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的3D接触动态特性分析
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载荷仿真分析

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载荷仿真分析RV减速器是一种高精度、高扭矩、低背隙和高刚性的齿轮传动装置,常用于工业机械领域以及航空航天领域。
它由驱动轴、球轴承、减速机壳体等部件组成,能够实现高速、高精度的旋转运动。
球轴承作为RV减速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受到的载荷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减速器的工作性能。
对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的载荷进行仿真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的特点及工作原理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的复合载荷轴承,通常由内外圈、钢球、保持架、密封圈等部件组成。
它能够在高速旋转时稳定工作,并具有高刚性和高精度的特点。
RV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球轴承来实现主轴与外圈之间的传递力矩,从而实现旋转运动。
球轴承在这个过程中要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复合载荷,并通过内外圈之间的接触来实现力的传递。
在设计和使用RV减速器时,需要充分考虑球轴承受到的载荷大小和方向,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为了确保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其受到的载荷进行仿真分析。
载荷仿真分析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球轴承受到的径向力、轴向力、转矩等载荷进行模拟和计算,从而得到载荷分布和大小的分析结果。
通过载荷仿真分析,可以得到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受载情况,包括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和转矩等参数的大小和方向分布。
根据仿真结果,可以评估球轴承在工作过程中的受载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过载或者不足的情况,从而优化设计和使用方案。
总结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的载荷仿真分析是确保减速器正常工作和提高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球轴承受到的载荷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得到其受力情况的准确描述,并为优化设计和改进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RV减速器的设计和使用中,应重视对球轴承受载情况的仿真分析工作,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研究

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研究摘要:轴承摩擦力矩是轴承动态性能指标,主要影响电主轴的传动效率。
基于此,本文对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特性一、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来源1、弹性滞后引起的摩擦阻力。
滚动体在滚道上滚动时因材料的弹性滞后,接触区前后两部分压力分布具有不对称特点。
前半部接触面上压力对滚动体滚动的阻力矩要大于后半部的推动力矩,从而产生一个滚动摩擦力。
2、差动滑动引起的摩擦阻力。
球轴承和球面滚子轴承,受到载荷后滚珠和内滚道的接触会变形,接触面是一个曲面,除两物体的相对转轴与接触曲面相交的两个点外,接触面上各点两物体的线速度都不同,因此而产生的微观滑动称为差动滑动。
两物体在接触面上的线速度不可能处处相等,肯定有滑动存在。
只有接触曲面的交点与滚动体相对内圈的角速度瞬轴两物体无相对滑动,是纯滚动点,其余各点在接触面上均有相对滑动。
并且在纯滚动点处把接触区分为两部分,在两侧的部分与中间的部分上相对滑动速度方向相反,差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也相反。
根据滚动体受的摩擦力与力矩平衡,用数值方法可计算纯滚动点的位置和差动滑动引起的摩擦力矩。
由于滚道的密合度与差动滑动与滚动体关系很大,当密合度越大差动滑动越大。
所以,球轴承的沟曲率半径系数要取的稍大,密合度较小,所以差动滑动摩擦阻力小。
3、自旋滑动引起的摩擦阻力。
在角接触球轴承中,因接触角的存在,定然存在着滚动体相对滚道绕接触面法线的自旋滑动。
因在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中自旋滑动是摩擦的重要因素,应合理减小旋滚比。
4、滚动体打滑引起的摩擦阻力。
在高速轻载的角接触球轴承应用中,因离心力作用,会使内滚道对滚动体的摩擦拖动力不足,滚动体的纯滚动理论值大于实际公转速度,发生滚动体相对内圈打滑的现象,打滑是一种严重的滑动摩擦,应从轴承使用条件方面与结构设计采取措施予以防止。
5、滚动体陀螺旋转引起的摩擦阻力。
在高速轻载角接触球轴承中,当滚动体在旋转时,一定会受到陀螺力矩作用,滚动体的陀螺旋转也是一种严重的滑动摩擦。
角接触球轴承动刚度的计算分析

[ 基 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 目( U1 6 0 4 2 0 0 4 8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6 — 1 8 ; 修 回 日期 : 2 0 1 7 — 0 7 — 2 0
作者简介 : 赵
耿( 1 9 8 9 一) , 男, 河南邓 州人 , 在读硕 士, 主要从 事转子动 力学研究 , E — ma i l : 9 3 8 5 8 7 1 8 7 @q q . c o m。
能 。轴 承 刚 度 被 视 为衡 量 轴 承性 能 的重 要 指标 之
一
四 是 轴 承 构 件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均 符 合 He r t z 接 触 理 论 :五是 不计 轴 承 内部 油膜 厚 度 和油 膜 阻力 带 来 的
影 响【 5 J 。
图 1为角 接触 球 轴 承 内圈相 对 于 外 圈可 能 产生 的5 个 位 移 。 图 2为第 k个 滚珠 的位 置角 。 图 1
有重 要 的影 响 李 纯 洁等人 研 究发 现 随着 预 紧力 的
增 大 角接 触球 轴 承 的等效 动刚 度也 随之 增 大 ,且 当
预 紧力增 大 到一定 范 围时动 刚度 受 预 紧力影 响 明显
6 ‘
变I ] X 1 3 1 。王保 民等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 了预紧 力 对 角接触 球 轴承 的接 触 角 、球 的离心 力 和陀 螺力 矩 的影响I 4 】 。本文通过数值算法建立 了轴承刚度计 算 模 型 .计 算 分析 了在 预 紧力 一定 的情 况下 ,角接 触 球轴 承 的动 刚度 在不 同转 速下 刚度 的变化 ,为高 速 电主轴 主 轴系统 的模 型建 立提供 数据 支持 。 1 数学模 型 的建立 该 数学模 型 以 J o n e s 滚道控 制 理论 为基 础建 立 ,
7009c角接触球轴承的参数

文章标题:深度解析7009c角接触球轴承的参数在机械工程中,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常见的轴承类型,它具有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而7009c角接触球轴承作为其中的一种,其参数对于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7009c角接触球轴承的参数,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1. 轴承类型和尺寸7009c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标准型角接触球轴承,具有内径45mm、外径75mm和宽度16mm的尺寸。
这一尺寸的设计使得轴承可以在限制空间中运行,并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机械设备要求选择合适尺寸的轴承,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额定载荷和额定转速7009c角接触球轴承的额定动态载荷为25000N,静态载荷为19700N,额定转速为13000rpm。
这些参数是评价轴承承载能力和运转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选择和使用轴承时,我们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合理选择轴承的额定载荷和转速,以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过载或过速的情况,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精度等级和预紧力7009c角接触球轴承的精度等级为P4,预紧力为80N。
精度等级和预紧力对于轴承的转动精度、刚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安装和使用轴承时,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工作情况,合理调整轴承的预紧力,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轴承的安装精度,以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结回顾通过对7009c角接触球轴承参数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其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工作条件,合理选择和使用轴承,确保其性能和稳定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轴承的参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部件和工况相互影响的,因此选型时需进行综合考虑。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我深知轴承在机械设备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对于高速旋转和高精度要求的设备,轴承的选择和使用更加重要。
角接触球轴承工作原理

角接触球轴承工作原理
角接触球轴承是一种常用的旋转轴承,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结构:角接触球轴承由内、外圈和球组成。
内、外圈的轴线相交于一个共同点,称为接触点,球则围绕接触点进行滚动。
2. 接触角:角接触球轴承的球与内、外圈的接触线形成一个特定的接触角度。
这个接触角度使得轴承能够承受径向力、轴向力和力矩。
3. 承受力:当外力作用在角接触球轴承上时,轴承内的球会在内、外圈之间滚动,从而承受力的传递。
接触角的存在使得轴承在不同方向上都能承受较大的力。
4. 润滑:为了减少摩擦和磨损,角接触球轴承通常需要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
这样可以减少接触点处的摩擦力,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5. 应用:角接触球轴承适用于高速旋转和大载荷的场景,如机床主轴、汽车传动系统和风力发电设备等。
其结构紧凑、承受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
总结起来,角接触球轴承通过球在内、外圈之间滚动来承受力,并通过特定的接触角度使得轴承能够承受多个方向的力。
通过添加润滑油或脂,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动力学分析_邓四二

[3 ] [4 ] [2 ] [1 ]
W a1 ters 和 GuPta 先后建立了轴承动力学分析
[5 ]
[6 ]
钢球 - 沟道接触面上的拖动力 作用于钢球中心的流体动压合力的水平分量 钢球惯心力分量 作用于钢球表面的滚动摩擦力 钢球与保持架兜孔间的法向作用力 编号为 j的钢球在 x、 y、 z轴方向的角速度导数 作用于保持架的合力 F c 的 y、 z轴分量 由动压油膜的分布压力引起的摩擦力矩 转动套圈相对静止套圈的 x、 y、 z轴方向的位移 钢球中心相对于静止套圈的位移
ISSN 1000 - 3762 轴承 2007年 10期 1 - 5 CN 41 - 1148 / TH Bearing 2007, No. 10
# 产品设计与应用 !
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动力学分析
邓四二
1, 2
,郝建军 ,滕弘飞 ,高银涛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邓四二等 : 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动力学分析
・3・
( Tξ1 j - F Rξ1 j )
Dw
Dw
2
α co s ξ ξ 1j + ( T 2 j - FR 2j ) ・
Dw
α Δy co s< j + A y j = [ ( f1 + f2 - 1 ) Dw ] co s 0 + [ Δz sin < j ]
角接触球轴承参数

角接触球轴承参数
角接触球轴承(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的常规尺寸参数包括内径(d)、外径(D)、轴承宽度(B)、接触角(α)、额定动载荷度(Cr)和额定静载荷度(Cor)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参数规格:
1. 7200系列:内径范围从10mm到40mm,接触角为15度。
2. 7300系列:内径范围从10mm到55mm,接触角为40度。
3. 7000系列:内径范围从10mm到80mm,接触角为25度或15度。
4. 71900系列:内径范围从10mm到150mm,接触角为15度或25度。
5. 3200系列:内径范围从10mm到100mm,接触角为32度。
6. 5200系列:内径范围从10mm到100mm,接触角为25度。
轴承的额定动载荷表现了轴承在设计寿命内的承受能力,单位为牛顿(N)。
而额定静载荷则是轴承在不发生裂纹和变形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在选用
角接触球轴承时,需根据实际工作条件综合考虑上述参数,以满足机器设备的传动需求。
滚动轴承的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滚动轴承的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滚动轴承的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摘要:研究了旋转条件下,不同参数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和阻尼的影响。
由于原油粘度的依赖性的特点,轴向和径向预紧力对轴承动态特性有最显著的影响作用。
轴承部件的差温加热也可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
由此得出结论:轴承和外壳之间的结合面对装配轴承总的动态特性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关键字:轴承,动态,结合面,预载一介绍滚动轴承在大部分的旋转机械中是使用最广泛的部件之一。
由于它们一直在轴和外壳之间的振动传输路径中,轴承的行为对设备的动态性能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描述这种行为的关键因素是轴承的刚度和响应阻尼。
有关滚动轴承动态特性的知识有助于优化旋转机械的操作条件以使其增加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于这一领域有很少的实验数据。
Dareing和Johnson做过两个钢片连接处可用阻尼的相关实验。
他们的实验工作指示在接触表面的接口存在数量相当可观的由润滑剂产生的阻尼,并且阻尼随着润滑剂粘度的增加而增加。
Elsermants 等人摒弃径向和轴向轴承动态特性,但是他们提出一种试验方法来衡量一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倾斜特性。
他们的工作总结了倾斜刚度和倾斜阻尼随着轴向预紧力的增加而快速的增加并随着转速的增加而缓慢的减小。
Walford和Stone等人测量了角接触球轴承的径向特性。
结果显示随着轴向预紧力及润滑剂粘度的增加,刚度增加并且阻尼减小,尽管随着力幅值和激励频率的增加刚度会减小阻尼会增加。
Kraus等人提出一种实验研究方法,在非对称转子试验台上增加两个深沟球轴承来研究在径向和轴向轴承阻尼中的速度、各种不同的预载荷以及轴承松动。
实验显示阻尼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尽管预载荷与径向和轴向方向上的阻尼有相反的效果。
根据Elsermans等人和Zeillinger等人的实验结果显示了对球轴承阻尼系数计算的相关实验工作。
在这些工作中,可能会注意到一点就是联合有助于阻尼性能并且界面阻尼很大程度上受外壳界面间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期机械设计与制造塑!兰尘:坠:=:::::::=:::::兰!堂里:坚:::墼!罂:皇塑盟些竺::;::。::::::::::::::::』:兰三
文鬻缡号:l∞l一3997(2(研)l耻。ool—03角接触球轴承的3D接触动态特性分析★
姚廷强迟毅林黄豫宇《昆明理工大学枧电工程学院,鼹明65∞93}Dynamle∞nt穗娃analys{sOfba瓣bea蠢ng
YAOTing—qia“g,CHIYi_1jn,HUANGY8_)m
(sch0010fMechanicalandEeIec晡cE“gi∽ering,Kur衄ingUnivers畸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Kunming650093,china)
【摘甏】基于弹性接触动力学理论,同时考虑转速,轴向力,径向力,廖擦力与离。力的影响,建立了轴承接触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积分和数值仿真方法时其进行了时变的接触刚度、接触力和时变位移的搬动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影响轴承振动位移的时变因素所获拜的许算结果比用传统的轴承结合部等效参数孽箕嬉装要大,蒙方法骞效邃簿褒轴承转速、摩擦等跨变霞素影响下酶靖变茬移等问题。仿真结果为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设计和研究轴承的时变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球轴承;接触分析;时变刚度;绪禽部参数;动力学【AbsIran】彳kco咖}由蝴{c聊如£够靠越矗e积喇埘嚣p哗椰“撕lk五瑚珠矿蜉擗l如。寥醪E泌斑。黼钟l岛僦目矗幽矗£妊馥靠醪带ee莲潞蠡珊矗删p抛缸蠢≈蓐莓c£赫蕊蠢秘掰蜊舡e,
ApP扛哦gme£7l以矿m嘲er曲越in耙g商群以H“me九叠面jim“埘{oⅡfD,档e删^m啦e口西r斑如n埘咖西口,£fme—pⅡ州7峪co村nctsf谚沁聪,coH£凹f扣rcenHd
l加地—口盯州ng嘶z珊emPm。孙口阳s“如肿Fe如d地面
却知时P,船耐甜如靠£ime—口甜一愕如c#。雌"e地m。陀gM以er#^nH£7l戚c如妇d如打d¥咖黼£孽鼋H协n如耐
,黜癌。蠢鲈弘赫黏’P霹勰觯堪,掰癌瘟£靴罅辨#}}积矗掰嚼£o瓣c。掘蠢◇e珐}#移玉茁球蠡矗lf掰e叫撂剪猎拓pke附m矿6础魄6e碱埘w溉觑琶黔以矿£;船删q{增加如借sw矗辩叩帮d吼d触t如地zk5协
以皿幻Ⅱ肿sn凰pr呻i如6珊础d珊。扣,d”啪疵幽5i舒0,池印f,ld三Bs筘押,瑚0,m韶^£舶田以"“w曲如£k—
o糟f赫d6础如如r真玎盹,形sPnrc矗on由田研如sc舡F韶捃睹f如s旷6e积7嗒埘捌l抽粼—哪耐,馏P珊堪"钾毒e路.Key粥赡:B越l籼一猎;c。B耄a蛙黝每sls;Tl璐卜¥矗蹬猎;e桶£薹嘲醒j壤嚣拓;聊黼妇
中图分类号:THl33-3文献标识码:A醚罄产量和效警抟要求蟊蓝增强,赢速秘王对疆床转速度粕秘恋特性提出了新瀚挑战。特别是辩机床主轴系统豹蕊翱工率、高转速与高精度的要求十分明最。耐商加工率与高转建会造成生轴轴承刚度的改瘦,从而直接影响了加工的精度,这也魁影响生轴或机床的动态性能的主要困素之一。对于复袭懿连器最终懿舞凌鲑球辘承应轴薅走、爱窝力秘力艇载荷下的压力分布、应力和变形问题,转速、离心力与陀螺力矩等对轴承阿幢的影响等同题,寻求快速且能满足工程应用精魔鬻求的分析方法,为机床主轴系统的动态设计提供可靠的蔌壤,逮势必是高速艇王盼发展趋势。l角接魅球轴承的运动学模型在机床特性分析中.许多学者考虑轴承结合部韵等效特性参数,忽略轴承的质量特性的一般运动方程:lc】礤+阁㈣={q(1,诙方法麓薅整夸辘磊结套帮撵鬼子肇辑薛等效燕瑾,筹菠骞考虑轴承宴酥工况下鹩边鼻袋件的捧再,摩擦力、转速积其它对变参数对轴承的振动传递以及甜力特性的影响。角接触轴承的动态特性非常复杂,主要戢决于轴承所受的各种载荷和轴承的配置。鼹l为轴承几何参数与力学参数fI喝,轴承经商鞍轴囊位移可蔫辍爨5中蠡壹襄,群并,y,z方鑫静移动自出廑和绕茁,r方向的旋转自由度表示,则轴承第i个有散滚珠的位移为:△一mgH00印.+‰Bir以“。△一=y.—“谚扣。劬M冉in轨)(2)
式中:靠。‰,‰和甜,档~辕承节露平均移韵位移郭不对心警玛旋转靛移;疽—轴承径巍阏踩,瘟《哥2魂;气—轴垂节霹睾
径,w=}(如}或);以—轴承滚珠方向角。由此可得,轴承受载情q
况的中心距:
(△’)?硝商。sd时△’,《蠡’o=矗赫聃时△t(3)’皋稿氆鹱:2£啪一12—29・基金项目:云南省巯棱台俸基金项搿{2∞4¥x12)
万方数据一2一姚廷强等:角接触球轴承的3D接触动态特性分析’第10期因此,角接触球轴承的位移为:式中:,广接触区的三维单元数目。rn一节点数目;Iq由承材料
△。;^—^o,^;、/[(△・):】2+[(△’):]2(4)式中:^、^d由承受载荷和无载荷情况下,内外环的接触曲率中
心距,^——一。A刊(以),n、矿一内环有效轨道面接触曲率和外环有效轨道面接触曲率;蛳为无载荷接触角,∞s嘞=(Mr吐)似o。
由(4)式得出角接触球轴承的弹性位移是滚珠位置、轴承节圜平均移动位移和不对心平均旋转位移的函数。
Fi叫Lmd∞bBIlb目m“g
2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动力学模型
2.1角接触球轴承接触刚度基于无限大弹性半空假设及B。ussin8eq理论,考虑轴承内外环及滚珠的弹性的非协调接触面模型:^。(#,y)雄,(O。0)q.(x,y)1+p2(O,0—4x,y)l(5)式中::l(#,y)=(,+,)懈乞,:2(z,,)=(,+矿)V届乙,冠唧、R伽一滚珠与内外环滚道的三维相对主曲率半径:R‰=撕’,(也+2m),矗伽;地吐一2(也+dn),(‘)表示・或0。
轴承滚珠在法向载荷作用下,接触面的弹性位移和压力分布关系为:艘焉蒜副严删…一s,
则采用面一面接触单元对角接触轴承的滚珠3D接触区进行离散,形成四面体载荷单元如图2,可得滚珠接触区压力的平衡关系:
图2载荷单元Fi§2训d∞em
々耳=‰一‘一毛f=pdn=宝宝彬弓,F=(1一砰)—£.“1一茁)/丌B(7)nkIJd
的弹性系数;瑰一三维接触单元的体积常数。当内环与滚珠在工况下运动时.接触角将是滚珠位置,预紧量和无载荷接触角的函数:m”器=糍
(8)州(△’E4cos%+《
利用式(4)和式(7),可以计算角接触球轴承的不同位置的滚珠接触点处的压力分布,同时可得到3D接触条件下,角接触轴承受径向力、轴向力以及力矩作用的载荷平衡关系:
‘F。_
t
%
%
c0《呸)co叫¨O))cosq咖”(f)sjn瑾0sinqcos”(f)一‘sio吒cosqsiII¨(f)‘s-mqcosqcos”(r)一,町豇nqsin¨(f)(9)
由弹性理论和刚度定义,可得角接触轴承的接触刚度:旧州=|篇麓篇握卜书彬㈣,
2.2摩擦力、离心力与陀螺力矩的影响忽略轴承的摩擦力、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影响.以牺牲问题的精度获得较为简化的主轴系统的模型,这势必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加工的要求。这些因索的影响可归纳为:(1)使滚珠与内环和外环滚道接触角的不相等.改变轴承的动刚度系数,轴承系统的载荷一变形关系和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2)改变轴承内外环的载荷边界条件,使轴承产生更大的接触变形,影响轴承的支撑精度;(3)改变轴承的润滑特性,摩擦特性,使轴承产生热变形以及热力耦合变形。由cou】o硼b定律引人摩擦力作用,将角接触球轴承的3D接触的载荷边界考虑为接触区的法向约束、轴向约束和切向约束.可得滚珠接触区的摩擦力与洼向载荷关系(图3)。
圉3滚珠载荷关系圈Fjg3lmd∞b81I
go,n:。・岛幢弗,岛=扳面ii可虿F=《孑F:石:F卿(。。)r=喜砉∽=翮善矾:啪(舯为南)
E连。 万方数据No.100ct.2007机械设计与制造一3一
铲两酽+∥一掣’]一P[sm∥+∥一0}。]=!争一掣‘‘。。
啄
r1,、矿[一酵,一∥一矽,]一酽,b矿,一∥。∥]:《一毕sm∥…’
’一。。吨
滚珠离心力和陀螺力矩为:c=}m。吐棚?,地咄,脚.si胡,E
为离心力,朋0为陀螺力矩.m。和嘶分别为滚珠轨道转速,滚珠螺旋转速,口为滚珠的螺旋角。利用式(10)、(1I)、(12)在接触区形成四面体载荷单元,运用Newlon—Raphs叩时间积分法,以时间子步迭代计算出变接触角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平均刚度系数。3角接触球轴承3D接触分析
角接触滚珠轴承在工况下高速运转时,承载滚珠的数目,接触角以及受载情况必将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轴承结合部的刚度的变化,影响轴承系统的动态特性。以c361lO系列的角接触球轴承为例,采用上述理论方法,分析其时变接触刚度对轴承的振动传递动态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如图4~图7所示。C靼”O
g髂趔
。,J。“li?I^^1….^I^?・-lmff“『I“ijlo"埘j.。、?iH。l,L珏ilil!一iF
1』lV钠n,Un九J、刑.\九W\,、
IJf……’’f’。1J1f_Iff
时间(s)图4内环位移(从上至下):有摩擦,常数剐度;无摩擦Fig.4Displ蹰enkntofi皿err越dfmmup向d0帅):con咖nInifIj‰¨thoutIic6∞菇湛燃狲辎㈣黼黼fl‘7rf、’I。八.J『叩啡州舢¨¨’叶m¨_蝴一—噜附^一时间(s)圉5内环位移:摩擦和预紧力,预紧力F195Di印d㈣t0finnerracd诵th脯c60nandp一0丑donlywilhpreloadC∞”Dt・j。.,‘.一一n、。1,川,。’-、“l1.4I_.洲I…l川删圳I¨㈣“1ⅡⅧy、111LlLl¨LⅥll、、J-II1、JUJllf。lIJ时间(s)图6有摩擦的滚道接触力:外环.内环Fig6R聃econt丑ctⅥtll埘cnon:叫t盯r丑ce,in㈣e时间(s)图7有摩擦和预紧力的滚道接触力:外环,内环Fi97Race00ntactwltll缸di叽“p叫。耐:删研r邮e.innerr批e4结论从上述理论和数值分析可知,角接触球轴承在高速运动时.由于承载滚珠数目的周期时变性和摩擦方向时变性。使得滚珠与内外环滚道接触刚度存在周期时变性.导致轴承动态振动位移也表现为周期时变性;滚珠与滚道相对滑动和滚动摩擦交替作用,使轴承动态振动位移在转速作用下的均方值(RMs)比无摩擦动态位移均方值(RMs)大55.68%。比常数等效刚度动态位移均方值大24,55%,而在转速和预紧力作用下的有无摩擦的位移均方值(RMs)之比为6;同时.滚珠和内环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使内外滚道的动态接触角不相等.在转速作用下。内外滚道的径向接触力的均方值之比为33.31%,在转速和预紧力作用下.内外滚遭的径向接触力的均方值之比为16.50%。可以看出,转速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动态位移的影响相对于摩擦的影响要小,而轴承的预紧力对降低其动态位移有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