发展情况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另外,6月M2同比增长28.46%,创下1996年5月份以来新高,而M1同比增长24.79%,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年7月15日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国家外汇储备增长17.84%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
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950亿美元。
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增302亿美元。
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19元人民币。
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对国民经济影响日益增强,加之西方经济持续低迷,促使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全年增量超过500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1 00 2 0
到 影 响 外 汇 储 备 的 某 一 个 因 素 , 没 有 考 虑 多 个 的 综 合 影 而
响 。 目前 , 内采 用 比 例 分 析 方 法 对 我 国 外 汇 适 度 规 模 的 国 分析具代 表 性 的有 王 国林 (0120 ) 2 0 , 0 3 。但 是 这 样 考 虑 的
卜 '0 苷【 0
' '。 【 【 壮 。
}' 』【 廿蓄。: i
霹卜 。 。 七
}' 。 』【 。 廿∞
邹 文 理
( 州华 南 师 范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0 ) 广 广 1 6 0
卜 竹0 苷 0
' 吕 。 【 N
廿 苫 。 N 霹 ' e 0 【 0N 特
项 很 难 的 问题 。 从 现 在 世 界 上 比较 常 用 的 比例 分 析 方 法 出发 , 建 一 个 综 合 比 例 分 析 方 法 来 对 我 国 的 外 汇储 备 的 适 度 规 构
模 做 一 个界 定 。
}' J【 廿窨0 N
关 键 词 : 汇储 备 ; 度 规 模 ; 例 分 析 ; 外 适 比 综合 比 例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 8 O 9 F 3.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3 9 (O 8 0 -0 30 1 7 —1 8 2 0 ) 10 2 -2
40 00 20 O 0
0
假 设 一 共 存 在 n种 影 响 外 汇 储 备 的 因 素 , 别 记 为 = 分 1 2 … … , 每 种 因 素 的 绝 对 数 量 分 别 为 , 种 因 素 的 最 ,, ; 每 适 度 的 比例 分 别 为 X , 们 通 过 计 算 各 个 影 响 因 素 分 别 得 i我 到 一 个 最 适 度 规 模 的 外 汇 储 备 , 后 通 过 对 每 个 适 度 规 模 然 进 行 加 权 平 均 就 可 以得 到 一 个 综 合 的适 度 外 汇 储 备 。 为 了 处 理 的 方 便 , 们 取 各 个 影 响 因 素 的权 数 为 1 n 我 / 。这 样 , 我 们 就 通 过 运 用 综 合 比例 方 法 得 到 了 一 个 计 算 适 度 外 汇 储 备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影响研究

东 南亚金 融 危机 影 响 ,我 国外 汇储 备 在其 后几 年 出
现 了低速 增 长 ,至 2 0 0 0年 末 外 汇储 备 还 是 达 到 了
要 构建 外 汇储备 适度 规模 模 型 ,必 须先 找 出影 响 我 国外汇 储备 规模 的因素 ,这些 因素 主 要有 以下
几种 :
16 6亿美 元 ,居 世 界前 列 。 5 进入 2 世 纪 以来 ,我 国外 汇储 备 的高 速 增 长 1
维普资讯
经 济理 论与 经济 管理 2 0 0 8年第 8期
我 国高 额 外 汇储 备 影 响研 究
张 长 全 ,蒋 少 华 陈洋林 。 ,
( .安徽 财 经大 学 ,安徽 蚌埠 1 2 3 4 ;2 3 0 1 .海 南大 学三 亚学 院 ,海南 三亚 5 2 2) 7 0 2
一
、
我 国外 汇储 备 的 快 速 增 长 状 况 回顾
现 剧 增势 头 。2 0 底达 到 81 9亿美 元 ,平 均月 0 5年 8 增 长 近 2 0亿 美 元 。2 0 增 幅虽 有 所 减 缓 ,但 0 0 6年 年 末仍 达 到 1 6 美元 ,比上年 末净 增 24 5亿 06 3亿 7
我 国 外 汇储 备 规 模 的 判 断
要对 外汇 储备 规模 进 行判 断 ,首先 必须 分析宏 观经 济状 况 。参 照 近几 年 我 国宏 观 经 济 有 关 状 况 ,
利用 前 面所 述 的 模 型 ,本 文 得 出 1 9 - 2 0 9 4 0 6年 我 国外 汇储 备 的适度 区间 ( 见表 1 。 )
感 谢 匿 名 评 审 人 提 出 的修 改 建议 ,笔 者 已作 了相 应 的修 改 ,本 文 文 责 经济 管理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

个 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的原因有很多 , 本文选 率 变 动 在 短 期 内对 外 汇 储 备 有 直 接 影 响 , 并 得 出 2 0 0 0 年 以前我 国外汇储 备 规模 不 足 , 而在 2 0 0 0 年 以 供应量共 7 个 影 响 因素 , 利 用 因子 分 析 的方 法 来 对 后 , 我 国外 汇 储 备 增 长 过 快 , 超 过 了适 度 规 模 的 结 这 些 影 响 因素 进 行实 证 分 析 , 并解 释 这 些影 响 因素 论 。逢金玉 、 安佳 、 张涵( 2 0 1 l f 选取 了F D I 、 外债余 额 、 进 口额 和名 义汇 率等 指标 , 使用 均衡 分析 法构 建 与 我 国外 汇储备 增长 的相 应关 系 。 文 献 回顾 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模型 , 发现 F D I 、 外债余额 、 进口 在 国外 的 文献 中 , 对 外 汇储 备 增 长 的影 响 因素 额 与外 汇储 备正相 关 , 名义 汇率 与外 汇储备 负相 关 。 有 着 不 同 的观 点 。T r i f f i n ( 1 9 6 0 ) 开 创 性地 提 出 比例 在 上 述 文献 的基础 上 , 本文 选 取 了七 个 外 汇 储 分 析法 , 认为 外汇储 备 应 当与一 些经 济变 量成 比例 , 备 的影 响 因素 , 使 用 因子 分 析 法来 提 取影 响外 汇储 而 其增 长速 度应该 与 相应 的经 济变 量增 长速 度相 适 备 增 长 的公 共 因子 , 并 解 释 和 分析 这 些公 共 因子 对 应 。其 中进 口总额 被认 为是 决 定外 汇储 备规模 增 长 我 国外汇 储备 增长 的影 响 。
( 一) 人 民币对 美 元年 均汇 率 中 央银 行 持有 外 汇 储备 可 以用 于调 节 汇 率 , 并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对策

一、关于外汇储备1、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2、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3、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
4、外汇储备的功能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2)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3) 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4) 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二、我国外汇储备现况1、外汇储备的规模—般来说,外汇储备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备匮乏,1979年国家外汇储备仅为8.4亿美元,而在1979年〜1989年间,外汇储备年均35亿美元。
此后,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累积,规模不断扩。
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从2004年年末到2009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平均年增长率为31.69%,最高增长率达到43.32%,最低增长率也达到了18.68%0即使是在全球经济饱受金融风暴侵袭的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仍然达到2.3992万亿美元,增加值为4532 亿美元,增长率为23.29%,相当于七国集团(G7)的1.93倍。
我国外汇储备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研究摘要: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持续高位运行,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
同时外汇储备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外汇资产已占到央行资产比重的79.1%。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外汇储备变动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运用古典计量模型、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多种手段,验证了外汇储备变动对cpi变动的影响是显著的,外汇储备变动是cpi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并且这种显著性随着滞后期的增加而降低,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价格水平变化;通货膨胀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4.5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8-02一、引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3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4.5%、3.2%、3.6%,达到近年来的高点,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0年末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国外资产已占到其总资产的83.1%,其中外汇资产比重为79.1%。
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束缚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尽管央行采取了一定的对冲策略,但增加的外汇占款仍然在我国新增基础货币中占据了较大比重。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周浩、朱启贵(2006)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认为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且长期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李蔚蔚(2007)通过分析2002年1月到2007年4月的数据,认为外汇储备与物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汇储备是物价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对cpi的影响并不明显。
李庆海(2008)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证明外汇储备是m1增量和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
杨丽、刘辉(2008)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变动与通过膨胀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其对策摘要:每个国家或企业为平衡收支或国际支付都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构成尤为重要。
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外汇储备损失称为外汇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超千亿美元,并且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我国外汇储备在规模和结构上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
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降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风险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的必要性;近况;风险;建议一、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该国汇率以及维持该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
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近况(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的历史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49年-1978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计划经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