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岛屿构成。

(2)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以及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

(2)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武士道精神。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带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由于进入文明社会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但日本人充分利用地理上靠近东亚大陆的有利条件,向先期发展的中华文化学习,借鉴中华文明的杰出成果,并结合自己具体的历史条件,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文明。

二、共同探究。

1.展示日本的地图,介绍日本的地理环境和特点。

问:这样的环境,对日本有哪些影响?

2.展示日本出土的石器和陶器,介绍日本的早期历史。

3.展示材料,讲述大和民族的创世神话。

(设计意图:为后文介绍日本擅长学习其他先进民族文化埋下伏笔。)

4.展示材料,讲述徐福东渡的传说。提问:通过这个传说,我们能获得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5.展示地图和材料,介绍大和统一日本的相关史实。

(设计意图:说明日本受东亚大陆移民的影响。因此历史进程加快。)

6.介绍大化改新前的日本社会矛盾尖锐。

(设计意图:介绍大化改新的必要性。)

7.展示图例,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经过和主要人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社会变革很少是一帆风顺的。)

8.让学生概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评论其影响。

9.学生讨论回答:

讲述大化改新中的制度设计弊端,介绍随着时间推移,武士集团发展壮大,最终将天皇架空,天皇大权旁落沦为傀儡。

10.展示图片,简述武士道精神。

11.提问:如何理解幕府和天皇的关系。

(设计意图:中国古代也有不少皇帝沦为傀儡,看看学生能记得多少。)

12.提问: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确实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日本民族擅长学习先进民族,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讲授新课。

1.简述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前的发展历程。

生: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本循序渐进地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2.日本是如何首次实现政治统一的。

生:(1)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其君主被称作为“大王”。

(2)大和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

(3)大和国在4世纪末至5世纪初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了日本的政治统一。

3.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生:(1)大和统一日本后,一些豪族势力逐渐膨胀,甚至把持朝廷大权。

(2)6世纪末,摄政的圣德太子力推改革,试图按照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的势力。

(3)645年,孝德天皇继位,继续推行圣德太子的政策。

【课堂小结】

日本历史上两次改革,本课学习的是第一次,大化改新,向唐朝学习。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日本民族善于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武士道精神不容易理解,其实质是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二战时期成为日军的精神支柱。

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能力目标: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①古代日本从我国古代学习了哪些先进制度与文化? ②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古代日本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幕府统治的特点。 难点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幕府统治的影响。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的确,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日本是怎样翻开它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了解这一史实。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教师: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后来大和政权统一了这些小国,大和何时统一了日本? 学生: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教师: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后,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他是如何统治日本的? 学生: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教师:日本的土地归谁所有?他们如何组织生产? 学生: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史料1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日本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7世纪时,大和的社会状况怎样? 学生: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十分混乱。 教师:同一时期的中国隋唐,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史料26世纪下半叶,大和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574-622)制定了一

朝鲜日本古钱币

xx·xx 391 【xx重宝】 朝鲜高丽王朝时穆宗王诵二年(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始铸。形制仿唐乾元重宝,然唯见平钱,径约 2.5厘米。面文“乾元重宝”隶书,直读,“乾”字亦按古体,写作鱼钩乾,背穿上下可见“东国”二字,意其国在中国之东。传有光背无文者,未见。另有铁钱,形体稍大于铜钱,为穆宗前成宗王治十五年(996年)所铸。此二品传世绝少,今极难一见。 392 【xxxx】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二年(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所铸平钱。面文“海东元宝”为仿宋真书,直读,质厚字大。“海东”则示其国在黄海之东。径约 2.4厘米,重 5.1克,背漶漫,穿下似有字而碍难辨析。海东元宝存世绝罕,旧谱多所不载,今可见者唯开城出土之孤品而已。 393 【xxxx】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七年(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所铸平钱。钱号“海东”意其国在黄海之东。此钱仿宋制面文有篆、隶、真、行四体,篆书尤佳,多见为旋读,亦有真书直读钱,甚少。文字端庄,规格整齐。径约 2.5厘米,重 2.6~

3.2克,均光背无文。海东通宝铸量较丰,除赏赐文武朝臣,亦作市场流通币用。 故传世尚多,犹不难见。 394 【xx重宝】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1104年)所铸平钱。其形制及文字特点,或造于通宝钱先;形体浑厚,文字质朴,近乾元重宝。面文真书,旋读,光背无文。径 2.5厘米,重4克。此钱流入我国不多,较为稀少。 395 【xxxx】 高丽王朝肃宗王顒(1095一1104年)铸。制同海东通宝,亦系仿宋钱制作,除小平外更铸折二钱;面文书体有篆、隶、真、行四种,多为对读,真书旋读者至罕。版式较多,大小有变。一般径 2.3~ 2.5厘米,重 2.4~3xx,均光背无文。 折二钱径3厘米,重约 5.8xx;xx出土,制作精良,然极罕。 396 【xx重宝】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和大化改新; 2.知道日本武士的形成及幕府统治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历史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大化改新,以及课堂研讨完成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人善于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 2.理性认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材料导入:海外有仙岛,其名曰蓬莱。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有一个道士(徐福)被派往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求取仙药。未果,又遇大风,流落在一岛上。大家知道这个岛是哪里吗? 学生:日本。 老师:对,传说中徐福流落的荒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古代日本》。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教学过程: 1.6世纪之前的日本 老师:日本文明的诞生于1——2世纪,繁衍至5世纪的时候初步实现统一,统一的是大和政权。他们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繁衍生息。阅读课本,了解大和政权的基本概况。 2.大化改新 老师: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当时中国刚刚经历过南北朝时期的分裂,走向隋唐的大一统,国力强盛,文化辐射四方。受到辐射的日本生产技术等物质文明大大提高。铁器日益普及,各地出现了许多生产水稻生产的新式农具。 老师: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过程的个体性,建立在部民基础之上的大和国迫切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老师:公元643年,日本酝酿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革终于开始了。以孝德天皇为首的大和皇族、以中臣镰足为首的中央豪族,在归国留学生的协助下,发动政变,夺取了中央政权,踏上了漫漫的改革之路,史称“大化改新”。 老师:这一场变革是根据中国隋唐制度,那么日本有哪些保留,又有那些创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中医药传入日本与朝鲜

中医药传入日本与朝鲜 发布时间:2010-02-11 来源: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 【摘要】中医药传向海外具有悠久的历史。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传入,而且产生长久影响的是日本与朝鲜。中医药传入日本:在南北朝时期就有《针经》传入;唐朝以后,是大规模的医药传入;宋朝以药物传入为主;金元时期以医学传入为主。特别是《本草纲目》的传入,引起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近百年来,日本汉方医学虽然加入自身的研究重点,但其基本理论体系仍然承袭了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药传入朝鲜: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两晋南北朝时期则逐渐频繁。到了宋代,中医药则是全方位地传入,向朝鲜“送书、送药、送医”。朝鲜分裂后,韩国医学得到长足的发展,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未脱离中医理论的基本架构。【关键词】中医药传入日本朝鲜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瑰丽的明珠。作为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医药学的发展自然成为世界尤其是亚洲的中心,因此,中医药传向海外也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就传统中医药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传入,而且产生长久影响的日本与朝鲜,作一历史性的回顾。传入日本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秦汉以来,就开始了文化交流。由于汉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因此,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单就医药来说,一直是以汉医药为主导。早在南北朝时的公元552年,我国就给日本送去《针经》一套。公元562年,吴人知聪又携带《明堂图》和其他医书164卷东渡日本,对该国后来古代医学,尤其是针灸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迨至公元608年,日本天皇派遣药师惠日、倭汉直福因等来华学医,并于公元623年学成回国,随船带回《诸病源候论》等重要医籍。中日大规模的医药交流始自唐朝。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日本制定的医药职令——《大宝律令·疾医令》,就基本以我国唐代医药制度作为蓝本。《疾医令》规定,医学生学习医药,都要以《素问》、《黄帝针经》、《明堂脉诀》、《甲乙经》、《新修本草》等中国医典为必读课本。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随遣唐大使前来中国留学。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荣睿、普照的足迹又随小原来到扬州,当时正在大明寺里讲律的鉴真和尚,有感于他们的—再邀请,下决心东渡日本讲学。鉴真除佛学外,兼明医学,因此,有不少日本人士请鉴真诊病。其后于公元805年,又有日本医家营原清在我国学成回国,再一次把我国医药带回了日本。宋元时期,中日两国政府文化交往虽然处于低潮阶段,但民间交流活动仍较频繁。其贸易品中重要部分就是药物,当时我国输出日本的主要是“香药”,如福州客商周文裔在公元1028年到日本献给右大臣藤原实资的方药中,就有“麝香二脐,丁香五十两,沉香五两,熏陆香二十两,诃黎勒十两”等等。这一时期,还有宋医郎元房入日本,侨居镰仓达30余年,得到北条时赖和北条时宗的知遇,担任他们的侍医,对中医学在日本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国“金元医学”兴起后,中日医药交流更为频繁。日本学者田代三喜来中国留学,尤其崇尚东垣、丹溪学说,归国后将丹溪学说等传入日本,授予曲直濑道三,并建立“丹溪学社”,在日本传播,影响很大,逐渐成为日本医学“后世派”。公元1492~1500年,日本坡净运到中国,学习中医与仲景学说,并将《伤寒杂病论》带回日本,向日本医界介绍、传播仲景学说,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大化改新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

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

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三、课堂总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3 板书设计 1.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和武士道 4.幕府统治的建立 4 教学反思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11古代日本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十一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2.展示图片文字,拓展内容,使学生了解圣德太子“推古改制”以及6-9 世纪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等大化改新的背景基础。 3.通过材料展示和语言讲述,使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过程与内容,通 过政治(二官八省制、国郡里)、经济(公地公民制、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4.问题: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此前所学唐代历史,对比唐代与日本大化改新制度,得出 日本大化改新具有效仿唐朝制度的特征。 5.举例唐长安与日本平城京、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珎等实例与文 字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加强天皇中 央集权的社会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材料,得出日本大化改新后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 天皇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的史实,出现大庄园经济的社会特色。 2.结合相关图片材料加以讲述,使学生了解日本经土地兼并形成大庄园 经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并崛起。 3.展示图片与相关材料,说明源氏、平氏两大武士家族崛起的历史,并 介绍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开始幕府统治的史实。说明幕 府统治的历史发展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 4.展示材料和图片信息,说明幕府时期的社会阶层划分与武士道的形 成,引导学生分析武士阶层的地位形态与武士道的含义。 3.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思考武士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本课所学与回顾此前所学,对武士道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进 行区分理解,从而进一步思考日本的民族性格。 思考总结:拓展阅读《菊与刀》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分析 引导学生对日本民族性格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结合古今中日关系与日本元素符号,得出正确对待中日关系的方式和态度。升华主题, 结束本课。 延伸阅读:古代朝鲜 通过展示地图材料,使学生初步了解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时期、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后三国时代、高丽王朝、朝鲜王朝等 古代朝鲜的历史发展,并对隋唐与高句丽、新罗之间的关系略加展开, 重点在于王建、李成桂建立政权的历史信息讲述。 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案例

《古代日本》教学案例 背景分析 这是一所农村初中学校,这是一个由留守儿童和普通农家子弟组成的班级。这是一名有八年教龄的老师,这是一群刚刚接手的学生。 今年我带的是初三历史,面对最新的历史课本,我和学生都对它十分好奇。我的好奇感是由于这是最新编排的部编版历史课本,它充分展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在当今社会,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作用越来越突显,我们历史老师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和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好奇感是即将进入一个个距离他们遥远的,陌生的国度,那些璀璨的世界文明一一展现在他们面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将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冲击感。 案例描述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1古代日本 出示教学目标 1、知道大和的兴起和大和统一日本的史实。 2、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内容,认识大化改新的历史影响。 3、了解日本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形成,认识武士集团控制中央政权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

出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武士集团教学难点: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 出示教学过程: 一、介绍日本

老师:根据课本,指出日本何时出现国家,何时何国统一? 学生:根据文献记载,日本在1——2世纪,出现了100多个小国。在5世纪,本州中部的大和统一了日本。 老师:统一后的大和是如何管理的? 学生: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实行“部民制度”:部民是贵族私有领地的私有民,以部的

形式组织生产,如从事农业生产的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海部等,地位近似奴隶。 二、大化改新 老师:过渡:7世纪以来建立在部民基础上的大和国面临着需要进行一场深刻变革的非常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个别家族脱离部民组织独立生产的趋势日益强烈,这种现象使政府和贵族失去了对部民的控制,不仅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动摇了部民制度,动摇了大和国赖以生存的基础,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疯狂兼并土地“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而此时的邻国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两朝相继崛起,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强烈的影响。日本派遣大量的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等大量学习、吸收中国文化,一场改变日本命运的改革开始酝酿。 1、宫廷政变,改革派掌握政权 645年6月12日,在中臣镰足和留学生的协助下,中大兄发动宫廷政变,一举消灭已苏我入鹿为首的苏我氏势力,夺取了中央政权。14日,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为“大化”。大化2年(646年)天皇颁布诏书,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古代日本》教案

《古代日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日本统一的概况;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培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 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 【难点】 大化改新的影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日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日本的文字与中国的汉字很相似。没错,日本就是学习中国的汉字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了解日本是如何向先进国家学习的。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

阅读教材P52的内容,思考: (1)古代日本何时由谁统一的? 答案提示: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这个政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答案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知识点二大化改新 1.阅读教材P53的第1段,思考: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提示: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阅读教材P53的第2段,思考:大化改新的内容和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内容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去思考。结果: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教师总结:正是日本民族的善于学习、积极创新,才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结合教材P53第1段的内容,思考: (1)庄园是如何建立的?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等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武士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提示: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了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作“武士”。 (3)武士团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4)幕府统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答案提示: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了“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2.结合教材P53第2段的内容,思考:当时是谁掌控着国家的政权?

朝鲜古代是中国的吗

朝鲜古代是中国的吗 秦灭六国后,一个叫“卫满的人在朝鲜半岛建立了政权,史称“卫氏朝鲜,这个政权后被汉武帝所灭。 三国时期的魏国、北魏、前秦、唐、辽、金、元等朝代都曾一度全部或部分拥有朝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可以肯定的是朝鲜在中华民国之前都是中国的附属国。 一直是,唐朝以后是宗主国;偶尔独立.朝鲜民族一直称是东夷族的后裔,东夷作为华夏族的一部分,历史有明确记载;殷商时期,朝鲜半岛还是蛮荒之地,商亡周代,箕子不食周禄,奔朝鲜半岛,周武王封其为诸侯,世袭统治辽东和朝鲜;箕子朝鲜一直存在1000余年。 到汉初,卢绾叛逃,其下属卫满到朝鲜推翻政权自立。 到汉武帝时,分朝鲜为玄菟、真番、九真三个郡,中央直接管辖。 其后一直是汉初郡县;魏晋时期,册封制,后时常自立、时常为郡县;后分为3个政权,新罗、百济、高句丽;隋炀帝3征朝鲜。 一直到唐高宗灭高句丽、新罗为州县,设安东都护府,首府在汉城(首尔);宋代是宗主制,元代为州县;明代李氏朝鲜建立,为宗主制,一直延续到满清,1895年满清败于日本,日本控制了朝鲜半岛,清朝被迫承认朝鲜独立。 并将其变为殖民地,二战后,美苏化38线为2个国家。 古代朝鲜与中原的关系,是一个独立,被征服,再独立的关系,古代越南也是如此,越南最后一次作为中原王朝疆域的时候是明朝,

而朝鲜最后一次作为中央王朝疆域的时候是元朝。 汉代之前,朝鲜尚属独立政权,但在汉武帝时期,朝鲜北部地区被汉王朝征服,此后直至西晋时期,朝鲜北部一直为中原直辖,五胡乱华后,高句丽势力乘机南下,夺取了朝鲜北部地区与辽东,并在此基础上经常南下寇边,隋朝建立后,隋王朝开始对高句丽用兵,高句丽开始转为守势,到了唐朝太宗期间,辽东被唐军夺回,高宗时代,灭高句丽,百济,败日本,将朝鲜半岛大部分土地纳入其统治之下,直到武则天时期,唐军又再度退出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第一次进入大一统时期,到了蒙古汗国时代,朝鲜又被蒙古征服,并纳入蒙元统治之下,但保留了其王室,明朝建立后,蒙元退居大漠,朝鲜再度独立,改国号为朝鲜,与明建交,从此明清两代都为中国藩属国,日清战争之后,日本超越清成为东亚第一强国,朝鲜之后被日本吞并,灭亡近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脱离日本统治,在国际因素的介入下,进入朝韩两国南北对峙时期,直至今日。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绝大部分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但是如今三省的朝鲜族人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所有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 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三要中学倪雪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

北师大版(2018新版)九年级上册第第8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8课古代日本 【课程标准】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难点: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说道: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地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日本是怎样翻开它历史新的一页的? 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去了解它走向兴盛的历史。 【新课探究】 一、大化改新 1.古代日本概况 公元1世纪,日本列岛上出现许多小国,并进入阶级社会。4世纪中叶形成了较大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5世纪时,大和国统一日本,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点的奴隶制。 2.背景 (1)史料研读 史料一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了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史料二7世纪的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2)问题探究:7世纪时,唐朝和日本的社会状况分别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唐朝: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 日本: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十分混乱。 3.比较大化改新的内容与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部编初中历史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古代日本授课班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目标 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 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 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方法与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 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学法指导教具运用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补充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 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 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 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 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 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 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 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 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 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 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 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 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 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

古代中国对韩国、日本的文化及社会的影响

古代中国对韩国、日本的文化及社会的影响 作者简介:吕正理1950年生于大溪,台湾桃园县的一个小镇。清华大学化学系及化学研究所毕业之后,吕先生在化学领域工作2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服务于台湾最大的化学品外商公司,跨国企业英商卜内门化学集团 (ICI Group), 曾任台湾卜内门化学公司( ICI Taiwan Ltd. ) 总经理,及中国卜内门化学公司(ICI China Ltd.)执行董事。1999年后,吕先生转而从事企业顾问工作, 并于2003年自创鼎信顾问公司,专注于协助企业进行策略发展、改善经营管理及从事组织之变革,其服务的行业包括化学品、材料、光电、显示器、IC设计、医疗器材以及新能源等。吕先生在三十余年的工作生涯中,迄今已经主导或参与创办至少8家新公司。吕先生目前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系友会会长。《另眼看历史》是他在历史方面的第一部著作,荣获2011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古代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和影响,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浅谈中、韩、日之间的历史互动》里已经把有关种族源流和政治、军事方面大致叙述了。以下这篇文章要谈的是有关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互影响。 古代中国对韩国的文化及社会的影响 如前所述,箕子朝鲜是殷商遗臣箕子带领遗民迁移到朝鲜所建立的国家。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王无道,不听劝谏,杀害贤臣比干,又把叔父箕子也关到牢里。周武王起而推翻纣王,把箕子从牢里放出来。 武王明白箕子丧国之痛,让箕子带领族人到偏远的朝鲜,建立了箕子王朝。当时周武王也分封自己的兄弟和功臣在各地,皆为诸侯。因而,箕子王朝也可看成是周王朝的诸侯之一,统治部分辽东和朝鲜半岛地区,赋有协助巩固周朝王权的任务。 传说箕子在朝鲜以礼义教化百姓,又教导人民耕田、养蚕、织布。他立下八条法令,主要是「杀人者死,伤人者以稻谷赔偿。男子窃盗罚入被盗者家中为奴,女子窃盗者罚为婢女。」被罚者出银钱即可赎身,但是在乡里中为人所不齿,其本人或子女要娶妻婚嫁都找不到对象。所以说,古朝鲜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起码是和中国的西周同步发展。 西汉初年,卫满在跟随燕王卢绾逃亡匈奴的半路上转而投奔箕子朝鲜,最后又推翻箕子朝鲜,取而代之。卫满的部属中,大多来自战国时代末期的燕、齐两国,因而,卫氏朝鲜时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又有更多是从中国北方移植过来的。 汉武帝派兵灭掉卫氏朝鲜之后,在朝鲜设立郡县,实施直接统治。汉朝指派官员到朝鲜任职,其中有部分人生活奢华,于是朝鲜的社会又渐渐受到汉人影响,从简单转而复杂,从朴实转而奢靡,这从朝鲜的古墓规模及陪葬物内容可以清楚看见。 佛教及儒家思想如何从中国传入朝鲜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思想、学术、文化上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灿烂时代,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兵法家等百家争鸣。但是到了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家思想定于一尊。 至于佛教,虽然在东汉明帝时已经传入中国,但一直是依附在道教之下,要到五胡乱华时才开始昌盛。当时的人民无不因战乱而经历生离死别,是置身在人间地狱的现实生活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学案 北师大版

第8课古代日本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大化改新 1.背景:古代日本文明是在吸收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2.改革: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改革内容 (1)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2)经济上:仿效隋唐均田制,施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4.影响: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武士与将军 5.背景 (1)经济基础:庄园制在地方开始形成。 (2)政治基础:农民和地方长官“国司”进行斗争,日本国内政治形势逐渐走向动荡。 6.形成:从9世纪中期开始,地方领主开始组建武士集团。 7.幕府统治 (1)概况:幕府政治,又被称为武家政治。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其实际权力要远远超过朝廷。 (2)开始: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 (3)发展: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 (4)结束: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大化改新 1.中国古书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倭”指的是(A) A.日本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朝鲜 2.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汉化”是其中的一个体现。这里的“汉化”可以指(D) A.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B.实行种姓制度 C.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进行大化改新 3.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B)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1 / 5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

2 / 5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2.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织锦 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二:大化改新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3 / 5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目标三:幕府统治1.形成的原因: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