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

究项目开始关注校园植物。校园植物作为学习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学习积极性、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都起着积

极的影响。为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校园

植物调查研究。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校园植物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探索植物

与校园环境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校园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范围包括我校校园内的花坛、操场、道路两侧,以及教学楼

和宿舍楼前后的绿化带。我们使用人工抽样法,每个区域随机选择三

处样本点,并对样本点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发现了十八种校园植物,主要分布在花坛

和绿化带中。这些植物包括常见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其中,

最为常见的是玉簪花、昙花、铁线莲等观赏性植物,这些植物不仅美观,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此外,还有一些景观植物如百合、梅花等,与校园绿化风景相得益彰。

同时,我们还调查了校园植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花坛中的植物数量最多,平均每个花坛有五种不同的植物;而操场和

道路两侧的植物数量相对较少,多以草本植物为主。此外,教学楼和

宿舍楼前后的绿化带植物数量相对较多,复杂度较高。

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还涉及到植物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我们通过

观察和实地调查发现,校园内的植物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尤其是在绿化带和花坛周围。同时,植物还能净化水质,保护

土壤,增加校园景观的美感。这些发现为今后的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了

重要的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对于

今后的校园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二)

在本次校园植物调查研究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校园植物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然而,我们也发

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首先,我们发现校园植物数量和分布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花坛作为校园内绿化的主要区域,植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而其他

一些区域如操场和道路两侧的植物较少。这可能与校园绿化规划和维

护情况有关,尤其是在一些绿化带内,植物的品种和数量过于单一。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这些区域植物种类的调查和研究,优化校园植

物的分布情况。

其次,我们还发现校园内部分区域存在植物种类的过度重复。例如,有些地方连续出现了相同的观赏性植物,造成了一定的视觉疲劳。这与校园绿化带的设计和植物配搭规划有关,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绿化

设计中,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加强景观效果的呈现。

此外,我们的调查和观察还发现,校园植物的维护状况存在一定

的问题。一些植物的生长速度过快,需要定期修剪和整理,以保持良

好的生态环境。此外,一些植物受到了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措施

进行防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校园植物的管理和维护,保

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最后,我们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园植物的

生态功能和价值。例如,我们可以探究校园植物对空气净化的贡献度,以及对水质净化和土壤保护方面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可以研究校园

植物与校园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探索校园植物在教学和学习过程

中的应用潜力。

综上所述,校园植物调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参考价值。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校园植物资源,

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学习场所。我们相信,在今后

的工作中,校园植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校园环境建设和学

生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是位于钟祥镇国道213线旁,她犹如一座小型的绿色公园,校内绿化面积大,四季有花,四季常青。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钟祥镇中的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 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曹绍清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4、查阅资料:与微机老师联系或者利用手机,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5、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6、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生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7、制作标牌:将资料打印,制成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正面标明树名、学名、科名、英文名、习性与特点等。反面标明责任班级,将标牌固定在标本上。 8、展示陈列:按班级分成小组,将各小组所制标本置于实验室内,参观交流。 八、研究成果 1、七年级学生对校园植物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为今后植物学教学准备了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5、为学校绿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6、校园植物名录表附后。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绿化是环境美的重要标志。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青春和幸福。不管是头顶上的大树,还是脚下的绿茵,在它们身上都有一种绿色的气息,一种生命的迹象。从植物与人的关系来看,校园植物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起着良好的作用。在我们感到疲劳的时候,看着窗外的绿荫,顿时会感到赏心悦目,可见校园绿化是多么重要: 一、校园绿化的重要性及功用 春天,校园里盛开着大红的杜鹃、洁白的玉兰、紫色的鸢尾等,使整个校园色彩缤纷,芳香袭人;夏天,高高的梧桐树为我们撑出一片绿荫,雪松下的石板凳成了看书、乘凉的好地方;秋天,桂花开放,这样的校园是多么美丽。当我们漫步在林荫下,流连在绿茵如毯的草坪和艳丽多姿的花坛旁,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1、德育功能校园是美的,校园充满了诗意,在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学校征集绿地标语,宣传大家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没有人去摘一朵花,没有人去践踏草坪,大家互相谦让,彬彬有礼。“学校是个花园,更是一块育人的圣地。”高品位的校园绿化环境熏陶着校园内的所有人。 2、审美功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的确,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和美的修养,艺术化了的校园绿化环境更具有直观性。花坛中,株株龙柏、黄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这是一种韵律的美。满坛的虞美人、金盏菊葱葱笼笼,红的似艳蝶翻飞,黄的似锦锻云霞,蓬蓬勃勃,这是一种展示生命的美;秋天

到了,满树的桂花飘香,枫叶变成了红蝴蝶了,银杏叶成了黄蝴蝶了。我们觉得,诗化了的校园,以其自身丰富的美育因素,陶冶着学生。 3、劳动教育功能一棵树,只栽不养护,就不会开出好花来;一个绿化后的校园,只建不管,也就美丽不起来。面广量大的校园绿化,需要全体师生共同来管理。管理就意味着付出劳动。于是,花园成了学生理想的自然劳动教育基地。光靠书本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适度的体力劳动,将使学生对“劳动”一词体会更深入。 4、智育功能把校园绿化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可充分发挥校园绿化中的智育功能。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应该成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充分发挥它们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自然学科中我们把校园看作是第二自然实验室;在樱花树下走走,月季花前停留,往往可以找到作文的灵感。 5、社区功能学校在社区中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是一个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所以,要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其形象首先应该是文明的,是值得他人信赖和尊重的。实践中,我们又认识到,家长对学校的印象,也总是首先通过对校园环境的认识来获得的。所以创建一个艺术化了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能树立学校自身良好的形象,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在社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对办好学校是极为有利的。 二、学校的主要植物 经过实地考察,我们采集制作了许多植物标本: 雪松、罗汉松、龙柏、金叶女贞、小叶黄杨、构树、腊梅、桂花、十大功劳、火棘、石楠、葱兰、龙爪槐、紫荆花、栀子花、广玉兰、樱花、月季、杜鹃竹子、紫薇、紫藤、冬青、银杏、花桃、紫叶李、鸢尾、棕榈、香樟等。 三、学校绿化的方案

[校园植物的类型调查报告范文]

[校园植物的类型调查报告范文]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1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四、研究时间 20__年9月―20__年1月 五、研究成员 民(21)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 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 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 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 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8、制作标牌 9、分工挂牌 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10、校内宣传 宣传活动:略。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植物是我们生活中有的,那么植物的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植物调查报告范文篇1 绿化是环境美的重要标志。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青春和幸福。不管是头顶上的大树,还是脚下的绿茵,在它们身上都有一种绿色的气息,一种生命的迹象。从植物与人的关系来看,校园植物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起着良好的作用。在我们感到疲劳的时候,看着窗外的绿荫,顿时会感到赏心悦目,可见校园绿化是多么重要: 一、校园绿化的重要性及功用 春天,校园里盛开着大红的杜鹃、洁白的玉兰、紫色的鸢尾等,使整个校园色彩缤纷,芳香袭人;夏天,高高的梧桐树为我们撑出一片绿荫,雪松下的石板凳成了看书、乘凉的好地方;秋天,桂花开放,这样的校园是多么美丽。当我们漫步在林荫下,流连在绿茵如毯的草坪和艳丽多姿的花坛旁,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1、德育功能校园是美的,校园充满了诗意,在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学校征集绿地标语,宣传大家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没有人去摘一朵花,没有人去践踏草坪,大家互相谦让,彬彬有礼。“学校是个花园,更是一块育人的圣地。”高品位的校园绿化环境熏陶着校园内的所有人。 2、审美功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的确,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和美的修养,艺术化了的校园绿化环境更具有直观性。花坛中,株株龙柏、黄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这是一种韵律的美。满坛的虞美人、金盏菊葱葱笼笼,红的似艳蝶翻飞,黄的似锦锻云霞,蓬蓬勃勃,这是一种展示生命的美;秋天到了,满树的桂花飘香,枫叶变成了红蝴蝶了,银杏叶成了黄蝴蝶了。我们觉得,诗化了的校园,以其自身丰富的美育因素,陶冶着学生。 3、劳动教育功能一棵树,只栽不养护,就不会开出好花来;一个绿化后的校园,只建不管,也就美丽不起来。面广量大的校园绿化,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校园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校园植物具有美化校园环境、调节空气、增加学生情趣等多种功能,而现实中校园管理人员对不同植物的了解较少,对于该校成立植物园、打造花境建议等方面,就无法给予专业化指引。因此,进行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有益于深入认识校园中各种植物的生态特征,为校园管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调查方法 本次校园植物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1.设计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校区、学科等信息,同时通过简单的选择题,了解调查对象对植物的喜好、认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2.重新选定调查区域,根据分类针对性地研究不同的植物。 3.在实地观察中,采集植物标本,做到形态标本、照相和记录其生境等信息。采集和标本制作方面,与学校对外开放的

草地部分逆时针逐级地选择草坪、绿地、花坛进行采盖,共计95个标本样品。 4.为了提高业务知识和分析理论,添加相关课程内容,例如植物分类学、植物分布规律及校园植物成分、景观设施和人工种植景观,以及介绍污染环境对植物的影响等。 5.在调查结束后,对问卷和实地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通过比较不同信息运用学习班出优秀的设计方案。 三、调查结果 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得到了如下结果: 1.树木种类以榆树、紫薇和杨树较为常见,占比最高;花卉以环境适应性强的金鱼草和向日葵为主,占比高达20%以上。 2.在校园绿地中,占6%以下面积的植物物种最多,共2-3种;10%的面积内,物种自然增长排行为:金鱼草,向日葵,榆树,紫薇和杨树。 3.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最常见的花卉为夜来香、蝴蝶花和牵牛花等。学生对植物的资料和性状的了解较少。 4.从地界环境驱动的角度分析,在校园中光环境是不同植物生长发育的控制因素之一,全日照地环境适合向日葵、栀子花和郁金香生长;半日照地和纯阴地可以种植如金鱼草、野百合和百合等。 以上结果,反映了目前校园中主要植物的分布情况,及学生对植物的认知情况,为后续设计方案提供了基本依据。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校园植物调查是为了深入了解学校中的植物资源,便于学生学习植物知识和欣赏校园美景。 二、调查方式 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调查。在花坛、草地、操场、图书馆前、教学楼前等重要场所进行调查,收集有用的信息和数据。 三、调查结果 1.植被类型 校园内主要是草本植物,常见的有绣球花、红掌、多肉植物等。当然也有一些乔木和灌木,如银杏和紫薇等。 2.植物数量 校园内植物数量较为丰富,大部分植物分布在校园的绿化带和花坛中,数量相对较多。但是一些教学楼前和宿舍楼前的区域植物数量较少。 3.植物分布

校园内植物分布情况比较均匀,各个区域都有植物分布,但是以绿化带和花坛为多。教学楼前和宿舍楼前的区域植物种植情况相对比较单一。 4.植物状况 大部分校园植物状况良好,树木根深叶茂,花坛花草争艳。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树木缺乏修剪,使得部分树木长势不良,甚至影响到了周边环境。 四、调查结论 1.校园植物种植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匀。 2.校园内大部分植物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植物长势不 良的现象。 3.建议学校在教学楼前和宿舍楼前的区域适当增加植物种 植数量,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方便地接触植物。 4.建议学校加强植物养护管理,及时修剪树木,保护校园 绿化环境。 五、调查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植物对于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支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了生命的多样性。在校园内,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校园景观,同时也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校园植物资源,增加对植物的了解和研究,加强植物保护意识的教育,共同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篇一」 小学校园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课题小组成员:XX 指导老师:XX 主导课程:生物 绿化是环境美的重要标志。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青春和幸福。不管是头顶上的大树,还是脚下的绿茵,在它们身上都有一种绿色的气息,一种生命的迹象。从植物与人的关系来看,校园植物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起着良好的作用.在我们感到疲劳的时候,看着窗外的绿荫,顿时会感到赏心悦目,可见校园绿化是多么重要: 一、校园绿化的重要性及功用 春天,校园里盛开着大红的杜鹃、洁白的玉兰、紫色的鸢尾等,使整个校园色彩缤纷,芳香袭人;夏天,高高的梧桐树为我们撑出一片绿荫,雪松下的石板凳成了看书、乘凉的好地方;秋天,桂花开放,这样的校园是多么美丽。当我们漫步在林荫下,流连在绿茵如毯的草坪和艳丽多姿的花坛旁,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1、德育功能校园是美的,校园充满了诗意,在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学校征集绿地标语,宣传大家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没有人去摘一朵花,没有人去践踏草坪,大家互相谦让,彬彬有礼。“学校是个花园,更是一块育人的圣地。”高品位的校园绿化环境熏陶着校园内的所有人。 2、审美功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的确,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和美的修养,艺术化了的校园绿化环境更具有直观性。花坛中,株株龙柏、黄杨被修剪得整整齐齐,这是一种韵律的美。满坛的虞美人、金盏菊葱葱笼笼,红的似艳蝶翻飞,黄的似锦锻云霞,蓬蓬勃勃,这是一种展示生命的美;秋天到了,满树的桂花飘香,枫叶变成了红蝴蝶了,银杏叶成了黄蝴蝶了。我们觉得,诗化了的校园,以其自身丰富的美育因素,陶冶着学生。 3、劳动教育功能一棵树,只栽不养护,就不会开出好花来;一个绿化后的校园,只建不管,也就美丽不起来。面广量大的校园绿化,需要全体师生共同来管理。管理就意味着付出劳动。于是,花园成了学生理想的自然劳动教育基地。光靠书本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适度的体力劳动,将使学生对“劳动”一词体会更深入。

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办学不到一年以英语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新校舍建成的同时,校园的绿化建设也已初具规模,为了让学生了解本校现有植物资源,掌握校园绿化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让学生对生物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为此,本人在本学期开设了探究性课程《校园植物调查》,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我校现有的植物种类,名称和数量,每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分布情况,栽种是否合理等,并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生物学的奥秘,拓展并延伸生物学知识,使学生学到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使我校的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学校的绿化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并营造一个更为优美的学 二,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通过研究,形成校园植物调查的实施方案,包括目标,内容,形式及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1,探究校园植物的种类,名称几及数量 2,编写校园植物名录 3,研究校园绿化布局是否合理 4,对学校有关领导进行采访,提出学生的一些建议 5,建立校园植物学习网站,发布活动情况 6,参加市少科站举行的识别植物竞赛 (三)研究的实践步骤: 我们以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20xx.2—20xx.12) 1,收集有关情报,进行分析整理. 2,组织学生学习一些进行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3,开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2.23—20xx.5.31)

1,方案实施阶段.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理论为依托,以实践为依据,设计进行 校园植物调查的活动方案,并在实践中探索在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2,反思提炼阶段.主要是针对实践,对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反思及实践. 第三阶段:整理总结阶段(20xx.6--20xx.12) 1,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 三, 研究的成果 (一)调查的结果 1,校园中的绿化分布走进我校大门,校门口两侧即东围墙是几棵直径在 10厘米以上的香樟树,底下是地被植物高羊茅,向南向北一直延伸至南围墙和北围墙,形成两条总面积在170平方米的绿化带,期间种植了茶梅,栀子,金叶女贞等灌木;图书馆的北侧有一尊不锈钢雕像,围绕它的是一个直径在四米左右的草花花坛,里面种植了鲜艳的三色堇;三幢教学大楼前面,都以高羊茅(总面积在2000多平方米)作底色,其上高低错落种植着雪松,广玉兰,香樟,红叶李,桂花,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等乔灌木植物;食堂与体育馆附近的布局与其相似;运动场的四周是珊瑚树绿篱,中央是另一种地被植物马尼拉.可以说除了柏油路面,水泥场地和塑胶跑道,其余都被绿色的植物所占据. 2,校园中的植物资源通过有关资料及已有生物学知识,我们对校园内植物进行了划块,分区后,对植物的种类,名称,及数量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经过大家几个月的努力,得知我校现有草本植物16种933棵,灌木21种5648棵,乔木13种326种,草皮2种4840平方米,珊瑚树绿篱470米,其中裸子植物5种.乔木中以香 樟占多数,灌木以金叶女贞和瓜子黄杨为主(以上统计数据不包括"江边花园"). 3,师生对学校绿化现状的看法我校的绿化是经园林专家精心设计的,在建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达到这样的规模是很不容易的.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对师生的采访,大家一致认为我校现有植物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种类还不够多,特别是藤本植物空缺,名贵植物也太少了,生物老师抱怨校园里竟找不到一种蕨类植物,水杉,银杏等裸子植物也空缺,这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4,学校有关领导对校园绿化工作的设想分管绿化工作的总务处领导表示,今后

校园植物的类型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的类型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1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__年9月―20__年1月 五、研究成员 民(21)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 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 7、整理资料 集中、收集所有组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类。 8、制作标牌 将整理的资料拿给打印部打印、过塑,制成树牌。 9、分工挂牌 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10、校内宣传 宣传活动:略。 八、研究成果 1、民(21)班学生对校园内树木的种类、科属、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每个种类的树木都挂上了标明其身份的树牌。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5、学生对生物科学习的兴趣增强。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一、校园植物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大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 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据上海地区对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并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强。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银杏、桧柏、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的能力比较强。另外,木槿、合欢、杨树、紫荆、紫藤等对氯气、氯化氢气体有很强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银杏、柳杉、樟树、海桐、青冈栎、女贞、夹竹桃、刺槐、悬铃木、连翘等净化臭氧的作用较大。树木还能吸收氨、铅及其它有害气体等等。故有“有害气体净化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精选5篇)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1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月 五、研究成员 民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 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

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报告

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报告 篇一: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报告同学们,我们马振抚二初中校园内也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息息相关,为我们的校园生活增光添彩! 20xx年9月6日午饭后,我们在生物老师的统一安排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 我们小组选择的路线是:由学校大门前开始,经南绕过教师住宿楼,综合办公楼进入操场。同学们边观察边记录;后又由操场绕行学校餐厅到池塘边,由综合楼花圃北边到教学楼前花圃、中心花坛,最后返回教室。记录下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 以下是我沿途观察到的生物种类记录:它们是雪松、侧柏、龙柏、棕榈、刺柏、小叶黄杨、冬青、白杨树、香椿树、柳树、槐树、三叶草、太阳花、月季花、百日红、荷、铁树、仙人掌、蒲公英、车轮菜、狗尾草、杂草、等。 这些花草树木光照充足,大都生长旺盛,数量以太阳花最多。 沿途我们还留心观察到了大大小小的鸟类、昆虫等小生灵的栖息环境,如喜鹊把巢建在高高的白杨树上,荷塘边偶尔还有一两只白鹤腾空飞起,它们是在池塘里捉小鱼,受到

惊吓而逃之夭夭!池塘里的小鱼儿还真不少,它们自由自在地游戏;几只小青蛙在池塘边欢蹦乱跳;草丛中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结伴捕食;原以为屋檐下很吵人的小麻雀,也在忙着捉虫子,它们还捕食讨厌的苍蝇及幼虫,充当校园义务清洁工,也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师生们的健康做贡献呢(这一点彻底改变了原来我对小麻雀的不好看法)。还有草丛中的蝗虫、蚱蜢、蛐蛐、蜜蜂、蝴蝶、蜘蛛或“唱歌”、“跳舞”,或“酿蜜”、“纺织”都在忘我地工作并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大树下、花坛边还有数不清的小蚂蚁、小蜗牛、鼠妇、小壁虎等,它们也在为生存而忙碌着。 总之,通过这次校园生物种类调查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调查的方法,认识了许多生物,明白了小小校园就有如此众多而鲜活的生命。以后会更加认真仔细地调查我们马振抚周边的生物,还会更好地了解我们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开阔我们的视野,从小养成认真学习的态度,养成善于留心观察学习的好习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为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物,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生物,还初步学会了调查方法,明白了小小的校园就有如此多而鲜活的生命,今后我会加倍认真、仔细调查我们马振抚周边的生物,

植物研究报告范文

植物研究报告范文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那么植物研究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植物研究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植物研究报告范文1: 植物主题研究报告——对向日葵的研究 潍坊文华国际学校初一四班三组 课题名称:对向日葵的研究 研究背景:本学期,学校进行了一次植物主题性学习,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小组打算对向日葵进行一番研究。 研究目的:1、对向日葵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向日葵的向光性。 2、通过对向日葵的研究,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对资料的整理能力以及小组之间的协作配合。 3、通过对向日葵的充分了解,学习向日葵对生活的热爱,乐观面对生活。 研究过程:一、搜集资料。进行充分的搜集,掌握有关的资料,初步对向日葵进行了解。 二、进行观察。对向日葵实物进行充分的观察,结合搜集来的资料,对向日葵进行更深一层的了解。 三、总结汇报。对两次活动进行总结汇报,谈谈自己的收获。 研究措施和方法:实地调查,查阅资料 研究成果: 基本资料 中文学名:向日葵 别称:朝阳花、转日莲、向阳花、望日莲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向日葵属 种:向日葵种 分布区域: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果实:葵花籽(瓜子) 果实类型:瘦果 花语:沉默的爱,爱慕 形态结构: 1年生草本,高1.0~3.5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籽。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组成: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 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入土较深,一般为100~200厘米;侧根从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长;侧根上长有许多的须根。侧根和须根上着生根毛。 茎: 茎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刚毛。茎由皮层、木质部和海绵状的髓组成。向日葵的胚茎有绿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识别品种的重要标志 叶: 向日葵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一对。真叶在茎下部1~3节常为对生,以上则为互生。真叶比较大,叶面和叶柄上着生短而硬的刚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层。 花: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情况: 果然公园里绿色掩映,不少植物都发芽了。请看—— 1、柳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和同样颜色的小柳絮,上面盖着银白色的绒毛。枝条柔软并呈现褐绿色。一般一枝约长三十厘米的柳条上有十七八个包裹着柳絮的小叶团,已显露出柳絮的有五六个,位于中上方。 2、三叶草长得较大,且开出了乳白色的球状花。每朵大花球均由十到二十朵小花组成。叶片大多数是三片,也有四片,五片的畸形变异品种。每棵三叶草茎长在五厘米左右。 3、向阳的苎麻已经开放,花呈深紫色,但十分纯,并无蓝色或红色的混合花。花样子如同蝴蝶,很好看。不过没什么香味。 4、玉兰绽放出洁白的花朵。花呈半透明色,有微微的香味,叶还没有。 5、杜鹃还未开花,但新绿的叶子已经长出不少了。枝条摸上去粗糙得很。 6、荠菜的小花不大起眼。它的茎在六至十厘米范围内,不太短,上头开着五六朵白花,像笔尖那么小。它们的果实是三角形的,每两粒长在一起。 7、桃花打出了米粒般的花苞,那些小苞爱扎堆生长,五至七个长在一起,颜色比开花时深许多,叶子并没有长出。碧桃还没打苞。 8、迎春花开了,每株均有零至八朵开放。色明黄,五瓣花形同喇叭,上粗大,下细长,花蕊也很长。每朵花约长二厘米,雄蕊比雌蕊短一至六毫米。 9、忍冬已经呈碧绿,长得十五至二十五厘米。

10、野兰花长得像香水百合,只不过要小得多。茎长十厘米,呈三十度倾斜。花朵为雪白色,无一点杂色。香味浓郁沁人心脾,真高雅。 11、两种不知名山花已开放,一种呈宝石蓝,四瓣,无香味,高约一厘米,集体生长,一株只开一朵花;另一种呈浅紫色,马蹄形,高五厘米,泛着鹅黄的斑点布满了花瓣,一株二朵,无香味。 12、不知名的小草苍翠欲滴,很美。 不错吧?这就是公园中最靓丽的风景线。 二、总体品评: 潜山公园的绿化情况是好的,它拥有数量繁多,品种丰富的植物,而且人工修整,剪除各种小植物如野花、野草的情况基本没有。那里还有翠鸟、白鹭等动物,环境十分优美。 三、问题与建议: 虽然潜山公园有茂密的树林,绚丽的花丛,但问题也有不少。 1、有异物如各色不透明塑料袋盖在草坪上,造成雨水、阳光不能直接为植物提供营养,从而导致植物发育迟缓,畸形。 2、缺少供给植物的肥料; 3、有人大面积将各类植物连根拔起后抛弃。 为了让潜山公园更美丽,我们要做些什么呢?瞧,我已经想好了: 1、及时清除异物,让保安巡逻,发现有人刻意丢弃异物,则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并大力宣传严重后果。 2、购买有机肥对植物进行定期施肥。 3、采取监控措施,防止对植物的大面积人为伤害。 4、用警戒线拦塞危险区,珍贵植物区;

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对某一件事物的调查之后,那末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就是跟大家分享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界中现在的植物,大约有 40 万种摆布,为了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必须对它们发展分类。植物的分类系统有人为分类系统 (artificialsystem)和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system)。人为分类系统仅就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发展分类,往往用一个成少数几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自然分类系统或者称系统发育分类系统(phylogeicsystem),自 19 世纪后半期开始,它力求客观地反映出自然界生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开展。植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挨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植物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许多的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药材,而且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等,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学校当前正值创重之际,在校园环境方面应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着力改善并美化校内环境,这就得对当前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发展调查、了解。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调查所知,同学们对植物的了解甚少,名字不知道,更不用说它是属于哪一科的。对于植物的用途呢,他们所了解的就是老师所讲的它可以发展光合作用,创造氧气外,其他的用途也难说了。因此我们希翼通过这次的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了解植物,让更多的同学也来了解植物,保护植物,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的和谐、漂亮。 1、确立研究课题(校园植物的调查)

2、组成研究小组(第一组:田小燕、石旭第二组:唐菊、黄源第三组:冉陶、谢四川) 3、请示学校领导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研究 4、确定调查方案: 20**年 10 月 1——4 号,通过随机调查同学,提出问题。 20**年 10 月 5——9 号,对校园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发展调查、统计。 20**年 10 月 10—— 15 号,总结、讨论、形成报告。 1、课题在 20**年 9 月底提出,我们在国庆节放假前确立了调查小组成员,并初步制定调查方案。通过对学校学生的随机提问所得结果,我们确立了课题实施方案。 2、中期调查:国庆节期间,在经学校允许后,我们首先查阅了为什么要对植物发展分类,通过什么方法分类,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等相关资料。然后我们各小组分工对学校各区域植物发展了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发展调查、统计,并带回不认识的植物的样品继续考证,对统计结果作了详细的分析。 3、最后,我们就调查结果和得到的资料发展了讨论、总结、形成报告。 1、经调查、统计,并对校园的主要和珍贵植物发展了分科分属。如果我们依据形态学分,乔木中桑科种类最多,其次是木犀科、豆科等。数量最多的是桑科的小叶榕,总计 56 棵,其次是木犀科的桂花有 27 棵,珍贵植物如锦葵科的木芙蓉有 3 棵(见附表)。灌木中数量最多的是木犀科的小叶女贞,其次是黄杨科的鹊舌黄杨。草本中麦冬的数量最多。最后结果校园植物种类(我们熟悉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word版)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1(2054字)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9月―1月 五、研究成员 民(21)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农____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 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 7.整理资料 集中、收集所有组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类。 8.制作标牌 将整理的资料拿给打印部打印、过塑,制成树牌。 9.分工挂牌 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10.校内宣传 宣传活动:略。 八、研究成果 1.民(21)班学生对校园内树木的种类、科属、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每个种类的树木都挂上了标明其身份的树牌。

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报告 一、校园植物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 着重要作用。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 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 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大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 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 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 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 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 筑群中。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 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 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 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据上海地区对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进 行了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并且吸 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强。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 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银杏、桧柏、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 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

有关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例文

有关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例文 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办学不到一年以英语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 新校舍建成的同时,校园的绿化建设也已初具规模,为了让学生了解 本校现有植物资源,掌握校园绿化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生物学科的 教学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让学生对生物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为此,本人在本学期开设了探究性课程《校园植物调查》,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知道我校现有的植物种类,名称和数量,每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分布情况,栽种是否合理等,并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生物学的奥秘,拓展并延伸生物学知识,使学生学到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使我校的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学校的绿化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并营造一个更为优美的学 二,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通过研究,形成校园植物调查的实施方案,包 括目标,内容,形式及方法 (二)研究的内容:1,探究校园植物的种类,名称几及数量 2,编写校园植物名录 3,研究校园绿化布局是否合理 4,对学校有关领导进行采访,提出学生的一些建议 5,建立校园植物学习网站,发布活动情况 6,参加市少科站举行的识别植物竞赛 (三)研究的实践步骤:我们以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开展本课题的

研究.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20xx.2—20xx.12) 1,收集有关情报,进行分析整理. 2,组织学生学习一些进行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3,开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xx.2.23—20xx.5.31) 1,方案实施阶段.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理论为依托,以实践为依据,设计进行 校园植物调查的活动方案,并在实践中探索在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2,反思提炼阶段.主要是针对实践,对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反思及实践. 第三阶段:整理总结阶段(20xx.6--20xx.12) 1,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的成果 (一)调查的结果 1,校园中的绿化分布走进我校大门,校门口两侧即东围墙是几 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香樟树,底下是地被植物高羊茅,向南向北一直延伸至南围墙和北围墙,形成两条总面积在170平方米的绿化带, 期间种植了茶梅,栀子,金叶女贞等灌木;图书馆的北侧有一尊不锈钢雕像,围绕它的是一个直径在四米左右的草花花坛,里面种植了鲜艳的三色堇;三幢教学大楼前面,都以高羊茅(总面积在20XX年多平方米)作底色,其上高低错落种植着雪松,广玉兰,香樟,红叶李,桂花,红花继木,金叶女贞等乔灌木植物;食堂与体育馆附近的布局与其相似;运动场的四周是珊瑚树绿篱,中央是另一种地被植物马尼拉.可以说除了柏油路面,水泥场地和塑胶跑道,其余都被绿色的植物所占据. 2,校园中的植物资源通过有关资料及已有生物学知识,我们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