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1《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1《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网络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第一学期的公共课。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创造更多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的机会,使学生能结合社会实际使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要坚持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课堂设计要体现老师的特色,充分发挥老师的编导,策划,和驾驭学生课堂活动的能力。所用教材是《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听说(Listen and Talk)、阅读(Read and Explore)、写作(Write and Produce)和文化沙龙(Culture and Salon)4个部分组成。以听说(Listen and Talk)、阅读(Read and Explore)、写作(Write and Produce)为教学内容,文化沙龙(Culture and Salon)作为学生的补充读物。

本课程的具体安排如下:

1)Listen and Talk:

听说部分以简短的引导语(Lead-in)引出单元的主题。引导语后面一系列精美图片展示了与主题有关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提供了联系自我、“开怀畅谈”的素材。两个紧扣交际主题的对话为学生提供了谈论主题的样例。两个交际任务和完成该任务的提示激发学生“有话想说”的欲望,使学生边学、边练、边用,达到“有话会说”的目的。

2)Read and Explore:

阅读部分的训练除阅读理解训练(Read About It)之外,针对文章内容或联系学生自身体验还设计了语篇层次的口头表达训练(Talk About It)和书面表达训练(Write About It)。

阅读部分共包括2篇阅读文章,文章A和文章B(《扩展教程》也包括2篇阅读文章,文章C和文章D;网上另有2篇自学文章及其他资源)。文章相对短小精悍,以保证阅读教学中对说、写、译等表达技能的训练。练习部分除一般语言技能训练外,还包括精选句型模拟练习(Read and Simulate),即从文章中选取精辟的句子供学生模拟操练其句式和用法。

3)Write and Produce:

此部分又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 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4)Culture Salon:

选配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语言精炼、图文并茂的文章,侧重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学习、体验、欣赏英语和英美文化的能力。

现就上述部分从教法角度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单元教学指导:

各单元的开头和结尾编有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目标检查两个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本单元的各项教学要求和应达到的程度。这一部分是各单元教学的纲目,也是总体教学目标在各单元的具体体现,故教学中教师会时时注意把握与调整,其重点是学生是否“会用”,而不只是是否“学懂”。培养学生学会随时进行自我评估的能力十分重要。教学中会指导学生就教学目标检查中的项目进行自我评估。

二、听说:

此部分包括:引导语(Lead-in)及与话题相关的图片和说明;2个本单元交际主题的对话样例(Dialogue Samples)和2个相关联的交际话题任务(Communicative Tasks)。

1. 引导语:此部分采用听力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边读一段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这一练习本身并不困难,其着眼点是言简意赅地点出本单元的中心主题,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听懂和读懂小短文,为后面的口头表达和阅读训练做好铺垫。引导语中提出的富有启发性的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也会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内容的积极性,因此用好引导语对教学十分有益,教师针对书中所提供的丰富的照片提出必要的有激励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后面的内容。

2. 交际对话样例:各单元的语言训练实际从这里开始,也就是说,在引导语和图片的启发下,学生产生了谈论单元话题的欲望,也即“有话想说”,但却缺少必要的语言表达手段,对话样例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模仿谈话”的实例。由于对话样例是紧密围绕同一单元主题的,而这些话题又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因此会激起学生学习和背诵的积极性,而背诵必要的词语和句式又是提高学生英语对话能力的基础。教学中要围绕对话样例认真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利用交际话题任务中的话语提示(Tips)训练学生扩大话语表达的能力。总之,训练

中要遵循先背诵模拟、后扩大活用的原则。

3. 交际话题任务:这是围绕交际对话样例而设计的扩大活用练习,教参提供的参考答案只是一种方案,教学中也可将对话任务进一步化小,从而把话语提示纳入对话训练之中。总之,不必追求完整的“大”对话,而把重点放在活用对话的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完成从“有话想说”到“有话会说”的过渡。

三、阅读:

受英语语言环境的限制,中国英语教学对于课文教学给予特别的重视,将其视为教学的核心部分。本书虽然打破了以课文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遵循“话题为核心”(theme-based)的编写原则,但对课文教学依然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它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园地和手段。但与此同时,我们在注意培养阅读能力的时候,始终不把“看懂”作为教学目标,而是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也即坚持“看懂会用”的原则。因此我们编排阅读训练时贯彻了以下原则: 1.选文紧密体现本单元的交际话题,使课文教学成为本单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选文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紧扣主话题,既有利于与前面的听说部分有机地衔接,更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便于学生预习;便于课上操作训练;便于学生模拟使用;最终达到“看懂—学会—练习—使用”的目标。

2. 练习贯彻从理解到运用、从口头到书面、从内容到语言的原则,较好地处理了领会能力(阅读)和表达能力(口语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因此,此部分练习一改传统的编法,按照Read About It—〉Talk About It —>Write About It 的模式与顺序编排。

1) Read About It首先解决阅读理解问题(在Content Awareness项目下完成),而后训练重点词语和句式(在Language Focus项目下完成)。在文章前面的Think About It一项下,所设计的Lead-in Questions都与即将要学习训练的课文有紧密

的联系,同时又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会注意使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前预习课文,学中进行讨论,学后进行归纳小结等。这里还要特别提请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指导学生预习Passage A,但预习的要求只是看懂文章内容即可,不要拘泥细节的理解。二是精选句型模拟练习(Selected Sentences Simulation),这是本书独有的一种练习形式,它引导学生从繁杂的文章语句中模拟套用课文中语言结构比较精辟的句子,达到能模拟套写的目的。

2)Talk About It和Write About It则是综合运用练习。前者围绕书中提供的有关单元话题或图片和附加的词语要求学生进行段落口头表达(mini-talk)。Write About It则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使用所学语言来写出一篇小短文。短文写作的设计既与所学课文有联系,又涉及学生的个人见解和体会,因此坚持完

成这一练习就能保证学生短文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3)每单元都配有2篇文章,上面介绍的主要是Passage A的训练环节。Passage B与Passage A的差异主要有两点:一是语言训练只限于Read About It,“看懂会用”是这一部分的主要的教学目的;二是加编了阅读技能训练部分。

四、写作:

此部分又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 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 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1. 一般写作:第1、2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3、4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前2册的每个单元的这一部分都与某个语法项目相配合,教学中应将语法学习与写句子紧密结合,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句子结构概念,从而写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这样与前面的表达训练相结合,就有力保证了处理好交际的准确性与流利性之间的关系。切忌过多地系统复习语法。另外,前面讲到的Write About It练习,也担负着培养句子和短文写作的能力。

2. 实用写作:此部分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所选的应用文既与本单元的主题有关,又注意体现我国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它涉及表格填写和应用文模拟套写。应用文的最大特点是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和体例,随意性较小。因此,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掌握应用文的相关格式、体例和常用词语与句式。

五、文化沙龙:

此部分选配的短小精悍的段落文章,侧重介绍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学习、体验、欣赏英语和英美文化的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5.1 课程基本信息(表5-1) 表5-1 “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信息 5.2 课程性质与任务 5.2.1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是我院各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学习和运用提供了语言基础。本课程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参加英语AB级考试创造条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5.2.2.课程任务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

础,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5.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涉外交际活动和就业需要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5.3.1 知识目标 A1: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A2:掌握基本句型。 A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appear to be,go public,in addition to。 A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A5:掌握信封的基本格式。 A6:了解简单的西方餐桌礼仪,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A7:掌握文章《饭桌生意经》的大意以及布局。 A8:学习并理解文章《饭桌生意经》的重难点词汇及句式。 A9:掌握英语邀请函的书写格式。 A10:学生通过查阅与讨论的形式解决课后习题。 A11:掌握运输安全标识的英文表达。 A12:熟悉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A13:加强对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的学习。 A14:通过对英文招聘信息的学习,掌握求职广告的五大方面(职位描述,公司介绍,资格条件,联系信息等方面)。

大一高数公式

高等数学公式 导数公式: 基本积分表: 三角函数的有理式积分: 一些初等函数: 两个重要极限: 三角函数公式: a x x a a a ctgx x x tgx x x x ctgx x tgx a x x ln 1)(log ln )(csc )(csc sec )(sec csc )(sec )(22= '='?-='?='-='='2 2 22 11 )(11 )(11 )(arccos 11 )(arcsin x arcctgx x arctgx x x x x +- ='+= '-- ='-= '? ?????????+±+=±+=+=+=+-=?+=?+-==+==C a x x a x dx C shx chxdx C chx shxdx C a a dx a C x ctgxdx x C x dx tgx x C ctgx xdx x dx C tgx xdx x dx x x )ln(ln csc csc sec sec csc sin sec cos 222 22 22 2C a x x a dx C x a x a a x a dx C a x a x a a x dx C a x arctg a x a dx C ctgx x xdx C tgx x xdx C x ctgxdx C x tgxdx +=-+-+=-++-=-+=++-=++=+=+-=????????arcsin ln 21ln 211csc ln csc sec ln sec sin ln cos ln 2 2222222? ????++-=-+-+--=-+++++=+-= ==-C a x a x a x dx x a C a x x a a x x dx a x C a x x a a x x dx a x I n n xdx xdx I n n n n arcsin 22ln 22)ln(221 cos sin 22 2222222 2222222 22 2 22 2 π π

高等数学课程英文简介

Course Syllabuses Course Name Higher Mathematics Course Code Hours&Credits160 & 10 Majors&Minors Science &Technology Majors Faculty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Higher Mathematics COURSE DESCRIPTION: Prerequisites: satisfactory score on elementary mathematics Corequisites: None Higher Mathematics is designed to serv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emical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c. It consists of two parts of a two-semester sequence. The course begins with a rapid review of topics in algebra and trigonometry, which you should be competent in. Part 1, consisting of Chapters 1 to 7, is devoted to single variable differentiation,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t cover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theorems. Part 2, consisting of Chapters 8 to 12, discusses in depth multivariable differentiation, integration, infinite series, vectors and the geometry of space. COURSE OBJECTIVES: Upon completi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valuate limits and continuity, and compute derivatives and integrals of selected functions with single or multivariable, solve some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convergences or divergences of an infinite series. Furthermor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tilize the techniqu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together wi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o analyze and communicate results. OUTLINE OF INSTRUCTION: Chapter 1. Functions and Limits Chapter 2. Derivatives and Differentiation Chapter 3. The Mean Value Theorem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Derivatives Chapter 4. Indefinite Integrals Chapter 5. Definite Integrals Chapter 6. Applications of Integrals Chapter 7.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hapter 8. vectors and the geometry of space Chapter 9. Multivariable Functions and Theire Derivatives Chapter 10. Multiple Integrals Chapter 11. Integration in Vector Fields Chapter 12. Infinite Series TEACHING METHODS: Lecture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那么大学英语如何学习? 教学教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是当前国内一套全方位立体式教材系列.该套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读写教程,听说教程以及快速阅读练习册等纸质教材外,还提供了教学光盘,网络课程,试题库和语料库.课文题材和体裁广泛,词汇量大,词汇分布呈渐进式,词汇在课文中复现率高.课后练习以主观题为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指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即一至二年级四个学期.其目的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综合等思考能力和表述,

研讨,争辩,应答等语言运用能力.挖掘课本中富有“内涵意 义”的语言内容,注重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教学内容: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A部分:跨国婚姻. A部分为整个单元的精讲部分,起导入,语言学习的作用. 教学对象: 08级化学系本科班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节至第二节:导入,听说活动 第三节至第四节:A课文《跨国婚姻》分析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学习第三单元A部分内容,能够做到了解对于世 界各地不同文化中对于婚姻的传统看法. 思考相关话题: 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结为夫妻,这样的婚姻将有怎样的优 点和缺点理解课文篇章结构以及如何使用论证法来写作. 掌握A部分词汇及语言点. (通过达成以上教学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A《跨 国婚姻》的内容,以及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为什么盖尔的父母反对她的跨国婚姻 )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

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 本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确定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等)、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项目,实施课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二是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基本的行文结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能力目标 学习动机明确,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

高等数学一常用公式表

常用公式表(一) 1。乘法公式 ()()22212a b a ab b +=++ ()()2 2222a b a ab b -=-+ ()()()223a b a b a b -=+- ()()()33224a b a b a ab b +=+-+ ()()()33225a b a b a ab b -=-++ 2、指数公式: ()()0 110a a =≠ ()12p p a a -= ()3m n a = ()4m n m n a a a += ()5m m n m n n a a a a a -÷= = ()() 6n m m n a a = ()() 7n n n ab a b = ()8n n n a a b b ?? = ??? ()2 9a = (10a = () 1 111a a -= (1 2 12a = 3、指数与对数关系: (1)若N a b =,则 N b a log = (2)若N b =10 ,则N b lg = (3)若N e b =,则N b ln = 4、对数公式: (1) b a b a =log , ln b e b = (2)log 10,ln 10a == (3)N a aN =log ,ln N e N = ()ln 4log ln a N N a = (5)a b b e a ln = (6)N M MN ln ln ln += ()7ln ln ln M M N N =- (8) M n M n ln ln = ()1 9ln ln M n = 5、三角恒等式: (1)22sin cos 1α α+= (2)2 2 1tan sec αα += (3)221cot csc αα+= () sin 4tan cos αα α = () cos 5cot sin αα α = ()1 6cot tan α α = ()17csc sin α α = ()18sec cos αα = 6.倍角公式: (1)α ααcos sin 22sin = ()2 2tan 2tan 21tan αα α = - (3)α αααα2 2 2 2 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7.半角公式(降幂公式): ()2 1cos 1sin 22 α α -= ()2 1cos 2cos 2 2 α α += ()1cos sin 3tan 2 sin 1cos α ααα α -= = +

新课标大学英语单元测试_参考答案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s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same passage. The crop circles you will see as part of the Crop Circle Connector web site are actual event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crop fields worldwide. This web site is literally the largest crop circle site on the Internet. On this site you will find information to cater for all your needs including an international crop circle database. In the UK farmers recall simple circles appearing on their land for generations. The British media first reported on the circles in the early 1980s. By 1990 crop circles had exploded into the public mind as the new phenomenon changed from simple circular patterns into huge and complex, geometric formations. The crop circles are a worldwide phenomenon and each year new reports come from an ever increasing number of countries. However, the main concentration of events are to be found in Southern England, many around ancient sites such as Stonehenge, Avebury and Silbury Hill.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theories as to their creation, none have been able to explain satisfactorily exactly how the circles are made. But, perhaps some of the most persuasive evidence comes in the form of videotaped footage showing small bright balls of white light in and around the crop circles. Many of these lights have been filmed in broad daylight and the objects seem to move with purpose and intelligence. Could this hint at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them and the formation of crop circles? Scientific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plant samples taken from the crop circles. The work done suggests that some sort of microwave energy effect is involved in the circle making process. Crop circle researcher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sked to use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thought as part of their investigative process. Some current field research uses meditation, lights and musical sounds in an effort to communicate new patterns into the fields as the circles phenomenon has been seen to interact with the human mind. Whatever the crop circles are, they have perplexed and inspired people worldwide. For those involved it has changed their lives forever, with the growing realization that we live in a world that is infinitely more complex and mysterious than we could have imagined.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探索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根据精品课程要求,我们在《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师资团队建设 为了全面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师资水平,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特别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 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即为每个青年教师制定一位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培养,做到评帮和指导不间断。同时,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多渠道多方面了解自身的教学水平。 2. 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多媒体技术和数学实验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 鼓励青年教师开设其他数学选修课及特色讲座,增加教学实践机会,同时支持青年教师走出去,多参加高等数学研讨会、年会等。 二、教材建设 教学大纲方面,为了更加适应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我们在原有本科微积分理论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在内容上更加全面、细化、深化。例如,在教学

过程中增加部分例题与习题的难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入一定数量的证明题,通过此方法可以满足部分考研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教研组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首先,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对与各专业的应用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调整,保障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调整,更加注重了应用。目前,针对我院实际情况,教研室已开始编写主要面向经济、金融、管理等本科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 三、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方法 1. 强化案例教学。我们把与专业背景联系较为紧密的经济应用案例引入到教学中,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学中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介绍理论知识后,适当引入经济问题中的实例,结合数学思想和方法给出解释,开阔学生视野。 2. 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贯穿到编制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中。例如,在讲授新知识时,采用系统教学法;在章节总结教学时,采用技能教学法;突破重点、难点教学时,采用心理障碍排除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采用设问情境法;用于习题课教学时,采用参与教学法。

新视野大学英语说课稿

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设计(说课材料) 教学内容:新视野大学英语2 第3单元Marriage Across Nations (导入及课文内容学习) 时间分配:2节 一,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加大课堂中语言的输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进行语言输出. 二,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这一教材包含有《读写教程》,《听说教程》,《视听说教程》以及《快速阅读》,并带有书后光盘和强大的网络资源,是一套立体化的英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也有利于启发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处理《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每单元8学时.话题讨论1学时,section A 3学时,Section B 2学时,听说练习2学时. 本课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第三单元的第1,2节课,重点内容为话题导入和课文理解.本单元话题围绕着跨文化/ 跨种族婚姻(mixed marriages)这一话题展开.爱情和婚姻是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而跨文化因素使得这一话题更加有趣.处理本单元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必不可少.而课文理解部分,教师不宜直接进行课文讲解,而是提出课文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这种任务型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创造师生口语交流机会. 四,教学方案设计 Teaching Plan 教学对象Teaching Subjects non- English major freshmen 教学内容Lesson Content Lead-in activities 导入--- 45' Text study 课文学习--- 45'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1. Talk about love, marriage and mixed marriages in class; 2.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Section A 3. learn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4. conduct a series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unit 教学方法Methodology 1. Communicative Method 2. Task-driving 3. Audio-visual Approach 4.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难点及对策Potential Difficulties & Solutions 1. Using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learnt to talk about personal views on intercultural marriages. --- More examples should be given in class. 2. Mastering the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 writing practice 教具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equipments 教学过程设计Teaching Procedure: 步骤1 Step 1 导入Lead-in

综合英语课程标准详解

《综合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507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 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教、学、练一体化 计划学时:208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英语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综合英语是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英语综合能力课。主要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对象为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应用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共开设三个学期,每周四学时。 该课程先修课程为高中英语,同修及后续课程包括英语视听说、基础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口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秉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重点。

2、通过对英语原文材料的讲解分析,向学生系统传授词汇、语法、句法、篇章、修辞等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3、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内外实训练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 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思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综合英语课程以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加大对听、说、写等产出技能的训练强度和考核比重,为学生真正具有国际交流能力打下厚实的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在帮助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交际为目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最大限度地超越课堂和语言学习的限制,尽可能地拉

高等数学-第一章-1-5-作业答案

第49页 习题1-5 1 计算下列极限 (1)225 lim 3 x x x →+- 将2x =代入到25 3x x +-中,由于解析式有意义,因此 222525 lim 9323x x x →++==--- (2 )2231 x x x -+ 将x =223 1 x x -+中,解析式有意义,因此 ()22 2 233 01 1 x x x --= =++ (3)22121 lim 1 x x x x →-+- 将1x =代入到解析式中,分子为0,分母为0,因此该极限为 型,因式分解,可得 ()()()()()2 221111121 0lim lim lim 011112 x x x x x x x x x x x →→→---+====-+-+ (4)322042lim 32x x x x x x →-++ 将0x =代入到解析式中,分子为0,分母为0. 因此该极限为 型,因式分解,可得 ()()()() 22322000421421421lim lim lim 32323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5)()2 2 lim h x h x h →+- 将0h =代入到解析式中,分子为0,分母为0. 因此该极限为 型,因式分解,可得 ()()()2 2 2lim lim lim 22h h h x h x x h h x h x h h →→→+-+==+=

(6)211lim 2x x x →∞ ??- + ??? 由于lim 22x →∞ =,1lim 0x x →∞??- = ???,22lim 0x x →∞?? = ??? 因此由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可知 221112lim 2lim 2lim lim 2002x x x x x x x x →∞ →∞→∞→∞?????? - +=+-+=++= ? ? ??????? (7)221 lim 21 x x x x →∞--- 当x →∞时,分子→∞,分母→∞,因此该极限为∞ ∞ 型,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 的最高次项,也就是2 x ,再利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可知: 2 2 2 2221 1 1lim1lim 1101lim lim 1111 212002 2lim 2lim lim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8)242lim 31 x x x x x →∞+-+ 当x →∞时,分子→∞,分母→∞,因此该极限为∞ ∞ 型,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 的最高次项,也就是4 x ,再利用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可知: 2 2323422424 1111lim lim 00lim lim 0113131100 13lim1lim lim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9)22468 lim 54 x x x x x →-+-+ 4x =代入到解析式中,分子为0,分母为0. 因此该极限为 型,因式分解,可得 ()()()()2244424682422 lim lim lim 5414141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0)211lim 12x x x →∞ ???? + - ???????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课程编码: 课程学时:72学时 适应专业:会计、计算机、工程造价、经济管理等专业 (二)课程定位 关键词:课程专业背景、课程地位、课程作用、职业岗位能力 本课程是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它将为今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必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服务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必须以突出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为主线,服务于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创新的能力为重点,服务于能力培养。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1.课程设计的理念 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级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力目标是能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当部分学生还应当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而学院示范校建设中示范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服从市场。而数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应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是满足高等教育的

必需,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地位,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企业技术的更新的需要而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满足专业的需要,为专业服务,充分利用数学的工具性作用,为学生在后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配合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思路是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后继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所必须得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使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1)加强数学素质教育 竭力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培养健康心理品质及良好数学文化素养,使数学应用“面向大众”,注重数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效用,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2)加强基础,更新内容,强化学生“够用”知识的掌握 降低重心,加强基础;降低起点,更新内容。降低重心就是把现有教材严密化和过分形式化的部分进行淡化处理;加强基础就是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相对稳定的、重要简约的数学知识充实到高等数学教材中去;降低起点,就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补充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知识;更新内容就要让一些现代数学知识及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使用的数学知识尽快渗透到数学课本中去,将繁杂的计算和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删除。 (3)改革教学内容,编写适应高职学生的教材 为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引导学生学习“用数学”,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案例”教学为主,选题尽量紧贴现实生产和生活,使学生从中不断地感受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 为贯彻教学改革思想,我们于2012年与江西省其它高职院校资深教师合编写了《经济应用数学》教材,作为公共数学课的教材。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文化程度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内容深度上,本着“必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名称:大学英语编码:11502101 类别:通识课性质:必修课 学分学时:8学分学时:128学时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年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组 组长:张才钰讲师学院中专部(技校管理部)副主任成员:黎蔷副教授学院基础教学部专任教师 敖萍讲师学院基础教学部专任教师 蒋晓静助讲学院基础教学部专任教师 执笔:张才钰讲师学院中专部(技校管理部)副主任系部审核:严交笋副教授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政部)主任学院审核:徐征教授教务长

第一部分前言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由基础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编写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本课程为通识课必修课程,依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标准围绕课程定位、主要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能力要求、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等主要方面作了规定,以便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照标准组织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行为。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服务于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提升学历层次、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是为实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公共必修课。本着“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能借助词典等工具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沟通,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获得更高的职业竞争力打下基础。同时,通过一个学年的系统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顺利通过(PRETCO)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二、课程设置的依据、内容及思路 1.课程设置的依据 本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按照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而设置的一门通识必修课。 2.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遵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规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经过认真梳理,精心设计了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是词汇。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3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高等数学公式(一元

高等数学公式篇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20190227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 68 学分: 4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一、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由大学英语①和大学英语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公共英语部分,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知识,能用常用的句型进行日常会话交流,能阅读简单的英语文章。该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是:是一门以培养语言综合技能为主,融实践性、交际性为一体的语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语言的实际运用,使学生进一步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通过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篇章等语言基础知识及英语国家文化、风俗等;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及翻译等技能训练。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初步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学生掌握各场景所需的基础知识和词汇、功能、意念,正确掌握交际策略,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与生活英语相关的内容,学生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词汇,会使用1000个左右的词汇,能用常用的句型进行日常会话交流,能根据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外籍人士谈论相关的生活和社会话题,能阅读简单的英语文章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学习与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为学生营造各种语言环境,使学生正确掌握英语的基本用语与表达方式,能够流畅地进行英语会话,阅读和分析英语文章,并具备基本的英语写作技能。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进行基本的英语会话,能阅读和分析一般的英语文章; (2)能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