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作者:林东辉

作者机构:闽侯卜州电镀厂

来源:海峡科学

ISSN:1673-8683

年:2009

卷:000

期:006

页码:127-128,136

页数:3

中图分类:X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含铬污水;单反应池;絮凝沉淀

摘要:介绍在化学还原法常用处理电镀含铬污水的工艺基础上,用双反应池代替单反应池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电镀污水,使用DTCR系列絮凝剂进一步调节

Cr(OH)3沉淀废水,获得了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一电镀废水的来源 电镀废水主要包括电镀漂洗废水、钝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刷洗地坪和极板的废水应急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另外还有废水处理过程中自用水以及化验室的排水等。 二电镀废水的性质和分类 1 电镀废水的性质 电镀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各种金属离子,常见的有铬、铜、镍、铅、铝、金、银、镉、铁等;其次是酸类和碱类物质,如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有些镀液还是用了催化剂、添加剂和颜料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是有机物。另外在镀件基材的预处理过程中漂洗下来的油脂、油污。氧化皮、尘土等杂质也都被带入了电镀废水中,是电镀废水的成分复杂。其所造成的污染大致为:化学毒物的污染,有机需氧物质的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的污染以及酸、碱、热等的污染和有色、泡沫、油类等污染。但只要的污染时重金属离子、酸、碱和部分有机物的污染。 2 电镀废水的分类 电镀废水一般按废水所含的主要污染物分类。如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镍、铜、锌、铬废水,含酸废水等。 当废水中含有一种以上的主要污染物时(如氰化镀镉,既有氰化物又有镉),一般仍按其中一种污染物分类;当同一镀种有几种工艺方法时,也有按不同镀种工艺再分成小类,如把含铜废水再分成焦磷酸镀铜废水,硫酸铜镀铜废水等。当几种不同镀种废水都含铜一种主要污染物时,如镀铬、钝化废水混合在一起时就统称为含铬废水。若分质监理系统时,则分别为镀铬废水、钝化废水,一般将不同镀种和不同主要污染物的废水混合在一起时的废水统称为电镀混合废水。 三电镀废水单元处理方法 1 化学沉淀法 向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之与废水中欲厂区的污染物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固体物二分离除去的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它适用于处理含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 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沉淀法主要由氢氧化物沉淀法、钡盐法、碳酸盐法、硫化物沉淀法、置换沉淀法及铁氧体沉淀法。 1)氢氧化物沉淀法:电镀废水中的许多中金属离子可以删除氢氧化物沉淀二得以去除。 2)钡盐沉淀法:主要用于处理含六价铬的废水,采用的沉淀剂有碳酸钡、硫化钡、硝酸钡、氢氧化钡等。 3)硫化物沉淀法:许多重金属能形成硫化物沉淀。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要小很多,因此采用硫化物可使中金属得到等完全地去除。 2 混凝沉淀法 混凝法即向废水中投加某种混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悬浮颗粒或乳状污染物失去稳定后,在一定的水力反应条件下,好像碰撞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或絮状物而沉淀分离。 3 化学氧化还原法 在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中,广泛利用氧化还原把废水中某些有毒的污染物变成无毒害物,从而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氧化还原法,这是一种最终处理有毒废水的主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气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排方前必须要进行处理,在做多处理方法中有一种是物理法,那么,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可用来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细小的胶体有机物、无机物、植物营养素(氮、磷)、乳化油、色度、臭味、酸、碱等。化学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法、氧化还原、电化学等方法。 1、中和法:在化工、炼油企业中,对于低浓度的含酸、含碱废水,在无回收及综合利用价值时,往往采用中和的方法进行处理。中和法也常用于废水的预处理,调整废水的pH。

2、混凝沉淀法:混凝法是在废水中投入混凝剂,因混凝剂为电解质,在废水中形成胶团,与废水中的胶体物质发生电中和,形成絮体沉降。絮凝沉淀不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粒径为10-3~10-6的细小悬浮颗粒,而且还能够去除色度、油份、微生物、氮磷等富营养物质、重金属及有机物等。 3、氧化还原法:废水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可使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转变为无毒或毒性不大的物质,从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常用的氧化法有:空气氧化法、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等。 4、电解法:电解是利用直流电进行溶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一般,按照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可以分为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电解凝聚法和电解浮上法。 当然,所有的处理方法都不是完全有效的,需要根据具体废水的成分和特质进行选择。更多水污染成因与污水处理方法,以及水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课程设计.doc111

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环境工程专业 姓名:秦文英 学号:1220201026 指导教师:王晓 题目:电镀含铬废水日处理量150m3工艺方案确定 同组同学:马寿孝李俊杰才让卓玛朱晓玲冶秀琴尕藏东主青海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目录 1 城市选定及其概况 (1) 1.1位置境域 (1) 1.2地质地貌 (1) 1.3气候 (1) 2 工艺确定及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几种常见方法的处理机比较 (2) 3 工业废水处理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方法的应用 (5) 5物料衡算 (6) 5.1总铬的物料衡算 (6) 5.2六价铬离子的物料衡算 (7) 5.3总锌的物料衡算 (7) 5.4 ss的物料衡算 (8) 5.5水量的物料衡算 (9) 6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 (9) 6.1污水处理主体工艺的确定 (10) 6.2综合废水 (10) 6.3设计原因 (10) 7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框图 (11) 7.1调节池 (11) 7.1.2参数选取 (11) 7.1.3工艺尺寸 (11) 7.2反应池 (12) 7.2.1设计原因 (12) 7.2.2参数选取 (12) 7.2.3工艺尺寸 (13) 7.3平流沉淀池 (13) 7.3.1设计原因 (13)

环评爱好者论坛_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的探讨 摘要:针对无机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特殊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提出了射流一酸碱中和一沉淀一固液分离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对废水处理装置的组成进行了具体的说明。此方法广泛地适应于各类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废水处理。 关键词: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装置;方法 0 引言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类化学实验室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从实验室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科研机构、检测中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企业内部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可归纳为企业的环保问题,易于被各级环保部门重视,企业在处理自身的环保问题的同时,污染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理。而其它各类实验室多为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区域分散,废水排放量不大,其污染易于被忽视。 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设的越多,污染的总量越大。这些实验室,尤其是在中心城区和居民区的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化学实验室的排水管道与居民的排水管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江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对水资源的危害不可估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应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已成为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考核项目之一。因此,对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化学实验室废水排放的现状 总体来讲化学实验室的废水排放情况复杂,不同工作性质的化学实验室的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不同。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二大类。本文仅针对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处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因为此类实验室在国土资源行业有较大的数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pH值是控制废水排放酸碱度的指标,我们在对国土资源、水务等行业的二个有代表性的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水管口进行了随机取样测试,总体测试结果是排放的废水pH值呈偏酸性,部分时间段pH测试值呈强酸性,其它污染主要是废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如Hgl、cr、Pb等有害元素。从时问分布上看,污染程度不同,并有随机性;从污染物成份上看,种类较多,并且复杂。 对照中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相关要求,从检测统计数据的情况可见,大多数检测数据超出排放标准。同时无机化学类实验室废水排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企业污水的排放有相对稳定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而是随着实验方法的不同,药品、试剂的使用种类也随之变化,其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含量就显得比较复杂,同时在不同的时间段废水的pH值变化非常大,随机性很强。如果直接将工业化污水处理的模式应用于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废水处理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实验室废水的特点提出一个有效、实用、节能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装置,使实验室废水的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2 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实验室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成分随机性较大的特点,我们将废水的pH进行值调整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超标准排放处理作为整个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二个主要环节,进行工艺流程的研究、设计。 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总体思路 根据实验室废水排放的实际状况,将制定一个实用性强、适应性广、运行成本低的工艺流程作为设计的主要思路,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提出了收集→射流曝气→酸碱中和→沉淀→固液分离的工艺流程总体思

电镀行业中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

电镀行业中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 水处理技术:电镀工业含铬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有还原法、电解法,工艺成熟,运行效果好。但是近来又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被研究出来,综合比较会发现这些方法也各有优缺点。作为新方法,他们自有借鉴之处。 一、还原沉淀法 化学还原法是利用硫酸亚铁、亚硫酸盐、二氧化硫等还原剂将中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加碱调整pH值,使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淀除去。这种方法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主要用于间歇处理。 常用处理工艺为在第一反应池中先将用硫酸调pH值至2~3,再加入还原剂,在下一个反应池中用NaOH或Ca(OH)2调pH值至7~8,生成Cr(OH)3沉淀,再加混凝剂,使Cr(OH)3沉淀除去。改良的工艺为在第一反应池中直接投加硫酸亚铁,用NaOH或Ca(OH)2调pH值至7~8,生成Cr(OH)3沉淀,再加混凝剂,使Cr(OH)3沉淀除去。使用该技术后,含铬废水日处理量为1000M3,废水中铬含量为10mg/l.该技术适用于含铬工业废水处理。 在一些报道中也有提到利用聚合氯化铝铁处理电镀含铬废水。聚合氯化铝铁兼有传统絮凝剂PAC ,PFC的优点,形成的絮凝体大而重,沉降速度快。其出水色度比聚合氯化铁好,除浊效果和絮凝体沉降性能又优于聚合氯化铝。具体报道内容附于文后。

二、电解法沉淀过滤 1.工艺流程概况 电镀含铬废水首先经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后自流至调 节池,均衡水量水质,然后由泵提升至电解槽电解,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铁板溶解成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同时由于阴极板上析出氢气,使废水pH 值逐步上升,最后呈中性。此时Cr3+ 、Fe3+ 都以氢氧化物沉淀析出,电解后的 出水首先经过初沉池,然后连续通过(废水自上而下)两级沉淀过滤池。一级过滤池内有填料:木炭、焦炭、炉渣;二级过滤池内有填料:无烟煤、石英砂。污水中沉淀物由过滤池填料过滤、吸附,出水流入排水检查井。而后通过泵进入循环水池作为冷却用水。过滤用的木炭、焦炭、无烟煤、炉渣定期收集在锅炉房掺烧。 2.主要设备 调节池1座;初沉池1座、沉淀过滤池2座;循环水池1 座; 电源控制柜、电解槽、电解电源、电解电压1套;水泵5台。 3.结果与分析 某电镀厂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在正常工况条件下,间隔不同的时间多次取样,。 电镀含铬废水采用电解法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后全部回用,过滤池内填料定期集中于锅炉房掺烧,达到了综合治理电镀含铬废水的目的。

电镀废水除COD的方法归纳

电镀废水除COD 的方法归纳 一、电镀废水除COD 的传统方法 电镀工艺所用的有机配位剂、有机添加剂、有机光亮剂、有机除油剂等混入废水,是造成COD 超标的最主要原因。电镀废水的COD 相当难降解,电镀废水除COD 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生化法、高级氧化法等等。 COD 去除剂是一种,在正常pH 和室温下,无法去除废水中的COD,只是在测定COD时发挥氧化作用。生物法处理降电镀废水COD 有一定的去除率,但存在几个问题:1、生物处理的设备成本过高。2、废水中的重金属铜与氰化物对微生物具有毒化作用。 二、电镀废水除COD 方法对比 传统工艺的弊端,导致电镀废水COD无法彻底清除D湛清环保科研团队则针对该类废水研发出COD深度处理设备(ZQ-EC),针对电镀废水除COD,该设备采用新型催化氧化技术,因其氧化效率高,COD 去除率高,且无二次污染,清洁环保,将取代化学沉淀法、生化法等传统处理方法。现广泛应用于电镀厂、线路板厂等尾水COD的处理,能将COD浓度降到50ppm以下。 原理:采用国内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以提高双氧水氧利用效率、增强双氧水氧化能力为目的的高级氧化技术。其原理是以双氧水作为主氧化剂,电催化氧化单元的阴极给出的电子作为催化剂,将双氧水解离为羟基自由基(? OH ),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氧化性,将废水中有机物氧化,实现废水的深度COD处理。 与传统方法对比的优势: 1.电镀废水除COD 去除效率更高 COD 去除剂,白色粉末,实为COD 屏蔽剂,在正常pH 和室温下,无法去除废水中的COD,在消解测定COD时,能够发挥氧化作用,氧化COD,因此测定时无法测定真实的COD含量。而COD

电镀车间废气处理工艺方案

电镀工艺废气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录 1、概述 (2) 1.1 项目概况 (2) 1.2 设计依据 (2) 1.3 设计指标 (2) 1.4 设计范围 (3) 2、处理工艺 (3) 3、治理工程内容 (5) 3.1 吸风系统 (5) 3.2 吸收系统 (5) 4、投资估算 (6) 5、废水排放量 (7)

1、概述 1.1 项目概况 电镀生产工艺过程中将产生含氰废气、含铬废气,以及酸洗过程中将产生酸雾。电镀槽为含氰废气:B×L×H=0.8×2×0.6m;含铬废气:B ×L×H=1×2×0.6m;酸洗废气拟放置于一个小房内B×L×H=2×4×4m,有酸洗和退镀工艺(硝酸、硫酸、盐酸)。这些废气的产生不仅影响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还会污染周边的环境,因此,根据国家环保相关要求,需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处理。 为此,我方经过现场实地考察并参考以往的成功工程经验,确定含氰废气采用次氯酸钠吸收;含铬废气采用焦亚硫酸钠吸收;酸洗废气采用氢氧化钠吸收,产生的废水均进入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中。根据此工艺我方编制了以下处理方案,供环保部门审查和厂方选用。 1.2 设计依据 (1)厂方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2)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3 设计指标 本工程设计指标参照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设计污染物排放指标限值为: 铬酸雾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07mg/m3,20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0.20kg/h。

氰化氢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mg/m3,25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0.24kg/h。 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0mg/m3,20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0.65kg/h。 硫酸雾最高允许排放浓度:45mg/m3,20m高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9kg/h。 根据以上污染物排放浓度要求,确定本处理方案的处理效率为:1)酸洗废气:≥90%; 2)含氰废气:≥85%; 3)含铬废气:≥95%。 1.4 设计范围 本方案设计范围为自吸风罩至吸收塔出口之间的废气处理工艺及相应配套的设备选型。 2、处理工艺 根据各废气的主要特点,确定本次电镀废气处理方法为:含氰废气采用次氯酸钠吸收;含铬废气采用焦亚硫酸钠吸收;酸洗废气采用氢氧化钠吸收。其反应原理为: 2NaClO + CN-→CO2+ N2+ 2NaCl(1) 2NaOH + H2SO4→Na2SO4+ H2O(2) NaOH + HCl →NaCl + H2O(3) 2NaOH + NO2→2NaNO2+ H2O(4)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厂(或车间)排放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和地面冲洗水等,其水质随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种废水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种有害成分,如氰化镀镉废水中既含氰又含镉。另外,一般的镀液中常含有有机添加剂。以下电镀厂污水处理方案,了解下该如何处理电镀厂污水。 在电镀和金属加工行业的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拖泥带水。通过金属洗涤过程将污染物转移到洗涤水中。酸洗工序是先将金属(锌或铜)浸入强酸中,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其浸入含有强铬酸的光亮剂中,使其增光。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光亮剂等,其毒害程度较高,有些有毒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回收利用,以达到消除或减少电镀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反应过程 将一种化学药剂投入电镀废水中,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还原化学反应或产生混凝,再与水中分离,使废水净化后排放,达到排放标准。针对含污染物的废水,可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例如: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氰化镀铜、镉、银、合金等)(可选择次氯酸钠、漂粉、漂白精、氯等);在含铬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酸、碱废水中投加中和药剂等。通过沉淀、气浮、过滤等固液分离措施,从废水中分离出金

属氢氧化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分离出的污泥可根据其特性,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化学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属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稳定,成本较低(约每米3分水处理0.2——0.5元),操作管理方便,但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需妥善处置,对无回收利用价值的电镀废水,宜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离子化交换法 电镀废水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需要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通过阳树脂交换去除,阴离子通过阴树脂交换去除。经处理后的水为初纯水回流到漂洗槽,树脂再生后的再生液再回流到镀槽,实现了电镀废水的闭路循环系统,无外排废水。当回收的金属溶液浓度或纯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必须加入浓缩或净化装置,以确保回收的金属废液全部返回镀槽中使用。在电镀含铬废水处理中,宜采用酸性阳柱与三阴柱串联循环全饱和初纯水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实现铬酸回收与水循环利用。镀镍厂废水采用双阳柱串联全饱和和一纯水循环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宜。硫酸镍的回收与水的循环利用。对氰化镀铜、铜锡合金废水,宜采用除氰阴柱与除铜阳柱串联的基本工艺流程,使钢液中回收的化钠、化钠、水得到回收。碳酸钾镀锌废水宜采用双阳柱串联、全饱和和初纯水循环的基本工艺流程,实现回收氯化锌和水的循环。 电解法处理 含氰镀银、无氰镀银及酸性镀铜废水可采用电解法处理,在镀银生产线的一漂洗槽旁设置回收利用的银电解槽,采用无隔膜单式电解

含铬电镀废水处理方案

6T/h含铬电镀废水 设 计 方 案 设计编号:ZH20110829 宜兴市中汇环保设备 联系人:史建忠联系: 地址:省宜兴市屺亭镇 214213 Fax: 00 E-mail:yxzhgs163.

1、总论 1.1项目背景 铬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电镀等工业中,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含铬废水,最终排入水体。 铬化合物浓度过高时会有毒性,其毒性与化学价态和用量有关,二价铬一般被认为是无毒的,而铬主要以六价和三价两种形态存在,六价铬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六价铬对人体皮肤有刺激和过敏作用。六价铬经过切口和擦伤处进入皮肤,会因腐蚀作用而引起铬溃疡,六价铬对呼吸系统的损害也很大。 电镀中铬主要以六价铬的形态存在,对我们的环境污染很严重,为发展经济,保护环境,需要将生产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们在综合比较分析国外电镀废水治理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在类似企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经验,采用成熟的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工艺,供专家和领导审查决策。 1.2编制依据 1.2.1《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1.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3《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101-2005; 1.2.4《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GBJ136-90; 1.2.5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1.2.6我公司电镀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及工程实践经验; 1.2.7国电镀污水处理厂类比调研结果

1.3设计原则 1.3.1工艺设计充分考虑电镀废水成分复杂、管理难度大、分水困难,水量、水质变化大,达标处理难度大,电镀污泥作为危险废物,处理难度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特点,根据我公司对投入运营的电镀污水处理调研结果及处理工艺的对比分析,选用工艺成熟稳妥、适应能力强、达标稳定性高、相对处理成本低、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1.3.2考虑运行管理要求,在设计中加强自动控制,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现代化,降低劳动强度并保持污水处理系统连续稳定的运行。 1.4设计围 本方案设计包括从集水池进水口开始到标准排放口出水排放为止的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工艺、总图、电气、自控等的设计;设备选型与非标设备设计;污泥处理工艺设计等。 2、废水来源、废水特点、废水分类 2.1电镀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电镀是将金属通过电解方法镀到制品表面的过程,常用的镀种有镀镍、镀铜、镀铬、镀锌等,其电镀工艺大体相同,在电镀过程中,除油、酸洗和电镀等操作之后,都用水清洗;电镀废水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镀液过滤、废镀液、渗漏及地面冲洗等,其中镀件清洗水占80%以上。 大多数电镀厂系综合性多镀种作业,涉及铬、镍、锌、铜等多镀

电镀废水处理论文

前言 据了解,我国的电镀工厂大约有一万多家,每年排放的电镀废水约40亿m2.含Cr(VI)废水是电镀行业的主要废水来源之一。Cr(VI)具有强毒性,是国际抗癌眼睛中心和美国毒理学组织公布的致癌物,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Cr (VI)化合物在自然界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具渗透前移性较强,对人体有强烈的致敏作用。因此,对含Cr(VI)电镀废水的妥善处理,是电镀行业中一个必须解决的环境问题。 电镀行业是通用性强、使用面广、跨行业、跨部门的重要加工工业和工艺性生产技术。由于电镀行业使用了大量强酸、强碱、重金属溶液,甚至包括镉、氰化物、铬酐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工艺过程中排放了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已成为一个重污染行业。 除了少部分国有大型企业、三资企业及新建的正规专门电镀厂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设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仍然使用简陋而陈旧的设备,操作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我国电镀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厂点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2)装备水平低。表现在一方面缺少机械装备,以手工操作为主;另一方面是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产品质量部稳定。(3)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较差。(4)电镀污染治理水平低,有效治理率低。(5)经营粗放,原材料利用率低。一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宝贵的原材料流失并变成了污染物。在清洁生产审计中调查的10条电镀加工线中,平均用水量为0.82t/m2,是国外的10倍。 鉴于铬污染的严重危害性,污水综合处理排放标准规定总铬与Cr(VI)的最高允许排放溶度分别为1.5mg/L和0.5mg/L。在控制排放溶度与总量的同时,发展高效、经济的水处理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高盐废水作了许多研究,对于含Cr(VI)电镀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化学还原法、电解法、微生物法、萃取法等。化学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和化学沉淀法。但由于在实际运作中,投料量和PH值较难控制,如果控制不当,可能造成处理效果不佳,如果投料过量,浪费资源,成本不但增加,而且出手COD也会增加,还易形成[Cr2(OH)2SO3]2+络离子,加碱亦难沉淀;如果投料不足,则Cr(VI)还原不充分,出水Cr(VI)还原不充分,出水中Cr(VI)含量不达标。同时,化学法二

电镀废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电镀废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根据重金属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含铬(Cr)废水、含镍(Ni)废水、含镉(Cd)废水、含铜(Cu)废水、含锌(Zn)废水、含金(Au)废水、含银(Ag)废水等。 电镀废水的治理在国内外普遍受到重视,研制出多种治理技术,通过将有毒治理为无毒、有害转化为无害、回收贵重金属、水循环使用等措施消除和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电镀废水水质较复杂,电镀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电镀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水质变化幅度大,各股生产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样,CODcr变化系数大;且电镀废水毒性大,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 一、针对我国家目前电镀行业废水的处理现状进行统计和调查,广泛采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七类: 1、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 2、氧化还原处理,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 3、溶剂萃取分离法。 4、吸附法。 5、膜分离技术。 6、离子交换法。 7、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植物修复法。 二、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

两级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镍废水

两级沉淀法处理电镀含镍废水 电镀行业因污染量大、排放的废水污染物种类复杂且毒性强,被认为是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电镀废水成分复杂,包含多种有机物、配合物和镍、铜、铅等重金属。其中镍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质,在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被归为第一类污染物。镍及其化合物不仅能在土壤中富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在水体中对水生生物也具有明显的毒性,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渔业生产。更值得注意的是,若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1]。 目前处理含镍废水的方法有化学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和反渗透技术[2-4]等,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其中化学处理法最为常用[5]。在实际处理中,常规化学处理法的处理效果较差,需要设置后续离子交换装置才能保证出水总镍达到相关标准,而离子交换树脂常因为受其他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影响,使用寿命减短,进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总镍处理效果,同时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有效而稳定的含镍废水化学处理方法。 广东某电镀厂反渗透工艺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镍浓水经原有工艺处理后,镍含量可稳定低于0.5mg/L,在与其他废水混合(混合体积比约为1∶2)后,总镍浓度可得到稀释,但仍无法达到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要求(总镍含量小于0.1mg/L)。为使其总镍达标排放,本文采用碱沉淀–磷酸盐沉淀两级沉淀法对其进行试验研究,以满足表3标准。 1·实验 1.1废水的组成 试验废水取自广东某化学电镀厂反渗透工艺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镍浓水,其水质指标为:总镍232mg/L,总磷0.20mg/L,COD13.6mg/L,pH2.72。 1.2试剂 NaClO(有效氯≥10%),分析纯NaOH和Na2HPO4,聚合硫酸铁(PFS,全铁含量约19%,工业品)。 1.3废水的处理 试验废水的处理流程为:化学氧化破络─初次沉淀─二次沉淀。 1.3.1化学氧化破络 为确保两级沉淀法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镍,先对废水进行化学氧化破络处理。由于废水呈强酸性,可直接投加NaClO,利用NaClO的强氧化性破坏废水中有可能与镍形成配合物的有机物[6],使其转变为游离的镍离子,以便后续沉淀法去除镍,NaClO的投加量为1mL/L。 1.3.2初次沉淀 25°C时,Ni(OH)2的溶度积Ksp=2.0×10?15[7]。提高废水的OH?浓度可促进Ni(OH)2生成,将废水静置沉淀即可除去废水中的镍。故可向氧化破络后的高浓度含镍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碱,以提高废水pH,使游离态的镍离子与OH?生成Ni(OH)2沉淀而得以去除。本工艺先投加30%(质量分数)NaOH溶液调节pH并搅拌,静置沉淀后,取上清液测定总镍浓度,以考察初次沉淀中pH对初次沉淀出水总镍浓度的影响。1.3.3二次沉淀 初次沉淀能除去绝大部分的镍,且形成的氢氧化镍纯度较高,可作为资源回收。初次沉淀后,废水中仍存在较低浓度的镍,故需对初次沉淀出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25°C时,Ni 3(PO4)2的溶度积Ksp=5.0×10?31[8],可利用磷酸根离子去除初次沉淀出水中残余的镍离子。二次沉淀处理分为两步: (1)取一定量初次沉淀出水,投加一定量的Na2HPO4,搅拌反应后,调节pH,静置沉淀,测定上清液中的总镍浓度和总磷浓度; (2)在(1)反应完毕后,继续投加一定量的PFS,搅拌反应后静置沉淀,测定上清液pH、总镍和总磷浓度。 1.4水质分析 pH采用上海雷磁的PHS-3C型pH计测定。总镍采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TP)采用过硫酸钾–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9]。 2·结果与讨论 2.1初次沉淀试验

400m3一天电镀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xx电镀厂 400m3/d电镀废水处理工程XX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2 设计依据 (1) 1.3 设计范围 (1) 1.4 设计原则 (2) 1.5 设计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 (2) 第二章工艺设计 (5) 2.1 工艺选择 (5) 2.2 工艺流程图 (7) 2.3 工艺流程说明 (8) 2.4 预期处理效果 (9) 第三章废水处理站工程设计 (11) 3.1 主要建、构筑物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 (11) 3.2 土建结构设计 (20) 3.3 公用工程 (21) 3.4 自动控制 (22) 第四章技术经济 (23) 4.1 工程投资估算 (23) 4.2 运行费用 (25) 4.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五章工作进度及服务承诺 (27) 5.1 工作进度安排 (27) 5.2 服务承诺 (27) 附图: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废水处理区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临海市宏盛电镀厂原名临海市双港电镀有限公司,原位于临海市双港镇前洋村,后因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经临海市环保局同意,将企业迁移至临海市沿江镇亭山村重建。迁建后企业共有电镀生产线 5 条,分别为自动镀银生产线 1 条、半自动铜镍铬直线 1 条、全自动铜镍铬环线 3 条,主要从事汽摩配件及五金锁具类配件等电镀。由于电镀生产过程中,将排放一定量的含有多种致癌、致畸、致突变、剧毒等物质的废水,因此,必须认真处理,并尽量回收利用,以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该公司特委托我公司进行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 受业主委托,我公司经现场踏勘并结合我公司在同类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编制本设计方案,供业主及有关部门领导决策。 1.2 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有关水质、水量资料及处理要求; 2、《临海市宏盛电镀厂(原临海市双港金属制品厂)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 ( GBJ136-2010); 4、《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8);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 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 GB50055-93);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02);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9、《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5); 10、其它行业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 1.3 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工程区块 (从调节池至排放口之间) 的设备、建构筑物、电气、仪表、管道及安装等。 1、废水集中处理区进水、排水、供水于废水处理区块外1m 处与建设单

含铬废水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铬元素被美国环保署(USEPA)列为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含铬废水中的铬主要来源于电镀、制革、化工、颜料、冶金、耐火材料等行业,它以三价和六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由于六价铬的高溶解性,它比三价铬更具有生物毒性。铬化物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人人体,主要积聚在肝、肾、内分泌系统和肺部。那么,含铬废水的特性有哪些?要如何处理那?下面海普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铬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铬化合物以蒸汽和粉尘的方式进入人体组织中,代谢和被清除的速度缓慢,会引起鼻中隔穿孔、肠胃疾患、白血球下降、类似哮喘的肺部病变。 水中的铬可在鱼的骨骼中积累,此时Cr3+比Cr6+的毒性还大。浓度为3.0mg/L即对淡水鱼有致死作用。浓度为0.01 mg/L,便可使一些水生生物致死,使水体的自净作用受到抑制]。若用含铬的污水灌溉农田,铬便在植物体内积聚,土壤中有机质的消化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农业减产。 铬的污染主要是由工业引起。我国对排放的废水、渔业水域水质、农田灌溉水质、地面水以及饮用水的铬含量,均有严格规定。我国已把六价铬规定为实施总量控制的指标之一,并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六价铬最高浓度为0.5 mg/L,总铬的最高浓度为1.5 mg/L,且不得用稀释法代替必要的处理,生活饮用水中铬含量不得超过0.05 mg/L。 1、含铬废水处理现状 电镀含铬废水的铬的存在形式有Cr6+和Cr3+两种,其中以Cr6+的毒性最大。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常用的有化学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等。 1、化学法 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主要以CrO42-和Cr2O72-两种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碱性条件下则以CrO42-形式存在。六价铬的还原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较快,一般要求pH<4,通常控制pH2.5~3。常用的还原剂有:焦亚硫酸钠、亚硫酸

含铬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方案

含错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方秦 项目概况 揭阳市广润五金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揭东县埔田镇溪南山村月山顶 工业区,主要从事五金类配件电镀、成品制作。废水主要来源于 镀锌、镀钻、钝化、粗化、还原后续清洗等工序废水,废水中主 要含CZ+、总锌、酸、碱。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将排放一定量的致 癌、致畸废水,因此,必须认真处理,以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的 污染。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该公司特委托我公司进行生产废水 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 受业主委托,我公司经安排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现场踏勘并结合我公司在同类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编制木设计方案,供业主及有关部门领导决策。 2.设计原则与标准 2.1设计原则 (1)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治理的设计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设计,确保 各种污染物经治理设施处理后执行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0-200S)O ⑵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水、电供应以及管理、技术、维修与运输 条件,合理选定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建设投资,降低后期运行维护费用。 ⑶合理系统选用的设备运行安全可靠,管理、操作方便。 ⑷技术先进,工艺合理,适用性强,有较好的耐冲击性、可操作性。 ⑸治理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关键环节实行自动控制。

⑹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总平面布置做到合理.紧凑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7)处理效果稳定,有害物去除率高,处理后的废水稳定达到国家排 放标准。 本技术方案工作内容:工艺及非标设备设计、提供废水处理工艺设备、电气控制设备,并负责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工程范围从废水调节池入口至系统末级处理出水达标排放口之间的工艺、设备、电气自动控制的设计及设备制造、安装.调试。 2.3主要规范.标准及依据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S)。 《电镀废水治理规范》(GBJ136-90)。 厂方提供的一些基础数据。 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 3.设计参数 3.1废水进水水质.水量 ⑴根据同类企业的情况,预计木方案进水水质如下表3.1: ⑵废水水量:SOmVdo 3.2出水排放标准 废水排放标准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即:

电镀废水化学处理法

电镀废水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使其变成无害物质或易于与水分离的物质,再进一步从废水中除去的处理方法。化学法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据统计,我国约有41%的电镀厂采用化学法处理废水。目前,国内处理电镀废水常用的化学法冇以下几种。 1.化学还原法 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化学还原法主要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亚硫酸法。另外还有SO2法、FeSO4法、硫化物法及水合肼还原法等。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处理量大,能将毒性很大的六价铬还胼成毒件次之的三价铬^利于回收利用。 2.电化学腐蚀法 电化学腐蚀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电池的腐蚀原理,采用铁屑处理电镀含铬废水。以后又进行改进,出现了铁碳内电解法。这种方法净化效果好,而且设备简单,投资少,但是处理时间长,铁屑容易结块,影响处理系统。 3.铁氧体法 铁氧体法是在硫酸亚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1974年首先由大连造船厂等单位试验,并用于处理电镀废水取得成功,后又被应用于多种金属离子电镀混合废水的处理。采用铁氧体法处理电镀废水一般有三个过程,即还原反应,共沉淀和生成铁氧体。该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设备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曾在沈阳、上海、大连等电镀厂均有应用,效果良好。 6.碱性氯化法 碱性氯化法是废水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破坏而去除的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液氯等。该方法适用于含氰废水的处理,特别是对含氰浓度低十250mg/dm3的废水,效果更佳。碱性氯化法分为“一级处理工艺”和“二级处理工艺”。现在广泛采用的是二级处理工艺,其最终产物是无毒的CO2和N2,较彻底解决了氰化物的污染问题。 5.中和法 中和法主要用来处理电镀厂的酸冼废水。--般常用方法有自然中和法、投试剂中和法、过滤中和法和滚简式屮和法。也有的电镀厂在滚简中和设备中采用白云石作滤料,解决广中和滤料易被硫酸钙包围而降低处理效果的问题。另外,用电石渣作为中和剂处理酸性废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6.钡盐法

含铬废水处理工艺

含铬废水处理工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含铬废水处理工艺 电镀含铬废水的铬的存在形式有Cr6+和Cr3+两种,其中以Cr6+的毒性最大。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常用的有化学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等。 1、化学法 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主要以CrO42-和Cr2O72--两种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碱性条件下则以CrO42-形式存在。六价铬的还原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较快,一般要求pH<4,通常控制pH2.5~3。常用的还原剂有: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亚铁、二氧化硫、水合肼、铁屑铁粉等。还原后Cr3+以Cr(OH)3沉淀的最佳pH为7~9,所以铬还原以后的废水应进行中和。 (1)亚硫酸盐还原法 目前电镀厂含铬废水化学还原处理常用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有时也用焦磷酸钠,六价铬与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发生反应: 4H2CrO4+6NaHSO3+3H2SO4=2Cr2(SO4)3+3Na2SO4+10H2O 2H2CrO4+3Na2SO3+3H2SO4= Cr2(SO4)3+3Na2SO4+5H2O 还原后用NaOH中和至pH=7~8,使Cr3+生成Cr(OH)3沉淀。 采用亚硫酸盐还原法的工艺参数控制如下: ①废水中六价铬浓度一般控制在100~1000mg/L; ②废水pH为2.5~3 ③还原剂的理论用量为(重量比):亚硫酸氢钠∶六价铬=4∶1 焦亚硫酸钠∶六价铬=3∶1 亚硫酸钠∶六价铬=4∶1 投料比不应过大,否则既浪费药剂,也可能生成[Cr2(OH)2SO3]2-而沉淀不下来; ④还原反应时间约为30min; ⑤氢氧化铬沉淀pH控制在7~8,沉淀剂可用石灰、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2)硫酸亚铁还原法 硫酸亚铁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是一种成熟的较老的处理方法。由于药剂来源容易,若使用钢铁酸洗废液的硫酸亚铁时,成本较低,除铬效果也很好。硫酸亚铁中主要是亚铁离子起还原作用,在酸性条件下(pH=2~3),其还原反应为:H2Cr2O7+6FeSO4+6H2SO4=Cr2(SO4)3+3Fe 2(SO4)3+7H2O 用硫酸亚铁还原六价铬,最终废水中同时含有Cr3+和Fe3+,所以中和沉淀时Cr3+和Fe3+一起沉淀,所得到的污泥是铬与铁氢氧化物的混合污泥,产生的污泥量大,且没有回收价值,这是本法的最大缺点。其主要工艺参数为: ①废水的六价铬浓度为50~100mg/L; ②还原时废水的pH=1~3; ③还原剂用量一般控制在Cr6+∶FeSO4·7H2O=1∶25~30 ④反应时间不小于30min ⑤中和沉淀的pH控制在7~9 (3)铁氧体法 铁氧体法实质上是硫酸亚铁法的演变与发展,其特点是投加亚铁盐还原六价铬,调节pH沉淀后,需要加热至60~80℃,并较长时间的曝气充氧。形成的铬铁氧体沉淀属尖晶石结构,Cr3+占据部分Fe3+位置,其他二价金属阳离子占据了部分Fe2+的位置,即进入铁氧体的晶格中。进入晶格的三价铬离子极为稳定,在自然条件或酸性和碱性条件都不为水所浸出,因而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便于污泥的处置。铁氧体法的工艺条件为:①硫酸亚铁投加量FeSO4·7H2O∶CrO3=16∶1; ②加NaOH沉淀pH=8~9; ③加热温度控制在60~80℃之内,不宜超过80℃; ④压缩空气曝气,既充氧又搅拌。 (4)化学还原气浮分离法 气浮法处理含铬废水实际是化学还原法在固液分离方法上的发展,硫酸亚铁还原气浮法主要是利用Fe(OH)3凝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吸附废水中包括Cr(OH)3在内的其它氢氧化物沉淀,形成共絮体,这种共絮体能有效地被气泡拈着并浮上去除。气浮法固

电镀废水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绪论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电镀工艺及废水的产生 电镀是将金属通过电解方法镀到制品表面的过程.电镀是工业上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行业之一。常用的镀种有镀镍、镀铜、镀铬、镀锌、镀镉、镀铅、镀银、镀金和镀锡.无论哪种镀种或镀件,电镀工艺大体上相同。在电镀过程中,除油、酸洗和电镀等操作以后,都要用水清洗电镀废水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镀件过滤、镀件液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另外还有地面冲洗、通风冷凝等。 (2)电镀废水的性质及危害 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有毒有害的物质有镉、铬、镍、铅、氰化物、氟化物、铜、锌、锰、碱、酸、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含氮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及磷酸盐等。这些废水进入水体,会危及水生动植物生长,影响水产养殖,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鱼虾绝迹;或是破坏农田土壤,毁坏庄稼,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或是进入饮用水源,在人体内积累,轻者引起慢性中毒,重者导致死亡。 1.2企业简介 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南城区石鼓村王洲,是东莞市目前采用二级处理、日处理生活污水设计能力20万吨的一家最大的国有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15.42万平方米,截污主干管总长度为14.77Km,管径为D1400mm至D2600mm;收水范围:莞城区、南城区、万江区南面组团、东城区(牛山片区、桑园、周屋、温塘片区除外)的全部生活污水;服务面积62.95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现状人口49.96万人。外管辖新基污水泵站、珊洲河污水泵站两座和管网的维护。两期工程建成,一期采用厌氧—氧化沟工艺(A/O工艺),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二期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工艺(A2/O工艺),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经该厂处理后的尾水,由市环保监测站常规抽样检验,水质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1.3自然状况 (1)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2)各地的年日照时数在1288.5~178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2.7℃~23.6℃之间。(3)各区的总降水量在1547.4~2074.0毫米之间。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 (4)东莞市主要河流有、、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 (5)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