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曹冲称象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曹冲称象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曹冲称象教案

4 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1)(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2)(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课件出示3自学要求)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 (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

(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5)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6)

zhù zuò chènɡɡǎn zhàn rán dǐ suì chuán

柱做秤杆站然底岁船

cáo chēnɡ yuán yì lùn zhònɡ liànɡ kǎn ɡē xiàn zhǐ

曹称员议论重量砍割线止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

“柱、秤、称、站、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岁、曹”是平舌音。“然、站、杆、论、砍、线”是前鼻音。“称、秤、重、量”是后鼻音,“论”是边音。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官员们都想出什么办法?(课件出示7)

(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

2.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课件出示8)

(曹冲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先把大象赶到船上,记下船吃水的位置,再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到原来的位置,然后称石头就行了。)

3.结果怎样?

按照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9)出示生字:“柱、杆、做、站、然、底、秤、岁、船”。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加一加:“木+主”是“柱”。“木”加“干”是“杆”。“立”加“占”是“站”,“亻”加“故”是“做”。

(2)换一换:“低”换掉“亻”加“广”是“底”,“沿”换掉“氵”加“舟”是“船”。

(3)(课件出示10)猜谜语:“山下有夕阳”就是“岁”。“平衡的禾木”是“秤”。

3.师重点指导“然、底”。(板书:然底)

(课件出示11)出示“然、底”田字格课件。

“然”上部左右两个长方形,紧紧靠在一起,“犬”改捺为点,整个字呈上收下放状。

“底”字,横不要写得过长,撇都要写成长斜撇,广字旁的上点在横画中间的上方。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反馈检查。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禾()()()

灬()()()

2.抄写本课会写的字。

3.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哪种最好?

答案:

1. 禾(种)(秧)(稼)

灬(然)(黑)(燕)

2.略。

3.文中有两种称象的方法。一种是造一杆大秤称。曹冲的方法是把象赶到船上称。

曹冲的方法最好,最管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3.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具准备

1. 教学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柱子做秤杆站出来果然七岁上船曹冲议论

砍倒重量官员为止一条线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同学补充。

4.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书:4 曹冲称象)

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

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课件出示12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

(课件出示13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课件出示14)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

(4)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造大秤)

4.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课件出示15图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气。

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这也正确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则缘于他善于联想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

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四、完成课后第3题(课件出示16课后第3题)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后一个比前一个句子更具体、生动。)

五、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1)…才…(2)…到底…

3.练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答案:

1.略。

2.(1)…才…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

(2)…到底…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3.略。

【板书设计】

4 曹冲称象

官员们造大秤

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

【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

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即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课文第4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实物道具和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再……然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块石头一般有几百斤重,甚至上千斤。曹冲用石头称象,结果的误差是比较大的。而且石头需要士兵们一块一块地抬到船上,再一块一块地称,真辛苦!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

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曹冲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

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

(它有多重?……)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对比学习,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课件: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同时放[“曹冲称象”动画课件]。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出示课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准备,指名二生填。试背,指明一生背,会背的背。[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9.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时时激励自己,肯定自己。]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课件:

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课件: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1、从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

(不是,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资料包

精彩片段

《曹冲称象》第4自然段时本文的重难点,为突破它,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对,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生:(读书、画序号、讨论)

师: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画线)在哪儿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生:在船舷上画线。(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师: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生:(轻声读第一句后)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老师让这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投影片的船舷上画线)

师:在这儿(指画线的地方)画线就是沿着(说重音)水画画线。

(“沿着”的意思比较抽象,老师却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呢”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下沉到画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在此基础上,老师又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演示曹冲说的办法。

师:请同学们一边读这四句话(指小黑板)一边想:你怎样用这些东西把曹冲说的这个办法做给大家看。

(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生:好!

〔这是教学上的幅射,把课堂上的兴趣引向课外。〕

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

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生:(学生练,老师作指导)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1.曹冲简介:

曹冲(196年-208年),字仓舒,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

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2.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án hòu zhàn lì suì yuè zhù zi dào dǐ

二、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舟————

木————

三、比一比,再组词。

liáng () chóng() děi ()量重得

liàng () zhòng() dé()

四、用适当的量词填空。

一大象一船一秤一墙

一线一大树一柱子一石头

五、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

(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六、课文整体梳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象又_____又_____,身子像__________,腿像四根________。

2、官员们一边( )一边( )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七、重点段落品析。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下沉-——()重——()

3.表示曹冲称象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八、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试着写出一个描写大象的句子。

一、然后站立岁月柱子到底

二、船艘杆树

三、丈量重复非得

重量沉重得到

四、头艘杆堵条棵根块

五、 4 1 2 3

六、 1.高大堵墙柱子

2.看议论

七、 1.,? 2.上升轻 3.先再然后 4.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八、大象的身体很高大,像一堵墙,一对又大又软的耳朵,像一把扇子。大象有一个长鼻子,能卷能伸,像管子似的,大象有四条粗壮的腿,像四根柱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案

课题:4 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 认识“曹、员”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 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 成的词语。 用“一边……一边……”的 句式。重点是能辨析与运 用同音字,学习用“一 边……一边……”的句式。 “写话”主要是写写自己喜 欢的玩具。重点是抓住玩 具的好玩的特点写。 “展示台”展示了词句积累 的范例。重点是学习制作 积累卡,交流自己积累的 词句。 “日积月累”编排了《小儿 垂钓》一诗。重点是背诵 积累古诗。 “我爱阅读”提供了《王二 小》的故事。重点是阅读 《王二小》,感受二小的机 智勇敢。 字的意思再辨析;二是先弄清 句式的用法,再联系生活利用 句式说话。 “写话”先说后写,用上学过的词 语来形容玩具,还要注意格式 要求。 “展示台”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和背诵,学生自主制作积累卡 进行展示。 “日积月累”借助拼音读古诗,想 象画面,背诵古诗。 “我爱阅读”借助拼音自主阅读, 交流不明白的问题。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曹、员”等14 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 个生字, 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 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 示2)(出示秤称实物画面) ,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 示3)(出示大象画面) 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 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 ,看看 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 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设计意图: 谈话的形式, 从学生熟悉 的话题入手, 引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从 而自然过渡 到下面的学 习。】 【设计意图: 以填空的形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 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 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 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 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 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 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 )的故事。

部编版《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4、曹冲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从中受到启发,鼓励学生做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愿意主动给家人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3、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对比句子,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做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人。 教学准备:课件、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示意图。 预习要求:练习朗读课文,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体会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生读一读。 曹冲称象古时候官员柱子议论一杆秤称一称 砍树大秤倒有割成一条线为止重量到底 2、想一想,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 (一)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班交流讨论(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大象又高又大,

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2、这头大象又高又大,文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用“——”画出文中的句子。 3、出示句子: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齐读这个句子。你从哪些话中看出这头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4、拓展: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2)弯弯的月亮像()。红红的太阳像()。 ()像()。()像()。 (3)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一边()。 5、比较句子,体会句子的异同之处 A、出示第一组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1)学生读一读,体会这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2)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多了“到底”这个词。“到底”这个词是“究竟”的意思,这个词体现出人们心中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3)引导学生用“到底”这个词语造句。 例句: 你到底多大了? 你到底有没有把作业写起来? B、出示第二组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并体会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的教案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的教案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的教案 第二课时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二年级上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 (1)官员们和曹冲的对比 (2)曹操前后态度的对比 (3)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的对比。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让学生抓住“直摇头”的“直”字来强调曹操对这些办法是不满意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用称象课件演示称象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注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描述称象的过程,为复述课文作准备。在总结板书时指出曹冲不是神童,他的办法是想出来的。表现在第一,他认真听别人的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他能够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

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块石头一般有几百斤重,甚至上千斤。曹冲用石头称象,结果的误差是比较大的'。而且石头需要士兵们一块一块地抬到船上,再一块一块地称,真辛苦!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嘿!说得真不错!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掌声。我毫不吝啬地封给这个学生一个“雅号”——“赛曹冲”。“还可以用粮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较沉,又容易计算重量的东西都可以。”“你想得很好,”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曾经见过一种地秤,连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大象赶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对的,只是他没有考虑当时还没有地秤这种东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对的,他没有一味地从别人已经想好的思维角度出发,而是想另辟蹊径。他的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这不正是学生发散思维之后得到的成果吗?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聪明的呀!”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我想,要是当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恐怕学生不会对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这个问题掌握得这么牢固。也正是我通过让学生在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精品教案

《曹冲称象》 本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人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本文设计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9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四点儿底”、“木字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培养学生遇事动脑筋,平时多观察的习惯;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难点】 1、掌握“秤、称”两个字的读音; 2、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板书:称。 2、问:称什么?谁来称?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31课的课题。 3、板书:曹冲称象 4、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象”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电视中看见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大家还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5、猜谜语: 四腿如柱子,身子像墙, 两耳像蒲扇,鼻子弯又长。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认识曹冲。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曹冲称象的事,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 2、学生自由读。 (1)勾画出课文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读准字音; (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 (5)学习书写冲、议、杆、官、员这几个汉字并理解汉字的意思学习组词。 (6)学习多音字:称杆倒。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原文及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原文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二课时 课文特点: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 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

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 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 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案例 曹冲称象教学案例:如下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利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曹冲称象》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中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的故事 (学生填“曹>中称象”正确,填“曹>中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自主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生字。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曹 冲是如何称象的? 一、课件岀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段主要说的是谁?讲了他什么 事? A、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句,回答 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 点拨:“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 现在太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B、自由读第二、第三句,回答: 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的心情怎 样?是怎样做的? 2、指导朗读这一段。 二、课件岀示图文结合:学习第 二自然段。 (1)、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女 同学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 官员们怎么做的? A、读第一句,结合插图,思考: 从哪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 B、再齐读这一句并体会象的高 大。 C读第二句话并举例说说“议论” 的意思,再回答:从官员们议论的 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D再读这句话,读出官员们的疑问 语气。 E、师引导再读这一段。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 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现在老师也很好奇了,要想 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 它。课文官员们介绍了几种称象的 办法?这些办法行吗?为什么?速 读官员们的话,小组交流,合作讨 论回答。 2、官员们想出的办法这么多, 曹操觉得这些办法怎样?你怎么看 岀来的? 3、“直摇头”是什么意思呢?做 一做曹操这个的动作。 4、谁能读一读这一段?(师范 读,及时考考学生)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读,边听边想,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讨论这问题,说出自己 对“古时候”的理解,听老师点拨。 3、读第二、三句。纷纷回答:他很 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全部同学一起朗读。 男同学读,女同学思考并回答:本段主 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 的重量。 A、读第一句并看图,理解“身子像 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 象的高大。 B、生齐读。 C、生集体读第二句话,说“议论” 的意思,回答: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 道象有多重。 D、学生试读。 E、学生再次有语气地朗读第二自然 段。质疑:(它有多重?,,) 生速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交 流,合作讨论回答: 1、读第一个官员的话,明确:第一种 办法是“造大秤”。 2、读第二个官员的话,明确:这个 办法不行的原因驶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 力气提起这杆大秤。 3、读第三个官员的话,联系曹操得 到大象时高兴的心情,认识到把象割成几 块称的办法更不成。 学生想想后回答:不好,从曹操听了直 摇头看岀的。 生结合动作演示,体会曹操的态度,说 出自己的看法。 生读,小组分角色读。 一生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 容。 图文结合活跃课堂,让学生更能 真实的看到大象真的是又高又 大。 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 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 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岀下一 步的学习。 。 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 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 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 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 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加上 动作的表演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 及时表扬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的教案

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的教案课文特点: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 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页 1 第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1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1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页 2 第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4 曹冲称象

课文4 曹冲称象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儿。能读出人物对 话所表达的意思。 3.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4.能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多音字 杆(gǎn)一杆秤辨读gān时,表示“较长的木棍或类似的东西”,如,旗杆、栏杆; 读gǎn时,表示“较小的圆木条或像木条的东西”,如,笔杆儿、(gān)旗杆析枪杆儿等,还可以用作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如,一杆枪、一 杆秤。 量(liàng)力量例曹冲七岁的时候就用等量(liàng )置换的方法测量(liáng)(liáng)思量句出了大象的重量(liàng)。 近义词 下沉——下降果然——果真高兴——喜悦(愉快) 反义词 下沉——上浮(上升)高兴——难过(忧愁,忧伤) 词语解释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这里指对大象有多种意见发表。例句: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 到底: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例句:小蝌蚪到底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称:量轻重。还读chèn,如,称心,对称。 直摇头:不停地摇头。 船舷:船两侧的边儿。 为止:截止;终止(多用于时间,进度等)。例句:到上周为止,我已经坚持锻炼三周了。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例句: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努力,小强的学习成绩果然提高不少。 互动探究

1 这是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大象的高大,特别生动形象,也为后面如何来称象带来难题。 2 其他官员想用什么办法称象?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3 曹冲想到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好在哪里? 首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这个方法切实可行,而且没有伤害大象,所以说是个好办法。 4 读出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以后遇事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养成勤观察,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方法百度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事。 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按照这个过程把事情记叙下来,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事。本文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们去看大象,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接着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曹操不赞成大家提出来的建议;最后交代事情的结果——曹操才七岁的儿子想出了称象的好办法。这种写法使文章条理清楚,叙述完整。 那么,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事呢? 1.在写作时,要把事情怎样发生(起因),后来怎样发展(经过),结果怎样,一步一步安排好。还要注意事情前后的连接,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之类的连接词。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事,并不是像记流水账那样都记下来,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安排好详略。重点内容要详细地描写,次要内容几笔带过就可以了。如,记一次大扫除,重点应该写清楚同学们是怎样扫除的,至于扫除前,扫除后的情况就应该简单写。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1.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 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 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 B: 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 C: 人物: 曹操 ,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画出来)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 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默读画–––––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 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4 曹冲称象》优质教案

4.曹冲称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 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 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 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4). 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探究新知 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 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

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 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 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年级语文下:曹冲称象

二年级语文下:曹冲称象课文特点: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 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集体备课授课教师李健全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方法: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学习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重难点 :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 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 一. 激趣导入 1、出事大象图片。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大象有多重? 师: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这节课我们继 续来学习第5课:曹冲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 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

着提出来. 三. 出示目标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 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 B: 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 C: 人物: 曹操 ,曹冲,官员们. 2. 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 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7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 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 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 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 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 兴趣。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 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 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 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 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 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 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 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 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称、象”等11个生字,会写“再、象”

等8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 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 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 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 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 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 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 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课文原文-word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课文原文,欢迎阅读! 《曹冲称象》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一天,有人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再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