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一字,意思是中古欧洲所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抒情诗等。我们这里所指的浪漫主义,一般是指18—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思想和艺术的运动,代表艺术家有西班牙的戈雅、法国的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强调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在艺术创作中,浪漫主义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另外在对历史怀念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

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学院派是完全对立的,它反对纯理性和抽象表现,强调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

1.重中古

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相象能力。从法国伟大哲学家罗梭(1712~1778)所说的“野蛮人比文明人更高明,更智慧,更美”的认识出发,他们常常选用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作为创作的主题。如德拉克瓦的《自由引导着人民前进》画面正中一位青年妇女一手高举象征平等、博爱、自由的红、白、蓝三色国旗,一手紧握武器英勇的同复辟的波旁王朝进行斗争。德拉克洛瓦用紧张残酷

的战斗场面歌颂为自由而站的伟大献身精神。

2.重自然

浪漫主义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义: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认为人在原始社会没有经过改造的自然状态下,有着天赋的人权,人人得以平等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得到自身的发展和自由.他们要突破城市的囹圄,摆脱文明社会的干扰,讴歌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雨果在其名剧《欧那尼》序言中宣称:“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中的自由”这可说是对浪漫主义十分坦率的表述。

3.重感情

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拜伦的作品充满着爱与恨,在感情的狂热中往往伴随着离奇而荒诞的幻想。在视觉艺术上,为了表达感情,他们强调色彩而把线条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4、重形式

浪漫主义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重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现联系。

5、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雨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与古

典主义要求的纯正、和谐相对抗的美学原则即“对比的原则”,认为自然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两种不同要素在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如雄伟与秀婉、高尚与卑下、光明与黑暗等。这个宣言标志着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彻底决裂。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 摘要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画坛兴起了一个艺术流派,它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打碎了千百年来传统观念和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使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浪漫主义绘画在艺术中取得了一切的地位.而它的手法则超越了现实主义使西方的思想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推动了西方绘画的发展,给西方绘画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period, France up a special art genre, it was to get rid of the academic and classical, broke the one thousand years of traditional ideas and authority of the blind worship, thought to be the great liberation. Romantic painting in art made all position. And it is beyond the realism of the western thoughts about surprising chang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painting, western painting brings strong shock 关键词法国France浪漫主义romantic十九世纪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艺术art 法国浪漫主义的繁盛期是,19世纪20至30年代。经过了法国革命的动荡、帝国的战争以及路易十八统治的衰微之后,新的一代突然崛起。他们从政治、军事和民政管理转向了艺术。对于艺术自由的狂热占据了整个的心灵。艺术成了至高无上的东西,唯有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大胆放肆才给人生赋予了价值。这种对艺术的迷恋在当时得到了盛行。 浪漫主义”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变过来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得,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浪漫主义是强调表现个人情感,主观思想和想象,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的绘画和情感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表现手法多采用对比强烈的、充满感情的戏剧性效果来表现人性的冲突和社会的矛盾摆脱了庸俗审美观和学院派的束缚,满足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对自由、民主的需求,。而且画面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为艺术家的感情寄托。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直到它盛行于欧洲,才得到广泛。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是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反驳,其文艺创作力主张个性、宣泄情感并挖掘人的深层精神世界,而它的绘画受浪漫主义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创作题材、美学欣赏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艺术思想上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浪漫主义绘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先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盛期和浪漫主义后期。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受到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很多画家都热衷于东方的绘画,对他们来说东方民族的风俗具有极

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

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 西方浪漫主义进入中国,首先是概念的输入,正如文学界对西方浪漫主 义的译介是从对西方文学史的简述开始一样,美术界在翻译和编写西方美术史的过程中开始从概念、思潮和美学、理论的整体重新阐述西方浪漫主义的伟大传统,最早讲解西洋美术史的是李叔同。(吴梦非语)1911年吕的《西洋美术史》介绍了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 1928年鲁迅译《近代美术史潮论》较详细地介绍了西 方浪漫主义。1929年的第一次全国美展开始将西方浪漫主义运用到美术批评中。从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的角度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早期研究都只是概论性的介绍和 主观的判断。 浪漫主义进入中国 英文(Romanticism)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时,最初有两种译法。一种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从日语中转译为“理想派”,与“写实”相对应。又有人翻译为“理想主义”。这些基本上是采用了意译法。另一种是鲁迅于1907年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采用梵文之意,音译为“摩罗派”或“罗曼派”。又有人译作“罗曼主义”。这基本上是采用了音译法。当时,两种译法难分高下,故并行于文坛上。直到1930年,才译定为”浪漫主义”。1902 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理想派与写实派的概念,梁启超被认为是我国最早提出浪漫主义的概念的。钱中文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20 世纪文学中使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概念,自外国引进。30年代 前,“现实主义”一般称作“写实派”“、写实主义”,而“浪漫主义”则有“理想派”之称。1904年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以德国浪漫派哲学和美学的观 点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王国维对德国浪漫诗学的引进,标志着中国近代浪漫主义的产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于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王国维提出造境与写境: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奴仆命风月”。这正是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基础特征之一。1919年在蔡元培、鲁迅等主持的教育部的学术讲 演会上,国立北京艺专校长郑锦曾以“西洋绘画的派别”为题,根据日本书刊的 材料,略述西洋绘画的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等,这大概是中国美术界最早对于西方现代诸画派比较系统的了解。1920 年以后的文艺界大多用浪漫主义译介Romanticism这个词。1923年出版的《新文化辞书》对浪漫主

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油画是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1.现实主义是19世纪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也称写实主义.从技巧、技法上讲是写实主义,从意识形态和观念上讲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应该是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具体技法上讲是要求写实的,是写实主义而不是抽象主义。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新现实主义文学家、艺术家就提出过无边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从表意形态上讲可以是无边的,这一提法扩充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 2.列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达·芬奇发扬了古希腊艺术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提高和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和发展了绘画技法。这一位以发明家自居的天才,十分尊重客观实际,认为"自然是一切大师的最高的指导者";他无视一切恶意的诽谤,反对依赖前人和模仿前人,认为因袭成规是使艺术衰颓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对待宗教的题材,他也不被中世纪以来的成规所束缚,不把神当作没有人性的怪物,不把艺术的造形当成某种教义的符号。他反复地观察、研究了现实的人,并辛勤地探求着与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因而创造了真实的艺术的形象,改变了中世纪以来那种垂死的公式主义的创作作风。他的著名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就是使惯用的宗教题材获得了崭新面貌的典型例子,同时也就是使思想、感情与形象取得无间的统一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典范。 3. 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他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画家的成名之作。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特征

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特征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所组成。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性”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的思想特征:一、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二、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四、重视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一、浪漫主义文学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于诗歌,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二、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夸张和想象,用词也倾向于华丽一路。三、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浪漫主义画派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成分早在18世纪音乐里便已出现,狂飙突进运动中展现出的强烈精神和情绪成为了哥德小说的先驱,而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带有血腥而激情风格的歌剧,浪漫主义音乐便

是在这时期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风格。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古典主义音乐象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在视觉艺术和文学上,“浪漫主义”代表的通常是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的期间。浪漫主义文学里经常可以发现的特色在于对于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妇女和儿童、对于自然的尊重。除此之外,一些浪漫文学的作家例如纳撒尼尔·霍桑,还将他们的作品根基于超自然/神秘学和人类心理学的基础上,他们都对此深深着迷。

高中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教学案

第11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这三大美术思潮和现象的基本特点。 2、把握西方近代美术的最基本特征。 二、方法指要: 1、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比较分析法 建议大家通过对比文艺复兴和近代绘画或雕塑的不同得出西方近代美术的基本特征;对比三大美术思潮和现象的不同得出各自的基本特点(对比它们的题材、构图、主角和色彩)。 3、讨论 通过小组内讨论,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的得出三大思潮和西方近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三、材料补充: 1、浪漫主义绘画和浪漫主义文学、音乐一样,同18世纪启蒙学说紧密联系:在政治上反对专制的制度,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在艺术上反对因循守旧,尤其反对束缚艺术创作的古典主义学院派。 2、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的产生得益于自然科学成就尤其是光学成就的启发。当时德国科学家赫尔姆荷尓兹发表了《色调的感觉》和《生理学的光学》,法国科学家希凡诺发表了《色彩在工艺美术上的应用》。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 四、课堂整理: 1、三大流派特点及共性 2、思考题 (1)作为新创作思想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古典美术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里?(2)印象主义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哪里? 3、小论文 写一篇关于西方古典美术与近代美术的论文。(角度、字数不限) 用心爱心专心

浅谈绘画作品的鉴赏标准

浅谈美术作品的鉴赏标准 摘要: 鉴赏美术作品的标准不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只是自古以来,美术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风格不同概念的标准,如果要试着从这漫长的人类美术史中找寻评价其作品的标准,那就要分析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对艺术和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现代社会多种多样的美术形式和观念的发展跟传统的美术鉴赏之间的关系,宏观总结出当代美术作品的鉴赏标准。我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来总结美术史上鉴赏标准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现当代美术作品的鉴赏标准。 正文: 对于一个社会和艺术鉴赏的大众来讲,艺术鉴赏的审美和鉴赏的标准都是多样的不同的,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使全社会所有人只有一种统一的鉴赏和审美趣味,好的美术作品总是能真是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美术鉴赏中人们对那些以抽象概念来简单图解社会生活的东西总是十分的厌恶,而对那些以朴素真切的方式表达和反映真实生活的内容表示极大的审美趣味,因为那是对生活纯洁与自然的描述。这么说吧当人们看到真正好的艺术绘画作品是,往往一瞬间被唤醒的感觉,随之而生的是一种沟通的喜悦和兴奋,那是一种仿佛没有虚度的充实感和宁静感好像在片刻间,有再次的找到了自己,找到了生命的源头,也就是那个各不相同,交织着各种错觉和变态的统一体而不是悬挂的理性和规范,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清新感和生命力。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哲学家;乔治.桑塔耶那曾说“如果一件艺术品给人以恰如其分的感觉,那么他的表达形式也是恰如其分”纯洁,朴实,真实自然的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就会给人以恰如其分的感觉。也就是说一件好的

美术作品内给人以恰如其分的感觉,衡量一件美术作品的好坏在于鉴赏人的审美趣味的高雅与否,同时这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优雅的审美趣味衡量标准,可以提高人们观念的纯洁度,可以引导人们的审美趣味向文明高雅的理想发展,可以指导人们如何以优雅的审美趣味来鉴赏与判断艺术作品。 多种艺术形式的并行发展或不同艺术观念的产生导致鉴赏标准发生了变化,而这个鉴赏活动和每一个进行鉴赏的人由于先天的气质,后天的学养,生活经历的深浅和生活环境与思想认识上的倾向都有所影响和作用。 与其说研究鉴赏的标准还不如先来了解一下何为鉴赏。“鉴赏”从单纯的词义理解,是包含鉴别和欣赏两层含义。鉴赏学的狭义理解,它的研究的对象只限于艺术作品,他是研究人们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运动过程,那么不难理解艺术欣赏的标准时是什么,其实在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里没有像公式一样的鉴赏标准,说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或写照,一件脱离了生活的艺术品不可能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鉴赏一件艺术品就一定要和当时的作家的生活环境,精神生活,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我认为鉴赏艺术的过程不就是鉴赏生活的过程吗。 在美学史上,希腊古典时期的艺术被公认是创造了美得永恒典范的艺术,那么这个永恒典范的实质是什么呢?是实现数理的因素,也就是完美比例和有机体的因素的统一,人,则是这个艺术理想的基本尺度,可见在希腊古典时期的艺术的鉴赏标准就是“完美比例”时代和生产力决定了艺术领域的一些概念,这里所谓的标准参照物就是人,很多著名的美术作品几乎就以人体为主的,在会化解这种可以说是写实的人体比例论就是古典的美术鉴赏标准,与此同时希腊古典哲学家们关注的不再是世界的开端或目的,而是控制它的结构和法则回答的虽然不一

现实主义绘画

现实主义油画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现实主义油画 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出现了以赞美大自然,描写现实普通人们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现实主义绘画是由“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家以柯罗为代表,“农民画家”为称号的米勒,以“现实主义画家”自称的库尔贝和一些政治讽刺画家,特别是杜米埃的创作为代表所形成的。 目录 基本简介 1代表画家柯罗(1796~1875) 1米勒(1814~1875) 1库尔贝(1819~1877) 1杜米埃(1808~1879) 流派介绍 1代表作品《画室》 1《奥尔南的葬礼》 意义影响 在中国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

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其中柯罗是今天最有名的一位。 编辑本段代表画家 柯罗(1796~1875)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面向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成为19世纪风景画创作所遵循的方向。在他的风景画中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情趣。柯罗的风景画结构严谨,调子轻松,用色巧妙,光与空气表达得充分。他的艺术总是给人一种柔和、高雅的感觉。他能够忠实地描绘大自然,同时又加入柔和的感情,产生出诗一样的韵味。柯罗的风景画极少表现被强烈的光照射下的风景,而大多表现傍晚、早晨、大自然物体带有温和情趣的风景。看他的作品,树木好像在烟雾迷离之中,仿佛在半梦幻般的世界里。画面上流露出一种诗意,使观赏者产生对田园美景的爱。 米勒(1814~1875)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定居在巴黎以南的巴比松村,一生画了许多描写田园风景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画家。米勒的画风质朴、凝重,所创造的形象严整、崇高,富有纪念性,有一种雕塑的感觉。为了寻求画面的整体和谐统一,他极力追求浑然一体的效果。他的艺术语言十分平静,造型单纯、情调含蓄、旋律稳健。在油画笔法上朴实沉着,色调处理上浑厚调和,充满真挚的感人力量。欣赏他的作品常常能使人陶醉于一种苍茫沉寂的意境之中。米勒的代表作品是《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 库尔贝(1819~1877)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中的重要画家,曾担任巴黎公社革命政府美术委员会主席。库尔贝1819年生在法国东部奥尔良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早年学习过法律,后又进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他一直都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艺术家。在艺术上,他反对当时那种脱离社会生活的学院派风气,而重视创作的社会意义,并力图在自己作品中加以实现。库尔贝在他的作品和宣言中确立了以生活真实为创作依据的原则。他曾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在艺术上他倡导反映现实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艺术。《打石工》《筛麦的农妇》是体现他艺术主张的代表作品。库尔贝的画风力求写实,造型明确,色彩沉着,用笔宽畅,不拘细节,画面有庄重厚实感。另外,在油画技法上,库尔贝经常不用画笔,而用调色刀,画出带有彩色大理石般肌理效果的表面。 杜米埃(1808~1879) 19世纪法国具有战斗精神的讽刺艺术的画家,也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不像米勒那样避开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而是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之中,把握时代的脉搏,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讽刺画,嘲讽丑恶,揭露时弊。

《浪漫主义绘画》教案.

《浪漫主义绘画》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感受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特征,理解浪漫主义绘画与古典主义绘画的差异。 2、了解浪漫主义美术的审美特征丰富,提高对西方绘画的鉴赏能力。 3、掌握浪漫主义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画家及其作品,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浪漫主义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画家及其作品。 2.难点:浪漫主义美术的审美特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课前打开了本章的第一张幻灯片,并配有舒曼的《梦幻曲》。 教师提问,看看这位学生的语文功底如何: 我说上句“君不见黄河水天上来” 学生对下一句“奔腾到海不复还” 问“天生我才必有用” 答“千金散尽还复来” 问“飞流直下三千尺” 答“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作者是谁?” 答“李白” 看来大家对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非常熟悉,听一听,感觉一下。 问“现在我的耳边的背景音乐是什么作品?谁的?”。 学生答“舒曼的《梦幻曲》”。 这也是非常有名的浪漫主义音乐。既然,浪漫主义的音乐文学作品都这么有名,那么浪漫主义的绘画又是怎样呢?我们这节课就是来揭开她神秘面纱。

第二环节:研究浪漫 浏览书中作品(鼓励学生感受本部分美术与古典主义美术的不同,体会其总体风格) ①浪漫主义绘画诞生的时代背景 1814年3月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下诏退位,路易十八随即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就此复辟。在复辟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是苦闷的,在文学和艺术上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 19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绘画以古典主义绘画反对者的姿态出现在法国画坛。 浪漫主义绘画艺术的主要代表人是:藉里柯与德拉克罗瓦 ②浪漫主义绘画的思想境界与艺术风格 反对古典主义绘画那种尊崇理性规范,摒弃其僵化的教条与呆板的模式,推出自己充满旺盛激情和思想解放的新格局。 在艺术形式上,浪漫主义强调奔放豁达的风格和内在力量的迸发,强调大胆剧烈的运动与构图、饱满充实的色调和流畅激动的笔触。在题材上,重视对民族精神和异国情调以及文学名著中的形象的表现,颇具幻想与浪漫情绪。 浪漫主义绘画是19世纪法国画坛引人注目的一个艺术流派。 第三环节:欣赏浪漫 代表作《梅杜莎之筏》 背景,海难事件,和《铁旦尼克号》电影穿插对比,同样是悲剧氛围,一个感人至极,一个让人气愤至极,梅杜莎事件中,船上有钱有权的人在遇到危险时乘船逃走,留下150 名乘客和船员,半个月后,还生的只有13 人。政府想不了了之,封锁消息。富有正义感的作者充满激情的创作了此画,并有着严谨的创作态度,他采访幸存者,亲手制作木筏,在海上漂流寻找感觉,请病人做模特,将死人浸于海水中观察色彩变化,到医院中观察写生垂死之人,精神病人等等。 艺术分格,金字塔式稳定构图,色彩,画面整体阴森抑郁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自由引导人民》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现实主义绘画》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第一课时现实主义绘画 教学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①了解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②了解并感受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 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③初步掌握欣赏和分析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 二、内容结构:本课时按照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 分成“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表现农村和 农民生活的画家——米勒”两部分,另有现实主义的 重要特点的总结。 三、重点:了解并掌握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和主要 特点,能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四、难点:现实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区别。 教具资料:课件

导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这句诗,大概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吧。它以强烈的对比,反差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这是东方诗人以诗歌的方式对当时社会的批判。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重要一课就是“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看看美术家用怎样的方式揭露、批判社会的现实。 新授: 教师:那么同学们会疑惑,以前出现的艺术流派都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为什么突然之间出现了现实主义美术了呢?或说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19世纪中期的欧洲历史吧! (老师提示:1、工人运动:如,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意大利弗洛伦莎工人起义,说明矛盾依然存在,甚至在加深。2、科学方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电子信息技术,如贝尔发明电话,库克和惠斯通1837年发明电报等) 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生回答: ①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端也随之日益显露和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积极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并未得到实现。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开始用冷静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现实。

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浪漫主义美术的酝酿与诞生 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劫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希望突破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宗教对精神的禁锢,要民主、要科学、以人性冲击神性的人文主义思潮在文化领域内的体现。古典主义是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实力上不足以推翻封建主义,封建主义也无力把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二者值得相互脱节的暂时平衡。但二者的妥协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不想夺取政权以利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旦资产阶级的实力更加强大,必然要向封建的生产关系挑战,对旧制度发起进攻。这种趋势反映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兴起。 浪漫主义的兴起与英国的产业革命直接相关。产业革命在17世纪或更早已经悄悄地开始。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瓦特(1736-1819)发明的蒸汽机以被广泛利用,机器代替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人们开始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种空前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敢于打破一切传统,蔑视任何权威,对已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绝对君主专政做出新的评价。这种浪潮由英国迅猛地波及整个欧洲,冲击着各个领域,具体到文艺上来便是浪漫主义的诞生。 浪漫主义的“ 浪漫”在英文中游“空想”、“幻想”、“爱情” 、“小说”等含义;作形容词则为“离奇古怪” 、“荒诞不经” 。但不论作名词还是形容词都具有“理想”(idea)的含义,所以浪漫主义又可称为理想主义( ldealism) 。作为一种美学思潮,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常情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浪漫主义最早出现在产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的文学上,如湖畔派诗人的代表华尔华斯的诗篇和发表于1800年的华尔华斯的《抒情歌谣序》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宣言。18世纪50年代后,德国形成了有歌德(1749-1832)和席勒(1759-1805)参加的浪漫主义运动,19世纪传到法国从而达到了浪漫主义的全盛时期。文学上出现了雨果( 1802-1885),美术上出现了籍里柯和德拉克洛瓦。

结合美术作品浅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洛可可的美学特点

结合美术作品浅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洛可可的美学特点 1—浪漫主义的美学特点。 浪漫主义一般有两个涵义:一个指一种创作方法,即按照生活应该有的理想化的样子去描绘生活;另一个涵义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各国的文学艺术思潮。本课浪漫主义是指第二个涵义。 浪漫主义的特点表现为强调主观感情,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追求自然、野性的和多姿多彩的境界,表现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和异国情调;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敢于突破古典艺术形式,注重色彩,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浪漫主义的美术特点:注重艺术家的主观表达创造,情感的表达。画面色彩浓厚,明暗对比强烈,主张不受体裁的限制 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格。构图、光线、色彩、人的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 但可贵的是,它的浪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所显示的奔放的激情,是与积极的人生理想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而具有强大 艺术力量。 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品 《梅杜萨之筏》 此画描绘的是法国巡洋舰“梅杜萨号”事件。此舰载着400多位乘客,其中多为军官和士兵,开往非洲的途中不慎搁浅,船陷人沙里不能自拔。经过两天努力无效,只好弃船。船长和一些官员乘救生船逃命,剩150多名官兵,他们临时搭一只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0天,筏上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惨剧:恶风大浪,饥饿煎熬,竟至啃吃死者的肉,直至精神失常。至第13天凌晨,筏上仅剩下50人。他们突然发现远处海面上似有船只闪动,可不久又消失了。最后木筏得救,剩下15条生命已奄奄一息,其中5人上岸不久便死去。 当时政府怕受到舆论谴责,只在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两位幸存着不服,向政府上书,被解除公职。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此事印成小册子公开发售。这一举动立刻轰动了国内外。席里柯将这条新闻绘成这幅画,画家用金字塔形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那一刹那的景象:他们有的振臂高喊,有的在挣扎,有的对生显出绝望。画的高潮是几个青年挣扎着使出最后的力量将一位黑人青年举起,他手中拼命挥动着求救的红巾。画家在构图上也十分考究,从画幅前躺着的人一直推向手举红巾呼救的青年,从静到动,让观者的视线集中于呼救这个中心。这幅作品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1798—1863),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他出生在巴黎附近,父亲是高级官员,母亲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德拉克洛瓦影响很大。德拉克洛瓦早年在巴黎学画,后进人古典画家格罗的画室。他对古典

浪漫主义美术讲义

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又称为理想主义(ldealism) 。作为一种美学思潮,浪漫主义强调主观、个性、感情和非理性。作为艺术发展历史的概念,它是对古典主义所持的常理常情和冷漠的说教,是对严谨、规范、自觉的否定和破坏。 基本特征 重中古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重自然 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认为人在原始社会没有经过改造的自然状态下,有着天赋的人权,人人得以平等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得到自身的发展和自由。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

重感情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为了表达感情,他们强调色彩而把线条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重形式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重视形式,但二者的方式和目的有所不同。古典主义在于用单一的模式规范作品的内容,浪漫主义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古典主义从封闭中注意形式的统一,达到“善”。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古典主义的形式与道德相联系,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他们认为自然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两种不同要素在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如雄伟与秀婉、高尚与卑下、美与丑、文明与野蛮、光明与黑暗等。 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于法国,也风靡全欧洲。法国浪漫主义的艺术,兴起于十九世纪

高中美术——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六课追求生活的真实──欧洲现实主义美术 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①了解并感受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②初步掌握欣赏和分析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方法。 2.内容结构 本课按照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分成“现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画家们”、“以罗丹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雕塑”三部分,另有“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重要的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3.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并掌握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能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主义美术与浪漫主义美术的主要区别。 二、教学资料 1.关键词语解释 现实主义原是指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课文里是指19世纪中期前后欧洲流行的文学艺术思潮。美术中的现实主义(或称“写实主义”),是以法国为中心,影响遍及全欧洲。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等人首先使用“现实主义”(也有译成“写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于1856年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艺术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这种以如实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创作思想,便是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重要特征。这一艺术思潮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是因为,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等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并得到了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端也随之日益显露和激化,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积极鼓吹的“自由、平等、博爱”并未得到实现。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开始用冷静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现实。与此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打

2019-2020年高三美术 外国美术鉴赏第5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2019-2020年高三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5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 格到浪漫主义 教学目的: ①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②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③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品赏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作品与作品,作者与作者,流派与流派之间做比较。在比较中,辨别异同,识别风格上的差异。 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问:17世纪欧洲为什么会出现巴洛克艺术? 二、新授: 1、通过课件了解文艺复兴后的社会现状。 17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17世纪的欧洲美术,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代表。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享乐的欲望,不惜重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 2、引导学生鉴赏:贝尔尼尼的建筑《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和鲁本斯的绘画《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各有什么共同的艺术特征? 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建筑大量使用曲线和椭圆形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在绘画中强调光线。戏剧性、豪华、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鲁本斯笔下的裸体,不论是男是女,都具有肌肉强健、体力充沛、动作粗犷、富于肉感等特点。这一特点始终贯穿在鲁本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这一作品中的开阔有力的笔触与富有动感的线条,使画面洋溢着勃勃生机。热烈明快的色彩,抒发了画家的浪漫情怀。所有这些都集中地显示了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宏的一面。 指名说说委拉斯凯兹《宫女》的特色。 3、“荷兰小画派”: 著名的“荷兰小画派”:肖像画家哈尔斯、伦勃朗,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霍达。他们的作品有什么艺术特征?(世俗性) 重点赏析伦勃朗作品。 通过课件了解: 伦勃朗(1606年—1669年)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不仅是杰出的油画家,而且是著名的铜版画家。他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从而在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伦勃朗出生在莱顿一个磨坊主家庭。受过较好的教育,并进过大学,但不久离校学画。21岁时已掌握了油画和铜版画的基本功,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家乡开画室并接受订货。1631年离开家乡定居在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很快就成为当地著名的肖像画家。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36 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带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34 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 错因归纳:对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背景、风格特征、表现手法等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 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都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但是从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现实主义美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现代主义美术是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危机的结果。从表现内容来看,现实主义美术侧重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现代主义美术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从表现手法来看,现实主义美术继承传统;现代主义美术虽然也对传统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强调反传统。 真题突破 1.(2017江苏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右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答案】B 【解析】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脱离常规建筑风格,属于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故A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故B项正确;《日出·印象》是印象派,故C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故D项错误。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D

△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 △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 △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 △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 【解析】图5这四幅图分别是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的作品。新古典主义之后是浪漫主义,然后是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新的美术流派出现,并不是代表传统的美术流派被淘汰,因而不能说相继被淘汰,故A 项错误;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而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大都未强调理性,故B 项错误;现实主义具有批判精神,而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并不具有批判精神,故C 项错误;从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美术的发展演变,故D 项正确。 3.(2015·山东文综·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答案】C 【解析】面对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故A 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出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故B 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的文学作品,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故C 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繁荣,现代主义艺术进一步发展,故D 项错误。 4.(2013·安徽文综·22)“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 A .新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D 【解析】阅读分析材料,注重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心灵的表现。 5.(2013·江苏单科·18)右侧框内所叙 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 【答案】D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所给的材料内容看反映的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A 是浪漫主义作品,B 是现实主义作品;C 是印象派绘画;D 是现代派绘画,因此正确答案选D 。

艺术精华之浪漫主义

经典艺术—— 浪漫主义 09包装工程(1)班 刘 嵩 A09160122 指导老师:吴 韬 课程:艺术修养与实践 他是一位诗人,更是 一位画家,他的作品充满着 梦幻与神秘,富于浪漫情调,他是英国 浪 漫 主 义 艺 术 中 最 杰 出 的 代 表 , 他 就 是 布 莱 克 。

目录 一、浪漫主义艺术概论2 (1)浪漫主义艺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2) (2)浪漫主义画派 (2) (3)浪漫主义艺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2) 二、浪漫主义画家简介及作品赏析 (3) 威廉〃布莱克 (3) 戈雅 (5) 籍里柯 (7) 德拉克罗瓦 (8) 吕德 (9) 卡尔波 (10) 透纳 (11) 康斯太勃尔 (12) 三、学习心得 (13)

一、浪漫主义艺术概论 (1)浪漫主义艺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2)浪漫主义画派 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于法国,也风靡全欧洲。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3)浪漫主义艺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